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饮食控制血压方法
怎么饮食控制血压方法
1.控制热能和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入超造成的。体内多余的热量能转化为脂肪贮存于皮下及身体各组织中,从而导致肥胖。有人观察超过正常体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缩压可高于正常人1.33千帕(1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0.93千帕(7毫米汞柱)。因此,控制热能摄入,保持理想体重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2.控制膳食脂肪。食物脂肪的热能比应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应超过30%。脂肪的质量比其数量有更重要的意义。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高,可升高胆固醇,易导致血栓形成,使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能延长血小板凝集时间,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压,预防脑卒中。故食用油宜多选食植物油,其它食物也宜选用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食物、鱼、禽、瘦肉及低脂乳等。
3.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新近的研究发现,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者,其血压最低。据认为维生素C具有保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免遭体内有害物质损害的作用。
4.保证膳食中钙的摄入充足。据研究报告,每日膳食,钙摄入800~1000毫克,可防止血压升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明,每日平均摄入钙量 450~500毫克的人群比摄入钙量1400~1500毫克的人群,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性高出2倍。有人估计人群日均摄钙量若提高100毫克,可使收缩压平均下降0.33千帕(2.5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下降0.173千帕(1.3毫米汞柱)。近年来风行各地的醋蛋疗法有明显的降血压效果,增加钙的摄入可能是原因之一。
高血脂早期症状 调节饮食控制血脂
冬天天气非常寒冷,相信大伙都不想出门,往往在家里又大量进补,很容易就会引起血脂增高。这时候就建议,冬天应该少吃胆固醇。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豆类、谷类,严格控制进补。
高血压肾病的饮食控制
一、低盐饮食
高血压肾病患者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即约一小匙。并且,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二、碳水化合物
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如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食物,一般以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由于这类患者往往有脂质代谢紊乱,所以也需要适当地减少脂肪摄入,不但有助于控制热量,而且还能改善代谢紊乱。
三、适量饮茶
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可清热解毒、消炎杀菌、软化血管。长期持续不断的高血压容易导致肾病,甚至恶化为肾衰。
四、低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如果蛋白质摄入过高,就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重肾脏损害;如果摄入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营养供给。因此,患者应根据肾功能状况决定蛋白质摄入量。蛋白质的摄入按每公斤体重0.3―0.6克供给,选用高生物优质蛋白,如乳类、蛋类、鱼、鸡等。
五、高维生素
维生素参与新陈代谢,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应予充分供应,特别是维生素A、B1、B2、C及叶酸等对肾功能不全者尤为重要。
此外,据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每天服1克钙,8星期后发现血压下降。因此,高血压但未有肾病的患者应多吃些富含钙的食品,如黄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鲜雪里蕻、蒜苗、紫菜等。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铁低于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铁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压,还可预防老年人贫血。
高血压肾病的饮食控制
高血压肾病的饮食控制注意事项
一、低盐饮食
高血压肾病患者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即约一小匙。并且,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二、碳水化合物
保证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热量,如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食物,一般以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由于这类患者往往有脂质代谢紊乱,所以也需要适当地减少脂肪摄入,不但有助于控制热量,而且还能改善代谢紊乱。
三、适量饮茶
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可清热解毒、消炎杀菌、软化血管。长期持续不断的高血压容易导致肾病,甚至恶化为肾衰。
四、低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如果蛋白质摄入过高,就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重肾脏损害;如果摄入不足,就会影响人体的营养供给。因此,患者应根据肾功能状况决定蛋白质摄入量。蛋白质的摄入按每公斤体重0.3―0.6克供给,选用高生物优质蛋白,如乳类、蛋类、鱼、鸡等。
五、高维生素
维生素参与新陈代谢,为生命活动所必需,应予充分供应,特别是维生素A、B1、B2、C及叶酸等对肾功能不全者尤为重要。
此外,据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每天服1克钙,8星期后发现血压下降。因此,高血压但未有肾病的患者应多吃些富含钙的食品,如黄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鲜雪里蕻、蒜苗、紫菜等。另外,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铁低于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铁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压,还可预防老年人贫血。
妊娠期如何通过饮食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水平的一个方法,是坚持一套特定的饮食计划。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应该找一位专门的营养师或医生(你也可以找产科医生帮你推荐一位,目前,国内的一些专科医院已设有营养门诊),根据你的体重、身高、体力活动、胎儿需求,以及你的葡萄糖耐量水平,专门为你制定一套饮食、运动方案。同时,也会考虑你个人的饮食偏好,这一点你不用过于担心。
注意:如果饮食上的改变不足以让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血糖水平保持在健康的范围内,那就还需要使用胰岛素。如果医生给你开了胰岛素针,你还要告诉营养师,请他重新核定你的饮食方案。
营养师首先需要确定你每天需要摄入多少卡路里。然后他会教你每份吃多少,以及如何摄入合适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 脂肪,平衡你的一日三餐。他也会评估你目前的饮食习惯,以确保你在患妊娠糖尿病期间能够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预防妊娠期糖尿病,要在孕早期查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排除孕前糖尿病,孕期少吃甜食及油腻食物,孕24~28 周做OGTT 检查。如果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有问题及时就医。
妊娠期糖尿病在饮食上要注意四原则:
1、选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
血糖指数又称为血糖生成指数(GI),了解食物的血糖指数对合理安排膳食,控制血糖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进食同样分量的食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更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建议每天至少1~2
餐选用低、中血糖指数的主食,如早餐可吃荞麦面等;午餐或晚餐选择混合米或菜肉饺子等。
2、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质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增加主食的蛋白质,妊娠期糖妈妈可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主食,少食用血糖指数高的主食,进餐可搭配膳食纤维丰富的副食,如各种蔬菜、海藻类(如海带、紫菜)。
3、严格控制食量
很多孕妈妈关心妊娠期糖尿病是否可以吃甜食和水果。妊娠期糖尿病和很多因素相关,如遗传、运动、饮食等。妊娠期的糖尿病并不是和吃糖直接有关,而是和能量过剩有关,不管是主食还是水果或者零食,吃得过多都可能导致能量过剩,进而影响血糖。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食量,一般不主张吃添加了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的糖果、果脯、甜饮料、甜饼干、糕点、雪糕等。吃水果也应选择含糖较少且血糖指数低的水果,宜在两餐之间或睡前吃,如果吃了水果则应相应减少主食类食物。
4、选择正确的烹调方法
影响食物血糖指数的因素很多,包括食物的软硬、稀稠、颗粒大小、淀粉的糊化程度、膳食纤维含量等,食物的制作烹调方式是影响血糖指数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避免不正确的烹调方式,使食物的血糖指数升高。烹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工不要过于精细;适当吃些粗粮;煮菜尽量急火快煮;除特殊需要外,谷类食物不要加太多水和加热时间过长,因为这样会使食物糊化程度高,血糖指数也随之升高。另外,烹饪食物时适当增加酸度也可降低食物血糖指数,比如烹调时加点醋或柠檬汁。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应结合适当的运动。一般可在餐后一小时后进行散步、做操等较为轻松缓和的活动,避免剧烈的运动,运动持续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30分钟左右,在运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宫缩,如果感到疲劳、有宫缩要马上休息。另外需注意的是,有先兆早产或者其他严重并发症者不宜运动。
五大饮食疗法控制高血压
1.早餐时吃些甜瓜和酸奶:甜瓜和酸奶矿物质钾的含量较高,有助于控制血压。一项对2600人进行跟踪研究的结果表明,6天吃含1克钾的食物,如一个土豆、一只大香蕉和226克牛奶,五星期后血压可下降4个毫米汞柱。广东省中医院泌尿外科吕立国
2.多喝橙汁:橙汁含丰富的维生素c。英国医学工作者对641名成年人的血液进行化验后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的人,其动脉的血压越低。这些研究人员认为,维生素c有助于血管扩张。每天服用60毫克维生素c片,或者多吃些蔬菜、胡椒、柠檬和其他酸味水果,也可起同样作用。
3.清晨避免过度疲劳:一般来说,心脏病往往在早晨发作,原因之一是在上午11点前,人的血压至少比其他时间高出5个毫米汞柱。为了避免疲劳,周末尽量少参加那些令人感到疲惫的聚会。每天工作结束后,把书房或办公室收拾得井井有条,以免第二天早上看到纷乱的工作场所,影响情绪,导致血压上升。此外工作室保持窗明几净,也会使人心情舒畅。
4.少喝咖啡:根据拉克大学的一项研究,一天之内,若口服相当于两杯咖啡的咖啡碱药,人的血压就会上升2—3个毫米汞柱,咖啡碱可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5.经常吃些大蒜:每天吃2—3瓣大蒜,是降压的最好的简易办法,对一组415人的研究调查表明,食用600—900毫克蒜泥,平均降压11个毫米汞柱。大蒜可帮助保持体内一种酶的适当数量而避免出现高血压。
血压需要怎样的控制
1.控制血压要定期测量血压
如果有家族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检查,在家也要量血压。此外,预防胜于治疗,而且高血压发病逐渐趋向年轻化,如果是生活作息不规律,经常抽烟、喝酒、肥胖等高危人群,也应该定期测量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升高,能够及时控制。
2.控制血压要保持心情开朗
不良心理其实不利于血压的控制,容易造成血压波动。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凡事想得开,不要生气,遇事能自我开解,学会包容和理解,养成乐观的性格,心情开朗有利于身体健康以及血压的控制。
3.坚持用药是控制血压必要条件
如果想控制好血压的话,必须坚持服药。因为高血压仍然是不可逆的慢性疾病,只能用降压药进行控制。但切忌血压平稳后擅自停药或者减药,有可能造成血压不稳定,血压一旦突然升高,必定给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坚持服药是控制血压必要条件。
4.低脂低盐饮食控制血压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原则是低脂低盐,因为低脂低盐的饮食降低心脏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血压的控制,因此在饮食上要注意,尽量吃些清淡的食物。当然,清淡饮食并不是指吃素,要保证均衡营养,才能保证控制血压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健康。
5.做好预防是控制血压前提
做好预防也是控制血压的前提,年轻人要戒烟戒酒,注意自身的体重,太胖的人要减重。同时,合理饮食,不要长期吃太重口味的食物,作息要规律,采取合理的锻炼方式,加强体育锻炼。经过生活习惯的改变,血压仍然偏高,则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
尿酸高没症状要吃药吗 尿酸非常高要考虑吃药
血尿酸正常值: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如果一个男性的尿酸值是428μmol/L,就不一定需要药物治疗,通过饮食控制,多喝水、少吃或不吃高嘌呤的食物,辅助运动,就可恢复正常。但如果这个男性的血尿酸水平已经达到了600μmol/L,就要考虑用药治疗了。这是因为通过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发现,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血尿酸的水平可下降60μmol/L。也就是说,当血尿酸水平超过480μmol/L以上,再通过饮食控制难以起到作用了。
妊娠期女性用饮食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慢性疾病。那么控制血糖的方法都有什么,下面详细介绍如下知识:控制血糖的方法
妊娠期女性控制血糖的方法有:
妊娠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指的是,既能满足孕妇和胎儿的生理需要,又能适当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而不致发生餐后高血糖。由于妊娠后机体对营养的需求量逐步增加,包括提供胎儿生长发育、母体组织增长、血容量及代谢方面增长所需的热能,而热能主要是由膳食中三大营养素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所提供,其中碳水化合物来源于稻谷类,如大米、小米、玉米、高粱等,主要功能是供给机体热量,参与细胞膜和结缔组织构成,维护细胞膜的稳定性,起到调节血糖、降低血脂、改善肠道菌群、促进胎儿代谢与呼吸运动等作用。
蛋白质来源于动物类食物,如瘦肉、鸡蛋、鱼、虾等,以及植物类食物如稻谷类、豆类等,主要功能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参与血红蛋白、激素和抗体的构成,并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脂肪来源于动物脂肪和坚果类食品,如花生仁、黄豆、芝麻、核桃等,主要功能是供给磷脂和必需脂肪酸,提供热能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胎儿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而言,以上三大营养素既需增加又要达到膳食平衡,如某一方面偏高就会带来另一方面缺乏,这样对母儿健康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