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总是抓耳朵怎么办

宝宝总是抓耳朵怎么办

大部分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健全,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导致小儿至少会受到一次听觉器官疾病的侵扰,而中耳炎就是其一。由于预防和治疗不当,很多宝宝会反反复复地患上中耳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引起听力障碍,甚至造成语言发展迟缓和学习能力差。

要是宝宝出现拉、揪、拽自己的耳朵,或者耸肩摩擦耳朵的现象,同时伴有爱哭闹、食欲降低、耳朵中流出黄色或白色的液体、耳部有难闻的气味的症状,那么宝宝可能耳朵感染发炎了,此时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董玉礼解释说,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与小儿的耳部解剖、生理和病理密切相关。婴幼儿时期,不但中耳结构不健全,咽鼓管的发育也不完善,咽鼓管又短又直,管腔比较宽,咽鼓管的生理性狭窄处还没有形成,管道接近水平位,这样,咽鼓管的另一端即鼻咽部开口端就几乎与鼻底相平。由于咽鼓管的这一特点,婴儿一旦患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的细菌很容易沿着咽鼓管咽口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症。

幼儿耳疾家长要细观察,中耳炎不像感冒发烧,一下子就能看出来。有的宝宝还小,不会明确表示“耳朵疼”,家长便不容易察觉。如果宝贝有了以下这些表现,那么就可能患上中耳炎了。

发烧: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哭闹不止,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挠耳朵: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宝宝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摇头: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宝宝耳朵可能不舒服。

哭闹: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宝宝去看医生。

耳朵积水:当发现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发热降至正常,情况好转,就要注意了,可能急性中耳炎已经鼓膜穿孔了。

听力不好: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宝宝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宝宝去耳鼻喉科检查。

宝宝耳朵痒老是揉耳朵是什么原因 耳朵进细小异物

大多数宝宝都是很顽皮好动的,玩耍得出时候可能会把一些小物件塞进耳朵;在户外玩耍时,也可能会有小虫钻进耳朵。细小异物入耳都会让宝宝感到耳部不适,就会自己用小手去抓揉耳朵。

哪些坏习惯不利于宝宝健康

宝宝有些小习惯,拽头发,晃脑袋,摸小鸡鸡。。。。。。看上去是不太雅观,但也挺可爱;虽然让人很担心,但宝宝说“我就喜欢”。妈妈该怎么办?

这个小家伙,竟然又在摸自己的小鸡鸡!左摸右摸都快十分钟了,看来兴趣挺高的。我早就发现宝宝有这个习惯,一直没有阻止他,是觉得他这样也挺可爱的。可有时候也会想“孩子长大了不会也这样吧,孩子的这种习惯该不该帮他改正呢?

这个问题很多妈妈都会提到,专家解释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些小习惯,这些习惯会随着孩子生长的变化而变化,甚至消失,但又代表了这个孩子的特性。想要了解孩子的这些习惯,应该先了解它出现的原因。

不舒服的时候,我喜欢这样

抓摸生殖器

特征:宝宝经常会伸手触摸裆部或者在换尿布时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它是宝宝发育过程中常见的习惯,但会随着宝宝长大而消失,不用担心他长大也这样。

宝宝的理由:通常在宝宝生殖器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会这样做。比如屁屁上长湿疹、包皮里有污垢觉得痒痒了。还有一些宝宝是因小鸡鸡伸手就可以摸到,所以当想要抓摸物品时,他往往会摸小鸡鸡。时间长了兴趣不断加深,这种行为变成了很自然的无意识的动作。

妈妈该怎么办:妈妈首先要检查宝宝的生殖器是否有异样,比如湿疹、包皮里有污垢等。最好咨询医生如何处理。问题解决了,他自然不会抓摸生殖器了。

如果宝宝一切正常,但又有这个习惯,说明他现在很无聊,需要你的关爱和陪伴,多和他在一起聊天、玩耍,他会把这个习惯慢慢淡忘。另外,即使宝宝经常摸自己的生殖器,也不会对性器官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妈妈不用过于担心。

摇晃或磨蹭头部

特征:宝宝摇晃脑袋的样子各种各样,有的喜欢左右摇摆,有的喜欢上下晃动。还有些宝宝还喜欢用布料摩擦头部或者用毛巾擦抚面部。

宝宝的理由:宝宝毫无原因的晃动头部,可能是他喜欢摇头时会看到的不同景象,或者是头部摇摆时可以感触到不同的物体。但有些宝宝晃头、蹭头是有原因的,比如宝宝头上长了湿疹、痱子或因为清洗不够出现头垢,在他痒得难受的时候摇一摇,蹭一蹭能让他舒服很多。如果宝宝在被褥上磨蹭头部,则说明他想要睡觉了。

妈妈该怎么办:赶快查查宝宝头上、脸上是不是出现问题,如果是湿疹、痱子最好听听医生的建议,再做处理。每天给宝宝洗一次头,保持干燥和清洁,也可以预防这些问题。

如果宝宝只是单纯的喜欢用头部感觉和了解周围的事物,那就给他这个机会,这是在宝宝发育过程中会经常看到的,很正常。一旦他学会用手触摸,摇头、蹭头这些落后的认知手段自然就不需要了。宝宝晃头的时候要保证宝宝的安全,不要让他在坚硬的物体旁边晃头、蹭头。妈妈大可放心这种摇头的习惯一般不会对宝宝的大脑产生什么损害的,也不会出现头晕目眩。

搔耳朵

特征:可怜的小耳朵被宝宝胖乎乎的小手时而抓抓,时而拽拽,时而挠挠。宝宝还会用一个手指在耳洞边不停的转,像是掏耳朵。通常宝宝搔耳朵时都会露出一幅满足的表情。

宝宝的理由:大多数宝宝有这个习惯,原因很简单:痒痒。宝宝的耳朵后面很容易出现疹子,耳道里的耳垢也会时不时的让宝宝痒一把。所以抓抓、挠挠能让宝宝感到舒服。

妈妈该怎么办:既然能让宝宝感到舒服,那就不需要制止他,让他一次挠个够吧。耳朵的清洁很重要,平时清洗时用湿毛巾把耳廓、耳后轻轻擦干净,还要保持宝宝耳道干燥。不要擅自给宝宝掏耳朵,最好交给医生处理。如果宝宝耳朵发出很难闻的气味,还一边搔耳朵一边哭,就可能是耳朵感染,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情绪激动的时候,我喜欢这样

拽头发

特征:有些宝宝喜欢抓住自己的头发往下拔,弄得头发越来越少。宝宝的个性不同,拽头发的动作也不同,有抓拽的、有拉扯的、有揉摸的、还有边抓边挠的。

宝宝的理由:宝宝有这样的行为,通常是在告诉你“我不高兴,很郁闷”。比如在他困倦时,就喜欢通过拉扯头发来稳定情绪。对于婴儿期的宝宝,这种习惯很正常,可以帮助宝宝发泄不满情绪,有些淘气的宝宝甚至觉得拽扯头发玩时的感觉非常好,所以尤为热衷。

如果这种习惯发生在“幼儿期”,就不太正常了。它可能表示宝宝正在承受精神压力,甚至会演变成“拔发症”的怪癖。

妈妈该怎么办:对小宝宝来说,这种习惯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行为,随着宝宝长大会慢慢消失。所以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宝宝在拽头发后情绪能稳定下来,你完全可以随便他。

更不用怕宝宝把头发拽下来了,新头发很快会长出来的。但是为避免指甲划伤宝宝皮肤,要给他勤剪指甲。此外,要找到宝宝不高兴的原因,并及时满足他的需要,比如给他吃点东西或喝点水。他就不会再用抓头发来发泄了,也不用担心他会成为秃顶了。对大宝宝就需要耐心纠正,关键也是找到压力的来源,帮宝宝慢慢放松。

撞头

特征 :宝宝经常会用头撞向被褥、沙发、墙壁、地板,其中有些宝宝是因为高兴,而有些宝宝则相反,只有不高兴时才这样做。

宝宝的理由:对这种习惯的解释有很多,有些宝宝想通过撞头传达出某种信号或意愿。比如他做不出自己想要做到的事情,或者得不到想要得到的东西等等。还有些宝宝只是想要听听碰撞时发出的咣咣声或者体会疼痛的感觉。大一点的宝宝可能为了缓解压力,而采取这种行为。

妈妈该怎么办:这种习惯往往妈妈们十分担心“头撞坏了怎么办?”。比如在他习惯撞头的地方垫上一个软垫,再找些有趣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听不到咣咣声,感觉不到疼痛,宝宝自然会放弃这个行为,转向更有趣的玩具。或是在他开始撞头前就满足他的需要,不给他撞头的机会。

对大一点的宝宝来说,这个习惯往往是有意的,不要要求孩子做一些他能力之外的事,在他紧张、烦躁时,可以带他到户外散散心,或做一些他喜欢的游戏,帮他放松。还要明确的告诉他“爸爸妈妈都很爱你,你不用害怕,也不用紧张”。

没有原因,我就喜欢!

扔东西

特征:只要宝宝伸手能够到的东西,都会不假思索的扔到地上,尤其1岁左右,还被称为“扔东西时期”。

宝宝的理由:大多数宝宝只是想证明他可以自己拿到想要的东西,并按自己的意愿“处决”它。当他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时,妈妈脸上怪异的表情也是支持宝宝坚持这个习惯的动力。

妈妈该怎办:对这种习惯妈妈不用干涉,只是宝宝成长的一个必经的过程。最好把贵重的、对宝宝有危险的东西收好,保证宝宝的安全。比如热水杯、尖锐的物品等。对他的这种习惯也不要表现得很惊讶,平静的帮他捡起来就可以。过一段时间宝宝玩腻了自然会放弃这个习惯。

睡觉时头总朝同一个方向

特征:有这种习惯的宝宝睡觉时头总是朝向同一个方向。即使帮他调整头的朝向,还是会把头扭回来。

宝宝的理由:有研究显示这是因为宝宝还是胎儿时,在妈妈腹中头就总朝着一个方向。

妈妈该怎么办:不用担心宝宝的头形因此会变偏,宝宝耳朵被压得变形。因为耳朵会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而不断长好。如果还是担心的话,可以在宝宝睡觉时经常调换把光源的方向改变,或婴儿床的位置,还可以给宝宝使用“定型枕”。

咬牙发狠

特征:小拳头攥得紧紧的,一边咬着牙,一边狠狠地发出“嗯、嗯”的声音。一幅要和谁火拼的架势。

宝宝的理由:这个习惯通常出现在宝宝长牙的时候,一方面咬牙可以缓解他出牙时不舒服的感觉,另一方面他有意向你显示“看到我的牙了吗!”

妈妈该怎么办:先要保证别被他吓到,也不用担心宝宝这样做有什么不好。他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舒服,你应该为有这么个聪明的宝宝感到高兴,所以就让他展示展示自己吧。

也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牙胶,让他咬咬,但不要把手放在他嘴里,这样做很不卫生。而且很可能被宝宝咬到,如果让他感到咬着温暖的软软的手指很舒服,那下一步就是在你身上任何地方留下他可爱的牙印。

宝宝睡觉抓头的原因

这应该是宝宝睡觉的习性,每个宝宝睡觉习性都不一样,有的喜欢吮手指,有的喜欢捏妈妈的耳朵这样睡觉才安稳,睡觉后抓头应该是睡中大头活动的反应。如果怕宝宝抓伤头皮,不防给宝宝带那种棉质手套。

另外你要仔细观察看你的宝宝是不是耳朵有异常情况。比如耳朵红肿,外耳道流水或者流脓。脸上是不是长了小疙瘩。要是还找不出来原因你就带他上医院去检查吧。

您的宝宝可能因汗液刺激皮肤引起皮肤发痒,所以还要为宝宝经常洗头。洗发水建议选择保湿性能好的,减少皮肤的干痒。有时宝宝骚抓耳部,可能是耳道发痒,还应及时为宝宝清除耳道内的耵聍。

所以,要想找到宝宝睡觉抓头的原因,需要父母多花一点时间去观察,因为可能抓头是宝宝的一个正常喜欢,亦或是只是有点痒,但怕就怕在宝宝是出了什么状况而引起不适,才会去抓头。而且宝宝抓头,不单单是头的问题,或许是别的地方不舒服,所以要多加关注。

宝宝老是抓耳朵难道是中耳炎

当宝宝出现挠耳,哭吵不止时,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到宝宝是否患有急性中耳炎。一说到中耳炎,人们便会联想到耳朵流脓,因为容易被人发现,故能及时就诊。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患中耳炎的儿童并没有耳朵流脓的表现,正由于不易被发现,所以危害较大。

如果妈妈母乳喂养的姿势不当,使奶水流入宝宝耳朵,也会使宝宝耳朵感染化脓,引发中耳炎。妈妈可以用手按一下宝宝耳朵,如果他大哭并推开你按压的手,则可能是由于按压感染耳部导致过于疼痛,妈妈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不可擅自使用药物。

油耳朵

油耳朵多与遗传有关,耳朵内排除粘稠性的棕黄色物质,还未干燥就已经凝聚在耳内,甚至流出耳外,如果不及时清理,油耳屎多了,宝宝耳朵不舒服,就会习惯用手去挠耳朵。

耳屎,是外耳道软骨皮肤耵聍腺皮脂腺的分泌物,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及粘附灰尘等作用。因为耳屎的存在,部分宝宝偶有耳内发痒而出现挠耳的表现,年轻的妈妈们则爱为孩子掏耳朵,而且非要把它掏干净不可,殊不知,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容易掏伤宝宝的外耳道而诱发感染。所以如果宝宝挠耳不频繁,耳屎又不太多的话,是可以不必经常清理的。

长牙期

宝宝最早四个月的时候就开始长牙了,会出现挠耳朵的动作,伴随着流口水、甚至发烧现象。宝宝长牙期喜欢抓耳朵是正常现象,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出牙期的其他迹象还包括:流口水、咀嚼东西和容易发怒。有时,一个正在出牙的婴儿可能还会有轻微的发烧,但是根据美国儿科学会所说,这种情况下的发烧通常都不会超过101华氏度(约等于38.3摄氏度)。

耳部湿疹

宝宝产生耳部湿疹多因食物过敏引起,如牛奶、鱼类、虾类等,过敏体质的宝宝尤甚。表现为在宝宝耳廓前后及耳周皮肤出现很小的斑点或斑点状红疹,宝宝感到不舒服,就会出现挠耳朵的动作。

耳部湿疹是湿疹中的一种,好发于婴幼儿,对于急性期渗液较多的宝宝,可用炉甘石洗剂清洗,口服抗组胺药物,避免刺激,如热水烫洗,挠耳、接触过敏源等。

尽量减少接触肥皂、洗衣粉、洗涤精等刺激物。家长还需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

游泳性耳炎

对外耳的拉、拽、戳或瘙痒,都有可能是游泳性耳炎(也被称为外耳道炎症)的一种迹象。游泳性耳炎,是外耳道里层的一种感染。在淋雨或盆浴的过程中,耳道出现液体堆积时,或者耳道受到棉签的刺激时,就会引起这种感染。保护性皮肤层被逐渐损坏,就会产生适宜细菌生长的环境。游泳性耳炎的其他迹象还包括:发黄、潮湿、分泌臭味和红肿。

宝宝抓耳朵到底是病不是病

做一个合格的宝妈, 在宝宝抓耳朵的时候不应该只是阻拦他或者直接去看医生,盲目着急。先来一些小常识,照顾宝宝更加得心应手!

首先,先确定一下宝宝是否是因为过热引发耳内出现炎症,耳中没有分泌物并不代表没有炎症,等有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就说明炎症已经很严重啦!

这种情况,宝妈们就要用小手电筒对着宝宝的耳孔观察是否有耵聍栓(耳屎)或者湿疹,注意千万不要弄疼宝宝哦,否则他会反抗的更激烈!选择在温度较低的地方进食可以让宝宝更舒适!

上面说的是严重结果,宝妈们千万不要害怕!也许宝宝仅仅是油性耳,分泌耵聍(耳屎)较多而已,如果你不会专业的清理宝宝耳朵,还是带宝宝去医院清理一下吧!

其次,婴幼儿很容易患中耳炎。及时清理宝宝的泪水和喝的奶水,防止这些液体进入耳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宝宝中耳炎。如果宝宝在经常抓耳朵的同时会哭闹、发热、呕吐、腹泻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宝宝的病耽误不得!

向乐观的方向想一下,这是不是宝宝成长了的标志呢!有的宝宝会在长牙时期想要挠耳朵。一般来说,宝宝在六个月的时候会长出第一颗牙齿,2岁左右会长齐20颗乳牙,有的宝宝稍早一些会在四五个月打的时候开始长牙。当然,长牙会让宝宝想抓耳朵只适用在宝宝没有其他反常情况哦!

最后在生活中,要在宝宝洗澡的时候注意不要让宝宝的耳朵进水,如果进水了一定要及时清理。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贪玩”水而忽略健康。

宝宝抓耳朵是怎么回事 原因2:耳屎过多

宝宝表现:

在外耳道有黄褐色、粘稠油状物或干硬块。

人的外耳道皮肤具有耵聍腺,它能分泌一种黄色的黏稠的耵聍,能保护外耳道。耵聍干燥后呈现薄片状,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它可用以阻止外来物质的侵入。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耳道有自洁功能,但有些宝宝如果耳屎过多,刺激外耳道,便会引起宝宝抓耳朵。

处理方法:

假如宝宝耳朵分泌物很多,或流出液体分泌物,或分泌物有臭味,则需带宝宝去看医生。

宝宝总是揪耳朵怎么回事 原因5:耳屎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耳道有自洁功能,但有些宝宝可能因分泌物(耵聍)偏多而会自己抓耳朵。这种情况下不建议父母去给小宝宝掏耳朵,以免损伤了宝宝稚嫩的皮肤。家长可用软棉签清理耳道外部,或揉一揉耳廓帮助耵聍排出。假如宝宝耳朵分泌物很多,或流出液体分泌物,或分泌物有臭味,则需带宝宝去看医生。

宝宝出牙时都有哪些表现

流口水

出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就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爸爸妈妈如果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

轻微的咳嗽

出牙过程会分泌出较多的唾液,过多的唾液会使宝宝出现反胃或咳嗽的现象。只要不是感冒或过敏,就不必担心。

啃咬

宝宝出牙最大的特点,就是啃咬东西。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疼痛

疼痛和不舒服,是出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的原因,是因为牙床发炎,而发炎是柔软的牙床纤维对付逼近的牙齿唯一的办法,尤其是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最不舒服

易怒

当齿尖愈来愈逼近牙床顶端,发炎的情形愈严重,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和烦躁。

拒绝进食

长牙的宝宝在喂奶时,常变得浮躁不定。因为很想把个东西塞进嘴巴而显得急欲吸奶,而一旦开始吸奶又会因吸吮而使牙床疼痛,于是就拒绝进食。

不眠

宝宝不只是在白天长牙,晚上也一样在长。宝宝常会因牙不舒服而夜里睡不踏实甚至烦躁。这种情形多发生在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

牙床出血

有时候,长牙会造成牙床内出血,形成一个瘀青色的肉瘤。一般冷敷可以降低疼痛并加速内出血吸收消失。

拉耳朵、摩擦脸颊

出牙的宝宝,常常拉自己的耳朵,这是因为,牙床的疼痛可能沿着神经传到耳朵及颚部,尤其是长臼齿时,所以宝宝会出现抓耳朵或摸脸颊的举动。不过要注意的是,当宝宝耳朵受到感染时,也会有用力拉耳朵的现象。

宝宝耳屎多有什么坏处

宝宝耳屎多会影响宝宝的听力。当耳道塞满耳屎时,宝宝的听力会减弱。耳朵感染时或感染后,中耳里有积液也会造成听力损失。耳屎多也会导致耳朵疼痛。

有时候宝宝耳朵疼起来,可能会很难判断他到底是耳屎多,还是耳朵有感染。因为耳屎多时,宝宝也可能揉搓或抓扯自己的耳朵,还可能会用手指抠耳朵眼,这和耳朵感染的症状很相像。但是,宝宝耳屎多不会引起宝宝发烧和睡眠问题,而耳朵感染则会出现这些问题。如果耳屎过多,看看宝宝耳朵里面就能知道。有时,还能看见黄色或褐色分泌物。而耳部感染造成的分泌物是透明的、乳状脓水或带血。如果妈妈确实很担心,最好带宝宝去看儿科,请医生详细检查宝宝的耳屎。

宝宝总是抓耳朵可能是中耳炎

1、挠耳朵

如果宝宝不断地摸耳朵、抓挠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2、发烧

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药烧却持续不退时,就要考虑宝宝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尽早去耳鼻喉科检查。

3、摇头

当发现宝宝躁动不安、摇头,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哭闹

孩子突然变得烦躁,爱哭,而且夜里总是睡不好觉,这时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

5、耳朵积水

当发现有黄色分泌物流出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6、听力不好

鼓膜里有渗出液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你发现宝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几遍也不理睬,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检查。

宝宝耳朵进水怎么办?

宝宝耳朵进水时,细菌容易进入在耳道内,容易引发炎症。这种疾病的最明显症状是,耳垂发红、肿胀、触摸时有痛感,耳朵内侧疼痛。而在生活中,家长在洗澡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宝宝耳朵进水。那么,宝宝耳朵进水该怎么办呢?

宝宝耳朵进水该怎么办?

儿科专家张崇晓认为,宝宝耳朵进水,应先将宝宝侧躺着放于自己的大腿上,进水一侧的耳朵向下,用手掌紧压宝宝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续数次,将水“吸”出来;或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嘴唇,诱使其做张嘴动作,反复数次,以便活动颞下颌关节,促使水从外耳道流出。接着固定头部,用棉签伸进耳朵约1厘米旋转,将水拭干。

什么情况下应立刻就医?

如果孩子感到耳朵疼痛,但症状又不像是耳朵进水所致,就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确诊。如果确认是内耳感染,则必须接受口服抗菌素治疗。

相关推荐

宝宝为何会摇头晃脑呢

8个月大的男婴,最近时常在睡醒以后有点头的动作,就好像大人在同意别人意见时的那种上下点头的样子,但是比较用力的感觉。点头的动作持续时间并不久,有时不到一分钟,刚开始时不注意还不会发现。不一定每次睡醒都有,没有一定的出现时间,因此拖了约十多天才来看医生,宝宝没有其他发烧或感冒生病的样子,辅食吃的不太好,到现在还不会坐。 说明: 在诊间并没有当场看到宝宝出现点头的动作。在经过肌肉与神经发育的理学检查后,发现宝宝的发育有明显的迟缓现象,怀疑有脑部问题,因此安排了脑波的检查,最后诊断为婴儿点头性痉挛。 这种疾病大

宝宝摇头原是中耳炎在作祟

大部分宝宝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至少会受到一次听觉器官疾病的侵扰,而中耳炎就是其一。由于预防和治疗不当,很多宝宝会反反复复地患上中耳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引起听力障碍,甚至造成语言发展迟缓和学习能力差。 [讲述] 雨萝妈:爱耳朵得注意 宝宝最近总是耳朵,还用小手指往耳朵里钻,看耳朵里面好像还算干燥,但是用强光照,最里面好像有点湿耳屎。宝宝晚上一直睡不安宁,总会醒,上个月发了一次高烧40℃。去医院看了果真是中耳炎,唉,都不知道是怎么得的。 涓涓妈:晃头、感冒是先兆 宝宝现在9个月大,最近2个月,宝宝总是

宝宝耳朵是怎么回事 原因3:长牙导致

宝宝表现: 多伴有流口水、咀嚼东西和容易发怒。 宝宝在长牙的时候,也会拍打、拉扯自己的耳朵。这是因为宝宝错误的把牙龈肿胀的疼痛当成了耳朵疼痛。 宝宝乳牙萌出会刺激到牙龈神经和周围组织,让他们感到牙龈不舒服,并流出很多的口水。宝宝平躺时,这种感觉可以从牙龈传到耳部,因此,他们会不停地揉搓自己的耳朵。 处理方法: 如果宝宝耳朵是因长牙时的不舒服而引起的,就不必太过于担心,可以给宝宝一些干净的磨牙胶。

宝宝中耳炎症状 不会说话的宝宝中耳炎症状

1、宝宝耳朵、拽耳朵、蹭耳朵或揉耳朵的动作,并伴有哭闹、发热、拒绝吃奶等现象。 2、见到脓性黏液分泌物流出耳外。(中耳炎伴鼓膜穿孔可能出现) 3、摇头。 当父母发现宝宝躁动不安,不断摇头,就应想到他可能是耳朵不舒服,需尽早去医院检查。 4、听力不佳。 假如鼓膜里有渗出液就会导致人的听力下降。所以倘若你发现宝贝对你的召唤反应迟钝,叫他好几遍也不加理睬,那么就要赶快带他去耳鼻喉科做检查。 补充一点: 这里面要跟大家补充的一点是,很多婴儿都有揪耳朵、抠耳朵、拍头等习惯,家长会误以为是中耳炎所致,实际上这样的

新生儿耳朵进水怎么

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很多家长在给宝宝洗澡的时候,都是没有什么方法,这样对宝宝身体会有影响,洗澡水的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过低会造成宝宝有感冒情况,温度过高也会让宝宝皮肤受到影响,这点家长要知道的,那宝宝洗澡耳朵进水怎么呢? 宝宝洗澡耳朵进水怎么: 当父母在帮宝宝洗澡的时,将宝宝放面自己的大腿上,让进水的一侧耳朵向下,之后父母用自己的手掌紧压着宝宝的耳根,然后快速松开,连松进行做几次,这种方法是将水吸出来。 或者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将宝宝抱住床上,放他侧躺,父母用手指轻轻的按压

新生儿耳朵上有黑毛怎么回事 如何判断宝宝耳朵是否异常

1.大一点的宝宝会用言语表达时,会跟家长说耳朵闷,或者家长叫不应宝宝,需要多次叫喊才有回应,这时宝宝可能听力会有问题; 2.小一点的宝宝还不懂得表达,时不时揪耳朵、揉耳朵,也是听力会有问题的表现。家长通过平时细心地观察觉得孩子的听力有些异常时,最好马上去医院接受听力检查。 3.宝宝耳朵红肿疼痛,小孩子一定忍不住的去瘙痒,妈妈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用手,以防止细菌感染进行进一步的扩散。

6种原因让宝宝爱揪耳朵

1.长牙 宝宝在长牙的时候,随着乳牙的萌出,会刺激到牙龈神经和周围的组织而让他们感到牙龈不舒服,并流出很多的口水,当宝宝平躺时,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便可以从牙龈传到耳部,因此,他们会不停地揉搓自己的耳朵。如果这个时候宝宝耳朵是因长牙时的不舒服而引起的,也不必太过于担心,可以给宝宝一些干净的磨牙胶,来缓解他们萌牙时牙龈的不适感。 2.对身体的好奇 宝宝在发育过程中,会慢慢地对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到好奇,比如,他发现了自己的小手,就会盯着自己的小手看,同样,他发现了自己的耳朵时,也会用自己的小手去拉自己的小耳朵

婴儿游泳耳朵进水怎么

宝宝游泳时耳朵进水怎么? 当水流入宝宝耳朵,应立即将宝宝头部向入水一侧倾斜,用消毒棉球(棍)轻轻将水吸出,并擦干净,一般棉签只能擦到耳朵外周,做这些动作时要小心轻柔,以免捅伤鼓膜;如果洗澡过程中耳朵进水,大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排出;一旦内耳有积水,应立即去医院进行专门处理。 可以使用软棉棒,在头部把棉花撑呈蓬松状,轻轻插入耳朵旋转,但不要太深,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宝宝的头部不能动;如果几次擦干后仍有臭味,就要到医院给耳朵点药水。如果宝宝不能配合,请不要轻易给宝宝掏耳,否则会有鼓膜穿孔的危险。 怎样保护宝宝的耳

宝宝患外耳道炎该怎么

外耳炎 没事不要乱抠耳朵!您不经意的举动,可能是造成宝宝外耳炎的主要原因!专家认为,孩子为什么容易感染外耳炎,与您日常生活习惯有绝对的关系,因为孩子感染外耳炎,多半是清除耳垢不慎造成的。 抠抠抠外耳炎找上门 耳朵经常会感到瘙痒怎么呢?正常的人都会用棉签甚至就直接用手指直接就开始抠耳朵了这样做真的对吗? 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对小宝宝来说,更有严重的杀伤力,因为宝宝耳道的皮肤相当细嫩,若随手拿取异物往耳里抠,很容易使耳道皮肤破皮、受伤,若脏东西、污水或细菌在此时入侵耳朵,就会导致耳道发炎,即外耳炎的发生。

宝宝耳朵进水了什么表现 宝宝耳朵进水的表现

宝宝洗澡、洗头或游泳时,很容易污水进入耳道,宝宝会出现耳痒、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婴儿无法描述和表达不适,常会表现摇头晃脑,用手搔耳朵,哭闹,睡眠不安等。家长注意观察,最好每次洗澡后,就要用棉签将水轻轻的蘸出来,洗澡时,用拇指和无名指压住耳廓盖住宝宝的小耳朵,或者去买专用的耳套,避免耳道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