养生健康

什么是心肾阳虚证

什么是心肾阳虚证

【概念】心肾阳虚证是指由于心肾阳气虚衰,温运无力,致血行瘀滞,水湿内停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多因心阳虚衰,病久及肾,或因肾阳亏虚,气化失权,水气上泛凌心所致。本证以心悸怔忡,肢体浮肿,并伴见虚寒之象为辨证依据。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甚则唇甲青紫。舌质淡暗青紫,苔白滑,脉沉细微。

脾肾阳虚的原因

脾肾阳虚证脾肾两脏阳气亏虚所造成,临床以腰膝小腹冷痛,久泻不止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鼓胀、肾风,以及西医的慢性肠胃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肾为先天之本,肾阳是一身阳气之根本,脾脏依靠肾阳的温煦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运化水湿。脾为后天之本,脾运化水谷精微以充养全身,肾所藏之精虽禀受于先天,但须不断继养于后天。

1.脾肾久病,耗气伤阳

肾主水液,也须和脾主运化水湿的功能相配合,才能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因此,脾肾两脏相互依赖,以保证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代谢功能的正常进行。若脾肾久病,耗气伤阳,以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则最终导致脾肾阳气俱虚。

2、年龄增长、久病伤身

脾肾阳虚证的病因较为复杂,如年老体弱,劳倦内伤,久病不愈等均可引起本证。根据病情发展变化的不同情况,有由脾及肾与由肾及脾之分。

3、久泻久痢,损伤肾阳,脾肾两伤

由脾及肾者,多为脾胃本弱,或为饮食所伤,或忧思伤脾,或寒湿困脾,或因泄泻、痢疾、水肿等病日久迁延不愈致脾阳虚衰。

4、水邪久踞,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

由肾及脾者,或因先天禀赋不足,肾阳素亏,或后天调养失慎,房劳伤肾,或久病耗伤肾阳,而肾阳先虚,则脾阳失于温煦;或肾水泛滥,使脾阳受伤。日久则形成脾肾阳虚证。

5、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

脾虚则运化无力,不能化生精微以充肾,或水湿内停,影响肾阳蒸化水液的功能,日久导致肾阳不足,最终而成脾肾阳虚证。

以上原因均可导致脾肾阳气俱伤,形成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的病因病机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泄久痢,或水邪久踞,导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肾阳的温煦,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与化生。脾与肾,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生、相互影响的。

《医宗必读·虚劳》:“……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两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夫脾具土德,脾安则肾愈安也。肾兼水火,肾安则水不挟肝上泛而凌土湿,火能益土运行而化精微,故肾安则脾愈安也。”

总之,无论脾阳虚衰,或肾阳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发展成为脾肾阳虚证。

肾阳虚的原因有哪些

脾肾两脏阳气虚衰,温煦、运化、固摄作用减弱测下利清谷,泄泻滑脱或五更泄泻;阳气虚,阴寒内盛,则畏寒肢冷,小腹冷痛,面色(白光)白;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司,则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阳气虚,水气泛滥,则面目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阴盛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该证当与单纯的脾阳虚证与肾阳虚证相辨别。单纯的脾阳虚证、肾阳虚证以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为主,该证则脾肾阳虚的症状同时出现。该证还当与阳虚水泛证辨别,阳虚水泛证以水气泛滥浮肿为主,该证则以下利清谷、滑脱不禁、五更泻、畏寒肢冷等虚寒症状为主。该证与一般阳虚证的区别是,一般阳虚证有全身性的虚寒症状,该证则还有牌肾阳虚的定位见症。

心肾阳虚的症状

肾阳虚,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因素引起的。中医认为,肾主水,肾阳对水液有气化蒸腾作用,若肾阳不足,蒸腾气化无力,则出现小便清长等表现,故肾阳虚证存在着肾脏的病理改变。

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以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而应慢慢调理。肾阳亦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十二经之根,先天之本在于肾。肾与命门本同一气,为人身阴阳消长之枢纽。肾阳主一身之阳气,火衰其本则阳虚之证迭出。

肾阳虚与现代医学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关,肾阳虚证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胸腺)轴均有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且主要的发病环节在下丘脑(或更高级中枢)的调节功能紊乱。

肾阳虚的病因

引起肾脏阳气虚衰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素体阳虚

累及肾脏阳气虚衰。

2、年高肾亏

肾脏阳气虚衰。

3、久病伤肾

肾脏阳气虚衰。

4、房劳过度

耗伤肾阳。

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方法

1,心阳气虚证:心悸,气短,胸闷,.神疲乏力,头晕,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补阳益气,保元汤加白术、茯苓、远志等。

2。心肾阳虚证:心悸,面色晄白,肢冷,口唇青紫,或见腰膝酸软,舌质嫩,苔薄白,脉弱而数。温补心肾。参附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

3.阳虚水泛证:心悸气喘,胸闷不适,小便短少,下肢水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温阳利水。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4.心气阴两虚证:心悸,气短,下肢水肿,心烦失眠,舌质偏红或紫黯少津,脉细数或促。益气滋阴。炙甘草汤加减。

5.阴阳两虚证:胸闷心悸,难以平卧,下肢水肿,畏寒肢冷,心烦热,喜冷饮,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温阳滋阴。济生肾气丸合生脉散加减。

脾肾阳虚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1.脾肾久病,耗气伤阳。

2.久泻久痢,损伤肾阳,脾肾两伤。

3.水邪久踞,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

4.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

以上原因均可导致脾肾阳气俱伤,形成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的病因病机多由脾、肾久病耗气伤阳,或久泄久痢,或水邪久踞,导致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终则脾肾阳气俱伤而成。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肾阴虚的诊断

1.从病因、病性及临床表现鉴别

两者皆属肾虚证,但病变性质一为阳虚证,一为阴虚证。

2.肾阳虚证

肾阳虚为肾阳不足,以元阳不足,温煦失职,性机能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特点是以生殖机能减退,精神萎靡为主,并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的虚寒象。

3.肾阴虚证

肾阴虚则以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并伴见虚热象为辨证依据。

冠心病人吃什么补品 胡桃泥

材料:胡桃50克,红糖15克,生姜10克。

做法:将胡桃捣烂为泥,生姜取汁,再加入红糖,搅拌成泥状。

功效:胡桃性味甘、温,可以补肾润肠。红糖甘、温,有活血祛瘀的功效。胡桃泥是心肾阳虚型冠心病患者的理想进补食品。

阳虚分几种怎样区分

分为五种: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肝阳虚、肺阳虚。

心阳虚证:心悸心慌,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失眠多梦,心神不宁,舌淡胖或紫暗,苔白滑,脉弱或结代。

脾阳虚证:食少,大便溏薄,肠鸣,腹中冷痛,因外感寒、湿之邪或进寒凉菜饮食加剧,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或有齿痕。

肾阳虚证:腰背酸痛,形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泻泄,多尿、遗精,阳痿,舌淡苔白,脉沉迟细弱无力。

肝阳虚证:兼见头晕目眩,两胁不舒,女子乳房胀痛,少腹冷痛,月经不调或崩漏,男子阳痿,懈怠疲劳,忧郁胆怯,情绪抑郁。口唇发青,脉沉迟无力。

肺阳虚证: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咯吐涎沫,质清稀量多,痰如白沫。自汗,背寒如掌大,易感受风寒,或稍作劳累即作哮喘,或作喘促,或作感冒。平素神疲乏力,短气不足以息,苔白滑润,脉迟缓或虚弱。

冬季养生小窍门 防低温损伤

冬季做好保健,应对寒冷,保持正常体温显得很重要,但是要预防它必须做到适时增加衣服,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寒流袭来,气温骤降时。在饮食上应当多吃一些产热量高和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中医认为老年人低体温症是由于脏腑阳虚,特别是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肺肾阳虚而导致脏腑功能减弱,尤以脾肾阳虚,水谷不能运化,精微不能吸收,脏腑不得营养,因而热能不足,心阳亏虚,血运无力,影响循环所致。

肾虚是传染病吗

肾虚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肾虚的种类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肾阴虚,肾阳虚。但是该疾病是不会发生传染的,它不是传染性的疾病,所以患者一定要多多了解该方面的知识,以免造成认识上的错误。

肾阳虚的症状为腰酸、四肢发冷、畏寒,甚至还有水肿,为“寒”的症状,性功能不好也会导致肾阳虚;肾阴虚的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中青年活动量较大,无论是学习、锻炼,物质耗损较多,性欲不特别低,但射精快,或有遗精现象,要补肾阴。

阳虚表现的是外在的,肾阴虚表现的是内在的,肾阳虚有怕冷的症状。肾阴虚易早泄遗精,肾阳虚阳痿较多。共同之处是,腰酸乏力,四肢酸软等,是共同的症状。中医认为,肾虚多为长期积累成疾,切不可以用急于求成而用大补之药进补,或者用成份不明的补肾壮阳药物。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男性肾虚且不及时正确地补足,极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状。诸如:“肾虚”会引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中医认为,“冠心病”也主要是心脉瘀滞、心肾不足造成的,所以一旦发生肾虚,一定要引起重视才行。

甲减的中医治疗

中医将甲减分为三类,分别是心肾阳虚、洋气衰竭、脾肾阳虚。治疗甲减需对症下药。

1、心肾阳虚

患者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憋痛,神倦嗜卧,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水滑,脉沉迟或结代,可见头晕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

治法 温通心阳,补肾益气。

方药 桂枝甘草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桂枝12克,炙甘草12克,制附片12克先煎,肉桂4克,熟地25克,山萸肉12克,淮山药25克,茯苓25克,泽泻12克,丹皮12克。胸痛加川芎12克,薤白12克,郁金12克,元胡12克;神倦乏力加炙黄芪35克。

2、阳气衰竭

此型常见于黏液性水肿昏迷的患者,表现为神昏肢厥,皮温下降,声低息微,肌肉弛张无力,舌淡体胖,脉微欲绝。

治法 振奋阳气、救逆固脱。

方药 四逆汤:制附片12克先煎,干姜12克,人参12克,炙甘草12克。

3、脾肾阳虚

患者表现为:神疲乏力,嗜睡倦怠,记忆减退,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冷,畏寒肢冷,皮肤干燥脱屑,毛发干枯易落,便秘,全身浮肿,舌苔白腻,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淡体胖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 健脾温肾。

方药 四君子汤合右归丸:附子12克先煎,肉桂7克,杜仲16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35克,熟地25克,枸杞子12克,当归12克,党参16克,白术12克,茯苓25克,炙甘草7克。

脾肾阳虚由脾肾两脏阳气虚弱所致

脾肾阳虚证是脾肾两脏阳气虚弱所致的病证。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

脾肾阳虚与心肾阳虚有所不同

心肾阳虚证表现为心悸怔忡,形寒肢冷,甚则四肢厥逆,或神疲,朦胧欲睡,或面浮身肿,下肢尤甚,小便短少,或面色、口唇、爪甲淡暗青紫,舌质淡暗或青紫有瘀斑,苔白滑,脉沉微细。以全身机能低下,甚则出现阴寒内盛的肢冷和水气内停的浮肿及瘀血内阻的唇舌紫暗为临床特征。

脾肾阳虚证表现为形寒肢冷,腰膝腹部冷痛,面色白,或全身浮肿,腰以下肿甚,小便短少,或久泻久痢,黎明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下利清谷,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细迟。以阴寒内盛的肢冷和水气内停的浮肿及运化失职的“五更泄”为临床特征。

脾肾阳虚患者不妨试试吃以下食物来调养:

1、羊肉羹

煮熟的瘦羊肉80克,用刀背砍成泥状,置碗中,注入60毫升羊肉汤,放少许鲜姜汁、蒜泥、料酒、味精、盐、淀粉,拌匀后置笼上蒸45分钟,热食。

2、尖椒鸡丁

尖辣椒100克,掰成拇指甲大小;鸡胸脯肉60克,切成丁块,以料酒、盐、鲜姜汁、蒜泥煨好后,入油锅过至九成熟捞起,然后以油锅旺火爆炒尖椒至七成熟,放入鸡丁,炒熟后置盘中,以鸡汤加入适量盐、味精勾欠,浇汁于鸡丁、尖椒上即可,热食。

3、核桃仁粥(宜于阳虚便秘)

核桃仁30克,研成膏状,注入50毫升热水拌匀滤汁;籼米50克煮粥,米熟烂后将核桃汁加入再煮,待无核桃生油气后即可,热食。

4、糯米粥(宜于阳虚泄泻)

糯米50克,狗肉汤250毫升,文火炖煮成稀糊状,加适量胡椒、味精即可,热食。

脾肾阳虚脾肾阴虚食疗方法有几种

脾肾阳虚脾肾阴虚食疗方法是值得把握的,因为脾肾阳虚脾肾阴虚危害大,为了降低疾病危害的发生,大家需积极咨询相关专家的建议,专家会给大家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那么脾肾阳虚脾肾阴虚食疗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来给大家做具体分析。

脾肾阳虚,病证名。多由肾虚衰,不能温养脾阳,导致脾阳亦虚;亦有脾阳久虚,不能运化水谷精气以充养肾,遂致肾阳亦虚者。二者往往又互为因果。症见畏寒肢冷、气短懒言、身体倦怠、大便溏泻或五更泄泻,或肢体浮肿,甚则腹满臌胀,舌淡胖苔白滑,脉虚大或细弱。治宜温补脾肾。脾肾阳虚,病证名。由多由感受寒邪较重,或久病耗气损伤脾肾之阳气,或久泻不止,损伤脾肾之阳,或其他脏腑的亏虚,累及脾肾两脏等引起。脾虚阳气不足,多引起大肠功能失调,表现为或腹泻,或便秘。吸收不良综合症、溃疡性结肠炎、习惯性便秘常出现或伴有此症。

脾肾阳虚脾肾阴虚食疗方法:

a.羊肉羹:煮熟的瘦羊肉80克,用刀背砍成泥状,置碗中,注入60毫升羊肉汤,放少许鲜姜汁、蒜泥、料酒、味精、盐、淀粉,拌匀后置笼上蒸45分钟,热食。

b.尖椒鸡丁:尖辣椒100克,掰成拇指甲大小;鸡胸脯肉60克,切成丁块,以料酒、盐、鲜姜汁、蒜泥煨好后,入油锅过至九成熟捞起,然后以油锅旺火爆炒尖椒至七成熟,放入鸡丁,炒熟后置盘中,以鸡汤加入适量盐、味精勾欠,浇汁于鸡丁、尖椒上即可,热食。

c.核桃仁粥(宜于阳虚便秘):

核桃仁30克,研成膏状,注入50毫升热水拌匀滤汁;籼米50克煮粥,米熟烂后将核桃汁加入再煮,待无核桃生油气后即可,热食。

d.糯米粥(宜于阳虚泄泻):

糯米50克,狗肉汤250毫升,文火炖煮成稀糊状,加适量胡椒、味精即可,热食。

脾肾两脏阳气虚衰,温煦、运化、固摄作用减弱测下利清谷,泄泻滑脱或五更泄泻;阳气虚,阴寒内盛,则畏寒肢冷,小腹冷痛,面色(白光)白;肾阳虚,膀胱气化失司,则腰膝酸软,小便不利;阳气虚,水气泛滥,则面目肢体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为阳虚阴盛之象。

相似证候的辨别:该证当与单纯的脾阳虚证与肾阳虚证相辨别。单纯的脾阳虚证、肾阳虚证以各自脏器的定位症状为主,该证则脾肾阳虚的症状同时出现。该证还当与阳虚水泛证辨别,阳虚水泛证以水气泛滥浮肿为主,该证则以下利清谷、滑脱不禁、五更泻、畏寒肢冷等虚寒症状为主。该证与一般阳虚证的区别是,一般阳虚证有全身性的虚寒症状,该证则还有牌肾阳虚的定位见症。

有关脾肾阳虚脾肾阴虚食疗方法,大家必须要格外的把握,因为疾病对因治疗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当然脾肾阳虚脾肾阴虚食疗方法包括很多,想要彻底摆脱疾病导致的危害发生,大家在把握了脾肾阳虚脾肾阴虚食疗方法之后,还有必要积极咨询相关专家的建议。

相关推荐

香砂养胃丸治疗胃阳虚吗

本证由胃气虚证发展而致。胃为阳土,主受纳腐熟水谷,今胃阳不足,虚生,阳不化气,故见胃脘隐痛,时发时止;得温得食得按,则寒气可散,胃络得养,气得至,其症自解;阳虚胃寒,水饮不化,故吐清水;阳虚生外寒,温煦功能减退,故面色胱白,畏冷肢凉;食少,生化之源匱乏,机体失养,故神疲乏力,舌淡,苔白,弱,皆为阳虚之征。 中医认为,肾主水,肾阳对水液有气化蒸腾作用,若肾阳不足,蒸腾气化无力,则出现小便清长等表现,故肾阳虚证存在着肾脏的病理改变。那么,香砂养胃丸 治疗胃阳虚吗? 临床发现香砂养胃丸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可以

中医辨证7种缺血性心肌病

心气虚弱证 症状:心悸善惊,少寐多梦,气短乏力,运动后症状加剧,自汗,容易感冒。舌质淡、苔白,脉细数或沉细无力。 心血瘀阻证 症状:胸闷胸痛,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入夜痛甚,心悸气短。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或结代。 气阴两虚证 症状:心悸气急,活动加剧,头晕乏力,颧红盗汗,心烦失眠。舌质偏红、苔薄,脉细数或结代。 阳气虚脱证 症状:重度气急,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浮肿。舌淡苔白,脉细微欲绝,或促,或结代,或怪乱无常。 痰浊痹阻证 症状:心悸眩晕,胸闷纳呆,形寒

肺阳虚的人可以吃西洋参吗 肺阳虚和肺阴虚有什么区别

肺阳虚证多由肺气素虚,寒邪反复外袭,损伤肺阳,或久病咳喘,耗损阳气,或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而致肺阳虚衰,或年老体弱,脾肾阳虚衰,阳气耗伤所致;而肺阴虚证多因燥热邪气,燥热化火,耗伤肺津,肺燥伤阴等外因,以及久咳伤肺,或痨虫袭肺,或肾阴不足,肺失滋润等内因所致。 肺阳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气短,呼吸无力,声低懒言,咯吐涎沫,其质清稀量多,口不渴,平素神疲乏力,短气不足以息等,而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消瘦,五心烦热,盗汗,两颊颧红,口咽干燥,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舌红少津,脉细数。

如何治疗孕期促甲状腺素偏低

1、如何治疗脾肾阳虚证甲状腺素偏低 1.1、症状:神疲乏力,嗜睡倦怠,记忆减退,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冷,畏寒肢冷,皮肤干燥脱屑,毛发干枯易落,纳减便秘,全身浮肿,舌苔白腻,男子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淡体胖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细或沉迟。 1.2、方药:四君子汤合右归丸:附子12克,肉桂7克,杜仲16克,山萸肉12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35克,熟地25克,枸杞子12克,当归12克,党参16克,白术12克,茯苓25克,炙甘草7克。 2、如何治疗心肾阳虚症甲状腺素偏低 2.1、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憋痛,

风湿性心脏病传染吗

风湿性心脏病诱因有哪些: 专家提示:风湿性心脏病和寒冷、潮湿等有关系,因此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季节以寒冬、早春居多。这个时节我们要警惕风湿新心脏病的出现。 目前我们认为,风湿性心脏病由甲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然后引起风湿病,当病情累及心脏就会产生风湿性心脏病。这种引发风湿性心脏病的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还会引发呼吸道感染,如果常常扁桃体发炎等等,要小心风湿性心脏病的征兆。 在中医上,风湿性心脏病因为心血瘀阻、气血两虚、心肾阳虚引起的,心血瘀阻型的风湿性心脏病比较多,气血两虚和心肾阳虚引发的风湿性心脏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补火助阳

补火,就补命门之火,命门之火就人体的元阳、肾阳。用于阳虚证。附子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能温一身之阳,凡阳虚者如肾、脾、心诸脏及卫阳虚弱者均适用。 1、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导致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腰膝冷痛,夜尿频多者; 2、治疗脾肾阳虚、寒湿内盛所导致的脘腹冷痛、呕吐,大便溏泄者; 3、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导致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者; 4、可治疗心阳衰弱,心悸气短,胸痹心痛者。

阳虚和肾阳虚的区别

两者有以下区别: 阳虚中医上的一个名词,主要指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现象。阳虚通常以心阳、脾阳和肾阳虚为常见的状态,因此可以知道肾阳虚阳虚的一种。阳虚主证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而肾阳虚主要由于肾阳虚衰,温煦失职,气化失权所表现的一类虚寒证候,称为肾阳虚证,主要表现为阳气不足、男性主要表现为生殖机能方面的问题。

肾精亏虚和肾虚的区别

肾阴虚的主要症状有:腰膝部位酸痛,头晕或耳鸣,听力下降,口乾咽燥,烦热,手足掌心发热,晚上出汗,大便乾结,男子遗精。脉搏细弱无力或脉搏细弱快速。舌体红,舌苔少。肾阴虚证,往往有阴虚火旺症状。 肾阳虚的主要症状有:腰膝部位酸痛或疼痛寒冷,畏寒,四肢冰冷,精神萎靡,小便不顺畅或失禁遗尿,男子性功能下降,更可有阳萎,女子不能怀孕,有时还出现水肿。脉搏细弱或要重按才能触到细弱的脉搏。舌体胖大,有白色舌苔。肾阳虚证,往往有阳虚而寒 的症状。 肾虚虽然一种常见的病症,但有很多人对肾虚的具体含义了解的并不很多

阴虚和阳虚的区别

什么阴虚 阴虚就因为阴液不足,不能滋润,而导致不能制阳,阴虚还分为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 阴虚的症状 出现阴虚时会人体会有低热,躁妄不安或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细数无力,呼吸短促,形体消瘦,腰膝酸痛、失眠多梦的症状,日常我们就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判断阴虚的那种情况。 什么阳虚 阳虚就阳气虚衰的症状,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因此一旦人体出现了阳虚症状,那么机体的功能就会逐渐减退,也就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阳虚也分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 阳虚的症

​女人如何养生 可食用滋补肾阴药物

补益药主要有四种,各有各“补” 第一种补气药,即具有补气功能、用来治气虚证的药物,以补脾益肺为主,主治脾气虚、肺气虚证。人们喜欢用来煲汤的补气药有党参、黄芪、白术、大枣。 第二种补阳药,即能温补人体阳气、治疗阳虚证的药物,以温补肾阳为主,主治肾阳虚证。大家常用来煲汤的补阳药有巴戟天、杜仲、补骨脂。 第三种补血药,即治疗血虚证维护组的药物,以滋生血液为主,主治血虚证。大家常用来煲汤的补血药有当归、熟地、白芍、阿胶。 第四种补阴药,即能滋养阴液、生津润燥、治疗阴虚证为主的药物,以滋养阴液,生津润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