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牙错误方法 冷水刷牙
刷牙错误方法 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
建议: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刷牙的八大误区
错误1.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
建议: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错误2.刷牙使劲太大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建议: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错误3.刷牙横着刷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刷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
刷牙的目的是为了清除牙齿表面和缝隙里的细菌,而不是损伤牙齿本身。
横向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建议:正确的刷牙方式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
错误4.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不完全如此。清水漱口可以清除掉90%以上的食物残渣,认真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
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这个时间对完全彻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够的。
建议:刷牙不少于2分钟。先漱口,湿润有利于牙膏中有效成分起作用,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干净,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
由于牙菌斑的生长周期是12~24小时,所以即使出差在外,24小时也至少要刷牙一次。
错误5.刷牙时间不对
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这样的结果是,牙膏里的有效护齿成分并没有太多机会留在牙齿上,而是随着早餐吃到了肚子里。
建议:饭后20分钟刷牙。起床后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在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水果后,最好在20分钟后等这些物质对牙齿的影响过去后再刷牙,避免对牙齿表面造成更大的伤害。
错误6.刷牙后漱口次数太多
牙膏中的一些有效成分需要保留一些在牙齿的表面来形成保护层,保持一段时间细菌不会快速生长,过多漱口就没有这个作用了。有人还会用清水再刷一次牙,这是帮细菌伤害自己牙齿的傻行为。
建议:1次漱口10秒就够。实验发现,刷牙后当我们吐出第一口漱口水的时候,95%的有效成分都被吐掉了,第二口又会吐出剩余中的95%。
所以用牙膏刷牙后漱口一次就可以了,漱口时间保持10秒左右就好。
错误7.口腔干燥、熬夜、喝水少
这些情况会导致龋齿高发。现在的人对着电脑的时间多,开口说话的时间少,唾液的分泌也会相应减少。
唾液有平衡口腔生态的功能,晚上11点以后人们的口腔环境会开始进入干燥期,而口腔干燥会使细菌滋生。
建议:多喝绿茶和清水。绿茶除了补充水分,其中含有的氟化物还能保护牙齿不被细菌侵害。
错误8.用大牙刷才刷得干净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建议: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齿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
一把牙刷的使用寿命最好不超过1个月,电动牙刷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头因为电动牙刷的力度更温和,而且刷毛的设计更利于牙齿清洁,所以使用的寿命可以更长。
刷牙错误方法 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不完全如此。清水漱口可以清除掉90%以上的食物残渣,认真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
牙菌斑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这个时间对完全彻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够的。
建议:刷牙不少于2分钟。先漱口,湿润有利于牙膏中有效成分起作用,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干净,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
刷牙错误方法 刷牙使劲太大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建议: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刷牙恶心干呕怎么回事 第三种,刷牙方式与牙膏造成
1.刷牙姿势错误,刷牙太急、太快,刺激到舌苔而引起恶心。
2.牙刷头太大,刺激到口腔时而引起恶心。
3.牙膏太多了,刺激咽喉部位,恶心是身体的条件反射。
4.牙膏气味不合适,闻起来感到很恶心。
5.刷牙水的原因,如水太冷刺激到了,水呛入到咽喉部位等。
所以,刷牙时候出现恶心,也别忽视,先明白原因再调理。
牙龈萎缩或因刷牙方法不当
其实关于牙龈萎缩的症状就是因为细菌所导致的,只要我们有效的预防和有正确的治疗方式,一般还是不容易引起牙龈萎缩的,比如:定期的口腔保健,日常生活中请多选用有杀菌功效的牙膏,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等等。下面盘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错误刷牙方式:
错误1: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
正确方法: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错误2:刷牙使劲太大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正确方法: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错误3:刷牙横着刷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刷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刷牙的目的是为了清除牙齿表面和缝隙里的细菌,而不是损伤牙齿本身。横向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正确方法:正确的刷牙方式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
错误4: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不完全如此。清水漱口可以清除掉90%以上的食物残渣,认真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牙齿疾病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这个时间对完全彻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够的。
正确方法:刷牙不少于2分钟。先漱口,湿润有利于牙膏中有效成分起作用,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干净,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由于牙菌斑的生长周期是12~24小时,所以即使出差在外,24小时也至少要刷牙一次。
错误5:刷牙时间不对
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这样的结果是,牙膏里的有效护齿成分并没有太多机会留在牙齿上,而是随着早餐吃到了肚子里。
正确方法:饭后20分钟刷牙。起床后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在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水果后,最好在20分钟后等这些物质对牙齿的影响过去后再刷牙,避免对牙齿表面造成更大的伤害。
错误6:刷牙后漱口次数太多
牙膏中的一些有效成分需要保留一些在牙齿的表面来形成保护层,保持一段时间细菌不会快速生长,过多漱口就没有这个作用了。有人还会用清水再刷一次牙,这是帮细菌伤害自己牙齿的傻行为。
正确方法:1次漱口10秒就够。所以用牙膏刷牙后漱口一次就可以了,漱口时间保持10秒左右就好。
日常刷牙三大误区
错误一:刷牙太使劲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也会伤害到牙龈,引起口腔溃疡。其实,并非用的力气越大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法不对,用的力气太大反而会伤害牙齿。
错误二:牙刷个儿太大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不建议用太大的牙刷,牙刷的大小以保证刷头可以灵活伸到后面的牙齿为宜。如果牙刷太大,伸不进后部的牙齿就刷不干净。
错误三: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洁齿有效物质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
常见错误的刷牙方法
错误1: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
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
错误2:刷牙太使劲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错误3:横着刷牙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人採用横向刷牙的形式,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
横向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刷牙刷几分钟最健康
错误1:冷水刷牙
帖子称,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
建议:
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
专家点评:
温水刷牙最好
用温水刷牙是对的,有些人用冷水刷牙会引起牙齿敏感、疼痛。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温水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太热的水也不好。
错误2:刷牙太使劲
帖子称,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建议:
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专家点评:
刷牙力量因人而异
刷牙时不应用太大力气也是正确的,并非用越大力气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式不对,用的力气越大反而越易伤害牙齿。但刷牙用的力因人而异,并没有量化的标准。刷牙力气不轻不重,以刷干净牙面为宜,每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拿捏。
错误3:横着刷牙
帖子称,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横向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建议:
正确的刷牙方式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
专家点评:
横向刷牙易磨损牙釉质
横向刷牙法确实是不值得提倡的刷牙方式,口腔医生给出的建议都是竖着刷牙。因为横着刷牙其实很难刷到牙齿间的缝隙,达不到彻底清洁的作用。横向刷牙更坏的影响是磨损到牙齿的牙釉质,特别是那些刷牙用劲大的人磨损更厉害,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楔形磨损"。楔形磨损的表现是牙齿根部被磨损而萎缩,容易使牙齿松动、敏感。不少人到了冬天干燥时牙齿容易疼痛,就因楔形磨损引起。
专家强调,刷牙应该用竖刷法。如果已经出现了楔形磨损,可以去医院进行修复,用树脂填补被磨损的位置,避免牙齿遭受进一步的损害。
错误4:刷牙时间太短
帖子提到,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但其实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这个时间对完全彻底地清理口腔是不够的。
建议:
刷牙不少于2分钟。先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
专家点评:
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
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要保证每个牙齿的牙面都要认真刷到。只要每次刷牙能认真刷干净,一天早晚两次刷牙就可以。没有必要每次饭后都刷牙,因为牙菌斑从形成到附着于牙齿需要12小时以上。有些人保护牙齿的方式是经常刷牙,其实没有必要,太多次数的刷牙反而易磨损牙齿。
错误5:起床就刷牙
帖子称,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这样的结果是,牙膏里的有效护齿成分并没有太多机会留在牙齿上,而是随着早餐吃到了肚子里。
建议:
饭后20分钟刷牙。起床后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是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食物之后。
专家点评:
刷牙后再吃早餐无不妥
一天早晚要刷牙,但早上刷牙的时间放在早餐前还是早餐后并无定论,目前没有医学观点认为早上起床后刷完牙再用早餐是不适宜的。现在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习惯了早餐前先刷牙,这无不妥。至于刷完牙后牙膏有效成分会被吃进肚子,这种说法不大站得住脚。普通牙膏所起的作用是清洁,刷完牙再彻底漱口后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有效成分"留在牙面上。如果吃早餐前不刷牙,总感觉口腔内有异物感,不清洁,吃早餐也吃得不放心。刷完牙吃早饭后再漱口,这样可以清除早餐的食物残留。
错误6:牙刷个儿太大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建议:
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刷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
专家点评:
牙刷3个月更换一次
不建议用太大牙刷,牙刷的大小以保证刷头可以灵活伸到最后面的牙齿为宜。如果牙刷太大,伸不进最后部的牙齿就刷不干净。
那牙刷大小该怎么把握呢?刷头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这种提法也不太准确,因为牙齿到底是指哪种牙齿呢?门牙与大牙的大小差异很大。各人选择牙刷时,具体还要看刷头是否能灵活伸进大牙内清洁。
普通牙刷每隔3个月更换一次即可,但刷毛已经变形的牙刷就要马上更换。
刷牙错误方法 用大牙刷才刷得干净
每个人的牙齿有大有小,牙刷太大,在口腔内执行任务会不够灵活,牙刷太小,又无法完成大面积的口腔清洁工作。
建议:选择一把大小合适的牙刷,牙齿头的大小应该等于2个半到3个牙齿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