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温老人禁服药
低体温老人禁服药
寒气逼人的冬季,对老年人的健康有一种威胁,若保健不当,可因患老年低体温症而死亡。
所谓低体温症,是指人的体温在35摄氏度以下。据国外调查,秋冬季老年人发生低体温的大约占10%。国内统计资料表明,60岁以上老人,在气候尤为恶劣的冬季,死亡率要比平时高60%。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老年人对寒冷的反应低下,体内产热减少,皮肤血管又不能很好收缩,以致皮肤大量热量丢失,体温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对患低体温症的老年人来说,某些药物是应当禁忌的。如冬眠灵、安定、甲基多巴、阿米替林等,这些药物可抑制下丘脑后部体温调节中枢,促进周围血管扩张,抑制血管收缩,干扰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还可通过降低患者对环境的反应,干扰老年人对寒冷的反应,致使体温降低。故老年人要少用或不用这些药物,尤其是在秋冬季节。
冬至老人养生要注意什么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
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老人低体温的症状
严冬时节还要注意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与痛苦,所以往往容易被忽视。
1、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缓慢,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
2、这类病人一般不出现寒战,但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意识模糊。
3、语言不清,继而昏迷,体温随即降至30℃以下。
4、此时,患者脉搏及呼吸甚微、血压骤降、面部肿胀、肌肉发硬、皮肤出现凉感。
因此,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吃川贝枇杷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吃川贝枇杷膏需注意
1、禁忌人群
(1)是糖尿病病人禁服,因为川贝枇杷膏中含有蜂蜜、麦芽糖和糖浆,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2)是患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可能影响病情。
(3)是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药物间的反应。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备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等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禁忌食物
(1)服用期间需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川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是川贝类,属于反乌头药物,如果与乌头类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同服,会药性相克。
(3)服用后不宜立即喝水。膏剂服用后可黏附在咽喉表面,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如果服药后立刻喝水,会把黏附在咽喉、气管部位的止咳药物冲掉,影响疗效。
3、服药时间和出现病症注意
(1)服用一周病情无改善,或服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停止服用,并去医院就诊。
(2)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川贝枇杷膏空腹能吃吗 吃川贝枇杷膏需注意
(1)是糖尿病病人禁服,因为川贝枇杷膏中含有蜂蜜、麦芽糖和糖浆,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2)是患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可能影响病情。
(3)是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药物间的反应。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备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等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服用期间需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川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是川贝母,属于反乌头药物,如果与乌头类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同服,会药性相克。
(3)服用后不宜立即喝水。膏剂服用后可黏附在咽喉表面,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如果服药后立刻喝水,会把黏附在咽喉、气管部位的止咳药物冲掉,影响疗效。
(1)服用一周病情无改善,或服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停止服用,并去医院就诊。
(2)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川贝枇杷膏经期能吃吗
可以吃,但不能多吃。
川贝枇杷膏是由川贝母、枇杷叶、南沙参、茯苓、化橘红、桔梗、法半夏、五味子、瓜蒌子、款冬花、远志、苦杏仁、生姜、甘草、杏仁水、薄荷脑、蜂蜜、麦芽糖、糖浆制成的,这种药物的成分中多是些性凉的药,而处于经期的女性应多吃性温的药物,不宜多吃性凉的药,因此建议女性在经期时,可在医生的建议下适量对症服用川贝枇杷膏,但不宜多吃。
1、糖尿病病人禁服,因为川贝枇杷膏中含有蜂蜜、麦芽糖和糖浆,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2、患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可能影响病情。
3、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药物间的反应。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备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等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川贝枇杷膏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吃川贝枇杷膏需注意
(1)是糖尿病病人禁服,因为川贝枇杷膏中含有蜂蜜、麦芽糖和糖浆,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2)是患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可能影响病情。
(3)是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药物间的反应。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备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等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服用期间需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川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是川贝类,属于反乌头药物,如果与乌头类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同服,会药性相克。
(3)服用后不宜立即喝水。膏剂服用后可黏附在咽喉表面,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如果服药后立刻喝水,会把黏附在咽喉、气管部位的止咳药物冲掉,影响疗效。
(1)服用一周病情无改善,或服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停止服用,并去医院就诊。
(2)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老人冬季乏力应注意
浑身乏力没劲、食欲不好、老人手脚冰凉……进入冬季后,一些老年人就会出现上述的症状,等到春暖花开后,这些看似虚弱的身体表现又会消失无踪。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老人体温低于35℃要注意 据裴主任介绍,低体温症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患者体温会低于35℃。低体温症是冬季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人的年龄越大就越容易患上这种病。 低体温症的患者,往往到了春天时症状就会消失,这种病很容易被患者误认为是人体衰老或是冬季不适应的表现。“在这儿也提醒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有低体温症的症状表现,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因为对于有些体质弱的患者而言,低体温症不但会引起并发症,还会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严重后果。”裴主任解释说。 低体温症和脏器老化有关 “老人患低体温症和人体脏器老化,例如皮肤老化、消化系统老化等原因有关。”裴主任说,人老了之后,身体各项机能都会逐渐衰退。人体皮肤若老化了,对外界气温变化的感知能力也会下降。再加上体内产热量减少,皮肤血管反应能力也会变迟钝,不能较好地自我收缩,人体热量散发过多就会导致体温下降。人上了年纪后,消化系统也会随之老化,胃口变差,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吸收不好,人体产生的热量也就减少了。
吃川贝枇杷膏化痰要注意些什么呢
1、禁忌人群
(1)是糖尿病病人禁服,因为川贝枇杷膏中含有蜂蜜、麦芽糖和糖浆,可能引起血糖升高。
(2)是患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否则可能影响病情。
(3)是正在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药物间的反应。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备注: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等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禁忌食物
(1)服用期间需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川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是川贝母,属于反乌头药物,如果与乌头类中药,如川乌、草乌、附子等同服,会药性相克。
3、服药时间和出现病症注意
(1)服用一周病情无改善,或服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停止服用,并去医院就诊。
(2)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中暑
日本每年因中暑而死亡的人中,65岁以上老人约占80%,而75岁以上老人占到60%。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公布研究结果说,根据模拟演算,在一定气温和湿度环境内,75岁的高龄老人与65岁的老人相比,前者的体温调节功能较低,体温上升幅度是后者的近两倍。
由于在高温环境验证体温变化会给老人带来危险,名古屋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平田晃正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日本和加拿大研究人员调查得出的体温数据,制作了计算气温和体温上升关系的公式,并用超级计算机进行分析。
他们发现,在气温32.5摄氏度、湿度60%的环境中待上90分钟,20多岁年轻人的体温只上升0.17摄氏度,65岁老人上升0.34摄氏度,而75岁的老人则上升0.66摄氏度,相当于65岁老人的1.9倍。
如果气温进一步提高到35摄氏度,20多岁年轻人的体温上升0.24摄氏度,65岁老人上升0.45摄氏度,75岁老人则升高0.83摄氏度。此外,在这一温度环境下,20多岁的年轻人很快就能出汗,65岁老人要15分钟后才出汗,75岁老人则要30分钟后才出汗,而且后者的出汗量很少。
研究人员指出,人靠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体温,体温调节中枢统一调节皮肤内的温度传感信息和内脏、骨骼的深层温度传感信息,以保持稳定的体温。体温上升后,这一调节中枢就会发出排汗指令,从而降低体温。但是老年人感知温度的功能降低,体温超出一定水平后,出汗等体温调节功能仍然不能发挥作用,导致无法阻止体温上升。
平田晃正说:“此次研究确认了70多岁老人更容易中暑的一个原因。因此,老年人不要只靠自己的感觉,还要根据温度计等客观工具了解气温和湿度,身边的人也要多关照老人。”
川贝枇杷膏可以兑水喝吗 吃川贝枇杷膏的注意事项
1、服用期间需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要注意用量用法,不能过多服用,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3、服用一周病情无改善,或服药期间症状加重者,应停止服用,并去医院就诊。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5、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6、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不可食用过多。
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防止儿童当糖浆随意服用。
8、如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9、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等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0、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1、患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12、患有糖尿病的人禁止服用,因川贝枇杷膏中含有蜂蜜、麦芽糖和糖浆成分,糖分偏高,很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病情,严重的可能会诱发各种并发症。
为什么老人更容易中暑
由于在高温环境验证体温变化会给老人带来危险,名古屋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平田晃正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日本和加拿大研究人员调查得出的体温数据,制作了计算气温和体温上升关系的公式,并用超级计算机进行分析。
他们发现,在气温32.5摄氏度、湿度60%的环境中待上90分钟,20多岁年轻人的体温只上升0.17摄氏度,65岁老人上升0.34摄氏度,而75岁的老人则上升0.66摄氏度,相当于65岁老人的1.9倍。
如果气温进一步提高到35摄氏度,20多岁年轻人的体温上升0.24摄氏度,65岁老人上升0.45摄氏度,75岁老人则升高0.83摄氏度。此外,在这一温度环境下,20多岁的年轻人很快就能出汗,65岁老人要15分钟后才出汗,75岁老人则要30分钟后才出汗,而且后者的出汗量很少。
研究人员指出,人靠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体温,体温调节中枢统一调节皮肤内的温度传感信息和内脏、骨骼的深层温度传感信息,以保持稳定的体温。体温上升后,这一调节中枢就会发出排汗指令,从而降低体温。但是老年人感知温度的功能降低,体温超出一定水平后,出汗等体温调节功能仍然不能发挥作用,导致无法阻止体温上升。
平田晃正说:“此次研究确认了70多岁老人更容易中暑的一个原因。因此,老年人不要只靠自己的感觉,还要根据温度计等客观工具了解气温和湿度,身边的人也要多关照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