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滑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念珠菌是一种真菌,通常引起阴道炎的是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此菌呈卵圆形,有芽孢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念珠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小时后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抵抗力较强。
念珠菌是真菌中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它常寄生于人的皮肤、口腔、阴道和肠粘膜等处,当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或正常寄居部位的微生态环境失调,容易引起念珠菌病。念珠菌可引起皮肤粘膜浅层或全身系统性感染,感染不同部位可引起不同的疾患,除皮肤念珠菌病外,还有念珠菌性口腔炎、阴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脑膜炎、菌血症和胆道感染等。
女性不适宜穿什么裤子 私密处感染P113+抑菌蛋白有效对抗白色念珠菌
私密处感染包括霉菌性感染、滴虫感染与细菌性感染等,霉菌性感染当中,以念珠菌属占大宗,像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感染、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等都属于念珠菌家族,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大多以抗生素做治疗,但针对已产生抗药性的白色念珠菌,目前临床研究以使用P113+抑菌蛋白,能有效对抗已产生抗药性的白色念珠菌菌株,且专一性抑制细菌特性,只针对坏菌做抑制,维持私密处菌种平衡。
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时,患者往往会痒,还会有白色分泌物,若合并细菌感染,则容易产生黄、绿色分泌物,也可能产生鱼腥味。宋碧琳医师分析,霉菌原本就是阴道共存菌,只是比率不到1%,当阴道酸碱值受破坏、好坏菌生态产生巨变,霉菌等坏菌比率就会增加至40%-50%,进而引发感染症状。
念珠阴道炎病因介绍
80-90%的vvc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少数vvc可由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或热带念珠菌等引起。白色念珠菌为卵圆形的单壁细胞,成群分布,有芽生孢子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
念珠菌不耐热,加热至60℃1小时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的抵抗力较强。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和30%的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念珠菌寄生而无症状。
当阴道内糖原增多,ph值降低时念珠菌容易繁殖并造成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应用雌激素者;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后,阴道内正常菌群受到抑制而使念珠菌过度生长;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阴道感染而发生vvc。
酵母菌为灰指甲亮起黄灯
酵母菌也是感染灰指甲的重要病原菌,酵母菌感染的发生率也随着地理位置、气候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根据可供考查的资料能够看出,酵母菌在灰指甲的病原菌中所占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因此,作为灰指甲病原菌的一种,酵母菌也应当引起大家的重视。
1.引发灰指甲的酵母菌有哪些
能够引起灰指甲的酵母菌包括念珠菌属中的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高里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强壮念珠菌、中介念珠菌、地丝念珠菌等,根据以往临床数据表明,在念珠菌中引起灰指甲发生居首位的是近平滑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居第二位。其它引起灰指甲较少见的酵母菌有红酵母菌、毛孢子菌、白色球拟酵母菌、光滑球拟酵母菌等。
2.酵母菌感染的发病机理
酵母菌引发的灰指甲,多为念珠菌性甲真菌病。多继发于念珠菌性甲沟炎,这里所指的念珠菌多指白色念珠菌,因为健康正常的指(趾)甲周围没有白色念珠菌存在;念珠菌性甲真菌病还可以继发于柯兴综合征、严重雷诺现象患者。念珠菌特别是白色念珠菌可引起甲远端及侧方的甲剥离或甲沟炎,从而引起pso、tdo、dlso型甲真菌病,swo型较为少见,少数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患者可有全甲营养不良。
我国以往酵母菌中医白色念珠菌为主,可能也与以往对白色念珠菌以外的酵母菌分离鉴别不够重视有关。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被检测出来能引发灰指甲的酵母菌种类逐渐增多,其中白色念珠菌的比例逐年降低,而其它念珠菌的比例则逐年上升。
tips:近端甲下型甲真菌病(pso);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tdo);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浅表白甲型甲真菌病(swo)。
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一、 感染人类的支原体(MYCOplasma)
有十余种,以女性生殖道分离出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及解脲支(ureaplasmaurealyticum,UU)最常见。MH感染多引起阴道炎、宫颈炎和输卵管炎,UU多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urethritis.NGU)。支原体多与宿主共存,不表现感染症状,仅在某些条件下引起机会性感染,且常合并其他致病原共同致病。近年发现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生殖道支原(mycoplasmagenitalium,MG)等也可引起母儿感染。
二、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
0-90%的VVC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少数VVC可由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或热带念珠菌等引起。白色念珠菌为卵圆形的单壁细胞,成群分布,有芽生孢子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念珠菌不耐热,加热至60℃1小时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的抵抗力较强。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和30%的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念珠菌寄生而无症状。当阴道内糖原增多,pH值降低时念珠菌容易繁殖并造成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应用雌激素者;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后,阴道内正常菌群受到抑制而使念珠菌过度生长;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阴道感染而发生VVC。
霉菌性阴道炎如何治疗好
霉菌性阴道炎也叫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由霉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在妇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仅次于滴虫性阴道炎,是种白色念珠菌的真菌引起的炎症,少数病症可由另三种真菌,既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或热带念珠菌等引起。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中较常见的小病,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的女性,以及绝经后曾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女性。症状不甚严重,以痒痛为主,但由于患处私密且敏感,不方便抓挠也不能过度抓挠,因此,给女性朋友带来了深重的困扰。而且,许多女性朋友久治不愈,或者反复复发,以至于后来到了谈“霉”色变的地步。
对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选择局部用药为主,一般用药后2-3日症状减轻或消失。克霉唑阴道栓,隔3日用,共2次。
关于复杂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选择的药物基本同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无论局部用药或全身用药,均应适当延长治疗时间。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原则为:治疗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是药物对胎儿有无损害;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不予全身用药;仅限于有症状和体征的孕妇。
脚甲变厚变黄是怎么回事
远端甲下甲真菌病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真菌开始侵犯远端侧缘甲下角质层,再侵犯甲板底面,逐渐导致甲板变色变质,失去正常光滑外观,甲板下堆积甲床角质层的碎屑,使得甲板与甲床分离脱落,或被患者剪掉,使整个甲板缺失,遗留下角化过度的甲床。
一些真菌可产生不同色素如短帚霉产棕色、球拟壳蠕孢产黑色等。病原菌趾部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短帚霉、曲霉、镰孢、头孢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白地霉和球拟壳蠕孢;指部为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
白色表浅甲真菌病较少见。真菌直接通过甲板浅层侵入,形成小的、浅表性白色斑点并增大、融合。最终甲变软、变粗糙,呈琥珀色。病原菌趾部为须癣毛癣菌、头孢霉、曲霉和镰孢。红色毛癣菌少见。
霉菌性阴道炎的症状
外阴瘙痒,有较多的白色豆渣样白带是该病的主要症状。可伴有外阴烧灼感,尿急、尿痛和性交痛。症状严重时坐卧不宁,痛苦异常。
检查见外阴肿胀,表皮可剥脱,可有抓痕。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附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可见阴道粘膜红肿或糜烂面及浅表溃疡。典型的白带为白色、凝块状和豆渣样,略带臭味。80-90%的vvc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少数vvc可由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或热带念珠菌等引起。白色念珠菌为卵圆形的单壁细胞,成群分布,有芽生孢子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
念珠菌不耐热,加热至60℃1小时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的抵抗力较强。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和30%的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念珠菌寄生而无症状。当阴道内糖原增多,ph值降低时念珠菌容易繁殖并造成炎症。
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应用雌激素者;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后,阴道内正常菌群受到抑制而使念珠菌过度生长;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
光滑念珠菌危害
疾病危害
1、造成不孕
如果患了念珠菌性阴道炎,阴道的酸碱度的改变会使精子的活动力受到抑制,且炎性细胞可吞噬精子,并使精子活动力减弱,白色念珠菌有凝集精子的作用,以及炎症发生时的性交痛和性欲减退等,均可影响怀孕。此种不孕经积极治疗后可很快恢复正常。但念珠菌性阴道炎导致的不孕是暂时性的,疾病治愈后仍可受孕。
2、影响胎儿发育
孕妇患病后,极少数人阴道中的念珠菌能经宫颈上行,穿透胎膜感染胎儿,引起早产。另外,当胎儿经母亲阴道分娩时,也可能被念珠菌感染,多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如通常所说的鹅口疮就是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有些婴儿还可能出现肛门周围念珠菌性皮炎。由此可见,为了避免感染胎儿,孕妇患念珠菌性阴道炎后应积极治疗。
3、影响生活质量
得了念珠菌性阴道炎,会伴有外阴瘙痒等症状,对女性的生活和工作会造成诸多的不便和影响,也会影响到夫妻生活。
4、引起其他疾病
若念珠菌性阴道炎长期不治疗的话,易造成炎症上行,引起宫颈炎和宫颈糜烂,如果病原体进入宫腔,则会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症、盆腔炎等,最后影响怀孕。
光滑念珠菌治疗护理
1、消除诱因:基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耳恭洗。
2、局部用药:2%苏达水冲洗阴道外阴后,达克宁栓1枚(或克霉唑栓1枚或制霉菌素菜枚)阴道上药,连用7日为一疗程。基伴有外阴瘙痒,可同时用制霉菌素或达克宁霜涂外阴。
3、全身用药:
A、斯皮仁诺(每粒100mg)早晚各服饰粒,服1日。
B、氟尿唑:150mg顿服一次。
C、酮康唑:每日200~400mg,每日1次口服,连服7日。
4、妊娠合并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局部治疗为主,7日疗法效果佳,禁用口服唑类药物。
5、性伴侣治疗 无需进行常规治疗。有症状男性应进行检查和治疗。
光滑念珠菌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
(一)皮肤念珠菌病
1.指(趾)间糜烂多见于长期从事潮湿作业的人。皮疹以第三、第四指(趾)间最为常见。指(趾)间皮肤浸渍发白,去除浸渍的表皮,呈界限清楚的湿润面,基底潮红,可有少量渗液。自觉微痒或疼痛感。
2.念珠菌性间擦疹多见于小儿和肥胖多汗者。皮疹好发于腹股沟、臀沟、腋窝及乳房下等皱褶部位。局部有界限清楚的湿润的糜烂面,基底潮红,边缘附领口状鳞屑。外周常有散在红色丘疹、疱疹或脓疱。
3.丘疹形念珠菌病多见于肥胖儿童,可与红痱并发。皮疹为绿豆大小扁平暗红色丘疹,边缘清楚,上覆灰白色领圈状鳞屑,散在或密集分布于胸背、臀或会阴部。同时伴发念珠菌性口角炎、口腔炎。
4.念珠菌性甲沟炎、甲床炎多见于指甲。甲沟红肿,或有少量溢液,但不化脓,稍有疼痛和压痛,病程慢性。甲板混浊,有白斑,变硬,表面有横嵴和沟纹,高低不平但仍有光泽,且不破碎。
5.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少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念珠菌感染,常伴有某些免疫缺陷或内分泌疾患,如甲状旁腺、肾上腺功能低下等,特别是先天性胸腺瘤。本病常是从婴儿期开始发病,但也可发生于新生儿期。皮损好发生于头面部、手背及四肢远端,偶见于躯干。初起为红斑、丘疹鳞屑性损害,渐呈疣状或结节状,上覆黄褐色或黑褐色蛎壳样痂皮,周围有暗红色晕。有的损害高度增生,呈圆锥形或楔形,形似皮角,去掉角质块,其下是肉芽肿组织。愈后结痂,累及头皮的可致脱发。
(二)粘膜念珠菌病1.鹅口疮多见于婴幼儿患者,口腔粘膜、咽、舌、牙龈等处出现边界清楚的白色假膜,外围红晕。去除假膜可见红色湿润基底。若累及口角则有口角糜烂、皲裂等,有疼痛感。
2.生殖器念珠菌病包括女阴阴道炎及龟头包皮炎。阴道分泌物粘稠、色黄或奶酪样斑片,在阴道壁上可见灰白色假膜样斑片,有瘙痒或灼热感。假膜和白带涂片可见假菌丝和成群芽孢。男性患者较少见,多通过配偶感染,可见包皮及龟头潮红、干燥光滑,包皮内侧及冠状沟可见覆有假膜的斑片。
什么原因引起阴部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80-90% 的VVC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少数VVC可由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或热带念珠菌等引起。白色念珠菌为卵圆形的单壁细胞,成群分布,有芽生孢子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念珠菌不耐热,加热至60℃1小时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的抵抗力较强。
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和 30%的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念珠菌寄生而无症状。当阴道内糖原增多,pH值降低时念珠菌容易繁殖并造成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应用雌激素者;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后,阴道内正常菌群受到抑制而使念珠菌过度生长;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阴道感染而发生VVC。
1、间接接触传染也是念珠菌性阴炎的一条传播途径。接触被念珠菌患者感染的共厕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传播。
2、性传递也是导致发生的原因之一。女方有症状者至少有10%的男方患有念珠菌性尿道炎,应同时给予合理治疗以防交互感染。
3、大量服用抗菌素。服用抗生素改变了阴道的微环境,致病的细菌病源体就可能繁殖,最终导致局部的念珠菌性阴炎发作。
4、过度讲究卫生:有些女性为了保持卫生经常使用药用洗液来清洗阴道,这样很容易破坏阴道的酸碱环境,反而容易感染上念珠菌性阴道炎。
5、糖尿病、怀孕期都可能造成阴道的念珠菌大量繁殖带菌率增高。
为什么会得霉菌性阴道炎
全世界有数百万妇女患霉菌性阴道炎,现称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据统计70%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VVC,约10-20%的健康妇女阴道中有念珠菌存在。国外报道非妊娠妇女VVC的发病率为17.6%,妊娠妇女中VVC的发病率为30.2% 。通常认为VVC的病原来源于口腔或肠道,皮肤上的真菌往往不是VVC的来源。
念珠菌是单细胞真菌,在健康人皮肤、粘膜和阴道等部位均有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念珠菌可侵犯人体组织引起炎症,其在女性生殖道的感染常常侵犯阴道,而继发引起外阴皮肤粘膜的炎症,故称之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既往曾用过念珠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等名称。
80-90%的VVC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少数VVC可由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或热带念珠菌等引起。白色念珠菌为卵圆形的单壁细胞,成群分布,有芽生孢子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念珠菌不耐热,加热至60℃1小时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的抵抗力较强。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和30%的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念珠菌寄生而无症状。当阴道内糖原增多,pH值降低时念珠菌容易繁殖并造成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应用雌激素者;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后,阴道内正常菌群受到抑制而使念珠菌过度生长;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阴道感染而发生VVC。
真菌性阴道炎是怎么得的
80-90%的真菌性阴道炎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少数真菌性阴道炎可由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或热带念珠菌等引起。白色念珠菌为卵圆形的单壁细胞,成群分布,有芽生孢子及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念珠菌不耐热,加热至60℃1小时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的抵抗力较强。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和30%的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念珠菌寄生而无症状。当阴道内糖原增多,pH值降低时念珠菌容易繁殖并造成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应用雌激素者;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后,阴道内正常菌群受到抑制而使念珠菌过度生长;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这些因素都能促使阴道感染而发生真菌性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