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骨裂的康复训练
脚骨裂的康复训练
脚骨折后的康复训练主要是主动功能训练和被动功能训练,主动功能训练是自己训练,以好的一侧带动损伤的一侧锻炼,力量由小到大,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以患处没有明显疼痛为原则。脚骨折,主要是训练踝关节,踝关节在70-110度范围内,主要是锻炼踝关节的背曲功能,和足趾的屈伸活动。
这个一般是在手术后三天开始或者是石膏拆除后开始。而被动锻炼,主要是损伤处顺肌腱放心的按摩和舒筋推拿治疗,另外在锻炼的时候,需要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可以顺肢体重力方向,而需要锻炼肌肉的力量的时候,可以逆肢体的重力方向予以锻炼。
共济失调怎么康复
一、脑瘫康复训练应该按照医生的计划进行康复,每个脑瘫儿运动功能受损情况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父母带着孩子到专科医院求治,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患儿发育障碍的具体情况拟定出康复训练计划,训练一段时间后还需要进行复诊,康复医生会分析患儿康复训练的情况,训练效果,存在的问题,完善康复训练计划。
二、小儿脑瘫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家长应根据孩子实际发育年龄,对照正常儿童发育表,一步一步地进行训练。选择训练动作时应由简到难逐步过渡,如果训练动作过难,孩子不能完成,会导致挫败感而失去信心、放弃训练。
三、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多方面训练可同时进行,家长可同时进行多方面训练的综合康复,将康复训练内容融入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避免训练中的伤害,家长在帮助孩子进行训练时动作应轻柔缓慢,避免用力过猛,孩子在做训练动作时应小心保护,慎防跌倒摔伤。
四、治疗患儿与训练家长相结合: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治疗师每天1~2小时的训练不可能解决患儿今后的问题。为保证患者得到不断的治疗和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必须让家长学会常用的治疗方法。
脚后跟骨折康复训练有什么呢
⑴骨折病人经过整.复和固定以后,要特别注意观察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是否太紧。如发现骨折部位的远端(手指或脚趾)有血运障碍,即肿胀严重或皮肤发紫,应及时请医生处理。经常检查石膏或夹板边缘的皮肤有无受压情况,如发红或破溃时请医生处理。
⑵骨折后应抬高.患.肢(用枕头垫起骨折的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防止过.度.肿.胀。
⑶骨折后长期卧.床的病.人,应睡木板床有利于健康;还要注意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的皮.肤,防止发生褥.疮。
⑷加强.功.能锻.炼也很重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体的运动,以促进血流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脑瘫康复训练
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头的控制
可利用俯卧位训练抬头的能力,方法:让孩子趴着,拿一个玩具停在与他的眼睛一般高处,为了让孩子抬头看它,把它一点一点抬高。每天至少俯卧30分钟,以饭后10分钟左右最适宜。
2、翻身及爬方法
让患儿趴在地板上,从背后拉他的衣服帮他转动肩膀翻身;让他趴着,将一条浴巾置于胸前,反浴巾两头提起来,保持只让他手和膝部着地,你一边和他沿地板慢慢地前进,一边鼓励他;一人帮他移动手臂,另一人帮助交替活动他的脚,帮他用力爬向某一个目标。
3、坐起训练
将他双腿分开坐在你的膝上,活动你的膝,使他轻轻向一边倾斜,鼓励他稳住自己。或向下压住他的髋部帮助他坐起,将他倾向另一边。从后方握住其髋部,轻轻将他推向一边,让他把握自己,向不同方向转身坐。将他向另一边倾斜,向一边侧坐。
4、拉物站起
大人可拉脑瘫儿一只手,诱使他从座位过度到双腿为脆姿,然后再让他站起来。孩子抓住小床栏杆时家长把双手放在他掖下支撑站立,逐渐减少帮助,让他自己保持平衡。
5、行走
脑瘫儿学走路的关键就是要学会移动身体重心,开始拉双手向前走,渐渐过度拉一只手,最后达到自己独走;也可用学步吊带。
6、上下楼梯
开始让患儿一手扶栏杆,一手拉大人手,以维持平衡,逐渐让他脱离成人的支持,靠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两步一个台阶,上下楼梯。大一点的孩子需鼓励他一步一个台阶两脚交替上下楼梯,可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7、跳跃
跳跃是锻炼下股肌肉的一个重要项目,练习蹲起动作,为跳跃作准备。经常拉患儿双手从台阶上跳下,作为自行跳跃的爆发力的准备,在室内挂上一些鲜艳的纱布和小玩具(在上述两个训练基础上)让几个儿童一起跳跃着去触摸、拍打。
8、平衡协调训练
选择无障碍物的场地或房间,在大人的保护下让患儿闭目直行、走脚印、走直线、坐摇马、荡秋千、骑小三轮车、拍球、接球、在地上翻滚都是练习平衡协调动作的好方法。
9、精细动作训练
主要是训练手与大脑的协调能力,提高患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的灵活性。训练方法主要有抓、捏、握物品或玩具,要选择适合小孩玩的物品,由方形、长方形逐步过渡到圆形。五六岁时,教患者学习旋拧瓶盖、给玩具上弦、搭积木、握笔写字画图等,为日后上学读书、提高生活能力打基础。
家庭康复训练中,家长应注意以下事项:
1、按照医生的计划进行康复。每个脑瘫儿运动功能受损情况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父母带着孩子到专科医院求治,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患儿发育障碍的具体情况拟定出康复训练计划。训练一段时间后还需要进行复诊,康复医生会分析患儿康复训练的情况,训练效果,存在的问题,完善康复训练计划。
2、训练要循序渐进。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家长应根据孩子实际发育年龄,对照正常儿童发育表,一步一步地进行训练。选择训练动作时应由简到难逐步过渡。如果训练动作过难,孩子不能完成,会导致挫败感而失去信心、放弃训练。
3、多方面训练可同时进行。家长可同时进行多方面训练的综合康复。将康复训练内容融入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
4、避免训练中的伤害。家长在帮助孩子进行训练时动作应轻柔缓慢,避免用力过猛。孩子在做训练动作时应小心保护,慎防跌倒摔伤。
跟腱断裂后的功能恢复
康复训练:
从手术一个月后去掉石膏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早、中期训练旨在松解踝、跟部伤、术后粘连,恢复踝关节伸屈活动度和精细运动调节功能。早期阶段(术后46 周)以床上踝关节的非阻抗伸屈功能活动为主。中期(术后1.5-3个月)应下地走路和进一步功能锻炼,如向前和向后走路、蹬功率自行车、足滚圆木练习等。初下地训练时,鞋跟应适当垫高,以减轻对跟腱的牵张力,待适应后再逐步将鞋跟减低。后期(术后3-6个月)以恢复踝跟肌、腱抗牵拉张力的肌力训练为主,如负重起踵练习、踝背伸抗阻练习等,为重返训练场作最后准备。
缝合术后康复程序
一、早期——屈曲30度石膏固定期(0-4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尽可能避免肌肉萎缩。
(一)、手术当天:
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即大腿前侧肌肉绷劲及放松)。
(二)、术后一天:
1 、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活动!5分/组,1组/小时。(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以上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跟腱断裂康复的训练,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么在生活中的时候,如果自己也碰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就不能够再干重的体力活,要好好的在家里卧床休息,适当的做一些康复训练。
骨盆骨折康复训练
盆骨骨折是骨折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多是由于外伤和暴力事故引起的,发生骨折之后,患者应该先不要随意移动,等待医生到来进行处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应该进行各方面的康复训练,对于盆骨功能的恢复相当有好处。
扩胸锻炼
骨盆骨折患者长期卧床,肺活量减少,肺呼吸功能障碍,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故要指导患者每日行上肢扩胸运动,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咳痰,定时给患者翻身叩背,可有效避免肺部感染。
肠功能训练
对于采用腹带进行包裹式治疗的较轻患者,应指导其进行腹式深呼吸,并做提肛运动,用手在腹部脐周围进行环行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
排尿排便指导
骨盆骨折急性期时疼痛较明显,患者多不敢排尿排便,放置便盆较困难。故每次放便盆时,应指导家属将床头稍摇高,将臀部平托再放置便盆,可减轻患者排便排尿疼痛,且患者易接受。
下肢功能锻炼
骨盆及下肢制动时,可行躁部锻炼,防止足下垂。疼痛好转1周后,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锻炼;4一6周拍片若骨盆骨折愈合则行膝关节锻炼;8一12周后行直腿抬高练习;去掉骨盆兜牵引后,可坐起,拄拐站立或行走。
以上就是盆骨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进行的康复训练,患者要进行扩胸锻炼、肠功能训练、排尿排便训练、下肢功能锻炼,通过这些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的同时,尽快的从疾病中康复。
脚骨裂多久能走路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所以说就算是很小的骨头碰撞如果出现红肿等情况的话,就需要休息三个月。如果是脚骨裂等情况的话,如果情况比较轻微的话,只需要打石膏治疗,如果是严重损伤,还需要手术治疗。
第1步
2所以说,脚骨裂的患者至少需要修养三个月,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些人的恢复比较快可以很快的下地走路。不过如果出现疼痛等情况外,就需要延长修养的时间,避免下地行走。
第2步
3不过,脚骨裂的患者的恢复需要适当的锻炼,所以如果处于恢复时期,患者也需要做一些下地行走的锻炼,只是时间不宜过长,适量即可。此外,脚骨裂患者还需要做好清洁护理,以便伤口更快的的恢复。
第3步
4俗话说,吃什么补什么,脚骨裂的患者需要补充营养,最好是多吃骨头汤等,这样就能更好的补充,以便更容易恢复。此外,当脚骨裂恢复之后,还需要适当的补充钙片,以便能增强骨骼,避免碰撞导致损伤。
第4步
注意事项:
脚骨裂是常见的病症,最主要是因为不注意的行为,如干体力活导致的碰撞,走路不经意的碰撞等,所以为了避免不能走路的情况,应该避免这些碰撞,老人和小孩最好是有人看守。
骨裂要多久才能好 影响骨裂康复的因素
骨裂的具体康复时间是无法具体保证的,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体质情况,以及骨裂的部位、程度以及采取的治疗措施和康复锻炼的情况等因素所决定。但一般来讲,只要身体状体佳,治疗方法得当,一般骨裂康复不需要太多时间。
脚后跟骨折康复训练有什么呢
⑴骨折病人经过整.复和固定以后,要特别注意观察石膏或夹板固定的是否太紧。如发现骨折部位的远端(手指或脚趾)有血运障碍,即肿胀严重或皮肤发紫,应及时请医生处理。经常检查石膏或夹板边缘的皮肤有无受压情况,如发红或破溃时请医生处理。
⑵骨折后应抬高患肢(用枕头垫起骨折的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防止过度肿胀。
⑶骨折后长期卧床的病人,应睡木板床有利于健康;还要注意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的皮.肤,防止发生褥.疮。
⑷加强功能锻炼也很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不能下床的病人也要在床上做肢体的运动,以促进血流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
跟腱断裂的康复训练
初期:以静态适应性活动为主
初期,对跟腱断裂康复训练可能容易受到患者的忽视,以为治疗好了,休息几天就没事了,其实,跟腱断裂康复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的,不可能休息几天就好了,而其还要严格执行科学的康复训练,这样好起来才更快。
1、借助拐杖,让脚触地行走,逐渐受力。在动、静态中反复练习。
2、一手按压受伤部位。这样做可以起到辅助固定作用,并可控制 活动范围。另一手扶脚,轻轻地上、下、左、右转动踝关节。通过背 屈、曲屈、内外侧翻动等动作,慢慢拉动脚的内外侧韧带,提高关节 的灵活性。
3、仰卧,做双腿直膝或屈膝收、举腿练习,提高腿部的肌肉力量。
4、一手掌心向下按压伤腿的近踝关节处,另一手握住足底上推, 两手同时用力慢拉跟腱,使其受力。
中期:以加大伤脚在受力状态下的静、动态练习为主
1、两脚左右开立,两手背后,身体重心向伤脚弹性前压,慢慢向 下做连续蹲起动作,扩大踝关节前、后的活动范围,拉伸跟腱,增强 伤踝的受力能力,提高腿部力量。
2、坐立,两腿伸直,脚尖慢慢用力向上,做屈、伸踝动作。拉伸 跟腱可提高肌肉、韧带的主动收缩能力。
3、坐在椅子上,大腿和小腿呈90度角,两手用力按压受伤脚的大 腿,使伤脚的脚跟与地面接近。
4、两手扶墙,两脚并拢,做双、单腿的屈膝蹬伸动作。此动作可 拉长跟腱,提高伤脚的承受力和踝关节的灵活性。脚与墙的距离可逐 渐加大。
5、伤脚前伸,弓腿,手扶大腿,身体重心向前移,使脚踝受力。 逐渐缩小腿与脚背的夹角,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拉伸跟腱。
后期:提高肌肉耐力,以动态练习为主
1、多做上、下楼梯运动,提高伤脚的支撑力和腿部力量,使动作 日趋协调。
2、多到室外走动,在行走的过程中,提高跟腱用力的协调性,恢 复伤脚的活动功能。
3、强化规范动作练习,使功能恢复到常态。
关于跟腱断裂康复训练,上面分为三个阶段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跟腱断裂,但一旦无法避免的发生了,也要做好急救和治疗,尤其是在后期的康复治疗过程中,要保持和医生的沟通,争取早日得到康复。
成年怎么帮助小儿脑瘫患者康复
一、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应该按照医生的计划进行康复
每个脑瘫儿运动功能受损情况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父母带着孩子到专科医院求治,专业的医生会根据患儿发育障碍的具体情况拟定出康复训练计划,训练一段时间后还需要进行复诊,康复医生会分析患儿康复训练的情况,训练效果,存在的问题,完善康复训练计划。
二、小儿脑瘫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
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家长应根据孩子实际发育年龄,对照正常儿童发育表,一步一步地进行训练。选择训练动作时应由简到难逐步过渡,如果训练动作过难,孩子不能完成,会导致挫败感而失去信心、放弃训练。
三、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多方面训练可同时进行
家长可同时进行多方面训练的综合康复,将康复训练内容融入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避免训练中的伤害,家长在帮助孩子进行训练时动作应轻柔缓慢,避免用力过猛,孩子在做训练动作时应小心保护,慎防跌倒摔伤。
四、治疗患儿与训练家长相结合:
脑瘫患儿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靠治疗师每天1~2小时的训练不可能解决患儿今后的问题。为保证患儿得到不断的治疗和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必须让家长学会常用的治疗方法。
轻微骨裂怎么办
骨裂是骨头裂痕.我们的骨骼因为缺乏运动或者营养供给不足,会使得它的强度或者韧性不足,在运动中受到强烈的外力冲击或者重量负荷,超出了本身的机械承受幅度,都容易发生骨折。突发性骨折也是因为不能承受外力的打击而导致骨肉裂缝或者断裂,通常伤者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也因为骨骼萎缩或者骨质疏松等原因发生较多。
功能锻炼: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
康复训练的后期,此时骨性骨痂已形成,x在线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康复训练主要形式是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恢复期进行康复的同时可配合理疗及步态训练等。
4一般来说,骨裂的治疗主要通过石膏或小夹板简单的固定和治疗,坚持一段时间后伤处可快速愈合,愈合后通常没有后遗症。专家指出,在针对骨裂的治疗方法上,要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可配合中药膏贴健骨理络贴,在饮食中,原则上要以清淡为主。
踝骨骨折康复如何训练
脚踝部位的骨折,一般在2个月后可以下地走,有的时间再长一些,但不要运动过长!平时多对腿部进行揉搓按摩,加快腿部血液循环!注意不要着凉!定期复查拍片确定骨胳愈合的程度,如果愈合的较快,那么时间可以提前,这其间要多吃一些补钙食品。
最好扶拐到伤后三月,(一般来讲,术后12周脚可以轻微踩地了),若骨折线消失,可脱拐行走,但是切不可完全负重。扶拐行走,患肢从负重10kg左右开始,逐渐增加负重(适量的负重可以刺激骨痂生长)。下地行走最好有人陪护,避免跌倒等二次损伤。行走后脚踝肯定有所肿胀,所以行走一段时间可抬高患肢休息,期间记得脚踝关节屈伸功能的锻炼。
足踝部骨折必然会影响整个足部各关节与踝关节的功能,踝关节是一个复杂的关节,它向足背方向的活动称为背伸,向足底方向的活动则称为趾屈。此外,它与中足的其他关节联动,还可产生内旋、外旋、内翻、外翻等活动。康复的重点在于踝关节屈伸及其肌力的训练,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负重行走的功能。
以上就是踝骨骨折的康复练习方法,如果在早期就接受康复训练,患者的恢复效果也会更好。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骨折愈合及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康复跟不上,手术再好也会打折。另外还可以煮点猪骨汤喝,多食用一些富含钙,磷,铁的食物来补钙。
腓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一.增加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坐立,伸直膝关节,作如下练习:踝关节背伸牵拉向后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踝关节跖屈牵拉向前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踝关节内翻牵拉向内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踝关节外翻牵拉向外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坐在椅子或床沿,膝关节屈曲作如下运动:“写字练习”用脚砪趾当做铅笔写字.
二.等长力量训练踝关节外翻等长力量训练坐姿,患足外侧抵住桌腿,墙面或门板,向外侧用力使肌肉收缩并坚持15秒钟,复原,放松10秒钟,重复5-10次.踝关节内翻等长力量训练坐姿,患足内侧抵住桌腿,墙面或门板,向内侧用力使肌肉收缩并坚持15秒钟,复原,放松10秒钟,重复5-10次.
三.抗阻力力量训练每个运动均需要使用橡皮筋如TheraBand,如果没有橡皮筋,使用毛巾自行手工加阻力也可以.踝关节背伸抗阻力力量训练伸直膝关节,运动踝关节使脚面向后抵抗橡皮筋的阻力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