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服避孕药能避孕吗
排卵期服避孕药能避孕吗
紧急避孕是通过干扰妇女生殖周期而起作用,进行阻止或延期排卵,干扰受精和阻止受精卵植入.一般在72小时内服用是有效的.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有效,建议月经推迟7--10天左右时,做早早孕检查确诊是否怀孕。紧急避孕药是当次房事后72小时有效的一种避孕方式,因为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比一般避孕药的副作用大十几倍,一般建议一个月服用不超过2次,一年不能超过3次。
避孕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事后72小时内吃才有效,另外,你也提到你的月经很不规律,如果吃了避孕药后又有过同房的行为,也有可能是后来的同房行为不安全造成怀孕。你在这里猜测,不如买几张试纸来检测一下是否怀孕,如果没怀孕,那说明紧急避孕药起作用了,那你就重点去医院看一下月经不调,老是月经不调,对身体不好,自己每个月还要担心。
避孕药有较大的副作用。比如说,有的女性服用了避孕药之后可能会白带增多,还有的女性服用了此药之后容易乳房胀痛。此药容易导致服药之后十二小时之内出现呕吐以及恶心的症状。而且呕吐容易将避孕药的有效成分吐出来,这个时候不得不加用一片。
你不知道的避孕药5大好处
在一些国家,口服避孕药是首选的避孕方法,科学家们对避孕药的研究不断深入,探索它的优缺点,如今人们已知道,口服避孕药对一些疾病有预防或保护作用。有人估计,在美国,每年因使用避孕药而使住院病人减少了5万。
一、保护子宫内膜,防治月经病
服用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剂,能减少子宫内膜的生长和戒断性出血失血20毫升,而未使用者失血35毫升。又由于避孕药能抑制排卵,故服用后能消除或改善痛经、月经紊乱及经前紧张症,且因用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从而便妇女常见的贫血发生率降低。
二、预防子宫内膜癌
美国亚特兰大疾病防治中心对经常服用避孕药妇女(25-54岁)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有明显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因该药可减少子宫内膜增殖,且药一年者发生子宫内膜癌危险性可减少一半。美国僵疾病控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展协会对3500名妇女调查后得出结论是: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中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了50%。美国波士顿大学医疗中心收集了三年半资料,对60岁以下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与从未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相比,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是1:2。该避孕药预防效果的特别仍能维持5-10年,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孕激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防治卵巢囊肿和卵巢癌
口服避孕药能减少滤泡和黄体的囊肿,这些囊肿的破裂可使病人遭致腹腔镜检查和剖腹术。卵巢囊肿在5-6厘米时,约70%口服避孕药的病人连续服用6周后囊肿消失。据研究观察15年的结果,口服避孕药与未服者相比,卵巢上皮会发生囊肿,这些囊肿就是上皮性卵巢癌的前驱病变。口服避孕药抑制了排卵,故可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四、预防异位妊娠
近年来因而服用避孕药的育龄妇女日益增多,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服药都仅为不服药者的1/10,这也是由于药物抑制了排卵而使滤泡囊肿减少,已有滤泡囊肿者也会很快地退化;避孕药还有防御盆腔炎的作用。英国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可减少盆腔疾病50%,故能起到预防宫外孕作用。
五、减少关节炎的发生
口服避孕药有抑制自身免疫性反应的作用,服用者不仅可使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大减轻,发生率明显减少,且该病的急性患者仅为有服药者的50%。
药剂师温馨提示尽管避孕药有上述这些好处,但也是在正常剂量下服用,切忌过量服用,带来的副作用也不要忽视了。
产后同房避孕措施
月子 期间过后,很多新爸爸和新妈妈有产后性生活。因此,分娩后新爸爸和新妈妈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避孕。而产后最佳的避孕措施,最好是通过既安全可靠,又舒服的方式进行。下面我们来分析,4种舒服避孕方式的利与弊。
产后同房那种避孕法最靠谱?细数4种方法利与弊
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可以说是舒适度最高的避孕方式之一。它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成的,这种方法避孕的成功率极高。而且,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可靠性极高的避孕方法。
它可以抑制排卵、使子宫颈粘液变得更粘稠,使子宫内膜变得不适于胚胎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如果按照说明服用口服避孕药,有效率几乎可以达到100%。
虽然通过口服避孕药避孕会感到舒服和方便,但是口服避孕药副作用也有不少。长时间服用口服避孕药,少数女性会出现体重增加,是因为药物中激素成分促进体内合成代谢及水钠潴留所致。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会引起月经期间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月经的周期会缩短。
建议:由于口服避孕药是大剂量的激素,所以一般建议口服避孕药准妈妈半年后再受孕。激素类药物有造成胎宝宝畸形的可能。
安全期避孕法
安全期避孕是一种传统的避孕方法,就是在排卵期内停止性生活。安全期避孕法一般不依赖外在的药物和工具,你完全可以仅仅凭借自己关于安全期的知识,达到避孕的目的,从而避免其他避孕手段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避孕药的好处有哪些
一、保护子宫内膜,防治月经病
服用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剂,能减少子宫内膜的生长和戒断性出血失血20毫升,而未使用者失血35毫升。又由于避孕药能抑制排卵,故服用后能消除或改善痛经、月经紊乱及经前紧张症,且因用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从而便妇女常见的贫血发生率降低。
二、预防子宫内膜癌
美国亚特兰大疾病防治中心对经常服用避孕药妇女(25-54岁)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有明显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因该药可减少子宫内膜增殖,且药一年者发生子宫内膜癌危险性可减少一半。美国僵疾病控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展协会对3500名妇女调查后得出结论是: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中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了50%。美国波士顿大学医疗中心收集了三年半资料,对60岁以下1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与从未使用过口服避孕药的女性相比,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是1:2。该避孕药预防效果的特别仍能维持5-10年,研究认为这是由于孕激素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防治卵巢囊肿和卵巢癌
口服避孕药能减少滤泡和黄体的囊肿,这些囊肿的破裂可使病人遭致腹腔镜检查和剖腹术。卵巢囊肿在5-6厘米时,约70%口服避孕药的病人连续服用6周后囊肿消失。据研究观察15年的结果,口服避孕药与未服者相比,卵巢上皮会发生囊肿,这些囊肿就是上皮性卵巢癌的前驱病变。口服避孕药抑制了排卵,故可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四、预防异位妊娠
近年来因而服用避孕药的育龄妇女日益增多,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服药都仅为不服药者的1/10,这也是由于药物抑制了排卵而使滤泡囊肿减少,已有滤泡囊肿者也会很快地退化;避孕药还有防御盆腔炎的作用。英国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可减少盆腔疾病50%,故能起到预防宫外孕作用。
五、减少关节炎的发生
口服避孕药有抑制自身免疫性反应的作用,服用者不仅可使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大减轻,发生率明显减少,且该病的急性患者仅为有服药者的50%。
避孕的原理是什么
所谓避孕原理,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阻止和破坏正常受孕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以避免怀孕,防止生育。目前所采用的避孕方法很多,根据它们的避孕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一、抑制卵巢排卵。具有抑制卵巢排卵作用的有女用短效、长效避孕药以及皮下埋植避孕剂等。卵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受下丘脑和脑垂体的影响,这类避孕药能抑制下丘脑和脑垂体的功能来阻止卵细胞发育,从而达到避孕目的。另外,妇女在哺乳期也具有抑制卵巢排卵的作用,所以哺乳期也能避孕。
二、抑制精子的正常发育。从棉子中提取的棉酚可以抑制精子的正常发育,长期服用棉酚可使精子数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从而达到不能生育的目的。这种男用避孕药尚未推广使用。近几年来某些地方采用物理方法(如超声波、微波、温热等刺激睾丸)来抑制睾丸的生精功能,也取得一定进展。
三、阻止精子和卵子结合。这类避孕方法较多,其目的是不让精子和卵子结合,以达到避孕的目的。例如避孕套、阴道隔膜等,使精子不能进入阴道,或进入阴道的精子不能进入子宫腔,外用避孕药具高较强的杀精子作用,将其放入阴道内能杀死已进入阴道内的精子,使精子不能进入子宫腔,男女绝育手术能阻止精子排出或阻止精与卵子结合,是一种永久性的避孕措施;在性交过程中,采用体外排精或会阴道尿道压迫法,使精液排在阴道外或逆行射入自己的膀胱,使精液不进入阴道。
四、阻止受输卵着床。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地方,如果干扰子宫的内部环境,就不利于受精卵的生长发育。在子宫内放置节育环以及各种探亲避孕药均可使子宫内膜发生变化,阻止受精卵着床和发育。
五、错开排卵期避孕。错开排卵期避孕就是在安全期避孕,即利用月经周期推算法、基础体温测量法及宫颈粘液观察法等,掌握女性的排卵期,避开排卵期性交来避孕,使精子和卵子错过相逢的机会。
口服避孕药能美容防妇科病
正确服用避孕药还能预防妇科病
一、保护子宫内膜,防治月经病。避孕药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剂,会减少子宫内膜的生长。另外避孕药能够印制排卵,所以能够改善或者消除痛经等问题。
二、预防子宫内膜癌。研究发现,25-54岁的妇女长期口服避孕药明显能够预防子宫内膜癌症作用、因为避孕药能够减少子宫内膜增殖,且药一年者发生子宫内膜癌危险性可减少一半。
三、防治卵巢囊肿和卵巢癌。口服避孕药能够减少滤泡和黄体的囊肿,这些囊肿破裂会导致病人遭致腹腔镜检查和剖腹术。而卵巢囊肿在5-6厘米,口服避孕药的病人连续服用六周会致囊肿消失。有研究调查,十五年为观察期,口服避孕药的和未服用的相比,卵巢发生囊肿癌变的几率低
产后同房没做避孕措施怎么办
产后同房的避孕方式有以下几种:
1、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可以说是舒适度最高的避孕方式之一。它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配制成的,这种方法避孕的成功率极高。而且,口服避孕药是一种可靠性极高的避孕方法。
它可以抑制排卵、使子宫颈粘液变得更粘稠,使子宫内膜变得不适于胚胎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如果按照说明服用口服避孕药,有效率几乎可以达到100%。
虽然通过口服避孕药避孕会感到舒服和方便,但是口服避孕药副作用也有不少。长时间服用口服避孕药,少数女性会出现体重增加,是因为药物中激素成分促进体内合成代谢及水钠潴留所致。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会引起月经期间阴道不规则出血,以及月经的周期会缩短。
2、安全期避孕法
安全期避孕是一种传统的避孕方法,就是在排卵期内停止性生活。安全期避孕法一般不依赖外在的药物和工具,你完全可以仅仅凭借自己关于安全期的知识,达到避孕的目的,从而避免其他避孕手段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另外,安全期避孕法可以增加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和夫妻间的信任。要想成功实施安全期避孕,首先你要关注自己的月经周期、基础体温和宫颈粘液等与生殖相关的生理特征。你不能在危险期里有性生活,否则就得采取避孕手段,这需要你丈夫的配合。他对你的支持和理解,将会增进你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促进你们的夫妻感情。
口服避孕药4个鲜为人知的妙用
一、保护子宫内膜,防治月经病
服用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合剂,能减少子宫内膜的生长和戒断性出血失血20毫升,而未使用者失血35毫升。又由于避孕药能抑制排卵,故服用后能消除或改善痛经、月经紊乱及经前紧张症,且因用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从而便妇女常见的贫血发生率降低。
二、预防子宫内膜癌
美国亚特兰大疾病防治中心对经常服用避孕药妇女(25-54岁)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有明显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作用。因该药可减少子宫内膜增殖,且药一年者发生子宫内膜癌危险性可减少一半。
美国j将疾病控制、儿童保健和人类发展协会对3500名妇女调查后得出结论是: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中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了50%.
三、防治卵巢囊肿和卵巢癌
口服避孕药能减少滤泡和黄体的囊肿,这些囊肿的破裂可使病人遭致腹腔镜检查和剖腹术。卵巢囊肿在5-6厘米时,约70%口服避孕药的病人连续服用6周后囊肿消失。据研究观察15年的结果,口服避孕药与未服者相比,卵巢上皮会发生囊肿,这些囊肿就是上皮性卵巢癌的前驱病变。口服避孕药抑制了排卵,故可减少卵巢癌的发生。
四、预防异位妊娠
近年来因而服用避孕药的育龄妇女日益增多,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服药都仅为不服药者的1/10,这也是由于药物抑制了排卵而使滤泡囊肿减少,已有滤泡囊肿者也会很快地退化;避孕药还有防御盆腔炎的作用。英国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可减少盆腔疾病50%,故能起到预防宫外孕作用。
避孕药虽然有好处,但是也有坏处,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一定要注意不要长期服用,否则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比较大的伤害。对于避孕药,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因为避孕药有好处就盲目食用。
经期吃紧急避孕药可以吗
避孕的方式有很多,服用避孕药就是其中一种,不少女性习惯服用长效避孕药来避孕,但有部分女性在服用避孕药时没有太多讲究,有的甚至在经期服用避孕药。月经期间是不需要吃避孕药的,因为月经期不是排卵期,所以不需要服用避孕药。月经期间本来身体的免疫能力就有所下降,再吃避孕药的话对身体影响较大。
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常发生于服长效口服避孕药者,出血较多时可用止血药。若月经量继续增多,连续出血3个月以上,则应停服长效口服避孕药,改服短效药。突破性出血:如服药期间出血,多发生在漏服药之后。少数人虽未漏服药也能发生阴道出血。若发生在月经周期前半期,可能是雌激素不足所出血。经量减少或闭经:服用短效避孕药后常出现此情况,是由于药物抑制排卵,卵巢分泌雌激素量少,药物内含雌激素量也较少,子宫内膜不能正常生长,内膜薄,故经量减少,甚至停经。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经期服用避孕药的一些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还要再说一下,女性朋友经期不要有性生活,经期的时候如果性生活,各种妇科疾病的发病风险会大大上升,尤其是阴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
吃避孕药还怀孕有什么吗
长期服用避孕药有下面一些坏处:
1、避孕药对糖、蛋白质、脂肪代谢都有一定的影响,会降低糖耐量。
2、避孕药会使脂蛋白水平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
3、避孕药主要是雌激素的作用,雌激素用量高会使凝血因子增高,增加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4、避孕药物会影响胆汁的排泄功能,长期用药还会造成肝功能异常。
专家提醒:避孕药吃多了对女性危害较大,一般来讲,口服避孕药用6个月以上应停服2—3个月,使被抑制的卵巢功能得以恢复,停药一段时间后还可以继续服用。
吃避孕药后怀孕对胎儿有影响吗
孕妇妊娠以后5周,胚胎性腺开始发育,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对胎儿性器官的发育会产生不利影响。避孕药可使胎儿发生四肢畸形、内脏畸形或者脊柱、肛门、外生殖器畸形。
并且口服避孕药会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尤其是染色体断裂率会显著增高。所以口服避孕药的妇女如想怀孕时,应在计划怀孕前半年停服避孕药。
避孕药吃多了会不孕吗
不同的避孕药的药效以及危害是不同的,通常来讲服用普通避孕药是不会影响生育的。因为避孕药的作用主要是抑制卵巢排卵,1个月经周期内使用的药物只能避孕1个月,所以停用避孕药后卵巢会很快恢复排卵功能。
据大量的统计资料表明,连续服药6个月的妇女 ,停药后第1个月经周期卵巢就恢复排卵;连续服药1年以上者,停药1-2个月恢复排卵;连续服药时间更长的妇女,大多数在停药后1个月恢复排卵,98%的妇女在3个月内恢复排卵。有排卵就有怀孕的可能,所以说,服用普通的避孕药不会影响生育。
但是紧急避孕药就会对生育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紧急避孕药一般情况下是单一的孕激素,它会导致您的内分泌系统紊乱,人体是一个严密的整体,如果你经常吃些外来的激素,会对卵巢等生殖器官产生影响,紧急避孕一个月经周期中只能服药一次,本周期服药后性生活仍应采取其他可靠的避孕措施。
长期服用避孕药是否会致癌
有不少人担心,长期服用避孕药是否会致癌。据国内外大量调查研究资料表明,长期服用避孕药不但不会致癌,还有预防某些癌症的作用。
口服避孕药能预防卵巢癌。卵巢癌的发生与排卵有关,卵巢排卵后局部形成囊肿,排卵次数越多,形成的囊肿也越多,而这种囊肿有可能发生恶性变。服用避孕药能抑制排卵,减少了囊肿的形成,所以也就减少了卵巢癌的发生。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表明,美国每年使用口服避孕药可以免除1700名妇女患卵巢癌而死亡。我国对服用长效避孕药的2600名妇女进行了5-13年的随访,结果无一例患卵巢癌。上述情况足以说明口服避孕药有预防卵巢癌的作用。
口服避孕药还能减少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这两种肿瘤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的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避孕药中含有孕激素,服用后可以抑制雌激素分泌,因而有预防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连续服用避孕药达5年的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生率可减少17%。服药时间越久,患子宫肌瘤的可能性越小。另一项研究表明,连续服用避孕药1年以上的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机会可减少一半;即使停药后,其预防作用仍可维持5年之久。服药时间越长,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也越小。
口服避孕药与子宫颈癌、乳腺癌的关系尚未肯定。但多数学者认为,导致这两种癌的发病因素很多,目前国内外资料均没有证据证实它与服避孕药有关。
由此可知,长期服用避孕药不会引起癌症。当然,对于已经患有各种肿瘤的妇女来说,为了慎重起见,最好不要服用避孕药。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避孕方法
一 自然避孕
自然避孕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安全期避孕。这种方法是需要掌握自己的排卵期,在排卵期前后避免房事,错过精子和卵子相遇的机会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优点:自然避孕不干扰正常生理,不需要使用任何器具,无任何副作用,经济,安全。
缺点:由于排卵期本身可能受多种因素干扰,而预测排卵的方法也不可能完全可靠,因此避孕的失败几率较高。
最适合的女性:适合月经规律性强,排卵期准时的女性。
二 药物避孕
药物避孕分为口服避孕药和避孕针2种,最常用的是口服避孕药。
1、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是雌激素、孕激素的复合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粘液粘稠度不利于精子存活、穿越,抗着床来达到避孕目的。口服避孕药一般有短效口服避孕药、长效口服避孕药、事后避孕药和口服探亲避孕药4种。
优点:安全、简便、高效、可逆,不影响性生活;可以减少宫外孕的发生,对贫血者有利;可以治疗痛经,减少月经量,使月经周期规律。
缺点:必须每天坚持服用,否则可能避孕失败;会减少母乳量,药物也能随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哺乳女性不宜服用;可能会出现恶心、乳房胀痛、体重变化、点滴出血、褐斑等副作用。2、避孕针
女用避孕针是以孕激素为主,配以少量雌激素的针剂。鸡肉注射后药物储存于局部,然后缓慢释放,以发挥长效避孕的作用。避孕针每月1针或3个月1针,停药半年或1年可恢复生育能力。避孕针一般分为避孕针1号、复方庚炔诺酮避孕针、庚炔诺酮避孕针和甲羟孕酮避孕针。
优点:避孕针的避孕效果好,由医务人员给药,可及时掌握用药效果及副作用;药物不经过胃肠道吸收,胃肠道反应少见。
缺点:会导致月经紊乱,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阴道不规则出血或闭经;类怀孕反应,如恶心、头晕、乏力及过敏反应等;也可能导致体重增加。
最适合的女性:不管是口服避孕药还是避孕针,只要身体健康的女性都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