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禁食时间的相关知识
术前禁食时间的相关知识
目前,我国教科书仍沿用传统观点:成年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8-12h、禁饮4h。调查我国手术患者,发现术前实际禁食时间为12-20h、禁饮为4-10h,明显长于传统规定时间。而接台手术患者的现状更不容乐观,大部分接台手术患者的术前禁食时间为14-16h,最长为21h;禁饮时间则更长,为12-14h,最长为15h。
机体在禁食禁饮状态下血糖下降,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糖原分解加速,糖生成增加。长时间禁食禁饮促使肌蛋白动员、肝糖异生活化,糖生成增加,以补充血糖。体内脂肪分解增加,成为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因此,在禁食的早期,如能及时补充葡萄糖,可明显减少蛋白质的异生,节省蛋白质;而且,补充葡萄糖还可以防止脂肪分解产生酮症,降低酸中毒的发生率。对机体而言,手术是一种创伤,可导致术后产生胰岛素抵抗。在不复杂的择期腹部手术后约持续2周,尤其在术后第1-2天表现较为强烈,与手术的强度直接相关,甚至也发生在小手术患者。而且,术前长时间禁食禁饮可进一步促使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增加手术创伤的代谢性应激,影响组织修复和切口愈合,降低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因此,在长时间禁食禁饮的应激状态下进行有创手术,易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发生虚脱甚至休克。长时间禁食禁饮是否适合所有的手术患者已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以上就是有关术前禁食时间的有关知识,我们都知道接受手术之前需要禁食,可是禁食的时间长短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影响,禁食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口渴、想吃食物甚至脱水的症状,给患者的病情带来较大的变化,所以了解术前禁食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帮助。
肝癌的相关知识
肝癌是怎样形成
肝癌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黄曲霉素、饮水污染、某些微量元素缺乏、遗传因素、嗜酒等因素有关。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者之间的关系,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资料显示,我国肝硬化患者中20%%有既往肝炎病史;56%%可查出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的阳性指标;而肝硬化患者中,16.5%%—51.5%%可发展成肝癌;肝癌高发区有26%%的人群可能是乙型肝炎患者或长期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由此可见,肝癌的发病与肝炎、肝硬化密切相关。
如何做到早发现
对于如何做到早期发现肝癌,解放军302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冯永毅指出,没有得乙肝的人,要注射疫苗;如果得了乙肝,要及早治疗。有乙肝病史或有癌症家族史、有5—8年以上的酗酒史并患有慢性肝病临床表现者、以及已经确诊的肝硬化患者均属高危人群。这类人群需定期的随访观察,建议至少每半年全面检查一下肝病的生化和影像学指标,包括做B超、查甲胎蛋白(AFP)。一旦发现可疑病变,就要做CT等进一步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如果患者AFP持续升高,B超和CT检测不能支持诊断,应进一步做肝动脉造影检查,这对早期小肝癌和肝癌子灶的发现有重要价值。
祛斑的相关知识
鲜奶敷脸:准备一小杯鲜奶,用蒸气蒸脸,将化妆棉吸满鲜奶,敷在脸上十五分钟左右,取下,用清水将脸上的牛奶洗净。长期坚持,可以使肤色白净均匀。
番茄美白:配方:蕃茄半个、蜂蜜适量。 用法:可将蕃茄搅拌成蕃茄汁后加入适量蜂蜜搅至糊状。均匀涂于脸或手部,待约15分钟洗去。
香蕉面膜:将香蕉去皮捣烂成糊状后敷面,15-20分钟后洗去,长期坚持可使脸部皮肤细嫩、清爽,特别适用于干性或敏感性皮肤的面部美容,一周一次,可软化角质净白皮肤。
苹果或者土豆面膜:将苹果或者土豆去皮切块或捣泥,然后涂于脸部,15-20保湿、补水、美白面膜可以天天做,一周做一次去死皮、深层清洁面膜。分钟后用热毛巾洗干净即可。隔天一次,一个疗程为20天,具有使皮肤细滑、滋润、白腻的作用,还可消除皮肤暗疮、雀斑、黑斑等症状。
牛奶加蔬果:晒过的皮肤出现红斑点,将牛奶搽脸及被晒部位,可使皮肤收缩,再用柠檬片敷面一周后斑点变小,再用黄瓜捣烂后加入葛粉和适量的蜂蜜搽几次,斑点即可消除。
金盏花叶汁:将金盏花叶捣烂,取汁擦涂脸部,既可消除雀斑,又能清爽和洁白皮肤。
蒲公英花水:取一把蒲公英,倒入一茶杯开水,冷却后过滤,然后以蒲公英花水早晚洗脸,可使面部清洁,少患皮炎。
牙周炎的相关知识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
牙周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有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要出血,偶也可有自发出血。牙龈颜色暗红,由于水肿显得比较光亮。健康的牙龈即使用力刷牙或轻探龈沟均不引起出血。而在初期和早期龈炎阶段,轻探龈沟即可出血。它比牙龈颜色的改变出现的早些,而且也较客观。故探诊出血可作为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指标。此外,还有牙周袋形成,在正常情况下,健康牙龈的龈沟深度不超过2mm,超过两毫米则为牙周袋。
牙周袋的形成说明炎症已从牙龈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使较深层的牙周组织感染,慢性破坏,脓性分泌物可以从牙周袋溢出。早期的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只有在慢性破坏性炎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组织支持力量大为减弱时,才可以导致牙齿松动。牙龈退缩也是牙周炎的症状之一,但患者常不易察觉。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炎,由于长时间受大量牙石的压迫,刺激牙龈,所以,龈缘外形出现水平式的退缩。至于老年性的牙周组织退缩,一般属于生理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牙周组织本身的退缩;另一方面是由于牙齿的磨耗而使牙齿继续萌出,形成牙根面暴露。由于牙根面的暴露,对冷、热、甜、酸食物或机械性刺激,都有敏感的表现。但也有的是生理和病理的因素同时存在。
球蛋的相关知识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类具有抗体活性的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人血浆内的免疫球蛋白大多数存在于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中。可分为五类,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其中IgG是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约占人血浆丙种球蛋白的70%,分子量约15万,含糖2~3%。IgG分子由4条肽链组成。其中分子量为2.5万的肽链,称轻链,分子量为5万的肽链,称重链。轻链与重链之间通过二硫键(—S—S—)相连接。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受抗原(如病原体)刺激后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与抗原起免疫反应,生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从而阻断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使病原体失去致病作用。另一方面,免疫球蛋白有时也有致病作用。临床上的过敏症状如花粉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青霉素导致全身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俗称风疹块)等都是由免疫球蛋白制剂能增强人体抗病毒的能力,可作药用。如注射人血清或人胎盘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制剂可防治麻疹、传染性肝炎等传染病。
卵泡发育相关知识
一、卵泡出现时间:每个月经周期开始有多个卵泡同是雪育但一般仅1个或2个卵泡发育至成熟,称主卵泡(上风卵泡),其余卵泡相继闭锁。据报道,90%以上的周期只有一个卵泡迅速生长至成熟,5%-11%有2个主卵泡发育。卵泡超声显像最早时间可在月经周期第5-7天,显示的最小直径为4-5mm。
二、卵泡生长速度:超声在月经周期第3-5天,可在卵巢内发现小卵泡,以后逐渐长大,均匀第14天最大,可发生排卵。月经第5天到排卵前,主卵泡均匀逐日增长1.5mm;第10天前均匀天天增长1.2mm,排卵前4天均匀增长1.9mm,至卵泡发育成熟。
三、邻近排卵卵泡超声图像:
①卵丘出现率约20%,大多出现在18mm成熟卵泡中,猜测排卵发生在24小时内。
②卵泡四周透声环,随lh值上升,膜组织水肿,粒层细胞从膜层细胞分离而形成。猜测排卵发生在24小时内。目前超声显示机率很低。
③卵泡壁粒层细胞与膜组织底层完全分离,出现卵泡壁齿状。
猪流感相关知识问答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原名:猪流感)?
猪流感病毒是由H1N1(三倍重组病毒)衍生变异病毒,美国检出的A/H1N1猪流感病毒,是由北美猪流感、北美禽流感、人类流感及欧亚猪流感病毒四个基因片断组成。是一种猪流感病毒A/H1N1亚型,且是一种之前从未在人和猪身上出现过的新型猪流感病毒
2.人能否患甲型H1N1流感?
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但近年也发现一些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患者大多为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如饲养者等。2005年12月至今年1月,美国发现12例人感染猪流感病例,其中11人与猪有过直接接触。
3.甲型H1N1流感病毒能否在人际间传染?
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美国今次发现的感染猪流感病人没有直接接触过猪。
4.食用猪肉能否感染?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猪流感等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差,只要加热至71℃,就能杀死猪流感病毒。
5.甲型H1N1流感有哪些症状?
人类感染猪流感的最明显症状是“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6.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有何特点?
通常情况下,儿童和老人更容易遭到流感病毒的感染,但此次墨西哥发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大多为年轻人,这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7.治疗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原名:猪流感)有无特效药?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人类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特效药,临床显示,这种变异病毒有一定抗药性,但对瑞士罗氏制药公司生产的“达菲”胶囊和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喷雾式药剂“乐感清”敏感。
8.有无抗猪流感疫苗?
目前只有用于猪的抗甲型H1N1流感疫苗,还没有专门用于人类的。就目前情况看,普通的抗流感疫苗对人类抵抗猪流感没有明显效果。
9.有何预防措施?
⑴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⑵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⑶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⑷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⑸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⑹如在境外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就医时应戴口罩),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
10. 什么是甲型H1N1调查病例?
当病患出现≧38℃高烧,以及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从最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到最严重的肺炎),若是病患曾经赴有猪流感的国家旅行,或是曾经与猪流感病患 (或极可能病患)接触,则属于「调查病例」。
11. 如何确诊甲型H1N1流感?
real timePC-PCR血清学检查、病毒培养、病毒抗体检验,发现H1N1感病毒。
12.疫区回国人员应如何预防?
从疫区归国入境时,如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说明。回国2周内,如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颈椎病相关知识
1、颈椎病急性发作?快躺下休息!
“一旦被诊断为颈椎病,有些人可能会忙着推拿按摩,其实这些多半是雪上加霜!颈椎病患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休息,而且应该是‘全休’!”陈刚说。
据陈刚教授介绍,这首歌谣的第一句,就已经说明了休息对于颈椎病治疗的重要性。这不仅是治疗的第一步,严重时还需要绝对卧床静养,而此时任何活动,包括推拿、按摩或者各式各样的颈椎操,都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此外,颈椎病患者的休息和治疗还要保证有足够时间。人体炎症从发生到消退,整个自然过程一般都需要三周左右!所以休息几天就想起来嗨,是不现实的。
另外,在卧床3-5天、度过症状最重的急性期后,患者虽然开始能起床活动,但一定要记得佩戴软颈围和颈托。一般要佩戴2-3周左右,时间太短颈椎还没来得及恢复,时间过长则会影响颈部肌肉,所以一定要听医生的。
2、这种颈椎病不疼?情况可能更糟
在“颈椎病防治歌”里,第二句说的就是颈椎病的症状和分型,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案。
陈刚说,颈椎病分六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症状表现差别比较大,预后也差很远。比如颈型颈椎病,表现为头颈、项背、肩关节的疼痛僵硬;神经根型颈椎病则以颈肩背及上肢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也有不怎么疼的颈椎病,比如脊髓型颈椎病,只表现为四肢无力麻木、手部不灵活、行走不稳似踩棉花,但它的后果却可能最严重,一旦伤到脊髓神经,就可能引发瘫痪。
所以,医生对不同颈椎病的处理方法不一样,情况好的可以保守治疗,脊髓性颈椎病这类严重的当然要尽快手术。而对于一般市民来说,无论哪种颈椎病都需要就医,但四肢发麻、无力、腿软可能更加危险,一定要尽快去医院。
3、颈椎病能靠吃药解决吗?不太现实
对于颈椎病,大部分人还是寄希望于吃吃药,或者做点理疗什么的。而陈刚教授说,其实药物治疗在颈椎病治疗中,只算是辅助手段,迄今为止没有一种专门治疗颈椎病有奇效的灵丹妙药。
至于理疗牵引,无论是超声波、超短波,还是颈椎牵引、推拿,都只有在专业医生操作下才安全。陈刚教授特别提到推拿,因为颈椎病里有很多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正所谓“用对了救命,用错了送命”,绝对不能自己随便推拿一番了事。
比如要是脊髓型颈椎病,很多时候要绝对禁忌推拿与按摩,否则瘫痪可能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至于那些必须接受手术的患者,“尽早手术”往往是更好的选择。因为颈椎病是病变部位压迫刺激了颈部神经或血管所致,解除压迫非常重要。手术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消除卡压,当然不能等严重损伤已经发生后才进行;否则,如果神经已经坏死,即使手术也救不回来了。而手术的风险在歌谣里也说得很清楚,“手术风险百有五。”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耐受手术,治疗预后也很好。
孕囊的相关知识
孕囊与胎芽
无论胎儿是男是女,都是父母的宝贝。到生产的时候自见分晓,在怀孕时还是多关注胎儿的发育比较好。
孕囊
孕囊只在怀孕早期见到。月经28~30天规则来潮的妇女,停经35天,B超就可以在宫腔内看到孕囊。在怀孕6周时孕囊直径约2厘米,孕10周时约5厘米。
孕囊位置在子宫的宫底、前壁、后壁、上部、中部都属正常。胎囊形态圆形、椭圆形、清晰为正常,如孕囊为不规则形、模糊,且位置在下部,孕妇同时有腹痛或阴道流血时,可能要流产。
另一方面,4周时,孕囊体积很小,超声还看不清妊娠迹象。5周时,B超可看见小胎囊,胎囊约占宫腔不到1/4,或可见胎芽。6周时B超胎囊清晰可见,并见胎芽及胎心跳。7周时B超清楚看到胎芽及胎心跳,胎囊约占宫腔的l/3。
8周时B超可见胎囊约占官腔1/2,胎儿形态及胎动清楚可见,并可看见卵黄囊。9周时B超可见胎囊几乎占满宫腔,胎儿轮廓更清晰,胎盘开始出现。10周时B超可见胎囊开始消失,月芽形胎盘可见,胎儿活跃在羊水中。11周时B超可见胎囊完全消失,胎盘清晰可见。
出冷汗的相关知识
1病因
多因平素阳虚、卫气不足所致,也可因受惊吓引起。
2诊断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并不发热,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苍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脉迟沉、舌淡等寒症表现。
3鉴别
中青年“盗汗”与小儿血钙偏低引起的“盗汗”发病机理不同。冬春转季是中青年“盗汗”的高发期,原因多为病人“阴虚”所致,用通俗的话讲,即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储存在人体内的“精气”已不足,当体质下降时,就会出现盗汗症状,如潮热颧红、心烦盗汗、失眠、乏力等现象。而中青年人群,面临工作、家庭压力较大,体力、精力透支明显,极有可能导致人体植物神经紊乱,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补“气”,则必然受到盗汗症的“垂青”。
高脂血症相关知识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超过572毫摩尔/升,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即甘油三酯<1.70毫摩尔/升。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超过1.70毫摩尔/升,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即总胆固醇<5.72毫摩尔/升。
(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增高,即总胆固醇超过57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超过1.70毫摩尔/升。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含量降低,<9.0毫摩尔/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