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物中毒的应对措施
儿童药物中毒的应对措施
此时应搜集现场物品,包括呕吐物、剩余食物、器具、大小便等,以便于就诊时供医护人员参考。对于怀疑药物急性中毒的患儿,病情轻者,先做观察并给于一般处理。可以将患儿移离毒物污染场地,往往胜过以后数小时甚至数日的治疗。毒物污染的衣物要立即脱掉,并用大量清水反复洗试接触毒物的皮肤15分钟以上。
忌用热水,以微温为宜。眼内染毒可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特别是强酸或强碱类溅入眼内,更需反复冲洗,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对于口服摄入的毒物,除非是毒物性质不许可,如强酸、强碱等腐蚀剂或吞服煤油、汽油,以及患儿神志不清不能配合外,否则应对所有摄入毒物进行清除。
一般毒物在吞服6小时内均应催吐,可以喝大量的微温盐水(半量盐加入250毫升水)或牛奶3-4杯后,用棉棒、筷子或手指等刺激咽部催吐。
误服强酸者可先服用蛋清水1000-1500毫升,以稀释酸的浓度,继之可口服蛋清、牛奶、豆浆200毫升或花生油150毫升,忌服碳酸氢钠。误服强碱者可先服用醋以中和之,然后服用生蛋清、牛奶或植物油。经采取上述措施后,患儿病情仍无好转甚至恶化,则需立即送往医院抢救治疗。
大人的药小孩可以吃吗 小孩吃大人药有哪些问题
小孩服用成人药时药物剂量很难控制,即使分割也很难拿捏准确剂量。可能导致小孩服用过量药物影响身体干肾脏功能,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大人服用的胶囊,缓释片或肠溶片类药物分割后会失去对药物成分的特殊保护意义,导致药物失效,甚至有的会产生毒性,增加用药风险;
成人药与儿童药物在成分上还是有差异的,儿童药相对温和,对身体的刺激性小。小孩服用的大人药中某些成分可能会使小孩发生中毒反应,有的成人药中含有酒精成分,小孩服用也是不安全的。
包皮术后并发症怎么办
1、出血的应对措施:多为术中止血不彻底,或结扎线松脱所致。出血部位最常发生于阴茎背浅静脉和包皮系带处。阴茎背浅静脉出血易形成血肿,包皮系带处出血常为血液从创口流出,也可在皮下形成血肿。出现本症状应及时就医。
2、感染的应对措施:术前对包皮、阴茎头炎症未能有效控制,嵌顿包皮包茎者误作包皮环切术,不注意无菌操作或手术操作粗糙,术后尿液污染伤口等均可导致切口感染。发生感染后,应拆除部分缝线,使引流通畅,卧床休息,应用药物。
3、包皮系带水肿的应对措施:包皮系带处皮肤留得过多,包扎过紧,术后当天站立或走行过久等所致。发生包皮系带水肿,应松解包扎,并将阴茎头移向腹部侧,用"T"字带托起,应用药物预防感染,以及物理治疗。
4、包皮切除不当的应对措施:包皮切除过多,术后影响阴茎勃起,严重者可作皮片移植术加以矫正。包皮切除过少,术后包皮仍然包裹阴茎头。若包皮向上翻转无何困难者,可经常翻转清洗,若仍不能满意翻转或仍反复感染者,可再次行包皮环切术。
服用番茄红素三大注意事项
番茄红素好处虽然多,但是一定要注意其中的禁忌,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一、忌光照番茄红素对氧化反应敏感,如果日光照射番茄或者番茄加工食品超过12小时,则番茄和番茄食品中的番茄红素基本上损失殆尽。应对措施:切忌将西红柿及其制品放于阳光下曝晒,尤其是已经烧熟的西红柿食品,更应避光保存。
二、忌与铁、铜离子接触铁、铜离子对番茄红素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但含有较多铁、铜离子的某些食品,并不会影响到番茄红素的利用率。应对措施:贮存番茄或烹制相关番茄食品时,应尽量避免与铁、铜离子接触。在烹调加工时,不用铁、铜制成的烹调用具。建议用不锈钢炊具,这样不会破坏食物中的番茄红素。
三、忌烟吸烟可使番茄红素在体内耗尽,或使低浓度番茄红素无法防止吸烟的致癌作用,从而诱发肺癌。应对措施:有吸烟史者戒烟,无吸烟史者忌烟。
酒精中毒的应对措施
1避免酒精带来的负面作用的最佳办法,自然是戒酒,当然也不一定要完全不喝酒,可以在必要的场合适量饮用,但注意,量一定要适度,避免饮酒成瘾,等日后病发,悔之晚矣。
2一旦酒精中毒,首先要使用清毒物质,一般酒精中毒的表现是呕吐,头晕,严重的可能昏迷,大小便失禁。因此接力必备一些解毒的药物,以防万一,可以催吐等方法,清晰胃部。
3如果中毒情况比较严重过,简单的速尿方法和解毒药物作用已经不是很明显,那就要拨打急救电话,到医院进行激素注射,脱水降颅压等重病治疗措施了,要对症治疗,根据反映表现等制定相对措施
儿童出水痘的应对措施
护理措施:
1、用温水(不是热水)给宝宝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感染危险。
用温水给宝宝洗澡
2、若儿童染上水痘,可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他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响视力。
3、避免小孩因痕痒难耐而抓破水泡,引致发炎,同时细菌亦会蔓延至其他皮肤破损的部位。
患有水痘的儿童要加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皮疹可外涂龙胆紫,炉甘石洗剂等以消炎,止痒,具体应遵循临床医师的指导。
新生儿粪便的症状预示着宝宝的身体情况
1. 新生儿灰白便
(1)宝宝从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
(2)应对措施:赶紧通知医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2. 豆腐渣便
(1)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2)应对措施: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3. 蛋花汤样大便
(1)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
(2)应对措施: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4. 绿色稀便
(1)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2)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你的宝宝没吃饱,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5. 泡沫状便
(1)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
(2)应对措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
儿童药物伤害来自误服与过量
药物中毒主要原因:误服或者过量
儿童急性中毒案例中,药物中毒占首位。在许多城市,儿童药物中毒人数已非同小可。针对全国35个城市114家医院展开的调查显示,有95%的儿科医生报告曾遇到儿童药物中毒病例,平均每位医生一年遇到9.4例。
“我们每天都能收到儿童药物中毒的病例,成人药品并不能随意用给孩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高恒淼表示,“我们曾接到一个病例,三个孩子送来时已经昏迷,结果家长发现孩子奶奶的降压药找不到了,原来孩子们把带有糖衣的降压药当成了糖给分吃了。”
北京儿童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药剂科副主任王晓玲介绍,中毒年龄以1至6岁儿童居多,这一年龄段的儿童智力发育尚不完善,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口尝物品,善于对成人行为进行模仿,一旦看管不力,就可能发生误服或偷服药物现象。
事实上,有86.4%的儿童药物中毒发生于家中,导致中毒的原因有二:一个是家长对药物保管不严,导致儿童误服。根据对京沪广蓉四城的家长调查,有七成家长想起来才检查、或从来不检查家中的药品,近两成的家长选择把成人药和儿童药混放在一起。另一个导致药物中毒的原因则是家长将成人药减量甚至按成人剂量喂给孩子,或者将数种药品混合喂给孩子,却不关心药物的成分,或自行加量,导致药物过量。
五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风险最高
美国《小儿科期刊》也有报道称,随着近几年处方药品使用的增加,儿童接触危险药品的几率也在增加,结果经常导致儿童误食药物而中毒。其中,成人使用的处方药正造成美国发生越来越多的5岁以下儿童中毒事件。
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比较了2000年至2009年之间,每个月美国国内发生的儿童药物中毒案例数目,以及开给成年人的处方药品数量。统计结果显示,成年人处方药品的增加与儿童药物中毒案例数目增加,两者之间具有重大关联。而面临药物中毒风险最高的孩童,是5岁以下的儿童,其次为13岁至19岁之间的青少年。
“家长应该认识到疾病规律,并不是说用药多了就一定效果好。”首都儿科研究所急诊科主任张琪建议,家长在给孩子服药前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剂量给药,同时妥善保管好药品,放在孩子不易拿到的地方。
此外,作为儿童药品生产商,也应该对于儿童药品采用防护性的包装以降低儿童自行服药的风险,并使用精准的刻度设计来保证给药剂量的准确性从而避免药物过量服用。
儿童用药成人可以用吗 孕妇能吃儿童药吗
准医嘱服药。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有的孕妇觉得儿童药较安全可以放心服用。其实不然。儿童药物中有的成分也可能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孕妇更不能加倍使用儿童药。孕妇最好咨询医生,准医嘱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