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摔倒骨折的救护措施
意外摔倒骨折的救护措施
意外一:摔倒骨折
注意:不要急于爬起来
在神志比较清醒后,慢慢地从远端到近端活动自己的关节,如果感觉不能伸展或屈曲,应呼救或用手机拨打家人电话等待救助。在旁人抬送自己的时候要告知,自己的哪个部位不能活动需特别注意。
意外二:开水烫伤
注意:迅速脱离热源
尽快剪开或撕掉灼伤处的衣裤、鞋袜,用冷水冲洗伤处以降温。小面积轻度灼伤可用药物涂抹。面积较大的则用清洁的毛巾或被单保护伤处,并尽快到医院治疗。
意外三:足踝或腰部扭伤
注意:先冷敷再热敷
足踝扭伤要24小时后改用热敷,同时用绷带缠住足踝,把脚垫高,可减轻症状。腰扭伤后,若伤势较轻,可躺在垫厚的木板床上,腰下垫1个枕头。先冷敷伤处,1~2天后改用热敷。如症状不减轻或伤势较重,应到医院治疗。
意外四:血压升高
注意:保持情绪镇定。
立即服用降压药物,并转移到阴凉处坐下,使上身和头部抬起。有条件的可用40℃~45℃的水洗脚,水浸到距离膝2/3处。将毛巾用冷水浸湿敷于头部。若有恶心、呕吐、头痛加剧现象,要立即就医。
意外五:动物咬伤
注意:立即冲洗
被猫咬伤后,应在伤口上端用止血带扎紧,并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伤口。再用5%的石炭酸处理患处。被狗咬伤,要按防治狂犬病处理:在伤后2小时内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血清。
意外六:出现中风前兆
注意:先要稳住身体
在不适的瞬间要尽量选择靠树或靠墙,然后平卧,等待送医院。
老人意外跌倒时的急救方法
1、老年人突然跌倒时,切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可能会帮倒忙。如因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跌倒的老年人,如果立即将其扶起,会加重其出血的症状,使其病情急速恶化。
2、首先要观察老年人的表情和神态。如其神志清醒,可询问其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发作,可协助其服下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
3、要判断跌倒是不是因猝死导致的。平素健康或病情稳定的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应视为猝死。对发生猝死的患者应立即使其平卧在地面上,严禁搬动。同时,要马上对其实施心肺复苏术,并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
4、老年人摔跌易发生骨折,某些骨折如股骨颈相嵌性骨折、脊椎骨折等除疼痛外其余骨折表现不明显,如果勉强扶持站立,搬动时姿势不当,可使病情加重。特别是脊椎骨折,可以损伤脊髓导致截瘫。所以老年人摔跌后,应先让他慢慢滚转到硬木板上,仰卧位。
5、要判断跌倒后是否发生了骨折。老年人跌倒后最易造成手腕部、大腿部骨折,及胸腰段脊椎压缩性骨折。当老年人跌倒后发生骨折时也不要急于将其扶起。因为处理不当不但会加重其损伤和骨骼错位,还可能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残疾,如脊柱骨折的患者在搬动的过程中极易损及脊髓,而导致截瘫。
摔伤急救常识有哪些?
-固定 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目的:减少伤病患者的疼痛;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减少出血和肿胀;防止闭合性骨折转化为开放性骨折;便于搬动患者。
固定要点和注意事项:固定材料多用夹板,也可就便采用小木板、树枝、书籍杂志、硬纸板等。四肢固定须注意松紧适度,先固定骨折上端再固定下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前臂、小腿部位的骨折,尽可能在损伤部位的两侧放置夹板固定,或将受伤的上肢缚于胸廓上、将受伤下肢固定于健肢,以防肢体旋转和避免骨折断端相互接触。固定好伤肢后,如可能应将伤肢抬高。
-搬运 根据患者伤情进行
目的:使患者脱离危险区,实施现场救护;尽快使患者获得专业医疗救治;正确的搬运能减少患者的痛苦,防止损伤加重;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
搬运护送的原则及方法:担架是运送患者最常用的工具,也可借用门板、木椅等物品,还可自制绳索担架、衣物担架等。搬运护送包括如何将伤病患者搬出脱离受伤现场以及现场救护后救护车等护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观察受伤现场和判断伤情,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做好伤病患者现场的救护和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运。搬运中,须保持脊柱及肢体在一条轴线上,并将患者妥善固定在担架上,防止头部、脊柱和伤肢的扭动,以免损伤加重。
摔伤的程度不一样,摔伤的部位不一样,处理的方法也是有所差别的,所以主要要了解到摔伤后的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急救,也能避免因为不清楚急救常识,造成伤者伤口的恶化。所以大家可以详细的了解一下文章中介绍的方法和常识。
骨折的急救措施
1、骨折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亲人或他人可就地取材,找些木棒、竹板、手杖、雨伞、硬纸板、树枝等物,将病人的骨折部位固定起来,以避免活动使骨折的损伤继续加重,同时也可减轻骨折的尖锐端刺伤周围组织。
2、使用上述"夹板",应先看一下伤口的断骨端是否暴露于皮肤之外(医学上称开放性骨折),如果已经暴露,局部用淡盐开水清洗,但决不能将已暴露在外面的骨头还纳进去,否则由此而引起的剧痛会使骨折者昏死过去,还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夹板"接触肢体处,最好垫些棉花、毛巾、手绢之类的软物,绑扎时应将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上肢骨折,要弯着绑(即屈肘);下肢骨折,则应直着绑(即伸腿位),要绑得松紧合适。
触电了怎么办 第二步:检查伤情并叫救护车
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记录,待医生来了以后告知处理。
如果触电者处于高位,要采取措施预防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并尽可能移动至平地。
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老人摔倒的急救措施
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本应平卧,如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柱骨折病人若损及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
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的,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心绞痛病人,应让其服下急救药,送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即打急救电话120。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回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在确认无脊柱损伤时才可搬动病人,要一个托头、胸部,一个托腰、臀部,一个托腿、脚,动作宜缓慢平稳。动作粗暴只会加重病情。
老人突然跌倒的急救措施
老人最怕突然跌倒。因为跌倒有轻有重,处理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老人跌倒不要急着扶起。因为,老人大多骨质疏松严重,跌倒后很容易出现骨折,如老人摔倒后出现局部疼痛和肢体活动障碍,有可能已经发生骨折。如果将老人匆忙扶起,可能会加重损伤,导致骨骼错位,若是伤到脊柱,甚至可能会损及脊髓。要分情况处理。
(一)、意识清醒
1、如果是因为道路不平或者运动功能下降而摔倒,或者是由于看不清路被绊倒,轻者会造成一些摔伤、瘀伤等问题,严重者则可能伤及骨骼,或者存在出血的风险。
2、如果跌倒的老年人没有剧痛、肢体不能活动等感觉,可能伤得不重,可以试着把他扶起来,但是动作一定要慢,也不要用蛮力。
3、如果老年人身上有特别疼痛的地方,或者觉得自己的身体活动有障碍,那可能是伤及了骨骼或者神经,这个时候随意搬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伤,应该小心处理。譬如老人跌伤了手臂,可能发生桡骨骨折或者尺骨骨折,老人会感到手掌发麻、手臂疼痛,骨折处还会肿胀、变形等。
4、如果看得到伤口,有出血,就要先用衣物、毛巾、手绢等止血包扎。当然这种骨折还不算严重。
5、如果是摔伤了脊椎,特别是颈椎,盲目搬动老人可能会造成脊髓的损伤,轻则几个月才能恢复,重则造成瘫痪。所以这种情况不可随意移动病人,而应立即叫救护车,或找专业急救人员来进行处理和转运。
(二)、意识不清
1、遇到意识不清的倒地老人,可以先试图叫醒他,并且同时试探一下老人的呼吸、心跳是否存在。如果老人的呼吸心跳中止,就要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并且及时拨打120,叫救护车。
2、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呕吐等症状,那一定要把老人的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被误吸引发窒息,也可以用手或身边的工具掏出老人的呕吐物。
3、如果老人摔倒后还有抽搐等问题,可以用钱包等硬物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舌,并要及时呼救,找专人处理,千万不要试图用蛮力固定老人抽搐的肢体,防止发生二次损伤。
4、家中的老人如果有心脏病史,老人突然倒地并失去意识很可能是心肌梗死,这时也不应随便搬动处理,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送去医院进行救援。
这种情况下摔倒的老人不能扶
2种情况摔倒的老人不能盲目扶起来
1.车祸导致的摔倒
车祸、人流挤倒、地面太滑等,这些外力或机械性导致的摔倒问题,可能伴随着骨折、腰椎扭伤、局部肿胀等。
老人的四肢或躯体变形,或出现剧痛,可能是骨折导致。盲目的扶起老人,很容易加重骨折、骨骼脱臼等,甚至骨折部位会刺伤血管和精神。原来能治好的老人,可能会因为你的扶起来而一命呜呼。
如果是肋骨骨折,盲目做心肺复苏还可能穿透胸腔。
正确的做法是:止血、拨打急救电话,不去挪动老人,或通过电话指导来实施急救。
2.羊癫疯发作
羊癫疯医学上称之为癫痫,这种疾病发作起来十分恐怖。患者会抽搐、倒地、口吐白沫、身体僵硬、肌肉痉挛、拍手等等。
这种情况下扶与不扶并没有太多区别,扶起来患者还会因为抽搐而倒地,甚至因为突然摔下去而对脑部、骨骼造成伤害。、
此时正确的做法是挪开患者周边的尖锐物品,松开患者的衣领,禁止在患者口中放毛巾。
这种情况不能扶!
1.急性脑中风
急性脑中风的会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眩晕、眼前发黑、神志不清和四肢无力等。如果老人还算清醒,询问时,能够发现这些症状,那么可能是中风。
此时千万不能搬动老人,因为此时会有活动性的出血,不是专业的肢体移动会加重出血,造成再次脑出血。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
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老人的呼吸通畅、拨打急救电话,不能随便喂食急救药。
2.心绞痛引起的摔倒
老人摔倒后,如果手捂着心脏,询问发现会有胸闷、心口痛、有窒息感、恶心、呕吐,甚至有马上要死的感觉,可能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此时立即扶起老人会加重患者的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导致晕厥。
正确的做法:保持病人不动或坐下来,询问是否携带急救药物,拨打急救电话。
3.昏迷、呕吐
在不了解老人具体病情时候,千万别扶起来,好保持原来姿势。如果有呕吐物,需要将头偏向一侧,等待急救人员。
如果,已经摸不到脉搏或心跳,在非车祸情况下,可以采用心肺复苏方法。
当然,在你做这些救命措施之前,先要确定你知道如何做,重要的一点要有人为你证明或拍视频。
发羊癫疯如何急救呢
羊癫疯即是癫痫,作为一种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它发病率高,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可能得这个病,所以关于羊癫疯发作时的急救措施是也需要我们多去了解了解。
当羊癫疯发作时,我们首先应当拨打“120”急救电话,请医生过来急救。即使当发作过后,仍需去医院查检,确定病因,从而对症治疗。在急救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羊癫疯大发作开始,应立即扶病人侧卧防止摔倒、碰伤。
(2)然后解开其领带、胸罩、衣扣、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3)头侧立,使唾液和呕吐物尽量流出口外。
(4)若是老年患者则需取下假牙,以免误吸入呼吸道。
(5)防止舌咬伤,可将手帕卷成卷或用一双筷子缠上布条塞入其上下牙之间。
(6)抽搐时,不要用力按压病人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扭伤。
(7)发作过后昏睡不醒,尽可能减少搬动,让病人适当休息,可给吸氧气。
(8)已摔倒在地的病人,应检查有无外伤,如有外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手外伤其实并不意外
东东滑滑板把手摔断了,贝贝玩蹦蹦床把手弄骨折了,俊俊溜冰摔了膝盖骨、乐乐骑童车摔伤了手,在儿童医院骨科病房,住着一群这样特殊的小宝贝们,他们都是因为急诊骨折入院,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手上都缠着厚厚的石膏。家长们聚集在一起,谈论着小宝贝们发生意外时的情况,妈妈们最大的感慨就是如果当时注意了就不会发生意外了,其实意外伤害也并不意外,是我们家长太大意了。
时下,滑板车、梭梭板、蹦蹦床已成了5岁以下小儿的主要游玩项目,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整日跑跑跳跳,非常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军军妈妈一说起这事,就感到后悔与痛惜。军军爱玩滑滑板,每逢周末,妈妈、奶奶就必带军军玩滑滑板,游乐场里的孩子年龄大小均不等,挤挤闹闹时有发生,有些妈妈看着自己的宝贝玩得开心、快乐,就忽视了对小孩的安全照管,这不军军就是因为平时滑滑板相当老练,还会照顾别的小朋友,妈妈就大意了,在上、下滑滑板楼梯的时候,军军摔倒在地导致前臂骨折而急诊入院手术。
骨折是儿童意外伤害里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据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主任梅海波介绍说,今年因骨折意外伤害住院的小孩比去年多了一倍,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因为在公园、游乐场、幼儿园里的游乐设施上发生的意外伤害,而且大多数小患者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上肢及下肢的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专家提醒,对于平常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些游乐项目,家长们千万不要忽视了安全监护,在爬、攀、跨越、跳过程中,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如溜冰就该戴上护膝,跨越就有人扶持,在外玩耍前,都必须要进行准备,不要突然进行动作剧烈的活动,让孩子远离意外伤害。
另外家长除了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外也要懂得必要的急救知识,在意外伤害来临时不会手忙脚乱。如孩子发生骨折了家长切不可自作聪明,搬弄或挪动肢体,把变形的骨头拉直,或将断骨塞回伤口内,而应及时去医院就诊。骨折一年内,应不忘去医院复查,以确保断骨复位正确,愈合良好。
老人摔倒后的急救方法
由于老年朋友们的体质不好,骨头也很脆,因此,最怕的就是摔倒了。老人一旦意外摔倒,很容易引起中风、骨折、脑血栓甚至是猝死。据以往的事例表明,在老人摔倒后,是否接受了专业的急救,对于老人的性命安危影响极大的。
1、判断是否为猝死
如发现病人跌倒后已昏迷,首先要判断是否猝死。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在硬木板上,严禁搬动。若是心源性猝死,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叩击心前区、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并及时与急救中心联系,争取时间抢救病人。
2、判断有无骨折
老年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跌倒后急忙扶起,可加重损伤和骨骼错位,还会损伤骨折周围软组织神经。而特殊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还可能损伤脊髓,导致病人截瘫。应认真检查,明确骨折部位,让病人保持安静,并注意保暖。按骨折处理原则进行止血、止痛、包扎固定;对疑为脊柱骨折的病人,在搬运时,严禁一个抱头,另一个抬脚的错误动作,经初步处理后,再送院治疗。
骨折后的固定方法:一种简易有效的固定方法是让伤员平卧,在患者的伤侧大腿根部和腰部下面垫一块木板,没有木板的话用硬的平的东西也可,再用几条绷带或布带分别绕腰部、受伤大腿根部和膝盖上部包扎,使木板不能移动。这样使髋关节得到固定而不会移位,又不影响膝关节和头、胸部的活动。
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疾病,造成骨折的原因很多,摔倒、撞击、骨质增生,都会引起骨折,骨折后有患病出出现肿胀,不能活动等明显症状,下面看下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中断或破坏。由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骨折;发生在原有骨病(肿瘤、炎症等)部位者为病理性骨折。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为开放性骨折,如与外界不通则为闭合性骨折。此外,还可根据骨折的程度、稳定性和骨折后的时间作出其他分类。骨折发生后常在局部出现疼痛、压痛、肿胀、瘀血、畸形、活动受限及纵向叩击痛、异常活动等。
一般多可据此作出诊断。当然,如果骨折损伤了血管、神经等,则会出现相应的表现,故应注意是否有其它器官同时损伤。为了确诊和进一步了解骨折部位、类型及指导治疗,x线检查是必要的。通常,骨折经过适宜的治疗,如复位和固定,在骨折段有良好血液供应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多可自行愈合。
骨折的正确的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是减少患者痛苦、防止再损伤或污染的重要措施,其中最要紧的是妥善固定。肢体骨折时,用夹板固定最好,其次可用木棍、木板代替,如无代替物,上肢骨折可绑在胸部,下肢骨折同另侧健肢绑在一起,亦可起到暂时固定的作用。脊柱骨折则应平卧于床板或门板之上,避免屈曲、后伸、旋转。如为开放性骨折,则应用急救包或清洁布类包扎。搬运或运送到医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固定。如骨折合并颅脑损伤及其它重要脏器损伤,要密切注意神智和全身状况的变化,并迅速送往就近医院抢救。
小编提示: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看了以上介绍你对骨折的急救方法是什么有了了解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专家说,骨折后要注意饮食调离,多吃一些含钙的食品,可以喝一些骨头汤等食物,与助于尽早治愈骨折!
老人以外摔倒 这些并发症要小心
意外摔倒是目前造成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而在老年人出现摔倒骨折后,其身体也会因为这种突发状况而受到损伤,因此,对于老年人在意外摔倒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大家也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
1、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骨折后伴发高血压、心脏病等较为普遍。因为骨折后剧烈疼痛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增高;骨折治疗期间,患者因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儿茶酚胺浓度增加,可直接损害心肌;加上卧床时间长,血液流动缓慢,脑缺血、缺氧加重,也可能引起心脏传导和自律性改变,导致心脏病发作。老人骨折后应密切观察监护血压、心律变化,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者更应注意,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治疗。
2、脑血管疾病。老年人的呼吸功能已减退,肺活量减小,加上长期卧床,痰液积聚,咳出困难,易引起肺炎。故应鼓励患者在卧床期间多作深呼吸,或主动按胸、轻叩背部、咳嗽以帮助排痰,并多作上肢扩胸活动,也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3、泌尿系统感染。长期卧床,由于精神因素和老年人膀胱气化不利,常可能出现尿潴留,这易于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导致膀胱炎、尿路感染等。所以,护理时应注意患者尤其是患者的个人卫生,鼓励病人多喝水以增加排泄,可起到泌尿系统“自洁”作用。一旦发现有尿潴留现象,可采取药物利尿或腹部按摩等方法排除。
4、便秘。老年人本身胃肠功能较弱,骨折后又因少活动,加之受伤疼痛、心理焦虑等,会明显影响胃肠的消化和蠕动,使食物滞留肠道时间过长,加之进食少,在床上排便不习惯等,很容易造成便秘。而食物发酵所产生的气体及呻吟时吞入的气体使肠管膨胀,发生腹胀也很常见。预防办法是:病人要保持乐观,克服紧张、焦虑情绪,并适当给予行气、消食的食物及药物,如山楂、陈皮、蜂蜜等,也可进行腹部按摩或热敷等。
5、褥疮。卧床太久,局部组织因血流不畅或受压,很容易产生感染、坏死和溃烂,加强护理很重要。比如,褥疮好发部位的皮肤要保持清洁干燥,并经常用红花油、酒精等涂擦或按摩。做到定时翻身,在局部加棉垫或空气垫圈等,以减少压迫和增加透气性。
在临床上,老年人在出现意外摔倒后,其身体上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主要就是文中所述的这五种,而在对摔倒后的老年人进行护理时,为了避免上述病症的出现,大家在日常也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