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烧抽搐要怎么办才好
幼儿发烧抽搐要怎么办才好
家长镇定给宝宝降温
高热惊厥在儿童中十分常见,患病率为5%-10%。家长最好能掌握一些处理高温惊厥的基本常识。罗有同认为,家长如果能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因为高温惊厥而造成的并发症发生。
1、发生抽筋时,一定要保持镇定,避免摇晃小孩,或使劲搓揉小孩的手脚,更不要对其大呼小叫。
2、将小孩的头往后仰并偏向一侧,用冷毛巾湿敷头部或头枕冰袋。松开衣领,用湿毛巾擦浴小儿颈部、腋窝等地方给其物理降温。
3、用干净的纱布缠在筷子,放在小儿的上下牙齿中间,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咬伤舌头及避免口腔唾液及呕吐物返流入气管内,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4、约3分钟左右宝宝抽搐就会停止,之后多给小孩饮水,以防止出汗过多引起虚脱。
专家提醒,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家长最好不要自行让孩子服用退热药,因为这可能耽误或加重病情,给治疗带来麻烦,建议孩子发烧的时候(38℃以下),家长最好能先使用较为安全可行的物理降温,如冷毛巾敷额头、擦拭颈部、松开衣服等。
Tips
立刻带孩子就医的状况
由于个人体质、饮食习惯以及生活环境不一样,少数高热惊厥是孩子病情危重或复杂的表现,需立即到医院检查就诊。
1、38℃以下出现抽搐情况时;
2、抽搐持续时间在5分钟以上时;
3、抽搐的同时又伴有反复呕吐时;
4、24小时内再次出现惊厥,并在两次以上时;
5、不是全身抽动而是身体某个部位抽动时;
6、6个月以内的婴儿和6岁以上儿童发生抽搐时。
小儿发烧抽搐真的会是癫痫病吗
小儿发烧抽搐真的会是癫痫病吗?小儿发烧在孩子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当孩子发烧的时候如果没有及时的降温或者是进行处理,孩子就有可能导致抽搐,引起高热惊厥,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发烧,要及时的采取降温处理,发烧抽搐很大的可能是癫痫病的症状,所以也要到医院进行检查,那么,小儿发烧抽搐真的会是癫痫病吗?看看专家的分析。
小儿发烧是小儿癫痫病的症状,主要是因为发高烧而引起的抽搐,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神经细胞不正常放电,体温突然间迅速升高导致小儿抽搐的现象。
由于小孩的身体各方面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很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还会感染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在小儿发烧抽搐的时候,更会对孩子的身体以及大脑造成严重的创伤。
在小儿发烧抽搐期间,孩子可能会失去知觉,而肌肉也会变得僵硬,发烧性癫痫症并不意味着儿童具有其他形式的癫痫症疾病,只要及时的治疗,可以将危害降到最低。
小儿发烧抽搐真的会是癫痫病吗?通过上面详细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小儿发烧抽出的情况已经了解了,小儿发烧抽搐的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演变成癫痫病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所以家长要重视,如果大家对此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在线咨询专家,和专家一对一的交流,也希望孩子能够健健康康的成长。
小儿发烧抽搐
基本症状肯定有发热,且体温上升迅速,可高达39.0℃以上。大多数情况下,发热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很多时候是妈妈们刚发现宝宝发热,还没来得及测量体温,宝宝就抽筋了,主要表现为:双眼凝视并向上翻,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口唇及周围发紫,四肢强直有节律地抽动,持续数秒或10分钟后缓解,疲倦入睡。宝宝醒来后妈妈发现他活泼如常,能笑、能跑、能吃、能玩,不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在整个发热病程中,大多数孩子只发作1次。
上述的是简单型热性惊厥。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宝宝,在一次发热病程中,会反复多次地出现抽搐,每次抽搐时间大于15分钟,这时候就不能单纯考虑为热性惊厥,应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来排除其他问题引起的抽搐。比如颅内感染、癫痫或复杂型热性惊厥等。
宝宝发烧抽搐症状
小儿发烧抽搐主要表现于高烧(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分钟,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小儿发烧抽搐的症状,最好先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确保不会碰到任何尖锐、锋利或坚硬的物体。此外要进行物理降温,可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以帮助降低体温。若抽搐不止,应立刻上医院就诊。
小儿发烧抽搐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这主要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一般来说,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高温惊厥。抽搐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临床上将小儿发烧抽搐(高热惊厥)分为简单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
小儿发烧抽搐症状
小儿发烧抽搐主要表现于高烧(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分钟,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小儿发烧抽搐的症状,最好先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确保不会碰到任何尖锐、锋利或坚硬的物体。此外要进行物理降温,可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以帮助降低体温。若抽搐不止,应立刻上医院就诊。
小孩发烧抽搐怎么办 及时就医
小孩发烧抽搐要及时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尤其是一次高热抽搐超过15分钟,更应送医院吸氧和治疗,以防止或减少脑细胞的损伤。一般抽搐1周以后可做脑电图检查,如脑电图不正常,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控制,防止再发生高热抽搐。
什么是发烧抽搐
发烧抽搐是婴幼儿事情常见急症之一。
发烧抽搐的专业医学名称为高热惊厥。高热惊厥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导致一旦受到体热刺激,身体兴奋刺激神经系统而引起抽搐。一般而言,发烧抽搐常发生在半岁到4岁的婴幼儿身上,特别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高温惊厥。抽搐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高热抽搐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急症之一,突发性的全身抽搐或局限肌群强硬抽搐是其明显特征,并且发病孩童多数伴神志不清的症状。小儿惊厥发病率为成人的10倍,尤以婴幼儿多见。高烧惊厥复发。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第二次惊厥的机率逐年降低。6周岁以上的儿童发生高烧惊厥的机率就很小了。
小儿发烧抽搐原因
小儿发烧抽搐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这主要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一般来说,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高温惊厥。抽搐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临床上将小儿发烧抽搐(高热惊厥)分为简单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其中简单型高热惊厥多见于出生后6个月至3岁体质较好的孩子,抽搐发作为全身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一日内仅发作一次,抽搐后孩子很快清醒,恢复知觉后昏睡,但神经系统无异常,抽搐发作两周内做脑电图结果正常。而复杂型高热惊厥多见于半岁以内或4岁以上孩子,一日内发作多次,持续15分钟以上、已有4次以上的高热惊厥,少数人非全身性发作,呈部分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风)。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等神经系统异常。
宝宝发烧抽搐原因
宝宝发烧抽搐原因宝宝发烧抽搐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这主要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一般来说,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高温惊厥。抽搐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临床上将小儿发烧抽搐(高热惊厥)分为简单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其中简单型高热惊厥多见于出生后6个月至3岁体质较好的孩子,抽搐发作为全身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一日内仅发作一次,抽搐后孩子很快清醒,恢复知觉后昏睡,但神经系统无异常,抽搐发作两周内做脑电图结果正常。而复杂型高热惊厥多见于半岁以内或4岁以上孩子,一日内发作多次,持续15分钟以上、已有4次以上的高热惊厥,少数人非全身性发作,呈部分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风)。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等神经系统异常。
宝宝发烧抽搐症状当家长发现原来好好的宝宝,突然地意识全无、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两眼上吊、肢体肌肉僵硬地不停抖动、脸色发紫、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这就是抽搐的表现。然后再摸摸宝宝的身体或额头,才知道原来宝宝发烧抽搐了。
宝宝发烧抽搐主要表现于高烧(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分钟,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小儿发烧抽搐的症状,最好先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确保不会碰到任何尖锐、锋利或坚硬的物体。此外要进行物理降温,可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以帮助降低体温。若抽搐不止,应立刻上医院就诊。
宝宝发烧抽搐预防预防小儿发烧抽搐首先要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可通过加强营养、经常性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功能的药物。
其次要预防感冒。天气变化时,要适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去,如超市、车站、电影院等,以免被传染上感冒;如家中大人感冒,需戴口罩,尽可能与宝宝少接触;每天不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家中空气流通。
家长还要及早发现孩子体温升高。婴儿时期的宝宝发烧频率高,家长要多加注意,特别要注意发烧中的宝宝的夜间护理,因为大多时候,宝宝的体温都是在夜间骤升的。
若宝宝出现高热,家长要积极帮助其退热。退热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物理退热;二是药物退热。
物理退热包括:
1.温水擦浴:水温应微高于体温,主要擦洗小儿的手心、足心、腋下、腘窝、腹股沟等处,但时间宜短,以防再次受凉,加重病情。
2.温水浴:水温约比病儿体温低3—4℃,每次5—10分钟。很多家长认为小儿发烧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宝宝降温。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
若使用药物退热,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幼儿发烧抽搐要怎么办才好
一、家长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大声呼喊或用力摇晃、拍打孩子。如孩子头向后仰、四肢挺直、发硬时,不要用力弯曲孩子四肢,应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二、让孩子保持平卧,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唾液及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同时将孩子领口解开,以免颈部被勒太紧影响呼吸道畅通。
三、防止小儿咬伤舌头,可将手绢拧成麻花状塞在小儿门齿中间。
四、待小儿抽搐停止后,父母要立即送至就近医院,以便检查原因及进一步处理。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家长最为关心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幼儿的身体健康了,我们建议广大的家长朋友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好幼儿的身体,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幼儿发烧抽搐要怎么办才好。
什么原因引起高烧抽搐
小儿发烧抽搐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这主要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一般来说,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高温惊厥。抽搐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临床上将小儿发烧抽搐(高热惊厥)分为简单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
一、简单型高热惊厥。
多见于出生后6个月至3岁体质较好的孩子,抽搐发作为全身性,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一日内仅发作一次,抽搐后孩子很快清醒,恢复知觉后昏睡,但神经系统无异常,抽搐发作两周内做脑电图结果正常。
二、复杂型高热惊厥。
多见于半岁以内或4岁以上孩子,一日内发作多次,持续15分钟以上、已有4次以上的高热惊厥,少数人非全身性发作,呈部分性发作(如单侧肢体抽风)。发作后有暂时性麻痹等神经系统异常。
幼儿发烧抽搐要怎么办才好
小儿热性惊厥常见于6个月到3岁的儿童,临床表现为在发热的最初24小时内,多发生于12小时内,突然出现全身性抽搐发作,伴有意识不清,四肢节律性抽动 或强直,双眼凝视或上翻,口吐白沫,有的还出现尿便失禁。一般持续数秒-10分钟自然缓解,少见持续10分钟以上,一般只发作一次。抽后精神和神志即可恢复。
一、家长要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大声呼喊或用力摇晃、拍打孩子。如孩子头向后仰、四肢挺直、发硬时,不要用力弯曲孩子四肢,应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二、让孩子保持平卧,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唾液及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同时将孩子领口解开,以免颈部被勒太紧影响呼吸道畅通。
三、防止小儿咬伤舌头,可将手绢拧成麻花状塞在小儿门齿中间。
四、待小儿抽搐停止后,父母要立即送至就近医院,以便检查原因及进一步处理。
教你正确区分脑炎与脑膜炎
确诊脑炎的腰椎穿刺不是“抽骨髓”
虽然脑炎有诸多的表现症状,但是要真正确认,还是需要腰椎穿刺。虽然现在医学科学进步了,有很多的技术手段,如脑电图、CT、磁共振等可以用于诊断,但是目前为止,腰椎穿刺仍旧是确诊必不可少的手段。
专家表示,许多家长可能不理解,因为腰椎穿刺确实有一点痛,家长觉得没必要做。其实这是因为大家还不了解引发脑炎的原因。目前为止,诱发脑炎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归结为四类,即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前两者是最常见的。
细菌和病毒的治疗办法是不一样的,分别要用抗生素或者抗病毒的药物,如果没有确证,贸然用药,不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而且也是一种药物滥用。
家长不理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误认为腰椎穿刺是抽骨髓。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手段,腰椎穿刺只是取2至3毫升的脑脊液,主要成分是水,有微量的蛋白质和葡萄糖等。而抽骨髓主要是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治疗的一种手段,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腰椎穿刺后平躺1至2个小时,就能重新产生这些脑脊液了。
孩子发烧抽搐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临床上,许多家长会把发烧抽搐认为是高热引起的,而最终耽误了脑炎治疗。其实到底是脑炎还是高热引起的惊厥,可从三个方面去初步判断。首先是年龄阶段很重要,一般6个月至6岁之间的孩子,发烧抽搐的最常见原因是高热惊厥。但是如果是7岁以上的大孩子,大脑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就要考虑是其他原因,尤其是脑炎引起的。
其次是抽搐后的恢复情况,如果是高热惊厥引起的,一般抽搐之后可以很快恢复。如果是脑炎引起的,这种抽搐会在短时间内反复发生,而且还会有持续的意识状态改变,如昏睡等。
最后是家族史,如果父母兄弟姐妹等年幼时有过高热抽搐的,则临床上会更多考虑是高热惊厥引起的抽搐。
孩子发烧抽搐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发烧抽搐在医学上称为高热惊厥,这主要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一般来说,6个月至4岁的婴幼儿,尤其是经常感冒发烧的宝宝,更容易出现高温惊厥。抽搐的时候,多数发生于宝宝高热时,比如体温在39℃-40℃,持续时间比较短,约2-3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抽搐停止后,患儿也随之清醒。
临床上将小儿发烧抽搐(高热惊厥)分为简单型高热惊厥和复杂型高热惊厥。
小儿发烧抽搐主要表现于高烧(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发生全身或局部肌群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可停止呼吸1-2分钟,重者出现口唇青紫,有时可伴有大小便失禁。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小儿发烧抽搐的症状,最好先让宝宝平躺在床上,确保不会碰到任何尖锐、锋利或坚硬的物体。此外要进行物理降温,可在宝宝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以帮助降低体温。若抽搐不止,应立刻上医院就诊。
小孩发烧抽搐对大脑有影响吗
年龄在100天以下的,体温超过38度的,这种情况有时候不一定是严重的,但是也有会很严重的,因为看不出来,他那么小的脸蛋、肤色、眼神可能什么都看不出来的,一些循环症状医生能感受得到,家长不一定能感受得到。所以3个月以下的宝宝,超过38度你就可以立马带他过来。另外就是说烦躁不安的、不可安抚的或者特别的疲倦。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的发烧会不会烧坏脑子,其实一般是低于41度的发烧都不会烧坏脑子,除非它本身的发烧是由于中枢系统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脑膜炎、脑炎,那这种情况下就是本身脑袋有毛病引起的发烧。另外发烧一般不会引起抽搐。发烧引起抽搐的机率只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常常是在5个月到5岁以内的年龄段,六岁以下的儿童多见,六岁以上就少了。
高发年龄段是一岁到三岁,通常来说这种高热惊厥对小朋友来说是没有害的,但是要及时地处理。抽搐通常在体温上升期,还没到最高峰的时候就出现了抽搐,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一般来说短暂的抽搐就不引起脑部的损伤,第一次抽搐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排查一些本身是中枢系统的疾病,比如脑炎。
引起小儿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感染的话就是生病、感冒、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这种,其次是脱水,甲亢、烫伤或其他疾病。
以上就是关于小孩发烧抽搐对大脑有影响吗的一个介绍,如果家里面的孩子有出现发烧的现象时,也不用过于紧张,要及时的给孩子进行退烧,在平时的时候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