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胸乡在什么位置 胸乡穴常用配伍

胸乡在什么位置 胸乡穴常用配伍

1.配支沟,中庭,期门,侠溪,日月,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止痛,治疗气滞胸胁胀痛。

2.配膻中,巨阙,膈俞,心俞,厥阴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治疗瘀血阻滞之胸闷,心痛,痛引肩背不得卧。

3.配内关,神门,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镇静安神,治疗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

天髎的准确位置图 天髎穴常用配伍

1、配风池,大椎,后溪,针刺泻法,祛风散寒,治疗风寒入络之颈项强痛。

2、配风门,肩井,天宗,秉风,针刺泻法,祛风散邪,通经活络,治疗风邪入络之肩背痛。

3、配天宗,肩髃,曲池,合谷,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络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臂痛。

4、配膻中,内关,太冲,针刺泻法,调畅少阳气机,祛除烦满,治疗气机阻滞之胸中烦满,憋闷等。

胸乡的准确位置图 胸乡穴治疗明理

胸乡属足太阴脾经,位居胸侧,故可治疗胸胁胀满,气郁胸闷;针泻可使气行郁散,复其清旷之乡,以宽胸利膈。

胸乡的功效与作用 胸乡养生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揉胸乡穴,每次左右各1-3分钟,能有效缓解肺热,咳嗽,哮喘,长期坚持按摩,可以养护胸肋,调节 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

胸乡在什么位置 胸乡的作用主治

类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宽胸理气,活血祛瘀,宣肺止咳,降逆止痛。

主治病症:

1、气滞胸膈之胸肋胀满,疼痛诸病症。

2、瘀血主治之胸闷,心痛诸病证。

3、肺水肿,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咳嗽,乳汁少,乳痈等症。

胸乡穴在什么位置

胸乡位置

科学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旁开6寸。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胸部,从乳头旁开2寸,再向上1肋间(第3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在胸部,平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胸乡的作用主治

类属:足太阴脾经。

作用:宽胸理气,活血祛瘀,宣肺止咳,降逆止痛。

主治病症:

1、气滞胸膈之胸肋胀满,疼痛诸病症。

2、瘀血主治之胸闷,心痛诸病证。

3、肺水肿,支气管哮喘,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咳嗽,乳汁少,乳痈等症。

胸乡穴常用配伍

1.配支沟,中庭,期门,侠溪,日月,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止痛,治疗气滞胸胁胀痛。

2.配膻中,巨阙,膈俞,心俞,厥阴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治疗瘀血阻滞之胸闷,心痛,痛引肩背不得卧。

3.配内关,神门,三阴交,针刺平补平泻法,镇静安神,治疗心神不安之心悸,失眠。

胸乡的功效与作用 胸乡的作用

胸乡穴属脾经,位居胸中,内应于肺,故有宽胸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可治疗胸胁气滞的胀满疼痛,肋间神经痛,及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等症。

胸乡在什么地方 胸乡穴位解剖

在第三肋间隙,胸大肌、胸小肌外缘,前锯肌中,下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

胸乡的意思是什么

1、胸乡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

2、穴位含义:脾经之气在此流散胸部。

3、名解:胸,胸部。乡,乡村也,边远之处。胸乡名意指脾经之气由此输散脾经之外。

4、本穴物质为天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水湿会含量较少,至本穴后,因受心室外传之热,水湿之气进一步胀散并流散于脾经之外,如去到远离脾经的乡村之地,故名胸乡。

5、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6、运行规律:由本穴输散于脾经之外的胸部。外传脾气。

胸乡在什么地方 胸乡的按摩手法

1、胸乡穴的按摩,需要拇指和其余四指微曲,如钳状夹持此处大筋,继而用力提拿深层肌肉,在指下产生滑动弹跳感最佳。

2、需要注意的是,此法刺激较强,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操作3—5下即可。

3、不过,疼痛过后局部温热,并有心胸豁然开朗之感。undefined

相关推荐

巨髎的准确位置图 巨髎穴常用配伍治疗

治面瘫,面痛可配合谷,颧髎,下关;鼻疾可配印堂,迎香,合谷;目疾可配攒竹,丝竹空,风池;齿痛可配合谷,下关,颊车。

京骨的位置图和作用 京骨穴常用配伍

1.配身柱,本神,鸠尾,丰隆,针刺泻法,熄风化痰,治疗风痰阻窍之癫痫。 2.配昆仑,然谷,针刺泻法,清热除烦,开窍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3.配风门,风池,天柱,后溪,针刺泻法,祛风通络,舒筋止痛,治疗外感头痛,项强。 4.配风池,睛明,瞳子髎,前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目翳。

神封的定位在哪里

神封的准确位置 神封穴在人体的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快速取穴:仰卧位,在平乳头的肋间隙(第4肋间隙)中,于胸骨中线与锁骨中线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神封穴的作用 神封穴具有降浊升清,通乳消痈,降逆平喘的作用,长期按压这个穴位,对咳嗽,气喘,胸胁支满,呕吐,不嗜饮食,乳痈等疾患,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配伍阳陵泉,支沟,治疗胸胁胀痛;配肝俞,太渊,有宣肺理气,止咳平喘的作用,能够治疗咳嗽;配肝俞,阳陵泉,有疏肝利胆,镇静止痛的作用,能够治疗胸胁疼痛。 神封自我取穴按摩法 1.将

脊中位置疼是怎么回事 脊中穴常用配伍

1.配肾俞,命门,天枢,足三里,针刺补法,灸命门,温补脾肾,治疗虚寒 泄泻。 2.配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利湿,治疗脾虚阴黄,腹泻等。 3.配气海,长强,百会,承山,针刺补法,重灸百会,升阳举陷,益气固脱,治疗气虚脱肛,痔疾,便血等症。 4.配肾俞,命门,委中,腰阳关,针刺补法,温补肾阳,强腰壮骨,治疗肾虚腰痛。 5.配水沟,百会,针刺平补平泻法,通调督脉,开窍醒神,治疗痰蒙清窍之癫痫。

阴市的功效 阴市穴常用配伍

下肢痿痹可配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腹痛可配天枢,公孙;疝气可配大敦,归来,维道。

璇玑的准确位置图片 璇玑穴常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宽胸理气,如配内关,膻中,行间,治疗气郁胸满闷;配中脘,支沟,太冲,治疗气郁胁肋胀痛;配内关,膻中,丰隆,太白,治疗痰浊壅盛之胸闷,胸痛。 2.配肺俞,俞府,丰隆,尺泽,针刺泻法,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疗痰热咳喘,胸闷等。 3.配内关,蠡沟,期门,针刺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气交阻之梅核气。 4.配中脘,梁门,足三里,针刺泻法,消积导滞,治疗食积胃痛。

灵台的准确位置功效 灵台穴常用配伍

1.配尺泽,肺俞,曲池,大椎,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外感咳嗽。 2.配合谷,大椎,丰隆,膻中,中府,孔最,针刺泻法,清肺化痰,肃肺平喘,治疗痰热壅肺之气喘,痰多。 3.配合谷,委中,商阳,曲池,阳陵泉,商阳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疗热毒壅滞之疔疮,风疹。 4.配大椎,风门,肩井,肩中俞,天宗,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治疗风湿阻络之脊背强痛。 5.配阳陵泉,期门,行间,中脘,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和胃,治疗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痛,胁肋胀满,疼痛等。

少府准确位置图 少府穴常用配伍疗法

心火旺盛,心神不宁可配神门,少海;心热移于小肠,注于下焦可配中极,膀胱俞;掌中热可配劳宫;小指拘挛可配后溪。

冬季咳嗽流鼻涕怎么办 按摩缓解咳嗽流鼻涕

位置:太渊穴位于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打圈,按揉50-100次,可独自操作完成。 功效:在半夜咳嗽时,按揉太渊穴是非常方便省事又管用的。太渊穴是肺经的原穴,按揉可以提升中气,使肺部呼吸功能加强,降低气道阻力,可以补肺益气,止咳化痰,通经复脉。 位置:鱼际穴位于手拇指本节(第1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进行按揉打圈,按揉50-100次,可独自操作完成。 功效:鱼际穴为肺经荥穴,具有清肺泻火,清宣肺气的作用,按揉可治疗风热犯肺,或痰热

半夜咳嗽如何快速止咳 按压肺俞、俞府穴止咳

位置: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俞府穴位于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方法:在三分钟内,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按压肺俞穴、俞府穴30-60次。可独自操作完成,也可由伴侣家人操作完成。 功效:肺俞穴属膀胱经,按压可调补肺气,补虚清热。俞府穴属肾经,按压可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等症。二者配伍,可治疗气喘、咳嗽、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