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的几率是多少
葡萄胎的几率是多少
葡萄胎几率是多少?
在我国,葡萄胎几率为平均每1000次妊娠0.78次,也就是约1000个人当中可能只有一个。但是,葡萄胎复发率与葡萄胎次数成正比,也就是,女性1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发生风险不足1/50;2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风险为1/6;3次葡萄胎后再次葡萄胎的风险为1/2;患葡萄胎次数越多,复发几率越大。
增加葡萄胎几率的因素
营养因素葡萄胎多见于食米国家,因此认为与营养有关,研究发现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患者血清中的叶酸活力很低,而胚胎血管形成时期叶酸缺乏,就会影响胸腺嘧啶合成,从而导致胚胎死亡及胎盘绒毛中的血管缺乏;饮食中胡萝卜素的消耗低,发生葡萄胎的危险性增加;维生素A缺乏地区的葡萄胎发病率增加;葡萄胎组织中微量元素Zn、Se含量下降。
感染因素不少作者认为葡萄胎与病毒感染有关,但至今未找出真正证据。
内分泌失调认为葡萄胎的发生与卵巢功能不健全或已衰退有关,故多见于20岁以下以及40岁以上妇女。动物实验证明,怀孕早期切除卵巢,可使胎盘产生水泡样变,因而认为雌激素不足可能是葡萄胎的原因。
种族因素种族间葡萄胎的发病率的差异被引起注意。有报道,美国黑人妇女葡萄胎的发病率仅为其他妇女的一半。在新加坡,欧亚混血人种葡萄胎的发病率比中国人、印度人、马来西亚人高2倍。
原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及抑癌基因变异失活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是控制细胞生长分化的基因,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过度表达以及抑癌基因的变异失活等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健康小提示
葡萄胎的主要症状为停经后阴道出现不规则流血,妊娠呕吐剧烈且时间较早,子宫的大小大于停经日期,血HCG异常的增高,不能触及胎心,胎动等。当孕妇发现自己有以上现状时就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孕期检查。尽快确诊是否是葡萄胎。
葡萄胎都需要化疗吗?
葡萄胎并不是都需要化疗。大部分葡萄胎不需要化疗,小部分、特殊性的葡萄胎患者才需要进行化疗。葡萄胎的诊断一经确定后,应即刻予以清除。清除葡萄胎时应注意预防出血过多、子宫穿孔及感染,并应尽可能减少以后恶变的机会。葡萄胎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清宫,清除宫腔内容物,年龄超过40岁的女性就会建议切除子宫。化疗一般是不会要求的,只有在患者出现高危情况才会要求进行化疗治疗。
需要进行化疗的葡萄胎患者
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
有咳嗽、咯血、头痛、抽搐等症状,或经检查发现阴道有紫蓝色结节者;
葡萄胎胎清出前HCG值异常升高者;
清宫清出的水泡体积较碎小者;
第二次清宫后病理检查发现仍有生长活跃的葡萄胎组织者;
葡萄胎清除后仍阴道出血,经再次刮宫不能止血的患者;
葡萄胎清除后HCG不是进行性下降,而是降至一定水平后不再下降,或HCG值始终高居不下的患者等。
葡萄胎患者化疗的作用
抑制严重恶变病变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宫以外,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均来自良性葡萄胎,多数发生在葡萄胎清除后半年内。侵蚀性葡萄胎多数在葡萄胎清除后6个月内发生。患者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亦可合并子宫外转移病灶。侵蚀性葡萄胎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
抑制恶性倾向的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的一大特点是葡萄胎的绒毛脱落后随血循环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破坏组织,形成大小不等的血肿。恶性葡萄胎与恶性肿瘤应区别看待。虽两者均有转移及造成转移部位组织某种程度的破坏的特性,但恶葡的转移灶有自行消退的可能,而恶性肿瘤,极少自行消退。所以,对于有恶性倾向的葡萄胎患者,也需要化疗治疗。
预防性化疗主要是防止葡萄胎的恶变。所以,凡年龄大于40岁,或定期随访有困难者,或临床估计恶变可能性较大者,均应进行预防性化疗。预防性化疗一般只用一种药物,一个疗程,但药量为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量,不可减量。
健康小提示
一般来说,在去除葡萄胎组织后,大约2%的部分性葡萄胎和10%的完全性葡萄胎仍然会有异常细胞残留,这叫做持续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如果发生这种情况,你可能需要使用一种或几种抗癌药物进行化疗,而且你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比如电子计算机横断层扫描(CA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以确定病症没有扩散到子宫以外的其他组织。
什么原因会引起葡萄胎呢
完全性葡萄胎就有两种情况:
(1)一个缺失染色体的空卵或者失落的空卵(没有染色体的卵子)与一个单倍体的精子受精,又复制成两倍体;
(2)一个缺失染色体的空卵或者失落的空卵与两个精子受精引起。而产生部分性葡萄胎有三种情况:
(1)一个正常的单倍体卵子与两个精子受精;
(2)一个正常的精子与一个不正常的卵子受精;
(3)一个正常的卵子与一个不正常的精子受精。
怀上葡萄胎会出现哪些症状,据有关资料统计,我省妇女怀葡萄胎的概率是1000次妊娠中有1.39次为葡萄胎。怀葡萄胎的主要表现有:
(1)停经后阴道流血,一般怀孕2~3个月的孕妇比较多见;
(2)子宫特别大;
(3)妊娠反应比较严重,且持续时间比较长;(4)出现卵巢囊肿。有些还会出现腹痛、高血压、蛋白尿、甲亢等症状。因为以前医疗技术没有现在发达,一般是怀孕后出现上述症状才发现。而现在一般是怀孕初期做B超检查发现。
葡萄胎有恶性和良性之分,患有葡萄胎一旦确诊后要予以刮宫。如果子宫不大,内容物比较少,那么一次就可以刮干净;如果内容物比较多,有数不清的水泡,会转移,一次很难刮干净,那么需要两次刮宫。其主要原因是过长时间地清理子宫内容物不仅会增加出血量,而且还会出现并发症,对患者不利。
完全性葡萄胎与部分性葡萄胎相比,部分性葡萄胎的恶变可能性比较少,一般葡萄胎仅限于宫腔内,这称为良性葡萄胎;也有一部分葡萄胎侵入子宫肌层,甚至发生更远处的转移,这称为有恶变行为的侵蚀性葡萄胎。
对于葡萄胎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需要化疗:一种是有高危因素(如有恶变行为的),另一种是清宫后,随访困难的(如家住山区,交通不便)要化疗。倪笑玲特别指出,清宫后定期到医院复查很重要。如有恶变行为,要及时进行化疗。而且在1~2年内,要做好避孕措施。
许多妇女怀过葡萄胎后,再次怀孕一般胎儿是正常的。但怀过葡萄胎的妇女再次怀葡萄胎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发生绒毛膜细胞癌的概率也比正常人高。
葡萄胎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患上葡萄胎后预付必须马上进行人流,另外葡萄糖还会有一些明显的症状,比如患者在怀孕期间会有阴道出血,腹部绞痛,高血压,蛋白质,甲亢等一系列的问题发生,所以要采取进行治疗。
葡萄胎后是否可正常怀孕
一般葡萄胎仅限于宫腔内,这称为良性葡萄胎;也有一部分葡萄胎侵入子宫肌层,甚至发生更远处的转移,这称为恶性葡萄胎。
由于葡萄胎是与妊娠密切相关的,若没有怀孕不会患葡萄胎,所以葡萄胎的发生率是以妊娠次数来计算的。根据我国26省市300余万妇女的调查,在1238次妊娠中有1次为葡萄胎,其发生率为0。81%。这比欧美国家略高。
凡在妊娠年龄间,皆可发生此病,从文献报道上看,最小的16岁,最大的56岁;40岁以上妇女发生率增高。得过一次葡萄胎,以后再患葡萄胎的称为重复葡萄胎。重复葡萄胎的发生率为0。5%-12。5%,这比初次得葡萄胎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有人重复2次、3次,甚至更多。重复葡萄胎的间隔时间一般在l-2年之间,也有长达15年的。重复葡萄胎恶变机会并不高,经过刮宫处理皆可治愈。与初次葡萄胎一样,也有一部分以后变为恶性葡萄胎。因为葡萄胎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治好以后也无严重后遗症,所以经过处理后,定期到医院检查,若无恶变的迹象就可与正常人一样,仍然可以再怀孕。曾有多个报道,重复葡萄胎以后正常怀孕并足月分娩,生下正常的婴儿。
患过葡萄胎以后有少数病人发生恶变,称恶性葡萄胎或侵蚀性葡萄胎。因此,患葡萄胎后应严密随访,定期检查。当恶变时除子宫增大以外,血中的绒毛促性腺激素明显升高。这样往往与早期妊娠难以区别。因此,过去医生常常劝病人避孕2年,而现在B超或彩超检查可以精确的看到早期妊娠的胚囊,不会和恶性葡萄胎相混淆,所以患过葡萄胎以后也不一定需避孕2年,对一些迫切需要生育者,避孕半年或1年即可。
关于恶性葡萄胎以后可否再生育,这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若经过治疗,效果良好的,完全可以保留子宫,以后照样可以怀孕;若子宫病灶巨大或弥漫,化疗效果又不好的,则不得不切除子宫,这样当然就失去了生育机能。好在现在绝大多数患恶性葡萄胎者的化疗效果都很好,治好以后再生育的也为数不少。北京协和医院对恶性葡萄胎患者经多个疗程化疗以后,再生育所生下的孩子进行长期随访,有些现已长大成人,其生长发育及智力情况与一般健康人并无区别。所以患过葡萄胎以后可以放心地再怀孕与分娩,多数病人仍可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
葡萄胎是怎么形成的
事实上,葡萄胎的真正发病原因不明。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葡萄胎的发生与营养状况、社会经济及年龄有关。病因学中年龄是一显着相关因素,年龄大于40岁者葡萄胎发生率比年轻妇女高10倍,年龄小于加岁也是发生完全性葡萄胎的高危因素,这两个年龄阶段妇女易有受精缺陷。部分性葡萄胎与孕妇年龄无关。
1、完全性葡萄胎: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无胎儿及其附属物,宫腔内充满水泡;就算只有1只精虫进入卵子也可能会发生问题,若是妈妈的卵子是个“空包蛋”,就会造成染色体异常,因为只有爸爸的染色体不断的在进行分裂,也会造成滋养层不断增生,却没有胎儿的情形。同样的,若是2只精虫同时进入空卵,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形。这种情况称之为完全性葡萄胎。
完全性葡萄胎可能与地域、种族、营养、社会经济因素及妊娠年龄等因素有关。
(1)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者发生葡萄胎的几率显着升高。
(2)年龄是另一高危因素,大于35岁和40岁的妇女妊娠时葡萄胎发生率分别是年轻妇女的2倍和7.5倍。相反,小于20岁妇女的葡萄胎发生率也显着升高。
(3)前次妊娠有葡萄胎史也是高危因素,有过1次和2次葡萄胎妊娠史者,再次葡萄胎的发生率分别为1%和15%~20%。
2、部分性葡萄胎:葡萄胎有一种情况,就是因为同时有2只精虫进入到卵子里,无法发展出正常的胎儿,但是滋养层细胞却持续的增长。这样便会造成初期的胎儿与过度增长的滋养层细胞,同时存在于子宫中,仅部分胎盘绒毛发生水泡状变性,宫腔内尚有存活或已死的胚胎。在自然流产的组织中发现40%病人有一定的水泡样变性,但不诊断为葡萄胎。
部分性葡萄胎可能与使用口服避孕药及月经失调有关。但和年龄及饮食因素无关。不论是完全性还是部分性葡萄胎,多余的父源基因物质是造成滋养细胞增生的主要原因,极少数部分性葡萄胎的核型为四倍体,但其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怀上葡萄胎会出现哪些症状
什么是葡萄胎
怀孕以后胎胚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小水泡,水泡间借地相连形成串如葡萄,称为葡萄胎。葡萄胎又分为完全性葡萄胎与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是没有胚胎的,而部分性葡萄胎有胚胎组织,又有葡萄样的组织。从临床上看,完全性葡萄胎比较多见。
为什么会怀上葡萄胎
正常的胚胎是由一个正常的卵子与一个正常的精子结合而成。而葡萄胎是精子和卵子质量有问题引起的。怀葡萄胎的原因有很多,如完全性葡萄胎就有两种情况:(1)一个缺失染色体的空卵或者失落的空卵(没有染色体的卵子)与一个单倍体的精子受精,又复制成两倍体;(2)一个缺失染色体的空卵或者失落的空卵与两个精子受精引起。而产生部分性葡萄胎有三种情况:(1)一个正常的单倍体卵子与两个精子受精;(2)一个正常的精子与一个不正常的卵子受精;(3)一个正常的卵子与一个不正常的精子受精。
怀上葡萄胎会出现哪些症状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省妇女怀葡萄胎的概率是1000次妊娠中有1.39次为葡萄胎。怀葡萄胎的主要表现有:(1)停经后阴道流血,一般怀孕2~3个月的孕妇比较多见;(2)子宫特别大;(3)妊娠反应比较严重,且持续时间比较长;(4)出现卵巢囊肿。有些还会出现腹痛、高血压、蛋白尿、甲亢等症状。因为以前医疗技术没有现在发达,一般是怀孕后出现上述症状才发现。而现在一般是怀孕初期做B超检查发现。
龙凤胎是怎么怀上的 生龙凤胎的概率
世界上生双胞胎几率最高的国家是千分之十到千分之十五之间,而我国的几率是千分之五左右,生龙凤胎的概率则更是小得多,龙凤胎在双胞胎里的几率为25%。因为一般情况下,女方在每个月都只排出一个卵子,但有少数情况下会排出2个卵子,2个卵子分别都受精了,就有机会是龙凤胎了,所以基本上生龙凤胎的都是靠非常的运气了。
葡萄胎为什么会复发 葡萄胎复发率高吗
葡萄胎再次发生的概率大概为0.5%-12.5%,再次患葡萄胎的时间间隔一般为1-2年,不过有些患者的间隔时间会长达15年左右。
过早性生活要警惕葡萄胎
据专家介绍,“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临床上大多数见到的都是完全性葡萄胎,它的临床表现有很多,包括:停经后阴道流血,妊娠剧烈呕吐,HCG异常增高,子痫前期征象,腹痛等。葡萄胎会导致反复发作的不规则阴道流血,甚至是大出血引起休克。严重的子痫会引起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子宫也会变大变软。葡萄胎还会发生子宫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有可能会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
葡萄胎发生的确切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相关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营养状况与社会经济因素是可能的高危因素之一,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和动物脂肪者发生葡萄胎的几率显著增高。年龄是另一高危因素。大于35岁和40岁的妇女妊娠时葡萄胎发生率分别是年轻妇女的2倍和7.5倍。相反,小于20岁妇女葡萄胎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原因可能跟这两个年龄段容易发生异常受精有关。
特别提醒广大年轻女性,过早性生活,要警惕“葡萄胎”。同时平时一定要注意自我保护,避免过早性生活和意外怀孕。一旦妊娠也不能隐瞒拖延,要及时进行常规的检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摄取均衡,不要为了减肥美容等过度节食、挑食,以免增加患葡萄胎的几率。一旦确诊患了“葡萄胎”,不可疏忽大意,要遵循医生的意见,认真治疗定期复诊,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葡萄胎是什么意思 葡萄胎是什么
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终末绒毛转变为谁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也叫水泡状胎块。葡萄胎是一种凉性滋养层细胞疾病,又称凉性葡萄胎。可发生于生育期的任何年龄。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卵子或精子的异常有关。
葡萄胎是什么 什么是葡萄胎
葡萄胎属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一种类型,妊娠滋养细胞是由胚胎胚外层细胞演化而来。受精后7~8日,着床部位的细胞滋养细胞又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最终形成胎盘。当滋养细胞增生和侵袭超过一定限度时,便形成各种滋养细胞疾病。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除了良性的葡萄胎(完全性或部分性),还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简称绒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等恶性疾病。葡萄胎是良性滋养细胞疾病,来自异常受精,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90%,其他3类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为恶性疾病,它们可由葡萄胎发展而来,也可直接发生于怀孕之后,如自然或人工流产、异位妊娠、或早产和足月产后。
早在公元前就有妇女产子六百的纪录,当时称葡萄胎为“奇胎”或“水泡状胎块”。后来人们知道这种所谓的怪胎是因为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看上去像一串串葡萄,所以得名葡萄胎。
高龄(>35岁)是目前最明确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危险因素,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而年龄过小,低于20岁患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风险也有增加。
既往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史
有研究发现,有过1次葡萄胎妊娠史(部分性、完全性葡萄胎或侵蚀性葡萄胎)的妇女,再次妊娠时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复发概率约为1%,有2次葡萄胎妊娠史的妇女复发率则更高。
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A,以及食物中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缺乏,都导致葡萄胎的发生率增加。
正常妊娠细胞染色体检查为46条染色体(即二倍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而葡萄胎细胞染色体检查异常:完全性葡萄胎虽然为46条染色体,但均来自父亲,无母源成分,即“空卵受精”;部分性葡萄胎则绝大多数为三倍体,即一个卵子和2个精子受精,多余的一套染色体来源于父亲。
怀孕生产次数多,不孕史,使用口服避孕药等都是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完全性葡萄胎最常见的症状是停经后阴道流血,且反复发作,逐渐增多;子宫异常增大、变软,血HCG异常升高;妊娠呕吐症状严重且持续时间长;阵发性下腹痛;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卵巢黄素化囊肿。
部分性葡萄胎的症状与完全性葡萄胎基本相同,但是程度较轻。在临床上可表现为不全流产或过期流产。
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统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症状表现为阴道流血,一般在葡萄胎排空、流产或足月产后,有持续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多少不定,也可表现为一段时间的正常月经后再停经,然后又出现阴道出血;卵巢黄素化囊肿;一般无腹痛症状,但当黄素化囊肿发生扭转或破裂时可出现急性腹痛;假孕症状,如乳房增大,乳头及乳晕着色,甚至有初乳样分泌等。绒癌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发生早期远处转移,局部出血是各转移部位症状的共同特点。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比较罕见,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主要表现为闭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过多,子宫均匀性或不规则增大,一般不发生转移,预后良好。
由于临床医生对于阴道出血、子宫增大且妊娠试验阳性的妇女多数怀疑为妊娠并发症,如先兆流产或稽留流产、异位妊娠,故详细确切的病史和全面的检查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正确诊断尤为重要。B超、MRI等影像学诊断也非常有价值,一般提示“宫腔蜂窝状改变”或“积雪征”。
葡萄胎复发几率大吗 葡萄胎为什么会复发
葡萄胎复发与你本身术后的恢复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葡萄胎术后短时间内怀孕,那么比较容易复发。除了因为上述因素以外,葡萄胎的复发还与服药、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以及术后治疗存在一定的关系。
增加葡萄胎几率的因素
营养因素葡萄胎多见于食米国家,因此认为与营养有关,研究发现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T)患者血清中的叶酸活力很低,而胚胎血管形成时期叶酸缺乏,就会影响胸腺嘧啶合成,从而导致胚胎死亡及胎盘绒毛中的血管缺乏;饮食中胡萝卜素的消耗低,发生葡萄胎的危险性增加;维生素A缺乏地区的葡萄胎发病率增加;葡萄胎组织中微量元素Zn、Se含量下降。
感染因素不少作者认为葡萄胎与病毒感染有关,但至今未找出真正证据。
内分泌失调认为葡萄胎的发生与卵巢功能不健全或已衰退有关,故多见于20岁以下以及40岁以上妇女。动物实验证明,怀孕早期切除卵巢,可使胎盘产生水泡样变,因而认为雌激素不足可能是葡萄胎的原因。
种族因素种族间葡萄胎的发病率的差异被引起注意。有报道,美国黑人妇女葡萄胎的发病率仅为其他妇女的一半。在新加坡,欧亚混血人种葡萄胎的发病率比中国人、印度人、马来西亚人高2倍。
原癌基因的过度表达及抑癌基因变异失活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是控制细胞生长分化的基因,原癌基因的激活和过度表达以及抑癌基因的变异失活等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做好预防让你健康好孕
葡萄胎并不是真正的怀孕,它是一种良性肿瘤。葡萄胎患者会出现闭经、腹痛等症状,最终导致流产。然而,葡萄胎是可以治疗的,治愈后也可以正常怀孕。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通过治疗和调理,早日健康好孕。
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指妊娠后滋养细胞增生,绒毛间质水肿,成水泡状,水泡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属良性滋养细胞肿瘤,是受孕时受精卵出现的某些异常引起的。子宫内没有正常发育的胎儿,而是有一堆样子有点像葡萄的水泡。
1、完全性葡萄胎:
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无胎儿及其附属物,宫腔内充满水泡。
2、部分性葡萄胎:
仅部分胎盘绒毛发生水泡状变性,宫腔内尚有存活或已死的胚胎。在自然流产的组织中发现40%病人有一定的水泡样变性,但不诊断为葡萄胎。
葡萄胎发生率有地域差异,东南亚国家葡萄胎的发生率较高,约500-600次妊娠中有一次葡萄胎,而欧美国家则1500-2000次妊娠中才有一次。患过一次葡萄胎,1-3%病例可第二次发生,较第一次葡萄胎的发病几率高40倍,完全性葡萄胎发生率远较部分性葡萄胎高。在中国,葡萄胎的发生率大约是0.5%。如果你属于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那么你怀葡萄胎的几率就会略微高些:
1、年龄低于20岁或大于40岁;
2、以前发生过葡萄胎;
3、有过2次或2次以上流产。
只是名好听葡萄胎要警惕
一:葡萄胎的产生原因
1.葡萄胎产生与孕妇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在20岁以下或者40岁以上怀孕的女性,患有葡萄胎的几率是比较大。
2.连续自然流产的孕妇,比正常怀孕的健康孕妇出现葡萄胎的可能性要大32倍。
3.高龄产妇在接近停经期间而怀孕的女性,患上葡萄胎的几率会比较大。
4.染色体异常也是导致葡萄胎的因素之一。
二:葡萄胎的症状
1.有规律性的月经周期的女性,突然出现闭经情况,就有可能是患上葡萄胎了。
2.闭经一段时间会开始反复出现出血的情况,就有可能是葡萄胎的症状。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上医院治疗,以免出现大量出血造成生命危险。
3.出现呕吐或者高血压综合征,会比正常怀孕的女性还要表现得更加厉害。
4.子宫比起正常怀孕的女性要大,而且比正常怀孕月份的大小要大。
5.出现卵巢黄素囊肿,也有可能是葡萄胎的症状。
三:葡萄胎该怎么办?
1.葡萄胎有可能会导致大出血,所以,如果确定是葡萄胎要及早清宫。
2.没有生育需求的孕妇,而且年龄超过40岁以上,可以采取切除子宫的方法。
3.出现贫血的情况就要输血,待出血情况有所好转才可以处理葡萄胎。
4.葡萄胎导致子宫出血或者清洁不当的话,就会容易感染病菌,从而造成败血症,所以要使用抗炎药物来治疗。
5.患有葡萄胎的人要定期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及时治疗,而且最好不要在这期间怀孕,建议是避孕两年。
6.患葡萄胎的人要避免繁重的家务,要适当做一些运动,把身体调理好。
7.休息要足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持好心情。
葡萄胎有几种
认为葡萄胎的发生与卵巢功能不健全或已衰退有关,故多见于20岁以下以及40岁以上妇女。动物实验证明,怀孕早期切除卵巢,可使胎盘产生水泡样变,因而认为雌激素不足可能是葡萄胎的原因。种族间葡萄胎的发病率的差异被引起注意。有报道,美国黑人妇女葡萄胎的发病率仅为其他妇女的一半。在新加坡,欧亚混血人种葡萄胎的发病率比中国人、印度人、马来西亚人高2倍。
完全性葡萄胎: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无胎儿及其附属物,宫腔内充满水泡;部分性葡萄胎:仅部分胎盘绒毛发生水泡状变性,宫腔内尚有存活或已死的胚胎。在自然流产的组织中发现40%病人有一定的水泡样变性,但不诊断为葡萄胎。因葡萄胎系发生于孕卵的滋养层,故多有2~3个月或更长时间闭经。
有相当一部分葡萄胎患者会出现咯血的现象,或者痰液里面会带有血丝,而且有一部分病人会反复的感染,并且会因为出血而导致贫血现象,进一步有可能头晕眼花,或者是感觉到腹部疼痛,还有可能在腹部形成包块。葡萄胎虽然常见,但是危害大,一定要及时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