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切除胆囊后有什么影响 可能引起胆道损伤
胆结石切除胆囊后有什么影响 可能引起胆道损伤
胆道是由肝脏向十二指肠输送胆汁的通道,由于局部组织的粘连影响,胆结石切除胆囊非常容易引起胆道的损伤。
胆道损伤的主要症状是胆管发炎和胆管狭窄,发现后最好尽早修复,否则发展到后期会引发肝硬化和胆道癌症。
胆结石的危害
引发肝脏疾病:结石本身的危害胆结石在人体中是一颗定时炸弹。较大的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时,胆汁无法排泄,引起胆绞痛,肝脏分泌出来的肝胆汁又无法进入胆囊腔内。在胆总管的压力下,肝胆汁又回流至肝脏内或胰腺、胃肠内,这样就造成黄疸和胰腺炎的发生,继而引发肝脏疾病。
危害生命:结石长期刺激胆囊黏膜,引发胆囊炎,如不及时治疗,胆囊容易产生坏疽,引发胆囊癌或穿孔,一旦穿孔,胆汁流入腹腔内,势必造成肝脏、心脏、胃肠、肾脏等人体内脏的感染,最终导致肝硬化,心脏病、肾病、败血症等,直至危及生命。
切除胆囊:有的胆结石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而疏忽了治疗,当结石胀满大部分胆囊后,不得不切除,造成终身遗憾。
胆结石切除胆囊后有什么影响
容易发生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囊能够储存、浓缩胆汁,当人体进食时,会刺激胆囊提供消化食物所需的胆汁。胆结石切除胆囊后,人体进食时易发生胆汁不足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摄入脂肪时尤为明显,从而导致腹胀腹泻症状的发生。
所以胆结石切除胆囊后应当少吃多餐,并且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容易引发胆汁性胃炎胆结石患者切除胆囊后胆汁持续进入肠道而又缺乏食物和胃酸的中和,胆汁可在十二指肠内淤积而逆流入胃,使胃内PH值升高,细菌繁殖,而使胃粘膜充血、水肿、脆性增加,胃腺体萎缩及溃疡形成,胃酸分泌明显下降,胃壁细胞受损,胃部发生弥漫性炎症。
可能引起胆道损伤胆道是由肝脏向十二指肠输送胆汁的通道,由于局部组织的粘连影响,胆结石切除胆囊非常容易引起胆道的损伤。
胆道损伤的主要症状是胆管发炎和胆管狭窄,发现后最好尽早修复,否则发展到后期会引发肝硬化和胆道癌症。
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有什么
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1、胆心综合征:胆结石会使患者的神经比较兴奋,使得心脏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状动脉血量减少,从而诱发心绞痛,医学上把它称为胆心综合征。
2、急性胆囊炎:有时候结石会因为体位的转动或者吃了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造成胆囊收缩使得结石阻塞胆囊管,最终引起急性胆囊炎。经常出现的症状有胆绞痛、胆囊积脓,甚至坏死、穿孔、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休克而危及生命。
3、胆石性胰腺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的胰腺炎是因为胆结石引起的,而且这个比例一直在上升。胆石性胰腺炎往往是十分严重的出血或坏死性胰腺炎。
4、引发胆囊癌: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约70%-80%的胆囊癌伴有结石,并认为胆结石是胆囊癌的一种癌前病变。
5、阻塞性黄疸:胆结石有时可自行或药物治疗作用下进入胆总管,继发胆总管结石症,一旦结石嵌顿,即可出现胆绞痛,畏寒、发热,全身黄染,化脓性感染休克。
胆结石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1、胆结石手术以后患者是容易反复出现胆道感染的,到了后期就容易出现肝纤维化、肝萎缩,胆汁性肝硬变等,这些并发症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都是有影响的。
2、胆结石患者是需要切除胆囊的,这样胆汁中的胆汁酸就会在肝和肠之间加快运转,次级胆汁酸在肠道中生成增加,代谢产物有较强的致癌作用,因而大肠癌的发病率会增加,手术后,无法一次取净或取石有困难,有些患者在胆囊切除后,由于肝脏排出的胆汁成份发生异常,容易导致结石的再次形成。
3、反流性胃炎,患者胆囊切除后,胆道内胆汁的逆流现象增多,胆道感染的机会相对也增加,胆囊切除后,空腹时胆汁会连续进入肠道,没有食物和胃酸中和,胆汁在十二指肠蓄积,最后就会患上反流性胃炎。
保胆取石手术成熟吗
保胆取石,是对于胆结石这一胆道系统常见疾病的治疗,最初由于医学科技的滞后,多采用针灸治疗、按摩治疗和药物治疗等保守治疗方法;是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寻求和探讨安全有效、痛苦少、微创伤,且更利于患者接受的胆结石治疗方法。保胆取石的新概念,其主要意义是取净结石,维护了正常人体的平衡和生理功能。。胆结石治疗之初直到1867年,Bobbos医生在切除患者腹部肿瘤时,偶然将胆囊剖开取出结石,并取得良好效果,随之迅速开展,开启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先河。但该术式之后出现79.88%的结石“高复发率”,使其惨遭淘汰。直到1882年,langenbuch医生完成首例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手术治疗进入切胆时期。此术式虽不符合生理,但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的、最有效的治疗胆囊良性疾病有效方法。在苦无良策的情况下,世界各地外科医生不得已而沿用至今。到1987年,mouret医生虽首次在人体用腹腔镜方法成功切除胆囊,但却未根本改变百年开腹胆囊切除所产生的生理影响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所致的医源性胆道损伤成为21世纪胆道外科新的难题。
为何胆石容易复发
不少胆囊结石病人作了胆囊切除术后一年、数年后胆石复发了,又需要手术,当另一些人听说此事后,对这种手术失去了信心。这些胆石复发的病人有的是切除胆囊时胆管中已有结石,由于结石细小,未被发现;有的病人除胆囊内生长结石之外,胆管内也会生长结石,这和人的个体差异有关,此种结石呈淤泥状,细小沙石状,或多角块状,压之即碎,多见于我国南方、中原、越南、东南亚。那么,胆囊结石手术后为什么胆石容易复发呢?最常见的原因是:
(1)当胆囊内有细小结石时,由于手术挤压或胆囊收缩,这些细小结石可在术前或术中由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这些细小结石如存留在胆总管内,日久之后就可引起胆汁排出受阻,此时必然引起医学上称之为“阻塞性黄疸”的症状。因此,凡在胆囊切除时发现是细小结石必需切开胆总管,检查有无细小结石排入,如发现则应取出,以免胆囊切除术后结石复发。要发现有细小或泥沙状结石,手术中必需用胆道镜检查,否则多有遗留,尤其是附着在胆管壁上细小胆石。
(2)自然状态下胆囊内细小、多发结石经常经胆总管排入肠道。胆石不断排出,胆囊内结石不断产生。胆石排出过程中可以发生疼痛,可以不断损伤胆管与肠道之间的开口,而分泌胰液的胰管也位于此开口,因此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这一胆胰管与肠道的共同开口也可以发生狭窄。如此时仅切除胆囊,术后必然因此开口狭窄而反复发生急性胆管炎或胰腺炎。当发生这种情况时除切除胆囊外,还需在此开口作扩大引流术,即医学上称之为“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的手术,这样才能保证术后即使有细小胆石都能自然排出,胆汁和胰液畅流,不致引起胆囊术后又发急性胆管炎或急性胰腺炎。
(3)有些胆囊结石病人在术前就可能同时存在胆管内结石,称为肝胆管结石症,此种结石都为胆色素结石,即上述淤泥或易碎胆石。如仅仅切除胆囊,术后必然因肝内或胆总管结石不能排出诱发一系列症状,结石如能及时排出至肠道就不会发生症状。因此,这类病人理应用术中胆道镜检查清除肝内或胆总管结石,同时作内引流术,保证再生长的胆石和胆汁能畅流。当然这种内引流术很多,如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成型术等,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其中一种。而是否及时作这种引流术和选择哪一种引流术,对胆道手术的治疗效果都起决定性作用。
(4)胆囊切除手术的不规范也是引起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在切除胆囊的过程中胆囊管留的太长,术后必然发生“胆囊管残留过长综合征”,也就是胆囊术后复发疼痛症状的原因。
总而言之,胆囊切除手术的不规范,应该术中胆道镜探查胆管而不探查;淤泥状胆石不早期施行内引流术,胆胰共同通道有狭窄不解除或该做附加的内引流术而未做,是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的关键原因。
胆结石会引发胆囊炎吗
一般患有胆囊炎的患者都会患有胆结石,但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有胆结石.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等有可能导致胆管狭窄的原因有关.胆囊炎发现伴有胆结石实属常见,往往被建议手术摘除胆囊.可手术却不是理想的治疗方案.胆囊摘除手术并不复杂,但是没了胆囊对你来说却是一个隐患.胆囊并不象阑尾一样可有可无.胆囊摘除后,脂肪的消化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很多人由于腹泻等反应不敢吃生冷和有脂肪的食物,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另外,大多数胆囊炎患者会合并肝胆结石.切除胆囊后,肝内结石依然存在,会引起手术残端结石的复发.如果继发胆总管结石,还可引发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时要以温和养胃,理气止痛的药物为主,能修复受损的胆囊壁,使胆汁顺利排-出,机体-内环境恢复正常,不仅起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之功,还能溶解胆内结石,并将其排除体-内,消除疼痛的症状.
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胆结石病又称胆系结石病或胆石症,是胆道系统的常见病,是胆结石、胆管结石(又分肝内、肝外)的总称。胆道系统主要是为了行使运送、贮存、浓缩以及排泄胆汁的作用,因此倘若胆道系统本身构造或者胆汁成分有所变异,就会在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形成固体结晶的“胆结石”,甚至造成胆道阻塞,更进一步刺激胆道系统衍生癌症病变。
胆结石对人体的危害有以下几点:
1、急性胆囊炎:有时结石因体位的转动或进食油腻食物,引起胆囊收缩迫使结石阻塞胆囊管,引起急性胆囊炎。常出现胆绞痛,胆囊积脓,甚至坏死、穿孔、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休克而危及生命。
2、阻塞性黄疸:胆结石有时可自行或药物治疗作用下进入胆总管,继发胆总管结石症,一旦结石嵌顿,即可出现胆绞痛,畏寒、发热,全身黄染,化脓性感染休克。
3、胆石性胰腺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约40%胰腺炎由胆石症引起;希腊、意大利等国家,这个比例上升为75%;在中国,50%-80%的胰腺炎由胆石症引起。胆石性胰腺炎往往是十分严重的出血或坏死性胰腺炎。而许多胆结石合并胰腺炎的病例常常在切除胆囊后便极少复发。这就充分说明胆石病与胰腺炎的发病的确有关系。
4、胆心综合征:胆结石导致胆囊病变通过内脏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心脏冠状动脉痉挛,以致冠状动脉血量减少,从而发生心绞痛,称之为“胆-心综合征”。
5、引发胆囊癌: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约70%-80%的胆囊癌伴有结石,并认为胆结石是胆囊癌的一种癌前病变。有学者指出,有胆结石的病人罹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无结石者的6-15倍;结石的大小与胆囊癌的发生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有40%的胆囊癌患者结石大于3厘米,12%小于1厘米,且直径3厘米以上者发生胆囊癌的危险性要比1厘米以下的高10倍;结石时间长短也与发生胆囊癌相关,胆结石长期存在往往会引起胆囊萎缩、钙化,而钙化性胆囊或瓷样胆囊中约有20%-60%的患者发生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