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痒考虑异位性皮肤炎
小儿痒考虑异位性皮肤炎
专家指出,常常看到焦虑的母亲带着不安的小孩来到皮肤科门诊,这些聪明伶俐的小朋友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病,不停地搔抓,或是依偎着母亲身体不断地磨擦,并露出几许无奈,无助的神情。
这些家长表示,小孩生下来不久,皮肤就会陆陆续续出现些红色、干燥的痱子,因为太痒,所以不停地与枕头、衣服磨擦,皮肤越来越厚,分泌物越来越多又稠,小朋友整天吵闹不休,看了很多医生也都医不好等等,其实这就是异位性皮肤炎一种表征。
专家分析说,异位性皮肤炎的基本症状是痒,常为阵发性发作,特别是夜里更加严重。长期的搔抓后皮肤变成苔癣化,反而加重原先的痒感,形成恶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异位性皮肤炎是婴儿、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少部份可延续至成人。我国异位性皮肤炎在青春期以前的发生率约为百百分之五至十。六成以上在一岁以前就发病。
引起异位性皮肤炎的原因有很多,可能与免疫系统有关。它是一种先天性过敏遗传体质加上后天环境、食物过敏原刺激所造成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本人或亲属中常伴有气喘、荨麻疹、及过敏性鼻炎,因为遗传得到过敏体质是其中一个原因。
专家透露,这些患者,会对很多过敏原包括食物,花粉,动物毛发来产生阳性反应。天气及湿度的改变,接触到布料、绵羊油、油脂类、清洁剂等会使病情恶化。
春季宝宝皮肤病治疗与预防
1。脂溢性皮肤炎
脂溢性皮肤炎是宝宝常见的皮肤疾病之一,常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1个月以内尤甚,6个月之后病情开始好转。好发于冬春季节,好发部位为皮脂腺分布较多之处,比如脸颊、眉部、额头、头皮及耳朵等。表现为皮肤出现脱屑的红斑,脱屑呈白色或淡黄色,有时会有黄痂。
居家护理
(1)患处皮肤看起来比较脏,但宝宝并不会有过多的不适,仍可正常作息。
(2)一般可选用维生素B治疗,家长不要自行给宝宝涂抹药膏,应该给宝宝做好基本的清洁保养,加强保湿。少用热水洗脸洗澡,少用肥皂,以免再度刺激皮脂腺。
2。异位性皮肤炎
异位性皮炎又名异位性湿疹或遗传过敏性湿疹。通常会在脸上、手臂外侧、大腿外侧出现皮肤干红、发炎、脱皮的症状,发炎的地方会有粗糙的表面。许多父母在孩子脸上有红痒脱皮的症状时,以为是清洁不够彻底,一味地用热水和肥皂加强清洁,却忽略了基础保养的步骤,如此反而会破坏角质层,再次伤害已受损的皮肤。
2岁左右患儿的症状会逐渐缓解,甚至自愈。其中有些患者至儿童期或成人期可再次复发;还有部分患者会迁延不愈,可持续发展到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居家护理
(1)家长要避免给宝宝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牛乳、鸡蛋白、柑橘等。哺乳母亲以清淡饮食为好,贝类食物及酒类应禁用。
(2)尽量减少外界对宝宝皮肤的不良刺激,如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
(3)患病时忌种牛痘,避免接触新近种过牛痘的人或单纯疱疹患者,以防发生牛痘样疹或水痘样疹。
Tips
异位性皮炎与脂溢性皮炎的区别
异位性皮炎多为出生后第3~4周开始发病,皮疹为红斑和油性鳞屑,缺乏多形性特点。好发于头部,亦可累及眉部、鼻唇沟、耳后、颈部等处,自觉轻痒或不痒。预后良好,往往于数月之内痊愈。
3。沙土性皮肤炎
我国南方的温度回升比较快,孩子们户外活动的时间也较早。2~4岁的孩子尤其是男孩,比较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沙土,能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有的孩子在玩沙土后,手背上长出了许多红色的小疙瘩,并感到痒,这就是沙土性皮肤炎。这些孩子的皮肤比较敏感,多次接触沙土后,便可出现红疹,皮疹呈淡红色,高出表面,小的如米粒,大的如黄豆。
居家护理
沙土性皮肤炎的治疗方法很简单,用肤轻松软膏在患处涂擦,每日2~3次,3~5天后皮疹即可消退。如果皮疹范围较大,可到医院请医生协助诊治。
如何照顾异位性皮炎孩子
异位性皮炎又称异位性湿疹或遗传过敏性皮炎。属于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病。典型的异位性皮炎除有特定的湿疹临床表现外,还具有上述四个特点。本病的认识尚不一致。病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与多种因子如遗传、环境等有关。
如果家里有孩子换了异位性皮炎,那该如何照顾异位性皮炎孩子呢?下面一起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如何照顾异位性皮炎孩子?
喝母乳: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不仅可提供被动性的免疫力,还可以主动性地刺激新生儿的防御系统。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婴儿,若完全以母乳哺育,则其发生异位性皮肤炎及食物过敏的几率,可比用配方奶粉喂食者大为降低。
注意温度适中:如何照顾异位性皮炎孩子?有些小宝宝在天气热的时候,容易出汗而感到搔痒,有些是寒冷时因干燥而发作。因此温湿度适中的环境对异位性皮炎宝宝是十分重要的,室温最好保持25~28℃左右。
食物控制:虽然医学上未证实食物与异位性皮炎的直接关系,但是某些食物确实会使搔痒的感觉较为明显,如禽蛋、海鲜、香菇、竹笋等。如何照顾异位性皮炎孩子?不过每个孩子敏感的食物不同,父母要长时间观察,并避免宝宝把食物留在嘴巴四周,以减少刺激。
避免情绪与压力:情绪和压力也会令孩子有搔抓的习惯,使得皮肤更容易恶化。父母对孩子应该尽量给予鼓励,减少责骂或要求,让孩子能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成长。另外异位性皮炎宝宝的抵抗力较差,皮肤湿疹会增加感染的机会。
过敏体质要这样护理
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皮肤疾病,是指因遗传导致皮肤异常因而病变,会反复发作且搔痒难当异常敏感,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时期。
异位性皮肤炎痒是异位性皮肤炎最主要的特征,同时易伴随其它过敏性体质,目前发病机制仍然未解。
初次发作多于婴幼儿时期,总病患大约占总婴幼儿3%~5%,约 30%的病患于1岁~5岁时发病,约有20%气喘病童会同时有此病症,更约有50%的异位性皮肤炎患者合并带有气喘、过敏性鼻炎的问题,此类病患通称异位性体质。
异位性皮炎的居家护理
异位性皮炎的患者皮肤耐受性差,所以任何的刺激都可能诱发严重的症状。这些刺激包括:食物、环境中的过敏原、细菌、冷、热、情绪等。所以如果能对这些因素加以适当控制,就可以让宝宝的皮肤不再红红、痒痒,并且降低异位性皮炎的发作次数和程度。
宝宝过敏怎么预防 宝宝过敏是什么原因
过敏所引起的疾病相当多种,包括:过敏性气喘、异位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荨麻疹、接触性过敏、蚊虫叮咬过敏以及药物过敏等等都是,其中与食物关系最密切的过敏性疾病则包括异位性皮肤炎、食物过敏、荨麻疹,而过敏性气喘则有部份是由冰冷食物引发。
食物过敏在台湾以海鲜最为常见,根据前述的研究调查造成过敏的四大食物之中,就包含了螃蟹、虾子两种带壳海鲜。在台湾大多数在吃了海鲜之后会过敏的人,可能是因为所吃的海鲜已经不新鲜了,含有太多细菌分解所产生的组织胺,加上天生比较缺少分解组织胺的酵素,以致吃了鱼类,即使是现捞的新鲜鱼,也会因为少量的组织胺而引起过敏,并非真的对海鲜过敏。
新生儿牛奶过敏也是很常见的食物过敏,牛奶中的奶蛋白的确蛮容易造成小宝宝过敏,新生儿牛奶过敏是新生儿喝了牛奶后发生躯干或全身起红疹子,轻微的症状会在宝宝脸部出现小小的红点或是一块区域的红点,若是情况严重则会曼延整脸,让宝宝的脸看起来红通通的,或是演变成更严重的脂漏性皮肤炎或异位性皮肤炎,会让宝宝觉得很痒想要一直抓。
除了皮肤红疹之外,牛奶过敏也有可能造成腹泻、呕吐、腹胀等症状,而且这些症状不会一喝完牛奶就马上发生,有的会在当天稍晚发生,有的甚至会延迟至1至2周才出现过敏症状。
另外,花生过敏则是在欧美比较常见,有些人吃了花生会产生过敏症状,有的严重的甚至会发生过敏性的休克,虽然花生过敏较少发生在国内的儿童,但是现在愈来愈多混血儿,还是有可能发生。
异位性皮肤炎是指干燥、容易发痒会有鳞屑的皮肤,通常会发生在膝部与肘部。异位性皮肤炎较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甲壳类(例如:虾、蟹)、核果类(例如:核桃、杏仁、果干)、巧克力与加工食品(例如:蜜饯、金针、糖果)等。加工食品会引发异位性皮肤炎的主要原因是,许多加工食品内添加了二氧化硫或亚硫酸盐这两项物质,会引发过敏。此外,也有部分的人吃了牛奶、蛋、花生会引发异位性皮肤炎。
荨麻疹是指四肢躯干或是全身皮肤突然冒出许多一块块粉红色剧痒且类似蚊虫咬伤的疹子。诱发荨麻疹的物质很多,有病毒、药物以及食物,由食物引发的荨麻疹发作的时间会很迅速,就是吃下某项食物马上就皮肤发疹,因此需要避开会诱发此症状的食物,诱发荨麻疹的食物与上述的引发异位性皮肤炎的食物大致相同。
引起气喘的过敏原相当多,食物方面比较少被提及,但也有一些研究显示,吃到冰冷的食物、冰水或是冰也有可能会引发气喘。
异位性皮炎日常如何护理
患有异位性皮肤炎的人皮肤既干燥又敏感,只要外在环境的改变与刺激,就容易造成皮肤发痒,而恶化的原因包括汗水刺激、接触到过敏原、压力大与皮肤感染等。
日常生活的保养从皮肤保湿做起,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沐浴时间不宜过久,建议选用异位性皮肤炎或敏感性皮肤专用的沐浴用品与乳液,尤其于沐浴后尽快全身擦上乳液,改善皮肤干燥的情形可明显减少痒感。注意环境中温溼度的变化,夏天应穿着宽松吸汗的棉质衣物,流汗就赶快擦干,必要时电扇与冷气适时的使用;冬天应避免室内过于干燥,同时,衣物的选择应避免毛料与尼龙材质直接与皮肤接触。居家环境应注意清洁,尽量不要有地毯、绒毛玩具等;床单、布质窗帘与沙发布等要定期清洗,减少环境中的过敏原。皮肤感染会使异位性皮肤炎恶化,如果皮肤因为搔抓产生伤口,须及早处理。如果能从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养与预防,就能减少异位性皮肤炎发作的次数与严重程度。
5种因素可导致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炎性浅层皮肤病,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常发生于枯草热或哮喘病人和有这类疾病家族史的人。那么,异位性皮炎有哪些原因呢?这是不少朋友都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异位性皮炎有哪些原因?
5种因素可导致异位性皮炎
(1)遗传因素。异位性皮炎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系。专家指出,有遗传病史的人发生异位性皮炎比没有遗传史的人要高。
(2)过敏因素。异位性皮炎的发生与过敏因素也息息相关。因此,预防异位性皮炎要注意避免触碰到过敏因素。
(3)季节因素。异位性皮炎的发生还跟季节因素有关系。专家表示,有研究表明约60%~90%的异位性皮炎患者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冬天就容易因为寒冷的刺激而导致皮炎的发生。
(4)精神因素。异位性皮炎的发生还可能与神经因素有关,专家指出,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精神因素造成疾病的发生。
(5)感染因素。异位性皮炎也有可能是由于感染因素引起的。专家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卫生清洁等问题,很容易会造成细菌等感染问题的发生,给异位性皮炎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异位性皮炎的易发人群:
多数异位性皮炎发病于幼儿期,进入成人期则约有2/3明显改善,但其中一半患者日后又再复发,而一旦到了成人期还有异位性皮肤炎,则往往会持续甚久。严格说来,一旦成人的异位性皮炎,已成了一种内在体质,无法真正康复,异位性的体质,除了皮肤会反复湿疹发炎外,也容易受到细菌及疱疹病毒的感染,另外皮肤保湿力下降,容易皮肤干燥,另外发炎后,也容易有色素不均匀现象。所以对于成年人来说预防和治疗异位性皮炎很重要。
秋季如何护理宝宝 做好皮肤保养,降低异位性皮肤炎
1.异位性皮肤炎患者洗澡时间不能太久,水温不要太热,并且避免用含皂碱的肥皂洗澡,建议用异位性皮肤炎专用的洁肤产品。
2.洗澡后要勤擦乳液帮助保湿。
3.室内应做好湿度控制,最好维持在55〜65%,可摆放湿度计观察,冷气房如果湿度太低,可放一盆水加湿。
4.由于秋天太阳还是很毒辣,外出必须做好防晒。
皮肤过敏的小朋友如果这时候未做好皮肤保养,到冬天时皮肤状况会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