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的死亡率是多少
淋巴瘤的死亡率是多少
淋巴系统是我们人体重要的防御系统,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体抵抗病毒、细菌等有害外来物质的侵害,但是当大量的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侵入我们的身体时,淋巴系统就容易“失控”,当癌细胞愈来愈多,又有情绪压力外在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淋巴细胞就会在生长的过程中变异,产生疾病。
有研究显示:随着我们周围环境污染的加重、生活节奏的变快,淋巴瘤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平均2分钟就有一名新病人,每年的死亡人数更是高达20万。让我们觉得可怕的是,淋巴瘤在初始的症状与病毒性感冒十分相似,让我们分不清楚,因此经常感冒的人千万不可大意。
淋巴瘤的增长速度之快,死亡率之高,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很多淋巴瘤患者不仅要抵抗疾病的痛苦还要承受精神上的压力,常常会觉得痛不欲生,经常在医院会听到有患者小心翼翼的问医生还能活多久,其实我们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淋巴瘤疾病虽然可怕,但并没有到了让人立即死亡的可怕,更何况现在的医疗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随着淋巴瘤患者的增多,临床试验的可靠性与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患者朋友们千万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很多病人往往就是因为自己的心理因素从而导致自己的疾病越来越重,对自己有信心,对医生有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才是患者朋友们应该做的事情。
霍奇金淋巴瘤的危害都有哪些
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会受到:20%~30%患者表现发热、盗汗、消瘦。发热可为低热。此外可有瘙痒、乏力、饮酒后淋巴结疼痛等。常累及腹腔淋巴结、脾、肝和骨髓,诊断时通常已广泛播散,易发生血行播散。常伴全身症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不良。霍奇金淋巴瘤的预防: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包括恶性淋巴瘤预防的主要措施应注意避免引起本病的发病因素。 霍奇金淋巴瘤中晚期还有可以导致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这也是它区别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地方。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当发现疾病时,一定要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一旦耽误了霍奇金淋巴瘤的最佳治疗时间,病情就会加重、恶化、转移。从相关医学数据显示,淋巴瘤的死亡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
淋巴癌死亡率
淋巴癌它是发生在淋巴组织当中的一种恶性肿瘤,虽然说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是特别的高,但是这种恶性肿瘤也被列为是中国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医学专家把淋巴癌按照他的生物学特征,分成了两大类,一种叫做霍奇金的淋巴瘤,另一种叫做非霍奇金的淋巴瘤,霍奇金的淋巴瘤,经过治疗之后,患者的生存率比较高,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即使经过治疗生存率也比较低。
步骤/方法:1而在我国的临床上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的淋巴癌患者全部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大约能够占到总患者的90%左右,所以说淋巴癌这种恶性肿瘤一旦发生的话,治愈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欲后也比较差。
2由此可见,淋巴癌在我国来看,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淋巴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是特别的高。不过一旦发病的话,被治愈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虽然临床上也有被治愈的病例。但是不多。
3目前对于淋巴癌这种疾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全身的化疗,在经过化疗之后,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再采取针对性的放射治疗来进行治疗,另外,现在还有一种生物免疫疗法,也是治疗淋巴癌比较先进的一种方法。
注意事项:对于淋巴癌这种疾病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预防,首先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尽量多吃一些碱性的食物,防止自己的体质变成酸性那样的话正常的细胞就会发生癌变。
如何提高淋巴瘤的警惕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是近年来增长较快的一种癌症。临床上淋巴癌的发病趋于年轻化,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且男性多于女性。淋巴瘤的高发年龄为40-50岁,平均死亡年龄50岁,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全球每9分钟就有1个新发病例,我国每年新发病例4。5万人,死亡病例超过2万人,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男性占第9位,女性占第10位,在儿童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
根据病理分型,淋巴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比较平稳,某些地区发病率还有些下降。但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是持续增加的,调查发现,我国沿海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0%。它可见于各种年龄组,但40~50岁多见。在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迅速增大的淋巴结,10%~15%患者有骨髓侵犯,40%~50%患者有淋巴结外病变。病程进展迅速,如不予以积极治疗,生存期不足一年。
长期发热和淋巴肿大是信号
淋巴癌的早期症状“很会伪装”,与常见的感冒相似,患者多会出现发热、扁桃体肿大等 “感冒”症状,此外,颈部、腋窝或腹股沟出现淋巴核无痛肿胀。如果在一个月内出现淋巴结无疼痛肿大、体温增高(尤其是夜间)、体重下降、皮肤发痒、扁桃体肿大、盗汗等,需要特别警惕。尤其是中青年人,出现无痛淋巴结肿大或不明原因发热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
什么是肺癌
肺癌发生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亦称支气管肺癌。肺癌一般指的是肺实质部的癌症,通常不包含其他肋膜起源的中胚层肿瘤,或者其他恶性肿瘤如类癌 、恶性淋巴瘤,或是转移自其他来源的肿瘤。肺癌占了肺实质恶性肿瘤的90-9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9%。全世界每年的新增病例超过120万。在男性肿瘤死因中已居首位,在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男女患病率为2.3:1。目前中国肺癌死亡率为40.57/10万。天津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分别为63.51/10万 和46.4/10万 。上海男性发病率与女性发病率分别为47.13/10和16.85/10万。
在城镇地区,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而在因癌症死去的每3至4人中,即有1人是肺癌。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55~65岁之间。
淋巴瘤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
中新网11月24日电(健康频道 袁野)近日,关于日本著名演员高仓健淋巴癌去世的消息风行网络。虽然相关细节未有透露,但肿瘤专家表示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最常见最典型的首发表现,约占全部病例的60%~70%,尤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其次为腋窝、腹股沟淋巴结,其他各部位均可发生。
此外,据专家介绍,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淋巴瘤的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率约为2.5:1。
我国发病年龄曲线高峰为40岁左右
男性或受行为习惯及讳疾忌医心理特点影响更易罹患
从医学组织学对疾病来源的分析,医学专业上把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癌”,而非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就称为“瘤”。“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因此就叫“淋巴瘤”。"癌"和"瘤"的区别并不是意味着“癌”就一定比“瘤”凶险,“瘤”就一定比“癌”良性。”北京世纪坛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吴学宾对中新网健康频道表示,恶性淋巴瘤根据其细胞的病理学特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
霍奇金淋巴瘤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其淋巴组织中可以见到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也称镜影细胞),除R-S细胞外,组织中还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嗜酸嗜碱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组织等,这些细胞通常被认为是反应性增生。根据组织学特点,霍奇金淋巴瘤又分为多种亚型。
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比霍奇金淋巴瘤具有更多的结外侵犯性和远处扩散。由于其高度异质性的原因,随着细胞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认识和分类分型也在不断的完善。
据吴学宾介绍,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我国淋巴瘤占肿瘤性疾病的3%~8%,淋巴瘤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约占4%,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数的第11~13位。年发病率男性约为1.39/10万,女性为0.84/10万;发病年龄曲线高峰为4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率约为2.5:1。
为何淋巴瘤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吴学宾表示,原因其实并不清楚,不过,在临床上,许多恶性肿瘤性疾病男性都比女性发病率高,如肺癌发病率男女比约为2:1;胃癌约为2.3~3.6:1,肝癌约为3~4:1,白血病约为1~1.6:1等等。国外科研人员认为,导致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生理原因造成的,而是因为男性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包括讳疾忌医等因素造成的。同时,尽管肥胖和吸烟是导致癌症发生的两大元凶已经众所周知,但是男性相比女性更不愿放弃恶习,转而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
有人归纳认为,对于疾病,男人好掩饰,女人多夸张;男性身体有不适多不主动就医,常常多不能够耐受疾病痛苦后才就医,因而失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机会;患病后女性多严格遵循医嘱,男性则较粗放。因此,对于同样的疾病和癌症,男性走出阴影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另外,从社会对男性需求以及男性所从事的职业来看,大多数所谓"危,重,险"等职业都是以男性为主,因而受到职业伤害的概率也比较高。男性在社会职场众所承受的压力可能也比较大些。这些综合因素,特别是男性的诸多不良生活习性,可能是导致男性肿瘤包括淋巴瘤发病率较女性高的原因之一。
淋巴瘤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第11位
北京地区淋巴瘤发病率每年以3.33%速度上升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增生,恶性程度不一。据吴学宾介绍,临床上,这类淋巴结肿大的特点是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地较韧如(硬)橡皮样,边缘清楚,表面光滑、活动性,大小不等,米粒绿豆大小至10cm或数十厘米,甚至可有数个淋巴结相互融合形成较大肿块,固定并与皮肤粘连,皮肤表面发红,偶有破溃。深部淋巴结肿大需借助有关仪器设备等检查方可明确。
大约55%的淋巴瘤患者在初诊时有全身症状表现包括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出现这些全身症状通常是预后不佳的表现。另外还有皮肤瘙痒,乏力,"酒精疼痛"(约17%~20%的霍奇金患者在饮酒后约20分钟局部病变发生疼痛,机理不明)等。
吴学宾表示,淋巴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简单而言,由于已知(如病毒、放射线、化学毒物等)和/或未知的病因侵袭机体组织,使机体发生染色体易位、基因扩增、体细胞突变和基因缺失等,导致原癌基因的正常调控发生改变而激活,或抑癌基因的表达减少或丢失,由此而使肿瘤发生发展。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白人要比其他人种更易罹患本病,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有两个高峰,15~30岁和50~60岁,我国双峰不明显,发病年龄多为40岁左右。
此外,淋巴瘤死亡率也占恶性肿瘤的第11位,且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但在肿瘤的构成比中,淋巴瘤则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即淋巴瘤在年轻人中较其它肿瘤为多。
在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城市要高于农村,经标准化后总体上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1.8~5.9/10万,而且近些年其发病率呈持续稳步性升高。据2012年北京市淋巴瘤中心发布的数据,北京地区淋巴瘤的发病率每年以3.33%的速度上升。
不过,欧美国家的淋巴瘤发病情况要明显高于我国和亚洲地区,其霍奇金淋巴瘤年发病率约为1~4/10万,占淋巴瘤的40%;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2~15/10万,占60%。大约以每年4%的速度上升。总体上,欧美国家淋巴瘤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我国。据资料统计,美国每年大约有50000例新发的霍奇金淋巴瘤,但是在我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每年的新发病例数也是不容小觑。
新药物和疗法提高患者生存率
防癌治癌食谱不科学 需平衡膳食
吴学宾表示,淋巴瘤的确诊必须依靠淋巴结的病理活检,目前随着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淋巴瘤的诊断将越来越精准。其他的全身性检查对判断淋巴瘤的分期、预后和指导治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淋巴瘤虽然是恶性肿瘤性疾病,但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的药物和新的疗法的应用,使淋巴瘤已经成为了一种可以治愈的肿瘤性疾病。” 吴学宾称,以放疗为主治疗I和II期何杰金氏淋巴瘤的5年生存率达90%,晚期(III和IV期)何杰金氏淋巴瘤以联合化疗为主的方案治疗,其治愈率也在50%以上。
此外,还有最新的"病毒治疗"方法(Virotherapy)。它是基于针对在特异的肿瘤靶细胞中病毒的选择性复制以有效地清除病人体内的这类恶性肿瘤细胞的最新的医疗技术,将开创肿瘤治疗的新时代。另外,其他的治疗方法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2)、细胞毒T淋巴细胞输注(CTLs)、肿瘤疫苗等生物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淋巴瘤的缓解率、长期生存率和治愈率。
治疗后该如何饮食?有分析认为,淋巴癌患者经过放疗后,对机体损害较大,临床常见灼热伤阴、口干烦躁等郁热伤津的现象。在饮食调理上,要多吃滋阴清淡、甘寒生津的食物,如荸荠、鸭梨、鲜藕、银耳等食品。这一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吴学宾表示,胃口不好,体液丢失较多,多食用一些利于消化,富含水分维生素的食品对患者肯定是合理和有益的。但他同时提醒,从目前已知的材料来看,尚没有发现任何一种目前已知的食物被科学证明具有防癌治癌的功效。那些所谓的"防癌治癌食物"实际上是为了某些别有用心的目的而杜撰出来的。因此,平衡膳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可取的。
什么是恶性淋巴瘤
什么是恶性淋巴瘤,晚期淋巴瘤会有哪些症状呢?这些都属于淋巴瘤的常识性问题。所以针对这几个问题专家给出以下几个分析,希望能帮到大家。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结和外部淋巴组织的免疫细胞肿瘤,起因为淋巴细胞或组织细胞的恶变。中国恶性淋巴瘤的死亡率逐年增高。而且,恶性淋巴瘤在我国具有一些特点:
①发病和死亡率较高的均分布在中部沿海地区;
②晚期淋巴瘤发病高峰年龄段在40岁左右。
③何杰金氏病所占的比例明显有增高趋向;
④在非何杰金淋巴瘤中滤泡型所占比例比较低,而弥漫型具有较高占有率;
⑤最近几年的研究报告表明我国的T细胞淋巴瘤将近占有半成。
淋巴癌晚期症状由于病变部位及病变涉及范围不同,中晚期症状表现多为不明或者不明显,晚期转移也时有出现,那么,晚期淋巴瘤主要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1、病人偶会出现饮酒后疼痛,疼痛部位常见于受累周边。
2、皮肤瘙痒也是常见症状之一。
3、患者时而会有发热、盗汗或体重减轻消瘦等症状。
4、除能明显感觉有淋巴结肿大外,检查还可发现脾肿大。且脾大的病人常并有一些肝肿大。晚期淋巴瘤病人才会因纵隔淋巴结肿大出现上腔静脉受阻等症状。
淋巴肿瘤的介绍
淋巴肿瘤在国内并不少见。我国淋巴肿瘤的死亡率为1.5/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位数的第11~13位。本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大小城市高于农村。据近5年统计,经标化后淋巴肿瘤的总发病率男性为1.39/10万,女性为0.84/10万,均明显低于欧美各国及日本。据国内大系列病例报道,发病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2岁,以20~40岁为多见,约占50%左右。在本病两大类型中,据全国淋巴肿瘤协作组近万例统计,HD仅占所有淋巴肿瘤的8%~11%,与国外HD占25%有显然不同。
淋巴癌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昨天上午,李开复再次发微博,透露自己患了淋巴癌。从2006年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到2009年央视播音员罗京,淋巴癌一次次以如此残忍的方式,闯入人们的视野,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
浙江省淋巴癌发病率
十年上升了255%
浙江省癌症中心汪祥辉主任医师说,相比肺癌、胃癌,淋巴癌的发病率并不算高。我国淋巴癌总体发病率为10万分之6.54,死亡率为10万分之3.7;每100个恶性肿瘤患者中,淋巴癌有2.46个,死亡人数为2.15个。
就浙江省来说,2000年-2009年,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淋巴癌的总体发病率为10万分之7.12,居新发癌症构成的第9位,占全部癌症新发病例的2.62%;死亡率为10万分之3.59,占全部癌症死亡病例的2.26%。
尽管我国淋巴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各国中处于较低水平,但这些年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较发达地区,一直是我国淋巴癌高发地区。
2000年到2009年十年间,浙江省淋巴瘤的总发病率上升了255%,死亡率上升了140%,是上升幅度较大的肿瘤之一。
去年浙江省肿瘤医院共诊治了17632例恶性肿瘤病人,其中,恶性淋巴癌595例,排第11位,位居卵巢癌之后,约占总诊治人数的3.37%。今年上半年,共诊治新发淋巴癌患者174例。
李开复反思过去给自己的负荷太大
医学上认为淋巴癌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滕理送教授说,淋巴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是人体的健康卫士。淋巴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淋巴瘤(俗称淋巴癌)。
根据瘤细胞的不同,淋巴瘤又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霍奇金淋巴瘤以儿童居多,成人以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多见。
不论是今天的李开复,还是之前的霍英东、罗京,忙碌、作息不规律、精神压力大都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昨晚,李开复更新微博说:在以往的职业生涯里,我一直笃信“付出总有回报”的信念,所以给自己的负荷一直比较重,甚至坚持每天努力挤出三小时时间工作,还曾天真地和人比赛“谁的睡眠更少”、“谁能在凌晨里及时回复邮件”……努力把“拼命”作为自己的一个标签。现在,冷静下来反思:这种以健康为代价的坚持,不一定是对的。
究竟压力大是不是导致淋巴癌发病的原因?汪祥辉主任医师说,目前,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和基因突变,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放射线、化学药物,合并自身免疫病等有关。
EB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白血病病毒,也与淋巴瘤密切相关。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者,曾做过器官移植的人群,患淋巴瘤的几率与同龄人群相比,要高出几十倍。另外,电离辐射、经常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的人群,如化学家、长期接触杀虫剂、铅制印刷工人,患淋巴瘤的风险也会增加。
当然,如果长期处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机体免疫力随之低下,患肿瘤的几率也会增高,但这不是淋巴瘤特有的。
一起病往往是全身疾病
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较好
滕理送教授说,淋巴系统分布的特点,使得淋巴癌与肺癌、肝癌等其他实体肿瘤不同,它一起病往往就是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因此诊断上会有些困难,治疗的过程也较长。但若能做到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糟。如果是局部器官的淋巴瘤,治疗效果会更好,与同期的肝癌、肺癌、胰腺癌相比,5年生存率要高很多。
浙江省肿瘤医院化疗中心医学博士杨海燕副主任医师说,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最好,一般来说,5年生存率可达到80%左右。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罗京患的就是这种类型的淋巴瘤),根治率也可以达到约50%左右,但部分高危患者疗效较差。
低烧半个月以上
不痛不痒的淋巴结肿大
请尽早就医
要想做到早期诊断,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有所了解,提高警惕。
“发烧、盗汗、乏力、消瘦、胃口差、颈部淋巴结肿大,都可能是淋巴中毒症状,要及时就诊,但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往往会误以为这是感冒的症状,不在意,延误了治疗时机。”滕理送教授说,其实,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如果总是发低烧(38℃以下),而且已经持续半个月以上,吃了很多感冒药都没效果,那可能就不是普通的感冒。
还有一类患者,是摸到自己颈部淋巴结肿大,来医院检查后确诊的。杨海燕医师说,浅表淋巴结肿大确实是淋巴癌典型的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淋巴结肿大都是淋巴瘤。
淋巴结会因牙龈炎、咽喉炎等炎症,出现肿大、疼痛、红肿,炎症消失后,症状也随之消失;还有一些人是淋巴结生理性肿大,这些都不用太紧张。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不痛的、逐渐增大的、不会随着炎症消失而变化的淋巴结,常见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浅表处。如果自己不会判断,最好尽早去医院,咨询专科医师。
除了平时留心身体的信号外,滕教授提醒,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也很重要。外科检查,专业医生可以通过触摸颈部、颈根部,来判断淋巴结是否肿大;另外,B超检查如果提示肝、脾肿大,可能也与淋巴结肿大有关。此外,B超还能观察后腹膜的淋巴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