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检查需要注意什么呢
骨密度检查需要注意什么呢
骨密度检查是确定骨骼健康状况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鉴别骨质疏松症,预防骨折风险,监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人体多个部位都可以进行骨密度测量,如髋部、脊椎、腕部、足跟等。骨密度的测量结果与健康年轻人数据两者之间涉及一个标准差(SD),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基于骨密度水平,是建立在已知病人骨密度和正常年轻人骨密度平均值对比基础上的。
如果骨密度测量结果在“标准”范围内,则骨密度被认为正常,而比正常平均骨密度峰值低25个标准差的人称为骨质疏松患者,这些人最终超过95%的人发生骨折。
正常:骨密度在年轻人平均值的1个标准差内(+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1~2.5个标准差(-1~-2.5SD)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2.5个标准差(低于-2.5SD)
骨质疏松的诊断是基于患者与正常人的骨密度平均值的对比。因此,骨密度检查只能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并不可靠,不要拿着自己的骨密度检查单与他人的骨密度值进行比较。
现在大多数骨密度仪具有高度精确、操作简单、无损伤等优点。患者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测定时无任何痛苦,跟行CT、X线检查相似。测定结果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一般来说,骨密度检查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进行,并且检查结果也是反映某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全身情况则需进行综合评估。
胫骨骨折的常见检查方法
1.X线检查
可确定胫骨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X线片除有胫骨骨折的特殊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如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骨髓腔扩大等。摄片范围应包括损伤部位的上、下邻近关节,髋部骨折应包括双侧髋关节,脊柱骨折应结合查体确定投照部位及范围,避免漏诊。
2.MRI、CT检查
能够准确显示胫骨骨折的粉碎程度及椎管内的压迫情况,CT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关节内或关节周围骨折,MRI对发现隐匿性骨折以及鉴别新鲜或陈旧性骨折具有重要意义。
3.骨密度检查
拟诊为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有条件可行骨密度检查。骨密度的检查方法较多(如DXA、pDXA、QCT、pQCT等),其中双能X线吸收法(DX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参照WHO推荐的诊断标准,DXA测定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质1 个标准差属正常(T值≥-1.0 SD),降低1~ 2.5个标准差为骨量低下或骨量减少(-2.5 SD标准差为骨质疏松(T值 ≤ -2.5SD),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为严重骨质疏松。临床上常用的测量部位是L1~L4腰椎及髋部。
骨质疏松与骨密度检查
哪些人应做骨密度检查?
骨密度检查主要用于3个方面
骨密度测定临床应用广泛,主要有3方面:(1)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度的预测;(2)对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的骨量测量,从而制定安全的、最佳的治疗方案,防止骨折发生;(3)病情随访及疗效评价。
方法简单,无需特殊准备
现在大多数骨密度仪具有高度精确、操作简单、无损伤等优点。患者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测定时无任何痛苦,跟行CT、X线检查相似。测定结果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一般来说,骨密度检查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进行,并且检查结果也是反映某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全身情况则需进行综合评估。
应用于8类人群
以下人群可考虑做骨密度测定:
(1)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
(2)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
(3)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6)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
(7)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状旁腺亢进等)或服用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8)孕妇在孕期3、6个月各测骨密度一次,以便及时补钙。
骨质疏松症患者检查骨密度有什么意义
骨质疏松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疼痛等症状,骨密度检查是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因此,更年期后的女性、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有腰背疼痛的人,都应及时做骨密度检查,以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骨密度能够准确地预测绝经后妇女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当骨密度低于相应的年龄标准时,髋部骨折的危险性会上升。
如何读懂骨密度检测
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
1、读懂“T”值
“T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
-1﹤T值﹤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
-2.5﹤T值﹤-1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
T值﹤-2.5表示骨质疏松症。
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2、读懂“Z”值
“Z值”划分为两个区间,各自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
骨质疏松做什么检查
"骨质疏松症如何检查,骨质疏松目前的检查方法有几种,一种是X线检查,这种方法往往是很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才能够发现,并且也跟每次放射量的多少有关系,所以临床上很少用X线来检查,另外一种方法是超声检查,叫超声骨密度,比如说它一般查的是脚后跟,查的是腕关节,这个超声骨密度相对有比较大的误差,所以它可以作为筛查来进行检查,但是并不是特别的准确。第三种是骨密度检测仪。 这是现在最简单、最有效的检查骨质疏松的方法,通过测定椎骨相对密度(RVD),它的正常值是1,表示椎体密度高于椎间盘。如果RVD值为0,表示椎体密度椎间盘密度一样,就是患有骨质疏松,如果RVD为小于0,表明椎体密度比椎间盘要小,则是严重的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检测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患者的脚或者胳膊放入仪器里面呆一会,计算机就能直接给出骨密度检测值,非常迅速,并且检测值相对于其他检查要精准,性价比相当高。"
孕妇骨密度检测
1. 孕期及哺乳期,是需要做骨密度检测的特殊人群。超声骨密度检测对孕妇及胎儿均无任何影响,因此可用做分段多次观察孕期、哺乳期骨矿物质的动态变化。
2. 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骨钙的储备(过高、过低),对胎儿的健康发育均至关重要,骨密度检测能帮助你了解孕期骨质状况,做好孕期保健,预防妊娠并发症(孕妇骨质疏松和妊娠高血压)。因我国成人普遍存在营养结构问题,定期检查、接受正确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3. 哺乳期骨钙流失较快,此时如骨密度偏低,可导致乳母及幼儿的骨钙降低。
骨密度仪会根据患者资料自动算出T值和Z值数据。T值是将检查所得到骨密度(BMD)与正常年轻人群的BMD相比,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SD)数,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有意义的数值。Z值是将检查所测得的BMD与正常同龄人群的BMD比较而得出的值。虽然Z值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意义不大,但是可以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骨密度水平的测量结果(BMD)与健康年轻人数据两者之间的标准差(SD),定出以下4项指标。
正常:骨密度在年轻人平均值的1SD内(+1~-1SD)
低骨密度: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1~2.5SD(-1~-2.5SD)
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2.5SD(低于-2.5SD)
严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年轻人平均值2.5SD,伴有一处或多处骨质疏松性骨折。
一般说来,骨密度每减少一个标准差值,无论用何种方法测定和在何处测定,都揭示今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将增加约50%。但在某一特定部位测得的骨密度,对该处今后发生骨折的风险预测作用,比在其他部位测定时要好。因此,较为明智的选择是在较常发生骨痛的部位检测骨密度,或在已测得骨量减少的部位定期复查骨密度。
在对孕妇骨密度检测认识后,女性在进行这方面检测的时候,也是要积极配合,而且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孕妇骨密度检测过程中,女性要注意身体情况,同时检测后身体异常情况,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治疗,这样对自身才不会有损害。
在什么部位做骨密度检查比较好
骨密度检查主要用于3个方面
(1)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度的预测;
(2)对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的骨量测量,从而制定安全的、最佳的治疗方案,防止骨折发生;
(3)病情随访及疗效评价。
对什么部位做骨密度检查比较好
一般说来,骨密度每减少一个标准差值,无论用何种方法测定和在何处测定,都揭示今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将增加约50%。但在某一特定部位测得的骨密度,对该处今后发生骨折的风险预测作用,比在其他部位测定时要好。因此,较为明智的选择是在较常发生骨痛的部位做骨密度检查,或在已测得骨量减少的部位定期复查骨密度。
如果出现有疑似骨质疏松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做骨密度检查并定期随访,从而判断有否骨质流失的情况发生,早发现早治疗。
骨密度检查的方法是什么
现在大多数骨密度仪具有高度精确、操作简单、无损伤等优点。患者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测定时无任何痛苦,跟行CT、X线检查相似。测定结果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一般来说,骨密度检查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进行,并且检查结果也是反映某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全身情况则需进行综合评估。
目前人们对骨密度检查还不是很重视,但是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分析说:“面对压力大、节奏快的都市生活,人们普遍忽视了对骨关节的保养,加上饮食不平衡、过度操劳等不良生活习惯,普通人发现骨关节问题的几率一直在上升。”她同时提醒,骨关节的保护越早做越好,30岁后,应全面补充骨关节所需的营养,改善骨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Schiff益节”是来自美国的骨关节保健品牌,schiff益节氨糖钙片不仅能改善骨密度,还能有效缓解各类关节疾病。
为何中年人体检要查骨密度
体检时医生有时会建议中年人检查下骨密度,为何中年人体检要查骨密度?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不良的生活习惯正不断侵扰都市人们的健康,骨质疏松也渐渐提早出现。
有不少人存在误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才可能患的疾病。事实上可不是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才会得,中年人也要注意定期做相关检查。男性从30到35岁开始,女性从30岁开始,骨量开始流失,骨密度开始下降,最终发展为骨质疏松症。这也就是为何中年人体检要查骨密度的原因。
骨质疏松常被人们称之为“隐性杀手”。丢失再多的骨量也不会被察觉,当出现腰背酸痛、身高变矮、驼背时已是晚期了。当骨骼强度不够也就是骨质疏松时,骨骼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会断裂,也就是骨折。而骨密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骨骼强度,于是测量骨密度成了监测骨质疏松程度的常用指标。
目前,骨密度检查被认定为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并且,检查前无需特殊准备,测定时无任何痛苦,跟行CT、X线检查相似。测定结果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一般来说,骨密度检查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进行,并且检查结果也是反映某个部位的骨密度值,全身情况则需进行综合评估。
怎么看骨密度检查结果?
(1)T值是将检查所得到骨密度(BMD)与正常年轻人群的BMD相比,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SD)数,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有意义的数值。
(2)Z值是将检查所测得的BMD与正常同龄人群的BMD比较而得出的值。虽然Z值对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意义不大,但是可以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上述就是关于骨密度检查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预防骨质疏松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