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精神病的临床特征
如何判断精神病的临床特征
精神疾病是与躯体疾病相对的,是精神活动发生异常引发的疾病,包括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心理特征的异常。精神病在临床上的特征与躯体疾病不同,主要表现在患者特点、病程特征、治疗方法三方面。
精神病患者中除了神经症者外,都否认自己患有精神障碍。由于自知力缺陷,患者不能自行就医,拒绝医生的诊疗,拒绝服药治疗。在被迫就医时会出现愤怒、暴躁、恐惧、兴奋等表现。
精神病一般表现为慢性病程,大多数精神病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发病常是各种发病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检查应仔细了解患者在各年龄阶段生长过程,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人际关系、所处社会环境及遭受的重大事件可能对其心理产生的影响,仔细分析可能引起患者精神障碍的因素。
由于精神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一般应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进行联合治疗。同时,精神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还需要医院、家庭、社区及全社会紧密配合,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什么是抑郁症,会不会产生自卑心理啊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一氧化碳中毒诊断鉴别
诊断:
急性中毒可根据下列条件诊断:接触史 (尤其两人以上出现类似的症状体征),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并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患,必要时可进行血液HbCO2 测定。不能据此判断预后或制定方案。临床症状与HbCO2 水平之间也缺乏相关性。动脉血气检查无特别的临床意义。
鉴别诊断:
急性CO中毒须与精神病,上呼吸道感染,酗酒,脑血管意外,心脏病,食物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等疾病鉴别。
如何诊断精神病
1、症状特点
症状标准是诊断精神病的首要方法,也是内涵标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分为必备症状和伴随症状。满足以下2项及以上即可诊断:①反复出现言语性幻听。②明显的思维异常,如思维松弛、思维破裂、思维贫乏、强制性思维、思维被中断等。③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2、病史检查
病史检查也是诊断精神病不可缺少的一项检查,从病史、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可以找到脑器质性疾病的证据,并且精神障碍的发生和病理与脑器质性疾病相关。
3、功能性障碍
精神病还会出现功能性障碍的情况,而且,在诊断“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过程中,要考虑是精神病性(有幻觉,妄想,现实检验能力丧失等)的,还是非精神病性的(神经症性,没有上述重性精神病的特征),.同时还要考虑人格因素和心理应激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偏执狂怎样治疗
1、治疗
对偏执狂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当病人兴奋激动时,可采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氯氮平等。有些也可参照精神分裂症治疗。
2、预后
本病是一种以缓慢发展的系统而牢固的妄想为临床特征的罕见精神病,其病程长,预后不良。可长年不愈,到了晚年,妄想观念可随体弱年迈逐渐平静,但病人症状自始至终不会出现衰退。由于妄想的长期存在,患者的社会功能可明显受损。目前尚无根治疗法。
神经衰弱不等于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最主要的特征是自知力缺乏,即患者对自己的精神状态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力,表现为敏感多疑、喜怒无常、行为怪异、冲动伤人等,他们多不能主动求医,甚至还会拒绝治疗,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神经症属于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患者能够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此而产生深深的痛苦,神经症患者多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
神经衰弱属于神经症的一种,是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产生了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临床特点是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可伴有多种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体检多不能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神经衰弱一般不会发展为精神病,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神经衰弱患者自知力大都保持良好,无持久的精神病性病状,通常不会把自己的病态体验与客观现实相混淆,即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未受损害,没有明显的离奇和出格的行为,可被正常人理解和接受,患者常常迫切要求治疗。
偏执精神病的症状和诊断要点
一、偏执精神病的症状
1、偏执性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和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相一致,并且智能保持良好。常见的精神病症状一般都有是程度轻重持久不一的偏执性妄想,从仅仅是持续的牵连观念被害感,以至影响妄想,夸大妄想和嫉妒妄想等。
2、偏执性精神病患者无幻觉,忽视或不相信与偏执性精神病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3、偏执性精神病症状表现有广泛猜疑,易产生病态嫉妒,过分警惕与防卫。偏执性精神病患者会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二、偏执精神病临床特点
(1)偏执精神病多病发于中年期,平均年龄大约在40~50岁,并且男女患病的几率是没有明显差异的。
(2)病前常有性格缺陷,如偏执型人格或焦虑回避型人格。
(3)血缘亲属中,偏执型人格比例较高。
(4)妄想为本病最突出的精神症状。
(5)妄想内容并不荒谬离奇,是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些病人可能需详细调查,方可定为妄想。常见的为被害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和疑病妄想。
(6)妄想特点为一种或一整套完整的妄想,即系统性妄想。
(7)患者的妄想持久,至少会持续数月,甚至会长达数年或者是终身妄想。
(8)除了与妄想或妄想系统直接相关的行为和态度外,情感、言语和行为均正常。
(9)呈慢性病程,有些患者在缓解后复发。
(10)即使病程较长,其社会适应功能无明显衰退。
三、偏执精神病诊断要点
(1)以妄想为最突出的惟一的临床特征。
(2)妄想呈系统性,而且与现实处境有关。
(3)妄想内容主要是被害、钟情、嫉妒、夸大和疑病妄想。
(4)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5)无与妄想有关的精神症状。
(6)社会功能基本保持良好
偏执型精神病治疗的方法
偏执性精神障碍治疗较为困难,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缓解患者的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针对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可选择SSRIs类抗抑郁药和苯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心理治疗对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疗效一般。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对妄想性障碍的诊断要点:妄想是最突出的或惟一的临床特征,妄想必须存在至少三个月,必须为病人的个人观念,而非亚文化观念。可间断性地出现抑郁症状甚至完全的抑郁发作,但没有心境障碍时妄想仍持续存在。不应存在脑疾病的证据;没有或偶然才有听幻觉;无精神分裂症性症状的病史。
通常需要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人格障碍进行鉴别。
心理问题和精神病的区别
一、诊断精神病需要把握的三个方面:
1、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
2、自我认知是否出现问题,能否或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疗
3、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混乱,知、情、意是否是统一,由此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即行为情绪是否已经严重脱离理智控制)。
重点在于对幻觉妄想与情感是否倒错混乱两个方面,对于是否有自我认知的判断应是在这两个重要判断基础之上。
二、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不同。
心理障碍几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这些由于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成为心理障碍。像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往往自我调节或求助父母、亲朋、老师等帮助来调节,假如通过这些调节方法仍无效果时,就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此外,心理咨询也适用于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经衰弱以及人格问题等,还适用于心理生理障碍(即心身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各种智力发育异常等。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精神病与心理问题如何辨别的问题了解了吗?可以说精神病和心理问题有联系,但是也是有本质的区别,上面介绍的合理诊断精神病区别心理问题,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对于诊断和治疗这两种疾病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偏执型精神障碍
偏执性精神病是一组至今病因未明的疾病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以持久的、系统的且比较固定的妄想为主要临床特征。行为、情感反应与妄想观念相一致;无幻觉或偶伴幻觉;病程长而无精神衰退;智能保持良好,包括偏执狂、偏执状态和更年期偏执状态,不包括心因性偏执性精神病、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性精神分裂症及有害物质、躯体疾病所引起的类似精神病状态。
怎样鉴定精神病
大家可能对精神病的鉴定界限比较模糊,其实精神病确实是一种发作起来危害巨大的疾病,因此重视做好精神病的鉴定,并且积极避免精神病再次发作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我们需要对精神病的鉴定进行了解,这也是了解精神病的另外一个方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精神病怎么鉴定?精神病鉴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纵向的对比是与本人的过去相比,例如病人在性格、兴趣、接人待物、生活习惯、工作或学习的态度等方面有无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判断,精神病鉴定与一个人精神活动有关,大致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看他的精神活动自身,即各种心理活动过程之间,他的认识过程、内心体验和意志活动是否协调一致。
二、看个性特征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在他的各种心理活动过程和全部行为中,这种个性特征都能表现的恰当、连贯,这就是说从自身心理活动的同一性看问题。
三、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他所生活的环境对他提出的要求,他的谈吐和各种行为能否被常人理解,有没有明显离奇和出格的地方,这就是从心里与环境的统一性看问题。
精神病的类型鉴定包括神经病变与精神病的鉴定,经病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这些病变往往有明显疼痛、麻木、感觉丧事、瘫痪等症状或/和神经系统定位的体征,并可以通过医疗仪器找到病变的位置。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症、脑出血、脑梗塞、癫痫、脑肿瘤、重症肌无力等。患者应去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寻求诊治。
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的区别
精神病与心理疾病如何辨别,合理的诊断很关键。
一、诊断精神病需要把握的三个方面:
1、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
2、自我认知是否出现问题,能否或是否愿意接受心理或精神治疗
3、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混乱,知、情、意是否是统一,由此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即行为情绪是否已经严重脱离理智控制)。
重点在于对幻觉妄想与情感是否倒错混乱两个方面,对于是否有自我认知的判断应是在这两个重要判断基础之上。
二、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不同。
心理障碍几乎是人人都可能遇到,如失恋、落榜、人际关系冲突造成的情绪波动、失调,一段时间内不良心境造成的兴趣减退、生活规律紊乱甚至行为异常、性格偏离等等,这些由于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成为心理障碍。像这些问题大多数人往往自我调节或求助父母、亲朋、老师等帮助来调节,假如通过这些调节方法仍无效果时,就需要找心理咨询医生寻求帮助。
此外,心理咨询也适用于神经症,包括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经衰弱以及人格问题等,还适用于心理生理障碍(即心身疾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各种智力发育异常等。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精神病与心理疾病如何辨别的问题了解了吗?可以说精神病和心理疾病有联系,但是也是有本质的区别,上面介绍的合理诊断精神病区别心理疾病,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对于诊断和治疗这两种疾病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