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豇豆功用主治和用法与用量

豇豆功用主治和用法与用量

【异名】

羊角、豆角(《医林纂要》),角豆、饭豆、腰豆、长豆、裙带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浆豆(《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为豆科植物豇豆的种子。

【豇豆采集】

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

【豇豆化学成分】

种子含大量淀粉、脂肪油、蛋白质、烟酸、维生素B1、B2。鲜嫩豇豆含抗坏血酸22毫克%。

【豇豆性味】

甘,平。①《滇南本草》:"味平。" ②《纲目》:"甘咸,平,无毒。"③《本草从新》:"甘涩,平。"

【归经】

入脾、肾经。①《得配本草》:"入足太阴经气分。"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胃。"

【豇豆功用主治】

健脾补肾。治脾胃虚弱,泻痢,吐逆,消渴,遗精,白带,白浊,小便频数。

①《滇南本草》:"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

②《纲目》:"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止消渴,吐逆,泄痢,小便数,解鼠莽毒。"

③《本草从新》:"散血消肿,清热解毒。"

④《医林纂要》:"补心泻肾,渗水,利小便,降浊升清。"

⑤《四川中药志》:"滋阴补肾,健脾胃,消食。治食积腹胀,白带,白浊及肾虚遗精。"

【豇豆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或煮食。

【宜忌】《得配本草》:"气滞便结者禁用。"

【选方】①治食积腹胀,嗳气:生豇豆适量,细嚼咽下,或捣绒泡冷开水服。(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②治白带,白浊:豇豆、藤藤菜。炖鸡肉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蛇咬伤:豇豆、山慈姑、樱桃叶、黄豆叶。捣绒外敷。

常用的小儿止咳化痰中成药

(1)咳清灵

(2)小儿止咳金丹

处方组成:苦杏仁(炒)、胆南星、紫苏子、焦槟榔、桔梗、玄参、麦冬、桑白皮、川贝、瓜蒌

仁、知母、竹叶等。

功用:清热润肺,止咳化痰。

主治:发热、咳嗽痰黄,口干舌燥,腹胀便秘。

用量:每次1/2~1丸,1日2次。

(3)小儿化痰止咳冲剂

处方组成:桑白皮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盐酸麻黄碱、吐根酊、枸椽酸等。

功用:祛痰镇咳。

主治:小儿咳嗽,痰多。

用量:每次1/2~1袋,1日3次。

(4)蛇胆陈皮散

处方组成:陈皮、蛇胆汁。

功用:理气化痰,调中健胃。

主治:咳嗽,痰多,呕逆。

用量:每次1/3~1/2支,1日2次。

(5)蛇胆川贝散

处方组成:川贝、蛇胆汁。

功用:清肺,止咳,祛痰。

主治:肺热咳嗽,痰多。

用量:每次1/3~1/2支,1日2次。

(6)祛痰灵

处方组成:竹沥、桔梗等。

功用:清肺,化痰,止咳。

主治:咳嗽,吐黄痰,量多。

用量:每次5~10ml,1日3次。

(7)鲜竹沥口服液

处方组成:鲜竹沥等。

功用:清热化痰。

主治:用于肺炎咳漱痰多,气喘胸闷,痰涎壅盛,小儿痰热惊风。

用量:每次10~15ml,1日2~3次。

(8)复方甘草片

处方组成:甘草等。

功用:祛痰、镇咳。

主治: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多痰。

用量:每次1~2片,一日3次。

(9)急支糖浆

处方组成:金荞麦、四季青、鱼腥草、前胡等。

功用: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夜间阵发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咯痰不爽引及其他

呼吸系统疾病。

用量:每次5~10ml,1日3次。

(10)射麻口服液

处方组成:射干、麻黄、杏仁、生石膏等。

功用:清热宣肺利咽,止咳化痰。

主治:肺炎咳嗽、痰多、咽痒咳嗽等。

用量:每次5~10ml,1日2次。

中药治恶性肿瘤

扶正固本法恶性肿瘤患者往往都是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经过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后极易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毒副作用。中医辨证多表现为脾肾阴虚、气血不足、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肝胃不和等。中医通过扶正固本之中药的调补,能增强体质、改善贫血、促使白细胞上升,而改善生活质量。

抗癌偏方:

1、夏花龙贝汤

【处方】:夏枯草15g,天花粉15g,生地15g,生牡蛎15g,玄参9g,麦冬9g,贝母9g,天龙2条。

热毒较盛者加青天葵9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g。伤阴较甚可加北沙参15g,白芍12g,生甘草6g,气阴两虚再加生黄芪、党参各15g,肿块较大,较坚硬者,加三棱、莪术、炮山甲各9g。

【制法】:上药用水3碗煎或1碗,内服。天龙去内脏,用瓦焙干研末。

【功用】:主治颈淋巴结癌痛,转移癌、甲状腺肿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天龙末吞服。

2、羊枝莲白花蛇舌草汤

【处方】:半枝莲30g,自花蛇舌草60g。

【功用】:治疗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将上药和15碗水煎2小时,日夜当茶饮。

3、抗癌汤

【处方1】:山豆根12g,半边莲30g,银花30g,土茯苓30g,夏枯草12g,玄参12g,白头翁12g,杭菊12g,天南星6g,射干9g,山慈姑9g,元胡9g,紫草根12g,青黛9g,红藤24g,丝瓜络21g,沉香3g。

【制法】:制成煎剂。

【功用】:用于食管癌、脑瘤、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癌。

【用法用量】:每日1剂,煎2次分服。

4、两面刺汤

【处方】:两面刺、刺公母、武靴藤、山马茶、苍耳头各15g,穿山甲、金银花、皂角刺各6g,大丁黄9g。

【制法】:上药用乌黑糖煎水。

【功用】:治多种癌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5、黄花水丁香汤

【处方】:黄花水丁香30g,铁雨伞、六月雪各60g。

【功用】:治疗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羊肉的功效作用

羊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或煎汤,125-250g;或入丸剂。

炮制:宰羊时取肉,鲜用。

羊肉的功效作用

功效:温中暖肾,益气补虚。

主治:用于脾胃虚寒,食少反胃,虚寒泻痢,腰膝酸软,阳痿,小便频数,寒疝,虚劳羸瘦,产后虚羸少气,缺乳。

羊肉的禁忌

外感时邪或有宿热者禁服。孕妇不宜多食。

菠萝皮的营养价值 止咳止痢

根据《中华本草》记载,菠萝皮晒干,可做药用,主治:解毒、止咳、止痢。用法用量 :取9-15g煎汤内服。

治疗咽喉炎的中成药有哪些

咽喉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是属于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那么,治疗咽喉炎常见的中药有哪些?

外邪侵袭,上犯咽喉

风热外袭

症状:咳嗽咽干、咳黄痰,口渴欲饮,小便黄,大便干结。

治法:疏风散邪,宣肺利咽

治疗由风热外袭引起的咽喉炎的中药

芩翘口服液

主治:用于急喉痹(急性咽炎)、风热乳蛾(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属内有郁热、外感风邪证者。症见:咽痛或吞咽痛,咽干灼热,口渴多饮,咳嗽,痰黄,便干,尿黄,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有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急喉痹(急性咽炎)者,5天为一疗程。风热乳蛾(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者,7天为一疗程。本品有少量沉淀,请摇匀后用吸管服用。

清开灵胶囊

主治: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属上述证候者。症见: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禁忌:久病体虚患者如出现腹泻时慎用。

清喉利咽颗粒

主治: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发干、声音嘶哑;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常用有保护声带作用。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3次。

复方草珊瑚含片

主治: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声哑失音;急性咽喉炎属风热证者。

用法用量:含服。一次2片(小片),每隔2小时一次,一日6次。

风寒外袭

治疗由风寒外袭的中成药

症状:鼻塞,流清涕,咳痰清稀,发热恶风,口不干,小便清,大便溏。

治法:疏风散邪,宣肺利咽

通宣理肺丸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所致的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7克,一日2~3次。

风寒咳嗽丸

主治:用于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喘。症见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闷气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风寒咳嗽颗粒

主治:症见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闷气喘。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克,一日2次。

止嗽立效胶囊

主治:止嗽,定喘,祛痰。用于风寒咳嗽,喘急气促。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2次。

半夏止咳糖浆

主治:止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痰多气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

肺胃热盛,上攻咽喉

症状:咽痛肿痛、痰黄、难咳,咽部灼热,舌红苔黄,小便黄,大便干结。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蒲地蓝消炎片

主治: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咽炎、扁桃腺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8片;一日4次。

清热散结片

主治:用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8片,一日3次。

蓝芩口服液

主治:用于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所致的咽痛、咽干、咽部灼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1支),一日3次。

西瓜霜润喉片

主治:用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口舌生疮、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牙龈肿痛。

用法用量:含服。每小时含化小片2~4片。

黄氏响声丸

功能主治:用于声音嘶哑,咽喉肿痛,咽干灼热,咽中有痰,或寒热头痛,或便秘尿赤;急、慢性喉炎。

用法用量:口服。炭衣丸一次6丸(每丸重0.133克),一日3次,饭后服用。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症状: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口燥咽干,面色潮红,小便黄,大便干。

治法:滋养阴液,降火利咽

养阴清肺颗粒

主治: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清肺止咳丸

主治:清肺止咳,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2次。

洋参保肺丸

主治:滋阴补肺,止嗽定喘。用于阴虚肺热,咳嗽痰喘,胸闷气短,口燥咽干,睡卧不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桔贝止咳祛痰片

主治:清肺,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痰多,咯痰不爽,胸满气短,咽痛音哑。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片,一日3次。

结语:以上给大家整理出了关于治疗咽喉炎的中成药,大家不妨可了解下。另外,平常要注意保暖防寒,改善环境、减少空气污染、加强锻炼、戒除烟酒。祝您早日康复!

覆盆子的付方

入药部位:干燥果实。

性味:味甘、酸,性温。

归经:归肝、肾、膀胱经。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

主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阳痿早泄,目暗昏花。

用法用量:6~12g。

中药可以治疗癌症吗

抗癌偏方:

1、夏花龙贝汤

【处方】:夏枯草15g,天花粉15g,生地15g,生牡蛎15g,玄参9g,麦冬9g,贝母9g,天龙2条。

热毒较盛者加青天葵9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g。伤阴较甚可加北沙参15g,白芍12g,生甘草6g,气阴两虚再加生黄芪、党参各15g,肿块较大,较坚硬者,加三棱、莪术、炮山甲各9g。

【制法】:上药用水3碗煎或1碗,内服。天龙去内脏,用瓦焙干研末。

【功用】:主治颈淋巴结癌痛,转移癌、甲状腺肿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天龙末吞服。

2、羊枝莲白花蛇舌草汤

【处方】:半枝莲30g,自花蛇舌草60g。

【功用】:治疗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将上药和15碗水煎2小时,日夜当茶饮。

3、抗癌汤

【处方1】:山豆根12g,半边莲30g,银花30g,土茯苓30g,夏枯草12g,玄参12g,白头翁12g,杭菊12g,天南星6g,射干9g,山慈姑9g,元胡9g,紫草根12g,青黛9g,红藤24g,丝瓜络21g,沉香3g。

【制法】:制成煎剂。

【功用】:用于食管癌、脑瘤、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癌。

【用法用量】:每日1剂,煎2次分服。

4、两面刺汤

【处方】:两面刺、刺公母、武靴藤、山马茶、苍耳头各15g,穿山甲、金银花、皂角刺各6g,大丁黄9g。

【制法】:上药用乌黑糖煎水。

【功用】:治多种癌症。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5、黄花水丁香汤

【处方】:黄花水丁香30g,铁雨伞、六月雪各60g。

【功用】:治疗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肿瘤中药治疗有什么

夏花龙贝汤。处方:夏枯草15g,天花粉15g,生地15g,生牡蛎15g,玄参9g,麦冬9g,贝母9g,天龙2条。

热毒较盛者加青天葵9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g。伤阴较甚可加北沙参15g,白芍12g,生甘草6g,气阴两虚再加生黄芪、党参各15g,肿块较大,较坚硬者,加三棱、莪术、炮山甲各9g。

制法:上药用水3碗煎或1碗,内服。天龙去内脏,用瓦焙干研末。

功用:主治颈淋巴结癌痛,转移癌、甲状腺肿瘤。

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服,天龙末吞服。

羊枝莲白花蛇舌草汤。处方:半枝莲30g,自花蛇舌草60g。

功用:治疗肠癌、肝癌、子宫癌、乳癌、胃癌等各种癌瘤。

用法用量:将上药和15碗水煎2小时,日夜当茶饮。

抗癌汤。处方:山豆根12g,半边莲30g,银花30g,土茯苓30g,夏枯草12g,玄参12g,白头翁12g,杭菊12g,天南星6g,射干9g,山慈姑9g,元胡9g,紫草根12g,青黛9g,红藤24g,丝瓜络21g,沉香3g。

制法:制成煎剂。

功用:用于食管癌、脑瘤、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癌。

在治疗肿瘤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过于劳累,因为患有肿瘤的时候,如果身体体质比较差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肿瘤这种疾病越来越严重,有的时候肿瘤长得越来越大,或者扩散的话,饮食也不要吃一些刺激辛辣的。

田螺的功效与作用

田螺的简介

[功用主治] 清热利水、除湿解毒。用于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性味】甘咸,寒。

①《别录》:"汁:大寒。"

②崔禹锡《食经》:"味咸,小冷,无毒。"

③《品汇精要》:"味甘,性寒,无毒。"

【归经】 肝;脾;膀胱经

①《本草求真》:"入膀胱、肠、胄。"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田螺的功效与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治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南北朝·陶弘景:煮汁疗热,醒酒,止渴。

清·王孟英:多食寒中,脾虚者忌。

田螺的用法用量

炖汤服,视病情适量用。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食。

豇豆医疗价值

主要成分

种子含大量淀粉,脂肪油,蛋白质,烟酸,维生素B1.B2。鲜嫩豇豆含抗坏血酸(维生素C)22毫克。

药理药性

甘,平。①《滇南本草》:"味平。" ②《纲目》:"甘咸,平,无毒。"③《本草从新》:"甘涩,平。"归经

入脾、肾经。①《得配本草》:"入足太阴经气分。"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胃。"

功用主治

健脾补肾。治脾胃虚弱,泻痢,吐逆,消渴,遗精,白带,白浊,小便频数。

①《滇南本草》:"治脾土虚弱,开胃健脾。"

②《本草纲目》:"理中益气,补肾健胃,和五脏,调营卫,生精髓。止消渴,吐逆,泄痢,小便数,解鼠莽毒。"

③《本草从新》:“散血消肿,清热解毒。”

④《医林纂要》:“补心泻肾,渗水,利小便,降浊升清。”

⑤《四川中药志》:“滋阴补肾,健脾胃,消食。治食积腹胀,白带,白浊及肾虚遗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煮粥、北方多用来制作粘糕、豆包的馅料;在南方,多用于烹饪,可清炒,可凉拌,也可拌入青椒等辅助材料煎炒,亦作为各类汤粉类食物的佐料。

可晒干,北方多用作干菜,可以和肉类同炒,也可以单独做成酸辣汤。

实用选方

1.治食积腹胀,嗳气:生豇豆适量,细嚼咽下,或捣溶泡冷开水服。选自(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2.治白带,白浊:豇豆、藤藤菜、炖鸡肉服。选自(《四川中药志》)

3.治蛇咬伤:豇豆、山慈姑、樱桃叶、黄豆叶。捣绒外敷。

无花果根的功效与作用

无花果根的简介

【来源】桑科植物无花果(Ficus carica L.)的根,详无花果条。

【采集】秋后采收。

【功用主治-无花果根的功效】治筋骨疼痛,痔疮,瘰疬。

⑦《生草药性备要》:治火病。

②《重庆草药》:发乳,治痔疮。

无花果根的功效与作用

治筋骨疼痛,痔疮,瘰疬。

无花果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外用:煎水洗。

无花果根的选方

①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无花果根或果,炖猪精肉或煮鸡蛋食。(《湖南药物志》)

②治喉痒:无花果根去祖皮,打碎,开水泡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颈淋巴结核:鲜无花果根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治疗咽喉炎的中成药有哪些

外邪侵袭,上犯咽喉

风热外袭

症状:咳嗽咽干、咳黄痰,口渴欲饮,小便黄,大便干结。

治法:疏风散邪,宣肺利咽

治疗由风热外袭引起的咽喉炎的中药

芩翘口服液

主治:用于急喉痹(急性咽炎)、风热乳蛾(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属内有郁热、外感风邪证者。症见:咽痛或吞咽痛,咽干灼热,口渴多饮,咳嗽,痰黄,便干,尿黄,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有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毫升,一日3次。急喉痹(急性咽炎)者,5天为一疗程。风热乳蛾(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者,7天为一疗程。本品有少量沉淀,请摇匀后用吸管服用。

清开灵胶囊

主治: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病症属上述证候者。症见: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嘱。

禁忌:久病体虚患者如出现腹泻时慎用。

相关推荐

小扁豆的功效和营养分析

小扁豆【来源】 为豆科植物思茅猪屎豆的根。 小扁豆【植物形态】 思茅猪屎豆 小扁豆【采集】 全年可采。 小扁豆【性味】 性微温,味甘微涩。 小扁豆【功用主治】 消炎解毒,利喉止痛。治急性胃肠炎、咽喉炎、扁桃体炎。 小扁豆【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O.5~1两。 小扁豆【选方】 治扁桃体炎:小扁豆、大将军。水煎服,酒引。 小扁豆营养分析 1.籽粒含蛋白质约25%,脂肪0.7%,碳水化合物60%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元素。 2.小扁豆可以提供蛋白质和能够降低胆固醇的可溶纤维,它的含铁量是其他豆类的两倍;

驴鞭的功用主治

①《纲目》:强阴壮筋。 治阳痿,筋骨酸软,骨结核,骨髓炎,气血虚亏,妇女乳汁不足。 ②《四川中药志》:滋肾壮阳。 治阳痿不举,筋骨酸软及肾囊现冷。 ③《吉林中草药》:强筋,壮骨,滋阴扑虚。 治骨结核、竹髓炎、血虚气弱、妇女乳汁不足。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吃什么药

1、抗栓胶囊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抗栓通脉。组方经典,九虫并用。用于血栓性静脉炎,脉管炎,心脑血栓。心脑血栓、脉管炎理想用药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8粒,一日3次。 化学成分:当归尾、丹参、僵蚕(麸炒)、壁虎、土鳖虫、蜈蚣、水蛭、地龙、麝香、蟾酥(酒制)乌梢蛇(酒制)等19味。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腹泻者忌服。 2、奥利澳(注射用烟酸占替诺) 功效主治: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亦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炎等。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起始剂量一日0.3g(1支),逐渐增加至一日0.6~

石榴的功用主治

石榴叶:收敛止泻;角毒杀虫。主泄泻;痘风疮;癞疮;跌打损伤。[5] 石榴皮: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痢疾;肠风下血;崩漏;带下;害虫。主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牙痛;吐血;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2] 石榴花:治鼻衄,中耳炎,创伤出血。 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月经不调,红崩白带。汤火伤,研末,香油调涂。 ②《福建民间草药》:治齿痛,水煎代茶常服。 ③《野生药植图说》:治中耳发炎,防止流脓。[7] 石榴根:杀虫,涩肠,止带。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

山银花和金银花哪个好

两者药性相似,不能说哪个更好。 虽然在2010版的《中国药典》中将金银花和山银花彻底进行了分列,但是其中对于山银花和金银花的性味归经和公布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几乎完全一致,都是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均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说明在临床用药中山银花与金银花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所以目前无法评判两者哪个更好,两者都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治疗湿疹最快偏方大全 汤饮偏方治疗湿疹

配方:马齿苋适量。 制法:将马齿苋洗净,加水煮15分钟,凉凉。 用法:用药汁擦洗患处,每日2~3次。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疹。 组成:金银花、千菊花各60克,川黄连9克,土茯苓30克,玉米仁15克,防风、蝉蜕、生甘草各9克(儿童用量酌减)。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除湿散风。主治:湿疹。

豇豆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野马豆、山豆根、山马豆、山土瓜 【来源】 豆科豇豆属植物 野豇豆 Vigna vexillata (L.)Benth.,以 根 入药。秋季采,洗净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咽喉。用于风火牙痛,咽喉肿痛,腮腺炎,疮疖,小儿麻疹余毒不尽,胃痛,腹胀,便秘,跌打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鲜根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 (1)本品之变种 云南野豇豆 Vigna vexillata (L.)Benth. var. yunnanensis Franch

婴儿鼻窦炎怎么治疗呢

(1)公英地丁酱 【组成】嫩蒲公英30克,嫩紫地丁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排脓。 【用法用量】蒲公英、地丁洗净,放入沸水煮开烫熟,切细蘸酱食。 (2)苍耳子茶 【组成】苍耳子6克,茶叶6克。 【功能主治】祛风通鼻窍。 【用法用量】两物置杯中,泡开水代茶饮。 (3)葱白汁 【组成】葱白10克。 【功能主治】祛风通窍。 【用法用量】葱白捣烂,绞汁,涂鼻唇之间,每日2次;或用开水冲后, 乘温熏口鼻。 (4)茶柏散 【组成】上等龙井茶30克,川黄柏6克。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解毒排脓。 【用法用量】共研

嘎鱼的药用价值

黄颡鱼性味:甘、平,微毒。功用:利小便,消水肿,祛风、醒酒。宜食:适宜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脚气水肿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者食用;适宜小儿痘疹初期食用。《本草纲目》:“煮食消水肿,利小便。”姚可成《食物本草》:“主益脾胃和五脏,发小儿痘疹。”忌食:根据前人经验,为“发物”食品,故有痼疾宿病之人,诸如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癌肿,红斑狼疮以及顽固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或谨慎食用。忌与中药荆芥同食。《日用本草》:“发风动气,发疮疥,病人尤忌食之。”《随息居饮食谱》:“甘温微毒,发痘疮。”《本草纲目》:“反荆芥。”选方

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 1.消渴丸 主要成分:北芪、生地、花粉、优降糖(每丸含0.25mg,即10丸消渴丸含一片优降糖)。 功用主治: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具有改善多饮、多尿、多食等临 床症状及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主治2型糖尿病。 服法及注意事项:每次5~10粒(1.25—2.5克),每日2~3次,饭前30分钟服用。由于本药内含优降糖,服用本品时严禁加服降血糖化学类药物。对严重肾功能不全,少年糖尿病,酮体糖尿,妊娠期糖尿病,糖尿性昏迷等症患者不宜使用;肝炎患者慎服;个别患者偶见格列本脲(优降糖)所致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