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呛到气管有什么症状 注意事项

宝宝呛到气管有什么症状 注意事项

幼儿气管异物十分危险,严重者可导致幼儿窒息死亡,因此预防最为重要:

1、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把捡拾的东西放到嘴里,以免误吸入气管。

2、进食时不要让孩子哭笑、打闹、说话,以防食物呛入气管。

3、家有刚会走路的幼儿,大人一定注意不可随意将硬币、瓜子、花生米放在幼儿能够得着的地方。

4、喂奶、喂水的姿势要正确,切勿平躺,应抱起宝宝,倾斜45°为宜。哺喂的速度应放慢,奶嘴大小不宜过大,切勿在孩子过于饥饿、哭闹时喂奶,以防呛咳。

宝宝呛着怎么办

1.对于较小的孩子(3岁以内),救护人应马上把孩子倒立抱起来,一只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用手捏住孩子颧骨,让其脸朝下的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另一只手拍打其背上拍5-6次,并观察异物是否吐出。

2.如果异物未吐出,可以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采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3.对于较大的孩子,救护者要立刻站到孩子身后,进行腹部快速挤压,以排出异物。具体方式是用一个拳头大拇指的一侧顶住孩子肚脐以上、胸骨中间的位置,另一只手抓住拳头,用力往上挤压,直到异物被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注意:即便孩子通过剧烈咳嗽或者是家长急救将异物排出,还是需要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毫不夸张的说,孩子被呛住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家长应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孩子呛到。

宝宝呛到了应做好平时预防工作

1.不在孩子哭闹玩耍时喂食

在喂食方面不恰当导致孩子窒息死亡的案列是非常多的,很多都是因为孩子进食的时候大声哭闹,吃东西时跑动而造成的,因为随便一个绊倒或者一个趔趄就有可能导致食物进入气管。另外,在车上喂食也是要禁止的,车的颠簸也会让食物进入孩子气管。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在给孩子喂药的时候需要注意,孩子都不喜欢吃药,家长往往就会采取“硬灌”的方式,这个时候,孩子又哭又闹,很容易发生危险。更有些家长,强硬地捏住孩子的鼻子灌,孩子鼻腔的呼吸被阻断,这种方法危险系数更高,千万不能这么做。

2.尽量避免软性食物

从各大儿科医院的病例中发现,软性食物呛到气管里的危险更大。类似瓜子、糖果、药丸、蚕豆、花生米、樱桃、豌豆、龙眼、硬币、玩具零件之类的硬物,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还可能被咳出来,但像稀饭、泡泡糖、香蕉、葡萄、果冻、糯米团、汤圆、年糕等软性食物黏在气管里,却很难排出来。即使送到医院,处理起来也比硬性食物麻烦。

上述食物容易导致窒息,并不是说宝宝就一定不能吃。家长在喂养的时候,应根据宝宝的月龄,尽量把食物切成较小的丁状,并给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喂养环境。

奶瓶的奶嘴多久换一次 奶瓶破损也要及时更换

倘若宝宝在喝奶的时候,手中的奶嘴出现了破损产生的裂缝,也要及时更换,首先担心有未完全冲泡的奶粉糊,影响宝宝喝奶。然后担心未完全冲泡好的奶粉糊从裂缝中掉入宝宝的口中,有可能导致宝宝呛到甚至窒息。

新生儿吐奶呛到气管是什么症状

如果新生儿吸奶时不小心将奶呛到气管里面,由于身体产生保护性反射,新生儿就会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哭闹的表现。

呼吸困难的表现有:呛咳、呼吸急促、呼吸不畅等,如果不及时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好新生儿呛奶,可能会严重化,出现口唇、脸发紫,甚至窒息。

有的新生儿呛奶到气管里,会出现面红耳赤、憋气等症状。

注意宝宝呛奶时不要直立

宝宝在1岁前很容易发生呛奶,许多新爸妈在宝宝呛奶时,常常会心疼地赶紧抱起来靠在肩上。其实,这样是有危险的:宝宝呛奶时千万不要直立,否则会让奶往下走,进到气管或肺里。

宝宝呛奶时,正确的做法是:

1.体位引流。如果呛奶程度较轻(宝宝有咳嗽,但是没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将宝宝脸侧向一边,用空掌心拍宝宝的后背。如果宝宝呛奶的程度较重(有面色发紫的表现),应让其俯卧在大人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并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

2.清除口腔的异物,可用手指缠纱布(紧急情况可用手帕、湿纸巾等)伸入宝宝口腔,将其中的奶汁清除,避免吸气时再次将奶汁吸入气管。

3.观察宝宝的哭声和面色,如果宝宝没有哭声且面色发紫,提示其情况非常危险,在拨打120求救的时候,也要给宝宝做初步的心肺复苏。

为了避免宝宝呛奶,在喂奶过程中应该注意:

1.喂奶姿势要“三贴”:婴儿的嘴及下颌部紧贴妈妈乳房、妈妈与孩子胸贴胸、腹部紧贴腹部。

2.注意喂奶的速度和量,如果妈妈的奶水多,可用手指夹住

3.喝奶粉的宝宝要注意奶嘴孔的大小,以奶瓶倒立时奶滴出来为宜。

4.喂完奶后要给宝宝轻轻拍嗝,让其吃奶时咽下的空气排出。

最后,宝宝如果出现反复吸呛,要注意有无喉软骨发育不良、腭裂等先天性畸形,最好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

蓝莓需要剥皮吗 宝宝吃蓝莓的禁忌

宝宝一般6个月大的时候才会添加辅食,过早添加辅食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因此宝宝吃蓝莓也要等到6个月大之后。

宝宝吃蓝莓最好碾碎了用勺子喂,吃整颗蓝莓可能会呛到气管,引起危险。

宝宝的消化能力不强,一天吃5-10颗蓝莓就行了,不宜多吃,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腹泻。

宝宝几个月可以吃面条 宝宝吃什么样的面条好

给宝宝吃的面条最好是婴幼儿专用的,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这样宝宝才能更好的吸收和消化面条的营养,最好别吃成人吃的。

给宝宝煮面条的时候,要让面条充分吸水煮软一点,并且要截断成不超过1厘米长的小段,以免宝宝呛到。

宝宝呛到气管有什么症状 如何准确判断是否进入气管

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没有持续的呛咳出现,宝宝一会儿症状好转了,脸色红润、呼吸顺畅、精神、食欲良好,提示病情稳定了,没有进入气道。

气管异物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必须及时确诊,并尽早取出异物。及时入院,请医生进行必要的听诊,出现异常的呼吸音,如喘鸣音等即可判断,也可以摄片来帮助诊断。

宝宝口水多老呛咳怎么办 改变体位

婴儿的吞咽功能还没发育完全,口腔小且浅,口水分泌多时,往往来不及吞咽就流出;平躺着,口水多时可能呛到气管,所以家长最好让孩子右侧卧睡,让口水能自然顺着嘴角流出,避免呛到气管,引发咳嗽。

新生儿总呛奶怎么办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造成会厌失灵,而呛奶就是其主要表现。宝宝吐奶时,由于会厌活塞盖运动失灵,没有把气管口盖严,奶汁误入了气管,叫做“呛奶”,宝宝不能把呛入呼吸道的奶咯出,这便导致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缺氧,即称为“呛奶窒息”。呛奶窒息的宝宝可出现颜面青紫、全身抽动、呼吸不规则,吐出奶液或泡沫、鲜血、黑水等。宝宝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如抢救不及时极易造成猝死。

新生儿发生呛奶,如何急救

如果是轻微呛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将进入呼吸道的奶水逐渐排出。此时,家长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如果又摇又拍反而会影响其自身的调节。

如果呛奶比较严重,出现呕吐等症状,家长首先应迅速将宝宝的脸转向一边,防止吐出物反流进入咽喉及气管;接下来可以把手帕缠在手指上,伸入宝宝的口中,将吐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保持呼吸道通畅,最后用小棉棒清理一下鼻孔。如果宝宝出现憋气、脸色青紫的症状,则表明吐出物可能已经进入气管,此时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床上,用力拍打背部四五次,将奶水咳出。

此外,有一个小方法非常有用,那就是夹或用力捏一下宝宝的脚底板,使他因为疼痛而大哭起来,这样做有利于加大呼吸动作,促进氧气入肺,防止窒息。哪怕宝宝呛奶后看着很正常,也最好让他再用力哭一会儿,以观察吸气和吐气动作,一旦发现异常,就要马上送到医院检查处理。

宝宝呛到怎样判断有没有进气管 宝宝呛到气管有什么症状

宝宝若有异物进入气管,由于保护性反射,出现明显的呛咳,异物不排出体外,则会一直有刺激性的干咳、孩子烦躁哭闹、呼吸困难、出现面红耳赤,并有憋气、呼吸不畅等症状,异物还可能导致局部感染,发生炎症,发烧等情况。

辣椒呛到气管怎么办 地狱辣肺是辣椒呛到气管了吗

气管异物多见于儿童,但成年人也可能发生,但也有少数成年人由于饮食不注意,把辣椒呛到了气管形成了地狱辣肺这种疾病。

主要表现:高热、咳嗽、大量脓痰、胸痛。

相关推荐

新生儿奶咳嗽正常吗

吐奶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这与他的解剖生理是关系的,主要与新生儿胃容量小,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低,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胃呈水平位,神经调节功能差,以及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是关系的。 一般少量的吐奶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如果是宝宝吐奶,然后出现了奶,奶从鼻子里面流出来,或者是误吸气管,出现明显的不舒服,这时候就需要一个紧急的处理,避免因奶过量导致他的气管堵塞,从而出现窒息,如果是少量气管可能会引起吸入性肺炎。 一般小孩子吐奶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反复的奶,这时候就要警惕宝宝是不是生病了

母乳喂养常见的十个误区

穿工作服喂奶 医护、实验室工作的妈妈穿着工作服喂奶会给宝宝招来麻烦,因为工作服上往往粘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病毒、细菌和其它害物质。所以妈妈无论怎么忙,也要先脱下工作服(最好也脱掉外套)洗净双手后再喂奶不迟。 生气时喂奶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的实验显示,人在生气时体内可产生毒素,此种毒素可使水变成紫色,且沉淀。由此提示,妈妈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喂奶,以免宝宝吸入带“毒素“的奶汁而中毒,轻者生疮,重者生病。 运动 后喂奶 人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乳酸,乳酸潴留于血液中使乳汁变味,宝宝不爱吃。据测试,一般中等

新生儿奶分类

轻微奶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 轻微奶 婴儿,特别是新生婴儿很容易吐奶,而吐奶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咽喉部时,在吸气的瞬间误入气管,即奶。而婴儿的神经系统刚刚发育,一些反射还很薄弱,他们不能把入呼吸道的奶咳出。于是,常因奶液对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窒息。同时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若停止供氧5分钟,即可死亡,所以,奶很可能会发生婴儿猝死的悲剧。家长们如何把握分秒抢救自己奶的宝宝呢? 轻微的溢奶、吐奶,宝宝自己会

喝水气管和肺里了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提供的情况,新生儿用勺子喂水被气管,一般没必要进保温箱,除非体温低于36摄氏度或者呼吸窘迫综合征、口唇紫绀等。 指导意见: 因为支气管肺部被入水,由于气管纤毛会逐渐把水排出,所以不会大碍。如果已经进入保温箱,可以观察一两天,如果吃奶、精神和睡眠等都正常,没口唇发绀等情况,就可以抱出来了。希望能够帮助你。

婴儿奶咳嗽怎么办

奶是宝宝自我保护形式 实际上咳(奶)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但咳并不能保证将进入呼吸道的食物全部排除,残留的食物(奶汁)又可刺激呼吸道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加剧。所以,奶是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常见症状,又与支气管肺炎互为因果。 奶怎么办? 1:选择正确的哺乳防奶 所以哺乳时应注意哺乳姿势,母乳喂养时脚踩在小凳上,抱好宝宝,另一只手以拇指和食指轻轻夹着乳头喂哺,以防乳头堵住宝宝鼻孔或因奶汁太急引起婴儿咳,吐奶。人工喂养时不采用奶眼过大的奶头喂奶,及时调整婴儿吃奶的速度等均是预防奶的简便方法。 2:

出生婴儿奶怎么办

妈妈在喂奶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宝宝是否会出现奶的状况。引起宝宝奶的原因还是挺复杂的,不管怎么样,妈妈们要尽量不要让宝宝奶,因为奶严重的话,会威胁宝宝的健康。奶的原因是什么?出生婴儿奶怎么办? 婴儿奶的原因 婴儿奶是咽喉活塞——会厌失灵造成。会厌在食道与气道交汇处,会厌是这个交叉路口指挥食物和空气分流的一个特殊组织结构,好像一个带折叶的盖子,能灵活地掀开和盖住声门气管。当呼吸或说话时,会厌向上张开,使喉腔开放,气体自由出入;当咽东西时,会厌向下,盖住气管,使东西不至进入气管内只能进入食道。那

宝宝喝奶总是怎么办

婴儿时期的小宝宝吞咽能力还没很完善,所以吃奶的时候容易。 1、喂奶的姿势要正确。宝宝要躺舒服了:横躺在你怀里,整个身体对着你的身体,脸对着你的乳房。注意宝宝不应该扭转头和脖子来找奶头,他的头应该枕在你的前臂或者肘窝里,你的前臂托住他的背,你的手托住他的屁股或者腿。 2、喂奶的时候,你可以用食指跟中指夹着奶头,让奶水流的慢一点。 3、最好不要躺着给宝宝喂奶。产后很多妈妈因为带小孩,睡眠总是不足,所以很多妈妈会躺着让宝宝饿了就自己吃,其实这样很容易造成宝宝奶的。 4、不要让宝宝很饿的时候才给喂奶,因为

怎么给吐奶的宝宝做紧急处理

生理性吐奶本身并不是非常紧急的现象,但是在吐奶时,奶水很可能被误吸入气管,引起宝宝奶,这就要引起重视了。气管堵塞会造成宝宝缺氧,甚至危及生命,当宝宝发生剧烈的呕吐和奶状况时,妈妈们要及时处理。 1.将宝宝侧向一边,防止呕吐物回流。 一定要帮宝宝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奶汁,防止宝宝再次呼吸时吸入这些污秽物。妈妈们可以随身携带小手帕、小毛巾、棉签等清洁物品,做备无患。 2.拍打宝宝的背部。 吐奶时,妈妈们要注意观察宝宝的脸色,如果出现脸色发紫或者是憋气的症状,极可能是呕吐物已经气管,此时一定要马

顺利喂宝宝吃药的5大诀窍

1、姿势 喂药时,将宝宝抱在膝盖上,支撑住头部,身体呈450半躺姿势。 2、少量多次原则 每次哺喂时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以防或反胃。 3、注意喂药方式 将药物滴在口腔的后方或边缘;若是食用药匙,则应压住下齿,让药液顺着颊黏膜流入口中,闭嘴数分钟,等宝宝咽下。 4、避免错误喂药法在喂药时,不可太深入宝宝的口腔,以免造成反胃;也不要将药倒在舌面上,因为宝宝会马上把它吐出来。 5、防止 如果在喂药时,宝宝了,就要立刻停止喂药,抱起宝宝轻拍背部。宝宝服用药物的效用以30分钟为准,如果在30分钟以内大量

宝宝母乳容易被宝宝母乳奶了怎么办

1、若宝宝是轻微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将进入呼吸道的奶水逐渐排出,此时,家长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如果又摇又拍反而会影响其自身的调节。 2、宝宝奶最佳抢救时间仅4分钟,嘴唇或面部青紫、呼吸困难、心跳骤停,这些都是宝宝奶后容易出现的症状,发生奶后,应将宝宝身体平躺并侧卧,用手拍其背,手掌微窝,拍在宝宝背部要成空心巴掌,引起宝宝身体的震动,从而使其吐出入的液体。 3、若宝宝吃奶之初因咽奶过急发生奶窒息,应将其俯卧在抢救者腿上,上身前倾45-60度,利于气管内的奶引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