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惊厥的护理 体格检查

新生儿惊厥的护理 体格检查

小于胎龄儿及早产儿易发生低血糖,过期产儿发生缺氧性脑损伤者较多,巨大儿易引起头颅损伤。生后即有黄疽、皮疹及肝脾肿大者应考虑宫内病毒感染。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时常表现意识障碍、肌张力变化、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等,代谢异常者则无此类神经系统症状。

小儿惊厥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多数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双眼凝视、斜视或上翻,头后仰,面肌及四肢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可伴喉痉挛,呼吸暂停甚至青紫,惊厥后昏睡,少数抽搐时意识清醒如手足搐搦症。 如惊厥发作时间超过 30 分钟或两次发作间歇意识不能完全恢复,称惊厥持续状态,表示病情严重,会导致脑水肿,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

【护理措施】

① 预防窒息的护理:惊厥发作时就地抢救,松解患儿衣服领口,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将舌轻轻向外牵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口腔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按医嘱给止惊药物。

② 预防外伤的护理:频繁惊厥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儿应在手中或腋下放置纱布,防止皮肤摩擦受损,出牙的患者应用纱布包裹压舌板置于患儿上下磨牙之间,防止舌咬伤;床边设置床档,防止坠床,专人守护。

③ 高热的护理:应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④ 预防脑水肿的护理:保持安静,避免对患儿的一切刺激,按医嘱用抗惊厥药控制惊厥;惊厥较重或时间长者应按医嘱给予吸氧,观察其血压、呼吸、脉搏、意识及瞳孔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⑤ 健康教育:患儿发生惊厥时应告知家长,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教会家长惊厥发作时的急救方北京涉外护理学校收集整理,发作缓解时迅速将患儿送往医院查明原因,防止再发作。

新生儿惊厥护理注意事项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惊厥,首先要尽快用药控制惊厥,不然抽风时间长就可引起发热或使心、脑功能遭受影响,个别可因窒息死亡。而良好的护理则可以避免婴儿发生意外死亡。

新生儿惊厥护理注意事项:

1.正确放置患儿。将抽风婴儿放床上,侧卧可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解开领口,松开裤带。一定不要叫家人乱搬动婴儿,保持安静,要有专人守护在床边以防摔伤。

2.防舌咬伤。抽风时牙关紧闭,为防止婴儿舌咬伤,可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布垫,也可用压舌板外包纱布。牙紧闭时不要硬撬。

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抽时不会咳嗽,不会吞咽,所以一定侧卧位使嘴里痰或分泌物自行流出。如分泌物太多则须用导管吸出,以免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4.注意呼吸。一般不论面色是否有青紫皆应给氧气吸入,以保护脑组织,勿使发生缺氧脑病。

5.尽快找出引起惊厥的原因。

新生儿惊厥的护理 控制惊厥

在医嘱下使用必要的药物,对窒息和局部缺血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新生儿的系统保健措施

全国各地区妇幼保健及防疫部门,对新生儿期的保健内容,要求不尽一致,但大体上包括以下4项:

 (1)体格检查。由医务人员在新生儿出生时做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及有关出生缺陷的筛查;在出院前还要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向小儿家长说明有关注意的问题,如产后42天母婴须复查等。对有特殊疾患的小儿应转专科医院诊治。

 (2)喂养及护理指导。根据每个新生儿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具体指导喂养方式,大力宣传母乳喂养及护理重点。

 (3)预防接种。为预防有关传染病,在出生24小时后要及时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并认真登记,将卡介苗接种证及乙肝疫苗接种证交给小儿家长,并保存好留备以后门诊时查阅。

(4)新生儿家访。由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者按规定的时间到家里去访视产妇及新生儿,一般正常新生儿需家访3次。“初访”1出院3天内;“复访”也叫半月访,在生后10~14天;“满月访”在小儿生后27~29天。每次访视内容各有侧重,满月访要全面检查身体,结案后转入散居儿童系统管理。对高危儿要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访视次数,对体弱儿要重点保健,建立体弱儿专案管理。

新生儿惊厥的五种表现类型

1、强直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表现为全身的伸展和僵硬,伴呼吸暂停、双眼向上斜视,少数呈全身性强直发作。本型以早产儿多见。

2、肌阵挛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本型临床上少见,常提示弥漫性脑损害,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同时发生的急促的牵拉运动,脑电图常无特殊形态的异常。

3、微小发作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较其他类型常见,以头面部表现为主,无肢体强直或阵挛,发作时运动现象轻微,抽搐微弱而局限。

4、局灶性阵挛性惊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这种惊厥开始起于单侧肢体或一侧面部,并可扩展到同侧其他部位,一般无意识障碍,发作中可在中央沟附近查到一侧局限性高幅尖波,并可能扩展到同侧半球的邻近区域或对侧。轻微的局限性发作有时不能辨认。

5、多灶性(游走性)阵挛性惊厥是新生儿惊厥类型之一

这种惊厥是游走性的,无固定顺序,长时间的局灶性阵挛运动在其他部位开始前只限于一个肢体或同侧的上下肢。

小儿惊厥护理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惊厥,首先要尽快用药控制惊厥,不然抽风时间长就可引起发热或使心、脑功能遭受影响,个别可因窒息死亡。而良好的护理则可以避免婴儿发生意外死亡。

1.正确放置患儿。将抽风婴儿放床上,侧卧可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解开领口,松开裤带。一定不要叫家人乱搬动婴儿,保持安静,要有专人守护在床边以防摔伤。

2.防舌咬伤。抽风时牙关紧闭,为防止婴儿舌咬伤,可在上、下牙齿之间放一布垫,也可用压舌板外包纱布。牙紧闭时不要硬撬。

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抽时不会咳嗽,不会吞咽,所以一定侧卧位使嘴里痰或分泌物自行流出。如分泌物太多则须用导管吸出,以免堵住气管引起窒息。

4.注意呼吸。一般不论面色是否有青紫皆应给氧气吸入,以保护脑组织,勿使发生缺氧脑病。

5.尽快找出引起惊厥的原因。

新生儿惊厥的检查

1、体检

全面的体格检查是十分重要的,惊厥类型、头围大小、肌张力变化、黄疸程度、颅内压增高征等均有助于诊断。

2、辅助检查

(1)血糖、电解质测定 异常提示,相应的代谢异常如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等。

(2)色氨酸负荷试验 口服色氨酸液,新生儿尿中出现大量的黄嘌呤酸,可诊断为维生素B6缺乏病或依赖病。

(3)血液检查 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压积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脑脊液呈血性,镜检见红细胞提示有颅内出血的可能。

(4)外周血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加、C反应蛋白阳性、IgM含量增加,血沉加快等提示感染。

(5)脑脊液检查 对诊断颅内感染、颅内出血有帮助。

(6)颅骨X线检查 可见颅骨骨折、畸形、先天性感染的钙化点,头颅透照,可协助诊断硬脑膜下血肿及脑积水。

(7)脑电图(EEG)判定脑部病变的严重性及性质。新生儿EEG异常有以下特点:①双侧同步棘慢波少见,惊厥放电倾向局限于一侧脑半球,好发于枕部及中央区,有时两半球同时放 电。②阵发性放电可见于无临床惊厥者,有临床惊厥者EEG有时可正常,故EEG正常不能排除惊厥诊断。③围生期缺氧或产伤所致惊厥,生后1周内EEG诊断 价值最大,此后即使发生为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EEG也可变为正常。

(8)头部CT及颅脑超声波 对判定脑部病变的部位及性质有一定意义。

相关推荐

新生儿惊厥护理 加强监护

加强对新生儿体温、面色、意识、呼吸、肌张力、囟门、头围的健康,及时发现并处理惊厥先兆,仔细观察新生儿有没有双眼凝视、眨眼等动作,如果某一动作重复出现,应该考虑为惊厥发作,及时通知医师。

得了小儿惊厥容易引起哪些并发症

1.脑性瘫痪 脑性瘫痪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中枢神经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与脑性瘫痪发生有关的因素: ①生后5分钟Apagaf评分越低者脑性瘫痪的发生率越高,在生后5分钟以后仍需复苏的新生儿惊厥的患儿中,仅这一项便能预示可能发生中度或重度的脑性瘫痪。 ②新生儿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越长,后来发生脑性瘫痪的可能性越大。发作1天者其发生率为7%,3天以上者有46%发生脑性瘫痪。 ③新生儿惊厥发作的类型,强直型发作与后遗脑性瘫痪的关系更密切。 ④中度或严重异常的脑电图者发生脑性瘫痪的危险性大。 2.智力障碍

新生儿惊厥的症状 眼神的改变

新生儿惊厥时,大部分会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总之,新生儿惊厥时除肢体或肌肉抽动外,还会伴有神志、面色、肌张力等等的改变,爸妈只要仔细观察,不难识别。

小儿惊厥有哪些表现症状

(一)惊厥 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惊厥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低钙血症抽搐

新生儿惊厥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学不断充实。近年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已跃居病因的首位,而感染和代谢因素的比重较早年有所下降。引起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很多,根据发生率递减分9类,以前4类最常见。 1、围生期并发症HIE、颅内出血、脑损伤。 2、感染各种病原体所致脑膜炎、脑炎、脑脓肿、感染中毒性脑病、破伤风、高热。 3、代谢因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低血糖、碱中毒、维生素B6缺乏症、核黄疸、尿毒症。 4、脑缺氧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高血压、红

新生儿惊厥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惊厥症状 在突然受到外界刺激时,新生儿都会出现惊厥症状。惊厥症状虽然常见,但由于低血糖、低血镁、先天性代谢紊乱引起的惊厥症状更为复杂。常见症状有阵挛性肢体抽动、持续性眼偏斜、呼吸骤停。少数新生儿还会出现癫痫症状。 真性惊厥要与烦躁不当相区别,烦躁不安在特殊情况才产生阵挛,比如受惊吓时,而制止阵挛的方式是握住肢体,让其不乱动。惊厥是自发的,因惊厥产生的阵挛,就算用手握住其肢体,也会感到肢体仍在强烈地抖动。 新生儿惊厥治疗 了解新生儿惊厥症状有哪些后,患者要及早查找病因,并采取去因治疗法治疗。除了病因治

如何预防高热引起的新生儿惊厥

高热也是引起新生儿惊厥的一种常见因素,因而加强新生儿的高热处理对于预防新生儿惊厥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中将为您详解。 高热引起的新生儿惊厥的典型症状是先发热后惊厥,体温通常在38.5-40℃或更高,惊厥多在发热初体温上升时出现,伴随神志不清、口吐白沫、面色及口唇发紫,手脚阵发性抽动,持续时间为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有研究发现,服用淡盐水可预防宝宝高热惊厥复发。近些年研究显示,高热惊厥患儿容易发生低钠血症(血清钠低于130mm/l),发生率为56%-60%。其中高热惊厥1次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6%,惊厥≥1

新生儿惊厥病因

1、围生期并发症:HIE,颅内出血,脑损伤。 2、感染:各种病原体所致脑膜炎,脑炎,脑脓肿,感染中毒性脑病,破伤风,高热。 3、代谢因素:低血钙,低血镁,低血钠,高血钠,低血糖,碱中毒,维生素B6缺乏症,核黄疸,尿毒症。 4、脑缺氧: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捂热综合征。 5、颅脑异常:先天性脑发育不良,颅脑畸形,颅内肿瘤。 6、先天性酶缺陷:枫糖尿病,尿素循环障碍,高甘氨酸血症,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异戊酸血症,半乳糖血症,维生素B6依赖症。

小儿惊厥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与癫痫相鉴别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特征是突然和一过性症状,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可以是运动感觉神经或自主神经的伴有或不伴有意识或警觉程度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最好的鉴别方法就是脑电图检查,小儿惊厥的波段是正常的,而癫痫则是异常的波段。 2.与快速眼运动睡眠相相鉴别 快速眼运动睡眠相有眼部颤动、短暂呼吸暂停并有节奏咀动,面部呈现怪相、微笑、身体扭动等体征,但清醒后即消失。 3.与非惊厥性呼吸暂停相鉴别 该病发作于足

新生儿睡觉翻白眼正常吗

新生儿睡觉翻白眼是正常的。 因为此时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有时睡觉是有抽动一下、翻一下白眼这样那样的现象,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逐渐成熟,宝宝的这种情况就不会再出现,所以,妈妈们不用太过担心。 如果宝宝睡觉翻白眼出现的非常频繁,建议爸妈还是带着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因为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比如新生儿惊厥、新生儿癫痫、缺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