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常用的食疗方法
盗汗常用的食疗方法
1.泥鳅汤
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天。有补气益阴之效。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著。
2.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适用于盗汗者饮用。
3.糯米煲猪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晒干捣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补中益气、剑阴止汗等功效。适用治疗盗汗、自汗。
4.红枣乌梅汤
取红枣15枚、乌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气敛阴、止汗之效。连服10天,对盗汗有疗效。
5.乌豆煲塘虱
每次用乌豆100克、塘虱鱼2条,去内脏及鳃,加水适量煲之,豆熟时加盐、油食用。有养血益阴、滋肾调中等功效。民间用于治疗盗汗、自汗,病后体虚、血虚头痛、耳鸣、疲倦乏办等症。
6.韭菜炒鲜虾
每次用韭菜150克、鲜虾250克去壳,加油急火共炒,熟后,加盐调味食用,每天1次。有补虚助阳,固泄等功效。可适用于治疗盗汗、阳萎、遗尿、遗精等疾患。
肺炎常用食疗方
百合杏仁粥 取百合20—30克,甜杏仁10—15克,粳米50~100克,白糖适量。百合洗净泡软,甜杏仁去皮,粳米洗净,三者一起加水煮成粥,熟后加白糖,早、晚食用。
杏仁猪肺粥 取杏仁10克,猪肺50克,粳米30~60克。杏仁去皮,捣为泥,猪肺加水煮成七分熟,捞出切碎,再将粳米、杏仁、猪肺加水同煮为粥,1日内分2次服用。
鸭梨冰糖粥 取鸭梨200~30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梨洗净,绞碎取汁,米洗净,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梨汁及冰糖,再煮片刻即可。
绿豆丝瓜花茶 取绿豆20~30克,鲜丝瓜花3--5朵。将洗净的绿豆放入锅内,加水煮烂后,捞去绿豆渣,放入丝瓜花,烧开,即可当茶饮。
五汁饮 将梨汁、荸荠汁、藕汁、甘蔗汁、鲜苇根汁各适量混匀,冷服,可以清热止渴,适用于高热者饮用。
竹叶粥 取竹叶1—3克,粳米30~60克,白砂糖20-30克。先将竹叶煎煮七八分钟.取汁后倒入另一锅内.然后放入已淘洗好的粳米煮粥.熟后加白砂糖搅匀即可食用。
枇杷叶粥 取鲜批杷叶30~60克(或干品10~20克),粳米30~60克,冰糖少许。将枇杷叶刷去背面绒毛,切细,煎煮取汁,去渣,以汁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入冰糖,温服,每日分2次。
夜间盗汗食疗
1、韭黄100g,猪腰1个,食油、盐、姜、味精等适量。将韭黄洗净切成小段,猪腰洗净切成薄片。将食油放入锅内,置明火上,油八成熟时,先放入猪腰,炒透后放 入韭黄、姜丝,韭黄熟后,加盐、味精调味后取出即成。可佐膳。 此方适应于肾虚腰痛、慢性腰肌劳损、肾虚遗精、盗汗、老人肾虚耳鸣等症,有补肾强腰的功效。
2、枸杞15g,雏母鸡1只,料酒、胡椒面、生姜、葱、味精、食盐适量。将雏母鸡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将葱切段、姜切片备用。将雏母鸡肉放入锅内,用沸水氽透,捞出放入凉水内冲洗干净,沥尽水份,再把枸杞袋入鸡腹内,然后放入盆内(腹部朝上)。把葱、生姜放入盆内,加入清汤、食盐、料酒、胡椒面,将盆盖好,再用湿棉纸封住盆口,在沸水武火上笼蒸2小时取出。将盆口棉纸揭去,拣去姜片、葱段不用,再放入味精,即可食用。 此方适应于男女肾虚腰痛、神经衰弱。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
3、金针菜50g,瘦猪肉150~200g,酱油、豆粉、盐、味精等适量。将金针菜、瘦肉洗净,一同放在砧板上,用刀剁成肉酱。加入酱油、盐、豆粉、味精等调味品,搅拌均匀,放入碟内摊平。将碟放入蒸锅内,隔水蒸熟。可佐膳。 此方适应于肾虚腰痛、盗汗、肾 虚耳鸣等症,有补血、养肾的功效。
4、冬虫夏草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凡肾虚者最宜用含氨基酸较多的福临门冬虫夏草4克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等共炖,连续服用一个月大部分肾虚盗汗、患者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2]
5、虾性温,味甘咸,入肾经,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凡因肾气虚弱、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脚软弱无力,或阳痿,或男子不育症患者,宜多食虾。《食物中药与便方》还曾介绍:“肾虚,阳痿,腰脚痿弱无力:小茴香30克,炒研末,生虾肉90~120克,捣和为丸,黄酒送服 ,每服3~6克,1日2次。”
6、 山药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如明·李时珍指出: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本草正》亦载:“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草经读》还说:“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凡上品之药,法宜久服,多则终身,少则数年,与五谷之养人相佐,以臻寿考。”所以,凡肾虚盗汗之人,宜常食之。
7、猪肾 性平,味咸。唐·孟诜 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老年人盗汗常用食疗方
导读: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那么要如何调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下老年人盗汗常用食疗方,一起来了解下吧!
老年人盗汗常用食疗方法
泥鳅汤
用泥鳅120克,热水洗去粘液,剖腹去除肠脏,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放入精盐少许调味,饮汤吃肉,每天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天。有补气益阴之效。适用于盗汗者食用,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盗汗,功效显著。
豆豉酒
取豆豉250克、米酒1公斤,先把豆豉炒香,放入米酒中浸泡3-5天后饮用,每次2汤匙,每天2次。有和血益气,解烦热等功效。适用于盗汗者饮用。
糯米煲猪肚
每次用糯米500克、猪肚1个,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水适量,共煲1小时,调味后吃见风使舵喝汤,再将糯米晒干捣碎,分10次煮粥食用,每天1次。有补中益气、剑阴止汗等功效。适用治疗盗汗、自汗。
红枣乌梅汤
取红枣15枚、乌梅10枚,水煎服,每天1次。有益气敛阴、止汗之效。连服10天,对盗汗有疗效。
治疗盗汗的食疗方法
盗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尤其是久患各种慢性病、体质虚弱之人更为多见。中医认为,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而采用食疗方法,不仅能防治且可益气滋阴而健身,下面就介绍几则家庭容易制作的药膳六则,供盗汗患者选用。
1、龙眼人参饮
取龙眼肉30克、人参6克、冰糖30克。先将龙眼肉洗净,人参切薄片,然后与冰糖共放碗内,加水适量,置蒸锅内蒸一小时左右,取出后待凉即可食用,一天内分2次吃完,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2、芪二蜜饮
黄芪30克,糯稻根30克,麻黄根15克,蜂蜜30克。将上述三味药同放锅内,加水3碗煎煮,煮至l碗时,捞去药渣,加入蜂蜜溶化后分2次饮用,每日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3、百合莲子饮
百合20克,莲子30克,冰糖30克。先将百合、莲子洗净,放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慢炖至百合、莲子烂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一次,连服数天,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4、参苓粥
取人参10克,白茯苓2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食盐、味精适量。先将人参、茯苓、生姜加适量水煎熬后,去汁取渣待用,然后将粳米淘洗干净,下入药汁内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时加入食盐、味精调匀,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一剂,适宜于气虚盗汗者。
5、黑豆浮麦汤
取黑豆50克、浮小麦30克、莲米15克、红枣10枚、冰糖30克。先将黑豆、浮小麦分别淘洗干净,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煮至黑豆熟透,去渣取汁,然后用上述药汁煮洗净的莲米和红枣,煮至莲米烂熟时放入冰糖溶化,起锅后即可食用。每天一剂,分2次吃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6、银耳红枣汤
取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二味药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料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锅食用,每剂分2次食完,适宜于阴虚盗汗者。
7、煅龙骨、煅牡蛎
用法
取3-5钱煎服,每天一次。
8、剁椒蚕豆炒鸡蛋
食材
6枚鸡蛋、新鲜蚕豆。
调料
葱、剁椒、盐。
做法
1、先将新鲜蚕豆稍微切小一点,鸡蛋搅拌均匀。
2、开火将锅烧热,将蚕豆、葱花都倒入鸡蛋液里,撒点盐。
3、锅中倒油烧到七成热,倒入调好味道的鸡蛋液,等鸡蛋液稍微成型开始搅碎翻炒。
4、最后加入剁椒,翻炒片刻即可。
玉竹和丹参可以治盗汗吗
有一定缓解作用。
盗汗是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而玉竹和丹参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其中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对于治疗人体盗汗具有一定缓解作用,与玉竹一起煎汤和,可以帮助治疗盗汗。
小贴士
盗汗常用的中药材有:女贞子、山药、五味子、麦冬、黄精、墨旱莲、浮小麦、枸杞子等。
盗汗的食疗方法
方1
黄芪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将黄芪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功效提示:黄芪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作用。
方2
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功效提示:生地黄味甘,性寒,滋阴凉血。乌鸡味甘、性平,补虚劳亏损,治消渴,恶心腹痛。此方具有滋阴止盗汗的作用。
10治疗盗汗的民间偏方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九卷记载“细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牙疼等功能。乃祛瘟解热之良药。”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盗汗属热症,用膏都石膏枕,以寒克热,可有效地控制盗汗症状,从而起到了“内病外治”的作用。
夜间盗汗的食疗
盗汗属“汗症”,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停止”为特征。根据盗汗病人的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下面,小编将主要的为大家一个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排除病理性疾病外,盗汗多为阴虚所致,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阴津耗伤十分严重,应正确治疗。
在食疗上多吃以下滋阴补益的食物。
鸭肉:鸭肉性平,味甘咸,能滋阴养胃,阴虚体质宜食。
枸杞:枸杞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之功,尤其对肝肾阴虚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或是肺阴虚的结核病盗汗等症有不错的效果。
银耳:银耳性平,味甘淡,有滋阴养胃、生津润燥的作用,尤其是对肺阴虚和胃阴虚者,最为适宜。
水果:如梨,梨有生津、润燥、清热的作用,对肺阴虚,或热病后阴伤者最宜。
中成药可酌情选用六味地黄丸、百合固金丸、麦味地黄丸等。
通过对于上述材料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于夜间盗汗的主要的一些原因有了一定的新的认识,那么在以后的生活当中,自己就可以依据上述的材料对于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有一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