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运动养生注意事项
日常运动养生注意事项
日常运动养生注意事项
1、运动到大汗淋漓
许多人喜欢运动的时候出一身汗,似乎只有大汗淋漓才感觉得到了充分锻炼,但其实这什么效果也起不到,只会让你运动过量,失去很多水分,从而导致抽筋、缺水和其他一些运动伤害。所以,运动中一旦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分并适当调整强度,休息几分钟并喝上两口水。
2、只选择一种运动
很多人喜欢只做一种运动,如跑步或者骑固定脚踏车,认为只要长期坚持就能效果明显。其实,全面锻炼需要几种运动搭配进行。“步行1英里(约1.6公里)可以燃烧100卡路里;但在相同的20分钟内,如果在器械上做负重运动,可以燃烧300到400卡路里。”艾米霍夫说。力量训练可以帮你保持肌肉形状,延缓因为年龄带来的肌肉松弛,所以最好将有氧锻炼和负重训练结合起来,“跑步、打球、仰卧起坐、举重都要尝试一下。”
3、边翻杂志边锻炼
有些人常常一边蹬脚踏车一边翻看杂志,觉得这样能得到全面放松。要知道,一心不能二用,看杂志就意味着你没法同时关注你在进行的运动。如果非要做点别的,好让锻炼不那么枯燥,那可以听听音乐,因为它不像阅读那么需要集中注意力。
4、饿着肚子做运动
很多早晨起床或下班后运动的人会空腹锻炼,“饿着肚子做运动无异于开着一辆没有油的坦克,你的身体需要能量来保证运转。”一些健康小吃,如燕麦粥或香蕉,可以很容易就消化掉,并提供你接下来运动所需的额外能量。上午运动时尤其不能空腹,因为经过一夜,你的胃已经空了,热量已经消耗完了,你需要给身体加些“燃料”。
跑步健身的几个注意事项
1、跑步前要卸妆
跑步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加快,毛孔会张开。如果不卸妆会导致毛孔堵塞,皮肤呼吸困难,严重的还会造成过敏或皮肤炎症。
2、生理期不要跑步
生理期时跑步会对本来充血的盆腔造成负担,加重痛经,同时也会牵拉子宫,造成经血过多,生理期跑步最严重的会造成内分泌的紊乱,这根个人体质有关。避免不出危险,还是停止跑步换些温和的运动吧!
3、跑步前一定要热身
跑步最容易受伤的两个部位是膝关节和脚踝,路况不熟悉、身体柔韧性差、体重过大等,是造成拉伤的主要原因。在跑步前要做5-10分钟的准备运动,主要以拉伸运动和屈曲运动为主。
4、跑步速度自己定
跑步时讲求呼吸与步伐的配合,比较适中的是“两步一吸,两步一呼”。跑的过程中应该全身放松,不应该觉得疲惫,更不应该让心肺系统感到压力。特别是刚开始跑步时,一定要放慢速度,甚至快走都可以,目的是让心血管系统和关节肌肉逐渐适应。
体质虚弱者日常运动养生方法
睡眠
晚上九点到十点之间就睡,早上几点起都可以,不过一般够八个小时就好(建议九五制,早起可以做起有益的事,如看书,运动之类的)午间有条件的话,可小睡半小时,不能睡,可闭目静坐一会儿也好
注意:晚上十点到凌晨两点,这四个小时是最重要的睡眠时段,一定不能浪费掉
饮食
日间饮食宜清淡,多素少荦,煮之令软烂,当细嚼慢咽,(标准是,每口饭嚼十到三十下)每餐七八成饱足矣,完全吃饱,反伤肠胃 建议,早上必须吃东西,不能空腹做事,早饭小米粥最宜,可根据自己体质酌情于其中放红枣,花生,干莲子,干山药之类(小米健脾胃最好,各种稀粥也有好处,粥煮熟后,最上面有层粘皮儿,体虚者食之最宜)
水果,蔬菜要吃时令性的,就是正常长熟的那种,价钱最便宜的,不要图新鲜,吃那些反季节的东西肾虚者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之类)和黄色食物,然也要适量,不可过多日常运动以舒展筋骨,活动气血为主,不宜多出汗,轻微出汗即停,每天运动时间为半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左右,时间长短依自己体力而定,不能运动后觉得累乏(可一次运动一小时,也可分为两次,三次,每次二十来分钟,合起来一小时也行)
运动
运动的准则是,怎么舒服怎么运动,反正不要让自己累着。
推荐的室外运动,快走,慢跑,如果是早上运动,最好在太阳升起后再开始,
慢走每次一个小时以上,快走,慢跑每次半个小时左右
另有室内运动,踮脚尖,捶后腰,摩后腰,转腰,双腿背部伸展式 ,前俯后仰,晃海等
小动作
除运动外,还有一些小动作之类的,像咽唾液,摩腹,按摩肚脐,脚底涌泉穴,大小便时咬牙,收缩臀肌,会阴。
肾虚者要多活动腰部及下肢,动作不可猛烈,宜慢慢而动,关节打开即可,在体质尚虚时不要做力量型的运动,健美的运动,与养生的运动是不一样的,练肌肉并不利于养生,看各国肌肉健壮之士,少有得享高寿者便明了,那种运动是反自然的,看中国之的功夫高手,如近代前贤,留有影像者,王芗斋,万籁声,王子平,诸位先生,文弱如书生,然一出手便能击人于丈外,所以运动,主要是全身和谐,而不是强壮某一部分的肌肉,这个是一定要弄明白的另外,平常坐时一定要坐直,不可体态不正,如果常期脊柱侧弯,晚年腰背必出问题,走路也要注意正确的姿势,不可养成不良习惯。
如何调理女人气血不足之症
1、身体按摩
说到中医养生,人们最为熟悉的便是穴位按摩了。其中,人体的气和血贯穿于全身,从而使得体内的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得以正常运转,只有人体内的气血充足,才能使得体内的脏器以及经络能得到充足血液的滋养,以维持其机能,从而这也是避免疾病产生的重要形式。
2、中药调理
通过喝中药进行疾病的调养也是很多人比较信赖的一种养生防病的方法,其中对于一些气血不足的人群来说,选对中药也是十分关键的补气血方式。
3、运动滋养
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是极好的调节气血的方法。并且运动养生一直以来也是中医一贯主张的养生事项,在运动过程中能促进气血的充分运转。
日常运动更重要
培养日常运动意识更重要
市民特别是上班族如何运动才科学?罗令建议,上班族尤其是一天到晚对着电脑工作的人群,要培养这样的日常运动意识:工作1小时左右就起来活动活动,伸伸腿,伸伸腰;每天下班后可慢跑或散步半小时;周末可进行一些户外运动,如爬山、骑车、打球等,但不宜超过两个小时。
“进行运动,要以自己不感到疲劳为度,不可逞强。”罗令还特别提醒,不同职业的人,适宜的运动方式也不同,如:长期坐办公室的人,肩颈腰部肌肉通常会发硬,可选择骑车、游泳等对抗性相对较弱的项目;长时间熬夜的人群,心肺功能会变弱,则应选择慢跑、游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而有心脑肺病等疾病的市民,建议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舒缓柔和的运动养身健体。
运动健康知识
运动养生常识不懂 怎能运动养生
人的身体好比一台机器,机器不用就会生锈,身体亦是如此!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但是,运动也不能盲目。只有选择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法,掌握养生运动常识,才能让运动产生养生效果。那么,运动需要掌握哪些常识呢?
最好的健脑运动
一般来说,运动都能健脑,同时,运动还可提高心脏功能,加快血液循环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凡是增氧运动都有健脑作用,尤其是以弹跳运动为佳,如跳绳、踢毽子等能供给大脑以充分的能量。
谷雨运动养生
一、谷雨三月中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少阴二气。时配手太阳小肠寒水。坐功:每日丑、寅时,平坐,换手左右举托、移臂左右掩乳,各五七度,叩齿,吐纳,漱咽。治病:脾胃结瘕瘀血,目黄,鼻鼽衄,颔肿,肘臂外后廉肿痛,臂外痛,掌中热。”
《礼记正义》:“谓之谷雨者,谓物生清静明洁。”谷雨前后一般天气较嗳,雨量也较以前增加,生物生长也较以前旺盛。本法以“谷雨”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所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适宜于谷雨时节锻炼,可于谷雨时开始,练至立夏为止。《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反胁病而吐甚。”在自然界风气偏胜的春季,人体的肝气也相应偏盛,“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肝气偏盛,则必然传之于脾,使脾土受邪发病。文中所述本法主治病症有“脾胃结瘕”之说,即由乎此。余所列病症,大多是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病变,这是因其时配手太阳寒水而致。《灵枢、经脉第十》说:“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拨,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颊肿,颈颔肩孺肘臂外后廉痛。”采用本功法锻炼,对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具体方法:每日一点至五点时,盘腿静坐,运气调息,然后闭气,左手用力上举,另一只手移至胸前按住乳头,缓慢呼气后,闭气,再换右手用力上举,另一只手移至胸前按住乳头。如此反复做五至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九次。可治:脾胃损伤瘀血,眼珠发黄、流鼻血、下颌肿痛、小臂外侧等部位肿痛,掌心发热等症。
二、盘坐导引功
适应病症:嗜睡、精神不振。具体方法:自然盘坐,上身正直,全身放松,两手从两大腿外侧,全身放松,左手抓住右脚,右手抓住左脚,向两侧用力拉六次,然后两臂交叉,两手由两大腿内侧伸人,左手抓住左脚,右手抓住右脚,用力向后拉六次。
三、六字诀养生功
六字诀是一种吐纳法。它是通过、呵、呼、咽、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
预备式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呼吸采用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所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体重移至足跟。
调息每个字读六遍后,调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复自然。
(一)嘘字功平肝气
嘘,读(xu)。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做第二次吐字。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二)呼字功培脾气
呼,读(hu)。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呼字时,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再以同样要领,右手上托,左手下按,作第二次吐字。如此交替共做六次为一遍,做一次调息。
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功可以治疗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三)嘻字功理三焦
嘻,读(xi)。口型为两唇微启,舌稍后缩,舌尖向下。有喜笑自得之貌。
呼气念嘻字,足四、五趾点地。两手自体侧抬起如捧物状,过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循身体两侧缓缓落下并以意引气至足四趾端。重复六次,调息。
嘻字功治由三焦不畅而引起的眩晕、耳鸣、喉痛、胸腹胀闷、小便不利等疾患。
六字诀全套练习每个字做六次呼吸,早晚各练三遍,日久必见功效。
四、脚部保健功
适应病症:腹胀、伤食。
具体方法:坐在沙发上或椅子上均可,用左手搬自己左脚放在右腿上用右手心用力摩擦左脚心上半部,一上一下为一次,共搓108次,然后再将右脚放左腿上,用左手用力摩擦右脚心上半部108次。
五、放松入静功
适应病症:此功法可滋阴补肾,使浊气下降,清气上升,能调理神经,治神经衰弱、烦躁不安、胸闷、气管炎、高血压失眠等症。
具体方法:
仰卧,周身放松,头枕在高低适度的枕头上,两脚与肩同宽,两手放身体两侧大腿旁边,手心向下,轻轻闭起眼睛。意想头顶放松,两耳朵放松,两肩放松,两大臂放松,两小臂放松,两手掌放松,两手指放松,然后再想头顶放松,脸部放松,腹部放松,会阴部放松,两大腿放松,膝盖放松,小腿放松,脚面放松。大脚趾、二脚趾、三脚趾、四脚趾、小脚趾依次放松,脚心放松,两脚好象浸泡在温水中内,(夏天意想两脚浸泡在凉水里),最后连续默念:“全身放松”三遍(此功站、坐、卧都能练习)。
六、百会观想功
适应病症:头痛、头晕、提高记忆思维功能。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观想前后发际连线与两耳尖连线之交点处,白会穴。长时间观想可增强大脑生理功能,使大脑处于相对的抑制状态,促进大脑气血之供应。
七、照胃运趾功
适应病症:消化不良。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中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两手掌相互摩擦至热,两手心对正胃部,距离约10厘米,十个脚趾同时抓地,每次做lO分钟。每次饭后l小时做此功。效果显著。
八、照截疟穴功
适应病症;疟疾,胸肋串痛。
具体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内侧、局指指尖紧贴风市穴,拔顶,舌抵上腭,提肛,净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屈膝下蹲,两掌合掌当胸,两眼似闭非闭,神视两掌中指尖,站5分钟后,两掌分开对正截疟穴。距离胸部10厘米,20分钟。截疟穴位置位于胸部,从左右乳直下四寸处,左右计两个穴。
九、点按额中功
适应病症:额窦炎,面神经炎。
具体方法:端坐于椅子上,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大腿与小腿呈90度角、躯干伸直。全身放松,下颌向内微收。全身放松,用手中指点按额中穴108次,每天早晚各点按1次。额中穴位置,此穴在头额正中线,由两眉至发际下三分之一处。
秋季运动养生
有的人觉得运动量大身体才能锻炼好,抵抗力才能增强,其实不然,运动跟吃饭睡觉一样,都是适度才好。运动量过大或过小都对健康没有好处,只有适当的运动才能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不运动身体容易变胖,体内各个器官的机能都会下降,直接引起身体的抵抗力和应激能力降低,导致各种疾病;运动过度则会大量消耗体力而得不到恢复,日子久了反而积劳成疾。
秋季运用养生宜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活动,身体好的可以选择爬山、钓鱼、郊游等活动,而身体较差的则可以选择一些活动量较小的项目,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气功等。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青年人可以打球、爬山、游泳等,年老体弱者则可以打拳、慢跑、散步、做操等。
秋季运用养生宜补水
秋季雨水少,气候干燥,运动前后要多喝些水,注意补充体内水分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提高口鼻黏膜的防御机能,促进周身血液循环。如果运动过程中流汗过多,还应该注意喝些淡盐水,以补充体内钠的流失。当然,一次补水不能过多,应少量多次。
老人运动保健的三大养生原则
运动养生的原则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锻炼时一定掌握好运动量的大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则超过了机体的耐受限度,又会使身体因过度疲劳而受损。因此,运动养生强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那么如何掌握合适的运动强度呢?目前,一般是根据运动后即测脉搏来判断的,它的计算公式是:170-年龄=合适的运动心率。
例如,一个40岁的人,运动后他的脉搏如果是130次左右,表明运动量合适,若明显超过130次说明运动量过大,反之则运动量不足。
运动养生的原则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锻炼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经常坚持不能间断。名医华佗那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进行适当的运动,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
运动养生的原则三、有张有弛,劳逸适度
运动养生,并非指要持久不停地运动,而要有张有弛、有劳有逸,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紧张有力的运动,要与放松、调息等休息运动相交替;长时间运动,一定要注意适当地休息,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导致精神疲惫,甚至影响养生健身。
运动养生误区
1.运动养生误区一:运动时间的长短决定运动质量
不管做什么事情,“过犹不及”都是不可逆的规律。对于运动来说同样如此,运动时间短没有效果,这个大家都知道。而运动时间过长也不好,这是有科学根据的。运动过后肌肉产生酸涩感,这是大家应该都体验过。这是因为肌肉在一定量的运动之后会在体内产生大量的乳酸,从而造成酸痛感。另外,作为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的话,小强度的有氧运动比高强度的剧烈运动更能达到消耗脂肪的效果。
2.运动养生误区二:“针对”肥胖部位进行减肥
身体是一个整体,血液循环、能量供应和转化,全都是整体性的系统活动。但是很多减肥人士却天真地认为,只要增加肥胖部位的运动消耗,那么就能达到局部减肥的效果。其实不然,首先在对精神力的考验上,局部的锻炼会容易让人感觉疲劳,从而打击坚持的毅力,而且从总量来说,消耗反而少了。
3.运动养生误区三:集中锻炼,突然加大运动强度
日常的运动养生并不是特殊职业者需要激发身体潜能,对于普通人来说,突然加大运动强度会让身体机能受到损伤。例如,对于上班族来说,工作日是不能抽出时间来进行持续性的锻炼,所以他们一般选择集中在周末进行锻炼。但是因为长期的不运动,却突然间进行突击训练,会让心肺功能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负担。所以运动还是循序渐进为好。
轻度脂肪肝的注意事项 注重运动
患有脂肪肝的人身体大多肥胖,因此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养生。如进行游泳、打球、快跑等运动,燃烧过剩的脂肪和蛋白质、控制合理体重。
大寒运动养生
◎吞津咽液,补肾健脾
大寒时节的养生关键在养护脾胃,为了取得更好效果,我们可以采用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的“吞津养生法。”
所谓“吞津”,就是指吞咽唾液。我们古代的养生学家把唾液放在了和精、血同样重要的地位,认为这三者都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并称唾液“金津玉液”。《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脾归涎,肾归唾”。李时珍则说:“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
唾液对脾肾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在液为涎”,所谓“涎”,就是指唾液中清稀的部分,有助于消化。经常吞咽唾液,可以减轻脾胃负担,有利于胃消化食物以及脾运送营养,从而起到健脾利胃的作用。而肾则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在液为唾”,所谓“唾”,就是指唾液中浑稠的部分。“津”通“精”,是由于肾精转化而成,不要吐出去,咽下可以滋养肾精。正是因为吞咽唾液能达到健脾利胃、补肾益精的作用,所以养生专家才会建议大家平时多用“吞津养生法。”
“吞津养生法。”非常容易操作:先柔和地用舌头在口腔内搅动三十六次,要贴着牙床牙面,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这样按摩牙龈对局部血液循环非常有利,可以增加牙龈部位营养和血液的供给。这样应该能渐渐感觉到唾液的产生,不过先不要咽下,等唾液越来越多后,用舌头抵住上颚,使唾液聚焦,然后用唾液洗漱口腔,最后分三次把这些唾液咽下即可。
◎健脾操
【功效】调养脾胃,防治消化不良、肠胃炎。
【方法】
1.双腿盘坐在床上,双手掌放在膝盖上,双目微闭,舌舔上腭。
2.以腰部为轴,慢慢旋转,旋转时腰部要尽量弯曲,上身前俯。先自右向左旋转30次,再自左向右旋转30次,每旋转1次约25秒钟,全部完成约30分钟左右。
【提醒】
以上动作每天在睡前做1次。
冬季运动养生
耐寒锻炼
耐寒锻炼有益于人,对人体的心血管、呼吸、消化、运动、内分泌系统都有帮助,从而能减少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感冒、咳嗽、关节炎、肥胖病等的发生。同时耐寒能使人长寿,对于年轻人来说,耐寒还可以锻炼人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尤应提倡。
人的耐寒能力虽然是有一定限度的,体质不同的人对寒冷刺激的反应也是有差别的,但通过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何迈开耐寒锻炼的第一步?这个问题等寒冷到来之后再考虑就已经晚了。因为气温的变化是逐渐由高到低的,人们的锻炼也必须采取逐步使机体适应寒冷的办法。如果一个人能坚持从热天到冷天每天清晨不间断地到野外走一走,深沉地去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鲜空气,那他的耐寒能力也是会逐渐提高的。如果再随着气温降低加上活动量逐步升级的其他形式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打球、登山等,人们就会虽在冷处不觉冷了。古人总结出的“秋凉”方法,实质上是对机体耐寒能力适应性的锻炼。
冬泳
冬泳是一项集防病、治病、健身、抗衰为一体的运动项目,它能显著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冬泳时,冷水的刺激可使人体血管不断收张,从而锻炼了血管的弹性,起到了防止和延缓动脉硬化发生与发展的作用,对预防并缓解中老年人高黏滞血症效果明显。冬泳的冷刺激还可以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有利于人体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
当然,参加冬泳的人,必须具有冷水锻炼的基础,身体对冷刺激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才可开始冬泳。冬泳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活动,待身体发热后方可下水。初练时,下水时间不宜过长,每次游10米即可,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冬泳时间的长短,要依天气和个人情况而定,不可强求一致。人体受冷水刺激后皮肤颜色不断改变:苍白色,浅红色,紫红色。而紫红色 是冬泳的危险信号,此时,冬泳要立即停止。出水后马上用干毛巾擦干,直至皮肤发红为止。穿好衣服,再做整理活动,等身体感到温暖、舒适后结束。
冬泳还应注意,最多每天1次或隔日1 次,否则体力消耗太大,反而有害;必须持之以恒,如果间隔时间过长,以前锻炼中身体产生的适应能力就会降低;饱食后、饥饿时、疲乏后,不宜进行冬泳;冬泳后,不要饮酒取暖。
跳绳
冬天,当您不愿到室外进行锻炼时,不妨在家里跳跳绳,这项活动简单易行,但健身效果极佳。 跳绳时可以显著改善双脚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双手转动绳子时,还可锻炼肩关节和腕关节。随着跳动的节律,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得到锻炼。此外,跳绳还是一项有效减肥的运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雪地跳绳则有着更多的乐趣。
运动禁忌
冬季从事体育锻炼对增进健康是颇有益处的。但是,如果不注意体育卫生,反会给人体带来损害。因此,冬季运动必须注意体育卫生。冬季易患感冒,患感冒或发烧时,千万不要从事剧烈运动。否则,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心肌梗死或心肌炎。 运动前不要忘记做准备活动。因为在寒冷条件下,人体的肌肉僵硬,关节的灵活性差,易发生肌肉拉伤或关节挫伤。 运动强度要安排得当,特别是跑步的速度要由慢到快地逐渐增加,运动量的大小要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者和少年儿童,运动强度一定不要过大。 运动时最好不要用口呼吸,而用鼻子。因为经过鼻子过滤后的冷空气,既清洁、湿润,又不过冷,这样对呼吸系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三个锻炼原则要牢记
生命在于运动。春季天气温暖,春暖花开,特别适合运动养生,运动对养生有很好的效果。太极拳、散步、慢跑、游泳、舞蹈等运动都可以达到养生健体的作用。但是不论应用哪一种运动方法来养生都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下面一起来看看。
1、顺应时日,莫误良机
早在2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提出了“起居有常”的养生主张,告诫人们要顺应阳气变化,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清代养生家张志聪把一日比作四时,他说:“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因此,提出一天中的运动应该遵循早晨阳气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的规律。在锻炼、活动时注意顺应阳气的运动变化,才能够起到 “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2、协调统一,形神兼炼
在中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活动中,非常讲究意识活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密切配合,即所谓意守、调息、动形的协调统一。意守是指意识要专注,心无杂念;调息是指呼吸的调节,要均匀、有节奏;动形是指形体的运动,要自然、连贯、刚柔相宜。运动养生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使整个机体得以全面而协调地锻炼,则能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协调统一性,促进健康、祛病延年。
日常运动养生小妙招
1、发常梳
两手十指自然微屈成爪形,从头部前面向后方轻轻地梳发,反复做36次。能防治高血压、头晕头痛,提高智力。
2、舌常搅
口唇轻闭,先将舌头放在牙齿外面,嘴唇里面,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慢慢地转动,各做9次。能防治牙周炎,提高语言能力,增加唾液。
3、面常浴
两眼轻闭,先将两手掌前后搓动24次,随后将两手掌面从鼻旁两侧向上按摩到前额,又向两侧分开按摩到太阳穴,再向下按摩到下颌,反复浴面18次,最后两眼睁开。能防治面部疮疖,消皱美容。
4、鼻常揉
用两手中指指面放在鼻孔旁的迎香穴上,轻轻地揉按48次。能防治感冒、鼻炎。
5、腹常摩
两手掌心重叠放在肚脐中央,先在肚脐周围按顺时针方向小范围摩腹12次,再大范围摩腹12次。随后按逆时针方向大范围摩腹12次,再小范围摩腹12次。能防治肝、胆、胃、肠、胰、盆腔诸病。注意:便秘宜顺时针摩腹,腹泻宜逆时针摩腹。
6、目常运
两眼睁开,眼珠慢慢地向左右、上下、远近各活动18次,再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转动18次。能防治眼病,提高视力。
7、津常咽
当口腔中唾液较多时,要分三次,用意念诱导慢慢地吞咽到小腹部。能防治口腔炎,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8、耳常弹
口腔微闭,将两手掌心捂住两侧外耳道,十个手指放在后脑部,用示指指面压在中指指背上,轻轻地滑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可防治耳病,提高听力。
9、头常抬
头部由前向后慢慢抬起,反复做24次。能防治颈椎病、头晕头痛。
10、胸常撸
两手掌面在胸部自上而下反复撸胸24次。能防治咳喘症、心脏病、忧郁症。
11、齿常叩
先叩上下门牙48次,后叩两侧大牙48次,叩的力量不宜太大,以轻轻作响为度。能防治牙病,提高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