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乳腺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乳腺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作为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和恶性肿瘤,乳腺癌也象其他恶性肿瘤一样,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但通过基础与临床研究,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已知许多因素能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研究较为广泛深入的内分泌、遗传和病毒的三种致病因素。

1、性激素紊乱:雌激素(尤其是雌二醇)、催乳素在动物实验中已证实有致癌作用。乳腺癌主要在妇女中发生,好发于绝经前、后及初潮早、绝经晚的妇女。当两侧卵巢不发育或已作手术切除者,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此外与皮质激素代谢紊乱及外源性雌激素也有一定关系。

2、遗传因素:有乳腺癌家庭史的妇女,发病相对危险性,在绝经前和绝经后分别为2.4和1.7(正常妇女为1)。尤其亲属中母亲与姐妹都在绝经前发生双侧乳腺癌的妇女,其本人在40岁前患乳腺癌的机率大大增加。

3、病毒致癌已在动物实验中证实,然而人的乳汁内和乳腺癌组织中也见到B型病毒样颗粒,但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至今也无足够流行病学证据以证实之。

不过,也有人认为乳癌发病与生活方式、饮食、营养、热卡、肥胖等密切有关。

乳腺癌是怎么引起的

1、遗传因素:有研究发觉,一级支属患乳腺癌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急性较无家族史者高2~3倍,若有一级支属患绝经前或绝经后双侧乳腺癌,自身乳腺癌的相对危急性分别高达9倍及5倍。约5%~10%的乳腺癌是由某种遗传基因突变引起,p53、BRCA1及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有紧密关系。

2、年龄因素:对一般人群而言,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危急性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70岁乳腺癌的危急性是40岁的3倍,70岁乳腺癌的年死亡率是40岁的5倍。50岁妇女随后10年诊断为乳腺癌的危急性是1/40;70岁的妇女是1/25;而90岁的妇女则为1/8。但因老年妇女随后死于其他原因逐步增加,因此65岁以后乳腺癌的死亡率上升不明显。

3、乳腺疾病史:有资料表明,一些非增生性的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及乳腺纤维瘤等当然其癌变的额几率较小,但同时与乳腺癌之间又有粘连。另外还有一些增生性的乳腺疾病,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大,特别以伴有小叶或导管的不典型增生者为甚。

4、孕产史及哺乳史:孕产史及哺乳史亦是乳腺癌致病因素之一,初产年龄早可降低乳腺癌的危急性,而且足月妊娠是发挥爱护作用的必需条件。而哺乳时间是非是否为直截影响乳腺癌的因素,专家认为,泌乳5年,可使乳腺癌的危急性降低30%。也有以为,哺乳月数多是产次多的简捷表现,在考虑产次的作用后,哺乳的作用消逝。

5、月经史:月经初潮年龄早是乳腺癌发病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者,比13岁以后者患乳腺癌的危急性可增加4倍以上,通常以为初潮年龄推迟一年,则乳腺癌的危急性减少20%。同时绝经年龄延迟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危急性。

卵巢的发病因素

卵巢肿瘤的发病因素不清,但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肿瘤致病因素中最受重视。

根据其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调查,其发病因素与高危人群是:

⑴环境因素:工业发达国家及上层社会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中高胆固醇有关。另外,电离辐射及石棉、滑石粉会影响卵母细胞而增加诱发卵巢肿瘤的机会,吸烟及维生素A、C、E的缺乏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⑵内分泌因素:卵巢肿瘤多发生在未产妇或未生育妇,妊娠对卵巢肿瘤似有对抗作用,认为每日排卵所致卵巢表层上皮细胞反复破损与卵巢肿瘤发生有关。另外,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多并发卵巢肿瘤,此三种疾病都对此激素有依赖性。

⑶遗传和家族因素:约30%-50%卵巢肿瘤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肿瘤患者。

乳腺癌的症状乳腺癌致癌因素有哪些

孕激素

激素补充法治疗妇女绝经期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该方法可增强妇女骨骼,改善心情,甚至可以预防心脏病。但是美国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妇女患乳腺癌与孕激素有关。换言之,孕激素有增加患乳腺癌危险之嫌。研究人员发现,同时服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危险是仅服雌激素妇女的两倍。另有科学家对绝经后的妇女研究的结果显示,服孕激素和雌激素5—10年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概率比未服激素的高出51%,而仅服雌激素的妇女乳腺癌发生率稍微有所下降。这就说明孕激素可以抑制子宫内膜中的雌激素受体,并激活乳腺受体,刺激其细胞无序生长,从而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

甜食过多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20个国家的糖消耗量与乳腺癌发病率作了专门调查,结果表明,那些糖消耗量大的国家,如英国、荷兰、丹麦和加拿大等的乳腺癌发病率都很高,而糖消耗量小的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南斯拉夫和日本等的乳腺癌发病率则很低。女性的乳房是一个能过度吸取胰岛素的器官。长期摄入高糖食物使血中胰岛素含量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因而乳房组织得到的胰岛素就更多了。虽然胰岛素是乳房正常组织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但早期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也需要大量胰岛素,如果胰岛素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胰岛素是一种致癌物。它与乳腺癌的关联性,同雌激素、催乳素与乳腺癌的关联性是完全相同的。

食道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食道癌致病因素一

亚硝胺类化合物和真菌毒素现已知有近30种亚硝胺能诱发动物肿瘤。国内也已成功地应用甲苄亚硝胺、肌胺酸乙酯亚硝胺、甲戊、亚硝胺和二乙基亚胡胺等诱发大鼠的食管癌。我国调查发现,在高发区的粮食和饮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含量显著增高,且和地食管癌和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的患病率呈正相关这些物质在胃内易合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食道癌致病因素二

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摄入动物蛋白不足和维生素A、B2、C缺乏,是食管癌高区居民饮食的共同特点。但大多营养不良的高发地区,食管癌并不高发,故这不可能是一个主导因素。

食道癌致病因素三

遗传因素食管癌的发病常表现家庭性聚集现象。在在高发区内有阳性家族史的比例高,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

食道癌致病因素四

食管损伤、食管疾病以及食物的刺激作用食管损伤及某些食管疾病可以促发食管癌。在腐蚀性食管灼伤和狭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食管癌的发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据推测乃是由于食管内滞留而致长期的慢性炎症、溃疡,或慢性刺激,进而食管上皮增生,最后导致癌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管癌高发地区的居民有进食很烫的饮食、饮烈酒、吃大量胡椒、咀嚼槟榔或烟丝的习惯,这些食管粘膜的慢性理化刺激,均可引起局部上皮细胞增生。动物实验证明,弥漫性或局灶性上皮增生可能是食管癌的癌前期病变。

胃疼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1、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之疏泄失调,横逆犯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则胃脘头痛正如沈金鳖所说:“胃病,邪干胃脘病也。惟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若气郁化火,可致疼痛加重;火郁日久,致肝胃之阴亏耗,则病程每多缠绵;如久痛入络,络脉损伤,则见吐血,便血等症。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以致脾胃受伤,食滞中焦,气机不利而产生胃脘疼痛。或因寒凉伤中,胃阳被遏,正邪交争,而胃痛乃作。

乳腺结节患者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发生与卵巢内分泌的刺激有关,Coormaghtigi和Amerlinck在1930年已证明切除卵巢的家鼠注射雌激素后能产生乳腺囊性病,在人类,雌激素不仅能刺激乳腺上皮增生,也能导致腺管扩张,形成囊肿,新近研究说明高泌乳素血症是乳腺囊性增生症的重要原因,国外学者报道绝经后妇女患乳腺囊性增生症,常是不恰当的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结果。

(二)发病机制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病理改变特点为:

1.大体形态 一侧或双侧乳腺组织内有大小不等,软硬不均的囊性结节或肿块,囊肿大小不一,大囊肿直径可达1~5cm,呈灰白色或蓝色,又称蓝色圆顶囊或蓝顶囊肿(图1),小囊肿多见于大囊周围,直径仅2mm,甚至肉眼见不到,只有在显微镜下可见,切开大囊肿可见囊肿内容物为清亮无色,浆液性或棕黄色液体,有时为血性液体,其中含有蛋白质,激素(泌乳素,雌激素,雄激素,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人类生长激素,卵泡刺激激素,黄体化激素等),糖类,矿物质及胆固醇,切面似蜂窝状,囊壁较厚,失去光泽,可有颗粒状或乳头状瘤样物向囊腔内突出。

2.组织学形态 可见5种不同的病变。

(1)囊肿:末端导管和腺泡增生,小导管扩张和伸展,末端导管囊肿形成,末端导管上皮异常增殖形成多层,从管壁向管腔作乳头状生长,占据管腔大部分,以致管腔受阻,分泌物潴留而扩张,而形成囊肿,囊肿可分为单纯性囊肿,只有囊性扩张,而无上皮增生;另一种为乳头状囊肿,囊肿上皮增生呈乳头状。

(2)乳管上皮增生:扩张的导管及囊肿内上皮呈不同程度的增生,轻者上皮层次增多,重者呈乳头状突起,或彼此相连呈网状或筛状,实体状,腺样,若囊肿上皮增生活跃,常见不典型增生或间变,有可能发展为癌。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有研究发觉,一级支属患乳腺癌的妇女发生乳腺癌的危急性较无家族史者高2~3倍,若有一级支属患绝经前或绝经后双侧乳腺癌,自身乳腺癌的相对危急性分别高达9倍及5倍。约5%~10%的乳腺癌是由某种遗传基因突变引起,p53、BRCA1及BRCA2基因突变与乳腺癌的发生有紧密关系。

2、年龄因素:对一般人群而言,乳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的危急性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70岁乳腺癌的危急性是40岁的3倍,70岁乳腺癌的年死亡率是40岁的5倍。50岁妇女随后10年诊断为乳腺癌的危急性是1/40;70岁的妇女是1/25;而90岁的妇女则为1/8。但因老年妇女随后死于其他原因逐步增加,因此65岁以后乳腺癌的死亡率上升不明显。

3、乳腺疾病史:有资料表明,一些非增生性的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及乳腺纤维瘤等当然其癌变的额几率较小,但同时与乳腺癌之间又有粘连。另外还有一些增生性的乳腺疾病,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大,特别以伴有小叶或导管的不典型增生者为甚。

4、孕产史及哺乳史:孕产史及哺乳史亦是乳腺癌致病因素之一,初产年龄早可降低乳腺癌的危急性,而且足月妊娠是发挥爱护作用的必需条件。而哺乳时间是非是否为直截影响乳腺癌的因素,专家认为,泌乳5年,可使乳腺癌的危急性降低30%。也有以为,哺乳月数多是产次多的简捷表现,在考虑产次的作用后,哺乳的作用消逝。

5、月经史:月经初潮年龄早是乳腺癌发病原因的重要因素之一,初潮年龄在12岁以前者,比13岁以后者患乳腺癌的危急性可增加4倍以上,通常以为初潮年龄推迟一年,则乳腺癌的危急性减少20%。同时绝经年龄延迟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危急性。

警惕乳腺癌的七种致病因素

乳腺癌恶习1、抑郁情绪

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导致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及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乳腺癌恶习2、熬夜

熬夜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升高的罪魁是褪黑激素分泌的减少,而褪黑激素水平降低会增加癌症的发病风险。特别对于夜班人群来说,明亮的灯光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因此可能引起乳腺癌患病风险升高。乳腺癌恶习3、便秘研究表明便秘也有发生乳腺癌的风险。专家发现,便秘者的粪便中存在一种致突变原。经测定,该突变原与目前已知的几种癌物质类似。这些致突变原经肠道吸收后,可随血液循环进入对其相当敏感的乳腺组织,这样,发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明显地增加了。乳腺癌恶习4、不良生活习惯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而对粗粮、蔬菜却从不沾口;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还有些女子佩戴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乳房的作用。

乳腺癌恶习5、吃烧烤

女性爱吃烤肉容易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常吃烧烤肉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比不爱吃烤肉的女性高出2倍。尤其是那些少女时代爱吃羊肉串等高温烧烤肉制品的女性,她们成婚或到中年后患乳腺癌的比率明显增高。因为肉用高温烤烧、油炸或火炭烤烧会产生一种叫异常胺的(AH)致癌成分,这些致癌成分在与人体肌肉组织的肌酸和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作用时能促使癌细胞形成。因此专家建议人们每天食用烤肉量不要超过80克。

乳腺癌恶习6、高脂肪饮食

人类的健康状况,60%与生活方式有关,而在生活方式这个大的范畴中,饮食因素又占了绝大部分。科学家对乳腺癌发生率高的美国居民的饮食构成与乳腺癌发生率低的中国居民饮食构成的对比分析发现,总脂肪每人每日消耗量,美国人是中国人的2.5倍。研究证明,肉类、煎蛋、黄油、奶酪、甜食、动物脂肪等可增加患乳腺癌危险性,而绿色蔬菜、水果、鲜鱼、低脂奶制品则可减少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这种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一定要注意。

乳腺癌恶习7、肥胖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都与雌激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卵巢分泌一部分雌激素之外,脂肪组织也可生成相当数量的雌激素,体内雌激素水平越高,患乳腺癌的风险就越大。因此肥胖真的是会增加乳腺癌发生的几率。

乳腺癌诱发的不良习惯

作为女性,一定要对那些能够严重危害自身健康的疾病有一个清醒的了解,而乳腺癌正是这样的一种疾病,是一种发生在乳腺的严重的恶性肿瘤。那么乳腺癌的病因有哪些呢?它的病因是较为复杂的,不过大体上可以归纳如下。

1、人流、家族遗传

如果做得人流过多,则女性得上乳腺癌的可能性会随之加大,所以频繁的人流手术也是乳腺癌的病因之一。与未曾有过妊娠的女性相比,有流产经历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要高很多,这说明流产次数越多,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越大。同其它癌症一样,家族遗传也是乳腺癌发病的诱因之一,家族遗传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母亲患乳腺癌,女儿亦好发次疾病,另一种则是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这些家庭的成员患病机率通常比其他家庭要高很多。

2、不良生活习惯

不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对于个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生活、饮食习惯以及人们的生活情绪等因素也都可能成为乳腺癌的诱因,生活饮食习惯不规律,经常吸烟、酗酒,喜食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同时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情趣的人长期受此不良情绪的影响,机体生命节律容易发生混乱,导致免疫力低下,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和吞噬能力下降,进而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因此,乳腺癌的病因有人流因素、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因素等,对于这些因素,有些人在平时是不太关注的,总是以为自己的身体好,不会得上这种严重的疾病。其实疾病的到来是无声无息的,应该从根本上进行预防。

卵巢癌病因

卵巢癌的病因至今仍不清楚,但遗传和家庭因素、环境和内分泌影响等,在致病因素中最受重视,本文中主要为您介绍卵巢癌的遗传和家庭因素。

遗传和家庭因素:

在卵巢癌的所有发病危险因素中,卵巢癌家族史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卵巢癌的家族性聚集与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与遗传有关的卵巢癌只占少数,不足5%。与遗传相关的卵巢癌主要有三种类型。

①遗传性位点特异性肉芽肿综合征:当一个家族中有两个直系亲属患卵巢癌,与其相关的直系亲属患卵巢癌的风险将超过50%,遗传性卵巢癌妇女的发病率要比一般妇女年轻10岁。

②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综合征:有遗传性乳腺癌倾向的家族中,乳腺癌患者本人或其一、二级血亲中有两个以上患卵巢癌属此征。

③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表现为家族性结肠癌或合并有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以及其他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多种腺癌,有此综合征妇女比一般人群患卵巢癌的至少高3倍。

乳腺癌和乳房大小有关吗

“乳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乳房的大小却不是重要的原因。有时乳房较小、肿物触摸不满意的,早期病情也可能被忽略。”林丽珠教授指出,乳房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殖内分泌轴系多种激素的影响,如脑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泌乳素,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此外还需要肾上腺和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等的作用,乳房的发育才能充分、完善。“乳房小不会得乳腺癌”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即使提早停止乳房发育的女性,体内激素分泌只要出现异常,同样会引起各种的乳腺问题。临床诊治过的乳腺癌患者中,就有不少是乳房小的女性。而且,即便是男性也会患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与体内激素平衡水平、平时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等都关系密切。

八成乳腺癌有“抑郁倾向”

“同全身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乳腺癌的病因尚未能完全明了,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乳腺癌的发病与不育、生育次数少、第一胎足月产年龄晚、初潮年龄早、良性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口服避孕药、放射线暴露、工作压力较大、心情抑郁等因素有关。”林丽珠指出,“2005年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20%的乳腺癌死亡病例可归因于饮酒、体重过重和运动过少,延迟怀孕和不哺乳也是可能的致病因素之一。而年龄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大多数乳腺癌和卵巢癌发生在50岁以上的女性,而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妇女往往会更早患病。”

林丽珠教授介绍,“根据WHO公布的相关数据,普通人群约有6.1%~9.5%的抑郁症发病率,而癌症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却高达20%~45%,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倾向尤为明显。我们用临床积累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达80%的乳腺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中医学认为,长期抑郁、内伤七情是乳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情绪抑郁、七情所伤,影响内脏气机运行,气滞日久,必有淤血,气滞血淤长期郁结不散,常可逐渐形成肿块。

防治乳腺癌,检查与保养并重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上升,患者年龄也越趋年轻。为防患于未然,女性平日的保养和定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林丽珠介绍说,乳腺钼靶X线摄影敏感性高,对于早期诊断乳腺癌具有重大意义,甚至能够检查出临床上未能触到的隐匿性乳癌,这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开展保乳手术,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大价值。而高频超声以检查无创、快捷、重复性强、鉴别囊实性病变准确性高的优势被公认,其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在80%~85%。乳腺钼靶检查和乳腺彩超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最常用的首选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可用作女性常规体检、乳腺癌筛查。

相关推荐

胃疼的致病因素哪些

胃部是我们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在正常状态下,它应该是不停蠕动,将食道送下来的食物绞碎。如果它的蠕动不正常,就会妨碍消化和吸收,令过量气体积聚,形成胃气。胃呆滞时,吃下的食物不能实时磨碎、送到肠道,因而被迫滞留胃中,半处理过的食物就会任意发酵发臭,形成酸腐气味,亦即口气,同时亦会胃胀的征状。当胃部出现溃疡,幽门螺旋菌就会寄生于伤口,导致溃疡处经常发炎;即使用药杀灭细菌,如果饮食恶习不改,溃疡愈合之后,依然会不时觉得疼痛。 1、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之疏泄失调,横逆犯犯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则胃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乳腺癌

很多癌症都是致病因素的,乳腺癌也不例外!乳腺癌致病诱因是很多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动物蛋白吃太多、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大等都可能让机体免疫力失调,刺激肿瘤生成,但普遍还一个看法认为,不生育不哺乳的女性发生乳腺癌几率较高。 每位女性朋友都要经历怀孕生子的阶段,而生育期哺乳是乳腺癌高发阶段。生育哺乳防的是“未来”的癌变可能,女性在怀孕、哺乳期间,也进入了“炎性乳癌”的高发期,孕妇产妇们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虽然癌症很多的治病因素,但是最关键的因素更是需要我们引起高度注意的!怀孕哺乳期的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大为

乳腺癌的原因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地威胁着妇女身心健康,长期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花费了大量 的时间和精力,对乳腺癌的发病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从根本上控制乳腺癌。经多方研究及实践发现,乳腺癌的发生和各种环境、社会因素关,并且和女 性生育等因素关。 研究表明,通过对256例诊断为乳腺癌,年龄在23-54岁之间的妇女的调查,十大项主要因素乳腺癌发病可能关的关系:(1)家族史; (2)婚姻与生育;(3)生殖因素;(4)哺乳;(5)月经紊乱;(6)甲

食管癌大出血的致病因素主要哪些

1、化学病因在食管癌致病因素中占很大的比例。 亚硝胺。这类化合物及其前体分布很广,可在体内、外形成,致癌性强。在高发区的膳食、饮水、酸菜、甚至病人的唾液中,测亚硝酸盐含量均远较低发区为高,如果摄入过多的亚硝胺就很可能引起食管癌。 2、生物性病因是导致食管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真菌。在某些高发区的粮食中、食管癌病人的上消化道中或切除的食管癌标本上,均能分离出多种真菌,其中某些真菌致癌作用。些真菌能促使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更促进食管癌的发生。 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也很容易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食管癌的致病

黄褐斑的致病因素哪些

第一,紫外线的影响。这是导致黄褐斑和使黄褐斑加重的非常重要的原因。紫外线能直接激活色素细胞,产生过多的色素。所以我们发现,黄褐斑只发生于面部,而身体部位不发病,曝光后加重,避光减轻,夏日加重,冬季减轻。 第二,雌性性激素。首先,黄褐斑女性好发,男性较少发病,其次,妊娠或口服避孕药可能诱发黄褐斑。而陈女士的黄褐斑很可能就是由妊娠引起的。 第三,精神因素。精神抑郁常常导致色素加深,因为抑郁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而导致一些激素的产生和释放所致色素沉着。 第四,不当用药可诱发黄褐斑。如长期服用冬眠灵、苯妥英纳、二苯

经常三班倒容易得乳腺癌

你知道吗?乳腺癌虽然也会发生在男性身上,但是99%的乳腺癌发生在女性中,男性仅占1%。这是因为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三班倒发病率高 养生网专家表示,乳腺癌的确切病因虽然还未能完全明确,但与雌类激素水平异常增高关,一般认为与卵巢功能、遗传因素婚育及哺乳等因素密切关系。三班倒、“夜猫子”患乳腺癌的几率也比较高,这是因为人造光抑制了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激素水平降低会促进雌激素的分泌。此外,不生孩子、不哺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乳腺癌的病因是什么

乳腺癌病因关的因素较多,常见的危险因素: 1、 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初产年龄。 2、 家族史。 3、 乳腺的良性疾病。 4、 饮食因素及肥胖。 5、 内分泌因素及激素。 6、 电离辐射。 7、 不良生活习惯。 8、 病毒感染等。

脑萎缩的致病因素哪些

脑萎缩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类神经精神性疾病。脑萎缩包括小儿脑萎缩、成人脑萎缩。以老年人多见。萎缩在临床最主要的症状是痴呆,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老年痴呆症。脑萎缩属中医“痴呆”、“健忘”、“眩晕”、“痿证”、“震颤”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虽病位在脑,但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理机制属本虚标实。 脑萎缩致病因素 本病系多因性的。由遗传、脑外伤、中毒后遗症、脑梗塞、脑炎脑膜炎、脑缺血、缺氧、脑血管畸形、脑部肿瘤、脑中风、癫痫长期发作、烟酒过度、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病变、脑动脉硬

糖尿病会得胰腺癌吗

糖尿病病人一直被认为是胰腺癌高危人群,些糖尿病病人认为没关系,并不放心上,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大量研究显示,糖尿病人发生胰腺癌的危险是非糖尿病者的2至4倍,同样患胰腺癌,糖尿病人的病死率更高。 目前,大部分专家支持糖尿病是胰腺癌的致病因素,但也专家认为糖尿病既可以是胰腺癌的致病因素,也可以是其早期表现。他们认为,血糖长期升高,使胰岛β细胞功能持续受损,会严重干扰胰腺正常功能,对腺泡细胞形成一种慢性刺激,导致胰腺癌,反过来,胰腺癌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也会引起血糖升高。但不管怎样,能肯定的是,糖

乳腺癌的发病的病因什么呢

乳腺癌的病因一: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与大于17岁相比,乳腺癌发生的相对危险增加2.2倍。闭经年龄大于55岁比小于45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1倍。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是乳腺癌最主要的两个危险因素乳腺癌的病因二:遗传因素研究发现,如果其母亲在绝经前曾患双侧乳癌的妇女,自身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为一般妇女的9倍,而且乳腺癌病人的第二代出现乳腺癌的平均年龄约比一般人提早10年左右。姐妹当中患乳癌的女性,危险性为常人的3倍。需要强调的是,乳腺癌并不是直接遗传,而是一种"癌症素质"的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