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缺铁性贫血注意事项 服药注意事项

缺铁性贫血注意事项 服药注意事项

缺体性贫血的患者在服用铁剂进行治疗的时候最好是同时服用维生素C或者是使用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是,这样可以促进机体对贴的吸收。同时当避免使用康酸性药物(如小苏打、氢氧化铝等)及四环素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可是铁盐沉积妨碍吸收。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贫血患者中大部分为女性,主要是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性所造成的,女人每个月都有规律的流失部分的铁质,孕妇则是在怀孕中铁的需求量增加,这些会使铁元素的供应不足而发生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危害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因为铁在人体中的作用在于保证人体中血红蛋白的源源不断的更新,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代谢,同时使血液保持活性。

因此缺铁性贫血的女人,氧气的在人体供应不够会头晕,机体缺氧感觉乏力、脸色也会缺乏血色显得苍白、月经稀少,颜色变得浅淡;孕妇缺铁性贫血,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迟缓,出生后可的宝宝能有先天性贫血;产妇缺铁性贫血,母乳含铁量低宝宝营养缺铁吸收不足,自身也体质虚弱,气血恢复较慢。

缺铁性贫血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在贫血的发展初期就应该要及时的改善治疗,防止贫血的进一步恶化。缺铁性贫血可以服用常用的补血铁剂-体恒健牌铁之缘片来改善治疗,轻度缺铁性贫血服用一个月,重度贫血需要服用三个月,可以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数量纠正贫血。

怎么缓解贫血的症状发作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

病因: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钩虫感染、胃肠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症状: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

防治:治疗缺铁性贫血可用硫酸亚铁或10%枸檬酸铁铵5-20毫升,每日服3次。同时还需同服维生素C100-200毫克,每日3次,以促进铁的吸收。贫血症状消失后,为巩固疗效还需继续服药1-2个月。

缺铁性贫血患者口服铁剂治疗后恢复周期

口服铁剂治疗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临床上常用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及其制剂。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患者临床表现逐渐改善、血红蛋白升高、网织红细胞增多等。

大多数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恢复周期主要如下:

12~24小时--缺铁性贫血患者一般服用铁剂12~24小时后细胞内含铁的酶就开始恢复,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进。

36~48小时--服用铁剂36~48小时后,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出现红细胞系统增生现象。

48~72小时--网织红细胞一般于服用铁剂48~72小时后开始上长。

4~11日--网织红细胞4~11日达高峰,此时血红蛋白开始迅速上升。

2~3周--缺铁性贫血患者心脏杂音一般于服用铁剂2~3周后减轻或消失,脾脏逐渐缩小。

3~4周--服用铁剂3~4周后,大部分缺铁性贫血患者贫血症状可得到纠正,患者恢复正常。

特别提醒:服用铁剂后即使恢复正常也不能立即停药,至少还要继续服药一个月,然后再减量维持2-3个月,才能真正恢复体内正常水平的铁贮存量,避免贫血复发。

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缺铁性贫血可发生于下列几种情况;

一、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铁性贫血。

二、铁的吸收不良:

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三、失血: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改善,比如口服铁之缘片,补铁生血增加营养摄入,温和补铁补血,有效改善贫血症状,日常饮食需要增加含铁和高蛋白的食物补充营养。

引起贫血的原因颇为复杂,目前已知的常见原因有营养不良、感染、肿瘤、药物、免疫性疾病、肾脏病、胃肠病以及内分泌遗传性等疾病。

小儿缺铁性贫血服用铁剂注意什么

缺铁性贫血是小儿较常见的疾病之一,铁剂是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物,一般常采用口服。

但家长在给孩子服用铁剂时,往往存在一些问题。药店药师在遇到前来购买铁剂,为小儿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顾客时,应该加以提醒。

过量服用。

铁剂如果用量较大,可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死亡。此外,铁剂的药片、药丸外面包有糖衣,因此切勿让小孩将硫酸亚铁糖衣片当作糖果误食,以免造成铁剂急性中毒。

服药时间或用法不当。

口服铁剂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上腹部不适等,饭前服用常使孩子难以耐受,因此服用铁剂宜在两餐之间或饭后,这样可以减轻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对少数消化道反应比较强烈的小儿,可选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酸亚铁,或从小剂量开始,如先用常规剂量的1/2或1/3,待消化道反应消失后,再逐渐增加到全量。

牛奶含磷高,可影响铁的吸收;茶和咖啡中的鞣酸可使铁的吸收减少75%;碳酸饮料如各种汽水等可中和胃酸,降低胃内酸度,不利于铁的吸收,因此不宜与铁剂同时服用。

女人贫血的症状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病因: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钩虫感染、胃肠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症状: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病人除有头晕、耳鸣、眼花、倦怠、头发干枯脱落等一般贫血症状外,还可伴发食欲不振、腹泻、口疮、舌炎等。防治:治疗缺铁性贫血可用硫酸亚铁或10%枸檬酸铁铵5 ̄20毫升,每日服3次。同时还需同服维生素C100-200毫克,每日3次,以促进铁的吸收。贫血症状消失后,为巩固疗效还需继续服药1-2个月。

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女性朋友生活中可以多吃豆腐和芝麻,还可以多吃一些绿叶的蔬菜。另外木耳以及虾皮和海带汤中都含有丰富的铁,平时也可以多吃。缺铁性贫血的女性除了做好饮食调理之外,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身体锻炼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使得身体更好地吸收铁。

贫血要治疗好

治疗贫血最好的办法有哪些

如果确定为缺铁性贫血的话,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铁剂。不过饮食补铁治疗是最重要的,血红蛋白的合成需要铁,如果饮食中铁摄入不足,就容易贫血。铁在肉类和家禽中含量最为丰富,尤其是内脏,如猪肝、鸡肝、鸭肝等,此外是红色的瘦肉,如牛肉、猪瘦肉、羊肉等,其次蛋黄也含有丰富的铁;在黑木耳、干果、黄豆、红枣中的铁也有一定含量。在进食这些食品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橙子、葡萄、草莓等,以利于铁的吸收。

如果笼统来说的话,有以下三种最佳治疗方法:

1.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是近年来一种新的医疗技术,主要用于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之早期未经输血或极少输过血的病人,如果移植成功,可能获得治愈。这也属于贫血的治疗措施。

2.药物治疗

贫血的治疗需切忌滥用补血药,必须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不能用于非缺铁性贫血,因会引起铁负荷过重,影响重要器官的功能;维生素B6用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皮质类固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3.输血

输血主要的优点是能迅速减轻或纠正贫血。因此必须正确掌握输血的适应症,如需大量输血,为了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荷过和减少输血反应,可输注浓缩红细胞。因此,这就是贫血的治疗方法之一。

每个患者贫血的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患者最好的选择就是配合医生通过贫血的检查了解自己的病情情况后针对性的治疗。同时生活中也不要忘记一些饮食上的调理。

女性比较容易患缺铁性贫血,因为女性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平均大约有百分之二十的女性、百分之五十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形;而大约只有百分之三的男性会有缺铁性贫血的情形。当体内及骨髓中储备的铁质被耗尽,缺铁性贫血就会慢慢形成,女性造血造铁的功能不及男性,且因为月经血液流失量又大过男性,所以一般患有缺铁性贫血的多是停经前的女性。而男性及停经后的女性若患有缺铁性贫血,大多是因为长期性肠胃溃疡性出血、服用过多阿司匹林、消炎药或是癌症病患。

我国是世界上缺铁性贫血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发生率达到15%~20%,其中妇女儿童贫血率高达20%以上,贫血严重威胁妇女健康。

缺铁性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1.轻微体力劳动会感觉乏力,气喘。

2.导致大脑慢性缺氧,影响智力的正常认识能力。

3.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发烧,畏寒怕冷。

4.面色萎黄,口唇苍白,身体消瘦,精神萎靡;严重者出现晕厥。

贫血患者中大部分为女性,主要是由于女性的特殊生理性所造成的,女人每个月都有规律的流失部分的铁质,孕妇则是在怀孕中铁的需求量增加,这些会使铁元素的供应不足而发生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危害会影响到人体健康,因为铁在人体中的作用在于保证人体中血红蛋白的源源不断的更新,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代谢,同时使血液保持活性。

因此缺铁性贫血的女人,氧气的在人体供应不够会头晕,机体缺氧感觉乏力、脸色也会缺乏血色显得苍白、月经稀少,颜色变得浅淡;孕妇缺铁性贫血,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迟缓,出生后可的宝宝能有先天性贫血;产妇缺铁性贫血,母乳含铁量低宝宝营养缺铁吸收不足,自身也体质虚弱,气血恢复较慢。

缺铁性贫血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在贫血的发展初期就应该要及时的改善治疗,防止贫血的进一步恶化。缺铁性贫血可以服用常用的补血铁剂-体恒健牌铁之缘片来改善治疗,轻度缺铁性贫血服用一个月,重度贫血需要服用三个月,可以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数量纠正贫血。

营养性贫血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铁性贫血。

2、铁的吸收不良: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3、失血: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1、摄入不足: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中,肝、肾、肉类较多,奶类含量甚少。叶酸以新鲜绿叶蔬菜、肝、肾含量较多。维生素B12主要需要量成人为每日~3g、婴儿为每日~1g。叶酸的生理需要量成人为每日~75g。婴儿为每日~20g。如不及时添加辅食、或年长儿长期偏食,易发生维生素B12或叶酸的缺乏。

2、吸收和利用障碍:在慢性腹泻小肠切除,局限性回肠炎、肠结核等皆可影响维生素B12与叶酸的吸收,肝脏病、急性感染,胃酸减少或维生素C缺乏,皆可影响维生素B12与叶酸的代谢或利用。

3、需要量增加:未成熟儿,新生儿及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造血物质需要量相对增加,如摄入不足,则易缺乏。反复感染时,维生素B12吸叶酸消耗增加,从而需要量增多而易导致缺乏。

4、先天贮存不足:胎儿可通过胎盘,获得维生素B12叶酸贮存在肝脏中,如孕妇患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时则新生儿贮存少,易发生缺乏。

所以发生营养性贫血的话我们也不要惊慌,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赶紧治疗,查出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贫血,这样我们才能针对性的补一些营养,营养性贫血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我们食物供给,所以我们要有目的的在食物中添加一些铁、维生素D还有叶酸等营养物质。

怎么缓解贫血的症状发作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贮存铁不足,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世界各地包括我国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发病率甚高,几乎遍及全球。

病因:铁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铁是贫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钩虫感染、胃肠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铁性贫血。

症状: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症状差不多,可通过测验头发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鉴别。

防治:治疗缺铁性贫血可用硫酸亚铁或10%枸檬酸铁铵5-20毫升,每日服3次。同时还需同服维生素C100-200毫克,每日3次,以促进铁的吸收。贫血症状消失后,为巩固疗效还需继续服药1-2个月。

营养性贫血的病因

缺铁性贫血(30%):

1、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在生长快速的婴幼儿、儿童、月经过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铁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饮食中缺少则易致铁性贫血。

2、铁的吸收不良:因铁的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者比较少见。

3、失血: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铁性贫血最多见、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溃疡病、癌、钩虫病、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杨酸盐后发生胃窦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妇女月经过多和溶血性贫血伴含铁血黄素尿或血红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是一个较长时间内逐渐形成的。铁耗竭期,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减低,此时并无贫血,若缺铁进一步加重。贮存铁耗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出现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0%):

1、摄入不足:维生素B12主要存在于动物食品中,肝、肾、肉类较多,奶类含量甚少。叶酸以新鲜绿叶蔬菜、肝、肾含量较多。维生素B12主要需要量成人为每日~3g、婴儿为每日~1g。叶酸的生理需要量成人为每日~75g。婴儿为每日~20g。如不及时添加辅食、或年长儿长期偏食,易发生维生素B12或叶酸的缺乏。

2、吸收和利用障碍:在慢性腹泻小肠切除,局限性回肠炎、肠结核等皆可影响维生素B12与叶酸的吸收,肝脏病、急性感染,胃酸减少或维生素C缺乏,皆可影响维生素B12与叶酸的代谢或利用。

3、需要量增加:未成熟儿,新生儿及婴儿期生长发育迅速。造血物质需要量相对增加,如摄入不足,则易缺乏。反复感染时,维生素B12吸叶酸消耗增加,从而需要量增多而易导致缺乏。

4、先天贮存不足:胎儿可通过胎盘,获得维生素B12叶酸贮存在肝脏中,如孕妇患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时则新生儿贮存少,易发生缺乏。

相关推荐

贫血是什么意思 缺铁

缺铁性贫血就很好理解了,食物铁吃得不够、消耗量增加、吸收率又低,这些都会诱发缺铁性贫血。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不同,缺铁性贫血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状况,中国居民大约每两人就有一人缺铁,每四人就有一人患缺铁性贫血。因此,众多所谓能补血的食物多会被宣称含铁丰富。

缺铁性贫血表现

1.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管内溶血的血红蛋白尿等。 2.贫血表现 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苍白、心率增快。 3.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

缺铁性贫血预防

1、做好喂养指导: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肝,瘦肉,鱼等,并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适当补充铁剂。 2、婴幼儿食品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 3、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应及早给予铁剂预防。 4、在钩虫流行区应进行大规模的寄生虫防治工作 5、及时根治各种慢性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等。

贫血的病因是什么

贫血的病因有很多,其中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人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所需而引发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营养性贫血的一种,在营养性贫血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主要是因为缺铁而影响到血红蛋白合成从而引起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症状与贫血程度和起病的缓急相关。 抑郁和焦虑并非总是心理问题,通常可能是另一种疾病的症状,如贫血、甲状腺或更年期等。在服用抗抑郁药物之前,最好问问医生是否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身体内的储存铁显著降低,低于正常水平以后引起的,是所有贫血中最常见的贫血之一,好发于儿童、生育期妇女以及一些老年人。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身体内的储存铁显著降低,低于正常水平以后引起的贫血,如果说贫血是一个症状、是一个总的称呼,那么缺铁性贫血就知道病因了,它就是一个疾病,缺铁性贫血是所有贫血当中最常见的贫血之一,这个病从我们的研究看,主要发生于这么几个人群,一个是儿童,因为儿童发育特别快,他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如果营养缺乏的话,他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还有一种是生育期的妇女,在妊娠的时候或者有的故意

缺铁性贫血治疗

一般来说缺铁性贫下用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但当病人Hb小于60g/L,并有继续出血, 单独中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用西药铁剂治疗,必要时可用肌内注射补铁。 1、病因治疗 应尽可能地去除导致缺铁的病因。单纯的铁剂补充只能使血象恢复。如对原发病忽视,不能使贫血得到彻底的治疗。 2、铁剂的补充 铁剂的补充治疗以口服为宜,每天元素铁150~200mg即可。常用的是亚铁制剂(琥珀酸亚铁或富马酸亚铁)。于进餐时或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铁剂忌与茶同服,否则易与茶叶中的鞣酸结合成不溶解的沉淀,不易被吸收。钙盐及镁盐

缺铁性贫血症状

1、症状 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嗳气,腹胀腹泻,吞咽困难,头晕耳鸣,甚则晕厥,稍活动即感气急,心悸不适,在伴有冠状动脉硬化患者,可促发心绞痛,妇女可有月经不调,闭经等。 .特殊表现 缺铁的特殊表现有:口角炎,舌乳突萎缩,舌炎,严重的缺铁可有匙状指甲(反甲),食欲减退,恶心及便秘,欧洲的患者常有吞咽困难,口角炎和舌异常,称为Plummer-Vinson或Paterson-Kelly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可能与环境及基因有关,吞咽困难是由于在下咽部和食管交界处有黏膜网形成,偶可围绕管腔形成袖口样

婴幼儿贫血的预防方法

婴幼儿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以6-24个月婴儿发病率最高。接近1岁时,宝宝从宫内储存的铁消耗了很多(只能维持3个月左右),如果辅食添加不理想最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如果妈妈孕期缺铁,或胎儿宫内吸收储存不够,也易导致缺铁性贫血。缺铁,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症状有食欲差,乏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抵抗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需要通过抽血化验确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复查。 1岁以前,每3个月一次;1岁后每年1-2次,应进行缺铁性贫血筛查。做血常规检查,查血红蛋白(Hb)含量,Hb小于110mg/L,应治疗。铁的需要,

如何判定宝宝缺铁

宝宝贫血的症状一般发生在1到3岁的年龄段之间,这是宝宝婴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表现,轻度贫血症状虽然不容易被父母们发现,但通过仔细观察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年龄较小的孩子表现为脸色苍白、食欲不佳,手脚易凉,乏力疲劳,不够活泼好动,稍大些的孩子表现为无精打采或烦躁不安。如果在贫血较轻的时候没有及时治疗,等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孩子会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反复感染,经常生病。妈妈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宝宝,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就改及时去医院检查了,大多数宝宝贫血多数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 指导意见:营养性贫血的儿童可以服

中老年人补血的注意事项

一、中老年贫血补铁应坚持“小量、长期”的原则。严格按医嘱服药,切勿自作主张加大服药剂量,以免铁中毒;也绝不能一次大剂量,否则易致急性铁中毒。铁中毒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休克等,严重者可致昏迷、惊厥等,甚至死亡。 二、中老年补血加强饮食护理。正确合理的饮食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已患缺铁性贫血的病人,单靠饮食疗法效果不大,但可作为辅助治疗,以防止复发。应改正偏食、挑食和厌食的坏习惯,食谱要广,适当多食含铁较多、营养丰富的食品,同时中药的补血品种有芝元雪康组合等,补血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