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刷牙错误方法 刷牙使劲太大

刷牙错误方法 刷牙使劲太大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建议: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5类损害牙齿的小动作

误区1:饭后立刻刷牙

人们用餐时吃的大量酸性食物会附着在牙齿上,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软化,甚至与牙齿轴层中的钙、磷分子发生反应,将钙、磷分离出来,牙齿会变得软而脆。此时刷牙会破坏牙釉质,损害牙齿健康。餐后刷牙,至少要等半小时后再刷牙,这时牙齿的保护层已恢复,刷牙就不会损伤牙齿了。

误区2:勤刷牙就可以预防牙病

只有正确的刷牙方式才可以有效预防牙齿疾病。多数人刷牙采用错误的横拉锯式法,这也是我国口腔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正确的刷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垂直旋转法,另一种是水平颤动法。

误区3:刷牙时间越长越好

每天刷3次牙,每次2-3分钟是最理想的做法。刷牙不可太使劲,并要在专业牙医指导下规范操作,因为轻柔规范地摩擦即可除去牙垢,太用力反而会损害牙齿。

误区4:漱口水天天使用更清洁

漱口水的主要作用是去除口腔异味,并不能把牙齿上的菌斑刷掉,而一些细小的缝隙还是会残留食物,更不能起到治疗牙周病和龋齿的作用。此外,健康人的口腔里也存在一些正常菌群,不少漱口水中含有消炎成分,抑制某类口腔菌群的正常存在。在此情形下,口腔内其余菌群可能不断增多,导致天然环境下人体口腔菌群比例失调,反而不利于口腔健康。

误区5:每个人都适合“叩齿保健”

一天两次每次叩齿50-100次,对于一些牙体缺失缺损的人来说,在存在咬合创伤和咬合紊乱的情况下,如此频繁的叩齿会造成或加重颞合关节的负担,长期如此甚至会使颞合关节因超负荷劳损而病变致颞合关节紊乱综合征。

刷牙应该注意这些错误

为什么刷牙前牙膏不能沾水?

如果牙刷是湿的,挤上牙膏后,就容易起泡沫,嘴里有了太多的泡沫,人就感到已经刷了很长时间的牙,认为可以结束了,而这时牙齿还未真正被刷干净。

正确方法:牙刷不蘸水,挤上牙膏慢慢刷,渐渐出些细微的泡沫,牙膏的清洁成分才能被发挥到最大。

错误1: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

错误2:刷牙太使劲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错误3:横着刷牙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横向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错误4: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但其实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这个时间对完全彻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够的。

错误5:起床就刷牙

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这样的结果是,牙膏里的有效护齿成分并没有太多机会留在牙齿上,而是随着早餐吃到了肚子里。

错误6:牙刷个儿太大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结语:现在相信大家对刷牙的错误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是的,基本上我们从两周岁的时候就开始要学会刷牙了,可是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刷牙方法正不正确,看了小编的这篇文章,大家是不是知道了我们平时的刷牙方法哪些错误了呢,那么我们就要纠正这些错误哦!

刷牙刷几分钟最健康

错误1:冷水刷牙

帖子称,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

建议:

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专家点评:

温水刷牙最好

用温水刷牙是对的,有些人用冷水刷牙会引起牙齿敏感、疼痛。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温水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太热的水也不好。

错误2:刷牙太使劲

帖子称,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建议:

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专家点评:

刷牙力量因人而异

刷牙时不应用太大力气也是正确的,并非用越大力气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式不对,用的力气越大反而越易伤害牙齿。但刷牙用的力因人而异,并没有量化的标准。刷牙力气不轻不重,以刷干净牙面为宜,每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拿捏。

错误3:横着刷牙

帖子称,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横向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建议:

正确的刷牙方式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

专家点评:

横向刷牙易磨损牙釉质

横向刷牙法确实是不值得提倡的刷牙方式,口腔医生给出的建议都是竖着刷牙。因为横着刷牙其实很难刷到牙齿间的缝隙,达不到彻底清洁的作用。横向刷牙更坏的影响是磨损到牙齿的牙釉质,特别是那些刷牙用劲大的人磨损更厉害,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楔形磨损"。楔形磨损的表现是牙齿根部被磨损而萎缩,容易使牙齿松动、敏感。不少人到了冬天干燥时牙齿容易疼痛,就因楔形磨损引起。

专家强调,刷牙应该用竖刷法。如果已经出现了楔形磨损,可以去医院进行修复,用树脂填补被磨损的位置,避免牙齿遭受进一步的损害。

错误4:刷牙时间太短

帖子提到,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但其实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这个时间对完全彻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够的。

建议:

刷牙不少于2分钟。先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

专家点评:

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

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要保证每个牙齿的牙面都要认真刷到。只要每次刷牙能认真刷干净,一天早晚两次刷牙就可以。没有必要每次饭后都刷牙,因为牙菌斑从形成到附着于牙齿需要12小时以上。有些人保护牙齿的方式是经常刷牙,其实没有必要,太多次数的刷牙反而易磨损牙齿。

错误5:起床就刷牙

帖子称,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这样的结果是,牙膏里的有效护齿成分并没有太多机会留在牙齿上,而是随着早餐吃到了肚子里。

建议:

饭后20分钟刷牙。起床后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是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食物之后。

专家点评:

刷牙后再吃早餐无不妥

一天早晚要刷牙,但早上刷牙的时间放在早餐前还是早餐后并无定论,目前没有医学观点认为早上起床后刷完牙再用早餐是不适宜的。现在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习惯了早餐前先刷牙,这无不妥。至于刷完牙后牙膏有效成分会被吃进肚子,这种说法不大站得住脚。普通牙膏所起的作用是清洁,刷完牙再彻底漱口后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有效成分"留在牙面上。如果吃早餐前不刷牙,总感觉口腔内有异物感,不清洁,吃早餐也吃得不放心。刷完牙吃早饭后再漱口,这样可以清除早餐的食物残留。

错误6:牙刷个儿太大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建议:

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刷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

专家点评:

牙刷3个月更换一次

不建议用太大牙刷,牙刷的大小以保证刷头可以灵活伸到最后面的牙齿为宜。如果牙刷太大,伸不进最后部的牙齿就刷不干净。

那牙刷大小该怎么把握呢?刷头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这种提法也不太准确,因为牙齿到底是指哪种牙齿呢?门牙与大牙的大小差异很大。各人选择牙刷时,具体还要看刷头是否能灵活伸进大牙内清洁。

普通牙刷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即可,但刷毛已经变形的牙刷就要马上更换。

日常刷牙三大误区

错误一:刷牙太使劲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也会伤害到牙龈,引起口腔溃疡。其实,并非用的力气越大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法不对,用的力气太大反而会伤害牙齿。

错误二:牙刷个儿太大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不建议用太大的牙刷,牙刷的大小以保证刷头可以灵活伸到后面的牙齿为宜。如果牙刷太大,伸不进后部的牙齿就刷不干净。

错误三: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洁齿有效物质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

牙龈萎缩或因刷牙方法不当

其实关于牙龈萎缩的症状就是因为细菌所导致的,只要我们有效的预防和有正确的治疗方式,一般还是不容易引起牙龈萎缩的,比如:定期的口腔保健,日常生活中请多选用有杀菌功效的牙膏,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等等。下面盘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误刷牙方式:

错误1: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

正确方法: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错误2:刷牙使劲太大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正确方法: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错误3:刷牙横着刷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刷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刷牙的目的是为了清除牙齿表面和缝隙里的细菌,而不是损伤牙齿本身。横向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正确方法:正确的刷牙方式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

错误4: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不完全如此。清水漱口可以清除掉90%以上的食物残渣,认真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牙齿疾病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这个时间对完全彻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够的。

正确方法:刷牙不少于2分钟。先漱口,湿润有利于牙膏中有效成分起作用,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干净,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由于牙菌斑的生长周期是12~24小时,所以即使出差在外,24小时也至少要刷牙一次。

错误5:刷牙时间不对

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这样的结果是,牙膏里的有效护齿成分并没有太多机会留在牙齿上,而是随着早餐吃到了肚子里。

正确方法:饭后20分钟刷牙。起床后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在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水果后,最好在20分钟后等这些物质对牙齿的影响过去后再刷牙,避免对牙齿表面造成更大的伤害。

错误6:刷牙后漱口次数太多

牙膏中的一些有效成分需要保留一些在牙齿的表面来形成保护层,保持一段时间细菌不会快速生长,过多漱口就没有这个作用了。有人还会用清水再刷一次牙,这是帮细菌伤害自己牙齿的傻行为。

正确方法:1次漱口10秒就够。所以用牙膏刷牙后漱口一次就可以了,漱口时间保持10秒左右就好。

刷牙错误方法 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

建议: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刷牙时干呕竟然和这有关

1、咽反射

咽反射是人类先天具有的生理反应,主要是防止异物进入体内。当有东西刺激咽喉,咽反射就会被触发,常表现为恶心、干呕甚至呕吐。一部分早晨刷牙引起的恶心干呕就是咽反射表现之一。

2、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患者确实可能在刷牙时出现恶心干呕症状,主要是由于患者咽部黏膜长时间受炎症的刺激,咽后壁常有较黏稠的分泌物,所以在刷牙时更容易受到刺激。

3、错误刷牙方法

刷牙时恶心干呕多数是进入刷牙误区

冷水刷牙刷牙劲太大刷牙横着刷牙刷太大或太小牙刷用一年刷牙时间短只早不晚。

刷牙太用力牙龈会受伤

误区1、刷牙太使劲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也会伤害到牙龈,引起口腔溃疡。其实,并非用的力气越大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法不对,用的力气太大反而会伤害牙齿。

正确方法:

刷牙用力大小因人而异,并没有特别量化的标准。刷牙力气应不轻不重,以刷干净牙面为宜。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就足够了,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力量。

误区2、横着刷牙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方法,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口腔科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竖着刷牙。因为横着刷牙很难刷到牙齿间的缝隙,达不到彻底清洁的作用。

横向刷牙更坏的影响是磨损到牙齿的牙釉质,特别是那些刷牙用劲大的人磨损更厉害,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楔形磨损”。楔形磨损的表现是牙齿根部被磨损而萎缩,容易使牙齿松动、敏感。

正确方法: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专家强调,刷牙应该用竖刷法,如果已经出现了楔形磨损,可以去医院进行修复,避免牙齿遭受进一步的损害。

误区3、起床就刷牙

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有人说,这样会把牙膏里的“有效护牙成分”随着早饭一起吃掉,实际上普通牙膏只能起到洁齿的作用,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有效护牙成分。其实,饭前刷牙是一种错误习惯。

正确方法:

饭后20分钟再刷牙。起床后用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是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食物之后。

误区4、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洁齿有效物质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

正确方法: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因此,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太热的水也不好。

误区5、牙刷个儿太大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不建议用太大的牙刷,牙刷的大小以保证刷头可以灵活伸到最后面的牙齿为宜。如果牙刷太大,伸不进最后部的牙齿就刷不干净。

正确方法:

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刷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选择牙刷时,具体还要看刷头是否能灵活伸进大牙内清洁。普通牙刷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即可,但刷毛已经变形的牙刷要马上更换。

误区6、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认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还有些人保护牙齿的方式是经常刷牙,其实太多次数的刷牙反而易磨损牙齿。

正确方法:

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要保证每个牙齿的牙面都要认真刷到。先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只要每次刷牙能认真刷干净,一天早晚两次刷牙就可以。没有必要每次饭后都刷牙,因为牙菌斑从形成到附着于牙齿需要12小时以上的时间。

刷牙错误方法 用大牙刷才刷得干净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建议: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齿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

刷牙的八大误区

错误1.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

建议: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错误2.刷牙使劲太大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建议: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错误3.刷牙横着刷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刷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

刷牙的目的是为了清除牙齿表面和缝隙里的细菌,而不是损伤牙齿本身。

横向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建议:正确的刷牙方式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

错误4.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不完全如此。清水漱口可以清除掉90%以上的食物残渣,认真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

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这个时间对完全彻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够的。

建议:刷牙不少于2分钟。先漱口,湿润有利于牙膏中有效成分起作用,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干净,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

由于牙菌斑的生长周期是12~24小时,所以即使出差在外,24小时也至少要刷牙一次。

错误5.刷牙时间不对

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这样的结果是,牙膏里的有效护齿成分并没有太多机会留在牙齿上,而是随着早餐吃到了肚子里。

建议:饭后20分钟刷牙。起床后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在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水果后,最好在20分钟后等这些物质对牙齿的影响过去后再刷牙,避免对牙齿表面造成更大的伤害。

错误6.刷牙后漱口次数太多

牙膏中的一些有效成分需要保留一些在牙齿的表面来形成保护层,保持一段时间细菌不会快速生长,过多漱口就没有这个作用了。有人还会用清水再刷一次牙,这是帮细菌伤害自己牙齿的傻行为。

建议:1次漱口10秒就够。实验发现,刷牙后当我们吐出第一口漱口水的时候,95%的有效成分都被吐掉了,第二口又会吐出剩余中的95%。

所以用牙膏刷牙后漱口一次就可以了,漱口时间保持10秒左右就好。

错误7.口腔干燥、熬夜、喝水少

这些情况会导致龋齿高发。现在的人对着电脑的时间多,开口说话的时间少,唾液的分泌也会相应减少。

唾液有平衡口腔生态的功能,晚上11点以后人们的口腔环境会开始进入干燥期,而口腔干燥会使细菌滋生。

建议:多喝绿茶和清水。绿茶除了补充水分,其中含有的氟化物还能保护牙齿不被细菌侵害。

错误8.用大牙刷才刷得干净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建议: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齿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

一把牙刷的使用寿命最好不超过1个月,电动牙刷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头因为电动牙刷的力度更温和,而且刷毛的设计更利于牙齿清洁,所以使用的寿命可以更长。

相关推荐

刷牙的正确方法 八大错误刷牙方式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 建议: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建议: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这样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建议:正确的刷牙方式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 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不完全如此。清水漱口可以

误区 刷牙时间少于3分钟

够拥有一口洁白的牙齿是让人羡慕的。如今牙齿的功能不仅是用来咀嚼食物这么简单,它还能展示人美丽的一面。牙齿好,你才能口气清新,谈笑风生,笑得更灿烂。但生活中,有些人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刷牙,由此造成的牙齿损坏实在太不应该。作为爱牙人士,在这里,检查一下你是否也有如下的错误呢,一起来纠错吧! 误区:刷牙时间少于3分钟 纠错:三餐后的3分钟内刷牙,每次刷牙3分钟。 有的人把刷牙当作一项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不愿为刷牙多挤出点时间。正确的刷牙应涉及每个牙齿的每一个面,要“面面俱到”。应付式的匆忙刷牙肯定无法达到这一目的

刷牙不能这样刷

我们每天都要刷牙,可是你刷对了么?未能正确的刷牙不仅不会保护我们的牙齿甚至还会产生不良后果,影响我们牙齿健康。介绍几种错误的刷牙方法,可能你在刷牙时时也存在着种种误区。 漱口水天天漱,清凉干净 纠错:漱口水不提倡每天使用,医院药用漱口水的使用更要遵医嘱。 很多人都认为漱口水方便又管用,刷完后口腔感觉清凉而干净。漱口水不宜长期频繁使用,使用药用漱口水最好遵医嘱,在口腔炎症治好后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用漱口水作为日常护理用品,最好的口腔护理还是天天坚持刷牙刷牙直上直下,持续时间短 纠错:应该使牙刷和牙齿保持45

错误刷牙方式易引起口腔疾病

刷牙,一件看似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事,我们每天都在做,我们都知道“上牙从上向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不过,你知道你的刷牙方式真的对吗?口腔专家提示:刷牙方式要正确,错误的刷牙方式能引起各种口腔疾病。 大多数人能坚持早晚刷牙,且每次刷牙能保证1—2分钟。但这样的刷牙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每次3分钟的刷牙时间,才是有效的。并且要勤换牙刷,坚持3个月换一次,减少残留在牙刷中的细菌进入口腔的二次污染。 在了解中发现,大部分市民,错误的刷牙方式导致牙缝稀疏,牙龈萎缩,牙釉质磨损等问题的发生。专家指出,刷牙要科学合理,并

刷牙有3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漱口水天天漱,清凉干净 纠错:漱口水不提倡每天使用,医生给患者开的漱口水中多含有消炎成分,消炎成分往往会抑制某一类口腔菌群,另外一种菌群相对增多,导致口腔菌群失调。 比如,口腔内厌龋齿。所以,漱口水不宜长期频繁使用,使用药用漱口水最好遵医嘱,在口腔炎症治好后最好不要再使用药用漱口水作为日常护理用品,最好的口腔护理还是天天坚持刷牙。 误区二:刷牙直上直下,持续时间短 纠错:应该使牙刷和牙齿保持45度角,每个位置至少应轻刷10下。 刷牙的正确方法应该是牙刷和牙齿呈45度角,上下轻刷,在牙齿咬合面前后轻

关于牙齿保健有哪些认识误区

天天刷牙就不用得“蛀牙”了: 有些朋友很纳闷,天天刷牙在怎么还得蛀牙?主要原因是刷牙方法不正确或没正确、有效的刷牙。另外,有些地方如牙齿邻面,不易刷到,应用牙线辅助清洁这些部位。对于已形成结石的牙齿,必须到医院去“洗牙”才能清除牙石。 牙齿能用就行,没必要经常更换。 牙刷用旧后刷毛卷曲,不仅失去清洁作用,而且会擦伤牙龈,应及时更换,正常情况下定期更换时间为三个月。推荐带有柔软圆头刷毛的小头牙刷。 乳牙反正要换,牙刷乳牙可不刷: 许多家长都认为,乳牙有病没事,反正要换,换了自然就好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乳牙

切记刷牙的十大误区

误区1 每天一起床就刷牙,晚上刷了牙还吃东西。我们从小就会被教育早起要刷牙洗脸,但其实是错误的,刷牙的时间应该是饭后而不是饭前,因为刷牙是为了清洁留在口内的食物残渣,还没吃饭干嘛要刷牙呢?但有很多病人会说起床不刷牙会有囗臭,吃早饭都不香。其实这又带出另一个坏习惯,那就是晚上刷牙后还吃东西,那样等于没刷,早上起来就会有口臭。如果晚上刷干净了也没再吃东西,但早上起来还是有口臭,那就要去看看消化系统,会不会有胃病了。所以,正确的刷牙时间应该是饭后,早晚两次或早中晚三次,实在有困难至少要做到睡前刷干净并不再吃东西

刷牙错误方法 刷牙后漱口次数太多

牙膏中的一些有效成分需要保留一些在牙齿的表面来形成保护层,保持一段时间细菌不会快速生长,过多漱口就没有这个作用了。有人还会用清水再刷一次牙,这是帮细菌伤害自己牙齿的傻行为。 建议:1次漱口10秒就够。实验发现,刷牙后当我们吐出第一口漱口水的时候,95%的有效成分都被吐掉了,第二口又会吐出剩余5%中的95%。

错误的刷牙方法

1、饭后马上刷牙:人们用餐时吃的大量酸性食物会附着在牙齿上,会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软化,甚至与牙齿轴层中的钙、磷分子发生反应,将钙、磷分离出来,牙齿会变得软而脆。此时刷牙会破坏牙釉质,损害牙齿健康。牙医建议,饭后或吃了酸性食物后,可以用水漱口,或喝一小杯牛奶,用牛奶像漱口一样与牙齿亲密接触,可以帮助清洁口腔、中和食物的酸性、加快牙齿钙质的恢复过程。酸性高的食品对儿童牙齿的危害不容忽视,父母一定要控制孩子吃糖果的量。如果要坚持餐后刷牙,也要等半小时后再刷牙,这时牙齿的保护层已恢复,刷牙就不会损伤牙齿了。 2、

五大致命刷牙误区

五大致命刷牙误区 在我们日常糊口中,常有一些爱美的女士们为了使牙齿连结清白,长时刻的用力刷牙;有的酬报了能完全洁净牙齿,在选择牙刷时居心选择毛硬的牙刷;也有的人经常是刷牙对于了事,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刷牙的过程;更有的是一天刷多次牙或者是几天不刷一次牙,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如不美观不能科学的刷牙,往往会导致口腔有异味、牙龈出血,牙齿松动或者脱落。是以,刷牙要讲究科学,我们必需要走出日常刷牙的误区。 误区一、刷牙采纳横刷法 在刷牙过程中,如不美观刷牙的体例不正确,刷牙的效不美观也就有所差异。良多人在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