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性乙肝为什么要定期检测乙肝相关指标

慢性乙肝为什么要定期检测乙肝相关指标

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缠绵,反复发作,多数患者临床无自觉证状,有些患者一经查体就是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对于慢性乙肝、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长期服用抗病毒药者,定期检测乙肝相关指标(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甲胎蛋白、上腹部B超)至关重要,那么那些检测指标能判定乙肝的病情进展和疗效呢?

1、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它们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如果肝细胞坏死,ALT和AST就会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因此是目前最常用的肝功能检测指标。

2、乙肝病毒DNA水平(HBV-DNA):血清中乙肝病毒DNA水平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可靠定量指标。这种被医生称为“多聚酶链”(DNA)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乙肝病毒DNA的方法。如果血清中检测到的HBV-DNA≥105拷贝/ml,说明乙肝病毒复制较活跃,体内的病毒量较多。但是乙肝病毒不会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而是由于病毒诱导的免疫功能紊乱造成肝损伤,病毒复制的量并不代表肝细胞损伤的程度,许多HBV-DNA阳性的乙肝病毒感染者肝功能是正常的。因此,不能把病毒复制指标当作肝损伤的标志。但是HBV-DNA是目前判定抗病毒治疗疗效和病毒变异的预测指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应该每3个月化验一次,了解药物抑制乙肝病毒的情况。

3、乙肝五项:乙肝病毒有三种抗原成分,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这三种抗原在人体内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三种抗体,即:抗-HBs、抗-HBc、抗-HBe。这些抗原和抗体可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志。但由于用一般的方法在血清中很难检测到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只能检测到其它五项指标(即乙肝五项或乙肝两对半)。以往主要通过定性检测明确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现在定量检测则成为判断疗效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目前研究发现,HBsAg的水平和肝组织内cccDNA(共价闭合环状DNA)水平有直接的相关性。所以,HBsAg可以间接地反映病毒感染的肝细胞里面cccDNA水平。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sAg、HBeAg定量检测可用于疗效监测,如果HBsAg总量下降,提示治疗反应及预后比较好。

4、甲胎蛋白(AFP):是由胎儿肝细胞合成、在胎儿血清中正常存在的一种特殊蛋白。一般在妊娠后开始升高,胎龄16-20周时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胎儿出生后1-5周完全消失。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常明显升高,一般超过400微克/升,甚至达到1000微克/升以上或呈进行性升高。因此临床医生常把AFP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疗效考核和判断预后的检测指标。但AFP升高不一定都是肝癌,由于AFP是胎儿肝细胞发育时的一种特殊蛋白,因此在肝炎活动期和肝硬变时,伴随肝脏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也可产生和分泌AFP,但通常仅轻度升高,一般小于400微克/升,这种AFP的升高不一定是坏事,重型肝炎升高,常提示肝细胞再生活跃;在使用一些刺激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后(如促肝细胞生长素),也可出现AFP升高。

除此之外,患睾丸癌、卵巢畸胎瘤、消化道肿瘤、胰腺癌伴肝转移等也常出现AFP升高。

5、上腹部B型超声波(B超):B超的发明,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最常用、最方便、最经济和无创伤的肝病影像学检查技术,使医生隔着肚皮就看清了你的肝脏和其他脏器,他能帮助我们医生诊断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脏肿瘤、寄生虫、胆囊炎和胆结石病等,尤其是肝脏肿瘤简单、易行的初筛方法。所以,他是我们肝胆病患者的“好朋友”。

乙肝大三阳应该做哪些检查

1、乙肝两对半

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其检查意义在于:检查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区分大三阳、小三阳。需要说明的是乙肝两对半并不能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需要结合相关项目的检查才可以确定。

2、HBV-DNA

HBV-DNA检测主要用来定量检测乙肝病毒的数量,从而可了解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弱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3、肝功能系列

肝功能检查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或GGT)、转肽酶(GG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A)等等。根据以上指标可以综合判断肝细胞损伤程度、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病情处于什么阶段,是轻度,还是重度。

4、血常规

病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血象的改变往往可以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早期肝硬化阶段,血小板轻度降低;中晚期的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全血均下降;如果单纯血色素降低,要注意有无消化道出血现象。

5、甲胎蛋白(AFP)

一般肝炎甲胎蛋白很少升高,即便升高,很超过200纳克。但是肝癌时甲胎蛋白往往大于400纳克。如果甲胎蛋白持续不降,维持在400纳克以上,要注意肝癌的可能。

6、胃镜

当无法根据化验结果判断是否有肝硬化时,可以作胃镜,了解食管黏膜及食管周围静脉曲张和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如果静脉曲张情况存在,说明肝硬化已发生。

7、肝纤维化指标检查

抽血检查血清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Ⅳ型胶原等等,可以初步判断肝纤维化程度。

8、乙肝病毒学指标

包括乙肝病毒“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等,了解病毒复制及传染性大小。

9、血糖、尿糖、尿常规

主要了解是否存在乙肝相关性疾病,如肝源性糖尿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

10、肝穿刺检查

当其他手段和检测方法不能明确病情严重程度或存有疑问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肝穿刺,取活组织检查,有助于确诊。

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成人接种注意

成年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前血药先检测乙肝病毒(HBV)指标,已有感染,或者感染后已痊愈并产生保护性抗体者,不需要注射疫苗。

怎么保健受损肝脏方法

1、80%的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

肝脏的功能对人类生命至关重要。作为身体内最大的实体器官,肝脏具有500多种功能,其中包括对抗感染和疾病、控制胆固醇的生成和排出、清除血液中的废物、药物和其他有毒物质。

据统计,每年约有一百万乙肝患者因为未得到治疗而死亡。乙肝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进行传播,如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疮口以及乳汁。90%的人群可以在数月内形成乙肝病毒(HBV)免疫并清除体内的病毒,但是有些人则不行。这些人就成为病毒携带者,并可能发展成为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最先造成肝脏感染,导致健康的肝细胞受损、疤痕组织形成、损害肝功能。大部分乙肝患者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因此有些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染病多年后都毫不知情。

2、肝脏失代偿的治愈希望很渺茫

每年有5%-7%的与乙肝病毒相关的肝硬化从代偿性转为失代偿性。一旦出现肝脏失代偿,治愈希望就相当渺茫。严重的肝部损伤造成的影响包括体重下降、疲劳、虚弱、严重出血的几率增大,大部分的肝脏失代偿患者会死亡。肝脏失代偿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两年,生存期为5年患者所占比率仅为28%。

3、强效持久抑制病毒,是延缓、逆转乙肝疾病进展的根本

鉴于慢性乙肝相关进展性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尽可能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乙肝是如何传播的 乙肝的易感人群

至于慢性乙肝的易感人群,母婴垂直传播和婴幼儿期(5岁以内)是慢性乙肝患者的最主要来源,而在成人,急性乙肝感染发展为慢性感染状态的比例不足3%,且这3%的人也主要是免疫系统出现障碍的特殊病人群体(慢性肾功能衰竭,接受血透析,长期接受激素等抑制免疫系统药物治疗的人)。所以只有免疫系统本身有问题或免疫系统不成熟(如5岁以内婴幼儿)在没有乙肝疫苗保护的前提下,才容易被感染成慢性乙肝患者。

所有乙肝要想传播,也并非易事,不要过于紧张。

乙肝两对半病毒检测结果怎么看

乙肝两对半包括的五个指标分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е抗原(HBeAg)、乙肝е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五项。

下面是一些乙肝两对半检查中比较常见的乙肝五项结果组合的简单分析:

第1项阳性,其余为4项阴性。表示急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潜伏期后期;第1、3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表示急性乙肝的早期;第1、3、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通常叫做“乙肝大三阳”,这种情况又表示急、慢性乙肝;第1、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表示急、慢性乙型肝炎;第1、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通常叫做“乙肝小三阳”,这种情况又表示急、慢性乙肝;第2、4、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说明是乙肝的恢复期,已经产生免疫力;第2、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接种乙肝疫苗后,或者是HBV病毒感染后又康复,已产生免疫力。第4、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毒的感染恢复期,或表示曾经感染过HBV病毒;第5 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表示乙肝病毒的隐性或处于乙肝感染的窗口期,也有可能说明曾经感染过HBV病毒;

两对半虽然是判断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重要方法,但是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参考性不大,而肝功能是衡量肝脏是否有肝细胞坏死或炎症存在的重要检查,其中转氨酶是重中之重,所以治疗需要以肝功能为重要参考指标。HBVDNA检查是判断如何治疗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对传染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般 DNA越高,传染性越强,也需要同肝功能一起检查。

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什么意思

可能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在这些人中,乙肝表面抗原已经降到检测不到的水平,但是乙肝病毒的DNA常常可以检测得到。这种情况常常见于乙肝病毒感染高流行区的人群。 可能是既往感染恢复后的一个免疫标志。在这些人中,乙肝表面抗体已降低到检测不到的水平。 也有可能是假阳性检测的结果。尤其是在低流行区没有乙肝病毒感染风险的人群中,这些人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反应与没有任何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者相似。 还有种情况就是急性乙肝。患者近期感染乙肝,仍然处于急性乙肝窗口期,进一步检测乙肝核心抗体IgM(免疫球蛋白M)。

乙肝两对半检测和病毒DNA的区别

:检查乙肝两对半和DNA其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乙肝病毒DNA检测有什么意义),乙肝两对半是用来检测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的检查项目,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而对于乙肝患者而言,单一的乙肝两对半检查是不能反应乙肝病情的,需要借助其他相关检查而定。

那乙肝检查中,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区别?乙肝两对半检查只能反映出体内抗原抗体的携带模式,而 HBV-DNA的存在才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是诊断的有力依据。乙肝两对半检查是检测有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乙肝两对半检查的意义是什么),检测乙肝传染性强弱的一个初步估计指标;HBV-DNA检查能详细的检查出乙肝患者体内乙肝病毒的数量,复制的强弱,能更准确的判断乙肝病毒的传染性强弱。总之,乙肝患者检查不能单单凭借一个指标而定病情,需要借助其他相关指标,综合分析而定,才可对病情作出正确分析,从而制定适宜的诊疗方案。

乙肝大三阳患者出现头晕

乙肝大三阳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三项阳性。乙肝大三阳患者在不同的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那么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1、慢性HBV携带者多无症状常处于免疫耐受期,除了为“乙肝大三阳”及病毒检测阳性,其它生长指标甚至病理指标均为正常,此期虽然不需要药物治疗,但需要定期检测和观察,及时发现疾病进展,对于携带者的研究也表明,有少部分携带者虽然肝功正常,但疾病仍然呈现进展过程,经过若干年之后,亦能进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疾病进展,及时进行干预。

乏力、头晕

2、慢性乙型肝炎可分为轻、中、重乙肝大三阳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部分病例症状、体征缺如。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乙肝大三阳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

乙肝大三阳患者会有皮肤干燥、浮肿、出血、发烧、畏寒、感觉似患感冒、疲倦无力、轻咳、浑身不适等症状,然而这些症状表现就会往往容易与感冒的症状相混淆,很多患者护士该病,从而就会延误了乙肝大三阳治疗的最佳时机。恶心,厌食。通常还会伴有恶心,呕吐,对于出现的恶心,厌食,很多乙肝大三阳患者被认为是胃病去治疗。还会出现有乏力、觉得做事力不从心的感觉,这主要就是跟患者肝脏受损,机体代谢、分解、吸收等机能无法正常运行有关。

乙肝五项报告单怎么看

乙肝相关的检查比较多,首先,讲一讲最常见的乙肝五项,俗称“两对半”。包括的项目有: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第二项:乙肝表面抗体(HBs-Ab);第三项:е抗原(HBeAg);第四项:е抗体(HBe-Ab);第五项:核心抗体(HBc-Ab)。如何理解检查的结果呢? 第一种情况:1、3、5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病毒复制,传染性强。

第二种情况是1、4、5项阳性,其余两项是阴性。俗称乙肝小三阳,表明是现在感染有乙肝,病毒复制低,传染性小;或者是前C区变异,病毒复制,有传染性。 第三种情况就是第1项阳性,其余四项全阴性。表示乙肝感染的早期。 第四种情况:第1、3项是阳性,其余三项是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 第五种情况:第2、4、5项阳性:说明乙肝病毒感染恢复期,已经获得保护性抗体,不会再感染乙肝。

第六种情况:五项全阴,说明过去和现在都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保护性的抗体。 其次,第二个检查就是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它是检测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水平,一般载量越高,说明病毒复制越活跃,对身体产生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用于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治疗适应症的选择以及抗病毒疗效的判断等情况。

相关推荐

乙肝多久会转变肝硬化

关于慢性乙肝转化为肝硬化需的时间,目前说法不一。公认的一点是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的年龄一般在四五十岁左右。目前医学界对慢性乙肝的最初感染时间有两种不同看法: 1.从第一次发现hbsag阳性和转氨酶升高算起。我国的慢性乙肝患者多经母婴传播或婴幼儿时期水平传播而来。在二十几岁前常不发病,alt检查也正常,只有乙肝病毒指标显示阳性。若从发病时间算起,慢性乙肝发展到肝硬化约需15-20年时间。 2.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肝组织在病毒最初感染人体的时候开始就遭受了损害,只是因损害较轻微,化验不容易检查出来

哪些人可用体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乙肝

哪些人可以用体细胞免疫疗法治疗乙肝?乙肝是世界主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如果得不到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来对病情进行控制,患者有可能发生肝硬化、肝癌。因此,很多人对乙肝病人有一种距离感,这主缘于对感染乙肝的恐惧心理。那么怎样治疗乙肝呢?体细胞免疫疗法是乙肝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不是所有乙肝患者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治疗,那么体细胞免疫疗法的适用人群有哪些呢?下面是相关介绍。 体细胞免疫疗法的具体方法是通过科技手段将患者体内的单个核细胞提取出来,用特殊方法在患者体外将其培养成为树突状细胞,赋予其专杀乙肝病毒的抗

乙肝大三阳患者出现头晕

1、慢性HBV携带者多无症状常处于免疫耐受期,除了为“乙肝大三阳”及病毒检测阳性,其它生长指标甚至病理指标均为正常,此期虽然不需药物治疗,但需定期检测和观察,及时发现疾病进展,对于携带者的研究也表明,有少部分携带者虽然肝功正常,但疾病仍然呈现进展过程,经过若干年之后,亦能进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定期复查,及时发现疾病进展,及时进行干预。 乏力、头晕 2、慢性乙型肝炎可分为轻、中、重乙肝大三阳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

小三阳的检测指标

所谓小三阳检测指标也称为乙肝两对半,包括包括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的检查,这五项检测指标呈阳性或者阴性决定了患者是乙肝的哪一种。那么小三阳检测指标是什么?为大家详细介绍下。 1.乙肝会演变成乙肝小三阳或乙肝大三阳,而乙肝小三阳通常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的,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所以“大三阳”与“小三阳”的区别在于大三阳是e抗原阳性、e抗体阴性,而“小三阳”是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因此,小三阳的指标乙肝的“两对半”检查的五项指标中,表面抗原(HBsAg)、E

肝硬化早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肝硬化早期积极治疗 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慢性乙肝病人约达2000万,其中大部分需医治。特别是其中1/3病例在15年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而且后者又有可能演化为肝细胞癌。临床已经证实,乙肝肝硬化的早期(S1-S2)阶段肝纤维化进展迅速,乃是必须抓紧治疗的宝贵时机。在此阶段,即使病毒复制水平不高或者眼下技术检测不到,也考虑给予抗病毒干预,以期收获“釜底抽薪”的效果。 当然,在乙肝治疗实施方面,仍有需继续深入研讨的问题。例如个体化选药方案的制订、预测预警信号的捕捉、疗程中和停药后的随访观察,以及复发与不良

怎样治大三阳效果好

所谓“大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这三项指标阳性往往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但是否引起了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还看肝功能检测情况和患者的自觉症状,建议到医院检查、进行治疗,以免造成无可挽回的结果

孕期乙肝检查全攻略

目的:了解是否患有乙肝,目的是对病毒携带者给予相应处理,降低母婴传播率,进行孕期监测。 检查时间:此项检查在准备怀孕前6~9个月就应该做。 注意事项: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乙肝患者接触,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五项 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也就是说,乙肝病毒会在体内,尤其是血清中留下痕迹,通过检测这些痕迹,就可以知道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这些“痕迹”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即抗原和抗体。乙肝病毒包含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原(HBcAg)3种抗原成分,可以引起

乙肝大三阳严重吗

所谓“大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这三项指标阳性往往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但是否引起了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还看肝功能检测情况和患者的自觉症状,也就是说,并非“大三阳”就表示疾病很严重,只是以上三项指标阳性体现病毒在机体内存在时的免疫状态。 目前认为,乙型肝炎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感染乙肝肝炎的病毒后必然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从而产生不同的血清免疫学标志物,目前

如何让新生儿肝炎患者免受肝炎打扰

症状,体征和诊断 大多数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发生慢性亚临床型肝炎,表现为持续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症和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组织学上与成人慢性肝炎相似。许多患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为低出生体重儿,不管他们是否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尽管在生后早期成为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者,以后患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但长期预后尚不清楚。偶尔感染的新生儿有发生急性乙型肝炎,通常是轻微的和自限性的,伴黄疸,嗜睡,体重不增,腹胀和陶土色大便。发生肝肿大,腹水和

乙肝大三阳会传染吗

乙肝大三阳的话属于急性感染期,相对来说传染性比较强,因为乙肝是有一定的传播途径的,所以传染的范围有限,乙肝不会通过消化系统传染,所以喂食不会传染,如果口腔有出血,有伤口那需注意,避免喂食。 所谓“大三阳”,是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乙肝病毒的免疫指标,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这三项指标阳性往往提示体内病毒复制比较活跃,但是否引起了严重的肝细胞损害,还看肝功能检测情况和患者的自觉症状,也就是说,并非“大三阳”就表示疾病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