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丝山药的做法大全
拔丝山药的做法大全
山药是美食,也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能补虚、理气、益智、延年、疗疾。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防止心血管系统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过早硬化,防止肝、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还能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出现肥胖。中医理论认为:山药性平,不燥,不温不燥,功能补脾胃,益肺肾。>>>山药的做法大全
做法一
材料:山药200克,鸡蛋1个,面粉10克,淀粉50克,
调料:食用油500克(实耗80克),白糖5大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制作流程
1.山药去皮切块,用水泡洗,沥干水分,拍上少许干淀粉,2.把鸡蛋打入碗内,加入面粉、干淀粉、少许清水、少许油调成糊,把山药一一放入挂糊,
3.锅内倒入油,烧热,放入山药,炸至金黄脆硬时捞起沥油,
4.将锅洗净,加入清水、白糖,用小火炒至两面金黄起小泡时,放入炸好的山药炒匀,盛入抹好油的盘内,配上一碗凉水即可。
特点:
外甜内滑,营养丰富。炒糖浆时用小火慢慢炒,才能拔出丝。
做法二
制作食材
怀山药..600克
白糖....200克
花生油...500克
制作流程
1.山药洗净蒸熟,去掉外皮,切成滚刀块。
2.炒锅置中火上,添入花生油,油热五成,将山药下锅炸制,中间顿火3次,炸成柿黄色,捞出沥油。
3.锅内余油少许,下白糖炒成稀汁,起小花时,把炸好的山药下锅,甩点清水,翻身出锅即成。外带一小碗凉开水,同时上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制作关键
1.炒好糖是制作拔丝的主要技术关键,有三种方法:第一油炒法,可先加入油,也可油糖同时下锅,糖油的重量比,一般按..150克糖,5克油较为合适。第二水炒法,水与糖的重量比,一般为..150克糖,25克水。第三油水混合炒法,糖和油、水之比为..150克糖、20克水,5克油。以上三种炒法,均需在炒前把糖碾碎,糖一入锅,就要不停地翻炒,见糖先起大泡,而后气泡变小,溶化的糖由稠变稀且色变浅黄时,即可投入主料。不论采用哪种炒法,火力皆不宜大,注意不要使糖挂在锅边,以免焦糊影响颜色。
2.主料炸制和炒糖必须同时完成,一先一后,都将影响拔丝效果和成品质量。
3.装拔丝菜的盘底必须抹一层油,随菜要跟一碗凉开水,吃时蘸水使菜肴变得脆甜可口而不粘牙。
做法三
制作食材
铁棍山药山药500克(首选晶福源的铁棍山药),桂花卤2克,冰糖75克,熟白芝麻5克,熟花生油1000克。
制作流程
1、山药刮去皮切滚刀块;冰糖碾碎成面儿。
2、勺内注入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山药至金黄皮脆里熟,倒入漏勺内。勺内留油少许,放入冰糖面和和一调匙清水,加桂花卤熬糖,待糖汁表面的大气泡变小,糖以开始变微微有点浅红色时,马上将炸过的山药倒入勺中搅动,用糖汁将山药包均,倒入涂油的盘中,迅速上席即可。另上凉开水一小碗。
制作贴士
拔丝手艺很重要。火小,不是拔不出丝来就是糖呈沙粒;火大,糊了,成糖色了,就不能拔丝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2)
制作窍门
1.根据原料质地决定是否挂糊,如苹果、梨、桔子等水果,含水分较大,在下锅炸时,一定要用蛋清和淀粉挂糊,将原料裹住,否则原料内部出水后,会粘在一起;土豆、山药等原料,含淀粉较多,下锅炸时,可不必挂糊。
2.在油烧到七成熟时,将原料下锅,炸至金黄色捞出。
3.炒好糖。锅内要放干净底油,中火加热,加入白糖,用勺不断搅动,使糖受热均匀,炒至糖呈浅黄色时,由于水分蒸发冒出气泡,待泡沫多且大时,将锅端离火口,使泡沫变小,颜色加深。用勺舀起糖汁往下倒,能成一条线状,说明糖己炒好。这时迅速将原料下锅翻动,使糖汁裹匀原料。糖量与原料的体积比例为1:3,按原料重来说,块和片状的原料用糖量为原料的50%左右;条、丸状原料则为30%~40%。挂糊的比不挂糊的用量要多些。
4.糖汁炒好后,倒入的原料一定要热,如果原料不热,会使糖汁变凉,就拔不出丝来。为此,做拔丝菜时,应用两个炒锅,一个炒糖,一个炒主料。这样易保存主料温度,以挂匀糖浆。做拔丝菜不可用急火,以免糖浆过火,碳化发苦。如在糖浆中加少许蜂蜜,则风味尤佳。
拔丝山药的原料和做法
一、食材
原料:山药豆300克、白砂糖100克、食用油10克
方法/步骤
1、将山药?豆反复冲洗干净,放在沸水中煮8-10中,直到表皮变软,嚼起来没有“嘎吱嘎吱”的声音。捞出沥干水分。
2、将锅里刷一层油,然后加入白砂糖和20克水,小火熬煮同时用勺子等东西搅拌。
3、待糖变成深一些的褐色时,将沥干水分的山药豆倒入,关火快速翻炒,拉丝效果可见。
二、注意事项
1、山药豆很小,比较难洗,需反复清洗去除污泥,并剔除掉坏豆。
2、熬糖稀有3种方法,水油混合是相对容易掌握的一种,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
3、山药豆煮好后应沥干水分,如果有水会影响拔丝效果。我的就是因为如此,导致效果不够明显。
三、拔丝菜的关键是炒糖,现在一般流行的炒糖有三种方法
第一,油炒法:就是炒时用油,因为油传热快,炒起来糖的变化快,所以炒起来极容易过火。炒时油放的不宜多,油多了主料挂不住糖,就会失去拔丝的意义。
第二,水炒法:锅内先放适量水,下入糖上火,受热糖就溶化,手勺地搅动, 糖由大泡变小泡,待够火候时即成。
第三,水油混合法:锅先放少许水,加入白糖,上火烧溶化后,沿锅边淋人适量的油,也是边炒边搅动,放油也不宜多,防止糖油化不沾主料。无论哪一种炒法都要掌握好火候,火大糖会迅速变色炒不好,火太小长时间炒会翻砂不出丝,炒糖时还要防止锅边焦糊,
糊锅边主要是火太大造成的,如果发现是这种情况,应及时用抹布擦一下, 把锅的方向换一下,以免糊得太厉害。
喝白酒吃什么下酒菜最好 放糖的菜
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人体在肝脏分解转化后才能排出体外,这样就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做下酒菜时,应适当选用几款保肝食品。糖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下酒菜里最好有一两款甜菜,如糖醋鱼、糖藕片、拔丝山药、糖炒花生米等。
拔丝山药怎么做才出丝
准备好山药200克,鸡蛋1个,面粉10克,淀粉50克,食用油500克,白糖5大匙。
1.山药去皮,之后切块,然后再用水泡洗,沥干其中的水分之后,在上面拍上少许的干淀粉。
2.再把鸡蛋打入到碗中,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面粉、干淀粉,还需要放入少许的清水和食用油,调成糊之后再把山药放入其中挂上糊。
3.锅中倒入食用油,烧热之后放入山药,炸到金黄脆硬的时候捞出沥干油,然后把锅洗净,加入清水和白糖,用小火继续炒,等到两面金黄、起小泡的时候,这时候就可以放入之前炸好的山药一起炒匀,盛到抹好油的盘中就可以吃了。
拔丝山药的做法
做法一
制作食材
铁棍山药山药500克(首选晶福源的铁棍山药),桂花卤2克,冰糖75克,熟白芝麻5克,熟花生油1000克。
制作流程
1、山药刮去皮切滚刀块;冰糖碾碎成面儿。
2、勺内注入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山药至金黄皮脆里熟,倒入漏勺内。勺内留油少许,放入冰糖面和和一调匙清水,加桂花卤熬糖,待糖汁表面的大气泡变小,糖以开始变微微有点浅红色时,马上将炸过的山药倒入勺中搅动,用糖汁将山药包均,倒入涂油的盘中,迅速上席即可。另上凉开水一小碗。
制作贴士
拔丝手艺很重要。火小,不是拔不出丝来就是糖呈沙粒;火大,糊了,成糖色了,就不能拔丝了。
做法二
制作食材
怀山药..600克
白糖....200克
花生油...500克
制作流程
1.山药洗净蒸熟,去掉外皮,切成滚刀块。
2.炒锅置中火上,添入花生油,油热五成,将山药下锅炸制,中间顿火3次,炸成柿黄色,捞出沥油。
3.锅内余油少许,下白糖炒成稀汁,起小花时,把炸好的山药下锅,甩点清水,翻身出锅即成。外带一小碗凉开水,同时上桌。
做法三
原料
山药200克白糖40克花生油500克
制作步骤
1.山药洗净去皮,切滚刀块,用沸水烫后捞出
2.放入五成热的油锅中,炸熟至金黄色捞出
3.炒锅内放油烧至四成热(约100℃),用小火放入白糖溶化,
4.炒至金黄色起泡时,迅速倒入山药,翻匀糖液
5.盛入抹芝麻油的盘中,洒上芝麻,上菜时外带一碗凉开水用筷子蘸水食用
注意:
吃的时候,小心烫嘴。
吃了发芽的山药豆会怎样 发芽的山药豆怎么吃
山药豆有比较丰富的营养成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叶酸等营养物质,食用价值比较高,食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拿来做山药豆糖葫芦、拔丝山药豆等。
但对于发芽后的山药豆,比较适合用来煮汤或者煮粥食用,因为山药豆开始发芽后,没有新鲜的山药豆那么新鲜,使用煮的方式更能使山药豆软烂入味。
老人肾虚吃什么最好 山药
山药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固精的功效,非常适合需要补肾的老年人食用。山药的吃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山药排骨汤、清炒山药、拔丝山药等。
拔丝山药的制作窍门
1.根据原料质地决定是否挂糊,如苹果、梨、桔子等水果,含水分较大,在下锅炸时,一定要用蛋清和淀粉挂糊,将原料裹住,否则原料内部出水后,会粘在一起;土豆、山药等原料,含淀粉较多,下锅炸时,可不必挂糊。
2.在油烧到七成熟时,将原料下锅,炸至金黄色捞出。
3.炒好糖。锅内要放干净底油,中火加热,加入白糖,用勺不断搅动,使糖受热均匀,炒至糖呈浅黄色时,由于水分蒸发冒出气泡,待泡沫多且大时,将锅端离火口,使泡沫变小,颜色加深。用勺舀起糖汁往下倒,能成一条线状,说明糖己炒好。这时迅速将原料下锅翻动,使糖汁裹匀原料。糖量与原料的体积比例为1:3,按原料重来说,块和片状的原料用糖量为原料的50%左右;条、丸状原料则为30%~40%。挂糊的比不挂糊的用量要多些。
4.糖汁炒好后,倒入的原料一定要热,如果原料不热,会使糖汁变凉,就拔不出丝来。为此,做拔丝菜时,应用两个炒锅,一个炒糖,一个炒主料。这样易保存主料温度,以挂匀糖浆。做拔丝菜不可用急火,以免糖浆过火,碳化发苦。如在糖浆中加少许蜂蜜,则风味尤佳。
处暑节气吃什么食物 山药
能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推荐吃法:将洗净后的山药捣碎后加糖调成馅,与糯米粉一起制成汤圆食用;也可做拔丝山药;或是去皮用淡盐水洗后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糖桂花酱,当冷盘。
拔丝山药的做法 功效
开胃健食、补充能量
拔丝山药介绍
起源
清代宣统翰林学士薛宝辰在他所著《素食说略》中提到“拔丝山药”说:去皮切拐刀块,以油灼之,加入调好水冰糖起锅,即有长丝。但以糖炒之,则无丝也。京师庖人喜为之。“拔丝山药”是北京传统名菜,少说也有百余年历史。而今拔丝山药又加上点儿桂花卤,撒上点熟白芝麻。吃的时候得趁热,夹块山药一拉,糖丝能拔一丈多远。入口之前一定要在凉开水碗里蘸一下,避免烫嘴。
菜品特点
山药原名薯蓣,唐代宗名李预,因避讳改为薯药;北宋时又因避宋英宗赵曙讳而更名山药。河南怀庆府(今温县)所产最佳,谓之“怀山药”。“怀山药”曾在.. 191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遂蜚声中外,历年来向英,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本草纲目》说它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
相关典故
“拔丝山药”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发生在唐朝。相传一天,李密邀魏徵饮宴,商议如何攻占荥阳。李密要快攻,速战速决,魏徵就是不提攻打荥阳之事,李密十分着急,又拿他没办法。正在纳闷之时,厨师端上一盆色泽金黄的菜肴,李密下筷就吃,随即“哎哟”一声,唇边已烫起个血泡。此时,厨师又送上一碗凉水,魏徵夹起山药往凉水中一涮,然后放入口中,并叫李密也照此法品尝。李密一吃,香甜脆嫩十分可口——这道菜就是“拔丝山药”。[1] 李密吃着这道菜,顿悟“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的道理,随即冷静下来,与魏徵一起周密策划作战计划。结果一举攻下荥阳,活捉守城主帅王世充。
拔丝山药的营养价值
拔丝山药
山药是美食,也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多种矿物质、多种维生素、胆碱、纤维素、粘液质等成分。
拔丝山药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供给人体大量的粘液蛋白质,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防止心血管系统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过早硬化,防止肝、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还能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出现肥胖。
中医理论认为:山药性平,不燥,不温不燥,功能补脾胃,益肺肾。
冰糖炒过了变苦怎么办 重新做
冰糖炒过头带有苦味通常是不符合菜品需求的做法,建议倒掉,重新炒过,具体做法是锅烧热之后加入适量的食用油和冰糖,快速地敲碎冰糖之后开小火慢慢熬糖色,一直到锅里面出现大气泡,再继续搅糖色气泡就会由大变小,紧接着糖色的颜色会由浅到深,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控制糖色颜色深浅,如果是做拔丝地瓜,拔丝山药之类的菜糖色微微变黄就可以了,如果是红烧之类的菜需要等到糖色变成棕红色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