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喂奶勤喂奶有哪些好处
早喂奶勤喂奶有哪些好处
近年来国内外儿科学者对初生婴儿的开奶时间和喂奶次数提出了新的意见,主张早喂奶、勤喂奶,认为这样做有多方面的好处。
1、促进母乳分泌 婴儿刚刚出世后的第一次吮乳,虽然乳汁没有或甚少,但这一刺激可以促使母亲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能促进乳腺分泌。
同时母婴肉体接触,可使母亲感到新奇和兴奋,有助于消除产程中的疲劳。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儿科主任、新生儿专家克劳斯教授研究证明,母乳的分泌多少还与喂奶的次数有关,每天喂奶6次,乳汁分泌互天在500毫升左右,而喂12次,则可达到725毫升。
2、促进胎粪排出 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在新生儿的胎粪中,含有大量有毒的胆红素,50%可再被吸收入血,早喂奶可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出体外。据观察测定,24小时喂奶少于8次的新生儿,每100毫升血中含胆红素的量平均为9.2毫克,而喂奶超过8次以上,则平均含量在6.5毫克左右。
3、初乳的营养价值高 产后第一天的每毫升初乳中,溶菌酶含量可达609~1279微克。国内研究资料表明,产后2天的初乳中,溶菌酶含量为新鲜牛奶的429~254倍,明说早喂奶的重要。此外,母乳中还含大量免疫球蛋白A等免疫物质。
4、促进新生儿的体重增加 有调查表明,喂奶多的孩子,产后15天体重可增加560克,而喂奶次数少的,体重只增加347克。
5、减少母亲乳头红肿 由于新生儿的吸吮,可机械地按摩乳头,吮乳后乳房膨胀减轻,血液循环较好。事实证明,喂奶次数多的母亲乳头红肿率要显著低于喂奶次数少的。
因此,专家们主张正常分娩的产妇喂奶时间可在产后一小时开始,一次喂奶时间短的,间隔时间短些,反之则长些,不必强调固定的喂奶时间。
产后没奶水是什么原因 哺乳方式不对
1、没有及早喂奶: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母婴分离等因素,均可导致没奶水。
2、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可导致婴儿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
3、母亲喂奶次数过少:长时间不哺乳或延长喂奶间隔,不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还会导致乳汁不足。
新生儿一天该喂几次奶
以往人们习惯于定时给婴儿喂奶,使婴儿同成年人一样定时定次的吃奶,专家研究表明,这种传统的定时喂奶对婴儿和母亲都不利,应做到按需喂奶,婴儿想吃就喂,母亲奶胀就喂,这样可满足母婴的生理要求。
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吸吮力很强,这是让他学习和锻炼吸吮能力的最佳时刻,不必拘泥定时喂奶。如定时喂奶,他可能入睡不吃,而不喂奶时,他又想吃,哭闹不得。因此,硬性规定喂奶时间和次数,就不能满足其生理要求,必然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按需喂奶、勤喂奶,还能促进母乳分泌旺盛,有利于婴儿吃饱喝足,可加快婴儿生长发育。实验证明,每天喂6次奶,乳汁分泌平均每日泌奶为520毫升,如每天喂奶12次,每天平均分泌乳汁725毫升。同时有利消除奶胀,减少患乳腺病的机会。
为了实现按需喂奶,婴儿生下来就应和妈妈睡在一起,实行母婴同室或同床,这除了能保证随时喂奶有利母婴外,还便于增强母婴关系,较快地提高母亲抚养婴儿的能力和使新生儿多接受到母爱。
现在一般提倡新生婴儿期饿了就喂,按需哺乳。
随着月龄的增长,每2~3个小时喂1次减至3~4个小时喂1次,一昼夜喂8次。
等到3~4个月以后,婴儿的胃容量增大,每昼夜可改喂5~6次母乳,夜间仍可喂2次母乳。只要睡得安静,母亲不必唤醒他,清晨醒后可提前喂。
为保证晚上喂饱,可适当推迟睡前一次喂奶的时间,如晚上10点左右喂奶,早晨提前在清晨4~5点喂奶,这样母乳也会更充足。
4~6个月的婴儿,一昼夜喂5次奶就已足够,这样母乳哺喂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就应开始需要为添加辅食做准备了。
涨奶怎么办 早开奶勤哺乳
解铃还须系铃人。产妇在宝宝出生后未能及早哺喂,或哺喂间隔时间过长均能导致涨奶,因此,产妇早开奶,勤哺乳就能有效解决涨奶问题。
宝宝出生5天黄疸高怎么办
增加喂奶次数
勤喂奶有助于提高出生才6天的宝宝的抗病力,并且还能促进宝宝的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降低胆红素水平。
添加糖水
如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测得的黄疸指数>9 mmol/L,之后在第5天黄疸还是有些高,那么家长们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刚出生的宝宝小便次数,以利于小便中胆红素的排泄。或者喂白开水也是可以的,建议2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20ml左右,以白开水最佳!
游泳
让出生5天的宝宝游泳可以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早喂奶勤喂奶有哪些好处
近年来国内外儿科学者对初生婴儿的开奶时间和喂奶次数提出了新的意见,主张早喂奶、勤喂奶,认为这样做有多方面的好处。
1 促进母乳分泌 婴儿刚刚出世后的第一次吮乳,虽然乳汁没有或甚少,但这一刺激可以促使母亲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能促进乳腺分泌。
同时母婴肉体接触,可使母亲感到新奇和兴奋,有助于消除产程中的疲劳。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儿科主任、新生儿专家克劳斯教授研究证明,母乳的分泌多少还与喂奶的次数有关,每天喂奶6次,乳汁分泌互天在500毫升左右,而喂12次,则可达到725毫升。
2 促进胎粪排出 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在新生儿的胎粪中,含有大量有毒的胆红素,50%可再被吸收入血,早喂奶可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出体外。据观察测定,24小时喂奶少于8次的新生儿,每100毫升血中含胆红素的量平均为9.2毫克,而喂奶超过8次以上,则平均含量在6.5毫克左右。
3 初乳的营养价值高 产后第一天的每毫升初乳中,溶菌酶含量可达609~1279微克。国内研究资料表明,产后2天的初乳中,溶菌酶含量为新鲜牛奶的429~254倍,明说早喂奶的重要。此外,母乳中还含大量免疫球蛋白A等免疫物质。
4 促进新生儿的体重增加 有调查表明,喂奶多的孩子,产后15天体重可增加560克,而喂奶次数少的,体重只增加347克。
5 减少母亲乳头红肿 由于新生儿的吸吮,可机械地按摩乳头,吮乳后乳房膨胀减轻,血液循环较好。事实证明,喂奶次数多的母亲乳头红肿率要显著低于喂奶次数少的。
因此,专家们主张正常分娩的产妇喂奶时间可在产后一小时开始,一次喂奶时间短的,间隔时间短些,反之则长些,不必强调固定的喂奶时间。
如何避免母乳性黄疸导致核黄疸
1、提前预防宝宝黄疸
如果孕妈妈有过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自确诊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宝宝出生后,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
2、早开奶、勤喂奶
妈妈们在宝宝出生后要及时确保孩子的奶量,增加喂养次数,同时学习正确的姿势和哺乳方法,让宝宝吃饱以刺激肠蠕动,加快胆红素的排泄,使宝宝尽快退黄。一般在增加母乳喂养量和频率后就会缓解,不会发生胆红素脑病。
3、根据情况适当停母乳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期间,若妈妈们停喂母乳3—4天,新生儿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以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到原有程度。也就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宝宝核黄疸。
4、给宝宝少量且多次喂奶
鼓励少量多次喂奶,尤其是对于足月健康儿来说,即使是患有母乳性黄疸的,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只有在宝宝血清胆红素高于15毫克/分升(256.5μmol/L)时,才采取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改配方奶。当胆红素可以下降原来水平的50%,需继续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浓度虽轻度升高,但之后会逐渐降低。
新生儿开奶前有必要喂糖水吗
新生儿开奶前有必要喂糖水吗?有的新生儿刚出生后,宝宝会哭个不停,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是说宝宝饿了,但是长辈们不会先给宝宝喂奶,而且先喂着喝一些水,再等几小时以后才会喂奶,为什么要这样呢?
为什么先不去喂奶,那在新生儿开奶前有必要喂糖水吗?有的老年人会给新生儿喂一些糖水喝。到底这种开奶前喂糖水的方法对不对,如果不喂糖水的话,什么时间才能喂宝宝吃奶呢?关于是一系列的问题,专家为我们做以下的解答,希望能够刚生宝宝的家长们带来帮助。
“开奶”,就是新生儿降临人间以后开始的第一次喂奶。以前,在开奶前总是要先喂一些糖水,民间称之为“开路奶”。为什么要在开奶前先喂些糖水呢?这是因为以前宝宝开奶时间迟,要等宝宝出生后12小时才开始喂奶。为了怕宝宝饿坏,发生低血糖,于是,便在宝宝出生后的6小时喂饮些糖水,然后再过6小时开奶,但这会影响母乳喂养。此外糖水比母乳甜,若喝惯了糖水,将影响婴儿对母乳的吸吮力。现在这一观点已经落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母乳喂养新观点”认为:在开奶前不要喂糖水和牛奶。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提倡“早开奶、勤喂奶”。当新生儿降临人间后半个小时便可开始母乳喂养,最晚也不能超过6小时。这样,宝宝就不会发生低血糖,也就没有必要在开奶前喂糖水了。
对于新生儿开奶前有必要喂糖水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新生儿开奶前没必要喂糖水,专家介绍只要是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就可以喂奶,所以不能喂水或糖水,这样还会给宝宝带来一定的影响。关于新生儿的其它的相关的问题,可以直接咨询我们网上的专家为您来解答。
新生宝宝要早喂奶勤喂奶
专家建议新生儿要早喂奶、勤喂奶,可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了。本文我们一起来了解。
近年来国内外儿科学者对初生婴儿的开奶时间和喂奶次数提出了新的意见,主张早喂奶、勤喂奶,认为这样做有多方面的好处。
1促进母乳分泌 婴儿刚刚出世后的第一次吮乳,虽然乳汁没有或甚少,但这一刺激可以促使母亲脑下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能促进乳腺分泌。
同时母婴肉体接触,可使母亲感到新奇和兴奋,有助于消除产程中的疲劳。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儿科主任、新生儿专家克劳斯教授研究证明,母乳的分泌多少还与喂奶的次数有关,每天喂奶6次,乳汁分泌互天在500毫升左右,而喂12次,则可达到725毫升。
2促进胎粪排出,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在新生儿的胎粪中,含有大量有毒的胆红素,50%可再被吸收入血,早喂奶可促进肠蠕动,使胎粪尽早排出体外。据观察测定,24小时喂奶少于8次的新生儿,每100毫升血中含胆红素的量平均为9.2毫克,而喂奶超过8次以上,则平均含量在6.5毫克左右。
3初乳的营养价值高 产后第一天的每毫升初乳中,溶菌酶含量可达609~1279微克。国内研究资料表明,产后2天的初乳中,溶菌酶含量为新鲜牛奶的429~254倍,明说早喂奶的重要。此外,母乳中还含大量免疫球蛋白A等免疫物质。
4促进新生儿的体重增加 有调查表明,喂奶多的孩子,产后15天体重可增加560克,而喂奶次数少的,体重只增加347克。
5减少母亲乳头红肿 由于新生儿的吸吮,可机械地按摩乳头,吮乳后乳房膨胀减轻,血液循环较好。事实证明,喂奶次数多的母亲乳头红肿率要显著低于喂奶次数少的。
因此,专家们主张正常分娩的产妇喂奶时间可在产后一小时开始,一次喂奶时间短的,间隔时间短些,反之则长些,不必强调固定的喂奶时间。
喂奶痛怎么办 喂奶时两边勤换边
绝不能让孩子只吸一边。如果奶水本身就多,往往只吸一边宝宝就能吃饱,那另一边怎么办,不吸堵奶,吸了奶更多,什么时候能跟宝宝达成平衡呢?所以换边喂,不要过度刺激一边。
早产儿怎么喂养
早产儿尚未成熟就离开母体,机体有许多功能相对于正常的婴儿较差,在护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给早产的宝宝喂奶的时候需要注意这几点:
(1)出生后尽早喂奶,早产儿出生时肝内糖原贮备较少,尽早喂奶可以避免发生低血糖。
(2)喂奶要少量多次,早产儿更易发生腹泻、腹胀的情况,且胃容量比较小,胃排空时间长,所以喂奶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
(3)早产儿吮吸能力较差,吞咽反射弱,容易发生溢奶、呛奶。所以喂奶之后要观察几分钟,发现宝宝呕吐,要及时清理呕吐物。如果宝宝不会吸奶,可以用滴管滴奶到宝宝的口腔中。
新生儿开奶前有必要喂糖水吗
“开奶”,就是新生儿降临人间以后开始的第一次喂奶。以前,在开奶前总是要先喂一些糖水,民间称之为“开路奶”。为什么要在开奶前先喂些糖水呢?这是因为以前宝宝开奶时间迟,要等宝宝出生后12小时才开始喂奶。为了怕宝宝饿坏,发生低血糖,于是,便在宝宝出生后的6小时喂饮些糖水,然后再过6小时开奶,但这会影响母乳喂养。此外糖水比母乳甜,若喝惯了糖水,将影响婴儿对母乳的吸吮力。现在这一观点已经落伍。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母乳喂养新观点”认为:在开奶前不要喂糖水和牛奶。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提倡“早开奶、勤喂奶”。当新生儿降临人间后半个小时便可开始母乳喂养,最晚也不能超过6小时。这样,宝宝就不会发生低血糖,也就没有必要在开奶前喂糖水了。
吃奶后帮宝宝排除胃肠胀气
婴儿在吃奶和哭闹时不可避免地会吞咽下一些空气。一旦空气进入体内,它合理的释放方式只有两种——打嗝和放屁。靠放屁排出气体须经过几尺长的肠道,这个“漫长”的过程通常会引起婴儿的不适。如果体内的空气能按原路返回,以打嗝的方式排出,就可以减少婴儿的不适。不管怎样,肚子里充满胀气都会使婴儿感觉不舒服,所以新生儿家长首先要采取措施避免婴儿吞入过多空气,通过以下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做到。
早喂奶、勤喂奶。尽可能在婴儿哭着要奶吃之前就给他喂奶。在吃奶前婴儿哭的时间越长,引起胃肠胀气的可能性就越大。
倾斜婴儿身体。给婴儿喂奶时,要使婴儿的身体保持一定的倾斜度——至少要使婴儿的头部高于肚子。理论上讲,这样能使液体流入婴儿胃腔的底部,使空气停留在胃的上部,这样胃里的空气就比较容易通过打嗝排出。如果空气被围困在奶汁下面,就容易造成婴儿吐奶或放屁。
倾斜奶瓶。用奶瓶给婴儿喂奶时,要倾斜奶瓶以确保奶嘴里都充满了奶汁,这样能防止宝宝吸入空气。
让奶汁停稳。每次喂完奶之后,使婴儿上身保持竖直几分钟,让奶汁在婴儿胃部停妥后,再尝试给他催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