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面神经麻痹如何鉴别
顽固性面神经麻痹如何鉴别
1、舌的偏斜症状
不少人反应患者的舌会出现偏斜的表现,其实这多属人们的错觉,与口唇位置不正有关,人为的将口角矫正之后,舌就无偏斜现象。如果有偏斜,舌总是 向健侧偏,与中枢性面瘫,伴有舌的偏斜恰好方向相反。目前对舌偏斜的解释是,受面神经支配的茎突舌肌和腭舌肌麻痹所致,但患者一般不会有这样的表现。
2、泪腺唾液分泌障碍症状
与泪腺分泌有关的神经是由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分出,经由岩浅大神经、翼管神经、翼腭神经、上颌神经的眼支至泪腺,当这种神经发生麻痹时,泪腺就会 分泌减少至消失。这种面瘫症状表现是麻痹侧的唾液分泌减少,因为面神经分出的鼓索神经支配舌下腺与颌下腺出现了病变,但是在临床上不容易被重视。
3、味觉听觉障碍症状
面瘫往往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两种,周围性面瘫发生时,患者的面部和粘膜的一般感觉是正常的,而在麻痹侧舌前三分之二味觉出现障碍,多数 表现味觉减低、味觉倒错。有时患者在出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耳廓周围也会发生有轻度感觉障碍,患者因此产生听力障碍,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如果出现以上的症状表现,那就意味着是面瘫的发生,必须要及时的治疗。
听神经瘤容易与面神经瘤混淆
生活中听神经瘤较常见,面神经瘤发病率较低,所以有时候它们之间会产生混淆,如何去鉴别听神经瘤应和面神经瘤呢?本文就做一下简单的介绍:面神经瘤少见,它可发生于面神经从脑干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任何部位,发生在桥小脑角(CPA)和内听道(IAC)内时,其临床表现酷似听神经瘤。面神经瘤的临床特征有赖于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尽管有急性面瘫和波动性面瘫病例的报道,但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仍是缓慢的进行性面神经麻痹。感音神经性耳聋、眩晕、耳鸣可能是位于CPA和IAC内肿瘤的临床症状。此外尚有舌前2/3味觉障碍、面部抽搐、眼干口干等症状。
当面神经瘤生长在CPA或IAC内时,面神经麻痹不常见。MRI和CT不能鉴别位于CPA或IAC内的面、听神经瘤。有听神经瘤的一些症状、面部轻瘫或瘫痪面部痉挛和味觉障碍等,应考虑面神经瘤的可能。
面神经麻痹的有哪些分型和临床表现
面神经炎时,由于面神经受损,并无法控制支配面部功能。因此就不由自主地出现多种怪异表形。面神经麻痹有周围性和中枢性两型。前者病变于面神经或面神经核,后者位于面神经核以上的皮质延髓束。
(1)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中枢性神经麻痹是由脑血管病变所引起,一般会伴发肢体瘫痪。此种面神经麻痹的治疗除针对面部神经修复的同时,应以活血化瘀治疗原发病。引起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变部位在面神经运动核上,如肿瘤、脑血管栓塞或出血外伤,多发性硬化,脑脓肿,脑炎,脑动脉瘤等。
(2)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面神经麻痹,不会伴发肢体瘫痪。97%以上的面神经麻痹属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有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结核性中耳炎,耳带状疱疹,外耳道和面神经先天性畸形,腮腺炎或肿瘤、外伤或手术,各种传染性或中毒性面神经炎,如白喉,铅中毒、梅毒等。以一侧受损常见,主要症状是病侧面部所有表情肌瘫痪,表情动作丧失,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坠,并被牵向健侧。不能作皱额皱眉闭眼鼓颊露齿和吹哨动作。闭眼时眼睑不能闭合,眼球转向上方,露出白眼,见风流泪。进食咀嚼时食物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有流涎。
面神经麻痹的诊断与鉴别
鉴别诊断
(一)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又称贝耳(Bell)麻痹,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单侧典型的面神经麻痹。病前有面耳部风吹受凉病史。根据急性起病及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常无困难。
(二)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又称格林—巴利综合征,常有面神经的损害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此病具有四肢远端对称性瘫痪,并可波及躯干,严重病例可累及肋间及隔肋而致呼吸麻痹,感觉障碍呈手套袜子型。脑脊液典型改变是蛋白质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三)各种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可并发耳源性面神经麻痹
但多有原发病的症状与病史,如中耳炎或有耳痛,外耳道异常分泌物;迷路炎而出现迷路水肿致眩晕、呕吐等,乳突炎则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改变。
(四)急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除有面神经周围性麻痹外,还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厌食等,周围血单核细胞显著增多。
(五)颅脑外伤
颅脑外伤后颅骨骨折可致面神经麻痹,具有明确的外伤史,有面部表情肌瘫痪的特点,颅骨(或颅底)X线摄片可协助诊断。乳突根治术较易损伤面神经,根据手术情况即可明确诊断。
(六)肿瘤
脑干与小脑桥脑角的肿瘤除有面部表情肌瘫痪外,主要有听神经损害或其它颅神经同时受累、小脑性共济失调与上发底视乳头水肿、及长束受累的症状及体征。脑干诱发电位、X线、CT扫描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七)脑膜炎
大多起病缓慢,且具有其他颅神经受损,脑脊液检查多有阳性发现。
面肌痉挛
(一)面神经麻痹
多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史,加上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不难。
(二)三叉神经痛
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可引起反射性面肌抽搐,口角牵向患侧,并有面红、流泪和流涎,称痛性抽搐。根据典型三叉神经痛状易于鉴别。
(三)肿瘤与运动神经元病
小脑桥脑角肿瘤、面神经膜瘤、桥脑瘤、延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病等均可引起面肌痉挛,多伴有其它颅神经或长束受累的症状与体征,必要时进行脑脊液、脑起声波、X线、XT、MRI扫描等检查,以协助诊断。
听神经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听神经瘤应和面神经瘤相鉴别:面神经瘤少见,它可发生于面神经从脑干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任何部位,发生在桥小脑角(CPA)和内听道(IAC)内时,其临床表现酷似听神经瘤。
面神经瘤的临床特征有赖于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尽管有急性面瘫和波动性面瘫病例的报道,但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仍是缓慢的进行性面神经麻痹。感音神经性耳聋、眩晕、耳鸣可能是位于CPA和IAC内肿瘤的临床症状。此外尚有舌前2/3味觉障碍、面部抽搐、眼干、口干等症状。
当面神经瘤生长在CPA或IAC内时,面神经麻痹不常见。MRI和CT不能鉴别位于CPA或IA C内的面、听神经瘤。有听神经瘤的一些症状、面部轻瘫或瘫痪、面部痉挛和味觉障碍等。应考虑面神经瘤的可能。
听神经瘤容易与面神经瘤混淆
生活中听神经瘤较常见,面神经瘤发病率较低,所以有时候它们之间会产生混淆,如何去鉴别听神经瘤应和面神经瘤呢?
本文就做一下简单的介绍:面神经瘤少见,它可发生于面神经从脑干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任何部位,发生在桥小脑角(CPA)和内听道(IAC)内时,其临床表现酷似听神经瘤。面神经瘤的临床特征有赖于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尽管有急性面瘫和波动性面瘫病例的报道,但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仍是缓慢的进行性面神经麻痹。感音神经性耳聋、眩晕、耳鸣可能是位于CPA和IAC内肿瘤的临床症状。
此外尚有舌前2/3味觉障碍、面部抽搐、眼干口干等症状。当面神经瘤生长在CPA或IAC内时,面神经麻痹不常见。MRI和CT不能鉴别位于CPA或IAC内的面、听神经瘤。有听神经瘤的一些症状、面部轻瘫或瘫痪面部痉挛和味觉障碍等,应考虑面神经瘤的可能。
神经性面瘫的症状有哪些
部分中枢性面瘫患者会出现贝尔氏征:此征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重要体征。闭眼时,麻痹侧眼球上窜(或内转),于角膜下方露出巩膜。此种现象系为一种协调运动,本质属于一种生理现象;而当面神经麻痹时 ,此种现象容易观察发现,正常人闭眼时,如扳翻其上睑,也可以见到贝尔氏现象。
还有的表现为舌的偏斜: 多属错觉,与口唇位置不正有关,人为的将口角矫正之后,舌就无偏斜现象。但个别病例可见到舌的偏斜。如果有此种现象时,舌总是向健侧偏,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伴有舌的偏斜恰好方向相反。
中枢性面瘫发作时候有什么症状呢?中枢性面瘫患者也可能出现听觉过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偶见,产生听觉过敏(过听)的机理是:保持鼓膜紧张的鼓膜张肌受三叉神经分支的翼内神经所支配,镫骨肌受面神经所支配,此两肌呈拮抗关系保持平衡。面神经麻痹时,镫骨肌发生麻痹,因而,鼓膜张肌相对紧张,鼓膜张力高,微小声音产生强的震动,产生过听现象,见于面神经在镫骨肌分支以上的病变。
颈阔肌征: 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都有此征。嘱中枢性面瘫病人头用力前屈,检查者在患者额部加以阻抗,此时,麻痹侧不收缩,健侧颈阔肌收缩。
面瘫会出现唾液分泌障碍么
周围性面瘫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眼球征:麻痹侧的眼球与健侧不在同一水平,较健侧上移,瞳孔水平也比健侧高,这种征象称为眼球征,这也是周围性面瘫的症状。
(2)贝尔征:此征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重要体征。闭眼时,麻痹侧眼球上窜(或内转),于角膜下方露出马脚现巩膜。此种现象系为一种协调运动,本质属于一种生理现象;而当面神经麻痹时,此现象容易观察发现,正常人闭眼时,如扳翻其上睑,也可以见到贝尔现象。
(3)舌的偏斜:多属错觉,与口唇位置不正有关,人为的将口角矫正之后,舌就无偏斜现象。但个别病例可见到舌的偏斜,如果有此种现象时,舌总是向健侧偏,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伴有舌的偏斜恰好方向相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产生的舌的偏斜的解释是:受面神经支配的茎突舌肌和腭舌肌麻痹所致,这也是周围性面瘫的症状。
(4)颈阔肌征: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都有此征。嘱患者头用力前屈,检查者在患者额部加以阻抗,此时,健侧颈阔肌收缩,麻痹侧不收缩。
(5)听觉过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偶见,产生听觉过敏(过听)的机理是:保持鼓膜紧张的鼓膜张肌受三叉神经分支的翼内神经所支配,镫骨肌受面神经所支配,此两肌呈拮抗关系保持平衡。面神经麻痹时,镫骨肌发生麻痹,因而,鼓膜张肌相对紧张,鼓膜张力高,微小声音产生强的震动,产生过听现象,见于面神经在镫骨肌分支以上的病变。
(6)唾液分泌障碍:麻痹侧唾液分泌减少,因为面神经分出的鼓索神经支配颌下腺与舌下腺,于此分支以下病变时可有唾液分泌减少,但临床上不容易被重视。
(7)反射:麻痹侧眼轮匝肌反射、口轮匝肌反射、恐吓瞬目反射、视反射低下。
(8)味觉障碍: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面部与黏膜的一般感觉是正常的,而在麻痹侧舌前2/3味觉出现障碍;多数表现味觉减低,但也有时有味觉倒错。在鼓索分支以上病变有味觉障碍。有时,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耳廓周围有轻度感觉障碍。
(9)泪腺分泌障碍:中间神经自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分出,经由岩浅大神经、翼管神经、翼腭神经、上颌神经的眼支至泪腺,此种神经麻痹泪腺分泌减少至消失。可见于膝神经节以上病变。
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方法
1、针灸按摩
选取风池、翳风、阳白、四白、地仓、下关、合谷等穴位针刺治疗,但应注意刺激强度,以局部不出现发僵发紧感为宜,以免影响面瘫的恢复,甚至导致面肌痉挛。同时配合点揉手法,对于改善局部的木僵感,促进面瘫恢复有一定帮助,而且不易导致面肌痉挛。
2、按摩治疗
此种疗法多为辅助的面瘫治疗方法,目的是改善面瘫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环,兴奋其麻痹的面部表情肌。用手掌和热毛巾在颌面部自下而上地推揉患侧肌肉,每日推揉3~4次,每次推揉10分钟。
3、物理疗法
急性期可以在耳后茎乳突孔附近进行热敷、红外线照射,或短波照射,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减轻或缓解局部疼痛症状。
4、功能锻炼
早期的面部表情肌功能锻炼对于缩短疗程有重要意义。尽早进行皱眉、抬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的训练,每日进行数次,每次数分钟。
5、中药方剂治疗
中药味苦,很多患者不习惯,但良药苦口。白芍100克,知母15克,蝉蜕12克,炙甘草30克,夜交藤24克,朱砂2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
6、抗生素类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面瘫西医治疗主张早期应用抗病毒、营养神经、糖皮质激素、改善血循环的药物。但是如果过多的应用抗生素的话,可能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和反作用,使面瘫患者免疫力下降、恢复缓慢、肥肿难分、水钠潴留等症状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