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是乳腺浸润癌

什么是乳腺浸润癌

指癌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侵入间质的一种恶性肿瘤。浸润性乳腺癌绝大多数为腺癌,起源于乳腺实质上皮细胞,特别是乳腺末梢导管小叶单位。浸润性乳腺癌有许多形态学表型,并根据各自特有的预后或临床特征,明确分为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一些研究指出,高组织学分级的肿瘤对某些化疗方案的反应要比低组织学分级的肿瘤好。有时候会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发现癌组织侵犯周围神经,但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预后指导因素。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分别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6种,至今这几种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仍有效地运用于临床。乳腺癌的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制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合理有效的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也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1)手术治疗:对于较早期的乳腺癌来说,是一种根治的方法,对较晚期的乳腺癌则常作为一种姑息性的治疗手段。乳腺全切术,加上腋下清扫,保留胸肌,认为是乳腺癌第一期患者和一部分第二期患者的当代规范化治疗。 在此治疗中,若病人身体较虚弱,建议每日服用人参皂苷Rh2,每天服用4-8粒,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耐受力。

(2)放射治疗:是本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属于局部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应用于:①根治性放射治疗;②术前、术后辅助治疗;③姑息性放射治疗。以放疗为主,佐以范围较小的手术(如肿块切除),其初步效果令人鼓舞。

(3)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已成为乳腺癌病程各期的积极治疗措施。早期病例于根治术后给予辅助化疗,能提高治愈率;晚期病例化疗结合其它治疗,也有缓解病情和延长存活期的作用。乳腺癌对化疗比较敏感。对有阳性淋巴结体征的绝经妇女较适宜。

(4)内分泌治疗: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可达根治的目的,而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的生长和消退有控制作用。约有1/3 晚期乳腺癌患者,施行卵巢、肾上腺或垂体切除术可获得缓解或部分缓解。

(5)免疫治疗: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应用免疫学的方法来治疗乳腺癌。从理论上来看,免疫治疗最具有特异性,仅损害瘤细胞,不损害正常细胞,治疗效果为全身性,适用于治疗非局限的肿瘤。至今虽经多方尝试,但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6)综合治疗:现在对于肿瘤的治疗多数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理论上早诊断、早治疗,早中期手术、放化疗有少数的根治机会,结合中药人参皂苷RH2可以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手术、放化疗以后利用中药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复发和转移的作用,在治疗中,利用含量为16.2%的人参皂苷RH2(护命素)扶正固本、减少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姑息式临终关怀的有效途径。现在治疗肿瘤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可使两者优势互补,以达到提高综合疗效的目的。

浸润性乳腺癌存活率

化疗有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最好采用有效的传统中药保守治疗,有康复的可能。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你用传统中药虫草、猪苓、明党参、桑寄生、青阳参、香菇、红豆蔻、桑白皮、杜仲、降香、茯苓、白术、八月札、知母、片姜黄、制南星、山萸肉、木瓜、仙茅、制半夏、补骨脂、独活、石菖蒲、仙鹤草、大蓟、山奈、枸杞子、薏苡仁、地榆、白前、丹皮、射干、当归、土鳖虫、青黛、肉桂、苦参、金精粉、葫芦巴、白癣皮、赤芍、山豆根、远志、泽泻、金银花、乌术粉、制鳖甲、连翘、紫草、桃仁、三七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其功效能在短期内缩小肿块,控制转移、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临床治愈。这些药物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同时又不产生副作用,均在治癌抗癌的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不仅能直接杀死癌细胞,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的有效成份可立即激活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力,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使细胞生成信息传导系统恢复正常,最终达到战胜癌症的目的。

乳腺癌的致病原因有哪些

1、20岁是个坎,发病趋势上升

在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乳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非浸润性癌

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时称非浸润性癌。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基底膜。多发生于中小导管,较大导管少见,一般为多中心散在性分布。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多见于绝经前妇女,发病年龄较一般乳腺癌早5-10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充满无极性的癌细胞。小叶原位癌发展缓慢,预后良好。

3、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浸润性小叶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浸润性导管癌,导管癌明显浸润间质,但浸润部分不超过癌实质一半。若超过一半,则以浸润性癌的主要形态命名。硬癌,癌细胞排列成细条束或零散分布,很少形成腺样结构,纤维间质成分占三分之二以上,且致密。

4、浸润性特殊型癌

乳头状癌,发生于大乳管的上皮细胞,癌实质以有纤维脉管束或无纤维脉管束的乳头状结构为主者,可为非浸润性与浸润性乳头状癌。其浸润往往出现于乳头增生的基底部。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切面常有坏死和出血,镜下可见大片癌细胞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以癌周边部更明显,一般认为是机体对肿瘤产生的抵抗,久而久之形成乳腺癌。

了解引发乳腺结节疾病的原因

临床上习惯于将较小的肿物称为结节,结节可发生于任何部位。较小的乳腺肿物可称之为乳腺结节。乳腺结节也是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非肿瘤的疾病。乳腺结节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通常表现为月经前后乳房疼痛及乳房肿块,有时伴有乳头溢液。一般在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会迁延至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

内分泌失调:人体的内分泌跟乳腺是息息相关的,内分泌通过雌激素的分泌促进乳房生长发育,所以一旦内分泌失调、紊乱,便容易形成乳腺方面的疾病,因此也是乳腺结节产生的原因。

中医认为:从中医角度来看乳腺结节是由于情怀不畅,肝气不得正常疏泻而气滞血淤疾凝,冲任不调者,常有月经紊乱,面部色斑。因此,女性若经常情绪不稳定,心情不舒适,就容易导致乳腺结节。

现代医学认为:现代医学认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环境和遗传因素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现代女性工作过度劳累,性生活不和谐,生活环境的变迁等因素,就容易造成女性体内激素的失衡,导致乳腺结节疾病。

近年来,乳腺结节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多数女性患了乳腺结节后都不够重视,迟迟不就诊或只求缓解乳痛症状,而意识不到乳腺增生结节病的潜在危险--乳腺结节长期迁延不愈,可能会引发乳腺良性肿瘤或发生恶性病。乳腺结节临床上较常见的有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症等良性疾病,也有乳腺浸润性癌、髓样癌等恶性病变,所以应当及时查清楚导致结节的病因,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的4个发展阶段

乳腺癌的癌细胞在人体内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隐匿阶段,早期侵润癌、侵润癌阶段(进展期乳腺癌)及晚期乳腺癌。

一、隐匿阶段:又被称为癌症的前期阶段,时间约6~20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体的乳腺细胞经历了癌变、原位癌,这也是早期浸润癌的发展过程。

二、早期浸润癌:指的是癌细胞开始突破乳腺导管上皮的基膜。向间质浸润时期。它不同于原位癌,又不同于一般浸润癌。可见的乳腺间质中有散在的癌细胞巢,可分为早期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两大类。

三、浸润癌阶段(进展期乳腺癌):这阶段癌细胞向乳腺间质开始广泛浸润,癌组织和间质互相的混杂,形成多变的病理图像,淋巴结核血行转移的概率明显的增加了。这时期的肿瘤发展较快,肿瘤的直径从小于1厘米长至大于5厘米,又被称为进展期乳腺癌。

四、晚期乳腺癌:这个时期肿瘤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程度了,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癌症转移,不及时治疗癌细胞还会在广泛转移,主要是肺、肝、骨等处分别或多处有转移,严重的危及患者生命。

乳腺浸润癌的表现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乳腺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六个月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酒窝征”,即乳腺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一样。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即乳腺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样。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即所谓“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以致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

约1/3乳腺癌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怎么办

手术切除是浸润性导管癌的治疗常用方法之一,浸润性导管癌的手术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其原则是:

①浸润性导管癌巢及区域淋巴结应作整块切除。

②切除全部乳腺组织,同时广泛切除其表面覆盖的皮肤。

③切除胸大肌及胸小肌。

④腋窝淋巴结作彻底的扩清。由于切除范围广,病人机体恢复较困难,并且外观异常也非常显著,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仿根治术、肿块切除术等改良的手术方法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浸润性导管癌的治疗中来。仿根治术就是保留胸大肌但切除其筋膜的根治术,通过临床观察,许多学者认为仿根治术与根治术治疗效果可以相比。肿块切除术主要用于早期浸润不广的浸润性导管癌的治疗。

中药疗法

①海藻30g,海带30g,决明子30g,女贞子25g。水煎日服2次

②三根汤:藤梨根60g,野葡萄根30g,枸骨树根30g,云实30g,八角金盘3g,生南星3g。口服,每日1剂,煎2次分服。先将生南星煮1-2小时,再加其它药煎煮。本方报告服用2个月治愈乳腺癌1例。

偏方:

①麝香0.5克,生半夏3克,丁香3克,木香3克。共研细末,薄棉纱裹,塞对侧鼻孔里。

②鹿角尖100克。薛荔果100克,共研细末。每日10克,黄沙糖和陈醋送下。

③龟板数块炙黄研末,黑枣肉捣烂为丸,每日10克,白开水送下。

乳腺导管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放射化疗

对于浸润较广的浸润性导管癌的治疗,放疗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为手术创造可能。因此化学药物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治疗的一种必要的全身性辅助治疗,术前术后均应用较多。

2、手术治疗

切除全部乳腺组织,同时广泛切除其表面覆盖的皮肤,切除胸大肌及胸小肌。腋窝淋巴结作彻底的扩清。由于切除范围广,病人机体恢复较困难,并且外观异常也非常显着。

​乳腺导管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乳腺导管癌属于乳腺癌中的一种,乳腺导管癌症状主要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失调时,雌激素分泌过多而保护乳腺的孕酮减少,雌激素反复刺激乳腺小叶,致其过度增生变硬呈结节状而形成。乳腺导管癌的症状以乳腺疼痛为主要症状,一般是在月经来潮前加重,经后疼痛减轻或消失,大多数疼痛位于乳腺外上侧,也可呈双乳腺弥漫性胀痛。

乳腺导管癌的症状的常用治疗方法:

1、放射化疗:对于浸润较广的浸润性导管癌的治疗,放疗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癌肿,为手术创造可能。因此化学药物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治疗的一种必要的全身性辅助治疗,术前术后均应用较多。

2、手术治疗:切除全部乳腺组织,同时广泛切除其表面覆盖的皮肤,切除胸大肌及胸小肌。腋窝淋巴结作彻底的扩清。由于切除范围广,病人机体恢复较困难,并且外观异常也非常显着。

什么是浸润性乳腺癌

浸润性乳腺癌

是指癌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侵入间质的一类乳腺癌,可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乳腺癌的特点

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的浸润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70%左右。肿瘤界限不清、质硬,切面为灰色。显微镜下可见放射状小梁,切割有砂粒感。癌组织排列方式及癌细胞形态多样,常呈实性条索或团块状排列,无腺腔结构,因此也称实性癌。过去根据癌实质与间质的比例不同,会将实性癌分为单纯癌、硬癌和不典型髓样癌,现在统称为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少数可累及双侧乳腺。肿瘤界限不清,质韧,切面为灰白色。显微镜下的典型特征为单行癌细胞呈线状浸润于纤维间质中。癌细胞小,胞质较少,核大小较一致,核仁不明显,分裂象少见。

用药特点

如果经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T2≥4cm的ⅡB期或T3的ⅢA期,治疗可以选择改良根治术与一期重建相结合,使用蒽环类及紫杉醇类药物来新辅助化疗。

如果使用蒽环类药物或紫杉醇等药物无效或不能手术,可尝试使用无交叉耐药的用药方式,若有效可采用改良根治术,辅助化疗可用诺维本与表阿霉素等。

什么诱发乳腺癌

一、乳腺癌常见病因因素

★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初产年龄。

★乳腺的良性疾病。

★饮食因素及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

★ 内分泌因素及激素。

★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

二、西医对乳腺癌常见类型命名

★非浸润性癌、导道内癌、(小叶原位癌、早期浸润癌)、导道癌早期浸润、 小叶癌早期浸润)

★浸润性特殊型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道癌(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 大汗腺样癌)

★鳞状细胞癌(浸润性非特殊性癌、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导道癌)

★硬癌( 髓样癌、 纯癌癌、其它罕见癌) 。

相关推荐

宫颈癌分期 第一期

Ⅰ期癌灶局限在宫颈(包括累及宫体)ⅠA肉眼未见癌灶,仅在显微镜下可见浸润癌。间质浸润深度最深为5mm,宽度4cm。

如何早期诊断乳腺

乳腺X线(钼靶)检查目前最有效的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方法。X线的主要表现肿块结节影和微小钙化。乳腺普查中约一半未扪及肿块的乳腺由于微小钙化灶存在而检出。受乳腺致密性、或病灶与周围组织密度相近、或病灶紧靠胸壁、或病灶在胸壁边缘等因素影响,X线检查可存在漏诊情况。由于X线对人体有害,年轻妇女乳腺组织对放射线敏感,故对35岁以下女性,X线不作为常规普查手段。近来数字化立体定位乳腺X光机,不但提高了影像的质量,还能对可疑病变进行定位穿刺活检,更有利于发现早期病变。 超声检查也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特

引起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宫颈癌前病变多久变癌

如果已经形成宫颈上皮、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发展到浸润癌需要十到十五年的时间,但约百分之二十五的患者在五年内就可以发展为浸润癌,时间也不一样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可能十到十五年,但有些人在五年之内就会发展为浸润癌,所以应该要随着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程度逐渐加重来进行判断的,如果突破了上皮下基底浸润介质形成了宫颈管的浸润癌,那么她的发生率非常高的,时间也非常短的。

乳腺瘤的病理

其病因与内分泌失调、乳腺发育、遗传、慢性刺激、病毒、饮食、精神等因素有关。乳腺癌病理分为非浸润性和浸润性。非浸润性分为小叶原位癌与导管内癌两种。浸润性癌分为小叶浸润性癌、乳头状癌、髓样癌、高分化腺样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乳头派杰氏病等九种。 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常呈间歇性且局限于病变处,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至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

乳腺癌病理类型有哪些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有: (1)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2)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早期,预后较好。(早期浸润指癌的浸润成分小于10%) (3)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黏液腺癌

乳腺癌的病因

年龄(30%): 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非浸润性癌(30%): 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时称非浸润性癌。(1)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基底膜。多发生于中小导管,较大导管少见,一般为多中心散在性分布。(2)小叶原位癌:

乳腺怎么引起的

西医病因: 1.年龄在40~59岁为我国乳腺癌高发年龄组,约占全部患者的75%。 2.月经初潮小于12岁,闭经迟于55岁。 3.年龄超过40岁未婚、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大于35岁,产后未曾哺乳者。即乳腺癌发病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哺乳总时间与乳腺癌危险性呈负相关。 4.有乳腺癌家族史,其危险性正常人群的2~3倍。 5.一侧乳腺癌患者,对侧发病较正常人高. 6.患有慢性乳腺囊性增生病,伴乳头状瘤,且病理结构活跃者,可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7. 有多次X线胸部透视或胸片检查史者,或乳腺区域接受

乳腺癌免疫组化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Cerb-B2同时也Her-2基因表达过程中作用通道,若Cerb-B2检测为(-)或(+),则 Her-2基因为无扩增,Cerb-B2(++)则Her-2基因可疑阳性;Cerb-B2(3+)则Her-2基因为扩增状态。 P53基因 免疫组化中P53为野生型基因,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COX-2(cyclooxy

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怎样的

宫颈癌的始发部位多在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和宫颈管柱状上皮的交界处。在致癌因素的刺激下,宫颈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增生活跃、分化不良,逐渐形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从不典型增生可逐渐发展为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不典型增生为癌前期病变,可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平均约4年),既可以恢复正常,也可以发展为原位癌。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病变皆限于宫颈上皮之内,常称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以区别于浸润癌。从不典型增生发展到浸润癌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通常需8~10年,一旦形成浸润癌则生长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于2~5年内死

乳腺癌免疫组化为你介绍权威知识

一、C-erbB2癌基因 在正常乳腺组织中呈低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可增高,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表达率越高,预后可能也就越差。Cerb-B2同时也Her-2基因表达过程中作用通道,若Cerb-B2检测为(-)或(+),则Her-2基因为无扩增,Cerb-B2(++)则Her-2基因可疑阳性;Cerb-B2(3+)则Her-2基因为扩增状态。 二、P53基因 免疫组化中P53为野生型基因,p53突变率高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强、分化差、恶性度高、侵袭性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