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减肥不吃主食的危害大

减肥不吃主食的危害大

主食摄入量不断下降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从1982年到2002年这二十年间,全国居民米、面等主食平均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1/5;农村情况稍好于城市。此后进行的多项小型调查,及国内粮食消费量数据也显示,国人的主食消费量处于持续下降中。

教授曾经在上海做过一个调查,被调查的社区居民有一半人每天主食摄入量在200克以内,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从事低强度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谷物摄入量应该在250—400克之间,折算成米饭应该是每天550—880克。三口之家一顿饭吃不完一个馒头,一个月消耗不了10公斤粮食的状况,让营养学家们连连摇头。对于常在饭桌上应酬的人群,主食摄入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记者在某酒楼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每一桌都是“先菜后饭”的进食模式,即便最后吃点主食,也就是小小一碗米饭,或是一桌人分食一盘炒饭。还有超过一半的人根本不吃主食,因为“吃肉吃菜就饱了”。

有些另类减肥法甚至鼓吹“主食多吃无益”,导致“主食有害”之风盛行一时。曾经风靡一时的阿特金斯减肥法,就强调“肥胖的元凶不是脂肪,而是碳水化合物!”还有所谓“专家”,鼓吹“米饭、面食是现代人饮食中的毒药”,“是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元凶”。

人们对主食有很多误解

让人们远离主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西方饮食文化的渗透外,人们对主食的诸多误解是主因。第一,认为主食“热量高”,吃多了会胖。这个观点在女性中已经深入人心。“这是一个大错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主任蔡东联解释说,1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热量,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分别产生4千卡的热量。“说主食热量高是没有道理的,现代人饮食中突出的问题,反而是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超标。”很多主食不但热量不高,还可以提供饱腹感,反而有利于减肥。吃2两米饭和嗑20克瓜子热量差不多,“有人吃一小碗饭都有负罪感,瓜子却一包一包的吃。”

第二,主食“没有营养”。吃瘦肉可以补铁、吃蔬菜可以补膳食纤维、吃水果可以补维C……大家的营养知识越来越多,可是对主食的营养认识仍是空缺。“其实,主食除了提供能量外,也会为人体带来很多营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说,玉米、荞麦、高粱米这些粗粮中都含有相当丰富的膳食纤维。麸皮更是“纤维冠军”,100克里面就有超过30克膳食纤维。此外,人体需要的B族维生素,很多也来源于主食。

第三,主食是许多慢性病的根源。有人说,大米、白面里面富含淀粉,也就是多糖,属于能量密集型的食品,这些能量被摄取后,只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从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其实,肥胖、糖尿病等都被称为代谢病,吃的比消耗的多就是代谢病的根源。”蔡东联解释,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能量平衡的问题,往往多吃多动的人,比少吃少动和不吃不动的人更健康。

减肥不吃主食的危害大,反而爱得病

人们在丢掉主食的同时,可能并未意识到我们也丢掉了健康。如果人体热量供应不足,就会动用组织蛋白质及脂肪来解决,而组织蛋白质的分解消耗,会影响脏器功能;大量脂肪酸氧化,还会生成酮体,导致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美国营养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坏胆固醇会增高,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另一项美国研究也显示,如果一周不进食面包、面条、土豆等主食,大脑的记忆与认知能力就会受到损害。而中国传统医学更强调“五谷为养”,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带来疲劳、脱发等困扰。

“不论出于健康还是保持体型考虑,人们都应该保证每天的主食摄入量。”北京体育大学科学研究中心运动营养研究室主任曹建民说。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吃的主食是否足够呢?“一般要求,膳食中谷物等主食提供的能量占每天需要量的50%—60%。”翟凤英说。一个成年人一天需要约2000千卡的热量,其中来源于主食的不少于1000千卡,三餐的配比最好在4:3:3或4:4:2。比如说:早上吃两个中等大小的包子,加上一碗小米粥;中午可以吃一碗面条;晚上吃一小碗米饭另加一块红薯,这就是比较合理的搭配。但要注意,少吃油饼、油条等油炸主食,这些食物会吸收大量的油脂,热量远比蒸煮的米面高得多。

“国人在吃主食上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吃得太精。”翟凤英说。数据显示,中国人吃的主食中,超过90%的米都是精米,超过80%的面是精面。这是被“抽筋扒皮”的主食,虽然看起来“光鲜”了,营养素却损失巨大。因此,李惠明推荐,应保证每天至少吃一种粗粮。“如果不习惯粗粮的口感,可以在细粮里逐步加入,如烙饼时放点玉米碴,煮粥加一把燕麦,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减肥不吃主食危害大 当心癌症找上身

不吃主食会加大哪些疾病的风险:

结肠癌

不吃米饭,而空腹大量进食鱼、肉等高蛋白质食物,不但浪费蛋白质,还增加了身体内的废物产生。

因为蛋白质分解之后,会产生大量含氮废物,不但增加了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还促进大肠中的腐败菌增殖,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而脂肪摄入过多,也容易造成结肠癌高发。

大脑退化

主食吃得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远远不够满足人体需要,会导致体内重要物质的匮乏,如:葡萄糖减少就会导致大脑思维活动受影响。

据研究,大脑每天需要约130克淀粉主食提供能量,若不足,可产生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焦虑不安等,严重影响大脑思维。

心血管病

由于许多蔬菜是用过多的烹调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里,容易让油脂摄入增多。

同时,增加蛋白质和脂肪丰富的禽畜鱼类的进食,也会导致体内脂肪囤积过多,不但会引起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也会接踵而至。

糖尿病

一些糖尿病患者或担心自己得糖尿病的人,会有意少吃米面,以为这就少摄入了糖分。

如果病人主食摄入量太少,处于半饥饿状态,容易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引起低血糖抗病能力下降。长此下去,患者身体消瘦,脂肪异生,易得高脂血症等各种并发症,给治疗带来困难。

脂肪肝

喝酒吃菜不吃饭尤易损肝伤胆。即使尽量少吃或不吃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性脂肪,改吃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这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自然有益,但酒席上控制不了油和菜的摄入量。

日久就会加重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肝细胞,还可能诱发胆石症;饮酒会加重这种损害,引发或加重脂肪肝。

体毒堆积

只吃饭不吃菜,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身体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也就不足。而碳水化合物具有解毒功能,一旦缺乏,血液中有毒废物不能及时排除,就会造成肤色黯淡、脸色难看。

想减肥 主食应该怎么吃

对于正在减肥的人群,每天至少要保证3碗的主食量。可以用粗粮和薯类代替部分精细的米面。

营养专家提供的选主食的原则是,粗粮比细粮好,豆类、薯类比普通粗粮好。粗粮或豆类、薯类的营养价值要比精米白面高很多:全麦粉和普通的小麦粉相比,B族维生素要高出3倍。从蛋白质角度来讲,红豆、绿豆等豆类的蛋白质含量是大米的3倍。

米饭的热量并不算高,不要对它有敌意

哪些认为吃主食会发胖的人,大多以为主食的热量是很高的,其实不然。以米饭为例,煮熟的米饭,热量大约为115大卡/100克,普通家庭的一碗米饭为150克,一碗米饭也就大约160-180大卡。(正常人每天需要1500-2000大卡)。而吃一块排骨的就有将近90大卡了。减肥的关键不是控制主食,而是控制油脂和糖分的摄入。

晚餐减肥要避开4大误区

误区1:夜间同时进食淀粉质及肉类,最易致肥

营养师认为只要保持一天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基本摄取量正常就是最好的维持身材方式,把淀粉类质和肉类分开进食并没有实质意义。

误区2:只吃蔬菜、瓜果,拒绝主食、荤菜

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但营养成分较为单一,尤其缺少必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若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引起低蛋白水肿。不吃主食还会导致人体得不到足够糖原供能,会加重肾脏负担。

误区3:睡前进食会发胖

如果你在睡前进食含有脂肪、淀粉类的食物,发胖是很容易的事情。但纤维并不含脂肪,而且有强大的饱腹感,正确运用各种食物的特性来进食,便可有效防止发胖。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讲,睡前进食危害身体。

误区4:晚上6点后进食是减肥大敌

我们的胃大概需要4~6小时就可以完全把食物吸收、排空,如果不及时进食,长期下去容易患上胃病。只要在一天当中分配好食物的营养结构,夜间以清淡、维生素和纤维较丰富的食品为主,即可保护胃,又不致肥。

不吃主食减肥法 不吃主食能减肥吗

胖不胖跟你摄取的总热量,是否大于身体基础代谢有关系,跟吃主食关系不大。

就米饭而言,100克米饭热量也才116大卡,女生一顿吃200克米饭就很饱了,算起来三餐吃都不到700大卡,男生翻倍吃也才1400大卡,远低于基础代谢的热量。要知道一个轻度运动的人,一天所需要的热量都超过1500大卡。

如果只是不吃主食,但是大鱼大肉的吃,那是不能减肥的。如果是减掉主食的热量,又不吃别的食物替代,或者用等量单位,但是比主食热量低的食物替代则可以减肥。

高能量的蔬菜有哪些 减肥可以不吃主食吗

不建议不吃主食。

很多人在减肥期间都选择不吃主食,其实是不建议这样的。长期不吃主食的话,就很容易引起肠胃疾病,从而会健康造成危害。如果担心吃主食会影响减肥的话,可以适当的减少主食的量,或者是可以选择食用那些热量低的主食。

宝宝积食危害大

1.积食与咳嗽

积食会导致咳嗽,也就是中医上说的“食咳”。这在古代的医书上有很多记载,比如《内经》:“食于胃,关于肺”;《医学入门》:“食咳因积食生痰,痰气冲胸腹满者”;《脾胃论》:“脾虚肺最受病”。

很多家长不理解,脾和肺是两个器官,积食怎么能引起咳嗽呢?这要从中医上就能解释得通了,因为五脏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所以说,看那些食咳的小儿,大多有积食化热的症状,比如说肚子胀、不爱吃饭、嗳腐、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等。这时候给孩子用一些消食和胃为主、肺胃同治的药,效果就会特别好。

2.积食与发热

积食导致的发热叫“积热”,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热蒸于内,孩子体温就上去了。

这类孩子大多面黄、腹胀、吐泻、乳食不化、大便酸臭异常,这都是吃东西吃住了。《脉经》中就说:“小儿有宿食,尝暮发热.明日复止,此宿食热也。”

3.积食与肺炎

积食为什么会导致肺炎?这也是一套多米诺骨牌:积食伤脾→脾虚生痰→痰贮于肺→痰阻肺道→郁久化热、伤肺。你看那些得肺炎的孩子,大多身体都不是太好,这跟积食时间长有关。脾虚日久→土(脾)不生金(肺)→肺阴亏虚→阴虚内热→子盗母气→脾气更虚。

黄大夫为啥看小儿病那么神,他就明确跟家长们讲,脾虚生痰,郁热炼液为痰;而痰贯穿于小儿肺炎疾病全过程,是小儿得肺炎的重要因素。所以,门诊上很多得肺炎的小儿,把脾胃功能调好了,肺炎也跟着好了。

中医上有“杜痰”的说法,可以预防肺炎。为啥是这个“杜”呢?防微杜渐嘛,“杜”是杜绝的意思。

4.积食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门诊上还经常见到一些小孩子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一生病就输液,再生病再输液,反复输液,孩子身体越来越差。其实,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也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关。

上面说过,积食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到肺,但是“肺主皮毛”,所以有积食的时候小孩子体表一受寒,就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5.积食与咽炎

咽炎,中医上叫“喉痹”。咽喉是肺胃的门户,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这个门户上,小孩子就容易生喉痹。

所以,中医上给孩子治咽炎的时候,除了用解毒利咽的药以外,再给孩子用一些消积清热的,病就好得快。

6.积食与头痛

头疼本来是成人才经常犯的毛病,但是经常有些小孩子也嚷嚷头痛,这是为什么呢?病根儿还是在积食上,最常见的表现是前额疼。

中医最大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前额属脾胃,两侧属肝胆,头顶属心肺,后脑属肾。孩子前额疼,那就是脾胃出了问题。

7.积食与便秘

再说一个积食与便秘的多米诺骨牌。古代有个小儿方面的医书非常有名,叫《幼科发挥》,上面说:“太饱伤脾”。太饱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吃得太饱,也可以理解为腹胀、积食。

以,就会有:太饱伤脾→脾常不足→脾胃运化不及→积滞肠腑→积久化热→积热蕴结→肠道传导失常→大便秘结不通。

所以,有些家长一看孩子便秘了,给孩子吃点泻药吧!虽然当时有用,但过后更严重。因为它的病根儿不在那个位置。打个形象的比喻,您可以把积在肠道里的大便想象成船,肠道里的水少了,大便下不去,那就“增水行船”。多让孩子喝水,河(肠道)里的水多了,船自然就能起动了。

如果孩子便秘比较轻,多让孩子喝水,便秘就可以解决了。如果还是解决不了,那可以吃一点消积导滞的中药,孩子便秘也很快就减轻了。

更多更全的关于母婴安全,健康;幼儿教育,亲子等

不吃主食有什么危害 不吃主食能减肥吗

不吃主食不能健康减肥。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能量过剩,久之造成脂肪的堆积,而且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通常伴随味道香、口感好,容易进食过量,而且摄入高脂肪食物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让人体觉得快乐,所以减肥少吃富含高脂肪的食物,而不是主食品。

减肥不吃主食的危害大

主食摄入量不断下降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从1982年到2002年这二十年间,全国居民米、面等主食平均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1/5;农村情况稍好于城市。此后进行的多项小型调查,及国内粮食消费量数据也显示,国人的主食消费量处于持续下降中。

中国营养学会曾经在上海做过一个调查,被调查的社区居民有一半人每天主食摄入量在200克以内,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从事低强度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谷物摄入量应该在250—400克之间,折算成米饭应该是每天550—880克。三口之家一顿饭吃不完一个馒头,一个月消耗不了10公斤粮食的状况,让营养学家们连连摇头。对于常在饭桌上应酬的人群,主食摄入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记者在某酒楼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每一桌都是“先菜后饭”的进食模式,即便最后吃点主食,也就是小小一碗米饭,或是一桌人分食一盘炒饭。还有超过一半的人根本不吃主食,因为“吃肉吃菜就饱了”。

有些另类减肥法甚至鼓吹“主食多吃无益”,导致“主食有害”之风盛行一时。曾经风靡一时的阿特金斯减肥法,就强调“肥胖的元凶不是脂肪,而是碳水化合物!”还有所谓“专家”,鼓吹“米饭、面食是现代人饮食中的毒药”,“是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元凶”。

人们对主食有很多误解

让人们远离主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西方饮食文化的渗透外,人们对主食的诸多误解是主因。第一,认为主食“热量高”,吃多了会胖。这个观点在女性中已经深入人心。“这是一个大错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主任蔡东联解释说,1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热量,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分别产生4千卡的热量。“说主食热量高是没有道理的,现代人饮食中突出的问题,反而是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超标。”很多主食不但热量不高,还可以提供饱腹感,反而有利于减肥。吃2两米饭和嗑20克瓜子热量差不多,“有人吃一小碗饭都有负罪感,瓜子却一包一包的吃。”

第二,主食“没有营养”。吃瘦肉可以补铁、吃蔬菜可以补膳食纤维、吃水果可以补维C……大家的营养知识越来越多,可是对主食的营养认识仍是空缺。“其实,主食除了提供能量外,也会为人体带来很多营养。”玉米、荞麦、高粱米这些粗粮中都含有相当丰富的膳食纤维。麸皮更是“纤维冠军”,100克里面就有超过30克膳食纤维。此外,人体需要的B族维生素,很多也来源于主食。

第三,主食是许多慢性病的根源。有人说,大米、白面里面富含淀粉,也就是多糖,属于能量密集型的食品,这些能量被摄取后,只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从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其实,肥胖、糖尿病等都被称为代谢病,吃的比消耗的多就是代谢病的根源。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能量平衡的问题,往往多吃多动的人,比少吃少动和不吃不动的人更健康。

减肥不吃主食的危害大,反而爱得病

人们在丢掉主食的同时,可能并未意识到我们也丢掉了健康。如果人体热量供应不足,就会动用组织蛋白质及脂肪来解决,而组织蛋白质的分解消耗,会影响脏器功能;大量脂肪酸氧化,还会生成酮体,导致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美国营养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坏胆固醇会增高,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另一项美国研究也显示,如果一周不进食面包、面条、土豆等主食,大脑的记忆与认知能力就会受到损害。而中国传统医学更强调“五谷为养”,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带来疲劳、脱发等困扰。

不论出于健康还是保持体型考虑,人们都应该保证每天的主食摄入量。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吃的主食是否足够呢?一般要求,膳食中谷物等主食提供的能量占每天需要量的50%—60%。一个成年人一天需要约2000千卡的热量,其中来源于主食的不少于1000千卡,三餐的配比最好在4:3:3或4:4:2。比如说:早上吃两个中等大小的包子,加上一碗小米粥;中午可以吃一碗面条;晚上吃一小碗米饭另加一块红薯,这就是比较合理的搭配。但要注意,少吃油饼、油条等油炸主食,这些食物会吸收大量的油脂,热量远比蒸煮的米面高得多。

国人在吃主食上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吃得太精。数据显示,中国人吃的主食中,超过90%的米都是精米,超过80%的面是精面。这是被“抽筋扒皮”的主食,虽然看起来“光鲜”了,营养素却损失巨大。因此,李惠明推荐,应保证每天至少吃一种粗粮。如果不习惯粗粮的口感,可以在细粮里逐步加入,如烙饼时放点玉米碴,煮粥加一把燕麦,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产后吃主食减肥要注意四点

产后减肥是每个妈妈关心的问题,现在吃货准妈妈的福利来了,产后减肥吃主食的注意事项可要更加关心咯。产后肥胖似乎已经是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似乎是每一个新妈都要经历的过程!产后因为营养过剩,同时运动量减少,所以身体肥胖已是必然!产后减肥需要做一些中低强度运动之外就需要格外注意饮食问题了!产后怎么吃主食减肥效果更快呢?这就需要你在吃主食的时候记得掌握以下的四点了!

在米食里面加点豆。红豆、豌豆、黄豆等各种豆类不仅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还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大幅度提高饱腹感。由于豆子消化速度大大低于米饭和米粥,用大米和豆子1∶1地配合,可以使米饭和米粥的饱腹感明显上升。

在米饭里面加点胶。燕麦、大麦等主食含有胶状物质,它们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提高食物的黏度,延缓消化速度。如果在煮饭、煮粥时放部分燕麦,或直接加入海藻、皂角米等含胶质原料,都可以帮助米饭成为更“当饱”的减肥主食。

在米饭里面加点菜。蔬菜中的纤维素和植物多糖能增加米饭体积,其中的大量水分可以稀释热量,还能延缓胃排空,所以在米饭中不妨添一些蘑菇、笋丁、金针菇、海带、蕨菜等高纤维蔬菜同吃,既能丰富花样,又能提高饱腹感。

减肥不吃主食的危害大 伤大脑伤心脏

曾经,米饭、面条、馒头都是人们餐桌上顿顿不离的好主食,可是生活好了,这些最“朴实”的食物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因为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丰富的鸡鸭鱼肉,越来越多人觉得,主食只是用来填饱肚子的,吃不吃都可以。更有减肥者,把主食视为体重最大的敌人,认为长胖都是米面闹的。

主食摄入量不断下降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从1982年到2002年这二十年间,全国居民米、面等主食平均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1/5;农村情况稍好于城市。此后进行的多项小型调查,及国内粮食消费量数据也显示,国人的主食消费量处于持续下降中。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教授曾经在上海做过一个调查,被调查的社区居民有一半人每天主食摄入量在200克以内,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从事低强度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谷物摄入量应该在250—400克之间,折算成米饭应该是每天550—880克。三口之家一顿饭吃不完一个馒头,一个月消耗不了10公斤粮食的状况,让营养学家们连连摇头。对于常在饭桌上应酬的人群,主食摄入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记者在某酒楼进行调查发现,几乎每一桌都是“先菜后饭”的进食模式,即便最后吃点主食,也就是小小一碗米饭,或是一桌人分食一盘炒饭。还有超过一半的人根本不吃主食,因为“吃肉吃菜就饱了”。

有些另类减肥法甚至鼓吹“主食多吃无益”,导致“主食有害”之风盛行一时。曾经风靡一时的阿特金斯减肥法,就强调“肥胖的元凶不是脂肪,而是碳水化合物!”还有所谓“专家”,鼓吹“米饭、面食是现代人饮食中的毒药”,“是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元凶”。

人们对主食有很多误解

让人们远离主食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西方饮食文化的渗透外,人们对主食的诸多误解是主因。第一,认为主食“热量高”,吃多了会胖。这个观点在女性中已经深入人心。“这是一个大错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营养科主任蔡东联解释说,1克脂肪产生9千卡的热量,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分别产生4千卡的热量。“说主食热量高是没有道理的,现代人饮食中突出的问题,反而是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超标。”很多主食不但热量不高,还可以提供饱腹感,反而有利于减肥。吃2两米饭和嗑20克瓜子热量差不多,“有人吃一小碗饭都有负罪感,瓜子却一包一包的吃。”

第二,主食“没有营养”。吃瘦肉可以补铁、吃蔬菜可以补膳食纤维、吃水果可以补维C……大家的营养知识越来越多,可是对主食的营养认识仍是空缺。“其实,主食除了提供能量外,也会为人体带来很多营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教授李惠明说,玉米、荞麦、高粱米这些粗粮中都含有相当丰富的膳食纤维。麸皮更是“纤维冠军”,100克里面就有超过30克膳食纤维。此外,人体需要的B族维生素,很多也来源于主食。

第三,主食是许多慢性病的根源。有人说,大米、白面里面富含淀粉,也就是多糖,属于能量密集型的食品,这些能量被摄取后,只能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从而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其实,肥胖、糖尿病等都被称为代谢病,吃的比消耗的多就是代谢病的根源。”蔡东联解释,这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能量平衡的问题,往往多吃多动的人,比少吃少动和不吃不动的人更健康。

减肥不吃主食的危害大,反而爱得病

人们在丢掉主食的同时,可能并未意识到我们也丢掉了健康。如果人体热量供应不足,就会动用组织蛋白质及脂肪来解决,而组织蛋白质的分解消耗,会影响脏器功能;大量脂肪酸氧化,还会生成酮体,导致酮症,甚至酮症酸中毒。美国营养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坏胆固醇会增高,患心脏病的风险更大。另一项美国研究也显示,如果一周不进食面包、面条、土豆等主食,大脑的记忆与认知能力就会受到损害。而中国传统医学更强调“五谷为养”,主食摄入不足,容易导致气血亏虚、肾气不足,带来疲劳、脱发等困扰。

“不论出于健康还是保持体型考虑,人们都应该保证每天的主食摄入量。”北京体育大学科学研究中心运动营养研究室主任曹建民说。那么,如何知道自己吃的主食是否足够呢?“一般要求,膳食中谷物等主食提供的能量占每天需要量的50%—60%。”翟凤英说。一个成年人一天需要约2000千卡的热量,其中来源于主食的不少于1000千卡,三餐的配比最好在4:3:3或4:4:2。比如说:早上吃两个中等大小的包子,加上一碗小米粥;中午可以吃一碗面条;晚上吃一小碗米饭另加一块红薯,这就是比较合理的搭配。但要注意,少吃油饼、油条等油炸主食,这些食物会吸收大量的油脂,热量远比蒸煮的米面高得多。

“国人在吃主食上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吃得太精。”翟凤英说。数据显示,中国人吃的主食中,超过90%的米都是精米,超过80%的面是精面。这是被“抽筋扒皮”的主食,虽然看起来“光鲜”了,营养素却损失巨大。因此,李惠明推荐,应保证每天至少吃一种粗粮。“如果不习惯粗粮的口感,可以在细粮里逐步加入,如烙饼时放点玉米碴,煮粥加一把燕麦,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相关推荐

减肥也要主食

每天应多少主食 主食之所以被称为主食,是因为这是我们能量的主要来源。粮食和薯类(红薯、土豆、山药、芋头等)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塔基,塔基不稳,塔就会倒了。成年人每天应该半斤到八两的谷薯类,也就是一顿二两左右的主食。无论是正常人或是糖尿病病人,每日主食量不能少于150克(3两)。长期碳水化合物过少使体内血糖水平低,体力不强,精力不佳,影响大脑功能。长时间主食量不足,葡萄糖来源缺乏,身体就要动用脂肪和蛋白质来供能。脂肪分解过多,会生成大量酮体,引起酮症酸中毒。蛋白质分解,会导致肌肉营养不良。 那么,为

减肥主食

主食减肥留意事项 1、查询后再决议,看低碳水化合物减肥能否合适你 削减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并不合适每一小我。关于那些测验过低脂、低热量饮食掉败后,低碳水化合物减肥能够是一个可行的安康的办法,但记住并不是独一的办法。 2、拟定方案多读些有关这方面减肥的材料 良多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菜单可以含有良多安康的食物。肉类和脂肪也在这个安康食谱中。良多人就是由于对本人太苛刻了,只单某一类食物而危及了安康。 3、优质卵白质 无疑,农家豢养的牛、猪、鸡、鸭等的肉类供应的卵白质更优质,所以市情上卖得也会比拟贵。假如不克不及

亚健康症状的具体表现 很少主食

除此之外,还有很少主食,有些人为了减肥,就尽量少,或者不主食,其实这是错误的。少主食也是亚健康信号的一个。

减肥期间怎么饮食最健康合理

一、减肥期间不主食减肥吗?为什么? 答:不能。很多人认为主食就是米和面,所以我先说一下我对主食的定义。主食就是碳水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的都可以概括为主食:米饭、面、红薯、玉米、土豆、西瓜、全麦面包等。即使是减脂期,不主食危害有以下: 1、大幅度降低新陈代谢率 不主食的最大危害就是让你全天的新陈代谢率大幅下降。这种下降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你每天燃烧的卡路里也跟着大幅下降。减脂说白了就是每天消耗的卡路里大于摄入卡路里的过程。新陈代谢率大幅下降必然会阻碍你的减脂进程,同时给你的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主食真的可以减肥

如今很多人一说减肥,就回绝主食,总觉得主食热量很高,只肉,或许蔬菜、生果等,主食就一定会致使肥壮吗?若是只肉,或许只蔬菜和生果就能减肥成功吗? 答复这个疑问,无需多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只要从前史和地舆视点来想想就了解了。30年前,中国人是用大碗饭、大海碗装面条的,可是那时候大家都很瘦。如今饭碗越来越小,大家肚子上的肥肉却越来越多。 再看看世界范围中,欧美各国都是很少主食的,甚至有很多人早就失去了主食的概念,可是他们却很胖,比每天仔细主食的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等都要胖。所以,不需要什么专业知

减肥主食伤大脑伤心脏

主食摄入量不断下降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从1982年到2002年这二十年间,全国居民米、面等主食平均摄入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城市居民每天平均摄入量从459克下降到366克,减少了1/5;农村情况稍好于城市。此后进行的多项小型调查,及国内粮食消费量数据也显示,国人的主食消费量处于持续下降中。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教授曾经在上海做过一个调查,被调查的社区居民有一半人每天主食摄入量在200克以内,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从事低强度体力劳动的成年人,每天谷物摄入量应该在250

减肥主食减肥

误区1——单纯限制甜食和主食 曾经流行的“克里姆林宫的解密食谱”和30年前曾一度风靡西方的所谓“艾特金斯医生饮食法”,要点是将“严格限制糖类”作为减肥饮食的核心,避免甜的、裹面的、土豆做的菜,大幅度减少面包、米饭、高糖水果和果汁摄入,不在菜肴里放糖,但对于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却未加控制。 正本清源 体内能量要守衡 引起肥胖的原因固然异常复杂,但根本一条是体内能量“正平衡”,即进去的能量大于消耗掉的能量,使体内能量处于“过剩”的状态,并转变为脂肪储存在皮下和内脏,从而造成肥胖。 因此,减少能量摄入,并增加能

节食减肥危害

减肥方法曾一度是爱肉者最爱采用的减肥方法,觉得只肉可以增加饱腹感,更能够提高身体新陈代谢,但是此种饮食习惯却会给肾脏造成过度负担,也会使减肥者患上肾脏疾病,还会使血液中脂肪含量升高,也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提升,更会造成情绪低落,所以说减肥方法也并不可取。 经常饥饿,坚持素食的节食减肥方法最容易使减肥者发生缺铁性贫血,贫血了就会引起皮肤干燥萎缩,毛发易脱落,所以说减肥就要注意饮食结构,能够减肥的最好饮食结构则是碳水化合物为主,脂肪减少,蛋白质要充足,如果任何一种减少都会给身体机能造成影响,严重引

麦吉减肥法能在经期用吗

经期时最好不要使用麦吉减肥法,如果在使用麦吉减肥法特别是第一阶段时来月经,建议最好先停下来。麦吉减肥法第一阶段时,是杜绝主食,摄入糖分的。而正常的身体能量是通过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来供应。长达半个月的不主食,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会导致人精神不济,能量不均衡。 而这时的女性身体比来就是比较虚弱,各方面营养比较低,再不主食,没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提供能量,会容易发生情绪焦躁、月经紊乱的现象。

主食一个月能瘦多少 不主食减肥危害

主食减肥会降低热量的摄取,影响体脂比例。科学研究已证实,女孩的第1次月经(称为月经初潮)与体重或体内的脂肪含量有关。当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5%-10%时,会发生月经推迟。而体脂达到17%时才出现月经,体脂在22%时,才能维持正常规律的月经,低于15%时,由于雌激素不能正常释放可能发生闭经。 少女体脂低于17%,还会影响第二性征的发育,出现月经不调、闭经以及乳房发育不良。中年妇女过度减肥,也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出现月经紊乱或过早绝经,甚至早衰。 人体热量供应不足,就会动用组织蛋白质及脂肪来解决,而组织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