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不能和什么同食
罗非鱼不能和什么同食
一般来说,罗非鱼没相克的,没什么不能的一起吃的。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孕妇能吃罗非鱼吗
罗非鱼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繁殖能力也很强,罗非鱼适合孕妇食用,因为罗非鱼里面有丰富的蛋白质,日本人称赞罗非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所以罗非鱼有很高的养生价值。
该鱼原产于非洲,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罗非鱼,罗非鱼就是我们说的非洲鲫鱼,罗非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适合多种群体食用,作为需要特别关注的孕妇,是可以每天的菜里面加入这道美味的罗非鱼的。
广东人为何不吃罗非鱼 罗非鱼是不是很脏
正规养殖的罗非鱼并不脏,脏的其实是生活在污水中的一些野生罗非鱼。
现在养殖罗非鱼也是非常普遍了,也是需要科学养殖技术的,所以罗非鱼的生存环境也是比较干净的,而且还要做好池水消毒、防病措施,因此正规养殖出来的罗非鱼并不脏。
但是生活在污水中的野生罗非鱼,内脏中可能有很多脏东西、寄生虫等,而且味道也不好,不建议吃这种罗非鱼。
罗非鱼有刺吗 为什么很少人吃罗非鱼
因为很多人对罗非鱼有误解。
罗非鱼的生存能力很强,即使在污染的水源中也可以生存下来,因此,很多人觉得罗非鱼是一种很脏的鱼,其实并非如此,正规渠道售卖的罗非鱼都是使用的干净水源进行养殖的,在流通市场前也会经过食品检验,因此,正规渠道产出的罗非鱼是可以食用的,反而是一些野生罗非鱼需要慎食。
罗非鱼的种类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
尼罗罗非鱼
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背鳍边缘黑色;尾鳍终生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呈垂直状;喉、胸部白色,尾鳍末端不达臀鳍的起点,体侧具有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一黑斑;尾柄高大于尾柄长。尼罗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
奥利亚罗非鱼
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喉、胸部银灰色;背鳍、臀鳍具
暗色斜纹;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奥利亚罗非鱼比尼罗罗非鱼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高;特别是它们的性染色体为ZW型,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产生全雄罗非鱼,故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
莫桑比克罗非鱼
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它与尼罗罗非鱼的区别在于:
尾鳍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头背外形呈内凹;喉、胸部暗褐色;背鳍边缘红色,腹鳍末端可达臀鳍起点;尾柄高约等于尾柄长。因引进过程中忽视提纯育种工作,造成品种退化,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
红罗非鱼
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
它身体具美丽的微红色和银色小斑点,或偶有少许灰色或黑色斑块。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杂食性,繁殖力强,广盐性,疾病少,个体大,体色美,肉味鲜,在广东和港澳地区很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又被叫作珍珠腊或腊鱼。
奥尼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外形与母本相似,
生长快,雄性率高达93%,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且起捕率高,现正成为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
福寿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
具有杂食性、疾病少、生长快和产量高等优点,但因体色黑和含肉率低影响其养殖的发展。
罗非鱼的习性
罗非鱼具有食性杂、耐低氧、不耐低高温,繁殖强等特点:[2]
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贪食,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罗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是一种
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食性杂
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池塘中的罗非鱼,消化道内含物大部分是有机碎屑及其他植物性饲料(如水草类、商品饲料等等),其次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少量底栖动物。
耐低氧
罗非鱼耐低氧能力很强,窒息点为0.07~0.23毫克/升,水中溶氧1.6毫克/升时,罗非鱼仍能生活和繁殖。水中溶氧3毫克/升以上时,生长不受影响。
不耐低高温
罗非鱼的生存温度范围为15~35℃。当水温低于15℃时,罗非鱼处于休眠状态。罗非鱼最高临界温度约40~41℃,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罗非鱼繁殖温度在20℃以上。
繁殖能力强
罗非鱼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鱼,繁殖条件要求不高,大水面积静止水体内自然繁殖。罗非鱼6个月即达性成熟,重200克左右的雌鱼,怀卵量多在1000~1500粒左右,繁殖期间,雄鱼有美丽的婚烟色彩,腹部有肛门和泌尿生殖孔两个口,挤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雌鱼腹部有3个孔,即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水温18~32℃,成熟雄鱼具有“挖窝”能力,成熟雌鱼进窝配对,产出成熟卵子并立刻将其含于口腔,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在雌鱼口腔内发育,水温25~30时4~5天即可孵出幼鱼。幼鱼至卵黄囊消失并具有一定能力时离开母体。
罗非鱼如何保存
说到食物可以有很多,我们经常吃的就有大米、面食、蔬菜、水果、鱼、肉类等等。这些食物因为性质的不同,所以对人体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它们各自的营养价值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就来说说罗非鱼,以及罗非鱼该如何保存。
该鱼原产于非洲,最早于1946年由吴振辉、郭启鄣从新加坡引进台湾省,为纪念这两个人,先称“吴郭鱼”。1957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内地,又名“越南鱼”。因其原产于非洲,形似本地鲫鱼,故又有人叫它“非洲鲫鱼”。
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它的外形、个体大小有点类似鲫鱼,鳍条多荆似鳜鱼。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
罗非鱼食性广泛,大多为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甚贪食,摄食量大;生长迅速,尤以幼鱼期生长更快。罗非鱼生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温度16~38℃,适温22~35℃。是一种广盐性鱼类,海淡水中皆可生存;耐低氧,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罗非鱼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
罗非鱼对于人们来说,老少皆宜,每次100克左右。罗非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骨刺少,没有肌间小刺,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味道俱佳。此外,也可做全鱼、鱼片、鱼丸,可蒸、煮、炸、烤、做汤或微波烹饪。
说到罗非鱼的保存问题,对于活的罗非鱼其实可以用新鲜的河水进行保存,而且要适当地注意更换河水。对于已经死亡的罗非鱼,我们可以先把它们清洗干净,然后再用保鲜袋装起来,然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层里面,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
罗非鱼为什么没人吃
罗非鱼并不是没人吃,只是少数污染严重的河里生长的罗非鱼不适合人吃而已,养殖的罗非鱼还是很受欢迎的。
目前罗非鱼的养殖技术也已经成熟了,都讲究科学养殖,养殖罗非鱼的吃糖也会定期消毒、防病,这样养出来的罗非鱼是比较干净的,市面上大多数的罗非鱼都是养殖的罗非鱼。
但是一些水污染严重地区的野生罗非鱼最好不要吃,因为罗非鱼在这些污染严重的水中生存,其内脏中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或者寄生虫之类的,吃了可能有健康隐患。
罗非鱼的危害有哪些
吃正规养殖的罗非鱼,并且将罗非鱼完全烹饪煮熟了,那么基本上没有什么危害的,但是如果吃的是污水河里的罗非鱼或者是没有熟的鱼,则可能会有危害。
危害一:污水河中的罗非鱼不利健康
罗非鱼的生命力强,繁殖能力也很强,在污水河中也能够生存,其内脏中可能含有一些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人要吃经常吃这种污水河中的罗非鱼,日积月累的,不利于身体健康。(正规养殖的罗非鱼没有这个风险)
危害二:吃没熟的罗非鱼可能感染寄生虫
无论是淡水养殖的罗非鱼还是污水中生存的罗非鱼,都有可能存在寄生虫,如果人吃了没熟的罗非鱼,又不凑巧鱼肉中的寄生虫较多,那么人体感染寄生虫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