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典型偏头痛怎么办

典型偏头痛怎么办

注意事项:

极个别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乏力现象可能会逐渐加剧,此时应停止治疗。

请在推荐剂量下使用。医生应定期(特别是在维持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这样可保证在出现锥体外系或抑郁症状时能及时停药。如果在维持治疗时疗效下降,亦应停止治疗。

由于可能引起困倦(尤其在服药初期),驾驶车辆或操纵机器者应注意。

本品可能会引发锥体外系症状、抑郁症和帕金森氏病,尤其是有此类病症发病倾向的患者如老年患者,所以此类患者应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折叠编辑本段

当本品与酒精、催眼药或镇静药合用时可出现过度镇静作用。

本品并不禁忌于使用β-受体阻断剂的病人。

本品的药代动力学不受托吡酯影响。在本品和托吡酯(50mg/12小时)合用治疗期内,每隔12小时同服,观察到偏头痛患者体内氟桂利嗪的全身暴露量增加了16%;与单用本品的患者相比全身暴露量增加了14%。托吡酯的稳态药代动力学也未受影响。

药物过量

基于本品的药理学特性,在过量服用时可能会出现镇静作用和虚弱,有报道个例超剂量服用的人(一次服用达600mg)出现嗜睡、激越和心动过速等症状。过量服用后1个小时内,可以进行洗胃治疗。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活性炭治疗。尚无已知特定的解救药。

偏头痛的症状

(一)偏头疼的症状

1、头痛前有视物模糊,畏光,眼前见于闪光或火花,眼胀,偏盲等先兆症状,持续数分钟到半小时左右。

2、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亦可扩展为全头痛。呈跳动性痛、钝痛或现刺痛。

3、伴恶心呕吐,常畏光闭目流泪,喜静卧暗室。部分患者面部潮红,出汗,血压升高或降低。

4、一次发作持续数小时到数日。每日或数日发作一次。

5、在发作先兆时,使用麦角胺咖啡因能缓解症状。

6、间歇期一切正常。在发作期,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二)伴有先兆的偏头疼(典型偏头疼)可分为先兆和头疼两期:

1.先兆期 视觉症状最常见,如畏光,眼前闪光、火花,或复杂视幻觉,继而出现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少数病人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先兆大多持续5~20分钟。

2.头疼期 常在先兆开始消退时出现。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眶后部或额颞区,逐渐加重而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头痛为搏动性,呈跳痛或钻凿样,程度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有的病人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眼结膜充血;有的病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厌食。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通常睡觉后头痛明显缓解,但发作过后连续数日倦怠无力。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上述典型偏头疼可分成几种亚型:

(1)伴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疼:包括眼型偏头疼,偏瘫型偏头疼,失语型偏头疼等。至少出现过2次上述典型发作,排除器质性疾患后诊断方可成立。

(2)伴有延长先兆的偏头疼(复杂型偏头疼):症状同(1)。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仍持久存在,延续时间超过1小时而不到1周。神经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有颅内结构病损。

(3)基底型偏头疼(原称基底动脉偏头疼):有明确起源于脑干或双侧枕叶的先兆症状,如失明、双眼颞侧和鼻侧视野都有的视觉症状、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共济失调、双侧性感觉异常、双侧轻瘫或精神错乱等。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消失,继而发现双侧枕区搏动性头痛。间隙期一切正常。

(4)不伴头痛的偏头疼先兆(偏头疼等位发作):出现见于偏头疼发作的各种先兆症状,但有时间并不随后出现头痛。当病人年龄渐老,头痛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发作性先兆症状,但完全表现为先兆症状而无头痛者则较少。40岁后首次发病者需作深入检查,除外血栓栓塞性TIA。

(三)眼肌麻痹型偏头疼 极少见。起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有固定于一侧的头痛发作史,在一次较剧烈头痛(眼眶或眶后痛)发作后,出现同侧的眼肌麻痹,以上脸下垂最多见。麻痹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开始几次发病麻痹完全恢复,但多次发作后可遗留部分眼肌麻痹而不恢复。神经影像不宋体排除颅内器质性病损。

(四)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偏头疼等位发作)有偏头疼家族史但儿童本人无头痛。表现为多次、短暂的眩晕发作,也可出现发作性平衡失调、焦虑,伴有眼球震颤或呕吐。神经系统及脑电图检查正常。间隙期一切正常。部分儿童成年后可转为偏头疼。

(五)偏头疼持续状态 偏头疼发作持续时间在72小时以上(其间可能有短于4小时的缓解期)的称偏头疼持续状态。

普通型偏头痛伴随症状

随着头痛强度的加强,即数分钟至数小时后,普通型偏头痛常常呈现某些随同病症,而以恶心和呕吐最为常见,大约10%的患者有稀便,局部发作腹泻。另外畏光和怕声也常这些病症阐明该病患者对一切的觉得刺激起生普遍性易激惹,表现为喜欢单独在暗室中休息,或盖上被子卧床。患有重度偏头痛和畏光的患者,也常常感到视物含糊不清、眼前黑点等等。

此类病症并非偏头痛的前兆病症(典型偏头痛),由于偏头痛的前兆病症必需呈现于头痛发作前,或至少发作在头痛不重的状况下。从一组病例剖析中得知,头痛的强度越大,随同病症特别是视觉障碍呈现的频度越高。但是,头痛病症局限于双枕部的普通型偏头痛患者,畏光怕声病症的发作率明显减少,发作期也没有其他的视觉障碍。这些结果标明,无前兆头痛(普通型倔头痛)的视觉障碍病症并非由枕叶脑缺血惹起的,而很可能是由于疼痛区域的颅外因索惹起的。

典型性偏头痛的症状

1.先兆期 视觉症状最常见,如畏光,眼前闪光、火花,或复杂视幻觉,继而出现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少数病人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先兆大多持续5~20分钟。

2.头疼期 常在先兆开始消退时出现。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眶后部或额颞区,逐渐加重而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头痛为搏动性,呈跳痛或钻凿样,程度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有的病人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眼结膜充血;有的病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厌食。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通常睡觉后头痛明显缓解,但发作过后连续数日倦怠无力。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上述典型偏头疼可分成几种亚型:

(1)伴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疼:包括眼型偏头疼,偏瘫型偏头疼,失语型偏头疼等。至少出现过2次上述典型发作,排除器质性疾患后诊断方可成立。

(2)伴有延长先兆的偏头疼(复杂型偏头疼):症状同(1)。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仍持久存在,延续时间超过1小时而不到1周。神经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有颅内结构病损。

(3)基底型偏头疼(原称基底动脉偏头疼):有明确起源于脑干或双侧枕叶的先兆症状,如失明、双眼颞侧和鼻侧视野都有的视觉症状、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共济失调、双侧性感觉异常、双侧轻瘫或精神错乱等。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消失,继而发现双侧枕区搏动性头痛。间隙期一切正常。

(4)不伴头痛的偏头疼先兆(偏头疼等位发作):出现见于偏头疼发作的各种先兆症状,但有时间并不随后出现头痛。当病人年龄渐老,头痛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发作性先兆症状,但完全表现为先兆症状而无头痛者则较少。40岁后首次发病者需作深入检查,除外血栓栓塞性TIA。

(三)眼肌麻痹型偏头疼 极少见。起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有固定于一侧的头痛发作史,在一次较剧烈头痛(眼眶或眶后痛)发作后,出现同侧的眼肌麻痹,以上脸下垂最多见。麻痹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开始几次发病麻痹完全恢复,但多次发作后可遗留部分眼肌麻痹而不恢复。神经影像不宋体排除颅内器质性病损。

(四)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偏头疼等位发作)有偏头疼家族史但儿童本人无头痛。表现为多次、短暂的眩晕发作,也可出现发作性平衡失调、焦虑,伴有眼球震颤或呕吐。神经系统及脑电图检查正常。间隙期一切正常。部分儿童成年后可转为偏头疼。

(五)偏头疼持续状态 偏头疼发作持续时间在72小时以上(其间可能有短于4小时的缓解期)的称偏头疼持续状态。

偏头痛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女性占2/3以上, 10岁前、20岁前、40岁前发病分别为25%, 55%, 90%。大多数患者有偏头痛家族史,发作前数小时至数天 伴前驱症状,如呕吐、畏光、畏声、抑郁或倦怠等, 10%的患者有视觉或其他先兆。发作频度每周至每年1次至数次不等,偶有持续性发作病例。

国际头痛协会 (2003) 分类:

1.有先兆的偏头痛:

(1) 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 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 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躯体感觉先兆, 如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 运动先兆少。先兆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复杂性偏头痛持续时间较长

(2) 头痛期:伴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 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和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 活动头颈部头痛加重, 睡眠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多为2小时至1天, 儿童持续2到8小时。头痛频率不定, 50%以上不超过每周1次。女性在妊娠第2周或第3季度及绝经后发作常缓解。

(3) 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2. 无先兆的偏头痛即普通偏头痛:临床最常见类型, 约占偏头痛的80%。无典型先兆, 常见双颞部&眶周疼痛, 可为搏动性。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 呕吐偶可终止头痛。临床试验,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头痛可减轻。

3. 特殊类型偏头痛:偏头痛发作期或头痛消退后可伴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

(1) 偏瘫型偏头痛:临床少见, 多在儿童期发病。偏瘫可为偏头痛先兆, 单独发生,亦可伴偏侧麻木、失语,偏头痛消退后偏瘫持续10分钟至数周不等。可分为家族型(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散发型(表现典型、普通型与偏瘫型偏头痛交替发作)。

(2) 基底型偏头痛:或称基底动脉偏头痛。较多见于儿童和青春期女性,出现头重脚轻、眩晕、复视、眼球震颤、耳鸣、构音障碍、双侧肢体麻木及无力、共济失调、意识改变、跌倒发作和黑矇等脑干和枕叶症状, 提示椎-基底动脉缺血。多见闪光、暗点、视物模糊、黑矇、视野缺损等视觉先兆,先兆持续20~30分钟, 然后出现枕部搏动性头痛, 常伴恶心、呕吐。

(3) 复杂型偏头痛:指伴先兆延长的偏头痛。症状与有先兆的偏头痛相同,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中仍持续存在, 延续1小时至1周,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4) 偏头痛等位症:老年人和儿童可出现反复发作症状,如眩晕、呕吐、腹痛、腹泻、肢体和关节痛, 不伴头痛发作。

(5) 眼肌麻痹型偏头痛:较少见, 偏头痛发作时或发作后头痛消退之际, 头痛 侧出现眼肌瘫痪, 动眼神经最常见, 可同时累及滑车和外展神经, 持续数小时至数周。多有无先兆偏头痛病史,应注意排除颅内动脉瘤和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6) 晚发型偏头痛:45岁后发病, 发作性头痛可伴反复发作的偏瘫、麻木、失语或构音障碍等,每次发作神经缺失症状基本相同, 持续1分钟至72小时。应排除TIA和RIND等。

4. 偏头痛持续状态: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72小时, 但其间可有<4小时的缓解期。

偏头痛的症状

(一)主要症状

1、头痛前有视物模糊,畏光,眼前见于闪光或火花,眼胀,偏盲等先兆症状,持续数分钟到半小时左右。

2、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头痛,以额颞部为主,亦可扩展为全头痛。呈跳动性痛、钝痛或现刺痛。

3、伴恶心呕吐,常畏光闭目流泪,喜静卧暗室。部分患者面部潮红,出汗,血压升高或降低。

4、一次发作持续数小时到数日。每日或数日发作一次。

5、在发作先兆时,使用麦角胺咖啡因能缓解症状。

6、间歇期一切正常。在发作期,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头痛偏头痛的危害

(二)伴有先兆的偏头疼(典型偏头疼)可分为先兆和头疼两期:

1.先兆期 视觉症状最常见,如畏光,眼前闪光、火花,或复杂视幻觉,继而出现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少数病人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先兆大多持续5~20分钟。

2.头疼期 常在先兆开始消退时出现。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眶后部或额颞区,逐渐加重而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头痛为搏动性,呈跳痛或钻凿样,程度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有的病人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眼结膜充血;有的病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厌食。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通常睡觉后头痛明显缓解,但发作过后连续数日倦怠无力。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上述典型偏头疼可分成几种亚型:

(1)伴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疼:包括眼型偏头疼,偏瘫型偏头疼,失语型偏头疼等。至少出现过2次上述典型发作,排除器质性疾患后诊断方可成立。

(2)伴有延长先兆的偏头疼(复杂型偏头疼):症状同(1)。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仍持久存在,延续时间超过1小时而不到1周。神经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有颅内结构病损。

(3)基底型偏头疼(原称基底动脉偏头疼):有明确起源于脑干或双侧枕叶的先兆症状,如失明、双眼颞侧和鼻侧视野都有的视觉症状、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共济失调、双侧性感觉异常、双侧轻瘫或精神错乱等。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消失,继而发现双侧枕区搏动性头痛。间隙期一切正常。

(4)不伴头痛的偏头疼先兆(偏头疼等位发作):出现见于偏头疼发作的各种先兆症状,但有时间并不随后出现头痛。当病人年龄渐老,头痛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发作性先兆症状,但完全表现为先兆症状而无头痛者则较少。40岁后首次发病者需作深入检查,除外血栓栓塞性TIA。

(三)眼肌麻痹型偏头疼 极少见。起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有固定于一侧的头痛发作史,在一次较剧烈头痛(眼眶或眶后痛)发作后,出现同侧的眼肌麻痹,以上脸下垂最多见。麻痹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开始几次发病麻痹完全恢复,但多次发作后可遗留部分眼肌麻痹而不恢复。神经影像不宋体排除颅内器质性病损。

(四)儿童期良性发作性眩晕(偏头疼等位发作)有偏头疼家族史但儿童本人无头痛。表现为多次、短暂的眩晕发作,也可出现发作性平衡失调、焦虑,伴有眼球震颤或呕吐。神经系统及脑电图检查正常。间隙期一切正常。部分儿童成年后可转为偏头疼。

(五)偏头疼持续状态 偏头疼发作持续时间在72小时以上(其间可能有短于4小时的缓解期)的称偏头疼持续状态。

小儿偏头痛是怎么回事

第一种、经典型偏头痛

多数患儿先兆先于头痛发生,少数与头痛同时发作,偶尔在头痛后发作,个别病例只有先兆而没有偏头痛发作。头痛发作往往开始于一侧额颞部、眶上或眶后,偶尔出现在顶部或枕部,呈搏动性跳痛或胀痛,可扩展到半侧头部或全头部,亦有左右交替发作者。

第二种、眼肌瘫痪型偏头痛

这类头痛病多在12岁以前发病,有时见于婴幼儿。眼肌瘫痪可在头痛前或后或同时发生,以上眼睑外翻最常见,重者眼外肌全部瘫痪,伴瞳孔散大,眼球固定,光反应消失。疼痛可持续数小时,眼肌瘫痪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第三种、偏瘫型偏头痛

偏瘫型头痛开始或头痛不久出现头痛对侧肢体瘫痪,可分两类:家族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散发性可表现为经典型、普通型和偏瘫型偏头痛的交替发作。

第四种、普通型偏头痛

这种偏头痛一般是没有先兆的,一般是青春期前儿童最常见的头痛发作形式。常为双侧额或颞部疼痛,大约一半患儿头痛性质为搏动性,头痛程度比经典型偏头痛轻,常伴有恶心、呕吐或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第五种、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这种类型的头痛多见于儿童或年轻女性,其中男性患儿要多于女性患儿,该病有明确的起源于双侧枕叶或脑干的各种先兆症状,甚至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

偏头痛的症状

头痛的类型有很多,不过在生活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偏头痛了,偏头痛也分为许多种,其中主要包括先兆性偏头痛和无先兆的偏头痛。

1、先兆性偏头痛

先兆性偏头痛患者多有家族史,偏头痛发生过程主要分为先兆期、头痛期以及头痛后期三个阶段。

(1)先兆期。这个时期会发生视觉先兆,如闪光、闪烁的锯齿形线条、暗点、黑蒙和偏盲等,还可有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还有身体的一些先兆,如一侧肢体或者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持续时间为数分钟至1个小时。

(2)头痛期。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也可表现为全头痛、单侧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枕部头痛等。头痛常从额部、颞部及眶后部开始,向半侧或全头部扩散。还会伴随有恶心、呕吐、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头痛持续时间为2~10小时,少数可达1~2天,儿童持续2~8小时。

(3)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患者常表现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好转。

2、无先兆的偏头痛

无先兆性的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发病前缺乏典型的先兆,常为双侧颞部及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头痛反复发作,伴呕吐。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日,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发作是会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使头痛终止。女性无先兆偏头痛发生多与月经有关系。

除了以上的两种偏头痛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型的偏头痛,如偏瘫型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眼肌麻痹型偏头痛等。如果发现偏头痛的症状,必须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偏头痛的病因复杂,及时诊断可以为治疗赢得宝贵时机。

偏头痛包括哪些头痛

常见类型偏头痛

无先兆偏头痛

旧称“普通偏头痛”、“单纯偏头痛”。其特征为反复发生的头痛,每次持续4~72 小时。典型头痛特征为单侧,搏动性,头痛程度为中或重度,走路或爬楼梯、咳嗽时会加重,常伴随恶心或畏光、怕吵。偏头痛通常位于前额和颞部(太阳穴)。

先兆性偏头痛

旧称“典型偏头痛”、“复杂性偏头痛”。在头痛开始时或开始前不久会出现一些神经症状,是为先兆,如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颈部僵硬、对光或声音敏感、恶心、视觉模糊、打呵欠及脸色苍白等,通常在5~20 分钟内逐渐产生,持续不超过60 分钟。头痛通常在先兆症状后发生。少数情况下,先兆发生后没有头痛发作;也有头痛发作却没有先兆的。

特殊类型偏头痛

基底型偏头痛

旧称“基底动脉偏头痛”、“基底偏头痛”。先兆包括以下症状中至少2条:说话含混不清、眩晕、耳鸣、听觉迟钝、视物成双、走路平衡困难、动作不协调、意识水平下降、同时双侧躯体感觉异常(如四肢麻木)。上述症状可持续5分钟至1小时,在先兆期或先兆症状随后60分钟之内出现偏头痛发作。此类症状应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鉴别。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做脑血管检查,以除外脑血管狭窄等器质性病变。

视网膜性偏头痛

视网膜性偏头痛症状与眼睛有关,重复发生单眼视觉障碍,包括闪烁、暗点、失明或视野缺损,并伴随偏头痛。头痛一般在出现视觉症状1小时内发生。不发作时眼科检查正常,不归因于其他疾病。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这类型的偏头痛易与脑梗死尤其是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相混淆。偏头痛先兆包括肢体无力,同时又有视觉先兆或肢体麻木、针刺感或语言障碍,一般持续5分钟以上,24小时之内恢复,先兆期内或先兆症状后1小时内发生偏头痛,而且其一代或二代亲属中有类似病史,现在已发现此类偏头痛的遗传基因位点。

相关推荐

得了羊癫风容易与哪些症状相混淆

应与晕厥、假性癫痫发作、发作性睡病、低血糖症做鉴别。根据脑电图、病史、症状及体征不难鉴别。 (1)发作性睡病: 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碍,是在不该睡眠的时间和场所发生不可克制的睡眠。其睡眠与正常睡眠相同,能被唤醒,多数病人可伴有一种或数种其他症状,包括猝倒症、睡瘫症和入睡性幻觉,也称为发作性睡眠四联征。起病年龄以10-20岁居多,两性发病率相同,个别病例有阳性家族史。 主要症状是不能抗拒的睡眠,在各种静坐环境下,或饭后及下午尤为明显,大多数病人在发作前先感到睡意加重,或曾努力抗拒,仅有少数病人由相对的清醒

儿童前额头痛怎么

1、普通型偏头痛 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无明显遗传史,前驱症状不明显,头痛常呈:1双侧性,或开始于一侧而波及对侧,也有双侧交替发作;2搏动性;3重度患者可影响日常活动;4上楼梯或类似日常活动可加重头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及畏声。头痛时间一般较长,可持续1-3d,常因精神紧张,疲劳而诱发。 2、典型偏头痛 此种类型的偏头痛约占偏头痛的10%左右,60%-80%有遗传史,往往从青春期开始发病,发病由每日至数次至数月1次不等,间歇期不定。其发作分为四期:1前驱期:在头痛发作前半小时左右,主要表现为

偏头痛的几种常见病症类型

偏头痛是我们的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面对这样的一个病症,我们只有了解偏头痛的种类,才能很好的针对病症来治疗,那么具体的偏头痛的种类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视网膜性偏头痛 视网膜性偏头痛症状与眼睛有关,重复发生单眼视觉障碍,包括闪烁、暗点、失明或视野缺损,并伴随偏头痛。头痛一般在出现视觉症状1小时内发生。不发作时眼科检查正常,不归因于其他疾病。 无先兆偏头痛 旧称“普通偏头痛”、“单纯偏头痛”。其特征为反复发生的头痛,每次持续4~72 小时。典型头痛特征为单侧,搏动性,头痛程度为中或重度,走路

癫痫诊断鉴别

诊断 在癫痫诊断确定之后,应设法查明病因。在病史中应询问有无家族史、出生及生长发育情况、有无脑炎、脑膜炎、脑外伤等病史。查体中有无神经系统体征、全身性疾病等。然后选择有关检查,如头颅磁共振(MRI)、CT、血糖、血钙、脑脊液检查等,以进一步查明病因。 鉴别诊断 应与晕厥、假性癫痫发作、发作性睡病、低血糖症做鉴别。根据脑电图、病史、症状及体征不难鉴别。 (1)发作性睡病: 是一种不明原因的睡眠障碍,是在不该睡眠的时间和场所发生不可克制的睡眠。其睡眠与正常睡眠相同,能被唤醒,多数病人可伴有一种或数种其他症状,

哪些药方能够较好的治疗偏头痛

一、风热型偏头痛治疗 风热型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口服芎芷石膏汤来治偏头痛,由杭菊花、生石膏(先煎)川芎、白芷、藁本、羌活等具有疏风清热功效的中草药组成,可以较好的治风热型偏头痛。 二、肝阳型偏头痛治疗 哪些药方能够较好的治疗偏头痛?肝阳型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口服天麻钩藤饮来治偏头痛,由生石决明(先煎)、生栀子、夜交藤、桑寄生、川牛膝、益母草、天麻、钩藤(后下)、黄芩、杜仲、茯神等具有平肝潜阳功效的中草药组成,可以较好的治风热型偏头痛。 三、肾虚型偏头痛治疗 肾虚型的偏头痛患者可选用口服大补元煎来治偏头痛,由枸

究竟什么是偏头痛呢

典型性偏头痛多数病人呈周期性发作,女性多见。发病前大部分病人可出现视物模糊、闪光、幻视、盲点、眼胀、情绪不稳,几乎所有病人都怕光,数分钟后即出现一侧性头痛,大多数以头前部、颞部、眼眶周围、太阳穴等部位为主。可局限某一部位,也可扩延整个半侧,头痛剧烈时可有血管搏动感或眼球跳出感。疼痛一般在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4~6小时或十几小时,重者可历时数天,病人头痛难忍十分痛苦。 普通型偏头痛普通型占80%,比较常见,发病前可没有明显的先兆症状,也有部分病人在发病前有精神障碍、疲劳、哈欠、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表现,

偏头痛的视觉先兆有哪些特征

(1)闪光幻视:75%的病人双眼可出现闪光幻视,幻视的闪光无一定形状,或呈星状、斑点状;环状、角状等,研究认为这与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的枕叶功能紊乱有关。15%的病人幻视表现为物体大小、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化,学者认为这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颞叶后部功能紊乱有关。5%的病人则出现单眼幻觉,与视交叉前眶动脉功能紊乱有关。 (2)黑矇:在典型偏头痛病人的视觉先兆中,以黑矇为先兆的发生率高于偏盲。矇就是眼睛失明。病人视力丧失(即失明)从两颞侧视野开始,缓慢进展,逐渐累及两鼻侧视野,最终呈全盲。亦可由中心暗点逐渐扩大达整个

偏头痛的几种典型症状

伴先兆的偏头痛(普遍型偏头痛) 是中度到重度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或畏光。体力活动使头痛加剧。发作开始时仅为轻到中度的钝痛或不适感,几分钟到几小时后达到严重的搏动性痛或跳痛。约2/3为一侧性头痛,也可为双侧头痛,有时疼痛放射至上颈部及肩部。头痛持续4~72小时,睡眠后常见缓解。发作间有明确的正常间隙期。若90%的发作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称月经期偏头痛。至少出现上述发作5次,除外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后方可作出诊断。 伴有先兆的偏头痛(典型偏头痛)可分为先兆和头痛两期 1.先兆期:视觉症状最常见,如畏光,眼前

睡觉醒来头疼怎么解决

两型偏头疼间无区别。秦震等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10例普遍偏头疼病人的检查,发现在头痛缓解期多数病人显示两侧或个别颅底大动脉流速异常增快。3例的5次偏……两型偏头疼间无区别。秦震等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10例普遍偏头疼病人的检查,发现在头痛缓解期多数病人显示两侧或个别颅底大动脉流速异常增快。3例的5次偏头疼发作时,都显示脑血流速度的异常增快和宽频杂音。Thie等在1例典型偏头疼和1例偏头疼等位发作时的TCD检查,也有同样的发现。头疼恶心是怎么回事秦震等对2例普遍偏头疼的99mTc-SPECT检查,

无先兆的偏头痛

普通偏头痛 临床常见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无典型先兆,常见双颞部疼痛,可为搏动性。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终止头痛。临床试验,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头痛可减轻。 特殊类型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期或头痛消退后可伴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 偏头痛持续状态 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72小时,但其间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