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惊厥对身体的健康伤害

小儿惊厥对身体的健康伤害

专家指出,小儿惊厥其实是有分类的,其对于孩子的影响来说,要从分类来看。在临床上,通常把小儿热性惊厥分为典型(单纯性)热性惊厥、非典型(复杂性)热性惊厥两种。

1、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年龄多在6个月至3岁间,发作呈全身性,持续时间小于10分钟,在发热的最初24小时之内发生抽搐,一次热程中仅抽搐1次。一般孩子到了6岁左右,就会自动停止不再发生。

2、复杂性热性惊厥:容易多次发作,并且有部分孩子可转化成为癫痫,影响脑部功能并造成脑损伤。属于这一类的情况包括:首次发病年龄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还有发热抽搐发生;首次发热抽搐就是持续状态的(一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一次发热过程发生两次及两次以上的抽搐;一年中发热性抽搐已经反复发生5次以上;发热抽搐时体温不到38℃,或逐渐低热甚或不热也抽搐;抽搐时表现的不是全身性发作,而是局部性发作。

单纯性热性惊厥不会影响孩子智力

对于热性惊厥,家长普遍担心是否影响孩子智商、是否会发展为癫痫、是否反复出现发作、是否会危及生命。过去认为,除继发癫痫外,热性惊厥可继发脑损伤,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学习和行为障碍等,这些合并症,与患儿热性惊厥发作前健康状态、发作类型、频率、持续时间及是否及时正确处理有关。近期研究发现,单纯性热性惊厥,对儿童以后的行为认知、学校表现、注意力等无不利影响。

因此,专家提醒家长,要更加注意复杂性惊厥的预防与处理。曾经发生过热性惊厥的患儿在感冒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一旦体温达38℃以上时,应积极退热,如①温水擦浴,水温应微高于体温,主要擦洗小儿的手心、足心、腋下、腘窝、腹股沟等处,时间宜短,以防再次受凉。②冰枕,用冰袋枕在小儿头部,同时,用冷水湿毛巾较大面积地敷在小儿前额,以降低头部的温度,保护大脑。

小儿惊厥的偏方

中药方(一)

〖 方 名 〗 小儿惊厥中医方一.

〖 组 成 〗 蝉衣6克 钩藤8克 甘草3克 珍珠母10克 炒枣仁10克 栀子4克 黄连3克 防风3克 杭芍8克 青黛3克.

〖 用 法 〗水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早中晚各服1次.第1周每日1剂,连服7剂.第2、3、4周隔天1剂,连用3周,共调理4周,可预防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 主 治 〗 防止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 出 处 〗 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方(二)

〖 方 名 〗 小儿惊厥方一.

〖 组 成 〗 当归3~5克 桃仁3~5克 红花3~5克 生地3~5克 赤芍3~5克 钩藤3~5克 羚羊角3~5克 白茅根3~5克.

〖 用 法 〗 鼻饲、滴管、灌肠给药.

〖 治 法 〗 清热活血,平肝熄风.

〖 主 治 〗新生儿惊厥属瘀血阻络者,症见初生1~2日突然尖声叫,抽搐阵阵发作,面目青紫,嗜睡昏迷交替出现.惊风属微型或阵挛型,两眼大睁,凝视,眼球震动,囱门饱满,呕吐拒食,指纹青紫,舌质紫或暗红色.重症者痰壅屏息,呼吸不整或阳衰气脱,四肢厥逆,爪甲青黑.

〖 加 减 〗 高热加石膏、大青叶、丹皮,黄疸加茵陈、栀子、黄芩,痰壅屏息加竹沥、苇根、化红,昏迷加石菖蒲、草决明、麝香敷脐.

〖 出 处 〗 中药偏方大全.

三:小儿惊厥如伴有高热,可在患儿的前额上放一块冷湿的毛巾,经常更换冷敷.也可用30-50%的酒精擦浴腑下、后背、头颈、大腿内侧2-3遍.

对于治疗小儿惊厥的偏方只能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在选择偏方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停止服药.具体偏方对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如果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的,提醒妈妈们不要过分依赖偏方,毕竟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小儿惊风症状

小儿惊风也就是小儿惊厥,抽搐。症状就是孩子发生昏厥意识不清,两只眼睛向上。然后身体不停的抽动。孩子的四肢无力,基本上像是瘫痪的状态,所以非常的吓人。小儿发生昏厥的时候,不会认识身边的所有的人,因为他处于昏迷状态意识特别的不清醒。所以小儿惊风也就是指小儿惊厥昏迷抽风的症状。大家都知道大成年人抽风的症状就是休克的感觉,然后意识状态根本就不处于正常的状态,经常是病态的状态。

出现这种疾病可能是宝宝在日常受到惊吓过度造成的,还有一些情况就是宝宝发烧过度也会造成这种惊厥上的问题,孩子的年龄越小发病率就越是高,情况严重者则出现两眼上翻,中枢神经异常,出现类似的问题立即就医治疗以免加重孩子的病情,情况较轻的情况下可以给宝宝服药中药制剂的小儿回春丹效果比较好,可有效的治疗宝宝惊吓后出现的这些不良的状态,还可以用针灸的方法治疗。

小孩发热得及时退热,小儿惊厥的症状应该注意,小孩会特别烦躁不安,心烦,着急紧张,呼吸突然非常急促、不规律或者停止,脸色会有变化,还有可能头往后仰,眼睛斜视或者上翻,口有白沫,牙齿咬紧,四肢与面部的肌肉抽粗,更加严重的话,还会拉大便、小便,颈部强直性抽搐。这些个症状发作时会持续几秒钟或者几分钟或者会更加长久,然后进入昏迷的状态。小孩发热导致惊厥,应该要尽快及时降温,观察小孩的体温、呼吸、脸色等变化。

抽搐和惊厥的区别是什么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客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惊厥是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痉挛性。抽搐是不随意运动的表现,是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理现象,表现为横纹肌的不随意收缩。临床上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惊厥,强直性痉挛,肌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 手足徐动,扭转痉挛, 肌束颤动, 习惯性抽搐。中医认为引起抽搐的病因病机主要有热毒内盛,风阳扰动、风毒窜络、阴血亏损等方面。常见于脑系疾病、传染病、中毒、头颅内伤、厥病类疾病、子痫、产后痉病、小儿惊风、破伤风、狂犬病等病中。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小儿惊厥的原因

小儿惊厥的病因(一)颅内疾病

①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60%~70%,惊厥多见于生后24小时内。

②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惊厥多见于生后2~3天。

③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惊厥多见于生后1~4天。

小儿惊厥的病因(二)感染

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者,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者则多见于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小儿惊厥的病因(三)代谢异常

①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

②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

③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

④高钙或低钠血症。

⑤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

⑥胆红素脑病。

⑦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四)药物

①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

②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小儿惊厥的病因(五)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

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六)家族性良性惊厥

为自限性疾病,惊厥发生于生后3天以内,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87%于数周至数月后自愈,13%发展为癫痫。

小儿惊厥的病因(七)其他

包括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高血压脑病等,或原因不明。

天麻吃多了有副作用吗

是具有一定副作用的。

天麻味甘性平,其中的药物成分是比较多的,具有一定平肝潜阳、息风止痉、活血通络等作用,可将其用于小儿惊厥、抽搐、头晕、头疼等不适症状,对于人体健康是比较好的。但毕竟天麻是一种中药材,是具有一定药材的,吃多了可能会导致人体亏损,这样反而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恢复,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天麻吃多了会具有一定副作用的。

小孩惊厥怎么回事

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一般以婴幼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有些抽搐具有潜在危及生命风险。一般短暂的抽搐几乎对大脑没有明显影响,但长程抽搐尤其是癫痫持续状态则可能导致永久神经系统损害。小儿惊厥可伴发热也可不伴发热,其中伴有发热者,多为感染性疾病所致,颅内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脑膜炎、脑脓肿、脑炎、脑寄生虫病等;颅外感染性疾病常见有热性惊厥、各种严重感染(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不伴有发热者,多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常见的癫痫外,还有水及电解质紊乱、低血糖、药物中毒、食物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外伤、脑瘤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一)颅内疾病

①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60%~70%,惊厥多见于生后24小时内。

②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惊厥多见于生后2~3天。

③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惊厥多见于生后1~4天。

小儿惊厥的病因(二)感染

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者,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者则多见于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小儿惊厥的病因(三)代谢异常

①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

②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

③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

④高钙或低钠血症。

⑤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

⑥胆红素脑病。

⑦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四)药物

①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

②撤药综合症:孕母用麻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小儿惊厥的病因(五)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

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小儿惊厥的病因(六)家族性良性惊厥

为自限性疾病,惊厥发生于生后3天以内,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87%于数周至数月后自愈,13%发展为癫痫。

小儿惊厥的病因(七)其他

包括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高血压脑病等,或原因不明。

孕妇预防癫痫应该怎么做

孕妇最忌讳的就是在怀孕期间得病,尤其是癫痫疾病,因为这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还会给婴儿发育阶段带来困扰,所以孕妇如果在怀孕期间突发病情,那是非常可怕的,所以在这种阶段,一定要学会孕妇保健,对于预防孕妇保健,专家给出了以下几种保健方法保护孕妇身体健康。

1、避免新生儿产伤;及时处理难产,防止新生儿生产窒息,避免因缺氧、窒息、产伤引起癫痫。

2、加强孕妇保健:避免孕期感染,酗酒、吸烟,以确保胎儿发育完好。

3、预防颅内感染:预防脑炎、脑膜炎;急性期积极治疗,预防后遗症;出现惊厥者应及时足量使用抗癫药物。

4、预防小儿高热惊厥:控制小儿高热,以防惊厥;适当的抗癫剂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防止高热惊厥转变为癫痫。

5、预防脑外伤: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减少脑外伤,脑外伤患者可常规服用抗癫药物,以预防癫痫发生。

6、已患有癫痫的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治疗,减少和阻止癫痫发作,有助于减少癫痫的并发症;同时要避免诱发因素,如饮酒、疲劳、暴饮暴食、失眠、情绪激动、感染发热,惊恐等。

7、预防癫痫的复发:癫痫患者通过合理治疗,疗情可以得到控制和稳定,为预防复发,一方面要避免癫痫的诱发因素,另一方面要长期规律服用合适的抗癫药物,直至完全控制2至3年后考虑减停抗癫痫药物,防止过早停药而出现反复。

小儿惊厥应该做哪些检查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惊厥的症状有很多种表现。有的只出现眼球转动、双眼直视或上翻、面色潮红;有的眼部、面部、手足部肌肉微微抽动,然后逐渐扩散到其他部位;刚出生的小儿发生惊厥症状很不明显,仅有不吃奶、两眼睁着、眼球固定不动、眼睑可稍有抽动,口唇周围青紫,必须仔细观察;也有的小儿惊厥同时有头痛、烦躁、喷射性呕吐、嗜睡,甚至昏迷;有的小儿惊厥不省人事,眼球固定或上翻、斜视、头转向一侧或后仰、口吐白沫、面及手部肌肉强直或时时出现不自主抽动、屏气。惊厥时间可长可短,一般数秒钟至十几分钟,惊厥时间长可发生大小便失禁现象。

小儿惊厥的实验室检查:

1、血、尿、粪常规。

2、血、尿特殊检查:疑苯丙酮尿症时,可做尿三氯化铁试验,或测定血苯丙氨酸含量。

3、血液生化检查:血糖、血钙、血镁、血钠、尿素氮及肌酐等测定。

4、脑脊液检查。

5、心电图与脑电图检查。

6、其他检查。

小儿惊厥

①震颤:

新生儿期常表现有全身或局部的快速颤抖,类似于阵挛样运动,可由突然的触觉刺激诱发,轻柔改变体位可使震颤减弱或消失,这种运动不伴有异常的眼或口、颊运动,这种震颤是新生儿运动反射发育不完善的表现,一般在生后4~6周消失。小于胎龄儿、母亲有糖尿病的低血糖新生儿或母亲孕期服用某些镇静药的新生儿也可出现震颤。而惊厥的幅度大小不等、低频率、无节奏抽动,不受剌激影响, 并常伴有异常的眼或口、颊运动。两者较容易区别。

②活动睡眠期出现的眼球转动及呼吸不规则:

正常新生儿的睡眠, 约有一半时间处于活动睡眠期。常在入睡开始或将近觉醒时出现,眼球在合拢的眼睑下转动,有节奏的嘴动,面部微笑或怪相,头部和肢体伸展或扭动,但在清醒后 这些动作都消失并不再出现,故与惊厥易于区别。难于区别时,可借助于脑电图检查,活动睡眠期的脑电波正常。

③良性新生儿睡眠肌阵挛:

生后1个月内起病,肌阵挛主要累及前臂和手,也可累及足、面部、躯干或腹部肌肉。多数出现在NREM期睡眠,REM期少见,偶可为声音等刺激诱发。肌阵挛可为双侧、局部或多灶性,抽动有节律或无节律,常以1~5次/s的频率成串出现,持续数秒。此种成串的肌阵挛性抽动可在睡眠中反复出现,持续20~30分钟,或长达90分钟,可被误认为惊厥持续状态。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是正常的。偶有家庭史。症状在出生2个月之后减轻,6个月之前消失。长期预后良好,不需治疗。

④早产儿呼吸暂停:

这种呼吸暂停一般持续20s或稍久,常伴有心率减慢,而由于惊厥的呼吸暂停则心率一般保持原状,并不减慢。

小儿惊厥有什么伤害

很多家长都不了解小儿惊厥这个病对孩子会有什么伤害,从而没有引上进起重视,造成严重后果,这是很遗憾的事,而也有些家长去盲目的担心。其实大不不必要。只要了解了这个病并去防治它,是没有什么可怕了,也可尽量的减少对患儿的危害。

惊厥发作可造成脑损伤。有人证明,一次惊厥发作对近记忆力有一过性影响,相当于脑震荡所致损害;惊厥持续状态可产生严重脑损害,而致智力低下。

因为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有大量的神经元发生快速、反复的脂除极化,需较多的能量维持钠一钾泵的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也增加,细胞代谢过程加快,而且惊厥时体温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谢增加,高热可使动物脑代谢增加25%,这些活动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

脑的异常放电活动即惊厥放电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是引起脑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惊厥给脑造成了最大的代谢负担。

此外,热性惊厥为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一种,预后一般良好,引起智力低下的发生率很低,这是因为一般单纯性热性惊厥,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无异常神经征,因此惊厥发作时对大脑的影响较少。

但是其中有少数患者可以引起智力低下,目前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严重的热性惊厥可以引起脑损伤,以致出现癫痫及智力低下,这是指惊厥持续时间越长,惊厥复发次数越多,出现脑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以上就是小儿惊厥对患儿的危害,我们知道,如果不及时治疗,频频出现症状的话,对孩子的伤害还是很大的,而且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一定要注意,发现惊厥后,一定要及时的防治。

小儿惊厥的危害

高热惊厥俗称抽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伤热后就容易发烧,当体温上升到39℃以上时,极易引起惊厥。一次高热抽搐对孩子无大的影响,若反复发作,抽搐时间长,则会使大脑受到伤害。脱水热如果让孩子天天处于室内温度过高的的环境,就会出汗过多。加上婴儿的肾功能尚未成熟,不能像成人那样浓缩尿液,以减少水分的丢失。这样一来,出汗多、尿多,体内因水分大量丢失而缺水,难以调节体温致使体温升高。据测定,体温每升高1℃,体内的水分就要蒸发掉10%,如果不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就会因脱水而发热,出现高热、精神萎靡不振、哭闹烦躁、拒食等症状。

感染性疾病冬天,有些父母不让孩子出门,整天关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如果伤热,极易引发感染性疾病。这是因为孩子的呼吸道长期得不到耐寒锻炼,变得弱不禁风。一旦外出,就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如果患儿属于特异性体质,反复呼吸道 病毒感染,易诱发哮喘。由于病毒与心肌有亲和性,易并发心肌炎;有的患儿会引起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免疫性疾病等等。

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多见于刚出生的婴儿,妈妈搂着孩子睡在一起,宝宝的头部也常被蒙在被窝里边。因为婴儿的代谢旺盛,能量需求相对比成人高,需要的水量比成人大,但对缺水缺氧的耐受性却比成人差。在这种过热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蒙被过暖窒息综合征,孩子大汗淋漓,全身皮肤发烫,体温达40℃以上,面色苍白或青紫,神志不清,两眼发直,四肢僵硬,反应迟钝或昏迷。因出汗多,皮肤干燥,摸上去似硬衣样,病情严重的患儿常因继发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而死亡。

宝宝高烧惊厥是什么症状呢

幼儿任何突发高热均可能引起高热惊厥,其发病率约2~8%,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在各种小儿惊厥中,高热惊厥约占30%,多见于6月~3岁的小儿,因为这一阶段的小儿大脑发育不够完善,抑制能力差,以至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而发生惊厥

根据文献报道,小儿惊厥持续10分钟以上可造成脑功能不可逆损害,因而处理小儿惊厥必须争分夺秒,快速正确,避免或减少脑功能损害致智力障碍。一旦出现发热惊厥,有40%的患儿会复发,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更是引起重视。

小儿高热惊厥如何护理?

1.要镇定,保持安静,禁止给孩子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孩子放平,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3.惊厥严重发生紫绀时,应立即吸氧,以减少缺氧性脑损伤。

4.无抗惊厥药时可按压人中、合谷,注意不要太用力,避免损伤皮肤,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5.复杂型惊厥应送医院诊治。

高热惊厥对宝宝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那么怎样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呢?

1、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至5岁小儿,约占95%,对这一年龄组的小儿应特别注意平时加强护理,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尽量减少发热生病。

2、过高热惊厥的小儿,当患感冒或热性病初期,应预先给口服退热剂(如阿斯匹林)及镇静剂(如鲁米那),或采用物理降温,以防体温突然升高。

3、对既往曾有多次发作者,有的医生主张长期服用鲁米那以预防复发。当存在高热惊厥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长期服药。

相关推荐

小儿惊厥后的家庭应急处理方法

小儿惊厥属于急症,应争分夺秒,尽快终止抽搐,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由于脑缺氧而致脑神经细胞的不可逆的损害,以致遗留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因此对小儿惊厥不能掉以轻心。 发现小儿惊厥后应采取如下方法及时处理: 1.小儿发生惊厥,也就是痉挛时,家长首先要镇静。不要大声哭叫或摇动小儿,也不要喂水,更不要给孩子吃药。要让患儿安静平卧,头向一侧,衣领松开。用柔软洁净的布包着竹筷放在上下牙齿间,以防痉挛时咬伤舌头。在家里可用指甲掐人中穴止痉。口腔如有分泌物、食物,要及时清除干净。 2.如有高热,可在患儿的

宝宝高烧惊厥有后遗症吗

1、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上很常见.而且比较容易有咬伤舌头的伤害,而且甚至会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有的人甚至有智力发育障碍的问题的。一两次发作不需要做任何检查.如果平时小孩的精神也正常,那么可以认为没有后遗症。 2、岁小儿高热惊厥需要积极的治疗,不治疗会有后遗症的,而且孩子在高热惊厥发作之前有发热的症状,大部分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而且孩子体温在38、5℃到40℃之间.需要物理降温的。 3、大约有百分之二十的高热惊厥的孩子不仅仅会有高热惊厥反复发作的症状,而且很容易因为有身体抽搐、口吐白沫的症状,甚至会因为

小儿高热惊厥会伤脑

高热惊厥主要是由于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如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剌激(如高热等),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 一般说来,惊厥发作前均有发热,小儿体温38.5℃-40℃甚至更高,多在温度上升的时候发作,若反复发作,有些小孩体温38℃时就会出现惊厥发作。发生了高热惊厥,家长最担心的是以后会不会有后遗症,特别是会不会影响智力和性格。 专家认为,大部分孩子发生高热惊厥预后都是好的,一般六岁以后不会发作,也不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不过,这个病在第一次发作之后,大约有50%的孩子会

抽搐和惊厥的区别是什么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客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惊厥是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和痉挛性。 抽搐是不随意运动的表现,是神经-肌肉疾病的病理现象,表现为横纹肌的不随意收缩。临床上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惊厥,强直性痉挛,肌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 手足徐动,扭转痉挛, 肌束颤动, 习惯性抽搐。中医认为引起抽搐的病因病机主要有热毒内盛,风阳扰动、风毒窜络、阴血亏损等方面。常见于脑系疾病、传染病、中毒、头颅内伤、厥病类疾病、子痫、产后痉病、小儿惊风、破伤风、狂犬病等病中。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有哪些

1. 首先要说的引起惊厥的原因就是家族性良性惊厥:这样的惊厥一般发生于宝宝出生后3天以内,不过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这种情况大部分会在数周后缓解的,但是有一部分会加重引起癫痫病的发作。再就是药物过量或中毒都可以引起新生儿惊厥症状的发生。这种情况的惊厥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不过一般两天内都会恢复正常的。 2,要说引起新生儿惊厥的原因还可以来自于一些颅内疾病:就像产程过长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这种情况会占一半以上的惊厥人群,这个也是在出生一天内就出现了,一般会在3天左右的时候就会恢复的。再就是先天性的神经

热性惊厥与智力低下

热性惊厥能引起智力低下吗? 脑损伤可以引起惊厥,惊厥发作也可造成脑损伤。有人证明,一次惊厥发作对近记忆力有一过性影响,相当于脑震荡所致损害;惊厥持续状态可产生严重脑损害,而致智力低下。 因为在惊厥性放电时,脑组织有大量的神经元发生快速、反复的脂除极化,需较多的能量维持钠钾泵的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也增加,细胞代谢过程加快,而且惊厥时体温升高,肌肉抽搐也使全身代谢增加,高热可使动物脑代谢增加25%,这些活动所需能量比正常高出2~4倍。脑的异常放电活动即惊厥放电本身对能量的需要也明显增加,这也是引起脑损伤

婴儿惊厥的预防

小儿惊厥对儿童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积极进行预防,是保护儿童健康的有效措施。预防的方法主要有: 1.加强护理和小儿体格锻炼。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多让小儿到室外活动,使机体能适应环境,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要注意营养。小儿除了奶类饮食以外,还应当及时添加辅食,比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以及各种矿物质,不能让小儿饥饿,以免发生低钙和低血糖性惊厥。 3.要适当合理用药,防止小儿误服有毒的药品。 4.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更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如果小儿发生了惊厥,要让小儿侧卧

小儿惊厥怎么急救处理 什么是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其实是由大脑异常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短暂肌肉抽搐,又分高热惊厥和无热惊厥。 高热惊厥一般是由孩子高烧后引起,体温超过38.5℃容易发作,而当体温超过39.5℃时则容易引起严重的抽搐,常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 无热惊厥的诱因则比较多,例如尿毒症、低血糖、婴儿痉挛都可能导致出现无热惊厥,而且无热惊厥比高热惊厥更容易出现抽搐。 然而小儿惊厥中又以高热惊厥最为常见,所以我们今天重点说说高热惊厥的家庭急救处理方法。

小儿惊厥应该怎么办

小儿惊厥急救措施 1.小儿发生惊厥,也就是痉挛时,家长首先要镇静。不要大声哭叫或摇动小儿,也不要喂水,更不要给孩子吃药。要让患儿安静平卧,头向一侧,衣领松开。用布包着竹筷放在上下牙齿间,以防痉挛时咬伤舌头。在家里可用指甲掐人中穴止痉。 2.如有高热,可在患儿的前额上放一块冷湿的毛巾,经常更换冷敷。也可用30-50%的酒精擦浴腑下、后背、头颈、大腿内侧2-3遍。 3.如果采取以上处理,痉挛仅不能平息,以至引起呼吸停止,则马上进行人工呼吸,然后立即送医院诊治,切勿延误。 小儿惊厥注意事项 1.高热是引起小儿惊

小儿惊厥的饮食保健

小儿惊厥饮食多吃鸡蛋黄的食疗价值 1、养阴补虚:补虚损,益精气,润肺补肾,用于肺肾阴虚。适宜与久病体虚或是虚劳的补益。 2、安神除烦:镁和钙共同作用可用来放松肌肉和神经,从而使身心放松,避免紧张不安、焦躁易怒。帮助入睡。 3、止呕消嗳:降胃气,调脾胃。 4、护心:保护心脏,保护心肌细胞,预防或是缓解心悸、心率失常等。 5、其他功效:鸡蛋黄性温,味甘;有滋阴、宁心安神的作用;治疗阴虚引起的心烦不寐胃逆呕吐;鸡蛋黄加乳汁适量服用有治疗惊厥的作用;鸡蛋黄常用来治疗高烧或热病后期,阴津枯竭、筋脉失养而致手足抽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