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培养1到3岁宝宝的饮食习惯

如何培养1到3岁宝宝的饮食习惯

1、现在,你该培养他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最好能吃5顿,水果和蔬菜必不可少,早饭包括一个水果,中饭和晚饭都要有蔬菜。

2、如果你的宝宝不喜欢吃煮熟的蔬菜,你可以试试给他吃生的胡萝卜或者黄瓜。

3、当你烹饪蔬菜的时候,要知道蒸出来的菜比煮的味道更好,同时营养成分保留更多。

4、如果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宝宝接受蔬菜,试试把蔬菜切成小块,拌在米饭中或者酱汁里。

5、如果让宝宝和家人一起用餐,记得他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卡路里和脂肪。

6、通常情况下,水果和蔬菜的颜色越深,它们的营养价值就越高,你可以按照这个原则进行选择。

7、如果宝宝不想吃,就把食物拿开,而不是逼着他吃。

8、给宝宝吃健康的零食,让他远离巧克力、薯片、果冻。

9、如果你不想让宝宝吃垃圾食品,你自己首先要有健康的饮食习惯。

10、只在吃饭的时间吃含糖的东西,因为同时吃别的食物可以稀释酸性,降低糖对牙齿的腐蚀性。

11、是让宝宝接触新食物的时候了,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偏食。如果他不要吃,妈妈别放弃,多尝试几次会成功的。

12、为了让宝宝吃新食物,试试用游戏的形式。蒙上宝宝的眼睛,给他吃东西,再让他猜猜吃的是什么。宝宝没准会喜欢这种方法哦。

13、过量的食物很可能让宝宝没有胃口,所以尽量把食物作成小份的,一份吃完了再给一份。

14、如果他不要吃某种食物,不要强迫他立刻吃,过一阵子再试试。

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宝宝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就需要定出进餐规矩。

首先要养成小儿自己进食的习惯。几个月大时让他抱着奶瓶吃奶,一岁时拿杯子喝水,一岁多就开始学习拿勺吃饭。应逐渐引起孩子的兴趣,开始时拿勺喂,慢慢地孩子能自己吃,就不用喂了。两岁半以后小儿完全可以自己吃饱。

孩子要坐在固定的位置吃饭,不能跑来跑去,也不能边吃边玩。如果在饭桌上与大人一起吃,不要让他成为全桌人注意的中心,大家都吃得很香定会感染孩子,增加他的食欲。

吃饭前要少吃零食,特别是饭前一小时不能吃,因为零食营养价值低,也影响小孩的食欲。

此外还不能挑食,不能偏食。如果小儿不爱吃什么东西,要想办法让他明白吃的好处和不吃的坏处,但不要呵斥和强迫。家长也千万不要在饭桌上谈论自己不爱吃的菜,这对孩子有很大影响。

最后不要暴食。好吃的东西要适量地吃,特别对食欲好的孩子要有一定限制,否则会出现胃肠道疾病或者“吃伤了”。

另外,家长还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质量。饭菜色香味俱全很重要,会大大增加孩子的食欲。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何让1-3岁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1-3岁的宝宝生长速度会减慢,食欲也减弱,所以在给宝宝添加辅食以后一定要让他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怎么样才能让1-3岁宝宝拥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1、在宝宝还小的时候就应该培养他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要少食多餐,差不多保持在5顿左右,平时要多吃水果和蔬菜,早饭包括一个水果,中饭和晚饭也要荤素兼备。

2、要是你的宝宝不喜欢吃煮熟的蔬菜,那么不妨让他尝尝那些生的胡萝卜或者黄瓜,可以直接给他吃,也可以凉拌一下。

3、当你烹饪蔬菜的时候,最好是采用蒸,因为蒸出来的菜比煮的味道更好,营养成分也会流失地更加少。

4、要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让你的宝宝接受蔬菜,可以把蔬菜切成很小的小块,然后拌在米饭中或者酱汁里。

5、如果是一家人一起吃饭的话,让宝宝多吃一些,因为宝宝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卡路里和脂肪。

6、一般状况下,水果和蔬菜的颜色越深,它们里面含有的营养物质就会越多,平时在购买蔬菜和水果的时候可以按照这个标准来挑选。

7、要是宝宝拒绝了这个食物,那就把食物拿开,不要硬逼着宝宝吃下去。

宝宝吃饭跟着年龄走

0到1岁阶段。此时孩子的胃容量小,不需要严格限制他们的进食量和进食间隔时间。如果孩子头转过来、使劲张口,则可能表示他饿了。正常足月儿可以参考下面的大致规律。

0—3个月时,可以“按需喂养”,吃奶不需要严格定时,饿了就吃,但一餐尽量吃饱。

4—6个月时,宝宝可以从一日8餐减为一日6餐。超过5个月大的宝宝,半夜睡觉时最好不要再喂奶,以便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完全人乳或配方乳喂养,添加辅食量要少。

7—10个月时,宝宝仍以每日6餐左右为宜,4—5餐吃奶,1—2餐吃饭。睡前吃奶后至早上睡醒之间,可以不再进食。

10个月—1岁时,可以每日5餐,其中3餐奶、2餐饭,早餐包括奶、鸡蛋、面包或馒头,中午和晚上与家人正餐一起吃。

1到3岁阶段。宝宝从1岁左右开始能咀嚼固体食物,到了3岁之前,一般乳牙全部出齐,咀嚼能力进一步增强。 因此,1岁以后,除每天吃液体的奶或母乳外,还要有意识地学习咀嚼固体食物。正餐最好以粮食类为主,奶类为辅食。

此时,妈妈还要注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在固定的地方规律进餐,培养宝宝自己集中精力进食,进餐的时候不玩玩具、不看电视、不做游戏,家长不要强制追喂等。

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1、让宝宝吃各种不同口味、颜色和口感的菜,这会让宝宝总是对饭菜很感兴趣。即使是很小的宝宝也会因为每天吃相同的东西而感到厌烦的。

2、当宝宝吃得很好的时候要表扬他。

3、给宝宝提供健康零食,宝宝每天消耗大量的能量,因为他们每天动来动去,所以营养丰富的零食来补充宝宝的能量,比如水果片(新鲜的或干制的)、天然酸奶、米糕、面包条。

4、不要给宝宝吃快餐食品,如果在就餐时间带着宝宝出去转转,您好随身带一些健康食品,这样您就不必依赖快餐店了,薯条、汉堡包、香肠都是高脂肪、高盐、高糖分食品,而且含有很多添加剂,应该避免食用。

5、别把甜食当奖励。如果您想让宝宝喜欢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自己首先要大量吃这些食物以给宝宝树立榜样。如果您总是把饼干和巧克力当作零食,并且把甜食作为奖励(这些食物会使宝宝越来越喜欢吃甜食,并使他们长出龋齿),不要指望您的宝宝爱吃水果。您可不能为了宝宝吃水果和蔬菜而跟他讨价还价,这会形成一个难以改变的习惯。

6、给宝宝喝的饮料中,水是佳和提神的,所以要把水作为首选饮料。如果宝宝的食欲不是很好,在他吃饭前就不要给他喝含糖太多的饮料,因为喝这些东西会使他感觉不到饿。

深海鱼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健脑益智

人的大脑细胞的形成,发育已经运转都离不开DHA(二十二碳六烯酸),胎儿到3岁宝宝是一个脑细胞恐怖的增长时期,这短时间里脑细胞快速增长到成人的数量,被称为“脑部发育黄金期”,这段时间宝宝对DHA的需求量比较大,因此,在宝宝时期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适当的补充DHA,是培养一个聪明宝宝的基础条件。

帮助宝宝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新生儿尽量吃母乳

童童刚出生,她的妈妈就在为她吃母乳还是吃奶粉而困惑。一家人为此咨询了保健医生。医生说:“一般出生后7天内的母乳称为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sIgA,可提高宝宝的抵抗力。成熟乳又分前奶和后奶,前奶含蛋白质多、颜色略发蓝、稍稀薄;后奶含脂肪多、浓稠、颜色发白。母乳中的蛋白质、钙、锌等营养物质更易吸收,还富含某些免疫球蛋白等,而这些都是配方奶粉中没有的。此外,任何配方奶粉都是以母乳为标准制作的。”

吃自制米粉容易缺铁

转眼间,童童已经6个月大,该添加辅食了。童童妈妈和奶奶又在为吃米粉还是自制米糊的问题而争论。奶奶说,从市场上买的肯定不如自己家里磨好后煮的好,坚持要自制米糊喂孙女,而且迫不及待地往米糊里添加蛋黄、胡萝卜和南瓜等辅食。

医生说婴儿营养米粉并不是单纯用大米磨成的粉,它强化了各种营养素,比如铁、锌、维生素等。大米中铁、锌含量较低,如果只是单纯给孩子食用大米磨成的粉,会增加宝宝缺锌、缺铁的几率。辅食添加原则应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从稀到稠、从细到粗,还需注意少盐、少糖、忌油腻。饮料不能替代白开水

孩子边玩边吃不可取

童童已经一岁多,开始蹒跚学步了。吃饭时,童童总是吃两口就走了,一家人只能跟在她屁股后面追着喂饭,或者让她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每次吃饭,童童都要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童童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因此经常便秘、上火,还很容易感冒。

妈妈带她去看了营养门诊,医生给出了如下建议: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1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锻炼自己拿勺子吃饭了。虽然开始可能会洒,但自己吃饭是个主动进餐的过程,可以促进进餐的主动性,而喂食则是个被动接受食物的过程。吃饭时要固定时间、地点和餐具,要让孩子自己坐在餐桌前吃饭。大人不要哄着孩子吃饭或让他边玩边吃,也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母婴吃饭时间应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

心理导向

注意培养孩子对不同类食品的兴趣,引起孩子良好的食欲;同时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某食物不好吃,以免造成宝宝对某种食物的抗拒心理,养成挑剔饭菜的坏习惯。

小习惯大问题

不要小看一些小习惯,因为有时正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习惯,导致了宝宝的偏食。比如,不规律的进餐时间,进餐时间过长,边吃边玩,边看电视边吃,在宝宝就餐时,家长在旁边说教打骂,都可能给宝宝不良的就餐刺激。让宝宝在舒适恬静的气氛中就餐,如果宝宝能养成很好的就餐习惯,对纠正偏食将大有益处。(5)塔尖即少许油、盐、糖和调味料。孩子偏食不是一方面原因造成的,父母要多在餐桌上给孩子带个好头,如果父母都偏食,又如何教育孩子不偏食呢?

营养胎教培养宝宝饮食习惯

偏食、挑食、对吃东西不感兴趣……你知道吗,宝宝出生后的这些饮食习惯,很可能早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已经定型了。

营养胎教培养宝宝饮食习惯

如果妈妈们不希望日后老是得为宝宝的饮食问题操心,那么,从怀孕时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为言传不如身教,要让胎宝宝最深切地感受到妈妈的榜样作用。准妈妈得掌握营养胎教的方法。

什么是营养胎教

营养胎教,也称饮食胎教,就是根据胎儿在妊娠早期、中期和晚期发育的特点,指导孕妇合理地摄取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纤维素等 7种营养素,以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

孕妇适宜而平衡的营养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是很重要的,且人的智力发育与胎儿期的营养因素也同样息息相关。胎宝宝的小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从一个重 1.505微克的受精卵,到分化成 60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重量约为 3000克的完整人体,其重量增加了 20亿倍(从出生到成人体重仅增加 20倍左右),这个发育成长的过程全依赖于母体供应营养。

需要注意的是:胎儿大脑发达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大脑细胞数目要多;

2.大脑细胞体积要大;

3.大脑细胞间相互连接增多。

这三点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人类大脑发育的特点,脑细胞分裂活跃又分为三个时限阶段:妊娠早期、妊娠中晚期的衔接时期及出生后的三个月内,营养胎教在此三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

营养胎教对胎儿的三大好处

1.避免胎儿营养缺乏

在给宝宝进行营养胎教时,准妈妈需要对自己的饮食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计划,这样可以避免胎宝宝营养缺乏或不均衡现象。准妈妈进食科学合理,可为胎宝宝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避免流产、早产等现象的发生,保证胎宝宝大脑发育,并储存足量的铁和钙,避免出生后患缺铁性贫血和佝偻病等,同时让宝宝尽早全面地适应各种蔬菜的味道,让宝宝对蔬菜由抵抗到喜欢。

2.避免胎儿骨骼发育不良

胎儿期的骨骼、牙齿发育在人的一生中很关键,因此,孕妈妈进行营养胎教,注意孕期多吃富含钙元素的蔬菜,既可以补充准妈妈钙的消耗,又能避免宝宝骨骼、牙齿发育不全,预防出现畸形宝宝,因为钙是构成宝宝骨骼与牙齿的主要元素。

3.避免胎儿体重异常或长成巨大儿

准妈妈通过制订营养胎教计划,避免让自己暴饮暴食或出现身体方面的营养不良,使营养既能有效地满足胎宝宝的需求,同时也避免了胎宝宝因为营养过剩而成为巨大儿或出现体重异常的现象。

营养胎教对准妈妈的好处

1.避免准妈妈缺维生素

准妈妈体内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蔬菜,因此营养胎教会补充准妈妈体内维生素。

营养胎教培养宝宝饮食习惯

2.避免准妈妈产后疾病

如果准妈妈在孕期大量食用肉类、高蛋白食物等,产后易发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严重疾病。而营养胎教能够补充准妈妈孕期对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从而降低发病的概率。

第一要素:蛋白质

准妈妈营养需求五要素

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建造及修补组织、预防贫血,因此,准妈妈在孕期需要多补充20%的蛋白质,可轮流食用如鱼、肉、蛋、豆、奶类等富含蛋白质的不同食物。

第二要素:叶酸

叶酸可以防止胎儿出现神经管缺陷,而妇女在孕期需要的叶酸是平日的三倍,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豆类、一般绿叶蔬菜、芦笋、香蕉、柳橙汁、葡萄汁、动物肝脏、瘦肉、蛋黄等。

另外也可以每天补充一颗 0.4毫克的叶酸锭剂或额外添加叶酸的妈妈奶粉,最好能从怀孕前三个月到怀孕后的三个月持续服用。孕前服用叶酸,使妇女体内叶酸维持在一定水平,以保证胚胎早期有一个较好的叶酸营养状态,保障体内多种营养供给,并且还可以为妇女培育健康的卵子。

第三要素:铁

血液是孕期给胎儿运送养分的主要管道,因此血液的需求量大增,而铁质又是血液的主要成分,因此准妈妈必须加强铁质的吸收。怀孕的中、后期,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铁剂。

富含铁质的食物有:猪肉、牛肉、动物内脏、豆类、谷类、贝类、核果、蛋黄、牛奶、深绿色蔬菜、葡萄等。

第四要素:钙

钙质是胎儿和准妈妈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首先,胎儿的骨骼、牙齿成长均有赖于钙质的提供,同时准妈妈如果缺乏钙质就容易腰酸背痛、骨质疏松。医生表示,准妈妈的钙质摄取量与一般人相同,一天约为一克的剂量,等同于两杯牛奶的量。

富含钙质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小鱼干、鲑鱼、沙丁鱼、豆腐、胡桃、杏仁、深色叶菜类、黄豆制品。另外,适度晒太阳可帮助形成维生素

D,有利于钙的吸收,不过夏天要尽量避免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之间在阳光下暴晒,因为极有可能被晒伤。

第五要素:DHA

DHA能够帮助胎儿的脑部与眼部发育。DHA属于脂肪酸,例如鲭鱼、鲑鱼、鲔鱼、鲱鱼、沙丁鱼、鱼油胶囊以及亚麻仁油等,都可以在人体内合成 DHA。

所以,准妈妈只要每天吃一大块的鱼就可摄取足够的鱼油。但若饮食上无法满足摄取,可以从怀孕时就开始补充鱼油,或饮用添加足量DHA的妈妈奶粉。

温馨提示:

调整胎宝宝口味的建议

首先,荠菜、萝卜缨、雪里红、油菜苔、小茴香、抱子甘蓝等都是钙含量非常高的蔬菜,而且对准妈妈没有危害。准妈妈在食用紫菜、海带等补钙蔬菜时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大量食用。

另外,笋干、蕨菜、发菜、香菇等是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建议准妈妈在孕期最好不要进行粗纤维蔬菜的营养胎教,因为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消化时间会比其他蔬菜长2个小时左右。

培养宝宝健康饮食习惯的要点

朋友送来的一箱饮料就这么放在客厅的角落里,彤彤跑来跑去视它于无物。某天,家里没有烧开水,彤彤叫嚷着口渴,情急之下,我抓起一瓶饮料给彤彤:“先喝这个吧。”“不”彤彤大叫对我摇头摆手“这是饮料,我不喝饮料!”

我很欣慰,随着彤彤进入2岁5个月,她对于食物的口味慢慢有了自己的选择。我甚至开始有意放松对彤彤食物的管控。很多时候,彤彤自己选择想吃的东西,我们对彤彤自我饮食控制能力非常有信心。偶尔,她也会像很多小朋友一样,在我朋友的婚礼上疯狂吃巧克力到我崩溃。但,大部分时间,彤彤都可以有度的尝试各种美食。周末出行的那块棒棒糖,彤彤吃几口就放下,一块棒棒糖她吃了整整一天也没有吃完。

在培养彤彤健康口味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彤彤可以自觉拒绝垃圾食品、只吃健康食物,懂得:“吃得对,会舒服,吃不对,会难受”的简单道理。在食物面前不放纵自己,吃东西时懂得节制,这也正是我们在培养彤彤健康成长时所期望的最好结果。在此期间我们遵循着以下五个原则: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

彤彤爸爸其实是一个酷爱喝饮料的人,但自从有了彤彤以来,再也没有看见彤彤爸爸带饮料回家。在彤彤面前,我们坚持只喝白水的原则。时常我们会在喝水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对彤彤说:白开水是最好、最健康的水。

小小的她对于我们的话的具体含义还不是非常了解,但却可以用好与坏进行简单的区分。每次我问彤彤:“你最爱喝什么水?”彤彤都会立刻回答我:“白水。”

家长在孩子口味培养中至关重要,不要期望家长每天抱着各类饮料瓶,而孩子却会拒绝饮料。在孩子饮食观念培养过程中,只有家长以身作则的示范,才会对孩子起到最直观最有效的影响。

二、注重2岁以前的健康口味培养

彤彤6个月以内是纯母乳喂养,甚至没有喝过一口水。6个月以后,我们大部分时间给彤彤喝白开水,从不给彤彤喝加糖的水。偶尔会给彤彤煮一些水果汁,但也绝对不添加任何添加剂。12个月以内,彤彤的食物里没有添加过盐和糖,品尝的全部是食物天然的味道。12个月以后添加少量盐,避免过多的调味剂。

孩子很小的时候,口味建立依靠父母提供的食物。有些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没有味道的水不喝,我特别想说:请想一想宝宝小的时候,家长是否主动添加了糖或其他调味品,或是认为儿童饮料有营养,放弃了白开水改以饮料或自制果汁为主要饮品。

正如医学博士威廉。西尔斯在他的《亲密育儿百科》中所说:孩子从小吃甜的、咸的、油腻腻的口味,进入儿童期,甚至长大后也会一样。孩子还在婴儿时,是你唯一能阻止他吃糖的时候。等到他长成幼儿,在幼儿园跟同伴交换垃圾食品吃、参加满是糖果的生日聚会、到爷爷奶奶家吃巧克力,都是你阻止不了的事。

西尔斯医生的研究结果显示,2岁前只给孩子吃健康的食物,等孩子大一点后就会主动拒绝吃垃圾食物。他们的孩子马修2岁以前,从没吃过一点儿垃圾食物,当马修接触到糖果、蛋糕时,同样会吃得满手满脸都是糖,可他不会吃过量。与其说从小吃垃圾食品的孩子,马修的区别是吃到一半会停下来,发出:肚子不舒服的信号。

培养孩子的健康口味,并不是要求孩子对于垃圾食品实现全拒绝,这并不现实也不可行。我想,我们最终的希望就是让孩子在垃圾食品面前不放纵,懂得节制,这就足够了。

三、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

即便是现在,我们家很少为彤彤购买零食。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对于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没有零食的生活非常可怜。但实际操作下来,我感觉,其实,孩子对于零食的需求也是来源于环境。2岁以内,彤彤根本不懂得向我们索要零食,看不见的时候,不会自己主动提起。偶尔买些零食被彤彤看到,彤彤才会想起要去吃。

如果不想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习惯,就要尽量避免给孩子创造充满零食的环境,这才是根本。一但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吃零食的习惯,也就自然不会想起经常吃零食了。

四、不要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虽然我从不主动提供给彤彤垃圾食品,但随着彤彤慢慢长大,生活中难免会接触到。小孩子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东西都会充满好奇,看到自然是要尝一尝的。每次,我都会不动声色的把食品痛痛快快的给彤彤。我这么做的目的,是不想让彤彤看出我对这个食物的干预。让彤彤认为难以得到,反而激发彤彤对垃圾食品更大的好奇心,和因为得来不易的珍惜好感。

垃圾食品虽然对身体不健康,但孩子毕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完全杜绝是不可行的,家长只要尽力避免主动提供给孩子,尽到保护责任。但当孩子与垃圾食品擦肩而过的时候,最好还是顺其自然的平淡处理。垃圾食品虽不健康但也不要过分恐惧,更切忌不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在意。

五、告诉孩子健康的饮食标准

2岁以后,彤彤接触垃圾食品的机会越来越多。每次彤彤要求吃垃圾食品或不健康的食物时,我都会首先告诉她:这个东西不健康,吃多了会生病不舒服。然后,大大方方的给彤彤,告诉彤彤:彤彤可以尝一尝。

从小彤彤要吃辣椒或其他不好吃的东西时,我们也都会提前告诉她,这个东西有些辣或有些苦,彤彤如果想吃,可以尝一尝。我们对于彤彤想尝试新鲜食物的一贯态度,让彤彤对于我们的话深信不疑。

记得一次,带2岁4个月的彤彤出去吃快餐,点了一个儿童套餐中有一杯汽水饮料,颜色黄黄的,鲜艳诱人。彤彤看到动手要喝,我告诉彤彤,这个饮料不健康,喝进去会涨肚,彤彤可以尝一尝。然后,我看见彤彤伸向饮料的手,马上收了回来,无论我们怎么鼓励他尝试一下,她却坚决拒绝品尝。

与其不断拒绝孩子吃垃圾食品的需求,不如告诉孩子健康饮食的标准,让孩子学会自己去判断,我们道理简单易懂“吃得对,会舒服,吃不对,会难受”,家长适度引导,然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会,更给孩子创造了自己管理自己的好机会,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宝宝饮食习惯培养

★ 汤匙、叉子

由于孩子的手指灵活度尚且不是很好,所以,一开始多半会采取握姿。而大概到孩子10个月大左右,妈咪可以让宝宝试着使用婴幼儿专用的小汤匙来吃辅食!

一开始妈咪可以从旁协助,如果孩子不小心将汤匙摔在地上,妈咪也要有耐心地引导,不可以严厉地指责孩子,以免孩子排斥学习;到了宝宝1岁左右,通常就可以灵活运用汤匙了。

★ 碗

宝宝到了9-10个月左右,妈咪就可以准备底部宽广、较轻的碗让他试着使用!不过,由于宝宝的力气较小,所以装在碗里的东西最好不要超过三分之一,以免过重或容易溢出;而为免孩子烫伤,装的食物也不宜太热。

拿碗时,只要让宝宝用双手握住碗两旁的把手就可以了。其次,宝宝可能不懂一口一口地喝,妈咪可以从旁协助,调整一次喝的量。

到了2岁时,就可以让宝宝学习一手托住碗,一手拿汤匙吃饭了;也就是用汤匙将碗内的食物放进嘴里。这时,妈咪可以给他一个轻而坚固、不易滑动且适合他手大小的碗,并先示范一次拿碗的姿势给宝宝看,再让孩子模仿,如:将拇指腹压在碗的表缘,小指以外的三根手指放在碗底边缘。

1岁宝宝喝几段奶粉

妈妈用奶粉喂养1岁宝宝时应当计算奶粉的用量,有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是按宝宝体重来计算,1千克体重每月供给全脂奶粉500克,如果一个婴儿体重6千克每月应当供给奶粉3000克,约相当于市售奶粉6袋。妈妈们知道了如何给宝宝计算奶粉量,每个阶段的宝宝由于所需营养不同所以所选择的奶粉也不相同。

1岁宝宝可以尝试着从2段奶粉换到3段奶粉,3段奶粉主要针对1-3岁的宝宝。1岁以上的宝宝如果部分摄取主食容易造成营养摄入的不均衡,3段奶粉进一步调整了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比例,并添加牛黄酸、钙、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以保证宝宝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需要注意的是,妈妈开始时可以将2段奶粉和3段奶粉按一定的比例混着给宝宝吃,以便给宝宝一个缓冲的时间,前三天是2段3段奶粉的比例是2:1,中间三天比例是1:1,后面三天比例是1:2。

1岁宝宝补钙补多少

不同年龄段对于钙质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因此1岁宝宝补钙时也需要注意量的把握。1岁宝宝补钙补多少合适?正常来说,1岁的宝宝一天应该摄入600毫克至800毫克的钙质。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仅仅靠食物中摄取的钙远远满足不了身体需要,因此在正常的食物之外,还需额外补足钙剂,每日补钙量则为以上宝宝本身需钙量的50%-60%。

调查显示,我国1到3岁婴幼儿饮食中的钙仍达不到婴幼儿每日的需要量。因此,按照标准计算,家长们还需要每天还应为宝贝补钙150~300毫克,奶及奶制品也仍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每天最好饮奶400毫升左右,同时注意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骨头汤、小虾皮、鱼类等富钙食物。一般宝宝4~6月时开始添加辅食,每天的喝奶量逐渐减少,所以辅食中含钙量的多少就直接关系到宝宝的钙质摄入到底是否足够。建议家长们“食补药补”双管齐下,帮助宝宝最终形成食物补充的良性循环,这样就不用再担心宝宝因为缺钙二影响成长发育了!

3岁宝宝饮食原则

1、食谱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是什么

1岁以上的宝宝,不一定能从固体食物中摄取到足够的蛋白质,饮食上还应该注意摄取奶类,奶类食品仍是他们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美国权威儿科组织建议,奶类与固体食物的比例应为40∶60。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每天大约需要给宝宝提供奶类500毫升。

2、食物品种应该怎么选择

1岁后,宝宝身体生长发育仍然需要多种营养素,要保证足够营养素的摄取,必须给宝宝提供多种多样的食物。因此,给宝宝的食物搭配要合适,要有干有稀,有荤有素,饭菜要多样化,每天都不重复。

3、各餐营养比例应该怎样搭配

按照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的营养比例,把食物合理安排到各餐中去。各餐占总热量的比例一般为早餐占25-30%,午餐占40%,午点占10-15%,晚餐占20-30%。为了满足宝宝上午活动所需热能及营养,早餐除主食外,还要加些乳类、蛋类和豆制品、青菜、肉类等食物,午餐进食量应高于其它各餐。另外,宝宝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也很大,需要多补充些蛋白质。

4、食物制作有什么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牙齿逐渐出齐了,但他们肠胃消化能力还相对较弱,因此,食物制作上一定要注意软、烂、碎,以适应宝宝的消化能力。

5、每天吃几餐比较科学

宝宝的胃比成年人小,不能像大人那样一餐进食很多。另一方面,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量却比大人多,因此,每天进餐次数不能像大人那样以一日三餐为标准,应该进餐次数多一些。

6、什么样的口味更适合宝宝

给宝宝准备食物不能根据大人口味的喜好来做,而要以天然、清淡为原则。添加过多的盐和糖会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损害其功能,并养成日后嗜盐或嗜糖的不良习惯;添加调味品、味素及人工色素等尤为不宜,这样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7、为什么要让宝宝和家人一起进餐

如果让宝宝与家人一起进餐,不仅可使他们获得必需的营养,同时还可学到一些均衡营养的常识,以及怎样去与别人分享食物,对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很有帮助。

8、怎样烹调才能适合宝宝

给宝宝烹调食物时,不仅要注意适合宝宝的消化功能,即细、软、烂、嫩,还应注意干稀、甜咸、荤素之间合理搭配,以保证能为宝宝提供均衡的营养,此外,还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提高宝宝的食欲。

2-3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2-3岁宝宝教育方法如下:

整理玩具

家长要让宝宝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这是培养他们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一步。

益智玩具

为孩子购买一些益智类的玩具,比如说拼图、积木等。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能够锻炼自己的右脑,促进大脑的运作。

记忆培养

培养宝宝的记忆能力也是2-3岁宝宝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个阶段要让宝宝记住家里常来的亲朋好友。

游戏早教

另外,在平时,要多给宝宝玩游戏,让他们在快乐中得到身体和大脑的锻炼。

最后,由于这个时期宝宝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要给予孩子及时且合理的回答。2-3岁宝宝教育就是这么简单哦!

相关推荐

培养宝宝阅读习惯

阅读的培养从0~6岁开始 家长一般是家里有着决定性的位置,所以如果连爸爸妈妈都不喜欢读书,整天只顾着看电视的话,那么孩子也会跟着看起电视来,但是如果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看书的习惯,并且在孩子面前看书,他们也会被影响。 所以要想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需要对阅读也产生兴趣。最理想的环境是:充满书香的家,书在家里无处不在,读书是家里成员的休闲活动之一。 读物挑选:既要精又要杂 孩子年纪比较小的时候,不懂得如何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看的书籍,这时候家长就要更加仔细了,除了一些有关学校课程的书籍,可以给孩子阅览之外

如何预防便秘

预防便秘饮食的调理很重要,小一些的宝宝可以让宝宝多喝水,喝些果汁、蔬菜汁等,大一些的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要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增加宝宝的运动。 1、饮食调理很重要 宝宝的肠胃需要我们小心呵护,功能性便秘很多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 主食是乳品的小婴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全,肠蠕动迟缓,加上乳品经消化后产生的残渣少,自然缺乏大便。让宝宝多喝水,喝些果汁、蔬菜汁等,适当的时候添加辅食。 对大一点的宝宝,已经开始吃含淀粉、蛋白质或纤维类辅食,可以让宝宝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粗纤维比较多的蔬

养成良好习惯让BB远离“小臭嘴”

习惯1:多喝开水 妈咪要督促和培养宝宝多喝些开水,以保持口腔湿润和环境的清洁,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这样,孩子才能“口吐芬芳”,远离疾病。妈妈最好能保证宝宝每天至少喝5杯水,饮料可不算哦! 好习惯2:保证食具清洁 宝宝所用的食具、奶具等要经常清洁消毒,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就要多注意乳头的洁净卫生,减少致病菌的感染,防止胃肠和口腔等疾病的发生。 好习惯3:及时吃药 当发现宝宝有口臭时,妈妈最好带他到医院做个检查,排除宝宝患有消化不良、龋齿、鼻腔、口腔、牙周炎等疾病的可能,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药物调理。当病

1岁3个月宝宝饮食特点

一、牛奶仍然是主餐,同时是重要的过渡期 1岁3个月的宝宝,主餐仍然是配方奶。注意,不要给宝宝喝鲜奶,酸奶可以适量。 在保证足够的营养,他们的膳食安排的原则是要过渡到成人膳食。因此,为这时期的宝宝选择的食物必须含有丰富的营养素,要重视动物蛋白和豆类的补充。特别应补充一定量的牛奶,但一般不超过800升,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 二、开始能表达自己的饮食喜恶 1岁3个月宝宝基本上已经断奶了,主要食物以一日三餐为主。 让大人头疼的是,人小鬼大,1岁3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懂得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宝宝对于自己有没有吃饱

这些不是1岁宝宝习惯

宝宝尽情地咬 1岁以内的宝宝都喜欢把能够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大人觉得很不卫生,通常都要把东西从宝宝嘴边拿掉,甚至还会喝斥“不许吃,脏”!其实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宝宝。12个月以前,宝宝感知世界的开始就是他们的小嘴,大人千万不要强行阻止。 正确做法: 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宝宝尽情地咬,适当给点磨牙饼,宝宝会很开心的! 宝宝怕生很正常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6个月以前谁抱都高兴,可是六个月以后却越来越怕生。家里来了客人或换个环境就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尴尬:“怎么宝宝越大越没出息了

培养宝宝饮食多样化的习惯很重要

宝宝饮食多样化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宝宝年龄较小,肠胃的消化能力弱,再加上成长期的宝宝需要从饮食中得到更丰富的营养,如果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宝宝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症等,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从而,训练良好的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宝宝的身心健康。 因此,爸爸妈妈要对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所了解。那么爸爸妈妈们应该怎样培养宝宝饮食多样化的好习惯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强迫宝宝进食!宝宝厌食是很多爸爸妈妈都会遇到的问题,并且为此十分烦恼,但其实这只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据研究表明,宝宝无论吃饭状况

宝宝添加辅食的8个基本原则

(1)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 (2)一种到多种; (3)辅食要鲜嫩、卫生、口味好; (4)进食时的心情要愉快; (5)从稀到稠; (6)从细小到粗大; (7)遇到不适要立刻停止添加; (8)吃流质或泥状食品不宜过长。 辅食是完整均衡的营养,对成长中的孩子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0岁阶段的营养给予,更是奠定宝宝一生健康的根基。一般从4~6个月开始就可以给宝宝添加辅食了。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4个月以后就可以添加辅食了。添加辅食对宝宝身体发育和健康非常重要,对宝宝日后的营养补充和饮食习惯培养也很重要。

儿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喂养方式

0-3个月时,可以“按需喂养”,吃奶不需要严格定时,饿了就吃,但一餐尽量吃饱。 4-6个月时,宝宝可以从一日8餐减为一日6餐。超过5个月大的宝宝,半夜睡觉时最好不要再喂奶,以便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完全人乳或配方乳喂养,添加辅食量要少。 7-10个月时,宝宝仍以每日6餐左右为宜,4-5餐吃奶,1-2餐吃饭。睡前吃奶后至早上睡醒之间,可以不再进食。 10个月-1岁时,可以每日5餐,其中3餐奶、2餐饭,早餐包括奶、鸡蛋、面包或馒头,中午和晚上与家人正餐一起吃。 1到3岁阶段,宝宝从1岁左右开始能咀嚼固体

小技巧让宝宝在夏天也能长高

秘诀1:抓住阳光 人体皮肤中有一种物质叫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合成维生素d。维生素d能促进生长和骨骼钙化。忽略了阳光照射,就会使维生素d缺乏,氨基酸丢失,孩子就难以长高。 所以首先要学会科学地晒太阳:每天宝宝晒太阳1~2小时。让宝宝多到户外活动,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晒太阳。隔着单层玻璃晒太阳,紫外线减少60%,戴着帽子晒太阳也不科学。宝宝晒太阳应尽可能地暴露皮肤。 秘诀2:睡眠 睡眠是生长发育的保证因素。因为促使人体长高的生长激素主要是在睡眠过程中产生释放出来的。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水平最高,所以

七个月宝宝肠胃不好怎么办

1、辅食的添加要合理。家长能否及时有序为七个月宝宝添加合适的辅食,对锻炼宝宝胃肠功能十分重要。七个月宝宝添加的辅食,要以好消化的菜汤、面条以及米粉为主,配合各类蔬菜碎、肉泥和果泥。具体按照这样的顺序: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新的食物必需由一种逐渐过渡到多种。 2、避免宝宝饮食过度。常言道,想要宝宝健康发育必须保证3分饥2分寒。的确,现在的家庭多数是只有一个宝宝的,上至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下有爸爸妈妈姑姑舅舅疼爱,很少会有饥饿的时候,要担心的是宝宝会经常吃得过多令肠胃没有休息的时间。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