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的形态特征
荷叶的形态特征
以叶大、整洁、色绿者为佳。
荷叶的茎是绿的,上面布满了小刺儿,好像一把伞柄;如果把荷叶茎折断,茎上就有许多连着的丝。
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苏子叶形态特征
花秋季开放.紫红色,排成腋生、密花、偏侧的总状花序;苞片阔卵形或近圆形.长约4毫米,生有红褐色腺点,无毛;花萼钟形.直伸.长约3毫米,10脉,被长柔毛和腺点,萼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较小.下唇2裂.长于上唇;花冠长3~4毫米.冠管短,喉部近钟状,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特大;雄蕊4.几与花冠裂片等高。果萼明显增大.长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小坚果球形,径1.5毫米,褐色,有网纹。采收加工夏秋季开花前分次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叶片多皱缩卷曲,常破碎,完整的叶片呈卵圆形,长4~13厘米.宽2.5~9厘米或过之.顶端急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撕裂状锯齿.叶柄长2~7厘米.两面紫色至紫蓝色或上面紫绿色,疏被灰白色毛,下面可见多数凹陷的腺点。质脆易碎。气辛香,味微辛.以叶片大、色紫、不带枝梗、香气浓郁者为佳。性味和功用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常用量5~10克。
一叶兰的形态特征
根茎
一叶兰是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近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具节和鳞片。
叶
一叶兰的叶单生,彼此相距1~3厘米, 矩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近椭圆形,长22~46厘米,宽8~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多少皱波状,两面绿色,有时稍具黄白色斑点或条纹;叶柄明显,粗壮,长5~35厘米。
花
一叶兰的总花梗长0.5~2厘米;苞片3~4枚,其中2枚位于花的基部,宽卵形,长7~10毫米,宽约9毫米,淡绿色,有时有紫色细点;花被钟状,长12~18毫米,直径10~14毫米,外面带紫色或暗紫色,内面下部淡紫色或深紫色,上部6~8裂;花被筒长10~12毫米.裂片近三角形,向宽3.5~4毫米,先端钝,边缘和内侧的上部淡绿色,内面具条特别肥厚的肉质脊状隆起,中间的2条细而长,两侧的2条粗而短,中部高达1.5毫米,紫红色;
雄蕊6~8枚,生于花被筒近基部,低于柱头;花丝短,花药椭圆形,长约2毫米;雌蕊高约8毫米,子房几不膨大;花柱无关节;柱头盾状膨大,圆形,直径10~13毫米,紫红色,上面具3~4深裂,裂缝两边多少向上凸出,中心部分微凸,裂片先端微凹,边缘常向上反卷。
一叶兰的自然花期3—5月。
柳叶鱼形态特征
柳叶鱼是胡瓜鱼科,油胡瓜鱼属的鱼类。主要分布于北极洋、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之温寒带海域。
下颌明显突出于上颌。
柳叶鱼 侧线鳞170~220。背鳍软条10~14,臀鳍鳍条17~24。
柳叶鱼
脂鳍延长而成长方形,长度可达背鳍长之1/2。最大可达25公分,通常为15公分。雄鱼臀鳍稍呈弧形。体侧有二条稜状突带,一条由鳃孔至尾柄,另一条则是由胸鳍至腹鳍,并延长至臀鳍。体背侧暗褐色,腹面银白色。鳃盖上常散布一些黑色小斑点。
青花菜的形态
形
西兰花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普通的白花菜(甘蓝)基本相似,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1-2年生草本植物。长势强健,耐热性和抗寒性都较强。植株高大,根据不同品种叶片生长20片左右抽出花茎,顶端群生花蕾。紧密群集成花球状,形状为半球型,花蕾青绿色,故称青花菜。
叶
叶色蓝绿互生,逐渐转为深蓝绿,蜡脂层增厚。叶柄狭长,叶形有阔叶和长叶两种。根茎粗大表皮薄,中间髓腔含水量大、鲜嫩,根系发达。
筒叶花月的形态特征
筒叶花月因截面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角;经日晒叶片泛红后也称马蹄红。又名“吸财树”。植株呈多分枝状,茎圆柱形,表皮黄褐色或深绿色,叶互生,在枝顶密集呈簇状生长,肉质叶筒状,顶端呈斜的截面,截面大都呈椭圆形,略向内凸,叶色翠绿,有蜡状光泽,阳光充足时截面呈红色,非常漂亮。因叶形奇特,色彩宜人,是理想的室内小型观叶植物。
植株呈多分枝的灌木状,茎明显,圆形,表皮黄褐色或灰褐色。叶互生,在茎或分枝顶端密集成簇生长,肉质叶筒状,长4厘米至5厘米,粗0.6厘米至0.8厘米,顶端呈斜的截形,截面通常为椭圆形,叶色鲜绿,有光泽,冬季其截面的边缘呈红色,非常美丽。
瓜叶菊的形态特征
茎
瓜叶菊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70厘米,被密白色长柔毛。
叶
瓜叶菊叶具柄,叶片大,肾形至宽心形,有时上部叶三角状心形,长10-15厘米,宽10-20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不规则三角状浅裂或具钝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被密绒毛;叶脉掌状,在上面下凹,下面凸起,叶柄长4-10厘米,基部扩大,抱茎;上部叶较小,近无柄。
花
瓜叶菊为头状花序直径3-5厘米,多数,在茎端排列成宽伞房状;花序梗粗,长3-6厘米;总苞钟状,长5-10毫米,宽7-15毫米;总苞片1层,披针形,顶端渐尖。
小花紫红色,淡蓝色,粉红色或近白色;舌片开展,长椭圆形,长2.5-3.5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具3小齿;管状花黄色,长约6毫米。
瓜叶菊的颜色有紫色、紫白色、紫色,紫白色比较常见。
果
瓜叶菊的瘦果长圆形,长约1.5毫米,具棱,初时被毛,后变无毛。冠毛白色,长4-5毫米。
瓜叶菊的花果期3-7月。
形态特征
株高2-3米。叶片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渐尖而有一旋卷的小尖头,基部渐狭,边缘具短 柔毛,两面均无毛;叶柄长1-1.5厘米;叶舌长5-10毫米,外被毛。
花
圆锥花序呈总状花序式,下垂,长达30厘米,花序轴紫红色,被绒毛,分枝极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 (3)朵;小苞片椭圆形,长3-3.5厘米,白色,顶端粉红色,蕾期包裹住花,无毛;小花梗极短;花萼近钟形,长约2厘米,白色,顶粉红色,一侧开裂,顶端又齿裂;花冠管较花萼为短,裂片长圆形,长约3厘米,后方的1枚较大,乳白色,顶端粉红色,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2毫米,唇瓣匙状宽卵形,长4-6厘米,顶端皱波状,黄色而有紫红色纹彩;雄蕊长约2.5厘米;子房被金黄色粗毛;腺体长约2.5毫米。
果
蒴果卵圆形,直径约2厘米,被稀疏的粗毛,具显露的条纹,顶端常冠以宿萼,熟时朱红色;种子有棱角。花期:4-6月;果期:7-10月。
苏子叶的形态特征
花秋季开放.紫红色,排成腋生、密花、偏侧的总状花序;苞片阔卵形或近圆形.长约4毫米,生有红褐色腺点,无毛;花萼钟形.直伸.长约3毫米,10脉,被长柔毛和腺点,萼檐二唇形,上唇3裂,中裂较小.下唇2裂.长于上唇;花冠长3~4毫米.冠管短,喉部近钟状,冠檐近二唇形.上唇微缺.下唇3裂,中裂特大;雄蕊4.几与花冠裂片等高。果萼明显增大.长1.1厘米,平伸或下垂,基部一边肿胀;小坚果球形,径1.5毫米,褐色,有网纹。
采收加工夏秋季开花前分次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叶片多皱缩卷曲,常破碎,完整的叶片呈卵圆形,长4~13厘米.宽2.5~9厘米或过之.顶端急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撕裂状锯齿.叶柄长2~7厘米.两面紫色至紫蓝色或上面紫绿色,疏被灰白色毛,下面可见多数凹陷的腺点。质脆易碎。气辛香,味微辛.以叶片大、色紫、不带枝梗、香气浓郁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常用量5~10克。
荷包花的形态特征
荷包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园林上多作一年生栽培花卉,株高多30cm,全株 茎、枝、叶上有细小茸毛,叶片卵形对生。花形别致,花冠二唇状,上唇瓣直立较小, 下唇瓣膨大似蒲包状,中间形成空室,柱头着生在两个囊状物之间。
荷包花花色变化丰富,单色品种有黄、白、红等 深浅不同的花色,复色则在各底色上着生橙、粉、褐红等斑点。萌果,种子细小多粒。本种经培 育多分为三种类型:大花系蒲包花的花径3~4cm,花色丰富,多为有色斑的复色花;多花矮蒲 包花的花径2~3cm,植株低矮,耐寒;另有多花矮性大花蒲包花,其性状介于前两者之间,为常 见品种。除此外还有很多固定的杂交F1代。
茎
植株矮小,有盆花种和切花种,盆花种高约 20~30 公分,切花种高 60 公分以上;盆花种花比较大,切花种花比较小,各有特色。
叶
叶片大而多皱摺,长约 10~15 公分,对生,卵型,具绒毛,叶柄短。
花
花茎由丛生之叶片中抽出,花属于繖房花序,花形特殊,花朵有红、橙红、橙、黄,单色、斑点及复色...各种色彩;花冠唇形,分成上下二唇,上唇小而成帽盖状,下唇膨大而成囊袋状,花蕊位于上唇内部,下唇只是个空气囊,外型十分稀奇珍贵。
果实
蒴果,种子多而细小。
特性
荷包花是玄参科荷包花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因为是原生种的关系),植株矮小,有盆花种和切花种,盆花种高约 20~30 公分,切花种高 60 公分以上;盆花种花比较大,切花种花比较小,各有特色。叶片大而多皱摺,长约 10~15 公分,对生,卵型,具绒毛,叶柄短。
花茎由丛生之叶片中抽出,花属于繖房花序,花形特殊,花朵有红、橙红、橙、黄,单色、斑点及复色...各种色彩;花冠唇形,分成上下二唇,上唇小而成帽盖状,下唇膨大而成囊袋状,花蕊位于上唇内部,下唇只是个空气囊,外型十分稀奇珍贵。蒴果,种子多而细小。荷包花因花型囊状是像姑娘彩线绣织钱包,故被称为荷包花。
羊蹄叶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50-100厘米,上部分枝,具沟槽。基生叶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8-25厘米,宽3-10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心, 边缘微波状,下面沿叶脉具小突起;茎上部叶狭长圆形;叶柄长2-12厘米;托叶鞘膜质,易破裂。
花序圆锥状,花两性,多花轮生;花梗细长,中下部具关节;花被片6, 淡绿色,外花被片椭圆形,长1.5-2毫米,内花被片果时增大,宽心形,长4-5毫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网脉明显,边缘具不整齐的小齿,齿长0.3-0.5毫米,全部具小瘤,小瘤长卵形,长2-2.5毫米。瘦果宽卵形,具3锐棱,长约2.5毫米,两端尖,暗褐色,有光泽。花期5-6月,果期6-7月。
荷花竹的形态特征
荷花竹叶片翠绿,茎秆笔直,圆形似竹。叶卵形先端尖,叶柄基部抱茎。它是极耐阴植物,在弱光照的条件下,仍然生长良好,挺拔强壮。可以长期摆放在室内观叶,不需要特别养护,只要有足够的水分,就能旺盛生长。
荷花竹水培时,将竹茎秆切成20厘米以上的小段作为插穗插在水中,只要插穗的1/3能浸在水中就可生根成活。
荷花竹生长温度25—30度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8度。
荷花竹喜温暖湿润喜散光的植物,喜荫湿、排水良好砂壤土最为适宜,怕积水、最适生长温度为22—30℃。叶片发黄并慢慢脱落,可能是光照过强或浇水不足。
荷花竹粗生粗长,多栽培于园圃中,有野生,喜阴湿,茎叶肥厚,叶深绿色,主要作观赏植物,茎杆挺拔,叶色浓绿,冬夏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