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激素有怎样的适应证
皮质激素有怎样的适应证
细菌感染伴有严重毒血症状者,在明确病原诊断给予特 效治疗后,为了迅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可考虑应用皮质 激素。急性感染伴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可应用皮质激素。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为缓解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 或防止因渗出物过多而发生粘连者,可考虑应用皮质激素。急性寄生虫伴有过敏反应时,为缓解变态反应症状,可 应用皮质激素。慢性病尤其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必须以激素控 制症状时,可以应用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1)糖皮质激素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1)对物质代谢的作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肝内糖元异生,增加糖元贮备,还能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因而使血糖升高。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类固醇性糖尿病。缺乏糖皮质激素时,血糖下降,饥饿时更加严重,甚至有发生死亡的危险。
糖皮质激素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随组织而不伺,主要促进肝外组织特别是肌组织蛋白分解,并抑制氨基酸进人肝外组织,使血中氨基酸升高。对肝脏,则促进蛋白质合成。糖皮质激素过多可引起生长停滞,肌肉消瘦,皮肤变薄和骨质疏松等。
糖皮质激素对脂肪代谢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促进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使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氧化;二是影响体内脂肪重新分布。糖皮质激素过多时,四肢脂肪减少,而面部、躯干、特别是腹部和背部脂肪明显增加,称为向心性肥胖。
2)对各器官系统的作用:作用于血细胞: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使胸腺和淋巴组织萎缩,使血中的淋巴细胞破坏,因此常用于治疗淋巴肉瘤和淋巴性白血病。它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分解嗜酸性粒细胞,从而使嗜酸性粒细胞在血中含量减少。因此,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可作为判断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指标之一。
作用于血管系统:糖皮质激素能提高血管平滑肌对血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管平滑肌保持一定的紧张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血管紧张性降低,因而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严重时可导致外周循环衰竭。
作用于胃肠道:能增加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生成,因而有诱发或加重溃疡的可能,药用时应予以注意。
作用于神经系统:小剂量可引起欣快感,过多则出现思维不能集中,烦燥不安以及失眠等现象。
(2)影响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因素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一方面受下丘脑—腺垂体调节,另一方面受糖皮质激素在血中浓度的负反馈调节。
1)下丘脑-腺垂体的调节:下丘脑促垂体区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经垂体门脉运送到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者随体循环血液到肾上腺皮质束状带,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下丘脑促垂体区与神经系统其他部位有联系。因此,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如创伤,精神紧张等,可通过一定的途径引起下丘脑促垂体区细胞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从而加强腺垂体和肾上腺皮质的活动。
2)反馈调节:血中糖皮质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它反过来抑制下丘脑促垂体区细胞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同时抑制腺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这种负反馈作用,从而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血中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此外,腺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也能抑制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分泌。负反馈作用在应激状态下会暂时失效,于是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浓度大大增加,增强了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力。
激素有哪些常见的不良反应
药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乏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高血糖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系长期用药所致,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
撤停综合征(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长期使用激素而一旦骤停用药,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心律不齐、低血压、低血糖、低血钠、低血氯、高血钾等撤停综合征。这是由于长期用药致内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反应迟钝所致。如果骤停药物,机体无法适应而引起暂时代谢紊乱。因此,若连续用激素两周以上者,均应按规定合理地逐渐撤药或予一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预防撤停综合征。
诱发和加重感染:
由于激素药能抗炎但不能抗感染,且有免疫抑制作用,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抗感染能力降低,因此,长时期应用激素易诱发感染和使潜在的病灶扩散。常见的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病毒感染,以及结核病的扩散。
对此,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若原发病为感染性疾病而需用激素时,必须在使用足量抗生素对抗感染的基础上给予激素。若原发病为非感染性疾病而需较长时间用激素时,应当积极避免各种可能诱发感染的因素,加强观察,必要时给予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1.长期全身大面积应用出现全身性副作用可致骨质疏松激素性糖尿病高血压向心性肥胖。
2.出现局部淤点淤斑特别是老年人由于激素致皮肤血管支持组织萎缩红细胞渗出到血管外所致。
3.皮肤感染性疾患的发生率升高易患毛囊炎疖子激素性痤疮等若有皮肤真菌感染会加重皮肤癣病。
4.引起激素性皮炎表现为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尤其在颜面等皮肤较薄部位自觉局部皮肤不适并可有轻度疼痛恢复极慢。
5.形成激素依赖性若停用激素出现皮肤红肿局部烧灼感皮肤发紧此为停用激素的反跳现象使用激素后症状消失但激素用量逐渐增加欲罢不能。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强脊炎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以下疗效、适应症及不良反应:
1、功效:
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镇痛效果,但不能完全阻止病情发展,不能改变强直性脊柱炎疾病的进程。长期服用激素,弊大于利,骨折、严重感染、胃肠道溃疡或出血的发生率与日服剂量和总积累量有关,亦与个体敏感性相关。
2、适应证:
一般不主张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下列情况可谨慎使用。
(1)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不能控制症状或对其过敏者,可小剂量(相当于强的松10mg以下)治疗。
(2)合并关节外症状且较严重者,如不规则发热、虹膜睫状体炎等。
(3)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效差的严重外周关节炎,需局部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者。
(4)儿童强直性脊柱炎。值得提出的是,皮质激素有抗雄激素作用。
3、不良反应:
短期内有神经兴奋症状、食欲亢进、库欣综合征、高血压等。用药后数月的不良反应有肌病、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肌肉、骨骼症状;诱发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病;诱发消化道溃疡、出血,以及月经失调、糖尿病等内分泌紊乱;多毛、脆性增加和愈合慢等皮肤症状;降低免疫功能,对感染易感性增高等等,故长期应用者应密切随访,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停药处理。
肾上腺皮质激素高危害
一、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根据其血浆半衰期分短、中、长效三类。1、短效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2、中效激素包括: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去炎松。3、长效激素包括: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药。
三、不良反应:1、 长期大量应引起的不良反应:**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为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代谢紊乱所致。停药后可自行消退,必要时采取对症治疗,如应用降压药、降糖药、氯化钾、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等。
促皮质激素的功能主治
1.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长期应用皮质激素在停药前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行肾上腺部分切除术后,可短期(3~7日)应用促皮质素,以兴奋肾上腺皮质的功能。2.促皮质素试验: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对本品无反应。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在滴注促皮质素3~5日后,类固醇的排出量逐渐增加,呈延迟反应。此试验还有助于区分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者的病理性质。如为双侧皮质增生,反应常高于正常;如为皮质腺瘤,反应正常或稍高;如为皮质腺癌,则无明显反应。
盐皮质激素是什么
盐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而保留水,并排泄钾。它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盐皮质激素的保钠排钾作用也表现在唾液腺、汗腺及胃肠道。
盐皮质激素的简介
盐皮质激素(mineralocorticoid)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内的水亦称体液。在成年男性,体液占总体重的60%,成年女性占55%。其中大约40%分布在细胞内,称为细胞内液,其余部分为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组织间液、脑脊液、胸腹腔液及关节腔液等。人体每日排出的尿液约1000-2000毫升,经皮肤、呼吸及大便中排水约1000毫升,带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同时也要摄入相当量的水予以补充。可以说,几乎人体内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在水中进行,并通过水进行新陈代谢。因此,保持体液量的衡定及细胞内、外液的交流意义十分重大。
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均含有不同量的可溶于水的物质。最常见的是电解质,它是带有正负电荷的离子(氢、钾、钠、钙、镁等阳离子,氯、磷、碳酸氢根等阴离子)及一些有机物质(蛋白质、有机酸等),统称为溶质。细胞内液的溶质以钾离子为主,细胞外液的溶质以钠、氯离子为主。
盐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重吸收钠而保留水,并排泄钾。它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盐皮质激素的保钠排钾作用也表现在唾液腺、汗腺及胃肠道。
在天然皮质激素中,醛固酮是作用最强的一种盐皮质激素。其理盐作用是等量糖皮质激素(皮质醇)的500倍。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很大,故在人体总的理盐效应中由糖皮质激素承担的约占45%,醛固酮也承担45%,另一种盐皮质激素脱氧皮质酮承担10%。平时每日醛固酮的分泌量很少,如因某种情况引起醛固酮分泌过多,其显着的钠水潴留及排钾效应则可引起低血钾、组织水肿、高血压。 若盐皮质激素分泌水平过低会导致水钠流失和血压降低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