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舌下含服西洋参
如何舌下含服西洋参
舌下含服西洋参
1、取2~3片西洋参,洗净;
2、放入舌下含服;
3、3~5分钟后,吞服即可。
含服和舌下含服有何不同
日常服药时,我们都习惯直接喝水将药片送入胃中,其实药品有很多服用方式,如含服、舌下含服等,在药品说明书中清清楚楚地标明着。即使看了药品说明书,很多人也不能分清含服和舌下含服有何不同。
其实,我们所说的含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普通的含在口腔里(任意位置别噎住就行),另一种是把药片含在舌下。只有使用正确的服药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用药效果。下面我们来了解舌头上下含服的不同之处。
含服的片剂主要是含于口腔内缓慢溶解的压制片,常用的有银黄含片、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西地碘含片等。它们能对口腔及咽部产生持久的药效,一般用于局部炎症等,口感好且服用方便。
含服的主要目的是使其在局部发生持久的药效,因此应含在舌面上、牙齿和面颊之间或患处附近,让其自然分解。使用含片要注意安全,家长给5岁以下儿童服用时,要注意避免发生咽喉异物梗阻。
舌下含服是指药物直接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完成吸收过程的一种给药方式。舌下含药最适宜在去医院前用来救治心绞痛患者,既能减轻病痛,又可争取有利的治疗时机。
常用的舌下含服药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速效救心丸等。正确的含服方法是将药丸咬碎后置于舌的下方,因为那里血管与黏膜丰富,更利于药物的吸收。另外,口腔干燥时可含少许白开水润湿后再含药,以利药物的吸收,但是不能用水送服。
皮肤过敏的脱敏治疗
皮肤过敏的治疗主要是舌下含服脱敏治疗。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将诱发过敏的物质(如尘螨活性蛋白)制成不同浓度的脱敏液,用患者能适应的小剂量每日给药(将脱敏滴剂滴于舌下,使其慢慢吸收,1~3分钟后咽下),逐渐增大剂量,达到维持水平后持续足够时间,以提高患者的耐受力。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已确定有效,并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大力推广。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的突出优点是使用方便,患者可以在家中自己服用,免去注射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感,并且更为安全。我国也已采用了这种疗法,国内已有标准化的舌下脱敏药物粉尘螨滴剂,效果良好,极大改善了过敏患者的生活质量。
脱敏治疗一般需要3~6个月起效,要维持长期疗效,应该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一般建议2年,疗效可持续多年,甚至终身。
西洋参含片只能含服吗
西洋参不一定要含服食用。
西洋参含片是部分家庭常备的保健品,其功效主要源于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宁神益智及清热生津,降火消暑的双重功效。古语云: “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西洋参含片,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含服的保健品,一些中年人既想进补又不想麻烦,喜欢吃含片。在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中,也会随身携带西洋参含片,服用非常方便。那么西洋参含片只能含服吗?答案是否定的。
含服西洋参含片虽然方便,但一些人会觉得有苦味,这时可以将西洋参含片冲水服用,能冲淡其苦味。最为一种具有滋补功效的药材,西洋参含片还可用于煲汤炖补品,与鸡肉、红枣等一同熬煮,能制成美味的汤。也可直接加入枸杞等,当成茶服用。
西洋参泡水补气保健
西洋参泡水的效果 一样补气保健的作用
医认为西洋参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经,具有补气养阴、泻火除烦、养胃生津之功能,适用于气阴虚而有火之症,多用于肺热燥咳、气层懒言、四肢倦怠、烦躁易怒、热病后伤阴津液亏损等。如中风后遗留症用人参再造丸;补肾壮阳、填精养髓用龟龄集;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或气虚外感病人用人参败毒饮、生脉散等,欲求补而不燥、扶正祛邪、攻补并施,均有以西洋参取代人参的情况,可获良效。至于久病、妇女分娩、劳累过度所引起的身体虚弱、元气损伤、营养不足,以及各种出血、贫血、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精神不振、腰酸背痛、自汗盗汗等虚弱性病症,服用西洋参后,均能迅速恢复健康。
据临床报道,冠心病病人若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神倦咽干时,每日含服西洋参片3克,久用有良好的疗效。患窦房结综合征而眩晕乏力口干者,每次取 2~3克西洋参片口含嚼化,一日3~4次,可明显改善症状。治疗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而气少口渴者,可嚼服西洋参片3~6克,同时取地骨皮30克,生地20 克,草果3克,煎浓汁分服,每日1剂,疗效显著。治疗顽固性盗汗,可与西洋参3克(另炖),豆衣30克,麻黄根10克,桂枝和白芍各3克,浓煎分服,一日 1剂,有明显疗效。对运动过度或体力劳动过度,疲惫不堪而无法恢复正常者,可取西洋参3克(另炖),仙鹤草30克,大枣10枚,浓煎取汁,同时服用,即能奏效。
西洋参不适合哪些人吃
西洋参中的蛋白质因子能抑制脂肪分解,加重血管壁脂质沉积,故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糖尿病、脉管炎者应慎服西洋参。
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中医称之为“淤血”。西洋参有促进红细胞生长的作用,红细胞增多,血液黏度会更高。
西洋参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失眠者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服西洋参只能加重失眠。
现已查明,很多胃病的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旋杆菌,而西洋参对该病菌有保护作用,不利于药物对其杀灭。
西洋参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抑制胆道排泄胆汁使胆汁变稠。调查证明,长期服西洋参者胆石症发病率明显增高。
西洋参怎么吃最好 含服
将西洋参放在砂锅中用水蒸一下,使其软化,切成再切成薄片,放在干净的小玻璃瓶内或小瓷瓶内,每天可以含服2-4片左右的西洋参片,于舌下含服,细细咀嚼,这样蒸熟的西洋参更易消化吸收。
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的治疗步骤和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时,一般来说,只要用药方法正确,多数患者可在2~5分钟内控制症状,但有时也会收效不佳,这主要是患者对舌下含药这种方法还不了解所致。
步骤
取半卧位或坐位,仰卧头部,下颌抬起,张口用舌尖舔上牙床,将药物咬碎或掰开,分别放置在舌下的舌系带两侧凹窝内。然后,舌尖放下,抵在下牙尖。
为加速 唾液吸收,避免吞咽,须张口深呼吸,随着深呼吸,药物自黏膜吸收进入淋巴管,一般经10~50次深呼吸,口中药物含化完毕。舌下含化法通常遇到的问题是, 唾液分泌过多,漫到舌上,难以控制吞咽动作,深呼吸就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张嘴深呼吸,使会厌关闭食管,吞咽动作停止;同时细长的深呼吸,加速了淋巴循环, 促进药物自舌下黏膜吸收,又能自心脏送达靶器官。
误区
方法有误:一些患者只是将整粒药片放在舌头表面,没有将药片放在舌下唾液多的地方。由于舌头表面有舌苔和角化层,吸收药物较慢且吸收率低,因此,只将药片放在口中舌表面是很难发挥药效的。
口腔干燥:有的人口腔干燥,药片难以溶化被吸收,导致药物不能发挥最佳药效。因此如条件许可,可适量饮水,以利于药物的溶解吸收。但要注意,饮水时不可将舌下含服的药咽下。
适应症不对:如严重的心前区疼痛,舌下含药多无法缓解症状,这时很可能是心肌梗死,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舌下含药还适用于以下病症:
胆绞痛:急性胆囊炎、胆结石并发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均可引起剧烈胆绞痛。患者可舌下含服硝苯吡啶5~10毫克,几分钟后,腹痛就可明显减轻。
贲门弛缓症:以吞咽困难、食物反流及胸骨后疼痛为主要症状。可取硝苯吡啶20毫克舌下含服,可使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压力较用药前下降30%以上。
顽固性呃逆:硝苯吡啶首次10~20毫克,咬碎后舌下含服。效果不佳或无效者,可每2~3小时舌下含服一次。
放射性食道炎:胸部放疗的主要副作用为食道炎,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严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及心绞痛样疼痛。治疗用硝苯吡啶10毫克,舌下含服10分钟可缓解疼痛。
哪些老人不能服用西洋参
1、患有动脉硬化症。西洋参中的蛋白质因子能抑制脂肪分解,加重血管壁脂质沉积,故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糖尿病、脉管炎者应慎服西洋参。
2、高血液黏度的患者。血液黏度升高,血流不畅,中医称之为“淤血”。西洋参有促进红细胞生长的作用,红细胞增多,血液黏度会更高。
3、失眠患者。西洋参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失眠者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服西洋参只能加重失眠。
4、胃病。现已查明,很多胃病的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旋杆菌,而西洋参对该病菌有保护作用,不利于药物对其杀灭。
5、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西洋参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抑制胆道排泄胆汁使胆汁变稠。调查证明,长期服西洋参者胆石症发病率明显增高。
西洋参可补气 需避开炎症
名贵药材一直是过年过节馈赠亲友的佳品,恰逢冬春交替之际,是进补的好时候,很多人就想趁此机会,给身体加一道“保护屏障”。但遗憾的是,不少人用错了药材。本期特邀专家为大家解读西洋参的功效、用法和禁忌。
功效:西洋参与人参功效类似,虽没有抢救作用,但可补气,而且性偏凉不易上火,使用更广。西洋参有安神解痉作用,可增强免疫力、促进造血、抗氧化、调节血脂、辅助抗肿瘤,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有时还用来退热镇痛。
用法:最简单的方法是切片含服。如果买来的西洋参没有切片,可在煮米饭快要熟时把整根西洋参放在上面蒸软,饭好后取出切片,置于锅盖上用余温干燥。家里有烤箱的,也可低温烤一会儿。西洋参可研粉冲服,还可和很多食物一起炖服,有利于有效成分溶出。蒸鸡蛋时也可放两三片西洋参蒸服。
禁忌:西洋参较人参温和,有高血压、失眠、出血性疾病(呼吸道咯血、痔疮出血、鼻出血等)的人不建议服用人参,但遵医嘱适量吃些西洋参问题不大。有上呼吸道感染、炎症的病人则不宜用西洋参。人参和西洋参适合体弱多病者补身体用,体健者无需大补。另外,过量服西洋参也会出现兴奋、烦躁、失眠、头痛等问题,需咨询中医具体用量。
干吃西洋参好吗
有一定效果。
西洋参直接吃的话是有一定的效果,因为干吃能获得最大浓度的药物浓度,不同于泡水喝,药物浓度被水稀释了,而干吃西洋参的药物浓度较高,能发挥比较好的作用。
并且西洋参除了可以嚼食之外,还能舌下含服,而舌下含服可以避免胃肠道的首过效应,由舌下粘膜直接吸收,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西洋参和人参有什么不同
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经,具有补气养阴、泻火除烦、养胃生津之功能,适用于气阴虚而有火之症,多用于肺热燥咳、气虚懒言、四肢倦怠、烦躁易怒、热病后伤阴津液亏损等。如中风后遗留症用人参再造丸;补肾壮阳、填精养髓用龟龄集;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或气虚外感病人用人参败毒饮、生脉散等,欲求补而不燥、扶正祛邪、攻补并施,均有以西洋参取代人参的情况,可获良效。
至于久病、妇女分娩、劳累过度所引起的身体虚弱、元气损伤、营养不足,以及各种出血、贫血、头晕头痛、神经衰弱、精神不振、腰酸背痛、自汗盗汗等虚弱性病
据临床报道,冠心病病人若表现为气阴两虚、心慌气短,神倦咽干时,每日含服西洋参片3克,久用有良好的疗效。患窦房结综合征而眩晕乏力口干者,每次取2~3克西洋参片口含嚼化,一日3~4次,可明显改善症状。治疗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而气少口渴者,可嚼服西洋参片3~6克,同时取地骨皮30克,生地20克,草果3克,煎浓汁分服,每日1剂,疗效显著。
治疗顽固性盗汗,可与西洋参3克(另炖),豆衣30克,麻黄根10克,桂枝和白芍各3克,浓煎分服,一日1剂,有明显疗效。对运动过度或体力劳动过度,疲惫不堪而无法恢复正常者,可取西洋参3克(另炖),仙鹤草30克,大枣10枚,浓煎取汁,同时服用,即能奏效。
,服用西洋参后,均能迅速恢复健康。
什么病吃西洋参好
西洋参又称花旗参,主产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西洋参(花旗参)是一种补而不燥、男女老少借宜的高级保健品。并且是三宝”(西洋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那么什么病吃西洋参好,多少钱比较划算?
西洋参主要能治疗哪些疾病呢?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寒,味甘微苦,人肺、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火除烦、养为生津之功效,通常用于肺虚久咳、口咽干燥、心烦失眠、四肢倦怠、失血气短等症。妇科疾病中出血过多,如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子宫肌瘤,而造成阴虚内热者,绝经期因生理原因出现轰热口渴、心烦失眠、易动肝火等阴虚内热者;宫颈癌、宫体癌、卵巢癌经过手术治疗,又作放疗火化疗后,导致阴虚内热、津伤口渴、尿赤便血者,均可用西洋参治疗。冠心病患者若有气阴两虚、心慌气短、神倦咽干,可每日含服西洋参,久用有良效。
西洋参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有人服用后,会出现畏寒,体温下降,心跳变慢,食欲不振,腹痛腹泻;有的会发生痛经和经期延迟;还有的会发生过敏反应等.所以,服用西洋参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适量对症服用.在服用期间,应忌饮茶,咖啡等。
西洋参可以直接含服吗
切片的西洋参是可以直接含服的。
建议在早饭前、晚饭后含在嘴里,细细的咀嚼,每天用量一般2-4克就可以了。这种服用方式的利用率极高,吸收也比较迅速。
建议将西洋参放在砂锅中用水蒸一下,使其软化,切成再切成薄片,放在干净的小玻璃瓶内或小瓷瓶内,每天可以含服2-4片左右的西洋参片,于舌下含服,细细咀嚼,这样蒸熟的西洋参更易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