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疝气食疗法 川楝子小茴香煎剂

疝气食疗法 川楝子小茴香煎剂

川楝子12克,木香9克,吴茱萸3克,小茴香6克。所有药材用水煎2次,去渣取药液合并饮用。川楝子昧苦、性寒,善行降泄,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的功效;川楝子可止痛疗疝,此煎剂温中行气止痛效果好,还适用于寒疝及小肠疝气者饮用。

荔枝核能吃吗

荔枝核治病5个验方

1、治气滞胃痛

荔枝核10克、木香10克、丁香10克,海螵蛸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枳实10克,香附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要避免精神刺激,忌食辛辣。

2、治疝气痛

荔枝核10克,小茴香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柴胡10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7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

3、治睾丸肿痛

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栀子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苦参30克,蒲公英30克,地丁15克,野菊花30克,元胡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4、治妇女痛经

荔枝核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黄芪3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丹参20克,益母草30克。水煎服。于经前7天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至月经来潮为止,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要避免情志刺激,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5、治乳腺小叶增生

荔枝核10克,地龙12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益母草30克,丹参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青皮10克,柴胡12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香附12克,昆布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2周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要避免情志刺激,忌食辛辣。

老年人疝气的中医食疗

1.茴香粥。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先煎小茴香,去渣取汁,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每日分2次服,3~5日为一疗程。此方有行气止痛、健脾开胃功效。适用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气、睾丸肿胀偏坠以及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等症。

2.荔枝粥。荔枝核30克,粳米50克。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有温中、理气、止痛功效,可用于寒疝气痛、小腹冷痛等症。

3.茴香无花果饮。无花果2个,小茴香9克,同水煎服,每日2次。可用于疝气,有温中散寒功效。

4.纸煨麻雀。生雀3只,茴香9克,胡椒3克,缩砂仁、肉桂各6克,酒适量。将生麻雀去毛及内脏,将其它各药装入其肚内,再用湿纸裹上,煨熟即成。空腹以酒送下。可用于治疗睾丸偏坠冷痛、疝气,有温补肝肾及散寒功效。

5.橘核茴香粉。橘核、小茴香、黄酒各适量。将橘核、小茴香炒后研成细末,二者等分混匀即可。每日服1次,每次4~5克,睡前用黄酒调服。有温补肝肾、散寒作用,可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

6.楝脂二香脬。猪脬1个,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各等份,酒适量。将猪脬洗净,入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填满,放食盐适量,煮熟。食肉;其药焙干为末,每次2克,用酒冲服。有补肝肾、散寒作用,用于疝气坠痛。

7.茴香香乳煎。大、小茴香各9克,香乳少许,同水煎。

每日1次,饮服后取汗。有温阳散寒之功,适用于小肠疝气坠痛。

疝气食疗法 小茴香胡椒丸

小茴香、胡椒各等份。将以上药材共研细末,加水久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50丸,饭前温酒送服。每日2次。小茴香具有活血、利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胸肋脘腹疼痛、小肠癌气腹痛。

老年人小肠疝气食疗方法

1、茴香粥。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先煎小茴香,去渣取汁,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每日分2次服,3~5日为一疗程。此方有行气止痛、健脾开胃功效。适用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气、睾丸肿胀偏坠以及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等症。

2、荔枝粥。荔枝核30克,粳米50克。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有温中、理气、止痛功效,可用于寒疝气痛、小腹冷痛等症。

3、茴香无花果饮。无花果2个,小茴香9克,同水煎服,每日2次。可用于疝气,有温中散寒功效。

4、纸煨麻雀。生雀3只,茴香9克,胡椒3克,缩砂仁、肉桂各6克,酒适量。将生麻雀去毛及内脏,将其它各药装入其肚内,再用湿纸裹上,煨熟即成。空腹以酒送下。可用于治疗睾丸偏坠冷痛、疝气,有温补肝肾及散寒功效。

5、橘核茴香粉。橘核、小茴香、黄酒各适量。将橘核、小茴香炒后研成细末,二者等分混匀即可。每日服1次,每次4~5克,睡前用黄酒调服。有温补肝肾、散寒作用,可用于小肠疝气、睾丸肿痛。

6、楝脂二香脬。猪脬1个,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各等份,酒适量。将猪脬洗净,入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填满,放食盐适量,煮熟。食肉;其药焙干为末,每次2克,用酒冲服。有补肝肾、散寒作用,用于疝气坠痛。

7、茴香香乳煎。大、小茴香各9克,香乳少许,同水煎。每日1次,饮服后取汗。有温阳散寒之功,适用于小肠疝气坠痛。

民间治疗疝气的偏方

1、当归茯苓汤治疝气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

【病例验证】杨某,男,29 岁。辜丸肿痛,伴梦遗1周,前来就诊。证见颧红唇赤,潮热盗汗,腰脊酸痛,每遇劳累阴囊坠痛,舌质红,脉细数。辨证为阴虚火动,水不涵木。治宜滋水涵木,润燥消炎。用本方去肉桂加生地、山萸肉各15克,白芍10克,黄柏、知母、牛膝各8克,桅子、川楝子、丹皮、地骨皮各10克,温水煎。服5剂,小腹仍有胀痛,照上方加木香、元胡各10克,服7剂痊愈。

2、槟榔佛手汤治疝气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散寒止痛。主治疝气。

【偏方组成】槟榔、佛手各18克,吴茱萸、香附、荔枝核、黄芪各15克,小茴香、橘核各12克,干姜10克,肉桂、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刘某,男,18 岁。素患疝气,过劳则发,胀痛甚则肢厥而冷汗出,且睾丸胀痛,某医院诊为“腹股沟斜疝”,久治无效。经诊:少腹结滞不舒,阴囊肿胀坠痛,脘胁不适,食欲不振,舌淡苔薄,脉弦。此因素体虚弱,过劳耗损中气,气虚下陷,寒湿内生,凝滞肝经,致少腹、睾丸坠胀痛而成疝气。法宜疏肝理气,散寒止痛。按此方服药6 剂,诸症消失而愈,追访10年,未见复发。

3、茯苓白术桂枝汤治小儿疝气

【功能主治】温经通脉,燥湿健脾。主治小儿疝气。

【偏方组成】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病例验证】治疗小儿疝气病32例,服药4~40剂,痊愈20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6.1%。

疝气的治疗偏方

1、茴香粥

材料: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煎小茴香,去渣取汁,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每日分2次服,3~5日为一疗程。

2、荔枝粥

材料:荔枝核3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

3、茴香无花果饮

材料:无花果2个,小茴香9克

做法:同水煎服,每日2次。

4、纸煨麻雀

材料:生雀3只,茴香9克,胡椒3克,缩砂仁、肉桂各6克,酒适量。

做法:将生麻雀去毛及内脏,将其它各药装入其肚内,再用湿纸裹上,煨熟即成。空腹以酒送下。

5、橘核茴香粉

材料:橘核、小茴香、黄酒各适量。

做法:将橘核、小茴香炒后研成细末,二者等分混匀即可。

6、楝脂二香脬

材料:猪脬1个,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各等份,酒适量。

做法:将猪脬洗净,入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填满,放食盐适量,煮熟。

老人疝气的治疗偏方

如果确诊为疝气,手术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所以,一旦患上老人疝气,必须马上去医院治疗。但是,也有一些治疗疝气的偏方,可供大家使用。

1、茴香粥

材料: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煎小茴香,去渣取汁,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每日分2次服,3~5日为一疗程。

2、荔枝粥

材料:荔枝核3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煎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

3、茴香无花果饮

材料:无花果2个,小茴香9克

做法:同水煎服,每日2次。

4、纸煨麻雀

材料:生雀3只,茴香9克,胡椒3克,缩砂仁、肉桂各6克,酒适量。

做法:将生麻雀去毛及内脏,将其它各药装入其肚内,再用湿纸裹上,煨熟即成。空腹以酒送下。

5、橘核茴香粉

材料:橘核、小茴香、黄酒各适量。

做法:将橘核、小茴香炒后研成细末,二者等分混匀即可。

6、楝脂二香脬

材料:猪脬1个,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各等份,酒适量。

做法:将猪脬洗净,入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填满,放食盐适量,煮熟。

7、茴香香乳煎

材料:大、小茴香各9克,香乳少许。

做法:同水煎。

8、药酒

(1)吴萸生姜酒

材料:吴茱萸30克,生姜40克,淡豆豉12克,米酒500克。

(2)茴香荔核酒

材料:小茴香60克,荔枝核30克,白酒500克。

(3)橘核药酒

材料:橘核9克,荔枝核9克,川楝子9克,小茴香15克,牡蛎粉15克,葫芦巴9克,肉桂6克,青皮9克,白酒1斤。

(4)三香酒

材料:木香10克,小茴香10克,八角茴香10克,川楝子10克,米酒适量。

介绍完老人疝气的病因、治疗偏方,下面我们来看看老人疝气的预防,具体请看下页。

疝气中医治疗偏方常见的有哪些

疝气中医治疗偏方如下:

1、疝气。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2、疝气痛。和香附末二钱,空心服,以海藻一钱,煎酒调下,服药后把海藻也吃下去。

3、男子疝气偏坠。用大黄末调醋涂患处,药干即换。

4、疝气偏肿。用甘遂、茴香籽,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5、偏附疝气。用白附子一个,研为末,加口涎调填脐上,再以艾灸三壮或五壮,即愈。

6、男子疝气或小肠气痛。治方同上。此方名"二圣丸"。

7、治疝气坠痛。用猪尿胞一个,洗净,放入小茄香、大茴香籽、破故纸、川楝子等分,将脬填满,再加青盐一块,扎定。酒煮熟,吃脬留药。药再焙过,捣丸服下。

8、偏坠疝气的治疗便方。用山楂肉、茴香籽(炒)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9、肾冷偏坠(疝气)。用生雀三只,燎毛去肠,勿洗,以茴香籽三钱,胡椒一钱,约定缩砂、桂肉各二钱填雀腹内,湿纸裹好,煨熟,空心服,酒送下。

10、疝疾。用薏苡(以东壁黄土炒过),加水煮成膏服下。

11、突然发疝(小腹及阴中绞痛,自法出,几欲死)。用沙参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12、寒疝腹痛(小腹和阴部牵引痛)。用丹参一两,研细。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天仙藤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止痛

天仙藤,流气活血,治一切诸痛之药也。人身之气,顺则和平,逆则痛闷作矣。天仙藤苦泄温通,能理气活血而止痛。治疗肝胃不和之胃脘痛,可配伍理气止痛药木香、香附、川楝子;若治疝气痛,可与酒共煮服用,如《孙天仁集效方》方,或配伍疏肝理气药物青皮、乌药、小茴香。

相关推荐

附件炎疾病的中药治疗

方一 中药:败酱草20克,当归、元胡、酒大黄、赤芍、桃仁各15克,香附12克,乳香、没药各10克,茵陈15克,泽泻12克。 用法:以上中药水服,每天1,趁热服用。 功效:清利湿热、化瘀止痛,治疗经量少、腹痛、白带增多等症。 方二 中药:云苓15克,当归、赤芍各12克,没药、艾叶、苍白术、泽兰、红藤各10克,小茴香、川芎、桂枝各9克,干姜6克,川断20克,杜仲10克。 用法:以上水服,每天1,分2次服。 功效:益肾强腰,温肾止带。 方三 中药:双花60克、生地20克、黄芩10克、木香6克、甘草10克

中医怎么治疗前列腺炎

(1)湿热型可见发病急,会阴及小腹胀痛、抽痛,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清热除湿,理气活血。常用方药为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g黄柏10g山栀子10g车前子10g木通10g川楝子10g赤芍10g丹皮10g茯苓10g生甘草6g水服,每日1。 (2)气滞血瘀型病程较长,以疼痛为主,牵掣小腹和睾丸疼痛。治疗宜活血化瘀。常用的处方为:丹参30g赤芍10g红花10g王不留行10g乳香10g没药10g青皮10g川楝子10g小茴香10g水服,每日1。 (3)肾气亏虚型见于慢性前列腺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中药处方 处方1 原料:生黄芪15g,全当归、生茯苓、生白芍、延胡索、川楝子各10g。 加减:湿盛者,加川黄柏、生薏苡仁、怀山药、车前子;肝旺者,加菊花、天竺黄、粉丹皮、焦山栀;心悸气短者,加太子参、炒枣仁、炙甘草、灵磁石、珍珠母、桂枝。 制用法:将上药水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内服,每日1。 处方2 原料:归尾12g,川芎、肉桂、小茴香各6g,红花、桃仁、延胡索、没药、生蒲黄、炒五灵脂各10g,三棱、莪术各8g,生卷柏30g,益母草15g。 加减:气滞偏重或在经前期者,加香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1.溃疡病属虚寒者 这类慢性溃疡病患者多面色泛白少光泽,食欲较差,或天冷时发作,或偶有泛酸,或经胃镜检查有浅表性溃疡者,脉多虚,舌质淡红,苔白略厚。方药:小茴香、香附、白芷各10克,乌贼骨、炒田七粉各15克,延胡12克,大黄6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装入1号空心胶囊内,每日服3次,每次用温开水送服3粒,空腹时服。不但可止酸、止痛,而且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2.胃脘部、脘腹部胀痛 主要表现为胃脘部胀痛或脘腹部胀痛,嗳气或放屁后略为减轻,舌质淡红,苔白或厚者。 方药:小茴香、枳壳各12克,台乌药10~12克,川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中药处方

处方1 原料:生黄芪15g,全当归、生茯苓、生白芍、延胡索、川楝子各10g。 加减:湿盛者,加川黄柏、生薏苡仁、怀山药、车前子;肝旺者,加菊花、天竺黄、粉丹皮、焦山栀;心悸气短者,加太子参、炒枣仁、炙甘草、灵磁石、珍珠母、桂枝。 制用法:将上药水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内服,每日1。 处方2 原料:归尾12g,川芎、肉桂、小茴香各6g,红花、桃仁、延胡索、没药、生蒲黄、炒五灵脂各10g,三棱、莪术各8g,生卷柏30g,益母草15g。 加减:气滞偏重或在经前期者,加香附、川楝子、荔枝核;血瘀偏重或在

茴香根的功效与作用

茴香根的功效与作用 温肾和中,行气止痛。治寒疝,胃寒呕逆、腹痛,风湿关节痛。 ①《草木便方》:"暖丹田,通肾经。治肾气冲心卒痛。" 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膀胱疝气。" ③《天宝本草》:"治胃气胀满。" ④《贵州民间方药集》:"消阴囊肿,膀胱气,表风寒,治腹痛。" ⑤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行气散寐,和中止痛。治胃寒腹痛,反胃呕吐,寒疝疼痛。" 茴香根的用法用量 内服:汤,鲜者1~2两;捣汁或炖肉。 茴香根的选方 ①治丹停、肿胀:小茴香根、筋骨草炖猪蹄子服。(《四川中药志

吴芋的功效与作用 散寒止痛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入归肝、脾、胃、肾经,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对于体内有寒湿导致腹痛、腹部胀痛、厥阴头痛等不适症状,用吴茱萸配伍其它药能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在《医方简义》中的导气汤就是用吴茱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寒疝腹痛。

治疗老人疝气的偏方有哪些

1、茴香粥 材料: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小茴香,去渣取汁,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每日分2次服,3~5日为一疗程。 2、荔枝粥 材料:荔枝核3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荔枝核,取汁,入粳米煮粥,任意食用。 3、纸煨麻雀 材料:生雀3只,茴香9克,胡椒3克,缩砂仁、肉桂各6克,酒适量。 做法:将生麻雀去毛及内脏,将其它各药装入其肚内,再用湿纸裹上,煨熟即成。空腹以酒送下。 4、楝脂二香脬 材料:猪脬1个,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楝子各等份,酒适量。 做法:将猪脬洗净,入大、小茴香与补骨脂、川

中药泡水补肾壮阳配方 胡芦巴温肾阳

性味归经:苦,大温,入肾经。 药理作用:温肾阳,逐寒湿。种子有某种致泻和驱肠线虫作用。 临床应用: 1.肾脏虚寒,阳萎遗泻,与附子,肉桂,阳起石,锁阳等同用。 2.虚寒疝气,小腹与睾丸引痛,与小茴香川楝子等同用。 用量:3-9克,水服。 注意:阴虚阳亢不宜应用。

如何利用根治疝气不必开刀

多年来,一直认为疝气病非开刀不能好,其实不然。内服方:橘核、木香、荔枝、柴胡、八月瓜壳、厚朴各10克,川楝子、白 芷、桃仁、青皮、小茴香各7克,大茴香、海藻、昆布各3克,水服。外用方:青盐、雄黄、白矾、花椒、樟脑粉各10克,蓖麻籽50粒,共研 成细末,分成5份。每次将1份粉末用开水调成糊状,敷在左手手心,每天 换1次。说明:内服、外敷药同时进行,轻者1次可愈,重者2次可愈,不用 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