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冬菜的加工技术
南充冬菜的加工技术
南充冬菜的生产迄今也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南充著名的特产之一。它的特点是成品色泽乌黑而有光泽,香气特别浓郁,风味鲜美,组织嫩脆,可以增进食欲,深受各地广大群众的欢迎。
(1)品种
南充冬菜以芥菜为原料,目前生产上所使用的品种有三种。
①箭杆莱:系南充腌制冬菜历史悠久的品种,叶片直立有如箭杆形。由箭杆菜制成的冬菜组织嫩脆,鲜味和香气均浓厚,贮存3年以上,组织依然嫩脆而不软化且鲜香味愈来愈浓,色泽愈来愈黑。当地把冬莱作为调味品使用。用量过多时由于香气太浓反而影响烹调效果。但箭杆菜的亩产量较低,近年来此品种的栽培逐渐有所减少。
②乌叶菜:此品种是南充目前加工冬菜的主要品种。由于菜身肥壮,基部的茎比箭杆菜粗大一些,叶片也大,每亩产量大大超过箭杆菜,但是制成冬菜后成品品质不及箭杆菜,且存放3年以上组织便开始软化,失去脆性,是其缺点。
③杂莱:凡叶用芥叶中非箭杆菜又非乌叶菜的各种品种都属于杂菜。杂菜的叶身较大且多纤维,制成冬菜的品质远不及乌叶菜,因而不耐久贮,容易失去脆性。因此在生产上应尽量剔除杂菜,以免影响制品的质量。
(2)晾菜
每年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份是砍收冬菜原料的季节,要掌握适当的成熟度砍菜。如果菜还没有达到充分成熟就开始收获,则亩产量低;如果推迟收获期,菜即开始抽苔,组织变老,不合规格。菜在砍收后应就地将菜根端划开以利晾干,俗称划菜。划菜时视基部的大小或划一刀或划两刀,但均不要划断,以便晾晒。将划好的菜整株搭在菜架上,任其日晒夜露,风吹雨淋。大致经过3~4周,多者达一个半月之久。俟其外叶全部萎黄,中间的叶片已萎蔫而尚未完全变黄,菜心(或称菜尖)也萎缩,但尚未干枯,且顶端保留有发育的嫩尖,呈弯曲形,但其根端茎部的划剖面已萎蔫为止。
(3)剥剪
大致每100千克新鲜芥菜(或称青菜)上架晾晒至23千克~25千克时即可下架,进行剥剪。外叶业已枯黄称为老叶菜,只能供将来作坛口菜封口用。中间的叶片及由菜心(或菜尖)上修剪下的叶片尖端可供作二莱腌制之用。菜尖经过修剪后才是供制作冬莱的原料。大致每100千克新鲜原料晾干后可以收到萎菜尖约10千克~12千克;二菜约5千克;老叶菜约8千克~9千克。南充市酿造厂的冬莱成品经分析,其水分含量为60.29%~61.06%,含盐量为11.77%~12.01%,品质较好。修剪的方法就是剪头去尾。所谓剪头就是剪去根端茎部那一头的粗筋部分;所谓去尾就是剪去菜尖的先端或顶端过长的叶片。修剪后的菜尖又称萎尖菜。
(4)揉菜
按每100千克萎尖莱一次加盐13千克即用盐量为13%。揉菜时要从上到下,次第抽翻,一直搓揉到菜上看不见盐粒,菜身软和为止,随即倾入菜池内,层层压紧。揉菜时要预留面盐。
(5)下池腌制
每一个菜池约可容纳萎尖菜5吨。菜池的修建与榨菜相同,但要深些。充分搓揉后的萎尖菜倾入菜池后要刨平压紧。由于冬菜的腌制系一次加盐,因此入池后不久就有大量的菜盐水溢出,菜干则溢汁少,菜湿则溢汁多。为了排除菜盐水,可在池底设一孔道,菜盐水经此孔流出。菜池装满后,可在菜面撒一层食盐(不包括13%的用盐量)后铺上竹席,用重物加压,以利继续排除菜水。
(6)翻池上囤
菜池装满经过1月后,即应进行翻池一次。翻池时宜按每100千克菜加花椒100克~200克,如前撒面盐一层铺上竹席再加重物镇压,以便压出更多的菜水。如此可以在池内继续存放3个月之久。如果不进行翻池也可以采用上囤的办法,即将菜池内的菜挖刨出来,堆放压紧在竹编苇席之中,称为上囤。上一层菜撤一层花椒,其用量与上同,囤高可达3米以上,囤围可大、可小,一般可囤压100吨~150吨莱。囤面撤食盐一层后亦铺上竹席再加重物镇压。上囤的时间长短以囤内不再有菜水外溢为止。大致需时1~2个月不等,然后即可进行拌料装坛了。冬菜腌制时的用盐量实际上不止13%。
(7)拌料装坛
南充冬菜拌和香料的比例很大,每100千克上述翻池或上囤后的菜尖加入香料粉1.1千克。各种香料的配料是花椒 400克,香松50克,小茴100克,八角200克,桂皮100克,山奈50克,陈皮150克,白芷50克,以上合计1.1千克。各厂所使用的香料种类和配料比例略有出入。由于冬莱加入的香料比例很大,因此南充冬菜的成品特别芳香,是其最大的特点。
用大瓦坛装菜,每坛约可装菜200千克。先挖一土窝约可容纳坛子下部的l/4,把瓦坛平稳地安置在土窝内,再用松土或草圈把坛子周围扎紧,使其不致摇动。随即把已和好香料的菜装进坛内,待装到整个坛子的1/4时,即用各种形式的木制工具由坛心到坛边或杵或压,时轻时重地进行细致的、反复的排杵压紧。坛内不可留有空隙或者左实右虚,否则有空气留在里面就会使冬菜发生霉变。装满后即用已加盐腌过的干老菜叶扎紧坛口。咸老叶菜按每100千克老菜加食盐10千克腌制后晒干即成。坛口扎紧后再用塑料薄膜把坛口捆好或用三合土涂敷坛口亦可。
(8)晒坛后熟
装坛后要置于露地曝晒,其目的是增加坛内温度,有利于冬菜内蛋白质分解和各种物质的转化与酯化作用,但由于所用原料萎尖菜脱水程度比较高,成品色泽要求变黑,所以一般至少要晒2年,最好晒3年。冬菜的色泽头年由青转黄,二年由黄转乌,三年由乌转黑。除了黑蛋白之外各种香质也有助于冬菜的色泽加深。良好的冬菜呈深酱紫色,表面有光泽,同时冬菜本身所形成的香酯物质比较多,再加之所加入的各种香料的比例又大,各种香料在长期的日晒中渗入到冬菜组织内部与冬莱本身的酯类物质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冬菜的一种特殊香气。现在生产上用乌叶菜所制的冬莱只需晒二年就可以出售,晒久了反而易于失去脆度。但用箭杆菜制的冬菜则仍宜晒坛3年其风味才臻于完善,且继续保存5~6年其组织仍不软化,实属难得的品种。
番茄汁的加工技术
番茄汁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饮料,具有鲜番茄的特殊颜色,适合佐餐,也是普通饮食和特殊食物中的重要添加剂,还可作酒精饮料的基料.其加工方法如下:一、选择原料过生过熟的番茄不宜选用,要选择鲜红、果实厚实、无裂果、无病害、无黑斑的番茄.选择好的番茄用清水清洗干净,除去果蒂.
一、番茄汁(一)工艺流程 选料-去籽-预热-打浆-配料-脱气-均质-装罐-杀菌-冷却-成品。(二)制作要点 选料。选用成熟适度、香味浓、色泽鲜红、可深固形物在5%以上、糖酸适宜(约6:1)、无霉烂变质的番茄, 洗净、除去果柄、斑点及青绿部分备用。 去籽。将准备好的番茄进行破碎去籽(可使用番茄去籽机). 预热。将破碎去籽的番茄,迅速加热到85℃以 上,以杀死附在番茄上的微生物,取得汁液。 配料。将番茄汁100kg、砂糖0.70-0.90kg、精盐0.40kg混合均匀。脱气、均质。将番茄汁喷入真空脱气 机,脱气3-5分钟,然后用高压质在100-150kg/cm2压力下均质。装罐。加到80℃-90℃,趁热装入消过毒的罐 内,并趁热封罐,罐中心温度应在70℃左右。 杀菌、冷却。封罐后在沸水中杀菌,然后在冷水中冷却到38℃左右。
冬菜是什么菜做的
冬菜,一种半干态发酵性腌制食品。中国名特产之一。各地均有产制,以有川冬菜与津冬菜,以及潮汕冬菜为出名。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具有开胃健脑的作用。多用作汤料或炒食,风味鲜美。冬菜有京东菜、川冬菜与津冬菜,还有大足冬菜。
京冬菜是山东日照著名特产,因曾进京城供皇帝食用故名京冬菜。京冬菜主要原料是大白菜心,切晒晾干;佐料主要是优质酱油和绍光酒等,适时操作闷制而成。大白菜主要产于两城、城关、奎山、涛雒、碑廓等地,优质高产,为京冬菜生产提供了重要条件。京冬菜条索细匀,色泽如棕,清香宜人,味美可口,形、色、味均别具一格,并能常年贮存。它不仅是进餐之佳肴,而且是烹饪菜肴的上等调料。
川冬菜
川冬菜中南充冬菜誉满全国、四川四大名菜之一。南充冬菜生产加工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25年。《南充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至1820),顺庆就有冬菜出售。”“道光年间(1821至1850),县人张德兴在县城经营德兴老号酱园铺,制作冬菜,颇有名气。”1981年南充冬菜在四川省“四菜”评比会上,以光泽油润、清香脆嫩、风味浓郁取胜,评为全省第一名。南充冬菜与涪陵榨菜、宜宾芽菜、内江大头菜并称为四川“四大名腌菜”。南充冬菜以芥菜为原料,花椒、八角等香辛料为辅料,经过20道工序,历时1-3年加工而成。既可用作餐桌上的小菜,又可作为烹饪的佐料使用。川菜中有名的冬菜扣肉和冬菜担担面等都是以南充冬菜为主要原料。
南充冬菜菜型均匀,褐黑色、油润、有光泽;具有南充冬菜独有的酱香味和辛香味,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质地脆嫩、咸淡适口。富含氨基酸、乳酸、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增强人体机能之功效。
大足冬菜
大足冬菜,已有近千年的生产制作历史,是西南地区民众喜爱的美食。
其做法和川冬菜相似,但是大多都是三年酿制开坛,在进行深加工,制作而成。
冬菜是川渝特产,被列为“中国传统名腌菜之一”。大足人从古到今,有好种冬菜习俗,追溯历史始创于1180年。每颗冬菜“白露播种”,“立春收获”,历经播种、收获、晾晒、腌制、装坛、开坛六道工序。冬菜装坛蕴藏,密封发酵,吸山水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三年酿制方可开坛。此法制作的冬菜油润嫩脆、香味浓郁,享有“菜味精”的美誉。冬菜既是烹制川菜的重要辅料,也是重要的调味品。
酸番茄的加工技术
番茄多食用成熟的红番茄,而未成熟的青番茄因为口味生涩不能直接食用,加工是一种最好的增值、保值的途径。下面介绍一种青番茄加工技术。
一、主要原辅料
1、原料:选用无病虫害的青番茄50公斤为原料。
2、辅料:红辣椒粉、辣根、芹菜各750克,蒜头812克,丁香62克,苏联香草620克,食盐3公斤,苯甲酸钠250克,果醋1.5公斤。
二、生产工艺:选料→清洗→打眼→配香料、盐水→装坛→封坛口→精制→装瓶→包装。
三、操作要点
1、选料、清洗:选取未成熟的青番茄,用清水洗干净,沥去水。
2、打眼:将番茄平摆木板上,手持打眼器向下拍打,每个番茄打眼若干个,要求每个眼要穿透。打眼的目的是使汤汁进入番茄内,易于下沉。
3、配香料、盐水:粗制酸番茄的香料配方为,每50公斤番茄用红辣椒粉、辣根、芹菜各375克,蒜头812克,丁香粉31克,苏联香草310克,于容器内混合均匀,配成香料待用。
每50公斤青番茄用水15公斤、食盐1.5公斤、苯甲酸钠125克,配好后入锅中搅匀煮沸,即为盐水。
4、装坛:将青番茄放入坛中,每装一层番茄匀撒一层香辛料,至装满坛为止,然后将混合盐水灌满坛中。
5、封坛口:在坛口盖2层油纸,用绳子捆牢,纸上再糊上水泥调黄沙,然后密封。封坛口最好在加汁后2小时内完成,不然坛内的番茄开始发酵,酸气外溢而散失。坛口必须封严,不能透气,封后不到发酵期满,切勿开坛。为了防止发酵过度,在发酵期后经一定时间必须更换汤汁。
6、精制:精制酸番茄所用的香料及盐水配方,除不用蒜头,加果醋和水各1.5公斤外,其余同粗制酸番茄相同。首先将水、食盐、苯甲酸钠放入锅内,再将香料装入布袋,煮沸半小时左右,然后过滤,再掺进果醋,即可泡制。
制作过程是:打开粗制酸番茄坛口,使番茄在原汤中洗去附着的香辛料;然后将番茄切成1.5厘米的圆片,装瓶称重后灌满汤汁,将瓶盖拧紧。
7、包装:为便于运输,经检验合格后用木箱或纸箱包装。
四、产品标准。成品酸番茄色彩光亮,口味清脆,酸辣有香味,果味浓郁,汤汁清澈透明。
四川芽菜和盐菜有区别吗
芽菜是盐菜的一种,盐菜其实在一些地方也叫咸菜,只是制作材料不一样,可能一些盐菜使用小白菜做的,而腌菜可能是白菜做的,两者的制作材料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甚至咸菜就是盐菜。芽菜在四川是非常有名,它和“涪陵榨菜”“南充冬菜”“内江大头菜”并称为四川四大腌菜。所含的营养也较丰富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也很丰富。芽菜一般是指用植物种子或其他营养体,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出可供食用的嫩芽、芽苗、芽球、幼梢或幼茎等芽苗类蔬菜。芽菜有30 多个品种。营养丰富,叶质柔嫩,风味独特,生食熟食皆宜特点,栽培方法也很方便。
赤贝的加工技术
1.1原料
要求选用鲜活赤贝, 严禁使用死贝或冷冻死贝。[3]
1.2破壳
取肉要在指定的“ 毛料车间” 进行, 不允许露天作业。破壳前要先将外壳的泥沙冲洗干净。破壳用手工操作, 一般左手握贝体腹面, 右手执开壳刀具, 在两壳壳顶间(即韧带和铰合齿处撬开, 随后将刀由缝隙插入, 紧贴贝壳内壁移动, 切断一侧的前后闭壳肌, 然后再切断另一侧闭壳肌,贝肉即脱落;或将贝壳一侧壳顶敲碎, 将刀从破洞插入, 再用上述方法取肉。取肉时, 先去掉贝边。去边时, 先用一手从斧足基部持定斧足, 后用另一手将外套膜连同鳃、闭壳肌一同挑去, 但应防止撕裂斧足。取出的斧足应及时用冰水漂洗, 以除去粘液和血污, 并除净脏物, 如碎贝壳、浮泥等, 然后,沥干水分去除内脏。注意, 严禁将赤贝肉放在水中浸泡。[3]
1.3开片
开片是加工成败的关键环节, 应持别仔细。开片时将斧足平放在操作台上, 一手按住斧足,另一手从内脏部向斧足冠部进刀, 直至足的中部执刀要平, 使剖面对称、厚度一致, 刀口光滑, 保留斧足冠部, 使斧足两片既相连, 分开展平后又呈蝴蝶状。[3]
1.4去内脏
用刀斜向剔去两片向上的内脏, 清除干净, 不得带黑脏物或红色肉体。如是带卵赤贝,一定要将卵除净。允许用刀切去不整的边角及残膜。[3]
1.5加盐
清洗通过盐水清除贝肉表面的粘液。一般用细盐(3%)撤在赤贝肉上, 用手搅拌10分钟左右, 再用淡水冲洗, 冲洗时用再手搅拌10分钟左右。[3]
1.6分选
按成品感官指标要求和只数规格进行, 分选中要同时拣去碎壳等杂物, 并剔除不合格贝肉。分选后, 用清水淋洗1 次, 在沥水架上摆成薄层沥水, 至基本无滴水为止。分选以每0.25g所含粒度(赤贝肉个数)来分级, 可分为 8一12粒, 13一15粒,16 一
冬菜是什么
冬菜其实是咸菜的一种,也是腌制食品,它一般会以大白菜、包心菜或芹菜等绿叶青菜为原来,通过晒干、腌渍和密封腌制等过程,新鲜的蔬菜变成风味更佳独特的腌菜。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冬菜,尤以川冬菜、京冬菜和潮汕冬菜最有出名,不过最早的潮汕冬菜也是由天津贩运来的。冬菜的历史悠久,是我国人民喜欢吃的咸菜一类,由于它的香味出奇,冬菜经常被用作烹制美味的菜肴,与多种食物搭配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冬菜经常用作调味料,不管是烹饪肉丸、面条还是红烧肉时,都可以加一些冬菜来搭配,潮汕冬菜甚至销往海外,成为一道地区特产。
冬菜的分类
根据冬菜的分布地域、历史和制作,冬菜被分为以下几类:京东菜、川冬菜、津冬菜和大足冬菜,让我们来看看这四种冬菜到底有何不同吧。
1、京冬菜
别以为京冬菜是北京的,其实它产自山东日照,只因曾进贡给皇帝食用而被称为京冬菜,京冬菜的主要原料大白菜产于两城、城关、奎山、涛雒、碑廓等地,品质优良,是制作京冬菜必不可少的。
2、川冬菜
川冬菜中的南充冬菜被誉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享誉全国,在清朝就有南充冬菜的记载,南充冬菜以芥菜为原料,当然还少不了花椒、八角等川人最爱的香辛料,味道辛香,十分开胃。
3、津冬菜
津冬菜产自天津,因加有蒜泥,故又称“荤冬菜”,在我国北方地区十分畅销。
4、大足冬菜
大足冬菜在川渝地区广受欢迎,是西南地区的美食,据了解,它已经有近千年的制作历史了,是大多都是三年酿制开坛,历时这么久的腌制过程让它的风味独居一格。
冬菜的腌制方法
冬菜的腌制方法其实并不难,只是想要达到迷人的风味,它需要的是时间,如果想在家自制冬菜,不妨来看看制作方法吧。
将大白菜洗净后去除黄叶子,切成1厘米左右宽的细长条,在太阳底下晒干,一般来说,每一百克原料脱水到十二至二十克左右,然后每100克干菜加入6克食盐来调制,用手充分搓揉干菜,最后装入坛中,记住要压紧封口,过两三天后再按每一百克腌菜加入蒜泥十至二十克,再次装入坛中,密封保存,次年春天即可取出食用。
除了上述做法,我们也可以来尝试川冬菜,川冬菜一般采用芥菜,将芥菜的菜苔切片后晾晒,变软后取荠菜嫩尖部位加入盐进行揉搓,次日起每天揉一次,共揉5~6次,随后静置半个月,期间加入香料翻几次,香料主要为花椒、八角、小茴香、陈皮和松香等混合物,之后装入坛中压紧,用老叶和泥土封口,倒置让其曝晒6~7个月或一年,等泥土上湿润了就说明成熟了,每年农历八月清理转一次坛,经二三年左右充分成熟。
冬菜的营养价值
冬菜是一种维生素较为丰富的食物,让我们来看看冬菜的营养成分,在100克冬菜中含有以下营养物质:热量46大卡、钠7228.6毫克、钾443毫克、钙135毫克、磷81毫克、胡萝卜素70微克、维生素A12微克、铁11.4毫克、碳水化合物10.1克、蛋白质3.5克、膳食纤维2.8克、硒1.65微克、锌0.98毫克、烟酸0.9毫克、锰0.66毫克、脂肪0.3克、铜0.13毫克、维生素B20.09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冬菜具有开胃健脑的功效,在日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时,可以食用一些冬菜。
冬菜怎么吃
冬菜是一种咸菜,它可以和不少食材搭配,都可以成就一道美味的菜肴,如果你想让冬菜给你的餐桌添加一些惊喜,不妨来看看冬菜怎么做好吃吧!
冬菜扣肉
准备材料:冬菜、五花肉、料酒、泡椒、酱油
做法:
1、将五花肉切成块状,洗净后煮熟,捞出后沥干,抹上酱油备用;
2、将冬菜洗净后切碎,泡椒切成短节;
3、在锅中烧油,加入五花肉,炸至焦黄色;
4、五花肉炸好后取出,用刀在上面划出多道口子;
5、将料酒、酱油和食盐撒一些在肉上,并将冬菜、泡椒和一些豆豉放在上面;
6、将整盘菜直接上屉蒸2小时即可食用。
冬菜蒸肉饼
准备材料:冬菜、猪肉、生粉
做法:
1、将猪肉洗净后切成小块,并剁成肉馅;
2、把冬菜洗净切碎,与猪肉馅混合在一起;
3、在肉馅中加入生粉、酱油和食盐搅拌均匀;
4、在蒸锅中蒸6分钟左右,出锅后可以上面摆一些香菜。
冬菜炖鸭
准备材料:净鸭1只、冬菜、香菇、上汤、绍酒
做法:
1、在锅中烧沸水,把处理好的鸭放进去烫3分钟左右,将翅旁、脚掌剁下装在小碗中,鸭颈剁下后斩成块状,这些剁下的材料一并填入鸭腹中;
2、将冬菜洗净,挤干水分备用;
3、鸭胸朝上装入大碗,加上汤、盐、味精、绍酒,并用大火隔水蒸2小时取出,蒸汁均滤下备用;
4、把蒸熟的鸭子放入汤碗中,鸭头、翅膀、脚掌摆在旁边;
腊猪肚加工技术
[原料配方]鲜猪肚100公斤,食盐7公斤,白酒0.5公斤,花椒1.5公斤,硝酸钠50克。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及整理→腌制→晾挂→烘烤
[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及整理 选用符合卫生标准的鲜猪肚,先将鲜肚剖开成板片状,洗净污物。
(2)腌制 先将白酒撒在肚片上,再将肚片盛于容器中,加入已混合均匀的辅料,用手搓匀,腌4天起缸,当中翻缸一次。
(3)晾挂 用竹筛装好肚片,待水分晾干后送人烘房烘烤。
(4)烘烤 用木炭火烘烤36小时左右,待肚胚已干硬便可移出烘房。烘烤时要经常翻动肚片,互调筛位以使肚片受热均匀。烘好后要凉透后方可包装入库。
冬菜的分类
根据冬菜的分布地域、历史和制作,冬菜被分为以下几类:京东菜、川冬菜、津冬菜和大足冬菜,让我们来看看这四种冬菜到底有何不同吧。
1、京冬菜
别以为京冬菜是北京的,其实它产自山东日照,只因曾进贡给皇帝食用而被称为京冬菜,京冬菜的主要原料大白菜产于两城、城关、奎山、涛雒、碑廓等地,品质优良,是制作京冬菜必不可少的。
2、川冬菜
川冬菜中的南充冬菜被誉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享誉全国,在清朝就有南充冬菜的记载,南充冬菜以芥菜为原料,当然还少不了花椒、八角等川人最爱的香辛料,味道辛香,十分开胃。
3、津冬菜
津冬菜产自天津,因加有蒜泥,故又称“荤冬菜”,在我国北方地区十分畅销。
4、大足冬菜
大足冬菜在川渝地区广受欢迎,是西南地区的美食,据了解,它已经有近千年的制作历史了,是大多都是三年酿制开坛,历时这么久的腌制过程让它的风味独居一格。
笋干的加工技术
笋干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食品。据龙门县笋干专业户的经验,如笋干加工不当,质地硬而不脆,或变红、变黑,影响外观和风味,经济价值下降。为此,笋干加工要注意抓好以下环节:
一、采收
鲜笋不宜过嫩或过老采收。单个笋重1公斤左右时采挖最适宜,采收后的鲜笋极容易老化,应及时加工。
二、煮笋
锅底垫篾圈,锅中注入2/3的清水,将水煮沸,然后将去壳短笋先横放于锅内。放入锅内的笋略高出锅口10厘米,加盖压实,用猛火旺煮2~3小时,笋肉由白色或青色转为玉色,油光滑润,根芽点由红变蓝即可将笋捞起。煮3~4锅后需换水,以免笋干变红影响质量。锅内笋要注意塞实,以便汤料上涌,使上层鲜笋同时煮熟。
三、漂笋
煮熟的笋要迅速用流动清水漂洗。漂洗时,要用长1米的铁杆从笋尖直戳到笋根,戳穿笋节,防止发酵霉烂。
四、上榨
采用杠杆式木制压榨机压榨。装笋时,笋尖和笋根一层向外交替排放,用笋衣塞实空隙的地方。装满后,上面覆盖垫物加盖封榨,慢慢将笋压实,让笋内水分流出。当榨出的水带有泡沫及略带红色时,表明已压紧,以后要隔几天检查一次,以便保持一定压力。封榨后不要随便开榨,以免笋易变质霉烂。
五、干燥
选择炎热干燥的中午将压扁的笋取出,直接摊篾垫上,任其日晒,第二天中午将笋翻面,此后每天翻1次。约在第五天,笋晒至五成干时,因笋尖较薄易弯,要将两笋相叠、使笋根压住笋尖晒,晚上将笋收进屋内叠好压平,白天取出继续晒。约10天后,晒至九成干时,叠好后用木板压平,放2~3天,让其回潮再晒3~5天,使笋完全干燥。晒笋期间遇阴雨,应用烘灶或烘房干燥,防止变质霉烂。
六、分级包装
将笋干按标准分级装入塑料袋中,密封贮存或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