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疼按摩哪里 按摩神阙穴
肚子疼按摩哪里 按摩神阙穴
位置:神阙穴就是肚脐的中点。
手法:用掌心对准神阙穴下按,并按顺时针方式连续按揉30-50次。神阙穴也可以用吹风机加温。治疗肚子疼,特别是受寒后肚子疼,给腹部加温往往会有很好的效果。
脾胃肝肾养生7大穴位
1、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主治病症:腹痛,肠鸣,腹胀,泄泻,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神经衰弱等。
2、足三里穴
专家介绍,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3、神阙穴
按摩神阙穴,将手掌放在腹部,围绕肚脐顺时针揉50下,再逆时针揉50下,可起到疏肝健脾和胃通腑等养生保健作用。
4、内关穴
按摩内关穴,专家表示,一次用手轻轻按摩该养生穴位30下,可和胃宽胸。
5、期门穴
按摩期门穴,专家称,期门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主治疾病:胸胁胀满疼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泻,饥不欲食,胸中热,喘咳,奔豚,疟疾,伤寒热入血室。
6、日月穴
日月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主要穴道之一,取该养生穴位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日月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乳头正下方的肋骨和肚子交接处“期门”之下,第七肋间隙中。(或乳头直下,第七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7、阳陵泉穴
专家指出,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该养生穴位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按摩此养生穴可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小儿泄泻推拿手法辩证 小儿泄泻推拿常用穴位
1.神阙:神阙位于肚脐中央,按摩时用拇指指腹轻缓匀速回旋按揉穴位。
2.中脘: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按揉穴位。
3.劳宫:劳宫位于掌心,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4.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顺时针方向力度均匀的按摩穴位。
5.脾俞:脾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时搓热手掌以顺时针方向揉按患儿脾俞穴,以透热为度。
6.胃俞:胃俞位于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胖来1.5寸,按摩时用拇指指腹以每秒1-2次的频率用力点按穴位。
穴位治病解析:神阙温阳散寒,消食导滞;中脘健脾养胃,降逆利水;劳宫清热除烦,疏风解表;足三里通络导致;脾俞健脾和胃,止吐止泻;胃俞和胃助运,消食化积。六穴配伍,长期按摩,有助于缓解小儿腹泻。
常按身体部位有益于老年人养生
腋窝
对于这个特殊
的部位,一般我们在生活中是很少会触碰的,其实大家不知道的是,经常性的坚持按压腋窝对于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而且站在中医的角度上来看,腋窝的部位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 穴,是手少阴心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起到预防或减轻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以及肩周炎等疾病的作用。 而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按摩腋窝的时候,用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可以 把拇指指肚放在极泉穴上,反复揉压直至出现酸、麻、热的感觉即可,每天早晚各三分钟。
腘窝
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另外,腘窝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在《四穴总歌》里有名话叫“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 求”,“腰背委中求”的意思是说,如果您有腰疼、背疼,就可以来按摩委中穴。事实上,委中穴的作用要更大一些,它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对 于中老年朋友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按摩腘窝的方法也很 简单,每天晚上用热水泡晚脚后,把中指指肚放在委中穴上按揉三分钟即可。
肘窝
肘窝是肘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我们身体的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都经过于此,经常按揉这个部位,可以起到行气活血、散瘀祛毒的作用,如果您最近感觉咽喉
肚脐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肚脐、肚脐眼,只不过叫法不一样而已。肚脐窝是中医上“神阙穴”的所在,神,神气;阙,原意为门楼、牌楼。神阙意指神气通行 的门户。《厘正按摩要术》:“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所以,经常“照顾”肚脐窝的好处也是非常多,它可以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 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您可以用热敷、按揉、拍打等多种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进行肚脐窝的保健。
腰骶窝
腰骶窝也就是人体腰骶部形成的一个凹陷,一般胖人会明显一些。人的腰骶部承受着全整个上身的重量,进入中老年以后,很多人会出现腰骶部的劳损,而出 现腰疼等疾病。门诊上经常有病人反映自己有腰疼的毛病,一干体力活儿或者一受凉就腰疼,休息的时候就会缓解、减轻。这与腰骶部的劳损有很大关系。这时候, 每天早晚花上三分钟左右,拍一拍腰骶窝,就可以起到活血通经、强腰活络、消除疲劳的作用。
神阙的按摩方法 按摩神阙的神奇功效
神阙穴隶属于任脉,与冲脉交会,位于命门平行对应的肚脐中,为任脉上的阳穴,而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所在地,按摩该穴有回阳救逆,培元固本,益气固脱,醒神之功,是治疗虚寒脱症及全身强壮要穴。
肚子疼按摩哪里
按摩神阙穴位置:神阙穴就是肚脐的中点。
手法:用掌心对准神阙穴下按,并按顺时针方式连续按揉30-50次。神阙穴也可以用吹风机加温。治疗肚子疼,特别是受寒后肚子疼,给腹部加温往往会有很好的效果。
深压天枢穴位置:天枢穴位置肚脐两旁的两个拇指宽度的位置。
手法:按压天枢穴的时候,取坐位或者仰卧位,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慢慢的深压左右天枢穴1-2分钟,然后再慢慢的天气手指,反复的做几次,就会感到腹痛会明显减轻。
按压中脘穴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但肚脐中上4寸,也就是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
手法:仰卧,双腿屈曲或者自然伸直,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紧贴在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2-3分钟。
按揉中脘穴不仅可以止痛,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强肠胃消化吸收的能力,排出胃肠道的胀气。
揉按大横穴位置:在腹中部,距离肚脐4寸处,但两侧乳头直下与肚脐水平线的交叉处,左右共2穴。
手法:将两手掌分别平放于大横穴上,两中指正对与肚脐中,稍加用力后顺时针方向揉动,以腹中有热感为佳。
可以用来治疗受寒后肚子疼不适。
点揉足三里位置:位于小腿外侧,膝阳下三寸(约四横指的位置)。
手法:用两手的拇指分别点揉两侧小腿的足三里穴约1分钟,可缓解腹痛,增进胃肠消化功能。
如何进行便秘穴位按摩
便秘穴位按摩
大便未出时,两手重叠在神阙穴(即肚脐)周围,按顺逆时钟各按摩15次,然后轻拍肚子15次。大便将出不出时,用右手示指压迫会阴穴(二阴之间中点),便可助大便缓缓排出,心情要轻松,千万不可焦急。此外,坐在马桶上,静神,深呼吸,引意念于肠,做提肛运动15次,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排便效果。
揉腹按摩法:
躺在床上,全身放松,将两手手心叠放按于肚脐上,先按顺时针方向揉100次,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揉100次,揉时用力适度,动作轻柔,呼吸自然。配合润肠药物效果更好。
腹部按摩法:
躺在床上,双腿弯起来,腹肌放松,将一手掌放在肚脐正上方,用拇指以外的四指指腹,从右到左沿结肠走向按摩。当按摩至左下腹时,应适当加强指的压力(压力食品),以不感疼痛为度,按压时呼气,放松时吸气,每次10分钟左右。揉腹和腹部按摩可随时进行,但一般选择晚上入睡前或晨起时,揉腹前应排空小便,不宜过饱或过于饥饿的情况下进行。
怎么揉肚子治疗便秘呢
揉肚子帮你缓解便秘
揉肚子在中医也是一种按摩手法。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有“腹宜常摩,可祛百病”之说。常揉肚子,不仅能增加胃肠蠕动、强健脾胃,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揉肚子主要是按摩人体肚脐周围和肚子上的五个穴位,加快腹部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使腹内蠕动加强。
日常按摩时,可以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顺时针方向揉腹,再逆时针方向。也可以用一只手,轻触腹部,以肚脐为原点由小到大地往外画圈,时间最好保证在5分钟以上,用力要适度,由轻到重,以微微感觉到腹部发热为宜。需要注意的是不宜饭后马上进行,可在饭后半小时再做。刚做完手术、月经期间的妇女、孕妇以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的人,不适宜自己按摩腹部。
便秘怎么揉肚子
逆时针与顺时针比例1∶3
步骤1:把手搓热,掌焐关元穴、气海穴、神阙穴。如果觉得用手搓热比较困难,可用热宝、热水袋等直接焐,每个穴位1分钟。
步骤2:将揉肚子的方向改为:逆时针揉肚子1次,紧接着再顺时针揉肚子3次,即补1次,泄3次。
步骤3:掌揉中脘穴、神阙穴,不超过10分钟。
步骤4:不需要去按揉命门穴,直接捏脊。从大椎往下捏到尾骨,即从上往下捏脊。
拉肚子怎么办 穴位治疗
对于拉肚子,早期可以采取穴位按摩的方式治疗,如果3日左右仍然没有任何缓解,可考虑去医院诊断治疗。
取穴:上脘、中脘、下脘、神阙、气海、天枢
位置: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下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神阙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气海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处;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按摩者用一手拇指指腹的桡侧缘,从中脘开始缓慢向下推至关元10此。然后用一手鱼际自中脘开始缓慢向下揉至关元10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