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症状及治疗
肠炎的症状及治疗
症状
恶心、呕吐、腹泻是肠炎的主要症状。为什么肠炎会引起呕吐和腹泻呢?这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而产生的。肠炎时,由于细菌、毒素或胃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了消化道的感受器,冲动传入延髓的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分别到达胃、膈肌、呼吸肌、腹肌及咽、腭、会厌等处,引起一系列协调运动,而组成了呕吐动作。同时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使肠内容物增多,直接或反射地引起肠蠕动增强,吸收功能减低,而出现腹泻。
由于呕吐和腹泻在某种情况下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食物中毒或误服毒物,不仅不应给予止泻药,相反,应给予催吐和泻下药,以促进毒物的排出。如果因消化道炎症而引起的呕吐和腹泻,为了减少水盐代谢及电解质平衡失调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应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同时,给予止吐及止泻治疗。
治疗方法
禁食1-2天,进行补液、消炎、纠正酸中毒。可采用方法有:
·葡萄糖盐水30毫升/千克体重,5%碳酸氢钠2毫升/千克体重,静脉滴注。
·硫酸卡那霉素3-5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2-4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连续3-5日。
·庆大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2-4万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有出血症状的可肌肉注射止血敏15-20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或Vk3 0.2-0.3毫克、Vk1 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止吐可用胃复安,1-2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寄生虫性肠炎时,除上述疗法外,应给予驱虫药治疗。
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肠胃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由食物中毒引起。肠胃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病状及程度不等的腹泻和腹部不适,随后出现电解质和液体的丢失,属于中医“呕吐、腹痛、泻泄”等病症范畴。
最常见的是食物受细菌感染,再煮熟或半熟的食物,特别容易染有细菌。葡萄球菌和沙门杆菌通常来自处理食品的人员。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沙门杆菌是最常见的病菌。污染的禽类、肉类及鱼类中,常可发现弯曲杆菌。大肠杆菌有很多种,大多无害,但有几种可引起初生婴儿的急性胃肠炎,这种感染常在育婴室中蔓延。
1、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2、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3、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肠胃炎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痉药:如颠茄8n堪11次,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O.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肠胃炎中医治疗1、肠胃湿热【症状】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木香、茯苓、车前子、白扁豆、薏苡仁、荷叶、生甘草。
2、寒湿阻滞【症状】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清半夏、白术、陈皮、厚朴、生姜、甘草。中成药:霍香正气水。
3、食滞肠胃
【症状】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焦山楂、神曲、制半夏、茯苓、陈皮、莱菔于、大腹皮。
4、脾胃虚弱【症状】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10弱。
【治法】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方药】人参、白术、山药、茯苓、白扁豆、陈皮、砂仁、薏苡仁、甘草。
胃肠炎的症状及治疗
症状
胃肠炎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取决于微生物或毒物的类型和量的大小。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其他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可能是脱水的征象)、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肌肉痛或关节僵硬、大便失禁等。
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可以很快导致脱水,其表现有虚弱、极度口渴、少尿或尿色加深、皮肤干燥、口干、眼球下陷,婴儿还可表现为啼哭时少泪。严重的呕吐或腹泻可以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血压等。饮用大量含盐少或不含盐的水分来补充液体的病人尤易出现低钠血症。水和电解质紊乱有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对于病重、虚弱、年幼或年老的患者,严重的病例可以出现休克和肾功能衰竭。
治疗
治疗胃肠炎最重要的就是补充水和电解质。
通常患者只需卧床休息并饮用足量的水分(如口服补液盐溶液)即可。即使是呕吐的患者也要尽量多饮水。哺乳期的婴儿应继续哺乳。碳酸饮料、茶、运动饮品、含咖啡因的饮料及果汁并不适于补液。如果呕吐或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有严重脱水,有必要进行静脉补液。呕吐剧烈时可加用止吐药。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超过24~48小时并且没有迹象表明有更严重的细菌感染,可加用止泻药。通常儿童不建议使用止吐药和止泻药。由于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腹泻或促进耐药菌生长,即使胃肠炎的致病菌已经明确,抗生素通常也不建议使用。但是,某些病原菌(如弯曲杆菌、志贺菌、霍乱弧菌等)感染或患者有旅行者腹泻,可使用抗生素。
对于病毒感染所致的胃肠炎,抗生素并无效果。寄生虫感染所致胃肠炎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
葡萄糖盐水30毫升/千克体重,5%碳酸氢钠2毫升/千克体重,静脉滴注。
硫酸卡那霉素3-5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2-4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连续3-5日。
庆大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地塞米松2-4万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2次/日。
肠炎症状
常见症状
由于进食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其病理表现为胃肠道粘膜的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有时伴有出血及糜烂。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恶心、呕吐、腹泻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
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急性肠炎是由于食进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如过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胃肠道粘膜的急性炎症性改变。其病理表现为胃肠道粘膜的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有时伴有出血及糜烂。在我国以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无性别差异,一般潜伏期为12―36小时。
恶心、呕吐、腹泻是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症状。为什么急性胃肠炎会引起呕吐和腹泻呢?这是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而产生的。急性胃肠炎时,由于细菌、毒素或胃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了消化道的感受器,冲动传入延髓的呕吐中枢,引起呕吐中枢兴奋,通过传出神经分别到达胃、膈肌、呼吸肌、腹肌及咽、腭、会厌等处,引起一系列协调运动,而组成了呕吐动作。同时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刺激,使肠内容物增多,直接或反射地引起肠蠕动增强,吸收功能减低,而出现腹泻。
由于呕吐和腹泻在某种情况下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食物中毒或误服毒物,不仅不应给予止泻药,相反,应给予催吐和泻下药,以促进毒物的排出。如果因消化道炎症而引起的呕吐和腹泻,为了减少水盐代谢及电解质平衡失调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应在积极治疗病因的同时,给予止吐及止泻治疗。
慢性肠炎患者的临床表现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1)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油食品)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2)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
(3)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霉菌性阴道炎症状治疗方法
家庭治疗措施
●注意卫生
勤换洗内裤,内裤宜宽大,最好穿纯棉质地的内裤,而且患者的内裤、毛巾,均应煮沸消毒。也可在洗澡时,在洗澡水中加入3杯苹果醋,可治疗阴道炎。
●避免不洁性交
性交时应使用避孕套,避免不洁性交。而且治疗期间应禁止性生活。
●勿用热水烫洗外阴
外阴瘙痒时,切忌用热水烫洗,以免使皮肤和粘膜破损造成继发感染。
●使用维生素E胶囊
剪开维生素E胶囊,直接涂于患部,可达止痒效果。
●遵医嘱按时用药
遵医嘱按时用药,最好每天用2%—4%小苏打液冲洗阴道和清洗外阴1—2次。
●丈夫也应去医院做检查
如果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丈夫应同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中草药疗法
①黄连、千姜各15克,焙干研末,塞阴道,每日一次,10—15日为1疗程。
②乌梅30克,槟榔30克,大蒜头15克,石榴皮15克,川椒10克。制成阴塞剂,将药研末装入胶囊内,每日塞人阴道内1粒,7日为1疗程。
③生萝卜 500克。捣汁,用纱布浸萝卜汁置阴道内,每半小时换1次。
④大蒜50克。捣碎,配成20%溶液,冲洗阴道,每日1~2次。
●补充营养索
①蒜头精胶囊
1粒,用餐时用。蒜头有抗真菌特性。
②维生素A胶囊
每天50000IU。它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能够协助组织复原。
③维生素B群
100毫克。阴道炎者经常缺乏此类维生素。
④ 维生素C
2000~5000毫克。它能够促进免疫功能,而且是组织复原所必需的。
⑤维生素E胶囊
每天400IU。
胃肠炎的症状及治疗
急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常轻重不等,但发病均急骤。
轻者仅有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
胃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严重者可有呕血、黑粪、甚至失水、以及中毒及休克等
胃炎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慢胃炎一般症状上腹不适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
注意事项
患者在急性期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因失水较多,在饮食上应注意补充大量液体,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鸡蛋汤等流质食物,并应大量饮水,以缓解脱水并加快毒素的排泄。
待病情缓解后,可给少渣半流食,逐渐过渡到少渣软饭。饮食内容应无刺激,少纤维,如大米粥,面片汤,并可适量选用馒头干等。
补充适量蛋白质
为减轻胃肠负担,应少食多餐,一日进餐5~6次较为适宜。
直肠炎的症状及治疗
直肠出血或直肠排出粘液,由淋病,单纯疱疹或巨细胞病毒引起的直肠炎可伴有强烈的肛门直肠疼痛。
直肠炎的症状有腹泻、腹痛、腹胀等,便秘与腹泻交替,便中含有粘液及血丝,大便时肛门口灼痛。因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表皮脱落,有时成裂口发痒,下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全身不适。
根据直肠炎的病因、病理,可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急性粘液性直肠炎
〔症状〕
起病急骤,常有发热,寒战、便意颇繁,但每次只有少许粘液排出,里急后重。晚期大便呈稀水样,混有粘液成血丝。有时肛门部的疼痛可放散至骶部。
〔诊断〕
直肠部肿胀发热,肛门流出粘液性分泌物有触痛。由于括约肌受到刺激,肛门可出现痉挛性疼痛。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可见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散在性溃疡、假膜和皱襞之间出现粘液。作粘液便检验或细菌培养,可提供病原诊断依据。
〔治疗〕
右侧卧位休息,可减轻直肠充血。给予易消化、少渣,无刺激性的多维生素饮食,多饮水。用温盐水灌肠,以消除直肠内积存的类便和分泌物。用加减三黄汤保留灌肠(大黄、黄柏、黄芩、明矶各6克,仙鹤草30克、侧柏炭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每次30-40毫升,1日2次。
辨证施治
1.急性期伴有发烧者,以清热解毒为主。
2.急性期伴有稀便者,以清热涩肠为主.
3.因饮食不慎而有便稀、里急后重者,以清理肠结为主.
4.因寄生虫引起的直肠炎,以消积杀虫为主
2、慢性肥大性直肠炎
急性直肠炎不愈,则转变为慢性肥大性直肠炎。其病理改变为直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肥厚、水肿、渗出、肠腔变窄等。肠腺有肥厚改变,杯状细胞增多。
〔症状〕
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但多以便秘为主,类便中含有粘液及血丝。大便时肛门部灼痛,排便不肠,下坠感加重。肛门周围皮肤由于受分泌物的刺激而潮湿发痒。腹部胀气,有时左下腹部坠痛较为明显。患者多伴有食欲不振,全身不适。
〔诊断〕
指诊时,直肠腔稍窄,粘膜柔韧。直肠镜俭查时,可见粘膜水肿、肥厚及粘膜堆积下垂,色黄白,被覆假膜。擦去假膜后,可见粘膜不平,呈颗粒状,个别部位有糜烂。
〔治疗〕
治疗基本同急性粘液性直肠炎。但因本病是胃肠道疾病的延续,故需先治疗胃肠道疾病。如腹部胀气腹泻、体虚时,可投以中药汤剂
3、慢性萎缩性直肠炎
本病主要表现为直肠粘膜变薄,无弹性表面带有小块坏死,肠腺及间质组织萎缩,杯状细胞减少,粘膜下层纤维组织增生。
〔症状〕
长期便秘,直肠部发胀,排便时胀感加重,便干时腹内胀气,食欲不振。病人消瘦无力。有时出现间歇性腹泻,大便内混有血及粘液。肠粘膜有溃疡时,分泌物增多,刺激肛门发痒。
〔诊断〕
直肠镜检时,发现直肠粘膜干燥,表面不平,无弹性,有散在性的粘膜小溃疡及糜烂。如果溃疡增多,可以互相融合,易形成脓肿。较大的溃疡或脓肿愈合后可形成疤痕,导致直肠狭窄。根据症状及检查,不难确诊。
〔治疗〕
饮食及治疗,同急性直肠炎。肛门直肠内用消炎止痛膏,有抗炎止痛及保护创面的作用,保持便通。
4、放射性直肠炎
初期粘膜充血、水肿,有粘液性渗出物,然后粘膜及粘膜下层有坏死溃疡。.末期因直肠壁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狭窄现象,病变多在直肠前壁。
〔症状〕
经放射线治疗一段时间后,直肠充血。多在大便时流血,有时血色鲜红,有时为黑色血块。一般都表现少量出血,偶尔可见大量出血。初期肛门直肠部酸痛或灼痛,以后因括约肌受到刺激而出现痉挛性疼痛及里急后重感。
〔诊断〕
有放射治疗史,大便带有脓血、粘液及坏死脱落组织。直肠前壁粘膜坏死,呈灰白色,触之容易出血。末期有直肠狭窄。必要时,可作活检,与恶性肿瘤相区别。
〔治疗〕
初期治疗,基本同急性直肠炎。对直肠有溃疡者应每天或隔天局部处理I次,涂龙胆紫溶液或辨证应用各种软膏以去腐生肌。
5、结核性直肠炎
〔病因〕
结核性直肠炎,多由肺部的结核病灶继发感染所致。临床上分为溃疡型和增生型两种类型。
(1).增生型直肠炎 本病多发于青年人,40岁以上者较少见。病程缓慢,常常查不到肺部的结核病灶。
〔病理〕
病灶发生在粘膜下层,深层组织也常受披及。因肠壁有增生,故变厚变硬。有时肉芽组织可形成结核瘤。结核瘤表面完整,所以粘膜不常有溃疡。这种结核瘤,有的是单发,也有的是群生,表面光滑,边缘整齐,质地较硬而且活动度大。
〔症状〕
先有慢性结核症状,例如,食欲不振、疲芝无力、午后发热及体重减轻等,并有直肠胀满不适感,经常便秘,有时腹泻,泻时大便呈稀水样。当直肠粘膜有溃疡时,可见大便带有脓血。若肠腔已发生狭窄,患者常感大便困难和腹痛。
〔诊断〕
直肠壁肥厚、僵硬、无弹性。窥镜下可见粘膜呈黄白色、干燥,有时可见小裂口及出血点。.
〔治疗〕
着重抗痨(抗结核)治疗,投以链霉素、异烟肼及对氨柳酸等抗痨药物。应注意休息、呼吸新鲜空气,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便秘时,服液体石蜡油,腹泻时,服次碳酸秘或复方掉脑酊等。轻者经对症处理后,可以缓解症状,重者有时则施行手术治疗。
(2).溃疡性直肠炎
〔病理〕
初期病变在粘膜下层淋巴组织内形成结节,多数结节触合时使粘膜隆起,最后破裂即形成溃疡。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不整齐,呈潜行性。肠壁变厚,有时溃疡向深部发展,则形成脓肿或痰管。馈疡愈合后,由于疤痕红织的挛缩,可使直肠狭窄。
〔症状〕
患者感觉直肠部不适,有时腹泻,有时便秘,但随病情进展,症状多以腹泻为主。粪便呈稀水样,混有脓血,味臭。下腹胀痛,里急后重,食欲不振及消瘦等。
〔诊断〕
病人有肺结核或曾患过肺结核的病史。既往有慢性腹泻。指诊时,可触及溃疡、肠璧变硬,指套染有血迹或粘液样分泌物。窥镜下,可见有潜行性的边缘不整齐的溃疡,溃疡表面覆以分泌物。分泌物作涂片检查时.可发现结核杆菌。
〔治疗〕
治疗,同增生型直肠炎。溃疡可局部用药,以控制发展;直肠内注射油类药物,可减轻里急后重感。
肠炎症状
一、腹泻:为肠炎最主要的症状,也是常见的症状,常常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轻者每天2~5次,重者20~30次,粪便性质个体差异极大,软便,稀糊状、水样、粘液便不一,但大便以粘液脓血便多见,有的表现为痢疾样脓血便。早上起床后腹泻及餐后腹泻最常见。
二、腹痛:腹泻前多有腹痛症状,腹痛则腹泻,腹泻后疼痛减轻。疼痛多以胀痛为主,多为固定,多局限在左下腹或左腰腹部,持续隐痛者也不少见,轻者多无腹痛。
三、便血:是肠炎主要症状之一,轻者血液附于表面,重者鲜血下流,以至休克。
四、里急后重:是直肠炎的主要症状,本病常见。
五、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为肠炎的非特异性症状,主要见厌食,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等。
肺炎症状治疗
宝宝得了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肺炎的发病可急可缓,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数天后发病。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体温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续高烧1~2周。身体弱的小婴儿可不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会有咳嗽、呛奶或奶汁从鼻中溢出。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精神差或睡眠不安等症状。重症病儿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周发青等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病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过敏性皮炎症状治疗
主要物质
过敏性皮炎的原因是由于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对皮肤细胞产生刺激,使皮肤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导致过敏。
化妆品致敏源最多的是香料、防腐剂、重金属。其中重金属主要是指一些代有剥脱、美白性质的铅、汞含量超标的化妆品。
另外还有染发剂对苯二胺、氯化钴,油彩硫酸镍,和松香。
这里所说的香料不是纯天然的优质精油,一般都是劣质香精或者化学香精,但是经过人工调香后,味道好闻,效果就不能保证了。
若遗传性敏感皮肤的人在高敏状态下使用化妆品,则极易发生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和加重原有疾病。
主要原因
假如化妆品无质量问题,消费者使用后仍出现过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在原有皮炎症基础上使用化妆品;
2、交叉使用几种化妆品;
3、使用劣质化妆品;
4、没有正确使用化妆品。
使用无质量问题化妆品引起化妆品痤疮、化妆品光干性皮炎及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主要与消费者选用化妆品不当有关。
如油性皮肤的人选用油包水制剂的化妆品,可导致皮脂排泄障碍而形成黑头粉刺及炎症性丘疹,或继发感染形成脓疱。
治女性过敏性皮炎的偏方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造成过敏性皮炎的原因非常之多,我们经常防不胜防。不过最主要的还是从我们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预防过敏性皮炎。下面我们来看看女性应该如何预防过敏性皮炎。
1、洗脸的水温
首先,防敏的第一件事就是掌握好洗脸的水温。有的人觉得天气冷,就用热水洗脸,或者图省事,在洗澡的时候一起把脸也给洗了,其实这都是不对的,热水容易让毛孔增大,破坏脸部的皮脂膜,从而造成过敏。
也不能用冷水洗脸,因为肌肤在容易敏感的状态下,无论热水还是冷水,都肌肤都会产生不良的刺激,所以,最好是用温水洗脸,水温只要比冷水稍稍高一点就行。
此外,也不要被冷风吹,也不要晒太阳。有的人喜欢拿热毛巾敷脸,其实这也容易造成肌肤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春天最好不要热敷。
2、保湿的坚持
有人以为,春天空气里的湿度增加了,保湿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其实保湿对皮肤仍然很重要,尤其是对干性皮肤。
早春的时候最好使用一些纯保湿的植物性的喷雾,经常给面部补水,肌肤健康了,也就没有那么容易敏感了。
3、防晒的保护
防敏还要防紫外线,所以虽然是早春,外出也要记得擦防晒。防晒霜尽量选择刺激性低的,防晒系数在20-30就足够了,先在前臂内侧或耳后内侧这些皮肤比较嫩的地方拭擦一点,48小时内没有产生不良反应,就可以使用了。
4、护肤也要减负
太多的护肤品也会加重肌肤过敏的可能性,所以如果你发现肌肤好像不是那么舒服了,就要开始给肌肤“减负”了,比如防晒和隔离选一种就好,所以既然用了防晒霜,隔离霜就没有必要用了。
5、洁面的轻柔
有些人是油性皮肤,总会觉得脸洗得不干净,所以洗脸的时候就使劲搓,有的还用两遍洗面奶,这些都是不对的,过干的皮肤更加容易过敏,而过度清洁就会让皮肤变干,所以等于是增加了肌肤过敏的机会。
因此春天洗脸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轻柔”二字,适度清洁就可以了。还有拍爽肤水的环节,也是轻拍即可。
治过敏性皮炎的中医偏方
中医辨证治疗,风湿热证患者表现为丘疹成片,局部皮肤肥厚、伴皮肤潮红、糜烂、血痂、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以消风散加减;血虚风燥证表现为病程较长,局部皮肤干燥肥厚、脱屑者选用当归饮子加减。成药可选用当归片、清解片、乌梢蛇片或地龙片等。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哪些中药方剂可治疗吧。
肠胃炎的症状及治疗
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可以很快导致脱水,其表现有虚弱、极度口渴、少尿或尿色加深、皮肤干燥、口干、眼球下陷,婴儿还可表现为啼哭时少泪。严重的呕吐或腹泻可以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血压等。饮用大量含盐少或不含盐的水分来补充液体的病人尤易出现低钠血症。水和电解质紊乱有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对于病重、虚弱、年幼或年老的患者,严重的病例可以出现休克和肾功能衰竭。
检查
胃肠炎通常根据症状即可诊断,但病因往往不明显。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可行大便培养检测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怀疑严重脱水的病人应注意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
诊断
1.病源接触史是重要的诊断特征:可能受污染的食物,不洁、未经处理或遭污染的饮用水,接触有同样病征的患者、疫情地区旅游,都是诊断的首要怀疑特征。
2.进一步诊断要通过血液、呕吐物、粪便培养,对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判断。
3.应仔细排除其他病症可能。
详解儿童急性胃肠炎症状治疗
小儿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婴幼儿胃肠道功能比较差,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稍有不适就容易发病。
病因:
①肠道内的感染由细菌和病毒造成,特别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是主要的致病菌。如果孩子有病而大量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还会造成霉菌对胃肠的侵犯。②上呼吸道的炎症、肺炎、肾炎、中耳炎等胃肠道以外的疾病,可以由于发烧和细菌毒素的吸收而使消化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③不合理地喂养婴幼儿,孩子吃得过多,过少;或过早、过多吃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突然断奶等,都能引起孩子拉肚子。④气候变化,如过冷使肠蠕动增加,过热使胃酸及消化酶减少分泌,也可以诱发急性胃肠炎。
临床表现:
急性胃肠炎如果引起的是轻型腹泻,一般状况良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或黄绿色,少量粘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急性胃肠炎也可以引起较重的腹泻,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量粘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如出现低血钾,可有腹胀,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烧或高烧,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意识朦胧,甚至昏迷。
治疗:
小儿胃肠炎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就是说,急性胃肠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设法查出并及时消除这个病根子。孩子出现什么症状,就设法消除这个对身体有害的症状。
如果是由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调整饮食并服用乳酶生、酵母片等;如果是由身体的其它疾病引起的,可选用抗生素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果是由身体的其它疾病引起的,就积极治疗这个疾病;如果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引起的,就需请教医生,使抗生素的使用合理化。
孩子呕吐、腹泻失水过多,要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发高烧时,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缺钾补钾,缺钙补钙;有代谢性酸中毒或休克时,应及时送医院急救。
预防:
孩子的急性胃肠炎是很容易预防的,只要家长了解发病原因,合理调节孩子的饮食,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染,就可以使自己的孩子不得这种病。
治疗慢性肠胃炎症状
1、胃痛、胃涨、胃酸明显加重,伴随无规律的疼痛,发作周期越来越短。
2、心窝部隐隐疼痛,疼痛呈辐射状,常规药物不断加量,很长时间才能缓解疼痛。
3、食欲不振,饮食开始减少,经常恶心、呕吐、体重减轻,一天比一天消瘦,相继伴有乏力、贫血。
4、肚子发重,大便时间无规律,不明原因的腹泻,便形异常,多为粘液便或稀便,排便有轻微疼痛。
5、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便黑的情况居多,普通抗菌消炎药无效,腹泻难以控制,低度或中度发热。
直肠炎症状
1.异物损伤
最为常见的病因是直肠内异物损伤。未消化的骨片、木片或其他带有锐利角的各种异物可直接损伤直肠黏膜而发生直肠炎。此外,严重便秘时的坚硬粪块,可引起直肠炎甚或溃疡。
2.中毒与感染
重金属(汞、砷等)中毒或者发生以胃肠道损伤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时,常常并发直肠炎。
3.局部炎症刺激
长期局部炎症刺激如慢性细菌感染(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4.性病所致
不洁性交,使肛门部患了尖锐湿疣或乳头状纤维瘤,长期摩擦刺激,可引起直肠炎变。
5.免疫功能异常
人体免疫功能调节异常可引发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6.痔疮、肛瘘、肛裂、化脓性汗腺炎、毛囊炎等长期刺激肛门皮肤,也可累及直肠下段引起炎变。
7.血吸虫感染
直肠黏膜长期受沉积虫卵刺激,产生坏死、脱落,从而导致炎变。
8.其他感染
如梅毒(性传播疾病)、病毒(单纯性疱疹或巨细胞病毒)及衣原体感染;抗生素相关性直肠炎症等。
9.放射性照射
由于局部放射性治疗(前列腺癌、宫颈癌)可引致直肠炎症。
由于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
1.便血
直肠出血或直肠排出黏液、黏液血便。
2.肛门直肠疼痛
由淋病、单纯疱疹或巨细胞病毒引起的直肠炎可伴有强烈的肛门直肠疼痛。
3.腹痛,便秘、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
伴有全身症状或消化道其他部位疾患者可出现相关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肛门灼痛、排便下坠、里急后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