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豆包怎么做
粘豆包怎么做
粘豆包是一种源于满洲的食品,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然后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过冬。粘豆包要怎么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它的做法吧...
食材
面粉150克
糯米粉150克
酵母4克
牛奶140毫升
红豆沙200克
方法/步骤
准备:面粉、糯米粉、酵母。
加温牛奶和成面团,饧10分钟。
放到面板上揉匀,切成均匀的剂子。
把剂子按扁。
把豆沙馅搓成长条。
切开,用手揉成圆形状。
把剂子擀成中间稍厚的圆皮。
放入豆沙馅包起来。
包起来收口向下即可,放入蒸锅,大火烧开蒸20分钟。焖3分钟出锅。
放入盘中,即可享用。
吃豆包会胖吗
豆包的制作是以小豆这些作为馅作成的包子。豆包美味可口,是我们早餐比较喜欢选择的一种,常吃豆包是不会肥胖的,甚至还能起到减肥的作用。
豆包是一种以黄米(大黄米或小黄米)面为皮,以豆沙为馅,蒸熟后食用的食品。一般出现在中国北方地区。但是,华北很多地区随着人口的迁移,也渐渐出现了白面为皮的豆包,为了区分于馒头,还用胭脂在上面点上红点,馅料也逐渐简化,不用豆沙而直接将红小豆煮熟,加糖,看起来,豆包馅都是一粒粒的。在东北,豆包也叫黏豆包,但不叫豆馅包,豆陷包是指白面皮的豆包。有的地方,豆沙包也简称豆包。在吉林,与豆沙包不是同一种东西。与其它“包”的区别在“皮”的采用原料不同。
又名赤小豆。是一种可食的模样似黄豆的红色豆类食物。切忌与红豆相混。赤小豆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钙、铁等营养成分,有消脂减肥的功效。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豆包,我们知道豆包是我们早餐比较喜欢选择的一种,我们害怕吃豆包会胖吗,其实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吃豆包不但不会长胖,而且还有减肥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早餐吃豆包。
大黄米面粘豆包
大黄米面粘豆包的配料
黄米面一半
普通面粉一半酵母粉 红豆馅
大黄米面粘豆包的做法步骤
1. 将黄米面与面粉混合,放入适量酵母粉,加温水,和成光滑面团,放置温暖处发酵。因为有黏米面,所以,面团不会发的很大。
2. 将发好的面团分成小面团,擀成稍厚的大概10cm直径的饼,加入红豆馅,包起来,整形
3. 包好的豆包放入锅内,静待15分钟,上火蒸,水开后,15分钟
大黄米面粘豆包的小贴士
这次的豆包用的是粳米粉,就是黍子去皮的粳米,磨成的面,熟了当前很黏。粳米富含蛋白胨、碳水复合物、B族维他命、维他命E、锌、铜、锰等养分元素,存正在益阴、利肺、利大肠之效用。然而身材炎热者没有宜服用。
粳米粉粘豆包实在是比拟保守的一种吃法,然而现正在随着众人对于美味的一种需求,粳米粉以没有同的方式为咱们的身材衰弱效劳着,然而要留意假如是身材炎热的人,却没有适宜食用,那样有利于咱们的衰弱。
为什么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 粘豆包是元宵吗
不是。
粘豆包是东北人民的传统美食,它外形酷似元宵,大小如鸡蛋,有粘度,皮薄馅料丰富,象征小日子团圆美满,但和元宵不同的是,粘豆包里面的馅料以各种五谷杂粮为主,是用手包出来的,而元宵是滚出来的,馅料没有粘豆包这么丰富。
黏豆包是一种由
黏豆包黏豆包:黏豆包是一种由
黄米面制成的特色食品。很久以前,农民每天都是两餐,天亮早餐,然后下地劳动,而天黑时是晚餐。这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农民来说,两餐间隔太长了。人是受不了的。因此,农民们每年初冬时节,用黄米磨成面,做成鸡蛋大小,里面有豆馅的豆包,放在外面冻实,以备开春下地时蒸食。黄米属于消化慢的粮食。所以用黄米面制成的黏豆包,成了农民们抗饿的主要食品。同时,作为春节期间的民俗食品,而深受农民的喜欢。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人们已不再把黏豆包做为一种抗饿食品了,而把它做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具有北方特色的风味食品了。
黏豆包
一进入腊月,东北天寒地冻,市场上北方的传统食品———黏豆包也就上市了。乡下,每到腊月二十三前后,家家户户都忙着蒸黏豆包,这既是乡下百姓一年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对忙碌的一年有所交待。因为那时,北方不产细粮,每逢年节才供应一二斤白面或大米,黏豆包就是乡下人最奢侈的食品了。而这黏豆包更是小孩子最喜欢的吃食。在锅里蒸着时,就能闻到那诱人的丝丝香味。锅一打开,围着锅观望的我们,见了那香喷喷的黏豆包,早已口水不止。这黏豆包吃得粘手粘牙,如再蘸上糖吃,吃起来既甜又香,真是别具风味。蒸黏豆包很麻烦,城里人费不起这个事,但腊月是乡下的农闲季节,所以乡里人有的是时间。蒸黏豆包,要先将黏高粱
黄米
去皮,变成黏米,黏米淘干净,放进清水里浸泡两三天,然后将浸泡过的黏米捞上来,沥干水,再用碾子磨成面,乡下的习惯叫法叫“砸碾子”。那时乡下没有电,更没有碾米机,全村只有一盘公用的石碾子。说到砸碾子,不但花力气,还要排队,有时大人们没等天亮顶着星星,冒着严寒就去抢头班碾子了。
黄米
将黏米碾成面后,再将小豆煮熟,捣烂,用开水和面,将面用手拍成薄饼,将捣烂的小豆包在里面,黏豆包就包成了,再在下面放上秋天就备好的苏叶子。没有苏叶的人家,就用白菜叶或用秋天准备的苞米皮子,垫在下面,防止粘锅,这三种当然要数垫苏叶子味道好了。黏豆包蒸出来后,一两顿是吃不完的,就放在室外一个大缸里冻,等正月家里来了客人再拿出来重新上锅蒸,那味道一点儿都不变。以后参加工作,当海员,跑远洋,一晃就是二十年,再没见过蒸黏豆包的全过程。现在北方也早已种上水稻了,自然就有了黏稻子,所以现在城里卖的黏豆包有黏高粱米面的,也有黏稻子米面的。不论是哪种面的,吃着总没了当年的感觉,只是偶然走到市场上,看到那些农村来的大嫂朴实的打扮,和她们大嗓门儿的叫卖声,就会想起当年在乡下,母亲忙忙碌碌蒸黏豆包的身影,想到这些,年味就浓了。
吃豆沙包有什么好处
豆包是以小豆(别名红小豆、赤豆、赤小豆)等为馅作成的包子。用黄米面等包的豆包又称黏豆包。用豆沙作馅的包子则称作豆沙包。
豆包是一种以黄米(大黄米或小黄米)面为皮, 以豆沙为馅,蒸熟后食用的食品。一般出现在中国北方地区。但是,华北很多地区随着人口的迁移,也渐渐出现了白面为皮的豆包,为了区分于馒头,还用胭脂在上面点上红点,馅料也逐渐简化,不用豆沙而直接将红小豆煮熟,加糖,看起来,豆包馅都是一粒粒的。在东北,豆包也叫黏豆包,但不叫豆馅包,豆陷包是指白面皮的豆包。有的地方,豆沙包也简称豆包。在吉林,与豆沙包不是同一种东西。与其它“包”的区别在“皮”的采用原料不同。
营养成分
小豆又名赤小豆。是一种可食的模样似黄豆的红色豆类食物。切忌与红豆相混。赤小豆含有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钙、铁等营养成分,有消脂减肥的功效。
面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及维生素E。吃全麦食品是健康、减肥的新潮流。
所以用黄米面制成的粘豆包,成了农民们抗饿的主要食品。同时,作为春节期间的民俗食品,而深受农民的喜欢。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人们已不再把粘豆包做为一种抗饿食品了,而把它做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具有北方特色的风味食品了。
所以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我们大家不难发现的一点,那就是总体来说豆包是非常有营养的,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是可以经常食用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吃的时候最好控制好量,不要一下子吃得太多,那样也是不好的。
煎包怎么做不粘锅
用料:
中筋面粉180克、酵母粉2克、白砂糖2克、水95克、猪肉馅、韭菜、盐、鸡精、黑胡椒粉、生抽、香油、花生油、小葱、黑芝麻、(做冰花用)玉米面3g、面粉3g、水100g
做法 :
2克酵母粉倒入碗内。加2克白砂糖,帮助发酵的。加95克水,搅拌均匀,静置五分钟,180面粉放入大盆内,慢慢倒入酵母水,一边倒一边搅拌,成小面絮状。
放面板上,揉搓成光滑的面团,放大盆内,盖好,开始发酵,调馅~猪肉馅(三肥七瘦的五花馅)加少量盐,鸡精,黑胡椒粉,分次加少量高汤,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直到肉馅上劲,静置备用。韭菜洗净,控干水分,切碎,放肉馅中,韭菜上加少量香油,防止韭菜出水,搅拌均匀即可,面团发至两倍大即可。
放面板上,撒点干面粉,揉搓排气到位。此时面团约275克左右。面团搓成长条,分成14个大小一样的面剂子,每个约19克,撒点干面粉,依次摁平,擀皮,放入馅料,包包子,剩余的面团依次包好,静置十分钟左右,进行二次发酵。
平底不沾锅里加少量花生油,保持小火,五成热时依次码入发酵好的包子。这个步骤是为了给包子定型上色,煎至包子底部微黄色即可,慢慢加入100克水,盖好锅盖,保持大火。听到底部刺啦刺啦的声音,说明水快干了,轻轻晃动一下锅,让底部脱离,撒上黑芝麻和小葱花,盖好,关火,焖两分钟左右。可以出锅了。
一天吃多少豆腐适宜 豆腐粘了洗洗还能吃吗
不能吃。
已经发粘腐坏的豆腐,即使洗掉表面发粘的部分,但内部肉眼无法判断其是否还含有别的对身体有害的成分,在这种情况下,食用仍然可能存在健康风险,为了安全起见,即使是洗干净了的发粘豆腐也最好不要吃。
驴打滚的菜品特色
豆面卷子 北京称驴打滚,是满洲以及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满洲地区一般叫豆面卷子),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源于满洲,缘起于承德,盛行于北京。由于清朝的八旗子弟爱吃粘食,“驴打滚”很快就传到了北京,成为北京的一种风味小吃。自古以来承德地区就盛产一种黍米,据《热河志·物产》记载:“黍,土人称为黄米”。这种黍米,性粘,承德叫黄米,可闷干饭,或碾成粉用来做粘豆包、年糕和“驴打滚”。喜吃粘食本来是满族人的传统,因为满族的狩猎生活,经常是早出晚归,吃粘食耐饿。“驴打滚”就是在200多年前从粘食中演变出来的一种大众化小吃。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东北粘豆包
营养和食红芸豆
红芸豆学名红菜豆,蝶形花科菜豆属。根据芸豆种皮的颜色可分为红芸豆,白芸豆,花芸豆等。山西省为我国红芸豆主产省,山西岢岚、五寨、代县、繁峙为红芸豆的主产区。岢岚县为全国红芸豆出口基地。每百克红芸豆含蛋白质 23.1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56.9克,钙76毫克及丰富的B族维生素,鲜豆还含丰富的维生素C。从营养成分看,蛋白质含量高于鸡肉,钙含量是鸡肉的7倍多,铁为4倍,B族维生素也高于鸡肉。
粘豆包的历史
编辑
粘豆包是东北人春节期间喜欢吃的一种粘食.用黄米面和小豆馅自制而成。粘豆包最早是供祖先用的祭品,也是满族人出门打猎时的食物。后来,努尔哈赤带兵打仗时.粘豆包就成了冬天里的军粮。可以说,大清国的半壁江山里,有粘豆包的一份功劳。
糖尿病人能吃黄米面的粘豆包吗
可以吃的,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过高代谢障碍,如果正确治疗的话饮食上不必忌口。西医目前对糖尿病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称之为不治之症,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石斛、肉苁蓉、玄参、益智仁、沙菀子、补骨脂、鹿茸、海南陈、人参、枸杞子、蜂胶、金精粉、乌术粉、茯苓、怀山药等配合治疗,见效快,疗效确切,这些药物安全无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无需节食,无需服用其它降糖药物,单独服用即可,而且克服了传统产品治疗上严格忌口的弊端,使病人的营养能得到有效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和抗病防病能力,防止了系列并发症的发生,这些药物打破了常规的降糖疗法,药物中独有的活性成分经人体转化能彻底恢复胰岛细胞功能,清除糖尿病致病根源—糖毒素,打破胰岛素β细胞与胰岛素受体周围的生物屏障,恢复人体正常糖代谢功能,快速达到平稳血糖的目的。希望正确治疗早日康复。
孕妇能吃黄米吗
很多女性在怀孕以后就会特别注意平时的饮食了,想了解一些食物到底适不适合我们食用,特别是孕妇能吃黄米吗,黄米是很有营养的,它的食疗作用也是很多的,可是孕妇能不能吃呢?
孕妇可以吃黄米吗?
可以吃。
黄米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锌、铜、锰等营养元素,具有益阴、利肺、利大肠之功效。
粽香黄米鸡
原料:鸡腿2个、黄米、葡萄干30克、枸杞20克、粽叶40张
调料:盐5克、蚝油2汤匙、料酒1茶匙(5ml)、生抽1汤匙(15ml)白糖1茶匙(5克)、香油2汤匙(30ml)
制作:
1、黄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以上,用前沥干水分。将枸杞和葡萄干用清水浸泡5分钟后,洗净沥干备用。2、鸡腿去骨切成小条,加入盐和蚝油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
黄米
黄米
3、将黄米倒入碗中,加入葡萄干,枸杞和腌好的鸡肉,搅拌均匀,再调入料酒,生抽,白糖和香油再次搅拌均匀。
4、将粽叶的头尾剪掉,把两片粽叶叠在一起,将黄米鸡肉用勺子盛到粽叶的尾部(边缘空出1厘米的距离),然后从底部向上卷起成筒状,如粽子本身的重量无法压住底边,可以用线绳系紧。
5、卷好后放入蒸笼或蒸锅里,大火加热,水沸腾后继续蒸30分钟,每隔10分钟,往锅中倒入一些水以免干锅。
黄米面炸糕
原料:豆馅、花生油、黄米、糖桂花制作:
将黄米洗净,用凉水浸泡4小时后,连米带水磨成稀糊状,再吊袋净水,放在较温暖的地方发酵,面刚发起时即成。将发面揪一小块,抟成团,按成圆皮,挑豆馅放在圆皮上,边旋转圆皮边用匙往里按馅,将馅逐渐包住,揪去收口处面头,放在湿布上按成圆饼状;锅内油用旺火烧至六成热,将圆饼下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即成。
典故:
北京人都管它叫炸糕,是京城小吃一绝。
北京传统风味小吃。黄米面炸糕色泽金黄,表皮焦脆不艮,质地黏软可口,馅料甜美细润。
东北粘豆包
东北特色黄米粘豆包
主料:黄米面、干面粉
辅料:红小豆、发酵粉
调料:白糖、桂花酱适量
做法:
1、将黄米面放入盆中,加入60度水温的水300g,将其和成面团(略软些),待凉后,把发酵粉用水懈开,再加入干面粉,倒入黄米面中和匀,饧几个小时;
2、红豆淘洗干净,放入高压锅中压15分钟,压好后开盖加入白糖、少许素油,用力将红豆捣碎,放适量桂花酱搅拌成豆沙;
3、将面团取出下剂,包好豆沙馅入锅蒸12-15分钟即可。
孕妇能吃黄米吗,大家知道了黄米是适合孕妇吃的,女性在怀孕期间的饮食也不要刻意的去了解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东西能吃,只要合理的饮食都是正确的,怀孕的期间不能够随便乱吃东西,只要营养补充好了,身体就能够正常,宝宝也会正常的发育。
玉米面豆包做法
1.将玉米面、豆面、面粉和干酵母粉混合,倒入清水用筷子搅拌成雪花状再用手揉面,揉至面团表面光滑,放在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时间长短随温度高低不等,杂粮较难发酵,可适当延长时间)
2.发酵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再反复揉一会,将揉好的面团分成50克1份,红豆馅分成约35克1份,滚成球状。面团压成圆饼,包入红豆馅,再将收口收紧,团成圆形
3.做好的豆包坯表面盖上湿布,继续发酵20分钟,使生坯涨大。大火烧开蒸锅内的水,转中火蒸约15分钟,关火后焖约3分钟后再开盖就可以了
厨房小常识关于粗粮: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粮食品,主要包括:
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梁、大麦、燕麦、荞麦、麦麸等。
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蚕豆、豌豆等。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由于加工简单,粗粮的口感有些粗糙,但也正因为此,粗粮中保存了许多细粮中没有和含量较少的精品成分。
对于粗粮,我们既要多吃,又不宜吃多,因为过食粗粮也有坏处,粗细搭配,才是科学的饮食原则哦~
怎么辨别包子的好坏
1,狗不理:闻名中国的天津著名包子,以主人的小名狗子得名。原本是私人的一家小铺子,后来公私合营了,便成了国营饭店了。现在中国各地都有狗不理包子分店。狗不理以猪肉馅为主,现在各种馅都有了,有一百多年历史了。
2,烤包子:新疆维族的一种特色包子,类似肉夹馍。少数民族
香喷喷的烤包子有自己特色的包子比较少见,新疆烤包子便是其中比较出色的一种。
3,叉烧包:流行于广东与香港的一种在馅里放入叉烧酱的包子,味甜而独特。香港有一部以叉烧包命名的著名电影,由于电影的巨大影响,使得叉烧包之名远播北方。遗憾的是在北方人眼里叉烧包并没有电影好。
4,蚝油叉烧包:广东一种加入蚝油的叉烧包,味道突现蚝油之味,喜欢吃的人只局限在部分地区。
5,奶皇包:广东特有的一种甜味包子,以蛋黄做馅,是广东甜包子里最负盛名的一种。但喜欢咸口人并不十分喜欢。
6,小笼包:用小笼屉做的包子,很多地方都有小笼包,南方味道偏甜,北方味道偏咸。上海南翔小笼包与四川小笼包比较有名气。
7,韩包子:成都一种比较有名的包子,由韩映斗创于1914年。特点皮薄松泡、馅
蚝油叉烧包心饱满、入口化渣。
8,九园包子:四川地方特色包子。
9,龙眼包子:四川地方特色包子。
10,东河包子:福建地方特色包子。
11,灌汤包:开封特产的一种包子,因馅里有汤水儿而得名,现在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包子。
12,盐菜水晶包:湖南地方特色包子。
13,一品包子:河南开封地方特色包子。
14,德园包子:湖南地方特色包子。
15,舍利包子:佛家的一种素馅包子。
16,二奶包:近年来因包二奶一词流行而得名,是商家为盈利而新创出来的一种包子名,包子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17,发面包子:泛指发面做的包子,大多数的包子都属于这一种类型。
18,白面包子:用白面做的包子,大多数包子都是用白面做的。
19,苞米面包子:用苞米面做的包子,主要在东北流行,素馅为主,非常好吃。
20,肉包子:泛指用肉做馅的包子,大多数包子都是肉馅的,只是肉的种类不同而已。
21,猪肉包子:猪肉馅的包子,很多包子都是猪肉的。
22,人肉包子:传说中用人肉做馅的包子,肥而不腻,但这种包子之名只存在于古典小说之中。
23,素包子:泛指素馅的包子。
24,糖包子:用糖做馅的包子。
25,糖三角:做成三角型的糖包子,包子的一种变型。
26,火烧包:做成火烧外型的包子,肉馅居多。
27,豆包:用小豆做馅的包子,个头比较小,流行于北方。是包子的一
小笼包种变型。
28,粘豆包:用黏米面做的豆馅包子,个头比较小,东北特产。是包子的一种变型。
29,豆沙包:也叫澄沙包,是用去皮小豆做馅包的包子。是包子的一种变型。
30,欢喜团:用包米面团的菜团子,素馅,很好吃。流行于东北,是包子的一种变型。
31,水煎包:山东一种用平底锅煎的类似饺子的包子,东北亦有。是包子的一种变型。
32,烧卖:捏口处放大量淀粉而使形成一种开口状的蒸包,是包子的一种变型。
33,蒸饺子:蒸饺子是包子的一种发展形式,其本质就是包子。北方特产。
34,肉夹馍:包子的一种变型,北京、赤峰、陕北的肉夹馍比较有名气。
35,馒头:南方人把包子说成馒头,通常称带馅包子,饺子等也可泛称为包子。
36,大饺子:一种做成饺子形状的大个发面包子,流行于东北。
豆包的分类
黏豆包:黏豆包是一种由黄米面制成的特色食品。很久以前,农民每天都是两餐,天亮早餐,然后下地劳动,而天黑时是晚餐。这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农民来说,两餐间隔太长了。人是受不了的。因此,农民们每年初冬时节,用黄米磨成面,做成鸡蛋大小,里面有豆馅的豆包,放在外面冻实,以备开春下地时蒸食。黄米属于消化慢的粮食。所以用黄米面制成的黏豆包,成了农民们抗饿的主要食品。同时,作为春节期间的民俗食品,而深受农民的喜欢。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人们已不再把黏豆包做为一种抗饿食品了,而把它做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具有北方特色的风味食品了。
一进入腊月,东北天寒地冻,市场上北方的传统食品———黏豆包也就上市了。乡下,每到腊月二十三前后,家家户户都忙着蒸黏豆包,这既是乡下百姓一年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对忙碌的一年有所交待。因为那时,北方不产细粮,每逢年节才供应一二斤白面或大米,黏豆包就是乡下人最奢侈的食品了。而这黏豆包更是小孩子最喜欢的吃食。在锅里蒸着时,就能闻到那诱人的丝丝香味。锅一打开,围着锅观望的我们,见了那香喷喷的黏豆包,早已口水不止。这黏豆包吃得粘手粘牙,如再蘸上糖吃,吃起来既甜又香,真是别具风味。蒸黏豆包很麻烦,城里人费不起这个事,但腊月是乡下的农闲季节,所以乡里人有的是时间。蒸黏豆包,要先将黏高粱去皮,变成黏米,黏米淘干净,放进清水里浸泡两三天,然后将浸泡过的黏米捞上来,沥干水,再用碾子磨成面,乡下的习惯叫法叫“砸碾子”。那时乡下没有电,更没有碾米机,全村只有一盘公用的石碾子。说到砸碾子,不但花力气,还要排队,有时大人们没等天亮顶着星星,冒着严寒就去抢头班碾子了。
将黏米碾成面后,再将小豆煮熟,捣烂,用开水和面,将面用手拍成薄饼,将捣烂的小豆包在里面,黏豆包就包成了,再在下面放上秋天就备好的苏叶子。没有苏叶的人家,就用白菜叶或用秋天准备的苞米皮子,垫在下面,防止粘锅,这三种当然要数垫苏叶子味道好了。黏豆包蒸出来后,一两顿是吃不完的,就放在室外一个大缸里冻,等正月家里来了客人再拿出来重新上锅蒸,那味道一点儿都不变。以后参加工作,当海员,跑远洋,一晃就是二十年,再没见过蒸黏豆包的全过程。现在北方也早已种上水稻了,自然就有了黏稻子,所以现在城里卖的黏豆包有黏高粱米面的,也有黏稻子米面的。不论是哪种面的,吃着总没了当年的感觉,只是偶然走到市场上,看到那些农村来的大嫂朴实的打扮,和她们大嗓门儿的叫卖声,就会想起当年在乡下,母亲忙忙碌碌蒸黏豆包的身影,想到这些,年味就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