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校园火灾发生的事故案例

校园火灾发生的事故案例

上海商学院——4人死

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导致烟火过大,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火灾事故初步判断原因是,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

中央民族大学——上千女生疏散

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28号楼6层S0601女生宿舍发生火灾,着火后楼内到处弥漫着浓烟,能见度不足10米。着火的宿舍楼可容纳学生3000余人。火灾发生时大部分学生都在楼内,所幸消防员及时赶到,将上千学生紧急疏散,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宿舍最初起火部位为物品摆放架上的接线板,当时接线板上插着两台可充电台灯,以及引出的另一接线板。因电器插头连接不规范,且长时间充电造成电器线路发生短路,火花引燃布帘等可燃物造成火灾。

东北师范大学——500名学生被困

2007年1月11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宿舍一楼发生火灾,浓烟将十一层高的整个宿舍笼罩,楼上百余个寝室的500余名学生被困。在浓烟的威胁下,大部分学生采取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逃生等方式自救,但仍有个别学生因受不了浓烟的熏呛做出将要跳楼的举动。危急时刻,在消防队员制止下,这几名学生最终被送至安全地带。确定起火点是该宿舍楼一楼的干洗店干洗机的旁边的一堆衣物。

北京林业大学——2人死

2005年11月2日15时许,北京市林业大学第6号学生宿舍楼三楼突然发生了爆炸起火,火灾原因疑为汽油爆炸,当时有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在内,皆在大火中丧生。 东北大学——千余名女生凌晨逃命

2003年12月23日早晨5时40分左右,东北大学第四学生宿舍楼219室突然失火,千余名女生被困楼内。许多女生打开窗户呼救。宿舍楼外,不少学生因为逃生时过于匆忙,仅在睡衣外罩了一件大衣。一些学生是用沾水的毛巾捂住口鼻后冲破烟雾的,她们说学校以前教过这方面的逃生知识。

经调查,12月22日晚上,219寝室内仅住着一名女生陈某,她用“热得快”烧水,因晚上突然停电,她只好从水壶中拔下“热得快”放到床上,但忘了切断电源。

武汉大学——3楼只剩断壁残垣

2003年2月20日凌晨5时,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男生宿舍4栋三楼一寝室突发大火,火借风势瞬时吞噬了整个三楼22间寝室。7时10分,大火基本被扑灭,3楼烧得只剩下断壁残垣。

广州一寄宿学校——8人死25人伤

2001年5月16日,广州市的一所寄宿学校发生火灾,造成8名正在准备高考的学生死亡,25人受伤。这是自1999年发生夏令营火灾并造成19名儿童死亡以来发生的另一起校园火灾惨剧。火灾是未熄的烟头引燃了一间休息室的沙发后引起的,消防部门的官员称,这幢建筑里的火警装置和灭火器都不能正常使用,校方和有关当局应对此负责。

吉林万发乡中学——4人死11人重伤

2000年3月27日,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万发乡中学一栋砖瓦结构的平房学生宿舍发生火灾。大火烧毁了12间学生宿舍,共415平方米。4名初中生在火灾中丧生,11名学生被烧成重伤。这是近十年来,吉林省伤亡最惨重的一起校园火灾。

常见的有毒气体有哪些 天然气中毒

主要成分是甲烷、乙烷、丙烷及丁烷等低分子量的烷烃,常用的天然气含甲烷85%以上,常因火灾、事故中漏气、爆炸而中毒。

初期症状:头痛、头晕、恶呕吐、乏力。

后期症状:窒息、昏迷、呼吸困难、四肢强直,若天然气同时含有硫化氢则毒性增加。

解毒方法:

1、迅速将病人脱离中毒现场,吸氧或新鲜空气。

2、对有意识障碍者,以改善缺氧,解除脑血管痉挛、消除脑水肿为主。可吸氧,用氟美松、甘露醇、速尿等静滴,并用脑细胞代谢剂如细胞色素C、ATP、维生素B6和辅酶A等静滴。

电热毯的危害 电热毯注意事项

1、电热毯不要与人体直接接触,上面应铺一层被单或薄被褥;

2、电热毯不可折叠使用,否则易烧坏电热线的绝缘面,发生火灾事故;

3、不能将电热毯放在有尖锐突起的金属物或硬物上使用;

4、电热毯不用时一定要切断电源,以防发生意外;

5、经常使用电热毯者,应适量增加饮水,尤其是婴幼儿更应注意;

6、通电时间不要太长,上床入睡时宜关掉电源,如果是低压调温电热毯,可在温度合适时调至保温档;

7、如已发生电热毯病,患者可口服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婴幼儿如脱水严重,应送往医院诊治。

蚊香液剩一点还能用吗 蚊香液忘记拔了要紧吗

偶尔一次不要紧。

一是蚊香液插得时间长,但温度不会持续升高,造成不了火灾事故;二是蚊香液属于小家电,其耗电非常低,持续插着使用10个小时也不过0.1度电左右,相比空调、冰箱、电视机而言,不怎么浪费电,因此偶尔一两次忘记拔蚊香液并不要紧,但如果长期这样做,会导致电器损坏、加快老化,提高电器使用的风险。

静电对人有什么危害 引发火灾事故

尽管静电的电量不大,但因其电压很高,容易发生静电放电而产生火花,如遇到可燃气体环境,可引起火灾和爆炸。静电造成的爆炸或火灾事故,以石油、化工、橡胶、粉末加工等行业较多见。

冬季静电多的主要原因是相对湿度低,所以摩擦产生的净电荷难以传导出去。此外,人体电容值低,人体与附近导体之间容易产生高电压和高电场强度,从而击穿空气,产生“放电”。

电热毯使用注意事项

虽然电热毯的危害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但还是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它,这是因为冬天冷得不行时,已别无选择了,那么在使用电热毯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电热毯不要与人体直接接触。可以在上面铺一层毛毯或床单,切不可折叠使用,否则易烧坏电热线的绝缘面,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2、不能将电热毯铺到在有尖锐突起的金属物或硬物上使用。

3、电热毯不用时一定要切断电源,以防发生意外。

4、要避免在同一位置反复折叠,以防电热丝因折叠而断裂,造成火灾。

5、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是睡前通电加热,入睡时关掉电源。切记不可通宵使用。

6、经常使用电热毯者,应适量增加饮水。 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睡觉的女性,可使月经周期发生明显改变,而且电热毯贴身用得时间长了,会引起身体疲乏无力、四肢酸痛的症状。

电器消防必备常识

立即关机,拔下电源插头或拉下总闸,如只发现电器起火冒烟,断电后,火即自行熄灭;如果屋内失火,应紧闭门窗,防止火势蔓延,在充满浓烟的屋中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及时报警。

如果是导线绝缘体和电器外壳等可燃材料着火时,可用湿棉被等覆盖物封闭窒息灭火;

不得用水扑救电视机、厨房等电器火灾,以防引起炸裂、油火蔓延等情况加大灾害;

家用电器发生火灾后未经修理不得接通电源使用,以免触电、发生火灾事故;

在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扑灭电器火灾,否则有触电的危险。

任何正在运行的电器,如果出现焦味、冒烟、发红、起火等现象,应该立即拔掉电源插头或拉下电源开关,迅速切除事故源头,万万不可用水往通电起火的电器上浇泼。因为,水是会导电的,在未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往电器上泼水,则电器就与人体构成电流通路,从而引起触电事故。一般地说,刚刚出现冒烟、火苗等故障,切断电源后,会慢慢地自然烟消火灭。熄火后,再进一步查明故障的原因,排除故障的根源。

但是,如果火势较猛并很快扩展,来不及或无法切断电源,就要带电灭火。带电灭火要使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121l”)或干粉灭火器,因为这些灭火器所使用的灭火剂都是不导电的。作为应急救护措施,也可以用砂子、干泥土等来灭火。

然而,对于像电视机这样娇贵的高档电器,即使在切断电源后,也不允许用水来消烟灭火。因为,尚在冒烟的电视机,机内许多元器件必定处在高温状态,特别是高温状态下的显像管,突然遇到冷水可能爆裂,进而机毁人伤。虽然电视机内部设有防爆装置,但显像管是电视机的主要部件,价格昂贵,毁坏显像管即便不伤人,也是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万一电视机冒烟起火,应立即拔除电源插头,并用棉被或毯子将电视机裹紧罩密,使电视机隔绝空气,三五分钟后,一般都会烟消火灭,这时就须把被(或毯)子拿掉,免得时间太久,被(或毯)子烤焦着火。待电视机自然冷却后,就要送到维修处检查修复。还应该指出,像收录机、录像机这样有转动件的电器,不能用干粉、砂子和泥土等硬性物质来灭火,以防这些硬物落入机内损坏转轴和绝缘。

校园火灾有哪几种类型

火灾就是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依据燃烧特性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 A 类火灾:指固定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 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这类火灾可选用清水灭 火器、酸碱灭火器、化学泡沫灭火器、磷盐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 灭火器、 1301 灭火器。不能使用钠盐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B 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 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这类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 灭火器、1301 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而不 适用于极性溶剂火灾。 C 类火灾:指可燃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 火灾。这类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卤代烷1211 灭火器和1301 灭火器、二氧化 碳灭火器。不能使用水型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D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目前以这类火灾 还没有有效灭火器。 E 类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可选用卤代烷1211、1301 灭火器和干 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如何防止校园火灾的发生

1、不乱接电源;

2、不乱扔烟头;

3、不躺在床上吸烟;

4、不在蚊帐内点蜡烛看书;

5、不焚烧杂物;

6、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7、不使用电炉等电热设备;

8、不擅自使用煤炉;煤油炉、液化器灶具、酒精炉等可能引发火灾的器具。如个别同学在实验室顺手带回实验用酒精,藏匿在床铺下,这些易燃液体;燃点低,极易发生火灾如有滴漏,一个烟头就可引起火或爆炸;

9、要人走灯关。嗅到电线胶皮烟味,要及时报告,采取措施;

10、台灯不要靠近枕头和被褥。

血缘鉴定个体识别的应用范围

科学研究已证实,一个人从受精卵的形成开始,他(她)的基因型就已确定并终生不变。因此,根据某个体遗留的生物学物证(如血液、精液、烟头、毛发等),通过DNA分型检测、比对和相应的理论计算,可以得出这些生物学物证是来自这个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个体识别的 应用范围包括:

1.交通事故案中,对于驾驶员的认定;

2.交通事故案中,对于受害者的同一认定;

3.交通事故案中肇事车辆上不明来源血迹、残留物的鉴定;

4.失踪人员的同一认定;

5.重大灾难事故中遇难者的同一认定;

6.刑事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的同一认定;

7.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供体与受体的基因型比对;

8.医疗纠纷、骗保案中石蜡包埋组织块或染色切片等的身源鉴定。

95度酒精的用处有哪些

95度酒精在生活中可以用来当做燃料使用,像科研单位、诊疗企业等,需要将这类萃取乙醇做为酒精炉、酒精喷灯然料、加温有关化学药品开展科研;其次还可以用于乙醇火苗消毒杀菌表层的中小型医疗器械。

由于95度酒精的浓度比较高,因此可以往其中加一些蒸馏水或者是纯净水,然后将其稀释成75度酒精,稀释成75度酒精之后,95度酒精就具有消毒、杀菌作用了。

95度酒精还可以运用于合理合法单位的乙醇汽油生产,但要注意由于95%的酒精含量较高,在操作流程中留意用火救火,以避免火灾事故的产生。

使用电热毯怎样预防火灾

年老体弱者使用电热毯要注意,电热毯连续通电时间过长如无恒温保险装置,容易引发火灾事故;电热毯长期受揉搓而断裂,也会引起火灾;预防火灾发生,首先要注意绝缘、防止短路,电热毯如有破损,切不可随意拆修,要请专业人员修理。

使用电热毯的时候,为了防止一时疏忽忘记切断电源,可以使用三通插头,一头插点灯,一头接电热毯,这样,入夜开灯时电热毯便通电升温,睡觉关灯后电热毯也随之断电;其次电热毯应尽量避免折叠、受潮,长期不用的电热毯再用时要仔细检查有无漏电现象。

电热毯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的切断电源,防止出现安全事故;要是不小心发生了火灾,那么首先要断电源,切勿用水直接灭火,以免线路短路,之后再设法将火扑灭。

校园火灾发生时自救的基本方法

1、熟悉环境法:必要的逃生训练和演练,确定逃生出口和方法。

2、迅速撤离法:初起火灾,只要迅速撤离,是可以安全逃生的。

3、毛巾保护法:用湿毛巾叠2-3层,捂在口鼻处,因为火灾产生CO在空气中含量达到1。28%,1-3分钟可以导致人窒息死亡。

4、通道疏散法:优先选用最便捷、安全的通道。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头部、身上浇些凉水,也可以利用避雷线、落水管等。

5、绳索滑行法:通道全部被火封锁时,可以利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从窗口逃生。

6、低层跳离法:被火困在二楼,若无条件自救并得不到救助,在烟火威胁,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可以跳楼逃生。

7、借助器材法:人们处在火灾中,生命危在旦夕,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会放弃生命。可借助救生袋、救生网、气垫等。

8、暂时避难法:走廊的未端、卫生间等,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淋湿间内的一切可燃物。

9、标志引导法:转弯处、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安全通道应有醒目标志。

10、利人利已法:在逃生的过程中如看见前面的人倒下,应立即扶起,对拥挤的人,应给予疏导或选择其他方法。

相关推荐

这种房子最容易引发火灾

一、在太岁方、三煞方、年五黄方有三角形房子或者红色三角形房顶的房子易产生火灾。 因为看到上文有人一定会问,这些起火的房子年年都在那儿,为什么今年会起火呢。这就涉及到风水上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我们知道,影响风水的有两大因素,一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我们叫做“地气”,这是当今很多主流媒体网站做讲座说的比较多的,但这只是风水考量的一个方面。风水考量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宇宙星辰的运转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宇宙星辰的影响,我们大家都知道,影响最大的是日月,另外还有“木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太岁。部分风水学家将宇宙星辰之气简

如何教育宝宝远离意外伤害

1必须让宝宝知道的事项应让宝宝牢记父母的姓名、家庭和幼儿园的地址及家里和爸爸妈妈的电话;懂得匪警、火警、交通事故急救等重要电话的打法;让宝宝知道附近的派出所(报警点)的具体位置等,以备宝宝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 2让宝宝学会面对陌生人让宝宝学会自我救助的方法,是宝宝获得人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家长可以故事、游戏等形式,教导宝宝学会应对陌生人。在不得不让宝宝独处家中时,家长应仔细叮嘱宝宝不给陌生人开门,同时告诫宝宝不要随便出门,以免走失。如果走失,心里一定要沉着不慌张,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应就近找警察叔叔寻求帮助

家庭火灾的预防

一、强化宣传教育的作用 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可以增强人们的防火意识,但宣传也要讲究方法,单纯的法律法规条文、标语的宣传让群众觉得枯燥无味,往往起不到良好效果。加强对典型火灾案例及逃生自救方法的宣传,可以使群众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火灾事故的了解,逐渐认清火灾的突然性、易发性和灾害性本质,逐步养成预防火灾的习惯,最终增强防火意识。 消防宣传的另一个侧重点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消防教育,本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学校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制定分两步走的实施方案,即第一步从消防小常识入手,培养青少年的防火意识;

学龄前儿童教育重在何处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现在的家长往往从胎教开始,就小心翼翼、千方百计地要给孩子最好的启蒙。到底幼儿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当日的论坛上,这是幼教专家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 世纪先锋学校幼儿园校长秦志红举例强调了幼儿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有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幼儿园的老师曾教育他‘东西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去’。有一句话,叫习惯成自然,有好习惯就有好的人生。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很重要。” 直映教育郑州中心校长李向东则用数字形象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在6岁之

孩子在幼儿园里很害羞怎么办

幼儿园是孩子对学校的最初经验,是未来多年学习生涯的起始点。有的孩子觉得上学是件令人兴奋的事:他们高高地举手抢着回答问题,合唱时扯开大嗓门,吃饭时第一个坐下。 有的孩子则没有那么兴奋。害羞或更内敛的孩子可能会觉得幼儿园过于陌生和闹腾。他们上课时可能不愿说话,不爱融入集体,或是宁愿自己待着,在角落里安安静静地玩。 孩子害羞,我该担心吗? 你当然希望你的孩子能喜欢上幼儿园,但是尽量不要太慌张,特别是如果你的孩子刚上托班的话。在上托班期间,宝宝刚刚开始学习怎样与同伴互动,如何参与集体活动。很多托班的小朋友仍然喜欢

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幼儿园安全教育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1、重保护,轻教育 家长和教师偏重对儿童采取全方位的保护,认为少活动就可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的园甚至减少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剥夺了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地呵护幼儿,已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但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和保护孩子的同时,更重要的应该是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重安全知识的灌输,轻安全行为的训练 日常进行安全教育时大部分是保教人员对幼儿进行‘该做什

宝宝择园六大攻略

校园及交通安全是第一位。 前两年频发的校车交通事故应该给广大父母提了醒,孩子的安全问题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幼儿园不能保证孩子在园的安全问题,那么这所幼儿园不念也罢。这主要是指幼儿园大小不是问题,管理必须井然有序,除了能保证孩子日常的教育事项外,必要的安全管理和应急措施也要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在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先进科技带给教育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且不论各个幼儿园具体教学课程是否一样,基础的硬件设施必须配备齐全。父母要教育孩子从小就懂得利用工具的有利条件。麻雀虽小,但是五脏还需完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多学点儿自救本领

北京市7.21特大自然灾害,造成70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人死于溺水,而且绝大部分是年轻人。另据报道,中国每年死于意外事故的有10多万青少年,首要死亡原因也是溺水。如果人们会游泳,多一点儿生存自救的本领,就可以大大减少死亡。 现代科技发达了,但自然灾害一来,人的生存技能又显得如此单薄。人是由海洋生物进化而来的,但如今几乎陆地上的所有生物,都还保留着会游泳的特点,唯独人类失去了,必须后天学习才会。不久前,厦门大学给在校大学生开设爬树课的消息,引起了一场波动。殊不知,耶鲁大学早就把游泳当做必修课了。 会游泳的人

幼儿园老师的15条健康建议

孩子入园谁都不希望孩子生病,如何保证孩子在幼儿园期间的健康呢?听听幼儿园老师和校医给我们的建议吧。 信息交流 让幼儿园老师和校医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才能让孩子得到像在家一样的照顾。下面这些需要交代给幼儿园的信息可不能少哦。 留下你的联系方式。确保幼儿园知道你家里、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以及你的手机号码,以便随时和你联系。另外,如果不能联系到你时,第二个可以对孩子负责的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也要让幼儿园知道,比如孩子的爷爷或奶奶。 不要隐瞒孩子的病史。孩子入园时都会经过健康体检,并填写一些孩子的病史,但往往因为检查

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有哪些

1、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有哪些? 1.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 1.2、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校园暴力行为主要有哪些 1.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1.4、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1.5、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1.6、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1.7、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