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乳腺增生患乳腺癌风险有多大

乳腺增生患乳腺癌风险有多大

一般来说,乳腺非增殖性病变一般不增加患癌风险。这类疾病包括单纯囊肿、单发乳头状瘤、纤维化、乳腺导管扩张、腺肌上皮瘤、良性叶状肿瘤、血管瘤、错构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鳞状上皮和大汗腺化生;

在乳腺增殖性病变中,尤其伴非典型增生的,一般认为会显著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近4倍),此类疾病如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小叶的非典型增生。此外,乳腺纤维腺瘤、多发乳头状瘤病、硬化性腺病、可轻度增大癌变风险(比正常人高1.5倍),需定期复查。

乳腺增生患乳腺癌风险有多大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增加,乳腺良性疾病临床又较为常见,那么乳腺良性疾病到底会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最近有不少朋友咨询这个问题,现略作简单科普

一般来说,乳腺非增殖性病变一般不增加患癌风险。这类疾病包括单纯囊肿、单发乳头状瘤、纤维化、乳腺导管扩张、腺肌上皮瘤、良性叶状肿瘤、血管瘤、错构瘤、脂肪瘤、神经纤维瘤、鳞状上皮和大汗腺化生;

在乳腺增殖性病变中,尤其伴非典型增生的,一般认为会显著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近4倍),此类疾病如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小叶的非典型增生。此外,乳腺纤维腺瘤、多发乳头状瘤病、硬化性腺病、可轻度增大癌变风险(比正常人高1.5倍),需定期复查。

房事越得到满足乳房越健康

降低乳腺癌风险

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的一项临床研究表明,在乳腺癌患者当中,高龄未婚、性功能低下,丧偶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就提示,无正常性生活及性冷淡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危险性会大大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对降低女性的乳腺癌风险会有一定帮助。

促进胸部血液循环

一般情况下,当女性进入性兴奋,乳房会充血增大;达到性高潮时,更是能增大约1/4;而得到性满足后,充血肿胀自然消退。这一周期性的变化,有利于促进乳房内部的血液循环。反之,性生活的不和谐,则会对客观存在的性欲起到抑制作用,令乳房的持续性充血肿胀得不到缓解,出现胀痛等不适反应。

抑制小叶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又称为乳腺增生病,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约占全部乳房疾病的60%,多见于35—45岁女性。性生活不和谐是乳腺小叶增生的重要诱发因素。同时,不良的性生活下,女性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致使内分泌失调,久而久之也容易患上乳腺小叶增生。

哪些因素会导致乳腺癌呢

1、乳腺增生多年不愈者容易患乳腺癌

乳腺增生是一种慢病。尽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会恶变,但两者之间的诸多联系,提示人们积极保健与治疗。

2、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也易患乳腺癌

很多女性在做人流前总是问医生:人流对身体有多大影响?而她们考虑的一般都是指对肉体的损伤及疼痛,而没有认识到不痛不痒的激素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3、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

研究证明:滥用含雌激素类保健品,可能导致乳腺癌。

4、有乳腺癌家族史除去遗传原因和环境因素

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株庞大的FAMILY TREE上伸出的一个枝桠——主干的健康状况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未来。

5、未哺乳或哺乳过长

乳腺增生严重吗

所以正是因为乳腺增生对患者的身心危害很大,引起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了解乳腺增生的严重性,乳腺增生分期症状是很重要的。

乳腺增生的程度分期有很多患者患乳腺增生后不知道是严重还是不严重,医生检查后也只是说乳腺增生。患乳腺增生的女性朋友可能对乳腺增生并不十分了解,更不知道自己乳腺增生的程度如何。大多患者在医院检查后医生就告诉说是乳腺增生,要么开点药,要么不了了之,为什么?

因为,目前医生对乳腺增生是束手无策,不然也就没有这么多乳腺增生患者了。下面把乳腺增生的程度分期介绍给患者朋友,以便自我诊断其严重程度:

一、乳腺小叶增生(Ⅰ期乳腺增生):是乳腺的初期增生,多发生在25-35岁,症状表现较轻,属于乳腺增生Ⅰ期。在乳腺增生患病率中占70%以上,往往不被引起重视,不积极治疗任其发展。

二、乳腺腺病(乳腺导管扩张症,Ⅱ期乳腺增生):是乳腺初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从小叶增生发展到乳腺导管扩张,称为乳腺腺病,多发于30-45岁,症状表现严重,属于乳腺增生Ⅱ期。容易引起重视,往往治愈比较困难,久治不愈造成精神压抑,导致症状加重。严重导致内分泌紊乱,身体则出现一系列疾病症状,如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肤色嗨暗等系列反应。

三、囊性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上皮细胞增生症,Ⅲ期乳腺增生):是乳腺二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多发生在40-55岁,症状表现非常严重,属于乳腺增生Ⅲ期。三期增生的恶变率在70%以上,积极治疗和定期检查是非常必要地,三期乳腺增生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抑及恐惧心理。四、乳腺囊肿病(Ⅳ期乳腺增生):乳腺导管细胞及上皮细胞大量堆积死亡,形成囊肿性肿块,癌变率90%以上。五、乳腺癌(Ⅴ期乳腺增生):多由囊性增生和囊肿进一步发展而来,乳腺癌的早期治疗只有手术,保乳与否是手术的选择。Ⅰ期和Ⅱ期乳腺增生发展成乳腺癌的机率1-3%,患上乳腺增生都必须及时治疗,不能任期发展。

体检中频频发现乳腺增生怎么办

乳腺增生其实是一个定义,它对于所有女性来说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伴随着女性的月经周期,乳房局部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会发生变化,快到月经第一天的时候,激素水平会稍微降低,这时候就可以看到细胞的乳腺增生。

当女性来月经第一天,激素水平会迅速地下降,乳腺细胞就会复原,每经历一个月经周期,乳腺细胞就会经历‘增殖-复原-增殖-复原’的过程,这就叫做乳腺增生”。

提醒广大女性要特别注意乳腺的“不典型增生”,经历一个月经周期,如果乳房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乳腺细胞,而这些不正常的乳腺细胞就是不典型的乳腺细胞或者叫非典型增生乳腺细胞,它才是一个癌前的病变。

所以当医生告诉你,你是乳腺增生,你并不需要担心,定期去做一个乳腺的检查就ok了,但是当体检单上注明的是非典型乳腺增生,你就需要及时去乳腺科专科门诊就诊,排查是否患有乳腺癌。”

哪些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医生指出,全球的协作组都在致力于这样的研究,现在可以肯定的有几大方面因素是与乳腺癌的发生高度相关的。

第一是运动,每一周要保持至少4个小时的运动可以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第二是生育力,一个低生育率的国家,它的乳腺癌发生率是非常高的。

第三是肥胖,英国的一项有趣的研究显示,随着女性年龄增长,每一年在增长一个腰围尺码的时候,患乳腺癌风险就会增加超过40%。另外有4%-6%的乳腺癌发生是与遗传性相关。

主动吸烟增加女性乳腺癌风险

虽然主动吸烟与乳腺癌风险的相关性在流行病学中尚未盖棺论定,然而近期加拿大的NBSS 研究认为,吸烟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有一定关联,而且这种相关性尤其常见于长期吸烟的女性,特别是初次妊娠前长期吸烟的女性。

该研究共纳入89 835 例女性,年龄40~59 岁,平均随访时间22.1 个月,随访期间共有6549 位受试者罹患乳腺癌。随后研究者采用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来评估主动吸烟与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比及其95% 置信区间,以评估主动吸烟对乳腺癌发生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与吸烟的时间长短(40 年vs 未吸烟:HR =1.57,95% CI 为1.29–1.92)、暴露强度(每天40 支烟vs 未吸烟:HR=1.21, 95% CI 为1.04-1.40)、累积暴露(40 包/ 年vs 未吸烟:HR=1.19,95% CI 为1.06-1.13)有关。初次妊娠前的吸烟史与乳腺癌风险增加有关。此外,与妊娠后吸烟女性相比,在吸烟年数相同的情况下,初次妊娠前吸烟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较高(HR=1.18;95%CI:1.10–1.26)。因此, 该实验肯定了女性患者主动吸烟增加乳腺癌风险,这也提示在乳腺癌的一级预防上应将控烟作为重要内容。

乳腺增生的警惕

许多妇女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然而美国研究人员最近指出,这部分女性应对治疗期间发生的乳腺增生特别警惕,因为这可能预示着她们患乳腺癌的风险高于常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布成果称,他们对超过1.6万名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更年期妇女进行了研究,这些妇女每年接受一次乳房X光检查。结果发现,他们患乳腺增生的几率是常人的3倍,且治疗期间出现乳腺增生的妇女比未出现此症状的妇女罹患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高出48%。研究人员推测说,激素替代疗法刺激乳腺组织细胞加速增长可能是造成上述结果的重要原因,但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研究人员指出,激素疗法仍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不过应尽量减少用药量和服药时间,尤其是出现乳腺增生症状时,更需警惕乳腺癌风险。激素替代疗法是通过补充激素治疗激素分泌失衡而导致的疾病,它有助于绝经女性身体保持正常激素水平。

女性乳腺增生要多吃豆制品

目前国内外的调查结果,并没有发现豆制品有促进乳腺增生或者乳腺癌的作用。相反,在有豆制品摄入传统的亚洲国家所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对于控制雌激素水平、预防乳腺癌发生还有一定的好处。也就是说,摄入量高的人,乳腺癌风险会降低,特别是对于绝经前的妇女来说效果比较肯定。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大豆异黄酮可以随便吃,因为大豆、豆制品和大豆异黄酮,这三者并不是一个概念。

大豆中虽然含有大豆异黄酮,但是毕竟含量比较低,吸收率不够高,而且除了大豆异黄酮之外,还含有其他很多抑制细胞过度增殖的因素,比如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单宁,膳食纤维等。所以,吃大豆异黄酮保健品需要慎重考虑,而日常吃豆制品是无需太过紧张的。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吃相当于30-50克黄豆的豆制品,这个量只相当于100-200克卤水豆腐的量。

可是,提取出来的大豆异黄酮就不一样了。它把大豆中的其他因素全部去掉,只剩下一种成分,危险就要大得多了。还有各种当成保健品销售的蛋白粉,其中大部分是大豆蛋白粉,它们没有去掉大豆异黄酮,也同样有影响激素水平的风险。有几位女性告诉我,她们服用大豆异黄酮之后,发生了乳腺增生;若干医生告诉我,看到很多病例患乳腺癌之后本来成功切除,大量服用蛋白粉后癌肿再次复发。

除了大豆异黄酮保健品和蛋白粉之外,有些号称能够美容的保健品也要高度小心。这些产品包括胶原蛋白美容产品、雪蛤/林蛙油和蜂王浆等。国内乳腺疾病的调查当中发现,服用这些产品都有很多引起乳腺增生的案例。事实上,升高雌激素是让皮肤状态改善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这种方式会带来乳腺和子宫细胞增生的风险。如果已经发生增生,一定要远离这类产品。

盘点最易患乳腺癌的10类女性

第一种人:有乳腺癌家族史。2013年2月至4月,37岁的好莱坞红星安吉丽娜-朱莉因为她有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风险恐较高,做了双乳切除和再造手术。

第二种人: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很多女性在做人流前总是问医生:人流对身体有多大影响?而她们考虑的一般都是指对肉体的损伤及疼痛,而没有认识到不痛不痒的激素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第三种人:常用激素类药品或化妆品研究证明:滥用含雌激素类的保健品,可能导致乳腺癌。

第四种人:乳腺增生多年不愈乳腺增生是一种慢病。尽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会恶变,但两者之间的诸多联系,提示人们积极保健与治疗。提示:乳腺增生中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者,容易发生恶变。鉴于乳腺增生有可能恶变,建议尽早调理改善,不可拖延大意。

第五种人:未哺乳哺乳可以降低妇女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等疾病的几率。哺乳过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会大大少于从未哺乳的妇女。

第六种人: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乳腺癌与脂肪摄入有一定关系,所以在儿童发育时期应该注意营养均衡,在青春期应该控制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注意锻炼身体,绝经期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肥胖。

第七种人:精神抑郁,经常生气,心情不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相关数据,癌症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介于20%-45%之间,大大高于普通人群发病率,而乳腺癌患者的抑郁倾向尤为明显。

第八种人: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多次放射线、电脑、手机等) 目前已经肯定的事实是接触电离辐射可以增加肿瘤发病率。肿瘤是人和动物在接受射线照射后最严重的远期病理变化。电磁辐射诱发乳腺癌的可能不可忽视。

第九种人:独身未育或婚后不育目前,发生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女性生育子女数:相比较于经产妇女,未生育妇女患这些癌症的危险较高。

第十种人:月经初潮过早或绝经晚当今女性新的生理现象,如月经初潮提前、绝经推迟、不育晚育等大大增加了乳腺癌的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如今儿童营养丰富,滥用补品,月经普遍提前,一些女性为延长生育期,人为延迟绝经,乳腺受雌激素作用时间过长。此外,独身、婚姻持续时间短、性伴侣多的女性乳腺增生患者增多,虽乳腺增生不是恶性肿瘤,但如长期不愈就有可能转变为乳腺癌。

哪些癌症会遗传 乳腺癌

近亲患乳腺癌风险增3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如有一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的危险性增加3倍;如有两位近亲患乳腺癌,则患病率将增加7倍。

专家提醒,如果家族中有多名年龄较小(低于50岁)就发生乳腺癌的患者,那么很可能是家族乳腺癌基因,你很可能就是高危人群。

关于乳腺癌的11个传言与真相

传言1:乳房小,不易得乳腺癌

真相:乳房大小与患乳腺癌的风险无关,即使是男性也会患上乳腺癌。无论什么罩杯的女性,都应学会自查,进行常规筛查等。

传言2:乳腺增生最终一定会发展成乳腺癌

正确观点:乳腺增生有很多类,有的增生是良性的。但是要检查乳腺增生是否有乳腺癌在内,有无乳腺囊肿,若有就要坚持定期检查,甚至比乳腺癌的检查频率更高、更严格。

传言3:乳腺癌与荷尔蒙刺激有关,停经后就不该会有乳腺癌了

正确观点:乳腺癌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一般需要10多年。停经后发现的乳腺癌可能在停经前已经有了,只是停经后才发现罢了。

传言4:吃避孕药很容易导致乳腺癌

正确观点:以前的避孕药可能是用了雌激素,现在生产的日常避孕药一般很少或没有雌激素成分,医学界也不认为吃日常避孕药就会导致乳腺癌。

传言5:用止汗剂加大乳腺癌风险

真相:由于止汗剂中含有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它们可能会影响雌激素,“止汗剂会加大女性乳腺癌风险”的说法曾广为留传。不过,美国癌症协会表示,这是个谣言,研究表明它与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没有相关性。

传言6:喝咖啡更易患上乳腺癌

真相:事实上,一项曾发表在《乳腺癌研究》杂志上的研究称,每天喝两杯咖啡,可降低乳腺癌危险。

传言7:母亲比父亲的遗传风险更大

真相:这样也是不对的,不管是我们的母亲还是父亲患上乳腺癌,都是会加大子女们患有乳腺癌的风险。

传言8:体重与乳癌风险无关

真相:这一观点是错误的,肥胖以及超重都是会加大女性患有乳腺癌的风险的,特别是一些绝经之后或者是到了晚年之后体重在飙升的时候。

传言9:多数乳腺肿块是恶性的

真相:实际上,约80%的乳腺肿块不是恶性病变,如囊肿。如果检查发现乳房有变化,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时复查。

传言10:X射线加大乳癌风险

真相:X光线照射的过程中的确是会存在辐射的,但是量却是很小的,所以一般的风险很低。X射线筛查对于发现早期的乳腺癌是很有帮助的,美国的癌症协会建议大家,40岁以上的女性朋友们应该每年进行1-2次的筛查。

传言11:隆乳术会加大乳腺癌风险

真相: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做过隆乳术的女性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并不会高过带A罩杯的女孩,建议必要时做X射线检查。

相关推荐

女人爱生气当心乳腺癌

每年的10月被定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每年10月第三个星期五定为“防乳癌关爱日”。军事医学科学院307医院乳癌内科主任江泽飞教授提出,乳腺癌在中国大城市女性肿瘤中的排名已经位居第一,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上了乳腺癌。 问题 大城市乳腺癌发病增速 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环境的污染、饮食的污染、紧张的心理压力等原因造成的激素水平的改变以及人为的一些因素都导致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乳腺癌已经成为对女性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上海每10万

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下具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风险更高: 乳腺癌家族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别是在母亲或姐妹中,如乳腺癌的,那么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初潮早,停经晚。初次月经在12岁以前,停经在55岁以后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他们乳腺癌风险比普通人群高1~2倍,因为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乳腺癌。 单身、晚育、未哺乳。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30岁前生育的女性要高。目前

哪些女人更容易得乳腺癌

乳腺癌家族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别是在母亲或姐妹中,如乳腺癌的,那么这个家族就属于高危人群,风险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初潮早,停经晚。初次月经在12岁以前,停经在55岁以后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他们乳腺癌风险比普通人群高1~2倍,因为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乳腺癌。 单身、晚育、未哺乳。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30岁前生育的女性要高。目前,医学界确定的发生乳腺癌最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未生育妇女,这是因为她们缺乏孕激素

女性上夜班易哪种癌

美国《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刊载的一项研究指出,女性每周上两个夜班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如果上夜班后第二天早早起床,乳腺癌风险更高。 报道称,丹麦癌症学会癌症流行病学研究所的约翰尼·汉森带领研究小组,收集了1964年至1999年间在丹麦军队任职的1.85万余名女性的数据,找到210名乳腺癌者,并将她们与同样在军队服役,但未乳腺癌的899名年龄相近的女性作对比。 研究人员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询问了141名乳腺癌者及551名非乳腺癌者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工作模式、生活习惯、如何使用避孕用具、日光浴习惯等方

乳腺增生是良性增生病

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左右,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乳腺增生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病,由于女性体内分泌不平衡,刺激乳腺腺体所致。 乳腺增生是良性增生病 据介绍,乳腺增生者平时除了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舒缓压力,配合治疗,定期去医院复查外,饮食也是乳腺增生者应当引起注意的重要方面。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低脂饮食可缓解妇女乳腺增生引起的周期性乳房胀痛。乳腺增生病人应吃低脂肪并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摄入过高的脂肪和动物蛋白以及饮食无节制造成的肥胖,促进了人体内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

那些女性更容易乳腺病

1.上夜班的女性 已报道指出,上夜班的女性更易乳腺癌,因为她们在值夜班时体内抑制乳腺疾病的一种重要激素分泌得很少。科学家证实,人们在夜里睡眠时,人体内部会分泌一种褪黑素,能够抑制乳腺肿瘤的生长。但如果女性不按时休息,反而处于强光下,这样在缺血的条件下产生褪黑素,很利于肿瘤生长,而且增长速度是正常速度的两倍左右。 2.都市白领 都市白领女性,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紧张的压力,极易产生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失望、急躁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

影响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目前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具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乳腺癌。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关的各种危险因素,而大多数乳腺癌者都具的危险因素就称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1、良性乳腺疾病乳腺小叶增生、纤维腺瘤等发生乳腺癌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倍。 2、一级亲属(母亲,女儿或姐妹)乳腺癌病史。 3、为使皮肤白嫩,长期使用一些美白化妆品,乳腺癌风险明显增高。 4、月经初潮较早初次月经年龄早于13岁者发生乳腺癌风险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绝经年龄较晚

乳腺增生与癌症仅“远亲

乳腺增生只是乳腺癌的数十种危险因素之一,是个纸老虎,演变成癌症的概率很小。调查资料表明,乳腺癌乳腺增生病史者不到2%。对乳腺增生者的随访观察,其乳腺癌发生率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因此,些学者认为,即使癌变可能,几率也小于2%,没必要担心。 乳腺增生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和高发的疾病,在乳腺门诊里增生者的比例相当高,而且,轻度的乳腺增生和癌症并无关联,它是由于女性体内环境中雌激素水平长期较高,刺激乳腺导管造成的,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临床只是表现为周期性的乳痛,在生理周期出现前比较厉害,周期结束后

乳腺增生病人怎么饮食

在我们的生活中,食物是不可或缺的,这什么没健康和不健康的人之分的。作为比较严重的乳房疾病,乳腺增生者也不例外。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乳腺增生疾病者的饮食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饮食作为乳腺增生治疗和保健的一部分,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乳腺增生者平时除了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舒缓压力,配合治疗,定期去医院复查外,饮食也是乳腺增生者应当引起注意的重要方面。那么,乳腺增生者在饮食上面哪些注意事项呢? 乳腺增生者平时要多吃白菜、豆制品、海带、鱼类、酸奶等。白菜里含一种化合物,

你必须要知道的乳腺癌误区

1、体重与乳癌风险无关 错误。肥胖、超重会加大女性罹乳腺癌风险,特别是绝经后,或到了晚年体重飙升时。 2、乳房小,不易得乳腺癌 错误。乳房大小与乳腺癌风险无关,即使是男性也会乳腺癌。无论什么罩杯的女性,都应学会自查,进行常规筛查等。 3、母亲比父亲的遗传风险更大 错误。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乳腺癌,都会加大子女的乳腺癌风险。 4、用止汗剂加大乳腺癌风险 错误。研究表明止汗剂与乳腺癌风险之间没相关性。 5、隆乳术会加大乳腺癌风险 错误。做过隆乳术的女性乳腺癌风险,并不会高过带A罩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