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友如何预防酒后高、低血糖

糖友如何预防酒后高、低血糖

专家指出:酒后发生低血糖是一种比较危险的情况,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低血糖与醉酒的表现相似,都可以出现困倦、头晕、意识模糊等症状,因此往往难以区分,导致低血糖不能得到及时确诊和治疗。二是发生低血糖的危险一直可能延续到酒后8~12小时,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1.不空腹喝酒,饮酒前最好检测血糖,如果血糖较低则不能饮酒;

2.应在进餐时饮酒,饮酒要适量,速度要慢,并且8能因为饮酒而影响进食其他事物。

3.饮酒后如果要睡觉,应当先检测一下血糖,如果血糖低于5.6mmol/L要先吃点东西才能够睡觉。

4.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独自外出喝酒。饮酒是要告诉同伴自己患有糖尿病。如果独自外出饮酒,就要告知家人去向和预计返回的时间,身上要佩带糖尿病患者急救卡,以便出现危险是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5.经常饮酒的糖尿病患者要请医生根据情况调整降糖药物的种类和计量。

除了可能引起低血糖外,饮酒也可能使血糖升高,特别是对于血糖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的糖尿病患者。这并不是酒精的作用,而是由于饮酒的同时摄入了糖类,例如有些酒中就含有果汁或糖份。此外,我国习惯在饮酒时佐以肉类等各种酒菜,这样很容易引起血糖和血脂升高。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发生,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血糖尚未得到控制时就不要喝酒。

2.在酒中不要添加含糖饮料,如果酒后口渴,应当摄入无糖饮料。

3.饮酒时选择低脂食物作为“下酒菜”。

看过上述文章相信糖尿病人都能够了解喝酒后会造成的问题了,如果一定要喝酒一定要注意上述的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血糖维持在正常的水平内。

低血糖的预防

对于低血糖症必须做到防重于治”,并且预防低血糖发作是治疗糖尿病低血糖最佳治疗措施。孕妇应注意饮食均衡营养,保证蛋白质和糖分的摄入,少吃多餐,生活规律,定时检测血糖,预防低血糖的出现。在低血糖预防中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少吃多餐,保证早产营养

怀孕女性要预防孕期低血糖,就要注意三餐的营养,尤其是早餐,可多吃些牛奶、鸡蛋、肉粥、蛋糕等高蛋白和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必要时可吃第四餐、第五餐。

2、随身带零食

孕妇应随身携带苏打饼干、糖块、糖水和水果等方便食品,以便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使头晕等低血糖症状得以及时缓解。

之前服用胰岛素或者降糖药的孕妇,应该遵医嘱合理服用药物。

3、注意适量运动,不要进行过于太过劳累的工作,注意休息。

4、定时检测血糖,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每次产检时应注重血糖的测量,如发现偏低,应遵医生意见进行治疗。

孕妇血糖正常值:

孕妇餐后1小时:餐后1小时血糖值一般用于检测孕妇糖尿病检测中,权威数据表明孕妇餐后1小时不得超过10.0mmol/L才是血糖的正常水平;

孕妇餐后2小时:餐后正常血糖值一般规定不得超过11.1mmol/L,而孕妇餐后2小时正常血糖值规定不得超过8.5mmol/L。

低血糖预防措施

1、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物使用过多是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并发肾病、肝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者。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

2、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患者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还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食用。低血糖病患者一般可在上午9:00-10:00,下午3:00-4:00及晚上睡前加一次餐。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值得采用。

3、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对于无症状地低血糖患者应加强血糖监测,及时降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

血糖高这几种蔬菜轮换吃

洋葱——修复胰岛细胞

洋葱含有微量元素硒,可以修复胰岛细胞。洋葱里还含有甲磺丁脲类似物质。该物质是一种抗糖尿病的化合物,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合成以及释放。洋葱还含有前列素A,能帮助糖友预防心脏病。

推荐菜品:洋葱炒黄瓜

洋葱250克,黄瓜300克,植物油5克,食盐2克,葱花4克。黄瓜洗净切片。洋葱洗净后剥去老皮并切片。锅中倒入油,大火烧到七成热的时候放入洋葱片煸炒,炒到洋葱变软,略呈现透明状的时候放入黄瓜片,炒匀之后加入食盐并继续翻炒片刻即可。

魔芋——增加饱腹感减少食量

魔芋含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叫做葡甘露聚糖。该物质吸水可以膨胀,能增大到原来体积的30到100倍。这样一来,它会增加我们的饱腹感,有利于糖友控制食量。研究发现,吃魔芋后,人体的葡萄糖吸收被抑制,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从而降低胰脏的负担。

菜品推荐:黄瓜拌魔芋

魔芋70克,黄瓜200克,香油5克,食盐2克,白醋5克,干辣椒少许。魔芋洗净、切片,放开水入锅煮5分钟,去味,用凉开水过凉。黄瓜洗净切片,用食盐拌匀,腌制5分钟之后沥干水分,干红辣椒切丝。将黄瓜、魔芋、红辣椒丝摆盘,调好白醋、食盐、香油,搅拌均匀之后浇在黄瓜魔芋上即可。

菠菜——降低血糖浓度

菠菜含有铬和一种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对控制血糖有很大好处。而且,菠菜中的皂苷是一种难得的降血糖因子,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而且,菠菜所含的大量胡萝卜素A,可以帮助糖友预防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痛风的人尽量不要吃太多菠菜。

菜品推荐:蒜泥菠菜

菠菜250克,银耳5克,蒜10克,植物油5克,食盐2克,葱姜各适量。将菠菜洗净,银耳泡发,蒜去皮,切末备用。锅内放水烧开,下菠菜,焯烫之后捞出来沥干水分。另外起锅将油烧热,放入银耳、葱、姜、蒜末略炒,在下菠菜,炒匀之后调入食盐,拌炒均匀即可。

低血糖的预防

1、避免过度累及剧烈运动,按时一日三餐进食。糖尿病患者应确保每餐摄入足量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各类主食),严格按时进餐。如果因某些特殊情况(如在旅游途中)使进餐时间延迟,则须先进食苏打饼干、面包片和水,以补充能量,防止血糖降低。

2、正在应用胰岛素的患者,应严格计算好普通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的用量比例。严密观察口服糖药的使用,发现低血糖反应时,及时调整。防止用量过大。

3、如果发现白天尿量多,尿糖多时,夜间常发生低血糖时,应检查注射部位是否吸收不良而引起,改变注射部位。

4、注射混合胰岛素的病人,要特别注意按时吃晚饭及在晚睡前少量加餐,以防止夜间出现低血糖。容易在后半夜及清晨出现低血糖的病人,在晚睡前要多吃些主食或鸡蛋、豆腐干等吸收缓慢的含蛋白质多的食物。

5、作好病情观察记录,尿糖连续几天阴性,要考虑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并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以前和活动多时及时加餐。

6、劳动量增加或活动特别多时,要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或及时加餐。口服降血糖药物的病人,也同样要减少用量或及时加餐。

7、经常注意饮食,要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呼应,特别注意观察尿糖变化,在胰岛素作用最强时刻以前,及时加餐。

8、所有糖尿病人都要经常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以便随时纠正低血糖反应。

9、向家属和周围的同志介绍有关糖尿病低血糖的一些知识,使他们对低血糖的症状和处理比较了解,以便低血糖时及时处理。

10、口服降糖药中,尤其优降糖引起低血糖机会较多,应注意预防。应从小剂量开始,每天服1次,最多两次,晚间药量宜小。

11、病人应随身携带一张硬卡片,标明病人姓名、疾病诊断、病情说明、单位地址、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以便发生低血糖时,人们可以根据卡片上的资料给予拾当处理。

如何预防低血糖

一、低血糖预防

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而低血糖是可以预防的,低血糖发作对人体身心健康,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损伤,甚至死亡,因此积极预防尤为重要,由于低血糖症病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预防措施千差万别。

1、临床上以药物性低血糖多见

糖尿病病人以胰岛素,磺脲类药物治疗者,尤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胰岛素,磺脲类药物应逐渐加量,避免加量过快,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按时进餐,亦应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同时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期,糖尿病病人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处理,注意Somogyi现象,以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2、对老年人用降糖药剂量需谨慎

对长效磺酰脲类,尤其是格列本脲在应用时更应慎重,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当一旦发生,症状很严重,应立即静脉输注葡萄糖,至少密切观察72小时,并不断监测血糖浓度,及时调整治疗。

3、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一些药物例如水杨酸制剂,磺胺药,保泰松,氯霉素,胍乙定,利血平等,可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的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效应,因此,在使用增强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应予注意,以免出现低血糖症。

4、对怀疑B细胞瘤者,应尽早进行饥饿实验和运动实验诱发,测定血浆胰岛素-C肽浓度,并进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预防低血糖症的发作。

5、对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病人说明疾病的本质,给予精神分析和安慰工作,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饮食结构适当提高蛋白,脂肪含量,减少糖量,小量多餐,进较干食物,避免饥饿,此外,在食物中加入纤维(非吸收性碳水化合物如果胶)有一定帮助,也可试用小剂量的抗焦虑安定药如地西泮(diazepam)等。

6、因乙醇可阻碍肝糖异生并促进胰岛素分泌,常在进食很少而过度饮酒后8~12h发生,所以要避免大量饮酒,尤其是进食较少者,由于摄入果糖,半乳糖或亮氨酸激发的低血糖症,预防方法是限制或阻止这些物质的摄入。

7、对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伴有或不伴有迷走神经切除的幽门成形术者,进食后食物迅速进入小肠,结果导致食物的迅速吸收,促进胰岛素过早分泌,引起低血糖,因此应避免进流质及快速进食,应多次,少量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8、Addison病,腺垂体功能低减,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对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特别敏感,易致低血糖症,应特别注意。

低血糖的预防

(1)定时定量进餐,若进餐量减少则应相对减少药物的剂量。

(2)要严格限制酒精的摄入,绝不可空腹饮酒。

(3)合理运动,运动前还应该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4)在运动前适当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也可以在运动中吃点东西补充能量。

(5)运动前注射胰岛素时避免注射于胳膊和大腿处,因为运动会使这两处血流量增加,使胰岛素吸收加快,从而使您的血糖水平快速下降。

(6)如果经常出现低血糖,应做好记录,并询问医生可能出现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7)在夜间发生了低血糖,一定要冷静,如果病人在此时还能够进食,那么可以给他吃点糖果或者糖水,并且快速检查血糖;如果病人已经昏迷,请立刻送到医院急救。

低血糖的预防

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应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1.制定适宜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2.进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教育,识别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自救方法等。

3.充分认识引起低血糖的危险因素:①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②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③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4.调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

5.定期监测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动大、环境、运动等因素改变时要密切监测血糖。

低糖更能预防高血压

研究:低盐饮食控高血压效果不显着

美国中部心脏研究所(Mid America Heart Institute ) 的研究员詹姆士·迪力可(James DiNicolantonio)与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的家医科医师尚恩·卢肯(Sean Lucan)双双指出,在治疗高血压病患时发现,降低盐的摄取量对于血压的改善,并不是特别显着,并指出每日应摄取3至6克的盐,才是最健康的量,如果刻意将盐的摄取量降低于3克,则会对身体有害。

减少糖份添加物远离肥胖及心血管疾病

迪力可和卢肯表示,对抗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饮食,应针对糖份摄取去着手。他们指出,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糖分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不过若是饮食中的糖份添加物,如加工食品和果汁、汽水等饮料中最常见的单糖果糖 (Fructose)、玉米糖浆调味剂等,会加重对于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每日饮食中摄取糖份添加物量超过总热量的25%的人,与每日摄取糖份添加物为总热量10%的人相比,前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竟高出3倍。

此外,每日摄取超过74克果糖的人,则比饮食正常的人高出77%的风险,较容易出现高于160/110 mm Hg的高血压症状。

全世界每年有18万死亡案例,都是与摄取含有糖份添加物饮料相关。此外,根据美国疾病管制署资料显示,儿童和青少年每日总热量摄取来源,约16%竟然是来自糖份添加物。其中,有超过40%的来源是汽水等含糖饮品。呼吁父母不要以为短期的糖份摄取并不会造成大碍,因为研究显示,糖份对身体健康会造成长期伤害。

如何预防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的急症之一,记住下面五种方法,可预防低血糖症。

1、合理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药物使用过多是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要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2、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在三次正餐之间增添2~3次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

3、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4、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可在睡前监测血糖。

5、每一个糖尿病病人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两件宝物:一是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二是急救卡片,注明姓名、电话、用药等。

相关推荐

高血糖的预防

调心 指的是要有平和的心态。要与人为善,平静耐心,有宽容之心,才会远离失眠、心烦和焦虑。心态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左右我们的人生,把握和调控健康,全靠自己。 调动 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运动是控制血糖的五驾马车之一,必须要“迈开腿”。所以,筋骨常活动,周身气血运行好对于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调吃 糖尿病人的合理饮食非常重要,饮食控制不好,血糖一定控制不好。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管住嘴”,其关键是总量要控制,搭配要合理。 也就是说吃到七八分饱,以清淡素食为主,注意荤素

5招预防低血糖

及早发现 年龄超过40岁并有体重超重或肥胖,尤其腹型肥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等糖尿病高危因素者,一旦餐前出现心悸、出汗、面色苍白、颤抖等表现,进食就缓解,应警惕糖尿病,及时到医院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饮食合理 糖尿病患者生活必须有“规矩”和规律,饮食必须合理,不仅在于吃什么,还在于吃的时间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不能随意变动,患者吃东西时间和进食量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在三次正餐之间

如何预防低血糖

一、定时、定量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 二、戒烟,少量饮酒或不饮酒,禁忌空腹时饮酒。 三、准时进餐。若不能准时进餐,应在进餐前吃点水果、果汁或饼干等。 四、定期到医院复查,并遵从医嘱,以预防低血糖,特别是要预防低血糖的反复发生。 五、不宜空腹运动。运动前要吃些点心,并保持运动量适当、恒定。 六、为预防夜间低血糖,睡前应适量食用含能量缓释系统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七、外出时,一定要备些饼干、糖果,出现低血糖先兆时及时食用。

如何预防低血糖

1.合理使用降糖药 餐前服用的药物,服药10--30分钟一定要吃饭,餐中嚼服的药物应与主食一起吃下去,餐前的降糖药不能拖到睡前服。 2.按时定量进餐 尤其老年人常常忘记或推迟进餐从而诱导低血糖发生,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能按时进餐时,应该预先吃些饼干、水果等。 3.运动 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做大量运动前适当进食,或在医生指导下将降糖药物减量或及时加餐。 4.自我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有些患者病情不稳定,常发生夜间低血糖,因此睡前应监测血糖,如果血糖偏低,可在睡前适量加餐。对于无

夜间最易低血糖

糖尿病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主”,既能让血糖飙高,也能让血糖低到晕倒。低血糖,就像个急性子的年轻人,一旦发生就会在短时间之内造成严重损伤,动作快、来势凶。据了解,低血糖造成脑组织损伤超过6小时,即使抢救回来也可能是植物人。 专家指出,入冬以后,昼短夜长,若晚饭吃得早或吃得不适宜,就容易发生夜间低血糖。有数据显示,50%的严重低血糖发生在午夜至早晨8点之间,尤其凌晨3、4点。低血糖来势凶猛,为了预防低血糖糖友们日常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调整。 1. 进食要按时、按量。 无论季节、天气变化,都应该保持稳定的用餐时间

如何预防低血糖

1.制定适宜的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 2.进行糖尿病教育:包括对患者家属的教育,识别低血糖,了解患者所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自救方法等。 3.充分认识引起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①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 ②运动前应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 ③酒精能直接导致低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4.调整降糖方案:合理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分泌剂。 5.定期监测血糖,尤其在血糖波动大、环境、运动等因素改变时要密切监测血糖。

糖尿病怎样预防低血糖

“高血糖的危险是以年计的,低血糖的危险是以秒计的。”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说。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低于3.9mmol/l就已经属于低血糖的范畴。目前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作为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被忽视,患者出现出汗、饥饿、无力、面色苍白、肢体发抖、心悸等症状。当血糖低于2.8mmol/l时,还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和脑功能紊乱,导致头晕、嗜睡,言语不清、视力模糊,以致行为异常、神志不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因此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避免

如何预防高血糖

1、糖和油不要一起吃 导致肥胖的唯一原因,是吃进去的能量大于支出的能量。糖和油都是含能量特别高的食物,如果一起吃,很容易导致收入大于支出。所以进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食物里是否有糖又有油,如果是的话尽量少吃。 2、水果要选不太熟的 成熟度越高的水果含糖也越多,而成熟度稍低的水果不但含糖少,里面具有保健价值的营养成分还更丰富。 3、白粥米饭配芹菜香干 白粥、白米饭等都属于上升血糖速度快的食物,吃时一定要配一些膳食纤维多、蛋白质丰富的小菜,比如芹菜拌香干。土豆或芋头等淀粉含量高的蔬菜,尽量别蒸着吃,要切成丝炒着吃

高血糖的预防

孕前预防: 1、由于高血糖准妈妈可长时间无症状,为避免血糖过高给准妈妈或胎儿带来危害,在婚前或计划妊娠前就应检查血糖是否正常,很多年轻人在怀孕前没有到医院检查血糖的习惯,但至少妊娠早期应掌握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特别是肥胖妇女或年龄在35岁以上妊娠者。 2、伴有糖尿病性肾病,在判断上比较困难,一般要求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蛋白尿每天在1克以下,血压正常,肌酐清除率每分钟在70毫升以上,才能考虑妊娠。 3、是育龄妇女存在视网膜病变,如系单纯性视网膜病变,血糖控制较好,不影响妊娠;但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即使血糖控

低血糖症状为何血糖正常

有些糖友在出现饥饿感、乏力、出汗、心慌等类似低血糖的症状时,检测血糖,血糖值却是正常的,这一结果让糖友很困惑,到底该不该按低血糖的情况来对症处理呢? 虽然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