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方法

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方法

(一)二尖瓣狭窄

1、左心房代偿期可无症状。

2、左房失代偿期由于肺瘀血可引起劳力性气促伴咳嗽、咯血。

3、右心受累期体循环瘀血,肝脏大而有压痛,颈静脉怒张,浮肿,腹水,尿少。

4、二尖瓣面容(颧赤唇绀)

心尖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可闻及舒张动后更清楚,第一心音亢进,可闻及二尖瓣开放拍击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有时该区可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Graham-Steell杂音)。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1、代偿期可无症状,当左心衰竭时可有心悸、气促、乏力等。

2、心界向左扩大;心尖区可闻及响亮、粗糙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常向腋下或背部传导;可闻及第三心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早期无症状,或有心前区不适或头部动脉搏动感;晚期可出现左心衰竭症状,急性重症患者有胸痛。

2、毅面苍白,心尖捕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心浊音界增大呈靴形,主动脉瓣区及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有舒张期、高音调、递减型哈气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心尖区可闻及低调柔和的舒张中期杂音(Austin-Flint杂音);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可出现周围血管征,如水冲脉、枪击音、毛细血管捕动及Durozicr征。

(四)主动脉瓣狭窄

1、轻者可无症状,轻重者有呼吸困难、疲乏,甚至出现心绞痛、眩晕或黑蒙等表现。

2、主动脉瓣区有一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并向颈部和心尖部传导。老年患者,该杂音常为高调带乐性而且在心尖部最响亮;有收缩期震颤,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减弱,脉搏细弱,收缩压降低,脉压变小。

心脏瓣膜病的发生原因

造成瓣膜病变的原因

风湿性病变、退行性病变、缺血性病变以及细菌感染和先天性病变,甚至外伤引起。当人们在登楼梯或其他一般体力活动时感到气促,甚至胸闷、心悸,体检时心脏有杂音,提示可能患有心脏瓣膜病变,此时应该去医院心脏专科检查, 医生通过听诊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心脏瓣膜病变。

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法

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目的,一是对病因治疗,如有风湿活动需抗风湿治疗;二是对伴发的一些症状进行辅助治疗,如有心功能不全时服用强心、利尿药改善心功能,合并房颤时给一些减慢心率的药物和抗凝治疗防止脑栓塞等。由于心脏瓣膜病变是不可逆转的,一旦出现只会渐进性加重。因此,手术治疗是唯一最有效的手段。当确诊为心脏瓣膜病变,伴有心脏扩大,活动后心慌、气短(心衰表现)时或新出现心律失常时,应该尽快进行手术。手术的目的是恢复瓣膜的生理功能:足够通畅的血流和血流的单向流动。

风湿性心脏瓣膜导致瓣膜增厚的诊断标准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风湿性心脏炎遗留下来的心脏瓣膜病变。其常见症状为瓣膜增厚,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晚期产生血液动力学改变,最后导致心功能代偿不全,形成心力衰竭。临床上风湿性心脏瓣膜导致瓣膜增厚的诊断标准如下所述。

1、如在心尖部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且伴有左心房增大的证据时,结合心脏超声检查,即可诊断为二尖瓣狭窄。

2、如心尖部可闻及响亮粗糙的Ⅲ。以上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且伴有左房、左室增大的征象时,结合心脏超声检查,即可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

3、如果在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响亮粗糙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伴有左心室增大,结合心脏超声检查,即可确诊。

4、根据主动脉瓣区有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左室增大及周围血管征等体征,结合心脏超声检查,不难做出诊断。

新生儿也可做心脏瓣膜修复

我国患心脏瓣膜病的儿童并不少。导致心脏瓣膜发生病变的原因也很多,既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性的。

对已患有心脏瓣膜病的患儿应尽早诊断清楚,并及时治疗。这类患儿平时常有气急、喂养困难、发育迟滞、易患呼吸道感染,发展至心力衰竭时可出现双腿浮肿、阵发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超声心动图可以明确诊断。

小儿心脏瓣膜病的治疗较为复杂,需全面分析疾病的情况,权衡利弊,在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或瓣膜病变较严重,预计将对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近年来瓣膜成形修复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年龄已经不是手术治疗瓣膜病的绝对禁忌。相反,越早手术干预,瓣膜修复的可能性越大,且心脏功能受到的损害也越轻。目前我们已能对出生后几个月甚至几天的小儿进行瓣膜修复手术。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症状

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急、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嗽、咯血,直至心力衰竭,引起生命危险。临床上根据病情进展程度。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主要有以下主要变现:

一、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变现活动后心悸、气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不能平卧;

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变现轻微活动或劳累后就出现咳嗽、咳痰带血丝,很容易受凉感冒;

三、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变现食欲不振,也就是说一段时间吃饭不好,胃肠道瘀血可能消化不好,出现肚子胀。尿量减少、下肢浮肿、腹胀、腹水,肝、脾肿大等。

四、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变现出现两颧及口唇呈紫红色,即“二尖瓣面容”。

风湿性心脏病诊断鉴别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

疾病诊断

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心脏彩超等检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比较容易。

鉴别诊断

主要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发育不良引起的瓣膜病变以及老年性心脏瓣膜病。

我国儿童风湿性心脏病的现状

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病变。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是机体对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严重的风湿性心瓣膜病需要使用人工心脏瓣膜替换受损心脏瓣膜。

儿童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目前在我国城镇地区明显减少,但在农牧区还可见到典型的风湿热和风湿性心瓣膜病的儿童,儿童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年龄以5-15岁多见。

风湿性心脏病是危害学龄期儿童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儿童风湿性心脏病早期有链球菌感染史如猩红热、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中耳炎、淋巴结炎等。1-4周后又出现发热、多汗、疲乏、心慌、面色苍白、食欲不振、游走性关节痛、皮下结节或皮下红斑、舞蹈症等,并可进一步累及心脏发生心肌炎。风湿热是一种慢性病,往往反复发作。患病后25%-50%的患儿可遗留心脏瓣膜永久性损害,以至影响成年期健康,因此,对小儿风湿性心脏病必须早期诊断,彻底治疗,切莫掉以轻心。

一般儿童风湿性心脏病的治疗,可以动手术把开关失灵的瓣膜加以修理,情况复杂的还可以换上一个人工制造的瓣膜,而且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心脏瓣膜病的西医治疗方法

心脏瓣膜病的治疗原则

就治疗而言,心脏瓣膜病多先以内科方式初步治疗,当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满意纠正血流动力学时,应进一步采取介入或外科干预治疗。

轻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心脏瓣膜病症状较轻的患者应在日常生活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应积极就诊,遵从医嘱对症处理。如同时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需注意同时对症治疗。而由瓣膜疾病所导致的房颤、外周血管栓塞等常见并发症,也应在医师指导下予以对症治疗。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

部分患者病变严重,最终需要通过介入方式或外科瓣膜修复/置换手术途经来解决瓣膜问题。

无症状心脏瓣膜病患者

对于某些患者虽然存在瓣膜病变,但无任何临床表现或不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放松警惕,无需任何干预甚至忽略诊治。仍建议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及瓣膜病变情况,给予必要对症处理,甚至需要尽早外科手术。即使目前暂时无需干预,也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合理膳食,避免刺激性饮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避免情绪频繁过度波动。另外,按时随访、定期复查,了解疾病进展并遵从合理化治疗。

心脏瓣膜疾病的分类

心脏瓣膜疾病是指心脏瓣膜有解剖和/或功能改变引起的心脏功能损害。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风湿性与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主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妊娠前三个月)出现障碍而造成的。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风湿病累及心脏瓣膜并反复发作,经过长期发展过程而形成。风湿性心脏病占我国人群心脏瓣膜病的首位,女性多于男性。

后天非风湿性心脏病包括老年性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创伤性心脏瓣膜病变、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及瓣膜粘液变性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高血压、高血脂已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由此带来的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退行性和钙化性心脏瓣膜病逐渐成为心脏瓣膜病的重要病因。局部或全身的细菌或霉菌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并累及心脏瓣膜形成感染性心脏瓣膜病,由于多种有效抗生素的问世,其发病率也越来越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耐药菌增多,感染性心脏瓣膜病较以前更凶险。根据病程长短临床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种。急性患者起病突然,病情严重,该病常发生在正常瓣膜上;亚急性患者大多数起病相对较缓慢,病程较长(2~3个月以上),通常发生在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如轻到中度的瓣膜病变。据报道65%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及早的采取预防措施,目前已有下降趋势。

心脏瓣膜发生病变时,一方面心脏负担增加,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另一方面心脏排血减少,机体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心慌、气短、呼吸困难、下肢浮肿、尿少等,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肝脾肿大、腹水,甚至休克。因严重的心脏瓣膜病而无症状猝死者并不少见。

1.风湿性心脏病占我国人群心脏瓣膜病的首位,女性多于男性。风湿性心脏病是青少年时期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全身疾病,一般婴幼儿患咽炎后反复发烧,就会引起全身变态免疫反应性疾病,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就会引起心脏瓣膜的反应,再经过10年左右的时间,心脏瓣膜就会发生破坏,而症状多发生在青壮年时期。青少年患链球菌感染性咽炎时,及时使用青霉素治疗可以预防风湿热的发生。

2.孕妇在孕期发生病毒感染、接触某些药物或放射线等可能会造成下一代的先天性心脏瓣膜病。

3.局部或全身的细菌或霉菌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并累及心脏瓣膜形成感染性心脏瓣膜病,由于多种有效抗生素的问世,其发病率也越来越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耐药菌增多,感染性心脏瓣膜病较以前更凶险。

4.高血压、高血脂已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由此带来的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退行性和钙化性心脏瓣膜病逐渐成为心脏瓣膜病的重要病因。

相关推荐

瓣膜病症状是什么呢

1.正常人的心脏有四个心瓣,分别是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当它们张开时,血泊可以流过,关闭时则可阻止血液倒流,使血液正常地循环全身。心瓣膜病通常是心瓣的开台出了问题,如开或关闭时无法完全开、闭,留有空隙即心瓣关闭不全,也可能是张开的幅度不够宽阔即心瓣狭窄。心脏瓣膜病多发生于30岁左右的青年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女性,其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的心瓣疾病是指患者出生时已出现心辩膜病,多数无明显病因,如有的患者主动脉瓣只有两叶,少了一叶,使主动脉瓣只能张开一点,影响血液流通。后天性的心碍

何为心脏瓣膜病

诊断要点】 (一)二尖瓣狭窄: 1?左心房代偿期:可无症状。2?左房失代偿期:由于肺瘀血可引起劳力性气促伴咳嗽、咯血。3?右心受累期:体循环瘀血,肝脏大而有压痛,颈静脉怒张,浮肿,腹水,尿少。4?二尖瓣面容(颧赤唇绀),心尖区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可闻及舒张动后更清楚,第一心音亢进,可闻及二尖瓣开放拍击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分裂,有时该区可闻及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Graham-Steell杂音)。5?辅助检查: (1)X线检查:左心房扩大(右前斜位吞钡透视,可见食管压迹,肺动脉段突出,心影呈梨形,肺门

心脏瓣膜病的检查

一、X线 胸片检查则能提供患者必要的有关心腔大小、肺动脉血流、肺循环和体循环压力以及心脏、大动脉钙化程度的初步资料。 二、心电图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

狭窄性心包炎的疾病诊断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腹水 患者虽有肝大、腹水和水肿,与缩窄性心包炎表现相似,但无颈静脉怒张和周围静脉压升高现象,无奇脉,心尖搏动正常;食管钡透显示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损害及低蛋白血症。 2. 肺心病 右心衰竭时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水肿,需与缩窄性心包炎鉴别。肺心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史;休息状态下仍有呼吸困难;两肺湿啰音;吸气时颈静脉下陷,Kussmaul征阴性;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及代偿或非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心电图右室肥厚;胸部X线片见肺纹理粗乱或肺淤血,右下肺动脉段增宽,心影往往扩大等,可与缩窄性心包

心脏瓣膜病病因

为什么会患上心脏瓣膜病呢?其实主要是因为瓣膜病变所引起的。那除了瓣膜的病变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1、风湿热引起的瓣膜病变,即风湿性心脏病,是链球菌感染后继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引起瓣膜的进行性纤维化,增厚,甚至发生钙化。 2、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于细菌和霉菌感染,主要引起瓣膜穿孔,撕裂,甚至毁损。 3、当瓣膜出现缺血性坏死或者是断裂的哈,则会导致二尖瓣关闭不正常,从而引发缺血性心脏病。 4、瓣膜退行性的病变,多见于老年人,瓣膜发生纤维化,钙化的改变,近年有增加趋势。 5、先天性

心脏瓣膜病是怎么引起的

心脏瓣膜病的主要原因包括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和创伤等。 可以引起单个瓣膜病变,也可以引起多个瓣膜病变。瓣膜病变的类型通常是狭窄或者关闭不全。 一旦出现狭窄和或关闭不全,便会妨碍正常的血液流动,增加心脏负担,从而引起心脏功能损害,导致心力衰竭。

小儿风湿热会引发什么疾病

1.心力衰竭 急性风湿热引起的心力衰竭往往由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所致,尤其在年龄较小的患者,病情凶险。 2.风湿性心瓣膜病 75%~80%的风湿热并发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湿性心脏炎的心内膜炎主要累及心脏瓣膜,发炎的瓣膜充血、肿胀及增厚,表面出现小的赘生物,形成瓣口关闭不全,在瓣叶闭合处纤维蛋白沉着可使瓣叶发生粘连;瓣叶的改变加上腱索和乳头肌的粘连和缩短,使心瓣膜变形,产生瓣口的狭窄和关闭不全,形成风湿性心瓣膜病。

什么是瓣膜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它是指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瓣膜因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或创伤等出现了病变,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较好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病因1、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是链球菌感染后继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引起瓣膜的进行性纤维化,增厚,甚至发生钙化。2、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于细菌和霉菌感染,主要引起瓣膜穿孔,撕裂,甚至毁损。3、缺血性心脏病,多见于心肌梗塞后,由于瓣膜乳头肌缺血坏死,或发

心脏瓣膜病治疗

心脏瓣膜病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 就治疗而言,瓣膜性心脏病多先以内科方式初步治疗,当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满意纠正血流动力学时,应进一步采取介入或外科干预治疗。 轻症患者 症状较轻的患者应在日常生活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应积极就诊,遵从医嘱对症处理。如同时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需注意同时对症治疗。而由瓣膜疾病所导致的房颤、外周血管栓塞等常见并发症,也应在医师指导下予以对症治疗。 重症患者 部分患者病变严重,最终需要通过介入方式或外科瓣膜修复/置换手术途经来解决瓣膜

心脏瓣膜病变常用的检查方法

1.超声心动图在瓣膜病诊断中的作用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明确各心腔大小、血流速度、各瓣膜的开口面积、开启和关闭状况以及瓣膜有无钙化、赘生物等情况,特别是对于瓣膜返流情况非常敏感。超声心动图在心脏手术前后可以明确有无心包积液及其量的多少,对于瓣膜术后确定人工瓣活动的质量,有无卡瓣现象具有很好的鉴定效果,在术中可以采用经食道超声技术来确定手术的效果,明确有无瓣周漏和瓣膜成形的效果如何,如有问题,可以再次手术进一步纠治。故超声心动图检查是目前瓣膜外科的主要诊断手段。而且此方法无创伤,可反复检查。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