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鸦胆子临床应用

鸦胆子临床应用

①治疗阿米巴痢疾

据50例和65例的观察,近期治愈率分别为72%和94%。其中50例组的复发率为6%。治愈病例大都在2~7天内症状消失,大便镜检多数在3~5天转为阴性。从大便转阴时间的长短看,鸦胆子对滋养体作用似较包囊为佳。或认为鸦胆子对急、慢性病例均有效果。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晕、腹痛,腹泻等,其中以腹泻较多见,但不影响治疗。用法:大多采取口服法与灌肠法并用,7~10天为一疗程。口服每日3次,成人每次用鸦胆子仁10~20粒,也有少至4粒的;小儿每岁1~2粒。装胶囊吞服。灌肠用鸦胆子仁15~20粒,打碎后浸于1%碳酸氢钠溶液200毫升中2小时,然后行保留灌肠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与口服法同时进行,或在口服4天后再单独使用。

②治疗疟疾

对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均有效果,多数病例服药后可控制发作。用法:成人每次用鸦胆子仁10粒装入胶囊吞服,每日3~4次,连服至第4、5天剂量减半,全治程为5天。小儿10岁以下每次6粒,14岁以下每次8粒。副作用较大,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如上腹部不适,饱胀,食欲减退,大便次数增加,少数病人发生呕吐。

③治疗滴虫性及阿米巴原虫性阴道炎

用鸦胆子仁20粒加水100毫升,煎成20毫升,以注射器套导尿管注入阴道内,每日1次。治疗6例滴虫性阴道炎,经2~3次用药即获痊愈,随访年余未见复发。另一报告用鸦胆子仁40粒打碎后加水400毫升,煎成40毫升,行阴道灌洗,每日1次,治疗1例阿米巴原虫性阴道炎,经7天后亦获痊愈。

④治疗赘瘤

用鸦胆子油涂搽患部,对于外耳道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及寻常疣、扁平疣等均有治疗效果。外耳道乳头状瘤用鸦胆子油滴入,每日1~2次,3~7天即可脱落。单发性的喉乳头状瘤,可先将瘤体摘除,然后用鸦胆子曲在基底部擦拭;多发性的先将易摘除的瘤体摘除,再用鸦胆子油在瘤体表面涂拭。小儿直接喉镜下涂拭,成人在间接喉镜下涂拭,每周1~3次。一般施用5~6次后肿物即可消失,但最多有用至30次的。鸦胆子油对喉部无不良副作用,涂后局部无红肿或溃疡发现,乳头状瘤处形成瘢痕,对正常粘膜无破坏作用。经鸦胆子油治疗的病例未见复发。对于寻常疣、扁平疣等,可先用小刀将疣体表皮轻轻刮破(不宜刮得过深及损伤周围皮肤),将鸦胆子劈开直接在患部摩擦,或蘸少量鸦胆子油滴于疣上,每4~7天1次,10次为一疗程。涂油后5~6小时内切勿用水或毛巾洗擦,以免拭去药油或波及周围皮肤;面部用药须防止进入眼内;再次用药如遇皮损结有痂膜时,须先将痂膜轻轻刮除再涂药油。用上法治疗扁平疣47例,治愈39例,大多在5次以内治愈。多数病人用药后皮损及健康皮肤出现红肿、瘙痒及灼热感等炎症现象,但对治疗无效病例则此现象很少出现。炎症反应出现后,继续涂擦,原来发炎之处逐渐变为棕黑色,数日后痂膜脱落而疣即消失。用鸦胆子油较鸦胆子仁效果迅速,但局部发炎也较剧烈。也可将鸦胆子捣成细末,加水调成糊状,涂于疣上,每日早晚各1次,涂至结痂为止。一般2周左右即可结痂而愈。鸦胆子油对于软而作线状之乳头状瘤较寻常疣、扁平疣作用迅速,其治疗作用可能是由于它的毒性作用使细胞发生退行性变,细胞核固缩,最后坏死而脱落。

用鸦胆子仁内服,对于肛门裂和内痔等引起的出血,血吸虫病合并乙状结肠肉芽肿,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鸦胆子外敷曾引致过敏1例。患者于右足中趾上皮角化处敷药后20分钟突发呼吸困难,旋即进入半昏迷状态,经抢救后始恢复。恢复后以鸦胆子仁浸液作皮肤划痕试验,结果涂药后20秒钟局部发生红润,1分钟时出现直径1.2厘米大的丘疹,并觉呼吸有紧迫感,持续12小时之久;同时以健康人用同法作对照,结果阴性。在此以前患者曾两次用鸦胆子仁外敷,亦均在用药后1~2小时左右发生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如荨麻疹、呼吸迫促、恶心呕吐等。

摆脱灰指甲

验方一

取鸦胆子 适量去核备用,将患甲在温热盐水中浸泡至发软,用修脚刀将指甲或趾甲上泡软的增厚坏死部分削去,将鸦胆子挤压出油涂于病甲上。每甲需要鸦胆子1~2粒,每日一次,可连续应用2~3个月。此方可有清热解毒、杀真菌的作用。

验方二

取荆芥 、防风 、红花 、地骨皮、明矾 各18克,加上皂角、大风子30克,一起放入150克米醋中浸泡5天。每日应用中药醋溶液浸泡患甲半小时,建议持续2~4周。

验方三

取白芷90克和醋500克在锅中小火煎熬,直至成为浓汁。晾凉后,可取适量将患甲浸泡半小时,早晚各一次,至少连用10天。此方有解毒杀虫的作用。

验方四

取大风子、地肤子 、蛇床子 、白鲜皮、苦参 、白矾 、川椒 、蝉蜕 20~40克,加入3000毫升水煎熬成浓汁,再加入食醋100克混合,温洗患甲,每日一次。此方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作用。

使用鸦胆子有什么禁忌

1、该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用胶布保护好周围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

2、孕妇及小儿慎用。胃肠出血及肝肾病患者,应忌用或慎用。

3、不良反应:鸦胆子壳及种子均有毒,临床的毒性反应发生率较高

鸦胆子-中药材饮片。其毒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水溶性的苦味成分中,为剧烈的细胞原浆毒,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对肝肾实质有损害作用,并能使内脏动脉显著扩张,引起出血。其挥发油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据临床报道,成人服12粒即有中毒危险。中毒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乏力,腹痛,便血,胃肠道充血,尿量减少,体温增高,眼结膜充血,四肢麻木或瘫痪,昏迷,抽搐等。局部应用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鸦胆子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用量过大;二是口服时直接吞服或嚼服。因此,应用鸦胆子必须严格掌握好用量,且按正确方法服用,以保证用药安全。中毒救治的一般疗法为:早期催吐、洗胃,口服牛奶或蛋清,酌用泻药;静脉点滴葡萄糖、盐水及注射维生素;在昏睡、呼吸困难时,酌情给予中枢兴奋剂,必要时可行人工呼吸。

鸦胆子的营养价值 抑制阿米巴原虫

鸦胆子中的鸦胆子苦素是抗巴贝西虫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杀灭或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脑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哪些

脑瘤的中医中药治疗目前主要使用于手术前后、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脑瘤的中医中药治疗主要是控制肿瘤的发展、转移、缩小肿瘤缓解病情和减少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使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延长生命。

中医中药治疗脑瘤副作用较少,能长期使用;经大量临床资料反复研究:鸦胆子油乳对脑瘤的治疗有很大功效。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是用现代高新技术,将中药制成的油制的口服乳剂,其主要成分为油酸,是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靶向性的纯中药抗癌制剂;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肿瘤及脑转移瘤有很好的疗效;它能够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及生长,阻断癌细胞的增殖,使癌细胞变性坏死;而且对正常细胞无损害。

鸦胆子在治疗脑瘤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各期癌细胞均有杀伤和抑制作用。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在治疗脑瘤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病例中得到了明确的验证。中药和中药制剂在治疗脑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在手术前后、放化疗后;中医中药治疗是脑瘤的最佳选择。治疗脑瘤的药物还有化学药物如:替莫唑胺胶囊(蒂清)和司莫司汀胶囊(甲环亚硝脲)在治疗脑瘤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疗效。

木鳖子临床应用

外用治疗牛皮癣、干癣、秃疮等有一定效果用法:将木鳖子去外壳,蘸醋在粗瓷器上(如碗底)磨取药汁,临睡前用棉花或毛笔蘸涂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

涂药前患处先用盐水洗净;癣病蔓及周身者可分期分片治疗。

一般1钱木鳖子仁约需10毫升醋研磨,其药汁可涂3x2厘米癣面5~7处。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棱,无毛,卷须单一,与叶对生。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4cm,3~5中裂或深裂,偶有7裂,裂片卵形或长卵形;叶柄顶端或叶片基部有2~5腺体。花单性同株;雄花梗细长,每花具1大苞片,花萼黑褐色,有黄白色斑点,花冠浅黄白色;雌花梗短,苞片较小。瓠果长椭圆形,长9~15cm,熟时红色,表面有软质刺突。种子暗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1月。

生于山坡林下或灌丛中。主产湖北、广西、四川。

采制 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剖开,晒至半干,除去果肉,取出种子,干燥。

性状 种子扁平圆板状,中间稍隆起或微凹下,直径2~4cm,厚约0.5cm/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有网状花纹,在边缘较大的一个齿状突起上有浅黄色种脐。外种皮质硬而脆,内种皮灰绿色,绒毛样。子叶2,黄白色,富油性。有特殊的油腻气,味苦。

化学成分 含木鳖子酸(momordic acid)、丝石竹皂甙元(gypsogen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α-桐酸(α-elaeostearic acid)、气基酸、甾醇。

性味 性温,味苦,微甘;有毒。

功能主治 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疬、痔漏、干癣、秃疮。

鸦胆子选方

①治里急后重:鸦胆去壳留肉,包龙眼肉,每岁一粒,白滚水下。(《吉云旅钞》)

②治热性亦痢,及二便因热下血:鸦胆子去皮,每服二十五粒,极多至五十粒,白糖水送下。此物囫囵吞服,去皮时仁有破者,去之勿服,服之恐作呕吐。(《医学衷中参西录》)

③治疟疾:鸦胆子果仁十粒,入桂圆肉内吞服,日三次,第三日后减半量,连眼五日。(《广西中草药》)

④治早期血吸虫病:鸦胆子果仁十粒,日二次,连服四、五天。(《广西中草药》)

⑤治痔:鸦胆子七粒,包圆眼肉,吞下。(《纲目拾遗》)

⑥治疣:鸦胆子去皮,取白仁之成实者,杵为末,以烧酒和涂少许,小作疮即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⑦治脚鸡眼;鸦胆子二十个,砸开取仁,用针尖戳住,放灯头以上少烤,烤至黄色,再放一小块胶布上,用刀将该药按成片,粘于患处(在粘前用开水将患处洗净,用刀将厚皮割去),每日换一次,二十天左右即痊愈。(《新中医药》8(12):583,1957)

⑧治滴虫性阴道炎:鸦胆子二十个,去皮,水一茶杯半,用砂壶煎至半茶杯,倒入消毒碗内,用消过毒的大注射器将药注入阴道,每次注二十至四十毫升。轻者一次,重者二至三次。(《河北中医药集锦》)

鸦胆子附方

1、鸦胆子治早期血吸虫病:鸦胆子果仁10粒,每日2次,连服4、5天。(《广西中草药鸦胆子》)

2、鸦胆子治热性赤痢,及二便因热下血:鸦胆子(去皮),每服二十五粒,极多至五十粒,白糖水送下。(《衷中参西录》)

3、鸦胆子治痢久,脓血腥臭,肠中欲腐,兼下焦虚惫,气虚滑脱者:生山药(轧细)50克,三七(轧细)10克,鸭蛋子(去皮)五十粒。上药三味,先用水四盅,调和山药末煮作粥。煮时,不住以箸搅之,50克沸即熟,约得粥一大碗。即用其粥送服三七末、鸭蛋子。(《衷中参西录》三宝粥)

4、鸦胆子治痔:鸦胆子七粒。包圆眼肉,吞下。(《纲目拾遗》)

5、鸦胆子治慢性鼻炎:将鸦胆子油涂于双鼻腔下、鼻腔粘膜前后端和游离缘,2--4天1次。(《中医外治杂志》)

软化作用。鸦胆子与病灶充分接触,面积大小也相当。乙醇可使鸦胆子不变质。鸦胆子味极苦、性寒;有小毒,功能清热解毒、腐蚀。该方法用药量极少。安全无痛

6、鸦胆子治疟疾:鸦胆子仁10粒,入桂圆肉内吞服。每日3次,第3天后减少量,连服5天。(《广西中草药》)

7、鸦胆子治滴虫性阴道炎:鸦胆子20个,去皮,水一茶杯半,用砂壶煎至半茶杯,倒入消毒碗内,用消过毒的大注射器将药注入阴道,每次注20--40ml,轻者1次,重者2--3次。(《河北中医药集锦》)

8、鸦胆子有毒部位:果壳和种子。中毒症状:成年人吃12粒有中毒危险。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全身无力,呼吸慢或困难,昏睡,最后四肢麻痹。解救方法:洗胃;内服蛋清或牛奶及活性炭;内服或注射维生素B1;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及维生素丙。腹剧痛时给止痛剂;昏睡时给兴奋剂等对症治疗。广州草药医师介绍:先用甘草三钱煎水服或嚼烂吞下原汁,后吃红糖和冻白粥。《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9、鸦胆子治毒蛇咬伤:鸦胆子、半边莲、七枝莲、对面针各适量。掏烂敷患处。(《岭南草药志》)

10、鸦胆子治痢:鸦胆子(去壳,捶去皮)5克,文蛤(醋炒)、枯矾、川连(炒)各1.5克。糊丸,朱砂为衣。或鸦胆霜、黄丹各5克,加木香1克亦可,乌梅肉丸,朱砂为衣。二方俱丸绿豆大,粥皮或盐梅皮,或圆眼干肉或芭蕉子肉包吞十一二丸,立止。(《医碥》鸦胆丸)

鸡眼,若进行手术治疗不仅时间长,而且复发率高,常难以治愈。75%乙醇对皮肤有杀菌、消毒作用,滴于鸦胆子仁上起

11、鸦胆子治花柳毒淋,有热:丈菊子(即向日葵,捣碎)50克,鸭蛋子四十粒。将丈菊子蒸汤一盅,送服鸭蛋子仁。(《衷中参西录》消毒二仙丹)

苦,费用低,无副作用及并发症、疗效可靠。

12、鸦胆子治疗鸡眼更简单有效的方法:(1)取鸦胆子1粒,剥去坚硬外壳,用75%乙醇1滴滴于鸦胆子仁上。(2)用乙醇棉球对患处消毒,将处理后的鸦胆子压于鸡眼处,以创可贴(或胶布)贴牢,持续4天。后连续外敷1--2粒。

13、鸦胆子治疣:鸦胆子去皮,取白仁之成实者,杵为末,以烧酒和涂少许,小作疮即愈。(《衷中参西录》)

14、鸦胆子治牛患疔毒,捣汁饲之。《岭南采药录》

15、鸦胆子治鸡眼,胼胝:先用热水烫洗患处,发软后用刀削去隆起处及表面硬的部分,贴上剪孔的胶布,孔的大小与病变相等,而后将捣烂的鸦胆子盖满患处,而以胶布敷盖,每隔6天换药1次,一般3次。(《中华皮肤科杂志》)

妙手巧除扁平疣瘊子

此药方虽是民间偏方,但是经过百姓数次亲身临床实践,疗效甚佳,无任何副作用,且可以花小钱治大病,何乐而不为。

一、药方

路霉素片、医用酒精

二、使用方法

1.路霉素片研成粉末 2.将药粉兑酒精和成糊状

3.每日擦药,扁平疣会逐日消退

去瘊子

一、处方

鸦胆子(一种中草药,药店均有销售)

二、治疗方法

1. 将鸦胆子研成粉末,备用;

2. 用针将瘊子挑破至流血,而后把鸦胆子粉末敷上,(上药时比较疼,需要坚强有毅力的人才行),如此多日,瘊子得到根治。

脑瘤可以吃什么药

据我国六城市居民中调查,颅内肿瘤患病率为32/10万,一项世界性的统计为40/10万。说明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并不低,值得重视。就全身肿瘤的发病率而论,脑瘤居第五位(6.31%),仅低于胃、子宫、乳腺、食道肿瘤。在成人,脑瘤占全身肿瘤总数的2%,儿童期脑瘤在全身各部位肿瘤中所占比率相对较多,占全身肿瘤的7%。脑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人多见。

脑瘤中医治疗方法

脑瘤的中医中药治疗目前主要使用于手术前后、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或不能手术和放化疗的患者。脑瘤的中医中药治疗主要是控制肿瘤的发展、转移、缩小肿瘤缓解病情和减少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达到治疗的目的。使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延长生命。

中医中药治疗脑瘤副作用较少,能长期使用;经大量临床资料反复研究:鸦胆子油乳对脑瘤的治疗有很大功效。鸦胆子油口服乳液是用现代高新技术,将中药制成的油制的口服乳剂,其主要成分为油酸,是抗肿瘤的活性成分。是一种新型的具有靶向性的纯中药抗癌制剂;易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肿瘤及脑转移瘤有很好的疗效;它能够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及生长,阻断癌细胞的增殖,使癌细胞变性坏死;而且对正常细胞无损害。鸦胆子在治疗脑瘤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促进作用;而且对各期癌细胞均有杀伤和抑制作用。

鸦胆子油口服乳液在治疗脑瘤上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病例中得到了明确的验证。中药和中药制剂在治疗脑瘤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在手术前后、放化疗后;中医中药治疗是脑瘤的最佳选择。治疗脑瘤的药物还有化学药物如:替莫唑胺胶囊(蒂清)和司莫司汀胶囊(甲环亚硝脲)在治疗脑瘤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疗效。

鸦胆子如何治疗面部扁平疣

方法一鸦胆子治疗扁平疣:民间最简单的治疗扁平疣的方法,是用中药鸦胆子仁涂擦疣面;或取薏苡仁30克,水煎服。对于鸦胆子治疗扁平疣,则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鸦胆子有强烈的腐蚀性!非常容易造成皮肤的灼伤!甚至会导致毁容!面部的扁平疣,原则上来讲是应该禁忌使用鸦胆子治疗的,但如果扁平疣长在手部、躯干部,可试用鸦胆子散酒来治疗。

方法二蒸馏水治疗扁平疣:可加100克蒸馏水配5%的酒石酸锑钾液点涂疣面,至患处发疱时停止,然后散布硼酸滑石粉,促使其干燥结痂,痂脱即愈。如数目较多,也可分批进行。

方法三板蓝根治疗扁平疣:对于疣发较多的病人,还可用板蓝根30克,煎水熏洗疣发处皮肤,每日2~3次,使用板蓝根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每日2次,每次2毫升,注射两个星期为一个疗程,有治疗扁平疣的作用。

鱼鳞痣怎么去除 鸦胆子腐蚀治疗

民间对于小的鱼鳞痣体,常用鸦胆子腐蚀,也有效果,但注意用量,毒性比较大!口服薏米可以提高身体免疫,有利于消除病毒!

方法:使鱼鳞痣由小洞露出,将鸦胆子仁(鸦胆子去壳捣碎)少许敷在鱼鳞痣上,再覆以橡皮膏,2~3天换药1次

这种方法的危险性较大,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相关推荐

三七与什么搭配最好 鸦胆子

鸦胆子,苦寒性凉,有清热解毒及截疟之效。善治热性赤痢,最能清血分及肠中之热,防腐生肌。 功效:与三七合用,能有效祛肠中腐烂,为治疗痢疾之常用配伍组合。 用法:可将三七、鸦胆子用白砂糖化水服用,一日服用两次后方可治愈。

三七和什么搭配最好 鸦胆子

鸦胆子,苦寒性凉,有清热解毒及截疟之效。善治热性赤痢,最能清血分及肠中之热,防腐生肌。 功效:与三七合用,能有效祛肠中腐烂,为治疗痢疾之常用配伍组合。用法:可将三七、鸦胆子用白砂糖化水服用,一日服用两次后方可治愈。

鸦胆子治疗鸡眼的方法是什么

采用鸦胆子10克,白醋50毫升。用法:将鸦胆子捣碎浸泡于白醋中7-10天 后备用。用时先用碘酒或70%乙醇消毒患处皮 肤,再用消毒的针头或刀尖刺破鸡眼处皮肤形 成一个小小的创面,将鸦胆浸剂滴人创口内或 用棉球涂上药液嵌入创口中,再用胶布遮盖固 定,隔日换药1次。备注:化赘脱腐。主治鸡眼。

丹参临床应用

①治疗迁延性、慢性肝炎 取丹参注射液10毫升(相当于生药20克),静脉注射,每天1次;另用肝功能恢复液(用狗肝制成)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若有出血倾向者加用牛西西(土大黄)或紫珠草注射液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如属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者可加用胎盘组织液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均以30天为一疗程。经治迁延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11例,结果近期治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15例,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明显好转或肝功能恢复正常,而脾脏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3例,无效2例。症状

荆芥临床应用

1、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治疮疡时毒,肿痛发热,左手脉浮数者:荆芥、防风、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桔梗、枳壳、茯苓、川芎、甘草各3g。水煎。食远服。 2、荆芥解表汤(时逸入方)治风寒感冒:荆芥、防风、苏叶、白芷、杏仁各6g,赤苓9g,陈皮6g,神曲9g,生姜2片,葱白2段。水煎,日服1剂。 3、荆芥连翘汤(《回春》)治鼻渊:荆芥、柴胡、川芎、当归、生地黄、赤芍药、白芷、防风、薄荷叶、栀子仁、黄芩、桔梗、连翘各1.5g,甘草1g,锉作1服,水煎服。 药理作用 用人工发热的家兔,口服荆芥煎剂与浸剂2

性病尖锐湿疣有什么治疗方法

治疗尖锐湿疣的偏方一:水晶膏石灰水、糯米治疗 取适量的水晶膏石灰水和糯米,将所准备的糯米放置在石灰水中浸泡,浸泡的时间大约为二十四到三十六个小时,浸泡完毕后,将糯米捣烂成膏准备使用。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在尖锐湿疣患者的疣体上直接涂抹药膏即可,每天使用一次就行了,不需要涂太多次,持续使用一直到尖锐湿疣患者疣体脱落为止。 治疗尖锐湿疣的偏方二:鸦胆子制剂 鸦胆子制剂的方法也是常有的偏方。将单味鸦胆子制成软膏、油剂或者糊剂直接在尖锐湿疣患者的疣体处点涂,使疣体枯萎脱落,假如没有鸦胆子的话,选用鸦胆子的复方制也

鸦胆子是什么

鸦胆子-中药材鸦胆子出自《本草纲目拾遗》:“鸦胆子,出闽、广,药肆中皆有之。形如梧子,其仁多油,生食令人吐,作霜,捶去油,入药佳。""此物出闽省云贵,虽诸家本草未收,而药肆皆有,其形似益智子而小,外壳苍褐色,内肉白,有油,其味至苦,用小铁锤轻敲其壳,壳破肉出,其大如米, 敲碎者不用,专取全仁用之。” 以上所述,与现时所用的植物鸦胆子果实一致。《岭南采药录》:“鸦胆子,治牛患疔毒,捣汁饲之。” 《南方主要有毒植物》:“鸦胆子,有毒部位:果壳和种子。中毒症状:成年人吃12粒有中毒危险。症状是恶心,呕吐,腹

有哪些中药外洗方能治疗尖锐湿疣

中医在漫长的实践中发现了很多有效的中药 外洗方和一些有效的中药制剂。下面介绍几首中 医效验方,供读者参考。(1)外用熏洗:取马齿苋60g,枯矾30g, 朴硝100g。煎水熏洗,每日1~2次,每次20 分钟。熏洗后以青黛散合六一散混合撒疣体上,保持干燥清洁。(2) 鸦胆子油外涂:鸦胆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 药,捣烂即可得鸦胆子油,它具有清热解毒,点灼 疣体的功能。若疣体小者点涂患处,或用鸦胆子仁 一份,花生油三份,浸泡半月后,涂于患处。(3) 水晶膏外涂:水晶膏是中医的传统外用 药,它是以生石灰和糯米调成的膏药

鸦胆子治疣效果

鸦胆子是一味中药,本来对阿米巴痢疾和疟疾有疗效。但用它治疣竟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1、将鸦胆子(几颗)碾碎,用陈醋调成糊状,再滴一滴食用油搅拌均匀待用。 2、将长疣的部位用热水泡约20分钟。 3、将一小块医用胶布中间剪一个与疣大小相等的洞,贴在疣部位,疣在圆洞中,切记不要露出周围的好皮肤。 4、将调好的鸦胆子糊抹到疣上,再用大点的医用胶布贴上,以固定和加压药物。 5、24小时换1次药,连续3~4次之后,疣就掉了。此时在创面上擦点消炎粉,贴上创可贴即可。 此法简单易行,花钱也少,鸦胆子在药铺可买到,对鸡眼和脚

石韦临床应用

①治疗支气管哮喘:4~9岁每日用石韦全草5钱,10~15岁1两,16岁以上1.5两。每两加水1000毫升,煎成300毫升,趁热加入冰糖1两,分3 次服,3天为一疗程。观察11例,服药后喘息消失者7例,减轻者2例,无改变者2例。多数在服药的当天哮喘症状即开始平息,其他症状于次日或第3天消失,但停药后往往仍有复发,复发时间最短者为2周。复发时再用同法治疗,仍然有效。 ②治疗慢性气管炎:曾采用庐山石韦单味煎剂、冲剂、提纯石韦"410"糖浆及复方庐山石韦冲剂进行临床观察,均取得不同程度疗效,其中以石韦"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